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粵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位置和疆域(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圖中找出我國四至點。
3、理解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教學重點:
駕馭我國的地理位置、面積及四至點
教學難點:
理解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學年,我們學習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知道亞洲是世界上面積
最大的洲,那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是否知道中國在亞洲的哪個位置,其
面積有多大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的位置和疆域。
二、出示自學目的:(同教學目的)
三、出示自學指導:
1、讀圖1.1和圖1.2,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
2、完成P3活動1、2、3o
3、我國的陸地面積是多少?在圖1.3中找出我國四至點。
4、完成P5活動1、2o
四、學生自學,老師巡察檢查。
五、學問講解:
1、思索題1——學生答復,老師簡潔復習東西、南北半球的分界限、然量
帶的劃分,引導學生讀圖駕馭我國的地理位置。
(板書):
1、地理位置:
(1)、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或亞洲的東剖、太平洋的西岸(東半球)。
(2)、緯度位置:大局部位于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
2、思索題2
(1)引導學生讀圖完成活動題。
(2)進一步分析我國海陸位置,讓學生理解其優越性:我國是一個海陸
兼備的國家。東部地區臨海、氣候潮濕,有利于農業消費;沿海有很多優
良港灣,便于開展海洋事業,加強同海外各國的交往;西部及亞歐大陸相
鄰,使我國陸上交通及中亞、西亞、歐洲來往。
3、思索題3
(板書):
2、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引導學生讀圖1.3找出我國四至點:
(板書)
3、我國四至點: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處
最南端: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最東端:黑龍江及烏蘇里江的主航道集合處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六、課堂練習: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于—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一半
球,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于洲東部,洋西岸。
2、我國領土面積約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
3、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度,大局部
在帶,小局部在帶,沒有帶。
4、我國四至點分別是:(請選擇)
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最西端()
A、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處B、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C、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C、黑龍江及烏蘇里江的主航道集
合處
七、師生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導學后記: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位置和疆域(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穩固我國的地理位置、面積、四至點。
2、駕馭我國面臨的海洋。
3、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
4、駕馭我國三級行政區劃的劃分,熟記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
個特殊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位置。
教學重點:
1、在地圖上指了我國的鄰國和面臨的海洋。
2、駕馭我國三級行政區劃的劃分,熟記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
個特殊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位置。
教學難點:熟記鄰國、海洋的名稱
教學過程:
提問發習我國的地理位置、面積、四至點。
出示自學指導:
1、在地圖冊P3、P4上找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島、海南島”,
并填在圖L3中相應的位置。
2、在圖1.3中找出我國的鄰國。
3、說出我國三級行政區劃的劃分,在圖1.5中找出5個自治區、4個直轄
市、2個特殊行政區的位置。
三、學生自學,老師巡察檢查。
四、學問講解:
1、思索題1——學生完成
(板書)1、我國面臨的海洋:海一一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洋一一
太平洋。
老師補充:1、我國面臨的海洋可由北向南記憶。
2、在圖中找出我國兩大河:長江、黃河。
2、思索題2
引導學生從東按逆時針的方向查找,并填入P6活動2中。
(板書)2、及我國陸上接壤的國家是:(東):朝鮮(北):俄羅斯、蒙
古(西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
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南):緬甸、老撾、越南
及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馬
來西亞
3、思索題3
(1)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的戶口所在地。
(2)老師舉例介紹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并說明三級的關系:
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州、自治縣、市等)鄉(鄉鎮、民族
鄉等)
北京市大興縣長子營鄉
廣東省英德市沙口鎮
(3)分別提問說出我國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殊行政區的名稱。
(板書):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
重慶市;2個特殊行政區:香港特殊行政區、澳門特殊行政區
(4)在圖L5中找出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殊行政區的位置,
老師引導學生讀圖記憶其位置。
(5)比照教材P8“學問之窗”,學習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殊
行政區的簡稱、行政中心。
四、師生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五、課堂練習:
1、我國面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為:海、海、海、
海。
2、我國的鄰國有個,及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個,我國面枳最
大的島嶼是。
3、我國的三級行政區是指:、、o
4、我國劃分為____個省級行政區,包括一個省、一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和____個特殊行政區。
5、請分別寫出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殊行政區的名稱、簡稱、
行政中心:
導學后記: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位置和疆域(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在我國行政區圖上精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
行政中心。
2、理解郵政編碼、車牌號碼的組成。
教學重點:
在圖上精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并記住其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學難點:
在圖上精確找出34人省級行政區,并記住其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我國的行政規劃劃分為哪三級?
2、我國劃分為多少個省級行政區,分別包括什么?
3、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殊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新課教學:
1、要求讀圖1.5,完成教材P8活動一一老師引導學生讀圖講評。
2、學問探究:
提問:通過讀圖、練習,發覺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是哪個?
你認為如何快速記憶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
中心?
3、老師舉例分析局部省級行政區名稱和簡稱的關系,學生舉一反三記憶
類似行政區。
4、編順口溜來記34個省級行政區: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云貴福吉安,
川西二寧青甘陜,內海分重北上天,
還有港澳好河山。
5、老師引導學生讀圖1.5,分區記34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
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
北部邊疆:內蒙古自治區
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北京、天津
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
南部沿海:廣東、福建、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臺灣、香港、
澳門
西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自治區
西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三、閱讀教材P10,舉例分析郵政編碼、車牌號碼的組成。
四、師生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五、課堂練習:
1、填出以下省級行政區名稱:
船出長江口一一(上海)寶地一一(貴州)
碧波萬頃一一(青海)銀河渡口一一(天津)
2、結合順口溜,分別按要求說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
政中心。
3、填充圖冊P5、P6。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節人口和民族(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駕馭我國2000年人口的總數,理解我國人口增長快的緣由以及給
中國的開展帶來的影響。
2、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安排生育。
3、駕馭我國人口分布的狀況以及人口分布的特點。
教學重點:駕馭我國2000年人口的總數和我國人口分布的狀況以及人口
分布的特點。
教學難點: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以及人口分布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我們上兩節課學習了國家的地理位置及疆域,今日我們接著學
習我國的人口和民族。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我國人口是世界人口大國。
2、理解我國人口增長快的緣由以及給中國的開展帶來的影響。
3、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安排生育。
4、駕馭我國人口分布的狀況以及人口分布的特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世界人口大國:
1、讓學生小組討論完成P11的活動題,從中理解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比例,及我國人口的增長。
2、理解我國解放前及解放后人口增長狀況。
3、理解我國安排生育的政策和實行該國策獲得的成就(P12活動)。
4、理解我國人口密度,完成P13活動題。
5、理解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1、到2000年,我國人口的總數
(已達12、95億,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2、分析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緣由:
(社會、經濟、文化和醫療衛生程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3、理解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安排生育?
4、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我國人口分布不勻稱,人口東部多,西部少,到2005年平均人口密
度約為每平方千米139人)
5、看圖駕馭我國人口的分界限:
(北端:黑龍江省的黑河,南端:云南省的騰沖)
六、課堂練習:
1、到2000年我國總人口到達億,位居世界第位。
2、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東南部人口,西北部人口o
3、我國對待人口問題的根本國策是實行________。我國人口政策的根本
內容是限制,進步;我國人口政策的具體要求是
4、我國人口分布的分界限:北端:黑龍江省的,南端:云南省
的。
七、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節人口和民族(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熟記各民族的節日和活動。
3、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及各民族的分布地。
4、理解華人華僑共親情。
教學重點:駕馭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及各民族的分布地。
教學難點: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地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國家的人口分布,今日我們接著學習我國的
民族。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熟記各民族的節日和活動。
2、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及各民族的分布地。(完成P16活動題)
3、理解我國華人華僑的祖籍所在地。
4、理解華人華僑的概念。
5、理解華人、華僑的奉獻。(完成P17活動)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56個民族是一家。
1、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
2、熟記各民族的節日和活動。
3、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及各民族的分布地。(完成P16活動題)
(二)華人華僑共親情:
1、理解我國華人華僑的祖籍所在地。
2、理解華人華僑的概念。
3、理解華人、華僑的奉獻。(完成P17活動)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1、我國的民族種類:
(我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其中55個是少數民族,少數民族
中壯族人口最多,。我國云南省是民族最多的省份,具體的分布見圖1、8)
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
(我國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少數民族主要分布
在我國的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3、我國的華人和華僑人數:
(全球華人和華僑總人數約3000多萬人,其中以廣東和福建最多)
六、課堂練習:
1、我國民族分布的主耍特點是,o
2、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共有____個民族,
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共有個,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族。
3、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省。
4、我國各民族的地區分布狀況是:漢族的分布普及全國,主要集中在一
部和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和等邊疆
地區。
5、目前,全球華人和華僑人數約有多萬人,其中以、
兩省最多。
七、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地形(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駕馭我國地勢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
2、理解我國地形的構成和分布狀況,駕馭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卻分
布狀況。
重點:
1、駕馭我國地勢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
2、駕馭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
難點:
駕馭我國主要山脈的分布狀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第一章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我國的疆域和人口,知道我國領土面積廣
闊,人口眾多,接下來我們將要討論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請同學們一起
觀賞教材P18頁插圖,談談你們的看法(通過觀賞圖片,讓學生懂得祖國
大地山川秀美,自然環境多樣,差異明顯,從今導入本節內容:從青藏高
原到沿海平原。)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駕馭我國地勢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
2、理解我國地形的構成和分布狀況。
3、駕馭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和分布狀況。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理解三級階梯狀的地勢
1、看圖2.1,理解三級階梯狀的地勢及其分布。
2、看圖2.1,完成P20的活動題。
(二)理解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
1、我國地形種類困難分布有五種地形
2、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以上)
(三)理解我國主要山脈
1、理解山脈名稱
2、看圖2.3,理解我國主耍山脈的走向和分布(完成P21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學生找出三級階梯的分界限
補充:我國沿北緯320旁邊地形剖面的地形區名稱。
2、山脈的走向及熟記山脈的分布圖
七、歸納小結,布置作業:填充圖冊P10-P12。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地形(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進一步穩固我國地勢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脈的走向。
2、駕馭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
重點:駕馭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
難點:我國高原、盆地、平原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2、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地勢狀況和主要山脈,今日我們接著學習
我國的其它地形類型。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理解我國各種地形類型的分布和特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理解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完成P23活動題
2、理解我國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及特點,完成P24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P23活動1,先讓學生看圖分析,然后老師分別用四個字概括,
以幫學生記憶:
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云貴高原:地形坎坷
2、P23活動2,老師從不同角度提問,引導學生看圖,以加深學生對四大
盆地地理位置的印象。
3、P24活動1,引導學生看地圖冊P9-P10,(1)找出我國三大平原和丘
陵:大平原集中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從北到南依次分布著東北平原、華
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在三大
平原旁邊,分別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其中東南丘陵是我國
最大的丘陵。(2)找出各平原邊界旁邊的山脈。
4、P24活動2、3,學生可結合所學學問自行完成,要求全班同學把第3
題填空題齊讀一次,以加深印象。
七、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我國的地勢可分為()
A、一級階梯B、二級階梯C、三級階楞D、四級階梯
2、我國各類地形中,面積最大的是()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3、我國的丘陵主要分布在地勢的()
A、第一級階梯B、第二級階梯C、第三級階梯D、第四級階梯
4、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劃分的根據主要是()
A、平均海拔高度B、相對高度C、地形類型D、山脈走向
5、位于我國最東部的山脈是()
A、長白山脈B、臺灣山脈C、太行山脈D、武夷山脈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練習冊P15—P19、填充圖冊P13—P14。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氣候(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我國氣溫冬、夏季改變特點。
2、駕馭我國溫度帶、干濕地區的劃分。
3、理解我國降水分布特點。
4、駕馭我國的主耍氣候類型分布,相識我國氣候的困難多樣。
重點:
1、我國溫度帶、干濕地區的劃分。
2、駕馭我國的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相識我國氣候的困難多樣。
難點:降水分布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長江和黃河的源頭都位于哪里。
2、長江水能最豐富的河段是哪個河段。
3、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來自于哪里。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中國的河流,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中國的氣候。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我國氣溫冬、夏季改變特點,駕馭我國溫度帶劃分。
2、理解我國降水分布特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熟讀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理解氣候類型的分布)。
2、熟讀我國溫度帶圖,理解溫度帶的劃分。
3、熟讀我國干濕區圖,理解溫度帶的劃分。
4、完成P36活動題。
5、熟讀我國1月和7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
6、熟讀我國年降水分布圖,理解其特點。
7、完成P37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理解我國夏季和冬季的氣溫特點。
2、我國南北方的氣溫差異。
補充:
1、讓學生分別找出00C溫線、400毫米和8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熱的地方是吐魯番,7月份平均
氣溫330C,人稱“火州”;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
京。
七、課堂練習:
1、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A、廣州B、武漢C、北京D、哈爾濱
2、下列地區中,夏季氣溫最低的是()
A、青藏高原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D、云貴高原
3、橫貫我國東西的溫度帶是()
A、暖溫帶B、亞熱帶C、寒溫帶D、熱帶
4、我國1月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偏低,其干脆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D、冬季風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氣候(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季風對我國降水和氣溫的影響,駕馭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空間分
布。
2、相識出如今我國的幾種災難性天氣,理解這些天氣對人們消費和生活
的影響,分析旱澇災難對我國的破壞作用。
重點:
1、季風對我國降水和氣溫的影響,駕馭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空間分布。
2、相識出如今我國的幾種災難性天氣。
難點:季風對我國的降水和氣溫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看圖引導學生穩同我國氣候類型的分布,溫度帶、干濕區的劃分;
2、氣溫及降水的分布規律。
氣候類型困難多樣是我國的氣候特點之一,接下來我們將要學習我國的另
外一個氣候特點一一季風氣候顯著。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季風對我國降水和氣溫的影響,駕馭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空間分
布。
2、相識出如今我國的幾種災難性天氣,理解這些天氣對人們消費和生活
的影響,分析旱澇災難對我國的破壞作用。
三、自學指導:
(一)、季風氣候顯著
1、理解我國夏、冬季的氣溫特點(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全國普遍高溫;
冬季:南北溫差大)。
2、讀圖2、30和圖2、31理解夏冬季風的分布。
3、閱讀“小學問”理解“梅雨”和“伏旱”的天氣。
4、完成P39活動題。
5、熟讀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理解其的概念和分布。
6、完成P40活動題。
(二)、我國的災難性天氣
1、理解我國的幾種災難性天氣。
2、理解這些天氣對人們消費和生活的影響。
3、完成P41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季風對我國降水和氣溫的影響。
2、災難性的天氣對人們消費和生活的影響。
七、課堂練習:
1、影響我國氣候的夏季風主要包括東南季風和()
A、冬季風B、西南季風C、東北季風D、西北季風
2、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限()
A、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井岡山
C、大興安嶺一張家界―蘭州一拉薩
D、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巴顏喀拉山一雪峰山
3、造成狂風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災難天氣是()
A、寒潮B、臺風C、梅雨D、沙塵暴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三節河流(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駕馭我國境內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2、根據“中國水系圖”理解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
3、理解“水系”和“流域面積”的含義。
教學重點: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新課
(師)我們學習了祖國的陸地各種地形類型,今日我們接著來學習我國的
主要河流和湖泊。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我國的主要水系有哪些?在圖上的具體分布位置。
2、理解我國的主要湖泊有哪些?在圖上的具體分布位置。
三、出示自學指導
1、讀圖找出一些主要的水系(圖2.8)。
2、理解主要水系分別注入的海洋。
3、讀“小學問”理解外流河和內流河。
4、理解主要湖泊的分布。
5、完成P26的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河流和湖泊是人類生活和消費用水的重要來源,我國是一個河流和
湖泊眾多的國家,大小湖泊不計其數,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就有2800
多個。)
2、通過“學問之窗”讓學生理解“水系”和“流域面積”的含義。
3、河流的名稱及分布
(通過圖2、8,我國主要的河流有:黃河、長江、黑龍江、松花江、遼
河等;
4、河流分別注入的海洋
(黃河、遼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珠江注入南海;松花江注入太
平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卬度洋;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沒有河流
注入的海洋是大西洋。)
5、理解“外流河”和“內流河”的含義及區域
(塔里木河是內流河,沒有注入海洋。)
6、京杭大運輸河
(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輸河,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
塘江五大水系。作用:溝通南北交通,具有南水北調的作用,北起北京市,
南至杭州市。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有: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
北京市、天津市。)
7、主要的湖泊有及分布
(有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具體的分布見圖
2、8)
8、我國湖泊分布特點
(西部以青藏高原較為集中,多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
湖;東部以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都是淡水湖,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陽湖,最小的淡水湖是巢湖。)
9、完成P26的活動題
七、課堂練習:
選擇題:
1、四大洋中,沒有我國河流注入的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鴨綠江B、憫滄江C、額爾齊斯河D、雅魯藏布江
3、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鄱陽湖B、洞庭湖C、太湖D、青海湖
4、干流形態呈“幾”字形的大河是()
A、長江B、黃河C、遼河D、淮河
5、長江注入的海疆是()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6、下列河流中,屬于內河流的是()
A、長江B、黃河C、塔里木河D、黑龍江
7、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輸河是()
A、巴拿馬運輸河B、蘇伊士運輸河
C、京杭運輸河D、沸史杭運輸河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1、復習本節課的內容。
2、做練習冊和相關內容的地理填充圖冊。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三節河流(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黃河的支流及其主要水電站的分布
2、黃河給我們供應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問題
教學重點:黃河的支流及其主要水電站的分布
教學難點:黃河給我們供應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上節課河流和湖泊的有關內容。
2、新課引入;
今日我們接著學習我國的母親河一一黃河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黃河的源流概況和流經的地形區。
2、理解黃河給我們供應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問題。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理解黃河的源頭及流入的海洋。
2、理解黃河的長度及面積人們稱其為“母親河北
3、理解黃河的支流及主要水電站分布。
4、理解黃河給我們供應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問題。
5、完成P28活動題及P30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理解黃河的源頭及流入的海洋
(黃河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流入渤海海灣,全長5464千米,
是我國的第二長河。)
2、理解黃河流經的主要地形區和注入的海洋
(流經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
河南、山東;流經主耍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渤海)
3、理解黃河的支流及主要水電站分布
(見圖2、15,黃河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一、第二階梯,穿過高原
和山地,水能資源非常豐富。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口是河口,中游和下
游的分界口是舊孟津。)
4、理解黃河給我們侯應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問題
(黃河河道呈一個宏大的“幾”字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數米,形成了“地上河”,具體的見課本29頁;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主要措施是:做好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
水土保持工作。)
5、完成P28活動題及P30活動題。
七、課堂練習:
選擇題:
1、劃分黃河上中游的城市是()
A、河口B、舊猛津C、開封D、蘭州
2、劃分黃河中下游的城市是()
A、河口B、舊猛津C、開封D、蘭州
3、能把黃河防洪標準進步到千年一遇的水電站是()
A、小浪底E、三門峽C、龍羊峽D、青銅峽
4、黃河下游流域狹窄,沒有支流的緣由是()
A、降水量少B、水流緩慢
C、地勢低平D、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A、治沙B、治水
C、修筑堤壩D、加固大堤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1、復習本節課的內容。
2、做練習冊和相關內容的地理填充圖冊。
導學后記: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三節河流(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長江的水能資源及開發利用。
2、理解長江水災的成因。
教學重點:長江的水能資源及開發利用
教學難點:理解長江水災的成因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
今日我們學習我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支流最多的河流一一長江。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長江的根本狀況。
2、理解長江的水系資源及開發利用。
3、理解長江水災的成因。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理解長江的根本狀況(長度、流域面積、發源地、出口等)。
2、理解長江經過的地區。
3、理解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
4、理解長江的水能資源及開發利用。
5、理解長江給人們昔來的災難及其緣由。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的自學狀況
1、長江的根本狀況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向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
多千米,長度居世界第三,流量居世界第三,是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
廣、流量最大,是亞洲的第一大河。)
2、長江流徑的地區
(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云南省湖北
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
3、長江流經的地形區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海)
4、長江的分界口
(長江分為三段:從源頭到湖北宜昌為上游,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
湖口到入海口為下游
5、長江的水能資源及開發利用
(長江的水能隱藏量約占全國水隱藏量的4%,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漢
江,長江穿越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建成了二灘龔嘴葛洲壩三
峽等水利樞紐)
七、課堂練習
選擇題:
1、長江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2、黃河和長江干流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
A、青海、西藏B、青海、四川
C、湖北、河南D、山東、河南
3、長江干流流經的地形區從上游至下游的依次,排列正確的是()
①巫山②四川盆地③橫斷山脈④青藏高原⑤長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
4、長江和黃河的水能資源都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下游河段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做練習冊和地理填充圖冊。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自然資源概況
教學重點:知道資源的有限,加深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愛護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的相識
教學難點: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間的沖突,樹立可持
續開展觀。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課題
(師)我們國家是一個大國,人口最多的國家,那么今日我們就來相識一
下我們國家的資源概況。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及主要類型
2、知道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
3、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間的沖突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自然資源自述
1、理解各種資源的利用(完成943活動題)
2、理解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理解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概
念)
3、完成P45活動題
(二)、總量豐富、人均缺乏
1、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間的沖突
2、完成P45——P46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視
六、老師檢查學生白學狀況
1、我國的自然資源的數量有限
2、我國的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間的沖突
七、課堂練習:
1、自然資源是指()
A、地球上全部的物質和能量
B、人類廣泛運用的物質和能量
C、人類四周的自然環境
D、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得的并用于消費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
2、下列不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A、鐵礦B、草地C、紙張D、陽光
3、以下各組全部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水、草地B、森林、石油C、太陽能、煤礦D、金礦、銀礦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二節土地資源
教學重點: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根本國情
教學難點:理解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課題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自然資源的概況,今H我們就來學習自然資源中的
其中之一土地資源。
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根本國情
2、利用統計表,比擬我國及局部國家人均土地資源狀況
3、理解我國土地資源構成的特點
4、相識土地資源及人類的關系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根本國情
2、比擬我國及局部人均土地資源狀況
3、理解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狀況(讀圖3.4和3.5)
4、完成P48活動題
5、相識土地資源及人類的關系
6、理解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7、完成P50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理解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這是我國的一項根本國
策。
七、課堂練習:
1、土地資源是指()
A、耕地B、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土地
C、全部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土地D、農業用地
2、我國土地總面積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3、我國平原地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D、城市建立用地
4、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難以利用的土地
5、我國耕地不斷削減的主要緣由是()
A、過度放牧B、亂占耕地
C、毀林開荒D、水土流失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水資源(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理解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和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途徑、措
施。
教學難點:理解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
(師)我們常從電視上看到“珍惜每一滴水,疼惜水資源”的公益廣告。
這是要我們全民疼惜水資源。今H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的水資源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各種水體的分布和所占比重,相識水資源是一種珍貴的、
有限的自然資源。
2、理解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和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途徑、
措施;駕馭南水北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
3、理解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現狀,理解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學指導
1、閱讀地球上水體組成示意圖,理解淡水資源本身是有限的。
2、理解淡水資源的狀況。
3、讀圖3.9和圖3.11理解我國空間分布差異大,理解南水北調
工程(完成P52活動題)
4、讀圖3.12理解不同季節改變大(完成P54—55活動題)
5、愛護水資源從我做起理解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駕馭南水北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讓學生根據圖3.11來理解。
七、課堂練習:
1、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最多的是()
A、河流水B、地下水C、冰川水D、湖泊水
2、水是生命的源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
A、生活用水B、農業用水
C、工業用水D、交通用水
3、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均,具體表如今()
A、東多西少,南多北少B、東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東少,南多北少D、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4、世界水日為()
A、4月20日B、6月5日
C、3月22日D、6月22日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水資源(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駕馭南水北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
2、理解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現狀,理解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重點:理解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和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途徑、措施。
難點:駕馭南水北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
(師)我們常從電視上看到“珍惜每一滴水,疼惜水資源”的公益廣告,
這是要我們全民疼惜水資源。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的水資源。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駕馭南水北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
2、理解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現狀,理解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學指導
1、閱讀地球上水體組成示意圖,理解淡水資源本身是有限的。
2、理解淡水資源的狀況。
3、讀圖3.9和圖3.11理解我國空間分布差異大,理解南水北調工程(完
成P52活動題)
4、讀圖3.12理解不同季節改變大(完成P54—55活動題)
5、愛護水資源從我做起,理解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1、思索題1、2——引導學生讀圖3.6、3.7、3.8,聯絡生活實際,理解
①水資源主要是陸地上的淡水資源;②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
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駕馭南水北
調工程的路途和意義讓學生根據圖3.11來理解。
2、思索題3一一(1)分析中國水資源分布圖,聯絡活動,讓學生理解我
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存在的差異: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2)解決的主要途徑:跨流域調水一一南水北調工程,引導學生讀圖3.11
理解。
3、思索題4——通過活動1、2,結合實際學習此小節內容:不同季節改
變大一一夏秋多,冬春少。解決的主耍途徑是:興建水庫。
4、思索題5——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小結,
讓學生懂得愛護水資源從我做起,理解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七、課堂練習:
1、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最多的是()
A、河流水B、地下水C、冰川水D、湖泊水
2、水是生命的源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
A、生活用水B、農業用水C、工業用水D、交通用水
3、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均,具體表如今()
A、東多西少,南多北少B、東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東少,南多北少D、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4、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
A、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B、興修水庫
C、跨流域調水D、海水淡化
5、解決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
A、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B、興修水庫
C、跨流域調水D、海水淡化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四節海洋資源
教學重點:理解我國海洋資源豐富的特點和開發前景
教學難點:相識開發和愛護豐富的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
展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
(師)海洋不僅漂亮,而且富裕。我國海疆寬闊,自然條件優越,海
洋資源非常豐富。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海洋資源。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駕馭我國沿海寬闊的海疆范圍,理解我國海洋資源的主要種類。
2、駕馭我國海洋資源豐富的特點和開發前景,理解我國主要漁場的位置,
并分析其他成因。
3、相識開發和愛護豐富的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開展的觀念。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理解我國豐富的海洋寶藏
1、讀圖3.13理解我國海洋資源的利用
2、讀圖3.14和圖3.15理解我國主要海洋漁業和海底油氣資源的
分布
3、找到我國一些主要漁場的位置(舟山漁場)
4、完成P60的活動題
(二)、愛護藍色國土
1、愛護我國的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使之不被污染破壞保持可持續開
展
2、愛護我國海洋資源不被侵擾,耍從一個海洋大國改變為海洋強國。
3、閱讀學問之窗和案例,完成P61—62活動題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對海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前景這方面不太理解,應在再給學生講的具體具
體一些。讓學生再根據圖3.14和3.15進一步理解。
七、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我國的內海的是()
A、黃海B、渤海C、臺灣海峽D、南海
2、我國的海洋石油主要隱藏在()
A、深海海底B、濱海海岸C、深海海盆D、沿海大陸架
3、我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內是()
A、山東B、江蘇C、廣東D、海南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及文化
第一節農業
教學目的:
1、理解農業的組成,駕馭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理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
的重要性。
2、理解我國主要農作物消費區,并分析其形成緣由。
3、相識現代農業,培育可持續開展觀。
重點:
1、理解農業的組成,駕馭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
2、理解我國東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農業消費的地區差異
難點:相識現代農業,培育可持續開展觀。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課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主。長期以來在我國農業消費中,糧食消費始終占
有主要地位。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的農業開展狀況。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農業的組成,理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
2、理解我國的主要農作物消費區,并分析其形成緣由。
3、相識現代農業,培育可持續開展觀。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民以食為天
1、理解農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根底產業。
2、理解農業的含義和各主要部門。
3、讀圖4.1找出主要商品糧基地。
4、通過活動讓學生相識“五谷”和理解農業產品及各產業景觀圖的聯絡。
(二)、北麥南稻
1、理解中國農業的分布及差異。
2、讀圖4.2和4.3,完成P67—68的活動題。
3、閱讀“學問之窗”理解海拔高度對農業的影響。
(三)、可持續開展的現代農業
1、理解如今農業及其開展方向。
2、理解節水農業、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消費技術。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留意學生在學習南北東西的農作物的區分。
七、課堂練習:
1、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國江南丘陵應種植的作物是(
A、水稻B、小麥C、油菜D、茶樹
2、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A、小麥和玉米B、小麥和水稻
C、玉米和谷子D、小麥和花生
3、下列作物只分布在北方地區的是()
A、甘蔗B、甜菜C、花生D、大豆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及文化
第二節工業
教學重點:駕馭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識記我國主要工業區。
教學難點:分析工業區形成的緣由,相識主動開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
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國南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各以什么為主?
2、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有哪些?
(師)今日我們再來學習中國的工業。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相識工'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理解工業及我們消費、生活
的關系。
2、駕馭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識記我國主要工業區,分析工業
區形成的緣由。
3、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開展狀況,相識主動開展高新技術
產業的重大意義。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工業概述
1、理解工業的含義
2、理解工業部門的分類
(二)、我國工業的分布
1、讀圖4.10和完成P73活動題,理解我國的工業基地和工業中
心城市的分布
2、讀圖4.H和圖4.12及完成P75活動題,理解我國的工業基地
和工業中心城市的分布。
3、理解我國西部地區的工業開展促進了我國工業布局的改善。
(三)、高科技及現代工業
1、通過閱讀“學問之窗”、圖表和案例,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
的開展狀況。
2、讀圖4.14理解我國近年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分
布概況和特點。
3、理解我國產業晉級和開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必定性和重耍性。
四、老師巡察,留意發覺問題。
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老師檢查學生自學狀況
重點檢查學生自學工業的分布及工業部門的分布成因
七、課堂練習
填圖: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
八、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導學后記: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及文化
第三節交通運輸業(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我國鐵路分布狀況,識記重要的鐵路樞紐。
2、可以識讀列車時刻表,相識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3、相識現代農業,培育可持續開展觀。
重點:理解我國鐵路分布狀況,識記重要的鐵路樞紐。
難點:識記重要的鐵路樞紐。
教學過程:
一、干脆引入:
向學生介紹我國解放前和解放后的鐵路狀況,引出課題。
二、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的
1、理解我國鐵路分布狀況,識記重要的鐵路樞紐。
2、可以識讀列車時刻表。
3、相識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學指導:
1、理解我國鐵路建立的狀況(學問之窗)。
2、理解并識讀列車時刻表。
3、理解我國鐵路分布狀況(南北和東西干線)。
4、識記重要的鐵路樞紐。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師范大學《中醫文獻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航空職業學院《世界地理專題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OLED材料市場競爭狀況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甘肅泰安縣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數學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麻醉術后護理
- 6G移動通信技術展望
- 2024-2025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a卷)
- 2024-2025企業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名校卷)
- 2025年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考試直接用
- 2025公司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1套
- 房產稅對產業轉移的影響-來自重慶和上海的經驗證據
- 園林植物器官的識別-園林植物生殖器官的識別
- 業務流程管理在項目與任務管理中的應用
- 《活著》讀書分享課件
- 紅樓夢40回課件
- 幕墻施工與質量控制要點實例
- 《鋁熔體在線除氣過濾裝置》
- 性病診斷標準與治療指南
- 民國福鼎縣志初校稿
- 零基礎開口說日語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嘉興學院
- Unit6Section+A+3a-3c課件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