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23講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一、選擇題1.(2024山西大同模擬)上映于1939年的蘇聯聞名影片《列寧在1918》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一臺詞所反映的歷史背景是()A.反法西斯斗爭艱苦卓絕B.蘇聯工業化建設蒸蒸日上C.新生蘇俄政權面臨逆境D.農業集體化運動初見成效答案C十月革命成功后,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嚴峻困難,國內外反動勢力勾結,企圖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扼殺在搖籃里。材料信息反映了當時新生蘇俄政權面臨逆境,故C項符合題意。蘇聯反法西斯斗爭始于1941年,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故B、D兩項錯誤。2.(2024湖北武漢二調)20世紀20年頭,某位蘇俄(聯)領導人說:“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在資本主義包圍中利用資本家對利潤的貪欲和托拉斯與托拉斯之間的敵對關系,為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生存創建條件……即使他們賺150%的利潤,我們也在所不惜。”這一講話旨在()A.解決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 B.推動工業建設的全面綻開C.調整發展社會主義的策略 D.與西方國家綻開經濟競爭答案C題干材料反映了蘇俄(聯)利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生產,為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生存創建條件,該講話符合新經濟政策的精神,體現了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故選C項。A項屬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施的目的,解除;B項符合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解除;就當時蘇俄(聯)的國情而言,其不行能與西方國家綻開經濟競爭,故D項錯誤。3.(2024河南鄭州質檢)“商業正是我們無產階級國家政權、我們居于領導地位的共產黨‘必需全力抓住的環節’,否則就‘建不成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關系的基礎’”。據此,蘇維埃俄國確定()A.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收集制B.推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市場發揮客觀作用C.推行集體農莊制度,大力發展商品經濟D.全力發展重工業,抵制法西斯德國侵略答案B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和市場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與題中“商業正是……必需全力抓住的環節,否則就‘建不成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關系的基礎’”相符,故B項正確。4.(2024河北滄州質檢)1921年12月,梁贊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給列寧的申訴信中這樣寫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東西都被拿走了,奶牛也被宰殺,部分干草被運往縣城,另一部分被警察靜靜據為己有。……轉瞬之間一個能夠養家并向國家交稅的可憐的小家庭即遭毀滅。”這反映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失去民心B.農業全盤集體化勢在必行C.新經濟政策執行中出現偏差D.“玉米運動”不符合蘇聯國情答案C依據所學,1921年3月起先實行新經濟政策,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農業集體化是斯大林執政時期才出現的,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1921年12月”,結合所學,這一時期的政策為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故C項正確;“玉米運動”是赫魯曉夫執政時期實行的政策,故D項錯誤。5.1928年,蘇聯依據國家安排在烏拉爾地區建設兩個鉀礦礦井,一個由蘇聯自主建設,另一個由德國公司負責。這反映出蘇聯在工業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術基礎 B.突破了安排經濟指令的制約C.依靠外資建設重工業 D.采納新經濟政策的某些做法答案D材料信息體現的是利用外國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和新經濟政策的做法是一脈相承的,故選D項。A項在材料中反映不出來,也不符合史實;B項錯誤,因為此時的蘇聯正在邁向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體制;C項錯在“依靠”,事實上蘇聯對外資的利用有限。6.(2024江西南城一中質檢)斯大林指出:“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歸根究竟,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土的機器制造業。”斯大林這一重工業化的方針存在嚴峻的弊端,弊端是指()A.未發展輕工業 B.未推行安排經濟C.未推行農業集體化 D.各部門未按比例協調發展答案D斯大林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但并非不發展輕工業,故A項錯誤;斯大林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安排模式,故B項錯誤;斯大林推行了農業集體化,故C項錯誤;由材料內容可知,斯大林主見優先發展重工業,因而各部門未按比例協調發展,D項正確。7.(2024河南許昌二調)蘇德斗爭初期,德國的閃擊戰使蘇聯陷入不利局面。但蘇聯每年制造出4萬架飛機、3萬輛坦克、12萬門大炮和15萬挺機槍,最終扭轉劣勢取得斗爭成功。這表明()A.蘇聯人民為二戰做出巨大貢獻B.優先發展重工業導致比例失調C.安排體制有利于集中生產實力D.衛國斗爭推動了蘇聯的工業化答案C材料信息反映了二戰期間蘇聯軍事工業的發展,這些成就表明安排體制有利于集中生產實力,故選C項。材料信息強調蘇聯的生產實力,無法說明蘇聯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B項;材料只是說明蘇聯軍事工業方面的成就,并非強調蘇聯工業化,故D項錯誤。8.(2024山東濟寧3月)蘇聯的其次個五年安排規定:在1933—1937年間,輕工業生產的增長率由“一五”安排期間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時期重工業生產的增長率則由40.1%降低為14.5%。由此可見蘇聯政府()A.修改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B.已意識到發展輕工業的重要性C.扭轉了輕重工業發展失調局面D.對安排經濟體制做出重大調整答案B蘇聯開展社會主義工業化時,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從材料信息看,蘇聯其次個五年安排提高了輕工業的增長率,降低了重工業的增長率,由此可見蘇聯政府已意識到發展輕工業的重要性,故選B項。A項與史實不符;材料信息只涉及其次個五年安排的規定,無法體現該安排的結果,故C項與材料信息及史實均不符;當時蘇聯依舊實行安排經濟體制,故D項錯誤。9.(2024河南洛陽二模)下表為蘇聯部分年份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出現這一變更的主要緣由是蘇聯當時()1953—1958年蘇聯的糧食產量(單位:百萬噸)年份總產量生荒地的產量其他地區的產量195382.526.955.6195485.637.348.31957105.038.166.91958141.258.482.8A.把發展農業作為經濟建設重點B.注意了農業生產技術的革新C.大力墾荒和調整農業生產關系D.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整作用答案C從材料信息可知,1953—1958年,蘇聯生荒地的產量在增長,其他地區的糧食產量也在增長。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赫魯曉夫執政時期,蘇聯政府激勵墾荒,同時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故選C項。A項與史實不符;當時農業技術并未進行大的革新,故B項錯誤;當時蘇聯實行安排經濟,并未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整作用,解除D項。10.(2024課標Ⅲ)1953年,蘇共中心確定,變更集體農莊勞動酬勞發放方法,由以前每年發放一次物質酬勞改為按季度或者按月發放,同時在一些集體農莊試行工資制度,農夫可以像工人一樣每月領取工資。這一措施旨在()A.調動農夫生產主動性B.變更安排經濟管理體制C.消退城鄉之間的差別D.推動農夫走集體化道路答案A蘇聯農業集體化嚴峻挫傷了農夫的生產主動性,赫魯曉夫農業改革就是要調動農夫的生產主動性,故A項正確。變更集體農莊勞動酬勞發放方法是安排制度而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解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城鄉的社會狀況,解除C項;D項是在斯大林時期。11.(2024河北保定模擬)下圖是20世紀60年頭到80年頭蘇聯和美國的工業產值的增長速度圖。70年頭后半期蘇聯工業產值的增速急劇下滑的主要緣由是()A.蘇聯體制的弊端日益嚴峻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點是農業C.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D.“冷戰”對峙消耗了蘇聯國力答案A20世紀70年頭,勃列日涅夫進行改革,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導致國家經濟下滑,改革失敗,故A項正確;勃列日涅夫改革重點是工業,故B項錯誤;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是20世紀90年頭,故C項錯誤;“冷戰”對峙消耗了蘇聯國力是影響蘇聯經濟發展的緣由,但不是70年頭后半期蘇聯工業產值的增速急劇下滑的主要緣由,故D項錯誤。12.(2024河北石家莊一模)戈爾巴喬夫是蘇聯解體的關鍵人物,但在1990年卻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由俄羅斯教化部審查認定、國家歷史學會編寫的新版歷史教科書對此評述為:“蘇聯民眾對此的反應卻是敵對的、冷淡的。與此同時,西方社會卻在慶祝戈爾巴喬夫對‘冷戰’和平演化的巨大貢獻。”對此評述理解正確的是()A.蘇聯解體主要緣于西方和平演化B.蘇聯改革沒有解決好民生問題C.俄羅斯重視國家的意識形態導向D.歷史教科書具有社會教化功能答案C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導致蘇聯解體,斷送了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從材料信息看,對于戈爾巴喬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事,俄羅斯教化部審定的教科書認為,蘇聯民眾持敵對和冷淡看法,西方則贊許戈爾巴喬夫對結束“冷戰”所做的貢獻。這種評述反映出俄羅斯重視國家的意識形態導向,故選C項。蘇聯解體主要是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故A項錯誤;B項雖然符合史實,但與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無意強調歷史教科書的教化功能,故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952年,中國的工農業生產不僅達到了戰前的最高點,而且超過了1949年產量的77.5%。……該安排(第一個五年安排)號召建設694個工業項目,其中的156個工廠將在蘇聯救濟下修建。……在預算總支出中,58.2%投入工業建設,19.2%投入交通、郵政和電訊業,7.6%投入農業、林業和水利業,7.2%投入文化、教化和衛生事業。1956年的工業產量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超過了前一年25%,同時資本投入也增加了60%。雖然增長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來,但依據“1952年的固定物價”,第一個五年安排仍超額完成了原有目標的17%。鋼產量達530萬噸,生鐵產量達580萬噸,電力產量達190.3億千瓦——各項產量均比原有指標增長了25%。——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起先實行由國家安排委員會制定的一系列五年安排中的第一個五年安排。在農業方面……雖然蘇聯政府成功地殲滅了幾乎全部的私人農場,但集體化農業的產量卻被證明是特別令人悲觀的。蘇聯農場用多出50%的土地耕種,用多出10倍的人力勞動,但其產量卻只有美國農場產量的四分之三。這里應當強調指出的一點是,蘇聯經濟的發展是在不顧蘇聯公民的愿望、使他們的利益受損的狀況下取得的;蘇聯公民被迫為將來而努力工作,忍受現在的貧困——當時消費品不僅匱乏而且昂貴并且質量低劣。盡管蘇聯取得了五年安排的成就,但蘇聯社會在大多數西方人看來,好像并不是一個值得仿效的社會主義樂園。不過另一方面,大多數西方人也都要承認,沒有在五年安排下的工業的增長,蘇聯就不行能為在其次次世界大戰中戰勝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貢獻。——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中蘇兩國起先實施五年安排的相像歷史背景,并指出兩國實施安排過程中各自的特點。(16分)(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中國完成“一五”、蘇聯完成“二五”安排的不同影響。(10分)答案(1)背景:國民經濟已經得到肯定程度復原;都是落后的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人民民主專政政權都得到鞏固;都面臨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封鎖。中國特點:生產關系改造與工業化建設同步進行;得到蘇聯救濟;優先發展重工業。(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蘇聯特點:過多損害了農夫的利益;勞動者生產主動性和效率低下。(2)中國: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并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蘇聯: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或1937年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其次);為蘇聯衛國斗爭的成功奠定了物質基礎;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14.蘇聯的“五年安排”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據預先編制的具體安排進行經濟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五年安排給西方國家留下的印象好像不如給發展中國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個緣由是,依據西方人的標準,蘇聯公民受到了嚴峻的剝削。蘇聯人的衣衫襤褸、食物單調、住房糟糕和消費品匱乏給訪問蘇聯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黨制政治結構中的個人自由缺乏、工會受束縛、教化受統一管理和全部溝通媒介受嚴格限制同樣使他們感到震驚。盡管蘇聯的五年安排取得了較大成就,但蘇聯社會在大多數西方人看來,卻好像并不是一個值得效仿的社會主義樂園。而在第三世界中的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應則不同。對他們來說,蘇聯是一個在30年內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轉變成世界其次大工業、軍事強國的國家。使這一驚人的變更成為可能的種種制度和技術對這些民族來說特別重要。盡管大多數民族最近已贏得政治獨立,但他們還遠沒有獲得經濟獨立。五年安排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同一時期西方經濟的崩潰。社會主義不再是空想家的夢,它是發展中的事業。美國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從蘇聯回國后發表聲明說:“我看到了將來,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懷疑看法轉變為真正的愛好,有時轉變為仿照……有些國家甚至起先了自己的持續時間不一的安排,希望來減輕本土的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土地置換開發協議書
-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考題及答案
- 土地復墾合同協議書
- 單位房子置換協議書
- 廚房污水收購協議書
- 啤酒廣告裝修協議書
- 土地承包征收協議書
- 雙方協商退伙協議書
- 地鐵安全保護協議書
- 土地強制退出協議書
- 物業車位收費協議書
- 口鼻腔吸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新疆拜城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
- 江蘇省海安中學、金陵中學、宿遷中學三校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學期4月聯考測試 化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企業管理專業測試試題及答案
- ERAS理念在婦科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 2025年拖鞋市場調研報告
- 農網營銷試題及答案詳解
- DB54/T 0118-2017 地理標志產品鹽井葡萄酒(干型)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大氣壓強》壓強 教學課件
- 2025駕駛員安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