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9講地質災難2025版課程標準內容要求2024級四省市教學內容建議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難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水平1-4]1.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難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成災的緣由[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說出常見地質災難防衛的措施和避災方法[人地協調觀、地理實踐力][知識體系構建][主干知識整合]一、地震1.成因:巖石在內力作用下發生變形,超過承受限度,發生裂開或錯動,能量急劇釋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傳播出去。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誘發地震。2.地震構造(1)圖中C為震源、B為震中、BC為震源深度、AB為震中距。(2)D位于等震線上,是指地面破壞程度相像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3.震級和烈度含義特點影響因素震級表示地震強弱的量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相差1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取決于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震破壞程度的指標一次地震可以有多個烈度,一般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漸漸減小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區地面組成、房屋結構等有關4.危害:地震會導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損壞、資源環境破壞等,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5.分布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帶:板塊邊界世界三大地震帶eq\b\lc\{(\a\vs4\al\co1(環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大洋中脊地震帶))[易誤辨析]1.地震的震級和烈度各反映地震什么指標?有何區分?提示震級是地震所釋放能量大小的反映,震級越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越大,其破壞力越強。烈度是地震發生后,反映不同地區詳細破壞程度的指標,受震級、震中距、震源深淺、地質構造和地面建筑等多個因素影響,烈度越大,則當地受地震破壞越嚴峻。二、滑坡、泥石流1.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條件和危害類型滑坡泥石流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土層或巖層,在重力作用下沿肯定的懦弱面整體下滑的現象山區溝谷中大小混雜的松散固體物質和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快速運動的特別洪流形成條件不穩定的山坡形態、巖土懦弱面、觸發因素大量松散的積累物、較大的溝谷坡度、突發性巨大水流多發區山地丘陵區和工程建設常見的地區暴雨頻發的山區危害摧毀橋梁、道路、房屋,堵塞河道,埋沒農田,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易誤辨析]2.滑坡與泥石流的異同點有哪些?提示相同點:①主要發生在山地地區;②重力作用下在斜坡上運動;③人類活動可誘使其發生;④破壞力極強。不同點:①運動物質的體積大小不同;②泥石流形成必需有水的參加。考點一影響地質災難災情大小的因素【例1】(2015·山東文綜)1556年1月23日24時左右,陜西關中地區發生8.0級以上地震。據《明史·五行志》記載:“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岳、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據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緣由。[嘗試自解][錯因診斷]①材料信息提取不全面,遺漏要點;②地理答題術語不規范。[解題步驟]第一步,獲得信息:題干信息“重大人員傷亡”,文本信息“24時左右”“8.0級以上地震”“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河、渭大泛”。其次步,思維路徑:從材料看,該次地震震級高,余震多,地震影響的范圍廣,發生地震時“24時左右”,不利于逃命、自救與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損失較大。第三步,寫出答案:地震震級高,烈度大;地震發生在午夜,人員來不及反應;地震波及范圍廣、人口多;房屋倒塌嚴峻;次生災難(水災)嚴峻。1.影響自然災難災情大小的因素災情的大小是指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的程度,災情的分析主要依據影響災情大小的因素——致災因子強度和受災體特性確定。受災體特性包括防抗災實力和經濟密度,而影響受災體特性的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因素及影響:因素影響孕災環境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致使環境更不穩定,導致多種災難頻發,災情加重致災因子致災因子強度越大,災情越大;強度越小,災情越小受災體特性防災意識防災意識強,能減小災情抗災實力抗災實力強,災情小經濟密度經濟發展水平高,密度大,肯定損失大,相對損失小易損程度受災體不易受損,能減小災情;易受損的受災體災情重人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進入自然災難高風險區“放大”災情,退出高風險區則“縮小”災情2.圖解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3.地震引發的次生災難地震可以引發地面塌陷、山崩、滑坡;海底地震可能引起海嘯,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地震發生后,還會引發火災、水災、瘟疫、爆炸、有毒物質泄漏等次生災難。1.(2015·海南地理)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東北山區的一個貧困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場暴雨觸發了山體滑坡,摧毀了山下的村莊。1小時后滑坡再次發生,掩埋了自發前來救援的村民。此次災難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圖為災難發生后的實景照片。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緣由。解析本題考查滑坡災情大小的影響因素,可從滑坡產生緣由如地形、碎屑物質、降水等,滑坡發生區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災實力,村民救災常識和區域救援實力等方面回答。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質多,又遭強降水,導致滑坡強度(面積、體積)大;村莊人口多,位于不穩定山體下方,位置不當;土坯房屋不堅實、抗災實力差,村民缺乏救災常識;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專業救援人員和設備缺乏,救援實力差。考點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例2】(經典高考題)長江下游某城市邊緣分布著丘陵,丘陵的基巖上有黃土覆蓋(如下圖所示)。近年來,由于城區擴展,大量開挖山坡,該地在夏季暴雨后曾發生多起黃土倒塌、滑坡災難。閱讀圖文資料,簡要分析該地黃土倒塌、滑坡多發的緣由。[嘗試自解][錯因診斷]①材料信息提取不全面,遺漏要點;②沒有抓住黃土的特點進行做答。[解題步驟]第一步,獲得信息:題干信息“黃土”;文本信息“長江下游”“丘陵”“大量開挖山坡”“夏季暴雨”;圖像信息“坡面的形態”“人工切坡”。其次步,思維路徑:聯系黃土的性狀特征,黃土土質疏松,且垂直節理發育;據材料可知,該地區位于長江下游,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由圖中可看出,黃土與基巖屬兩層,假如大量開挖山坡,就會導致坡面地形不堅固,就簡單發生地質災難。第三步,寫出答案:黃土垂直節理發育,孔隙度大;人工開挖邊坡,破壞了坡面地形穩定性。暴雨簡單誘發坡地黃土倒塌;雨水下滲,在基巖與黃土之間簡單形成滑動面,造成黃土滑坡。1.滑坡形成的基本機制:滑坡體和滑動面2.滑坡發生的條件自然因素:①地形條件:地勢起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區;②物質條件:物質裂開,多斷裂構造;③植被條件:植被條件差,多荒山禿嶺。人為因素:①人類活動破壞了地表結構,增加了地勢的起伏;②人類活動堆放了大量的碎屑物質;③人類活動破壞了地表植被。3.影響滑坡強度的因素2.(經典高考題)某段高速馬路(G)經過單面山(順向山)地區,地質剖面如下圖所示。為防止滾石、滑坡等災難,對施工立面H進行了加固,還在L坡面上打入“巖錨”。以固定表層巖層。2010年春,該單面山的上部山體大規模滑落,導致約200米長的馬路被毀。分析這次地質災難發生的緣由。解析滑坡的形成中,地形是基礎,滑坡體和滑動面是必要條件。該地巖層為順向巖層,由于重力作用易下滑。且高速馬路的建設破壞了坡面形態。巖錨的存在使得滑坡體體積增大。由于滲水等作用,產生滑動面,最終導致滑坡。答案順向巖層因馬路施工失去穩定性。“巖錨”加固使得單面山上部巖層形成整體。(降水、地震等因素導致)深處地層松軟(層面松動),使得該單面山上部山體滑落,對馬路產生巨大推力,導致該段馬路被毀。考點三泥石流的成因及危害【例3】(2013·山東文綜)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問題。(1)對比甲乙兩地,指出泥石流災難發生概率較大的地點,并說明理由。(2)若丙地發生泥石流,據圖說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嘗試自解](1)(2)[錯因診斷]不會分析甲、乙地形上的差異,區域認知實力欠缺,不知道甲是夏季風的迎風坡。[解題步驟]第一步,獲得信息:題干信息“我國”,圖像信息“甲地位于山谷,坡度較陡,同時又位于夏季風(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丙地位于山谷中,有河流,還有鐵路途”。其次步,思維路徑:從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條件:陡峭的溝谷、大量松散的積累物、足夠的水源入手,分析甲、乙在地形和受夏季風影響方面的差異。從丙處旁邊的地理事物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第三步,寫出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較大;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2)沖垮鐵路,堵塞河道。1.泥石流的成因(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層和風化物質覆蓋,為形成泥石流供應了豐富的固體物質。(2)有陡峻的地形,溝谷上游有肯定的匯水面積,下游窄小,溝床縱剖面坡度較陡直。(3)在中、上游地區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潰決等形成補給水源。此外,劇烈的地震、植被的嚴峻破壞等都可以引起泥石流的暴發。2.地質災難的關聯性分析3.我國西南地區多發地質災難的緣由3.(2014·海南地理)初春氣溫漸漸回升,山坡上的凍土層和積雪溶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動,形成泥流,規模較大的泥流能摧毀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下圖所示區域年降水量約1500~1700毫米,年雨日約180天。甲地海拔約1000米,1月平均氣溫約4℃,馬路西端海拔約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著云杉、冷杉,林下土層深厚。分析圖示馬路西半段初春多發泥流災難的緣由。解析泥石流的形成須要三個基本條件:坡度較陡,地形起伏大;有豐富的松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圖示區域馬路西半段馬路北側等高線密集,山高、坡度陡而且坡長,高差數百米到千米以上。答案(馬路北側)山高(坡度大,高差數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長,且土層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愛護);冬季氣溫低于0℃,土層凍結,有積雪;初春升溫快,凍土層和積雪快速溶化。考點四地質災難的防災減災措施【例4】(2012·北京文綜)下圖是某地區大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實行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區劃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人口外遷④房屋加固⑤組建志愿者隊伍⑥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嘗試自解]________[錯因診斷]①對圖像信息解讀不到位;②沒有抓住措施的可行性。[解題步驟]第一步,獲得信息:題干信息“降低震后救災活動強度”;圖像信息“不同的救災活動的時間特點和強度不同”。其次步,思維路徑:對于有肯定地震威逼的大城市,主要是對建筑物、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的加固和改造,結合城市功能區的區劃,在城市防震中進行受災區劃分,合理布局疏散避難場所、救援中心、醫療點、物資儲備庫等,建立健全救援隊伍,進行抗震避災的教化培訓等。第三步,篩選答案:D1.地震的防災減災措施(1)建設先進的地震監測臺網、加強地震監測、剛好精確地預報。(2)加強宣揚教化,提高公眾防災意識;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加強地震災難的管理等。2.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3.滑坡、泥石流的防災減災措施(1)防衛措施:開展宣揚教化,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建立災情監測網絡及預警系統;復原植被,加固山體等。(2)詳細措施:滑坡:設置滑坡體外截水溝;修建阻滑支撐工程。泥石流:修筑排導槽,疏導泥石流物質到特定位置。4.滑坡、泥石流的自救(1)滑坡發生時:向滑坡兩側快速逃離;若遇到高速滑坡或滑坡體整體下滑時,無法逃離,宜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2)泥石流發生時:應快速向溝谷兩側的山坡上方逃離。4.(2013·浙江自選)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區域地質災難風險評估略圖。依據相關學問,完成問題。(1)影響圖中地質災難高風險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假如該區域出現暴雨,山區易引發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災難。當你在山谷中遭受泥石流災難時應實行的避險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減輕滑坡帶來的危害,你認為甲城市應實行的主要防災措施是什么?解析第(1)題,依據圖中等高線的特征和斷層的分布,可以看出高風險區的特征。第(2)題,山區常見的自然災難有倒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第(3)題,防災措施主要從加強監測和工程措施兩方面作答。答案(1)斷層坡度(2)倒塌洪災沿垂直于泥石流運動方向,快速向高處轉移(3)在易發地段加強監測,盡量避開工程項目在該地段選址和施工;建設護坡、排水工程等。人地協調觀1.泥石流發生時,會發出隆隆巨響穿過狹窄的山谷,傾瀉而下。它所到之處,墻倒屋塌,一切物體都會被厚重粘稠的泥石所覆蓋。遇到泥石流災難時,應實行哪些方法脫險逃命?答案發覺泥石流后,要立刻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肯定不能向泥石流的流淌方向走。肯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出來,到開闊地帶,盡可能防止被埋壓。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積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1.下圖為地震災后城市重建選址地質因素分析示意圖。從地質平安角度考慮,圖示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中,最相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由圖可知,丁區域遠離斷裂帶,地震破壞程度最弱,次生災難發生頻率最低,重建城市最平安。答案D區域認知2.世界上地震較多的國家,如日本、新西蘭等,也分布有眾多的火山,火山活動明顯。結合下圖,說明地震和火山活動在空間分布上有什么關聯?為什么?答案圖中展示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地震、火山活動在空間分布上基本一樣,因為二者都是地殼活動的產物,都是遵循著現在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云集,呈帶狀分布。2.(經典高考題)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中國部分區域水土流失狀況分布示意圖分別說明A、B地區地質災難類型及其成因。解析本題考查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從圖中可以看出,A為我國黃土高原地區,B為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答案A地區滑坡、倒塌和泥石流等;土質疏松,降水季節改變大。B地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殼活動劇烈,巖石裂開;暴雨集中。綜合思維3.某市泥石流易發生在下列三項條件都同時具備的地方:①河道;②陡坡;③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該市的地理信息經數字化后,處理分析得出下圖。該市易發生泥石流的是哪兩個區域?說明你的推斷方法。答案戊、辛。表1顯示:土石足夠且松散的區域是乙、丁、戊、辛;表2顯示:河道位置在甲、丙、戊、庚、辛;表3顯示:高陡的區域在圖的西南方向,即甲、丁、戊、庚、辛、壬。把題干中泥石流易發生的三項條件逐一對應到圖中,取符合三個條件的地區的交集(戊、辛),即可找出易發生泥石流的區域。3.(2014·上海地理)泥石流是我國一種多發的地質災難,常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平安構成極大的威逼。一批地理工作者對我國華北某省山區進行泥石流危急性評估,劃定了該區泥石流的高危區、中危區和低危區分布范圍。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該地區泥石流哪幾個月份發生的概率比較高?為什么?(2)推斷圖中①、②、③所示區域,哪一個是泥石流高危區,并說明理由。解析第(1)題,該地區泥石流發生的時間,主要取決于集水時間,華北地區7、8、9月為一年中降水頻度和強度比較大的月份,這段時間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更簡單發生泥石流災難,一年中發生的概率最高。第(2)題,從泥石流形成的條件分析,從水源條件分析,該地降水主要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圖中①所示區域為東南風的迎風坡,降水頻度和強度大于西北坡;從地形條件分析,①所示區域坡度更陡,易使泥石流形成;從物質條件分析,①所示區域有一斷層,且松散碎屑物更多,斷層活動更易誘發松散碎屑物失穩,因此更簡單發生泥石流災難。影響推斷①所示區域為高危區。答案(1)月份:7、8、9月。緣由:該地地處華北地區,7、8、9月為一年中降水頻度和強度比較大的月份,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狀況下,這段時間更易發生泥石流災難。因此發生泥石流災難的概率也較其他月份為高。(2)推斷:①所示區域為高危區。理由:與西北坡相比,該山脈東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東南坡為迎風坡,降水頻度和強度大于西北坡,東南坡有一斷層,斷層活動更易誘發松散碎屑物失穩,因此更簡單發生泥石流災難。(降水活動與斷層兩點任答一點即可)地理實踐力4.下圖為我國山區道路兩側常見的工程圖片。該工程預防的是哪類主要地質災難?答案主要地質災難類型:滑坡。4.(2024·湖北期中)讀我國東南沿海某村落旁邊某自然災難實景圖和等高線圖、該地氣候資料圖,指出圖中村落受到哪種地質災難威逼,并說明理由。解析依據圖片確定自然災難為滑坡,通過題干確定村落位置,結合圖例推斷村落所在地位置、地形特點和人為影響;結合氣候資料圖推斷氣候特征。答案滑坡。理由:村落所在地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區,地形坎坷,村落旁邊(以南)坡度較陡;水源地(山頂)開山取石,破壞山體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質;降水量大且集中;村落位于河流出山口旁邊。一、單選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2014·重慶文綜)下圖示意三峽庫區滑坡頻率(月滑坡次數占全年滑坡次數的百分比)與月均降水量關系。讀圖,完成1~2題。1.上圖表明該區滑坡多發的誘因是()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節安排勻稱2.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岸滑坡幾率增大,主要是因為水庫水體的()A.流速減小 B.流速加大C.水位漲落 D.水位穩定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降水與滑坡發生次數呈正相關,且滑坡發生最多的季節為夏季,故滑坡多發的誘因是夏季降水多。第2題,修建三峽水庫后,由于水庫庫岸水位比修建水庫前漲幅增大,對滑坡的發生起到潤滑作用,因此發生滑坡的幾率增大。答案1.B2.C3.(2013·江蘇地理)蘆山地震與2008年汶川8.0級地震震中位置同處龍門山斷裂帶,但蘆山地震造成的損失較小,主要緣由有()①震級較低②提前預報③防震意識強④救援剛好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地震災難致災程度與震級、震中距、建筑結構、防震意識、經濟發展程度、救災實力等多種因素有關。答案B(經典高考題)下圖為某年中國發生地質地貌災難次數最多的6個省級行政區。讀圖,回答第4題。4.該年發生地質地貌災難次數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橫斷山和秦嶺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連山和唐古拉山解析該年發生地質災難較多的省區為云南、貴州、陜西、青海、河北、四川等地,云南、貴州西部為橫斷山區,陜西省擁有秦嶺。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答案A5.(經典高考題)如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難鏈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倒塌 B.泥石流、地震、倒塌、滑坡C.地震、倒塌、滑坡、泥石流 D.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解析圖中所示以地質災難為主.地震會導致山體倒塌或滑坡,產生大量的碎屑物質,再加上暴雨沖刷,會形成泥石流,這些災難產生的碎屑物堵塞河道就會形成堰塞湖,故①、②、③、④應分別對應地震、滑坡、倒塌、泥石流,其中②③可互換。答案C(2024·河南新鄉三模)下圖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個月份出現倒塌災難的百分率。據此完成6~7題。6.影響圖中各月倒塌百分率凹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地質C.降水 D.氣溫7.8月倒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緣由是()A.受寒潮的影響 B.受副極地低氣壓帶的影響C.受臺風的影響 D.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解析第6題,地形、地質在一年的各個月份沒有改變,故A、B錯誤。降水使地表水滲入坡體,軟化巖土及其中懦弱面,產生孔隙水壓力等從而誘發倒塌,日本為季風氣候,讀圖可知,倒塌百分率高的月份為降水多的月份,C正確。氣溫與倒塌關系不大,D錯誤。第7題,依據上題分析,倒塌主要與降水有關,8月日本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降水少,故8月倒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答案6.C7.D2024年8月8日21時四川省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中5.1公里范圍內平均海拔約3827米,此次地震雖然震級大,但人員傷亡程度卻相對較輕,房屋倒塌數量較少。據此完成第8題。8.下列信息能夠說明“震情重”而“災情輕”的有()①房屋抗震性能較好②海拔較高,人口密度較小③接近景區,旅游設施密集④山區道路中斷,增大救援難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房屋抗震性能較好;海拔較高,人口密度較小能減輕災難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接近景區,旅游設施密集;山區道路中斷,增大救援難度會加重災難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故A正確,B、C、D錯誤。答案A讀我國某地區日雨量等值線與泥石流分布圖,完成9~10題。9.與圖中泥石流分布關聯度不強的是()A.河流 B.城鎮C.降雨量 D.地形10.圖中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一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調研英語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草園小學2025年五下數學期末調研試題含答案
- 四川省遂寧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中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度技術轉讓合同協議
- 夏河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研發團隊商業合同保密協議
- 智慧農業技術農業現代化的創新路徑
- 蘇州工業園區:打造一流合同交易中心
- 經紀代理合同協議范本
- 國資委事業單位聘用合同樣本
- 大車司機勞務協議書
- 中醫把脈入門培訓課件
- 學生軍訓教官合同協議
- 期刊編輯的學術期刊內容審核標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監管培訓課件
- 油田節能降耗技術-全面剖析
- 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區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婦科護理標準化管理
- 小學2025年國防教育課程開發計劃
- 數學教師實習日記16篇
- 家裝施工驗收手冊(共1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