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歷年真題匯編:古詩閱讀主觀題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歷年真題匯編:古詩閱讀主觀題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歷年真題匯編:古詩閱讀主觀題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歷年真題匯編:古詩閱讀主觀題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歷年真題匯編:古詩閱讀主觀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2018全國I卷)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②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15.(20118全國Ⅱ卷)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第一個“酒”出現在作書之前,詩人把它比喻成戰場上的旗鼓,起到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的作用;②第二個“酒”則用來表現創作完成之后詩人的心理狀態,他“如見萬里煙塵清”,似乎贏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心滿意足、躊躇滿志。15.(2018全國Ⅲ卷)一般認為,詩最后兩句的內容是以精衛的口吻表達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點一:同意。①這兩句詩是精衛堅韌不拔、前赴后繼奮斗精神的自我抒發;②意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業,也希望子孫后代能夠繼承遺志,填海不止。觀點二:不同意。①這兩句詩是作者對精衛的同情與崇敬之情的表達;②意為移山填海的事業尚未完成,我愿犧牲生命來幫助精衛,以自己的生命來換精衛的生命15.(2019全國I卷)詩的尾聯有什么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問:畫中蘊含著詩意,但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第二問:這幅畫意境深遠,韻致悠長,令人玩味不已。15.(2019全國Ⅱ卷)詩歌的頸聯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情感表達:頸聯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結構安排:舒緩詩歌全篇的節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15.(2019全國Ⅲ卷)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穩,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②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15.(2020全國I卷)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表達了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飽覽春色的遺憾;②寬慰友人,表達對友人能夠戰勝病患的信心和對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15.(2020全國Ⅱ卷)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所以歷史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存在差。(2)在讀書時必須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從。15.(2020全國Ⅲ卷)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②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象征耿介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該得到認可。16.(2020新高考全國I卷)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②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的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16.(2020新高考全國Ⅱ卷)作者主張什么樣的學詩途徑?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先要“遍參諸方”,以前人為師,經過長期艱苦

學習;②然后“一朝悟罷”,領悟到詩歌藝術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15.

(2021全國甲卷)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隱”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曾鞏那里,仕與隱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鞏向往離世高蹈、超凡脫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蒼生,原意承擔社會責任,有深厚的濟世情懷。15.(2021全國乙卷)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本詞運用了口語化描寫,語言直白,清新自然地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

(2)采用對話式描寫,對鷺鷥以“汝”“君”相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3)運用一些表示色彩的語言,如“白鷺”“白沙”“青泥”更寫出了環境的清新自然。16.(2021新高全國I卷)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同意前人的說法,第二句“惠遠東林住得無?”包含委婉勸告之意。該句大意是說高僧慧遠曾住的東林寺,不知你去住過否?結合尾聯“莫謾拘牽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的意思“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標”,可見楊巨源是希望白居易志向還在,不要意志消沉,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所以說第二句是委婉表達勸說之意。16.

(2021新高考全國Ⅱ卷)詩人指出“道在六經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人借助這兩句對子孫提出要求:詩書無涯,發奮讀書;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懷家國,永存社稷。15.

(2022全國甲卷)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歐詩中的畫眉鳥寄托了詩人的感情,詩歌表面上是寫鳥,實際上是寫人,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詩中畫眉鳥的鳴叫聲烘托出輕松的氣氛,有助于表現詩人在公務閑暇時悠然自得的狀態。15.

(2022全國乙卷)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彼此間的深情厚誼排遣離愁;②本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則是用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來排遣離愁。16.

(2022新高考全國Ⅰ卷)詞人在下闋發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翁前子后孫扶掖”,認為家庭中應存在親厚和睦、諧樂融洽的倫理關系;②“商行賈坐農耕織”,指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應各守本分,各司其職。16.(2022新高考全國Ⅱ卷)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寓情于景: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的依依不舍的離情。②以景結情: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15.(2023全甲卷)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答案】①景物描寫的畫面感強:低垂的橋條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開的梅花也開始凋落,正是一派美麗的春日風光,②以虛景寫真情:這里的美景并非寫實,而是詞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詞人與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與友人相聚便心生歡喜。15.(2023全乙卷)這首詞是如何表現人閑適心情?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案】①采取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②開篇言志,表明自己看輕塵世浮名;③在描寫登山、穿林等生活場景時,也直白地表達出感受。16.(2023年高考新課標I卷)詩的尾聯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結合本詩主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答案】①賣花擔子的桃李花,雖然美麗,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指頭樹梢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機活力;②讀書治學不能滿足于道聽途說,要認真閱讀經典,深刻體會其中的精神內涵。16.(2023年高考新課標II卷)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答案】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心靜如水,平和靜謐的內心狀態;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詩人眼中的景象,如橋、寺、翠羽、紅蕖、浩渺的煙水等,或寧靜安詳,或靈動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16.(2024新高考Ⅰ卷)本詩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頸聯寫泉水的聲音既響亮又微小,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①聽泉時間短與長的對比,乍一聽仿佛溪水對著門戶,聽久了覺得屋子就是船;②泉聲大小的對比,泉聲有時如怒聲般壯闊偉岸,有時如細點般清脆圓潤。16.(2024新課標Ⅱ卷)如何理解詩人的“白頭心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