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課后限時集訓(二十四)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建議用時:45分鐘)一、選擇題1.(2024·西安質檢)重陽節吃重陽糕。重陽節食“糕”,是對登“高”諧音的民俗表達。重陽糕各地無固定做法。南方的重陽糕一般用米粉來做,以糯米粉為主,加水搓揉后放入食糖上籠蒸熟,美麗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陽糕,最為聞名的發面花果蒸糕是將面粉發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種花果,上籠蒸熟后將面糕倒出,正好各種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饅頭狀。這表明()①不同的區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②傳統習俗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③中華文化具有顯明的民族性④各地區文化都在本區域內獨立形成并保持著各自的特色A.②④B.②③C.③④ D.①②D[南方和北方的重陽糕在做法等上的不同,體現出不同的文化特色,①正確;重陽節食“糕”是對登“高”諧音的民俗表達,體現出傳統習俗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故②正確。]2.建筑格調的差異,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我國北方頗具華麗氣質的封閉式四合院,開敞的苗族吊腳樓,秀麗的傣族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等,這些生于斯、長于斯的資質各異的建筑,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華建筑文化,給人以劇烈的感性沖擊。由此可見()①文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民族建筑的多樣性②建筑是一種凝固的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③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記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傳統建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予以愛護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C[文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多樣性,①錯誤,解除;建筑是一種凝固的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記錄,是呈現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記。傳統建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予以愛護,②④符合題意;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是錯誤的。]3.(2024·長沙模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大乘佛教“王中之王”的《華嚴經》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堅守本心信條,才能德行圓滿。”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告誡全黨,要不忘初心,接著前進,這在今日更有重量也更有意義。這表明()A.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紐帶B.傳統文化具有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C.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文化自信的根基D.承襲傳統文化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題中之義B[《華嚴經》中的名句在今日更有意義,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故B項正確;A項正確,但偏離題意指向;C項錯誤,實踐才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對傳統文化要一分為二地繼承,故D項錯誤。]4.(2024·合肥質檢)2024年9月,新入學的中小學生統一運用“教化部編義務教化語文教科書”。這次“部編本”教材最引人關注的改變之一是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①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②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必定要求③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④傳統文化對人有深遠長久的影響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A[“部編本”教材中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這是基于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故①③入選。②表述錯誤,文化發展是文化繼承的必定要求。④與題意不符,故解除。]5.(2024·成都質檢)近幾年來,“入土為安”的傳統喪葬觀念正在發生動搖,越來越多的人起先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清明祭掃也由傳統的焚香燒紙發展為更為環保的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終追遠”儀式盡管不斷改變,但孝道文化依舊滋養人心,使“民德歸厚”。這說明()①傳統孝道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其詳細內涵是不變的②傳統孝道文化不斷因時而變,才能富有時代價值③傳統孝道文化通過不同形式體現,對人產生深遠長久的影響④全面繼承傳統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不失精神力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慎終追遠”儀式盡管不斷改變,但孝道文化依舊滋養人心,說明傳統孝道文化不斷因時而變,才能富有時代價值,也說明傳統孝道文化對人產生深遠長久的影響,②③符合題意;傳統孝道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其詳細內涵因時而變,①錯誤;傳統孝道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待傳統孝道文化要批判繼承,不能全面繼承,④錯誤。]6.(2024·福州質檢)2017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以“中華傲慢”為主題,分別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絲綢新路,引導中小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尋中國自信的源泉,傳承和愛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選擇這樣一門傳統文化大課,是因為()①文化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基礎性因素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記④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劇烈的認同感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劇烈的認同感,所以才選擇傳統文化作為大課,②④符合題意;經濟和科技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基礎性因素,①說法錯誤;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記,③說法錯誤。]7.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加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對如何堅決文化自信,報告作出了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我們應當()①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擯棄封建主義的糟粕②全面借鑒外來文化,與世界價值觀念相適應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④通過兼收并蓄,從而推動傳統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B[對外來文化要一分為二地進行借鑒,而不是全面借鑒,故②錯誤;兼收并蓄指向中華文化正確吸取外來優秀文化,而不是對外傳播,故④錯誤;①③觀點都是我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看法。]8.中國人習慣于“一圈一圈向外遞推”的“差序結構”,這使得同族、同鄉、官場等“圈子文化”盛行。你的、我的、他的,每一個人都有許多圈子,小圈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化現象,形形色色的圈子就像一個“文化怪胎”恣意的舞動。材料意在強調()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顯明的民族性②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深遠長久的③對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東西,必需“移風易俗”④“圈子文化”簡單滋生結黨營私、黨同伐異等丑惡現象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③④D[材料并沒有強調“圈子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①不選;材料也沒有強調“圈子文化”對人的影響深遠長久,②不選;材料意在強調對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東西要“移風易俗”,③正確;材料強調了“圈子文化”簡單滋生結黨營私等丑惡現象,④正確。]9.(2024·周口調研)“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黃山市”近三十年,復原原名的呼聲始終不斷。有人堅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歷史”,也有人說“新地名也用習慣了再改回去勞民傷財沒必要”。對這場“復名”之爭的正確相識是()①考慮到時間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義,應復原舊名②既要關切文化價值又要考慮經濟和社會成本③應有對歷史文化地名的愛護意識④讓地名設置為經濟發展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C[面對傳統文化,正確看法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因此認為復原舊名是全盤確定的守舊主義,故①錯誤;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因此地名是否改變既要關切文化價值又要考慮經濟和社會成本,故②符合題意;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是歷史虛無主義,應有對歷史文化地名的愛護意識,故③符合題意;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不應當只考慮經濟利益而忽視文化建設,故④錯誤。]10.(2024·池州模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建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實踐。這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①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自覺成為文化的傳承者和享用者②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宏大實踐,面對世界博采眾長③更加主動的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華文化傳播的使者④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C[材料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自覺成為文化的傳承者和享用者,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①④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面對世界博采眾長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問題,②③與題意不符。]11.(2024·晉城模擬)從中心電視臺創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到地方衛視的《中華好詩詞》《中國面孔》等,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類節目接連火爆熒屏。中華文化與現代傳媒相結合,掀起了全社會學習中華古詩詞、歷史、語言的熱潮,體現了傳統文化對于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這啟示我們()①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根基②現代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③要不斷增加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④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建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C[①錯誤,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③與題干主旨不符;中華文化與現代傳媒相結合可表明現代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故②符合題意;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類節目接連火爆熒屏說明傳統文化因不斷創新而煥發朝氣與活力,故④符合題意。]12.(2024·菏澤模擬)目前,我國已在140多個國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給世界各地的漢語愛好者供應了學習漢語的便利,學習語言本身就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過程,了解之后的認同,認同之后的寵愛,無不為推廣漢語和傳播中華文化供應了一個新的渠道。這表明教化()①能夠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②有選擇、傳遞、創建文化的特定功能③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④是實現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C[材料反映孔子學院在推廣漢語和傳播中華文化方面發揮了主動作用,表明教化具有選擇、傳遞、創建文化的特定功能,是實現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②④符合題意;①夸大了教化的作用,解除;通過教化這一途徑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③說法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24年秋分日,我們迎來第一個中國農夫豐收節。億萬農夫沉溺在豐收的喜悅之中,結合本地的生產特色,歡慶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內蒙古蒙古族牧民“五畜納祥”慶豐收,南寧武鳴祭拜稻神、歌舞表演,河北紅石溝大紅燈籠高高掛,湖南永州揚鄉土文化興美麗鄉村……每個人身上滿滿的是驕傲感、華蜜感、獲得感。設立中國農夫豐收節,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民意基礎、文化底蘊。各地的節慶中,我們看到源遠流長的中華農耕文化,如時和歲豐的志向追求,齊家善鄰和修身養德的觀念,朝耕暮耘和勵志勤學的看法等。設立中國農夫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要求、順應了人民對美妙生活的憧憬,營造了重農強農的深厚氛圍、凝合了愛農支農的強大力氣,必將調動起他們的主動性、主動性、創建性,進而形成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大推動力。(1)設立和舉力農夫豐收節,既是廣闊農夫的幸事,也是傳統文化的幸事。結合材料并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學問,對此加以分析說明。(2)新時代的農業發展,須要新時代的節日,也須要新時代的農夫。請你為做好新時代的農夫提兩條建議。答案:(1)節日的設立和舉辦關注和維護廣闊農夫的文化利益,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滿意廣闊農夫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豐富農夫的精神世界,增加農夫的精神力氣,激勵他們不斷創建美妙華蜜的生活。節日的設立和舉辦推動傳統文化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通過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實現傳統文化的創建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利于弘揚宏大奮斗等中華民族精神,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2)明確國家支持農業的政策,把握現代農業發展方向;通過學習或培訓,提高自身的勞動素養和技能;轉變觀念,創新農業發展新模式。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加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看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納入國家戰略高度,從整體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要求我們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貫穿國民教化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化教學規律,根據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動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化、文化學問教化、藝術體育教化、社會實踐教化各環節,貫穿于各類教化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材料二《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學問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共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才智和情懷中吸取養分,涵養心靈。通過大眾傳播,這檔優質文化節目重新點燃了潛藏在我們潛意識里的經典熱忱。之所以掀起了收視熱潮,是因為在宏大敘事幾乎已經解構殆盡,神圣和經典走下神壇的大眾文化時代。國人骨子里的文化信仰還潛藏在我們的意識里,已融入到我們的民族血脈中。(1)詩詞遺產繼承是傳統文化繼承中極為重要的方面。結合材料和所學文化生活學問,說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貫穿國民教化始終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轉委托協議書模板
- 2024西安洛科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3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物業管理合同協議
- 維修框架合同協議
- 質押貸款合同協議
- 鉆探承包合同協議
- 植物轉讓合同協議
- 現金結算合同協議
- 磚廠招工合同協議
- 種植管理合同協議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區中考英語二模試卷(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初中教育集團2024學年第二學期4月份素養調研九年級語文試卷題卷
- 二級造價師水利工程考試真題卷(2025年)
- 2024年云南省氣象部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中美關稅大戰“對等關稅”政策解讀課件
- 2025年滁州市城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汽車美容師洗車方法實際操作試題及答案
- 鹽城2025年江蘇鹽城建湖縣部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校園招聘專業技術人員3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電影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華東師范大學
- 第四代住宅白皮書-HZS
- 衍紙簡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