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教師版)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課標要求】古詩詞的賞析就是對其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全面的評價、鑒別和賞析。《課標》明確指出:誦讀古詩詞,能正確理解基本內容。但因為詩歌具有語言凝練、言簡義豐的特點,還借助留白等表現手法藝術地表現主旨,因而考生在理解詩詞內容時,存在以譯代析、表達生硬,只抓一點、不顧整體等問題。【考查重點】古詩詞閱讀要深化內容理解與情感體驗,要求深入理解古詩詞的主題、意象、意境以及作者表達的情感,通過對詩歌的語言、結構、修辭手法等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藝術特點和思想內涵。引導從作者的創作背景出發,結合歷史情境和個人情感,體悟詩詞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和人生哲理。【主要題型】理解詩歌內容命題方式通常有:1.某一句詩有哪些含義?2.詩中的某個詞語,內涵是什么?3.用自己的話概括詩中主人公為何產生這樣的情感?4.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人產生某種情感的原因。5.這首詩歌,刻畫了××的哪些特點?6.本詩以時間為序寫了詩人的所見所聞所為,請簡要概括。7.詩詞中的哪些細節具有××的特點,請你歸納。8.結合全文內容,談談“××”體現在哪些方面?9.“××”的原因是什么?【重點提示】內容理解,就是理解詩句所敘何事,所詠何人,所寫何景等,有時也要求考生根據對詩詞內容的理解作簡單的推斷,概括,分析,探究等,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個詞,指的是什么?“某個詞,包含哪些含義”或“寫出某句詩的大意”等?!窘忸}技巧】古詩鑒賞考查對古詩詞內容、語言、形象、情感主旨及藝術技巧的理解及運用,復習時,應在完成對教材詩歌梳理的基礎上,分專題進行訓練,歸納總結答題技巧,并適當在練習中鞏固和拓展。一、答題思路1.看是否曲解原意,張冠李戴。設題有時會故意擴大原意,把部分說成整體,把特殊說成一般,把動態(景)說成靜態(景),反之亦然。2.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說。如把某句詩的特點說成是全詩的特點,把委婉含蓄說成直抒胸臆,把視覺說成聽覺,把喜悅說成悲傷。3.看是否無中生有,橫生枝節。選項中的表述結論,在原詩詞中找不到佐證材料,找不到根據。二、常見錯誤類型(1)語言風格類:故意譯錯詞語、句意,或對詩歌的語言風格判斷錯誤。(2)意境意象類:對詩歌的意象的含義判斷錯誤,或對意境的概括錯誤。(3)技巧手法類:對詩歌運用的寫作技巧類型或作用判斷錯誤,虛實、動靜互換。(4)思想情感類:拔高情感、轉移情感。三、解題方法歸納常見錯誤類型理解詩歌內容一個原則:忠實于文本。所有詩詞的答案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從原文中歸納概括出來的。很多問題的題干都有“結合全詩內容”等類似的文字,那么就是給考生提示,答案需要從全文去找,從詩詞的整體考慮,不能夠單獨化、碎片化。四、三個步驟①劃區域,分層次;②找關鍵,明要點;③抓重點,規范答??键c一:詞句含義類1、賞析某個詞語。點撥:一般要注意詞語在描慕情狀、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答題一般要先解釋詞義,再描述其所描繪的情狀,進而探究其深層情思。格式:①先解釋詞義,②采用了……手法,③描繪了……情狀④表達了……思想情感。2、賞析名句(包括含義、手法、形象、畫面、情感、哲理等)答題思路:(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2)運用什么手法;3)有什么效果;(4)刻畫了什么形象。(5)描繪了什么畫面;(6)抒發了什么情感;(7)表達了什么哲理。(不一定面面俱到)【例題剖析】【例1】(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瀘川紀行①杜甫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③無字謝主人?!咀ⅰ竣俣鸥τ诖谟捞┰辏?65年)從成都乘船東下,路過了瀘州,創作《瀘川紀行》一詩。瀘川即指瀘州。②紫色:可解為紫氣,即祥瑞之氣。③枯腸:一作“枯口”?!締栴}】本詩開篇寫瀘州久負盛名,請結合全詩概括“盛名”體現在哪些方面?!敬鸢浮可胶屿`秀、位置險要、人才輩出和酒好。【分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敖秸昭垤`氣出”的意思是: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靈之氣,可知瀘川地區山河靈秀,富有盛名;“古塞城高紫色生”的意思是:地處古時邊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氣籠罩,可知瀘川地勢高險,是關塞要道;“代有人才探翰墨”的意思是:代代人才輩出,于文章書畫方面嶄露才華,可知瀘川地區人才濟濟;“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無字謝主人”的意思是:三杯酒入口內心感到羞愧,因為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好的詞句說出酒的好,表達對主人的感謝,可見瀘川地區酒好醇香。綜上所述,“盛名”體現在山河靈秀、位置險要、人才輩出和酒好??键c二:形象分析類鑒賞景物形象“3步驟”:步驟一:找意象,組畫面(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聯想、想象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步驟二:析特點,悟意境(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概括時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步驟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意境氛圍的特點來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體,切忌空洞,答題時應盡量點出描繪的意象和意境所表達的感情,點明其在創設背景、表情達意、表現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纠}剖析】【例1】(2024·廣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問題】這首詩交織著詩人的種種痛苦和強烈的渴望,請根據詩歌內容寫出你的理解。【答案】示例:杜甫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情感把握。《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是一首描寫個人遭遇的詩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和強烈的責任感。這首詩交織著詩人的種種痛苦和強烈的渴望:首先,詩中交織著詩人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痛苦。秋風怒號,卷走了屋上的三重茅,使得詩人的茅屋破敗不堪。茅飛渡江,灑滿江郊,這些描繪都透露出詩人面對自然災害的無力和無奈。其次,詩中反映出詩人對群童搶茅的無奈和憤怒。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唇焦口燥的詩人卻呼之不得,只能倚杖自嘆息。這里的“盜賊”一詞,實際上并非真的指群童為盜賊,而是詩人用夸張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無奈。再次,詩中描繪了詩人生活的困苦。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些描繪都生動地展示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困苦,讓人深感同情。然而,盡管生活困苦,詩人仍然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他渴望能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里的“寒士”并不單指詩人自己,而是指所有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們。詩人的這種胸懷和情懷,使得這首詩的意境更為深遠。最后,詩人在結尾處發出了強烈的呼喚:“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種呼喚,既是對現實的控訴,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詩人愿意為了天下寒士的幸福,寧愿自己受凍甚至死去,這種精神令人肅然起敬。綜上所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首交織著痛苦和渴望的詩歌。它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災害、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同時也展示了詩人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操。據此概括作答即可??键c三:要素提煉類結合詩句的理解,根據內容提煉出要素。【例題剖析】【例1】(2024·福建·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發渝州卻寄韋判官司空曙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平明分手空江轉,惟有猿聲滿水云。【問題】這是一首贈別詩,請寫出分別的時間、地點和贈別的對象?!敬鸢浮糠謩e的時間:平明。分別的地點:渝州津亭。贈別的對象:韋判官。【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平明分手空江轉”意思是:天亮時我們分別,只見空蕩曲折的江流漂向遠方?!捌矫鳌北頃r間,指天剛亮時??芍?,分別的時間是:平明。“紅燭津亭夜見君”意思是:夜晚紅燭高照,在津亭見到了你。結合題目“發渝州卻寄韋判官”中的“發渝州”,可知,分別的地點是:渝州津亭。根據題目“發渝州卻寄韋判官”中的“寄韋判官”可知,贈別的對象是:韋判官?!纠?】(2024·陜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締栴}】詩歌前兩句借事(物)起興,請簡述這兩句所記之事?!敬鸢浮繌纳持邪l現了一根折斷的鐵戟,拿起來自己磨洗,認出那是數年前赤壁之戰的遺物。【解析】本題考查詩句理解?!罢坳辽宠F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意為: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后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據此可知,詩歌前兩句記述的事情是: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詩人以一件古戰場的遺物“折戟”為興,引出對前朝赤壁之戰的回憶和感慨??键c四:主旨理解類常見主題(思想情感)田園詩:熱愛、向往悠閑平靜自由的生活,表達恬淡閑適的心情。寫景詩:描繪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贊美之情。送別詩:依依不舍的留戀;對友人的思念;勸勉安慰的豁達坦陳心志,的告白。邊塞詩: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決心;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久居邊關思念親人的憂傷、孤獨。行旅詩:游子漂泊在外(久戍邊關、久宦在外)的孤獨寂寞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詠物詩:借某物的特點來表達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懷古詩:悲嘆懷才不遇的感慨;抒發昔盛今衰的憤慨;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閨怨詩:對丈夫的思念,離別的孤獨寂寞之感;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附:詩歌常見的感情基調或風格:清新、明麗、低沉、幽怨、哀傷、凄涼、剛勁、積極消極、浪漫、現實、豪邁、奔放、委婉【例題剖析】【例1】(2024·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賞讀《尋南溪常道士》,完成詩歌后面的問題。尋南溪常道士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①。白云依靜渚②,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淡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注釋】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處指足跡,②渚:水中的小洲?!締栴}】詩人在“望自然”的同時也在“望自我”。請結合“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一聯,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俊鞍自埔漓o渚,芳草閉閑門”一聯不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也反映了他對自我內心的追求和向往。他渴望像自然一樣寧靜、安詳,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態。這種“望自然”與“望自我”的結合,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遠,引人深思。【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鞍自埔漓o渚,春草閉閑門”,意思是白云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繞道院閑門。詩人通過描繪“白云依靜渚”的自然景象,展現了一幅寧靜、安詳的畫面。白云靜靜地依偎在靜謐的水中小洲旁,這種和諧、寧靜的氛圍讓詩人內心也感到平靜和安寧。這種“望自然”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詩人在尋求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反映了他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胺疾蓍]閑門”一句則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在“望自我”的過程中的思考。芳草茂盛,將閑門掩映其中,這既是對道士隱居之處的描繪,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狀態。他渴望像道士一樣,擁有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態。通過描繪芳草閉門的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例2】(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問題】體會詩中結尾兩句的含義?!敬鸢浮窟@兩句詩寫詩人無畏困難和挑戰的決心和信念,表達了詩人高瞻遠矚、無所畏懼的豪情壯志,以及對政治前景和人生未來的樂觀和堅定信念。同時,它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具有普遍的啟示意義?!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主旨情感理解?!安晃犯≡普谕邸币痪?,字面意義是說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實際上是借“浮云”這個意象,暗指那些奸邪小人、消極事物,它們可能會遮擋、阻礙人們向前看、向上看的視線。但是,詩人卻表示“不畏”,這顯示了他高瞻遠矚、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決心?!白跃壣碓谧罡邔印币痪?,則揭示了詩人不畏浮云的原因,即因為他“身在最高層”。這里的“最高層”,既指他登臨的飛來峰上的高塔,也暗指他的政治立場和人生境界。詩人站在最高層,自然能夠看得更遠,不會被浮云所遮擋,也象征著他站在政治和人生的高地上,具有超越世俗、洞察一切的眼光和胸懷。據此分析作答即可。理解詩歌內容解題思路與方法詩歌具有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的特點,常常因此而省略許多內容;又由于聲律和修辭上的需要,常會打亂語序。所以,理解古詩的基本內容時,常常需要像讀文言文一樣,要抓住重要信息,補充省略的內容,還原句子順序,從整體上加以把握。理解古詩要做到四必看”:必看題目(識題定類),必看作者(知人論世),必看注釋(關注典故),必看名句(賞析重點)。要學會“泡”,從詩中提取出“人、時、地、事、景、物、情、理”等相關信息。還要學會歸類整理,比較鑒別,最終做到不僅要努力把握古詩以少量字詞包孕著的豐富的含義,而且要努力去尋求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的韻味。這樣才能算真正地讀懂詩歌。一、看標題,明意思?!邦}者,額也;目者,眼也?!睒祟}是文章的眼睛和文章的內容密切相關,往往是作品內容的高度概括,很多詩詞標題就是文章的主旨。學生要明白標題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從閱讀詩歌題目開始來讀懂詩歌內容。如《江城子·密州出獵》題目是“密州出獵”(“江城子”是詞牌名,與內容無關),交代了寫作的主要內容。二、看注解(小序),探緣由。詩歌是詩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抒發的特定的情感,注釋和小序往往解說作品的寫作原因、背景,所以,通過注解和小序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注解一方面解釋詩歌當中難以理解的詞語,另一方面也會向讀者傳遞詩歌當中隱含的內容和信息,特別是在考試試卷中,注釋往往是出題人給考生的暗示。三、看作者,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說,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其實,許多詩所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與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的時代有關。我們要關注著名詩人的相關遭遇、境況,所處朝代國勢、朝政……如介紹詩歌是作者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才不遇、報國思用等情感;如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思鄉懷人之情;如介紹作者是南宋詩人(或朝代已滅亡),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四、看字詞,把握“情感關鍵字”。詩歌中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作品思想內容的字眼,我們稱之為“情感關鍵字”。閱讀時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無疑對正確理解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義。在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義,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六、看典故,取用原來意義。古詩很講究用典。典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七、看尾句,卒章顯志。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八、品詩句,通內容。1.讀字詞,通大意。要過語言字詞關,能順暢無礙地讀懂詩歌的字面含義。句要一聯一聯地讀,詞要一句一句地讀,必須掃清文字理解的障礙。古代詩歌的語言屬于文言,文言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的現象比較普遍,還涉及古代文化常識,就更增加了閱讀的難度。積累的工作非一日之功,貴在長期堅持。2.辨語序,補省略。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特別是詩歌,它是經過提煉的最精粹的語言?!把杂斜M而意無窮”,因為聲律要求和修辭的需要,詩詞的創作需要押韻、考慮平仄的變化等,所以詩歌的語言凝練、富于變化。辨析語序的倒裝,就要從事理上,從上下文的內容上還原顛倒的語序。如“秦時明月漢時關”應該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關塞”。辨析句子內容的省略要用想象和聯想去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在閱讀時采用“補白”的方法,依據上下文或全詩的情感主旨去揣測省略的內容,讀出“言外之意”。3.析意象,曉含義。用意象表達情感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一方面,學生應積累那些經過歷代詩人的反復繼承、運用和發展,積淀了豐富的象征意蘊,符號化了的意象。另一方面,注意相同的意象在詩人眼中是不一樣的。如對柳樹的吟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保ㄙR知章《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保ㄔ枴对伭罚ν皇挛锊煌膽B度反映詩歌表達情感的不同?!霸娧灾尽?,只有讀懂了情感,才真正讀懂了詩歌。古代詩歌表達情感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助某些具體的意象或意象群“興寄”,如梅花、竹、柳、松樹等,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形成含蓄的美。如陸游《卜算子?詠梅》,表面上寫的是梅花,實際上,作者運用興寄手法,借物抒情,物我同一,以梅花自比,表現不愿茍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和遭遇打擊后的凄涼無奈。4.抓詩眼,悟情感?!霸娧邸奔慈娮罹屎完P鍵性的詩句。也有人把詩眼說成“句中眼”,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即全詩主旨所在。據此可知,詩眼就一首詩而言是一聯或某一句;就一句話而言是某一個字。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其中后兩句是為人傳誦的名句。一個“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點,而一個“近”字則賦予了景物以感情。詩人為何不說江清“人近月”而說江清“月近人”呢?當然,除了要符合音韻、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日暮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個能理解詩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侶,它要主動靠攏來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1.(2024·湖北武漢·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旅夜書懷①〔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咀⑨尅竣俦驹妼懹谔拼谟捞┠觊g。當時杜甫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返回成都草堂。后來,劍南節度使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渝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重慶忠縣)。此詩約為途中所作。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二句描寫微風吹拂小草、月夜停船的近景,展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B.第三、四句描寫平野遼闊、大江浩蕩的遠景,體現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欣喜。C.第五、六句抒寫自己因為文章寫得好而出名的自嘲,也對政治上失意而深感不平。D.最后兩句中,詩人以沙鷗自比,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情懷?!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理解與分析。B.“體現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欣喜”錯誤,結合“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注釋:當時杜甫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返回成都草堂。后來,劍南節度使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可知:他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他處此凄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寓情于景,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由此可見本項“開闊的胸襟”和“喜悅之情”都不準確。故選B。2.(2024·遼寧撫順·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甲】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立春日感懷①明·于謙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②又逢春。關河③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④。[注釋]①這首詩是作者在擊退了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的一個立春日在前線所寫。②馬上:指在征途或在軍隊里。③關河:關山河川,這里指邊塞上。④簇五辛:簇,攢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種辛味的菜?!侗静菥V目》:“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葉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毕旅鎸墒自~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詩頷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B.乙詩尾聯緊承“為思親”而來,“簇五辛”呼應了首聯中的“又逢春”。C.甲乙兩詩都是述志詩,甲詩尾聯直接抒發胸中正氣,乙詩頸聯間接抒發報國丹心。D.甲乙兩詩都有發問和慨嘆,甲詩感慨國破家亡和身世坎坷,乙詩感慨歲月蹉跎?!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辨析。C.有誤,乙詩頸聯“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的意思是: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報祖國,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直接抒發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故選C。4.(2024·天津南開·三模)下面對《過零丁洋》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首聯中的“一經”指儒家經典,“干戈”指兵器。這兩句的意思是:我艱苦的生活經歷從讀書入仕開始,以微薄的兵力與元軍苦戰了四年。B.頷聯以“風飄絮”比喻破碎的國家如風中飄散的柳絮,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C.頸聯中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一語雙關,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尾聯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含蓄地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民族氣節,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辨析。D.“含蓄地表明”有誤,尾聯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文天祥的民族氣節;故選D。6.(2024·山東青島·二模)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下列對李賀《雁門太守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記寫戰事,表達了將士報效朝廷的忠心。以表濃重顏色的詞語寫戰爭場景是本詩的突出特色。B.前兩句既是寫景也是記事,句中的“壓”“摧”二字寫出了敵軍氣勢之盛,“開”字表現了守城將士的雄姿。C.“角聲”“秋色”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渲染了戰爭的氣氛,“燕脂”是指塞上的泥土在夜色下凝成胭脂色,寫出了邊塞風光的壯美。D.“易水”運用荊軻《易水歌》的典故,烘托了戰爭的悲壯,表現了將士們舍身報國的豪情?!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分析。C.有誤,“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燕脂:即胭脂,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暗指戰場血跡。寫出了戰爭的殘酷,并非“寫出了邊塞風光的壯美”;故選C。8.(2024·遼寧錦州·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炯住看伪惫躺较隆疽摇亢菇诓粗弁鯙硟怍丝吐非嗌酵?,行舟綠水前。寒潮信未起,出浦纜孤舟。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夜苦風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