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_第1頁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_第2頁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_第3頁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_第4頁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

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

標準編制工作組

年月日

1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高等職業學校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校內實訓教學場所及設備的建

設,是達到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應具備的基本實訓教學條件要

求。職業學校相關專業及有關培訓機構可參照執行。

2實訓教學場所要求

2.1分類、面積與主要功能

按照實訓教學內容,劃分實訓教學場所。實訓教學場所面積是為滿足40人/班同時

開展實訓教學的要求,各院校可根據區域特色選擇不少于2個專業核心技能實訓室,

見表1。

表1實訓教學場所分類、面積與主要功能

功能實訓場所

實訓教學類別實訓場所名稱2

主要實訓項目對應的主要課程面積/m

1.稱量1.分析化學

天平室40

2.重量分析2.食品檢驗技術

1.重量分析1.分析化學

高溫室15

2.水分、灰分測定2.食品檢驗技術

1.常用玻璃器皿清洗與干燥

2.定量分析基礎

3.酸堿滴定

4.氧化還原滴定1.基礎化學(含無機化

5.沉淀滴定學、有機化學)

基礎化學

6.常見的化學分離2.分析化學120

實訓室

7.蒸餾、分餾操作3.食品化學

8.醇、酚、醚的性質4.食品生物化學

9.葡萄糖、蔗糖、淀粉、

專業基礎技能

維生素的性質

實訓

10.蛋白質的性質

1.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2.細菌的革蘭氏染色

3.酵母菌的形態觀察及其

大小測定

4.血球計數法測定酵母菌

1.微生物學基礎

微生物數量

2.微生物檢驗技術120

實訓室5.培養基的制作與滅菌技術

3.食品微生物學

6.微生物純化接種及培養

技術

7.理化因素對微生物生長

的影響

8.食品微生物檢驗

1

續表

功能實訓場所

實訓教學類別實訓場所名稱2

主要實訓項目對應的主要課程面積/m

1.食品中菌落總數測定

2.食品中大腸菌群計數1.微生物學基礎

微生物無菌室3.食品中霉菌酵母菌檢驗2.微生物檢驗技術60

4.食品中致病菌檢驗3.食品微生物學

5.商業無菌檢驗

1.食品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2.食品的物理檢驗

3.食品水分、灰分測定

4.食品中酸度的測定

專業基礎技能

5.食品中脂類的測定

實訓

6.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

食品理化測定1.食品檢驗技術

150

檢測實訓室7.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2.食品理化檢測技術

8.食品中維生素的測定

9.食品添加劑檢測

10.農藥殘留檢測

11.礦物質元素檢測

12.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

檢測

1.致病菌微生物虛擬仿真

系統1.食品生產技術

2.精密儀器虛擬仿真系統2.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虛擬仿真

3.乳制品生產虛擬仿真系統3.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150

實訓室

4.軟飲料生產虛擬仿真系統4.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5.肉制品生產虛擬仿真保養

系統

1.面包加工

2.蛋糕加工1.焙烤食品生產技術

3.裝飾蛋糕加工2.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4.餅干加工3.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

焙烤食品加工

5.月餅加工4.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150

專業核心技實訓室

6.桃酥加工5.食品添加劑

能實訓

7.蛋撻加工6.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8.泡芙加工保養

9.慕斯加工

1.肉的剔骨與分割

2.腌臘肉制品加工1.肉制品生產技術

3.干肉制品加工2.畜產品加工技術

4.醬鹵制品加工3.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肉制品加工

5.熏燒焙烤肉制品加工4.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120

實訓室

6.腸類肉制品加工5.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7.油炸肉制品加工6.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8.中式火腿肉制品加工保養

9.熏煮火腿肉制品加工

2

續表

功能實訓場所

實訓教學類別實訓場所名稱2

主要實訓項目對應的主要課程面積/m

1.飲料生產技術

1.軟飲料用水及水處理2.功能性食品生產技術

2.果蔬汁飲料加工3.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軟飲料加工

3.茶飲料加工4.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150

實訓室

4.植物蛋白飲料加工5.食品添加劑

5.功能性飲料加工6.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保養

專業核心技能

1.液態乳加工

實訓

2.發酵乳加工1.乳制品生產技術

3.奶粉加工2.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乳制品加工4.干酪加工3.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

150

實訓室5.奶油加工4.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6.冷凍乳制品加工5.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7.CIP、制冷、工廠設計、保養

新產品研發

1.水產原料鑒定1.水產品加工技術

2.水產原料前處理2.食品生產單元操作

水產品加工3.水產品調味制品加工3.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

120

實訓室4.水產品烤制加工4.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5.水產品干制加工5.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6.魚糜制品加工保養

專業拓展技能

1.谷物類休閑食品加工

實訓1.休閑食品加工技術

2.堅果類休閑食品加工

2.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3.糖制類休閑食品加工

休閑食品加工3.食品添加劑

4.豆類休閑食品加工150

實訓室4.食品機械與智控技術

5.果蔬類休閑食品加工

5.食品智能設備維護與

6.薯類休閑食品加工

保養

7.魚、肉類休閑食品加工

2.2采光

應符合GB50033—2013的有關規定。實訓室應采用人工照明,保證其照度滿足實

驗實訓要求。

2.3照明

2.3.1應符合GB50034—2013的有關規定。

2.3.2實訓室應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實訓室采光系數不應低于標準Ⅳ

級,質量監控場所工作面的混合照度不應低于540lx,加工場所工作面不應低于220lx,

其他場所不應低于110lx。光源應不至于改變食品的顏色。

2.3.3照明設施不應安裝在食品暴露的正上方,否則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以防

止破裂時污染食品。

3

2.4通風

2.4.1應符合GB50019—2015的有關要求。

2.4.2清潔作業區應安裝空氣調節設施,以防止室內溫度過高、蒸汽凝結并保持室

內空氣新鮮;一般生產性實訓室應安裝通風設施,及時排除潮濕和污濁的空氣。房間

內的空氣調節、進排氣或使用風扇時,其空氣流向應由高清潔區流向低清潔區,防止

食品、生產設備及內包裝材料遭受污染。

2.4.3在有臭味及氣體(蒸汽及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產生而有可能污染食品之處,

應當有適當的排除、收集或控制裝置。

2.4.4排氣口應裝有易清洗、耐腐蝕的網罩,防止有害動物侵入;進氣口必須距地

面2m以上,遠離污染源和排氣口,并設有空氣過濾設備。通風排氣裝置應易于拆卸

清洗、維修或更換。

2.5防火

應符合GB50016—2014的有關規定。

2.6安全與衛生

2.6.1應符合GBZ1—2010和GB/T12801—2008的有關要求。安全標志應符合

GB2893—2008和GB2894—2018的有關要求。

2.6.2實訓室內食品加工區域不得儲存或放置有毒物質;不得堆放非即將使用的原

料、內包裝材料或其他無關物品。

2.6.3廢棄物放置場所不得有不良氣味或有害(有毒)氣體溢出,應防止有害動物

的孳生,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水源及地面。

2.6.4排水系統應保持通暢,不得有污泥蓄積,廢棄物應做妥善處理。

2.6.5應避免有害(有毒)氣體、廢水、廢棄物、噪聲等的產生,防止污染周

圍環境。

2.6.6實訓室食品加工區域應當保持空氣的清潔,防止污染食品。按GB/T18204.1—

2013中的自然沉降法測定,加工作業區空氣中的菌落總數應加以控制。

2.7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應保證實訓教學軟件及設備的正常運行。

2.8無菌室特殊場地要求

2.8.1應符合GB50346—2011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GB50591—2010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4789.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

4

2.8.2實驗室環境不應影響無菌操作,實驗室的工作區域應與辦公室區域明顯分

開,應用明顯的標識。

2.8.3實驗室工作面積和總體布局應能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實驗室布局應采用單

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2.8.4實驗室內環境的溫度、濕度、照度、噪聲和潔凈度等應符合工作要求。

2.8.5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并可鎖閉,門鎖及門的開啟方向應不妨礙室內人

員逃生。

2.8.6實驗室應設更衣室和緩沖間,在實驗室門口處應設存衣或掛衣裝置,可將個

人服裝與實驗室工作服分開放置。

2.8.7實驗室的墻壁、天花板和地面應易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滅菌劑的

腐蝕。地面應平整、防滑,不應鋪設地毯。

2.8.8實驗室內臺面應易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滅菌劑的腐蝕,宜用不銹鋼臺面。

2.8.9應有應急照明和充足的電源裝置。

2.8.10實驗室應有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類動物進入的措施。

2.8.11實驗室的溫度宜控制在18℃~26℃范圍內。

2.8.12室內照度:不小于300lx。

2.8.13若安裝了通風系統,室內風速垂直單向0.3m/s~0.5m/s。

2.8.14室內噪聲不大于60dB。

2.8.15正常情況下,實驗室的相對濕度宜控制在30%~70%范圍內;消毒狀態下,

實驗室的相對濕度應能滿足消毒滅菌的技術要求。

2.9實訓場所墻壁、地面等布置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發展歷史(圖片)、大國工

匠精神宣傳海報(圖片)、實訓安全操作流程、專業新技術規范等。

3實訓教學設備要求

3.1實訓教學設備總體要求

配備的儀器設備產品質量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并具有相應的質量保證證明。

各種儀器設備的安裝使用都應符合有關國家或行業標準,接地應符合GB/T16895.3—

2017的要求。

需接入電源的儀器設備,應滿足國家電網規定接入要求,電壓額定值為交流380V

(三相)或220V(單相),并應具備過流、漏電保護功能;需要插接線的,插接線應

絕緣且通電部位無外露。

5

具有執行機構的各類儀器設備,應具備急停功能,緊急狀況可切斷電源、氣源、壓

力,并令設備動作停止。

3.2天平室設備要求

天平室設備要求見表2。

表2天平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樣品稱量

電子分析

1技術要求:臺20GB/T26497—2011

天平

1.稱量范圍:0~200g

2.精度:0.0001g

主要功能:

樣品稱量

2電子天平技術要求:臺10GB/T26497—2011

1.稱量范圍:0~2000g

2.精度:0.001g

主要功能:

樣品稱量

3電子天平技術要求:臺10GB/T26497—2011

1.稱量范圍:0~2000g

2.精度:0.01g

主要功能:

樣品稱量

4托盤天平技術要求:臺20QB/T2087—2016

1.稱量范圍:0~200g

2.精度:0.01g

3.3高溫室設備要求

高溫室設備要求見表3。

表3高溫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樣品前處理、食品中灰分測定

馬弗爐技術要求:臺2

1.控溫范圍:室溫~1000℃

2.控溫精度:1℃

3.4基礎化學實訓室設備要求

基礎化學實訓室設備要求見表4。

6

表4基礎化學實訓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玻璃干燥玻璃儀器GB/T15723—

1個20

干燥器技術要求:1995

規格:≥300mm

主要功能:烘干儀器

技術要求:

氣流1.功率:≥800W

2臺2

烘干器2.長度:170mm~200mm

3.孔數:≥20孔

4.溫度:40℃~120℃,5℃

主要功能:

水浴加熱

電熱恒溫技術要求:

3臺10

水浴鍋1.孔數:≥2孔

2.溫度范圍:室溫~100℃

3.溫度精度:1℃

主要功能:高溫加熱GB5959.1—2019

4電爐臺20

技術要求:0W~2000W可調GB5959.4—2008

主要功能:

通風,排放有毒氣體

5通風櫥技術要求:套2

1.通風柜的面風速不低于0.5m/s

2.2個工位/套

3.5微生物實訓室設備要求

微生物實訓室設備要求見表5。

表5微生物實訓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用于微生物個體形態的觀察及計

數、染色結果的觀察等

普通光學

1技術要求:臺20GB/T2985—2008

顯微鏡

1.目鏡:10×大視野、高眼點平場目鏡

2.物鏡:平場消色差物鏡:4×,10×,

40×(S),100×(S,Oil)

主要功能:

培養皿、培養基、消耗品等的消毒、滅

菌,以及培養物或特殊樣品的高壓滅活

技術要求:

高壓GB8599—2008

21.全自動內排高壓滅菌器,內置蒸臺2

滅菌鍋YY/T0646—2015

汽收集瓶容量:≥50L

2.滅菌工作溫度:≥135℃

3.壓力:設計壓力≥0.3MPa,安全

閥起跳壓力≥0.27MPa

7

續表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微生物培養設備GB/T28851—

技術要求:2012

3培養箱2

1.溫度均勻度:≤1℃臺GB/T32710.9—

2.精確度和波動度:1℃2016

3.控溫范圍:室溫~65℃

主要功能:

霉菌、酵母培養設備

技術要求:

GB/T28851—

1.溫度均勻度:≤1℃

霉菌2012

42.溫度分辨率和波動度:1℃1

培養箱GB/T32710.9—

3.控溫范圍:4℃~60℃臺

2016

加濕時:10℃~50℃

4.控濕范圍:50%~90%RH,依溫

度而定

主要功能:

培養基孵育

技術要求:

電熱恒溫

51.溫度均勻度:≤1℃臺2

水浴鍋

2.控溫范圍:室溫~100℃

3.恒溫分辨率:0.1℃

4.功率:300W~1200W

主要功能:

用于玻璃器皿的烘干,玻璃器皿、

金屬器具、耐熱物品的干熱滅菌

技術要求:

電熱恒溫1.不銹鋼工作室,靜電噴塑外殼,雙

干燥箱或層鋼化玻璃觀察窗,不銹鋼拋光擱板GB/T30435—選擇其

6臺2

鼓風干2.控溫儀自帶傳感器故障報警、上下2013一

燥箱限溫度偏差報警、超溫報警、參數記憶,

溫度顯示校正,自診斷動態控制技術

3.方式:垂直強迫對流

4.控溫范圍:室溫~200℃

5.溫度:精確度1℃

主要功能:

用于菌種、生物制劑、需低溫儲藏

的試劑的冷藏或冷凍

技術要求:

1.主要溫度:4℃~-18℃

電冰箱

2.制冷方式:風冷

7(藥品保臺2GB/T8059—2016

3.控制方式:電腦式

藏箱)

4.制冷類型:壓縮機制冷

5.除霜模式:智能除霜

6.變頻控溫,總容積280L以上;

含冷藏冷凍功能

7.冷凍能力:10kg/24h以上

8

續表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用于培養基制備時,加熱溶解試劑

多功能技術要求:

8個20GB4706.52—2008

電爐1.封閉式電爐,功率:1kW~2kW

2.電壓:220V

3.額定溫度:300℃

主要功能:

培養基和試劑配制

技術要求:

1.自動識別3種標準緩沖溶液

(4.00pH、6.86pH、9.18pH)GB/T11165—

9酸度計臺10

2.一點或三點校準,具有手動、自2005

動溫度補償功能

3.可測量pH:0.00~14.00、溫度:

0~80℃

4.pH分辨率:0.01

主要功能:

微生物前處理專用

技術要求:

拍擊式均

101.拍擊時間:0.1~99分59秒或連臺2選配

質器

續運轉

2.拍擊速度:3次/秒~12次/秒

3.拍擊間距:0~50mm可調

主要功能:

用于樣品溶液的混勻

技術要求:

漩渦1.電源:220V50HzGB/T32710.13—

11個6

振蕩器2.額定功率:40W2016

3.溶絲:0.5A

4.混勻速度:0~2800r/min

5.工作方式:連續、點動兩檔

主要功能:

用于培養基制備時,加熱溶解試劑

技術要求:

12微波爐1.控制方式:機械式個2QB-T5263—2018

2.底盤類型:轉盤式

3.開門方式:手拉式

4.功率:600W~900W

3.6微生物無菌室設備要求

微生物無菌室設備要求見表6。

9

表6微生物無菌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微生物無菌操作設施,為無菌操作

提供相對的無菌環境

技術要求:

1.潔凈等級:ISO5級

超凈

12.平均風速:≥0.3m/s(可調)臺2JG/T292—2010

工作臺

3.噪聲:≤62dB

4.照度:≥300lx

5.電源:AC單相220V/50Hz

6.輸入功率:250W

7.適用人數:單人雙面或雙人單面

主要功能:

培養基融化保溫

技術要求:

電熱恒溫

21.溫度均勻度:≤1℃臺2

水浴鍋

2.控溫范圍:室溫~100℃

3.恒溫分辨率:0.1℃

4.功率:300W~1200W

主要功能:

試樣稱量,培養基或藥品稱量

技術要求:

3電子天平1.稱量范圍:0~2000g臺2GB/T26497—2011

2.可讀性:0.1g

3.重復性:≤0.1g

4.線性:≤0.2g

主要功能:

用于樣品溶液的混勻

技術要求:

漩渦1.電源:220V50HzGB/T32710.13—

4個2

振蕩器2.額定功率:40W2016

3.溶絲:0.5A

4.混勻速度:0~2800r/min

5.工作方式:連續、點動兩檔

主要功能: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配備微生物檢驗

設備,為微生物檢驗提供相對潔凈安全

的環境,保護樣品,環境和操作人安全

技術要求:

1.潔凈等級:ISO5級

生物

52.垂直氣流風速:0.25m/s~0.50m/s;臺1YY0569—2011

安全柜

窗口氣流平均風速:≥0.50m/s

3.高效過濾器完整性:可掃描檢測過

濾器在任何點的漏過率不超過0.01%

4.外排風比例:≥30%

5.噪聲:≤67dB

6.光照度:≥650lx

10

3.7食品理化檢測實訓室設備要求

食品理化檢測實訓室設備要求見表7。

表7食品理化檢測實訓室設備要求

執行標準或質量

序號設備名稱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單位數量備注

要求

主要功能:

檢測食品中亞硝酸鹽、亞硫酸鹽、

鐵等

紫外可見技術要求:

1分光1.測定波長范圍:200nm~1000nm臺8GB/T26798—2011

光度計2.測定范圍:透射比(T):0~

199.9%,吸光度(A):0~1.999

3.透射比(T)最大允許誤差:1.0%

透射比(T)重復性:≤0.3%

主要功能:

檢測蛋白質含量

微量凱氏

2技術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