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滾動檢測(六)
(90分鐘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蠅蟲一般都生活在一些動物表皮,以吸取動物血液為生,所以體內經常會攜帶多種來自動物
的病毒。如果攜帶有這些病毒的婢蟲叮咬了人,此人可能會感染上某些病毒,繼而引發重大疾
病。螂蟲的生活方式、螂蟲體內的病毒所屬的生態系統成分分別是()
A.捕食分解者B.寄生消費者
C.寄生分解者D.競爭分解者
2.在陽光明媚、水草豐茂的鄂爾多斯草原上,生活著牛、羊、鹿、狼、兔、鼠,還有禿鷲、蒼
鷹、蛻螂、細菌、真曲等。關于它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②它們中的牛、羊、鹿組成了三個種群
③它們中的動物是一個生物群落
④它們中的蛻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②?B.③④C.①③D.①?
3.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人類對北冰洋的科學研究逐漸活躍,但在研究的過程中,與在熱帶
雨林地區相比應更加小心地保護環境,原因不包括()
A.北極地區生產者數量少
B.北極地區分解者數量少
C.北極地區營養結構簡單
D.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
4.(單獨滾動考查)下列關于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仄境之間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
②由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生物進化后一定會形成新的物種
③自然選擇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④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體產生了耐藥的變異
A.??B.?(3)C.?@D.②④
5.右圖為a、b、c、d四個不同種食葉昆蟲的數量隨山體海拔高
度變化的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個
體
A.海拔2000米處的物種均勻度高于海拔3000米處40
數O
B.b數量隨海拔島?度的變化不能體現該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C.海拔3000米處,b、c數量差異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D.海拔4000米處,a、b、c、d的數量差異體現遺傳多樣性
6.下列幾組圖中,能正確表示生存斗爭、種間斗爭、種內斗爭和
競爭關系的是
()
CD
7.中國生態現代化水平將在2050年前后達到當時世界中等水平,生態現代化指數進入世界前
40名,2100年生態現代化指數進入世界前20名,整體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但目前中國生態
現代化整體水平較低,名列全球倒數第18位,國內也只有北京?地生態現代化水平超過平均水
平。下列有關中國生態現代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應當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態現代化轉型
B.應當是發展“原料一產品一廢料一原料一產品”的生產模式
C.采用綜合生態現代化原理,協調推進綠色工業化和生態現代化建設
D.應當是先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再進行城市生態建設,最后再進行生態現代化建設
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成分和能最流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種蛻螂專以大象糞為食,則流入該蛻螂種群的能量約占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
B.當狼捕食兔子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
C.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9.(2013?濟南模擬)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理解正確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能力比草原生態系統的強
B.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總保持平衡
C.森林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的能力,沒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D.受到外界破壞時,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恢復原來狀態的能力越強
10.下圖是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該食物網中共有6條食物鏈
②H占據3個營養級
③G和F之間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
④如在該生態系統中使用DDT,則這種殺蟲劑在H中濃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
⑤圖中A、E均為生產者
⑥一旦G的數量大量減少,該生態系統就很難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A.???B.③?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1.右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甲、乙、丙各代表()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
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
D.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
12.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每年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蝗災,當地政府和農
牧民常用噴灑農藥的方法又殺滅蝗蟲。新疆某地發生蝗災時,邀請來一批養鴨戶,把幾十萬只
鴨子放養到蟲害嚴重的草原上,達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利用農藥滅蟲,農藥對蝗蟲起選擇作用,生存下來的蝗蟲都是抗藥能力較強的
B.利用鴨子消滅蝗蟲,根本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鴨子
C.利用鴨子消滅蝗蟲,從生態系統的成分看,鴨子是次級消費者,鴨子與草原上的牛、羊的關系
是種間互助
D.利用鴨子消滅蝗蟲不僅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減輕污染、保護其他生物
13.(單獨滾動考查)右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敘述
正確的是()
A.A、B、D依次為血漿、組織液、淋巴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發牛.在B中
C.與A相比,B和D的蛋白質濃度較高
D.正常情況下,蛋白質水解酶可以存在于A中
14.(單獨滾動考查)下圖I、II、IH表示神經調節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相關描述正確的
是()
zXc
Od
A.圖I中a為突觸小體,與圖II中c及圖川中g為同一結構
B.圖I中a為突觸小體,與圖II中d及圖III中g為同一結構
C.圖I中b為突觸后膜,只能是圖HI中e結構
D.興奮在圖【、H、HI中的傳遞方向分別為a->b、d-*c、e-g
15.(單獨滾動考?杳)(2013?西安模擬)下圖表示人體血糖以反饋調節方式保持平衡的模式圖,
下列各項分析中正確的是()
血糖少上升
血糖才下降
co2>H2O
A.b表示胰島素,可促進葡葡?糖氧化分解和糠原合成
B.c表示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C.d表示骨骼肌,在c的作用下可儲存肌糖原,調節血糖濃度
D.e表示食物中的糖類以及脂肪等非糖物質,為血糖的來源
16.“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成為人們所期待的最為主導的生存
和發展方式。以下關于“低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低碳”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低
B.二氧化碳排放最過大容易導致地球出現溫室效應
C.盡量減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轉向“低碳生活”的途徑之一
D.“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
17.假若某生態系統有四種生物,并構成一條食物鏈a->b->c->d,在某一時間分別測得這四種
生物a、b、c、d所含的有機物總量分別為n、01八nu、mlo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四種生物中所含的能量歸根到底來自于a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B.在一段時間內,若b種群數量增加I,則a種群數量下降,d種群數量增加
C.若叫<5n12,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
D.d個體所含的有機物的質量一定比c個體所含的有機物的質量小
18.關于圖中種群數量變化說法錯誤的是()
6g
種
群4oo
數
量
2OO
10203040
時間
A.種群“J”型曲線只有在理想條件下才能出現
B.種群呈“S”型增長過程中,在達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長
C.自然狀態下種群數量達到600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為()
D.環境條件變化時,種群的K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19.(2013?南寧模擬)對某地區新引入一種鳥的種群增長率(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
調查研究,得到的數據如下表。下列對該鳥種群描述正確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增長率0.661.242.813.672.941.650.03
A.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定型
B.種群數最變化曲線呈“J”型增長
C.種群增長受種群密度的制約
D.第3?4年中種內斗爭最激烈
20.將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籠子中飼養,讓它們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給予足夠的飼料
和水,則籠內鼠的數量和飼養時間之間的關系最可能是下圖中的
()
鼠
的
數
量
(
只
)
A.aB.bC.cD.d
21.下圖是“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常用的兩種裝置,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A裝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
B.B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
C.A裝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動物趨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采集
D.用B裝置采集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枳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
22.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已由科技含量較低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現代農業雖然產量
人人提高,但山于人量施用化肥、農藥,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我國政府正人力推廣經濟
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生態農業。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態農業系統中食物鏈和營養級越多,在能最流動中消翔的能最越少
B.生態農業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現代農業高
C.生態農業系統設計的指導原則是實現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的多級利用
D.生態農業系統屬于人工生態系統,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23.無錫水域發生嚴重水華現象,水體發綠發臭,對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構成嚴重威脅。自
來水污染的太湖藍藻再次涌向自來水取水口。下列關于此次生態災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造成此次生態災難的主要原因是外來物種入侵
B.此次事件將對該水域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破壞
C.從生態學角度分析,是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
D.在湖水中投放以藻類為食的動物將有利于提高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24.下圖表示某水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大型植物
B.該食物網由5條食物鏈構成
C.信息在鯉魚和梭子魚之間雙向傳遞
D.鯉魚在該食物網中占有3個營養級
第H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2分)
25.(12分)(2013?杭州模擬)近年來在防治稻田蟲害方面,進行了多種嘗試,如
①構建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在該系統中,雖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蟲和雜草,但魚的活動可起
到除蟲、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紅萍葉片內的藍藻固氮可促進紅萍和水稻生長;②培育轉Bt基因
抗蟲水稻,減少蟲害;此外,一曲水稻遭遇蟲害時會釋放某曲物質,引來天敵消滅害蟲,科學家
稱之為稻田三重營養關系。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D指出在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中存在哪些種間關系。(各舉一例)
(2)在稻田三重營養關系中,水稻通過信息引來害蟲的天敵。
(3)轉Bt基因抗蟲水稻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蟲害問題,因為。
(4)畫出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不考慮與人的聯系)o
26.(14分)糖尿病是由血糖調節障礙造成的內環境穩態失調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型糖尿病和
H型糖尿病。其中I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少年,因胰島素分泌缺乏,需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補充
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II型糖尿病多見于中、老年人,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如圖為血糖調節示
意圖,圖中的①②代表生理過程,a、b代表相應的激素。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升高血糖高血糖
n
科組織細胞
降低血糖
(1)圖中的a、b分別由胰腺中的、合成和分泌。
(2)在血糖的調節過程中,圖中的a、b作用的結果又會分別影響a、b的分泌,屬于調
節。a和b在血糖平衡的調節中為關系。
(3)I型糖尿病可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是因為胰島素可以促進①過程以及其他組織細胞
加速,從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表現為胰島素?的分泌景并不低,甚至還偏高,但組織細胞對
胰島素不夠敏感,其可能的原因是O
27.(16分)研究人員對?某炮區普通棉和抗蟲棉棉田中的棉蜘、瓢蟲種群數品?進行調查,結果如
下表(單位:只/百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調查日期5.175.245.316.76.146.21
普通棉螃0109401560299024530
棉
瓢蟲004610178
棉田
抗蟲棉好00149205118018180
棉棉
瓢蟲000266
田
調查H期6.287.57.127.197.268.2
普通棉場589309160089101850188128
棉
瓢蟲610110945101689069
棉田
抗蟲棉蜥43250353201610490144113
棉
瓢蟲224790146706457
棉田
(1)請描述抗蟲棉棉田中棉好種群數量變化與普通棉棉田中的兩點差異:
。
②,
(2)根據表中數據變化,推測棉蛇與瓢蟲之間的關系屬于。
(3)研究人員調查棉財種群數量的方法是,
若要調查棉田內田鼠的種群密度,則采用法。
(4)在棉田管理中,除雜草、控制害蟲的目的是。
(5)長期使用化學農藥后,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棉蜥蟲害會越來越嚴重。請提出兩種生物防
治蟲害的方■法:
①,
②O
28.(10分)(單獨滾動考查)下圖為四種不同的育種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善本(/孕)種子或幼苗
A±BE/\F
N*C/S
D4單倍體一1具有新基因的染色體加倍的
t純合子種子或幼苗種子或幼苗
iI
冼上空純合二倍體種
till子長出?的植株
--------->新品種:______
新品*推廣
(1)圖中A、I)途徑表示雜交育種,一般從F2開始選種,這是因為
(2)若親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種類型:
①兩親本相互雜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3:1的雜交組合是0
②選乙、丁為親本,經A、B、C途徑可培育出種純合植物。該育種方法突出的優點
是。
(3)圖中通過E方法育種所運用的原理是.
(4)下列植物中,是通過圖中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
A.太空椒B.無子番茄
C.白菜-甘藍D.八倍體小黑麥
答案解析
1.B蜘蟲一般都生活在一些動物表皮,以吸取動物血液為生,屬于寄生。病毒寄生在婢蟲活細
胞內,寄生.生物屬于消費者。
2.D牛、羊、鹿是消費者,蛻螂、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與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還包括陽光、空
氣、溫度、水、土壤等無機環境,它們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其無機環境構成的相互
作用的自然系統,是一個生態系統;它們中的牛、羊、鹿分別是三種動物的總稱,每一種動物都
會涉及很多具體種類,因而不能把它們中的牛、羊、鹿看做是三個種群;它們中的動物并不包
括該環境中的所有生物,與群落概念不符。
3.D北極地區與熱帶雨林地區相比,氣候寒冷,光照不足,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少,營養結構
簡單,生態脆弱,故需更加小心地保護環境。
4.C不同物種之問,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經過漫長的共同進
化過程,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而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生
殖隔離,因此,生物進化不一定會形成新的物種;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使種群基因頻率朝著適應
環境的方向發生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選擇出了耐藥的變異病原體,而不是使病原體產生了耐藥
的變異。
5.A分析圖形,海拔2000米處不同物種的個體數比較接近,故比海拔3000米處物種均勻度
高,A正確;圖中在一定海拔范圍內,隨海拔高度的不同,b物種個體數也不同,說明b物種中有
不同類型的個體,適應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即b物種具有遺傳多樣性;圖中b、c數量的差異應
是環境對不同牛?物選擇的結果;在海拔
4000米處,a、b、c、d物種的數量比較接近,且都比較少,故不能明顯體現遺傳的多樣性。
6.1)本題考查學生對生存斗爭、種內斗爭、種間斗爭、競爭四個概念的理解。生存斗爭包括
生物與環境的斗爭、種內斗爭和種間斗爭三種情況,而種間斗爭又包括捕食、競爭和寄生三種
情況。
7.C在可持續發展中,生產模式應是“原料一產品一原料一產品”,生產過程應當沒有廢料,
從而減少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只有采用綜合生態現代化原理,協調推進綠色工業化和生態
現代化建設,才能縮短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
8.D蛻螂所食的象糞是人象所食植物的食物殘渣,即未被人象同化的一部分,故流入蛻螂種
群的能量為大象同化量的0%0兔子是第二營養級,狼捕食兔子時能量是從第二營養級流向第三
營養級。綠色植物只能利用光能,而不能利用分解者分解有機物釋放出的能最。分解者不一定
都是微生物,如腐生動物是分解者;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細菌是生產者。
9.A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隨季節變化而略有差別,一般春季輸入大于
輸出,秋季輸出大于輸入;受到外界破壞時,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越難。
10.D該食物網中共有8條食物鏈,①錯誤;H占據三個營養級,分別是第三、第四、第五營養
級,②正確;由圖可知,G和F都可以以E為食,它們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同時G又可以以F為
食,所以G和F之間存在捕食關系,③正確;如果在該生態系統中使用DDT,由于富集作用,H的
營養級最高,其次是G和C:因而H中DDT濃度最高,其次是G和C,④錯誤;A、E均為生產者,
⑤正確;由于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較復雜,因而G的數量大量減少對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影
響不大,⑥錯誤。
11.A碳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形式進行傳遞,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則以CO?形式進
行循環。無機環境中的碳進入哪一營養級,哪一營養級即是生產者,而生產者、消費者均指向
的那一類生物應為分解者,且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均有指向無機環境的箭頭(即它們靠呼
吸作用產生C0,排放到無機環境)o
12.B利用鴨子消滅蝗蟲,根本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而
不是鴨子。
13.A圖中A、B、C、D分別是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和淋巴,故A正確;丙胴酸氧化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發生在線粒體中,故B錯誤;血漿中有無機鹽、血漿蛋白、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
糖、氨基酸等)、各種代謝廢物、激素、抗體等,組織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與血漿相近,但血
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質含量很少,故C錯誤;正常情況下,蛋白質
水解酶存在于消化液中,不會存在于內環境中,故D錯誤。
14.A圖I中a為突觸小體,b為突觸后膜,突觸是突觸小體與下一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組成,
圖H中c及圖HI中g都為突觸小體,突觸后膜可能為胞體膜或樹突膜,如d或e。興奮在圖I中
的傳遞方向為a-b,在圖II中的傳遞方向為c-*d,在圖HI中可雙向傳遞。
15.D由題意可知,該圖表示的是血糖的反饋調節方式,因此其調節方式應為體液調節。則a
表示胰島,b表示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結果是使血糖含量上升;c表示炭島B
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作用的結果是使血糖含量下降;d表示肝糖原,e表示血糖的來源。
16.A“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
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
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由此導致的溫室效應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所謂“低碳生
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盡量減少塑
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就是轉向“低碳生活”的途徑之一。“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
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17.1)a是生產者,其固定的太陽能是用于系統流動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所以
m是某個營養級全部個體的有機物總量,而不是每個個體的有機物的質量;當mi<5ni2
時,說明能最傳遞效率高于20%,將影響生物和系統的可持續性發展,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
到破壞;若b種群數量增加,將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種群數量下降,而c和d得到的物質和
能量更多,種群數量增加。
18.B種群“J”型增長是在食物充足、無天敵等理想條件下出現的;“S”型增長是在有限條
件下出現的,不包括“J”型增長;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達到600(即K值)時,種群數量最大,增
長速率為0;若環境條件對種群有利,則種群數量增加,K值變大,反之變小。
19.C在調查期間,該種群增長率始終大于零,說明該種群為增長型。因種群增長率不是定值,
故種群數量變化曲線應呈“S”型。種群增長受種群密度、天敵、食物、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種內斗爭的激烈程度與種群密度呈正相關,因此在第7年種內斗爭最激烈。
20.C由題干中將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籠子中飼養”“并且給予足夠的飼料和水”分析知,籠
內鼠的數量呈“S”型曲線增長,因此選C項。
21.CA裝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滿足生物
生存需求;B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食;A裝置采集動物所依據的原理主要
是利用土壤動物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用B裝置采集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
的泗精溶液中進行收集,也可以放在試管中。
22.A營養級越多,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就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23.A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在一個特定區域的生態系統中,不是本地自然發生和進化的,而是后
來通過不同的途徑從其他地區傳播過來的,可以在自然狀態下生長和繁殖的生物。藍藻造成的
水污染是由于水體富營養化使得藍藻數Fl大增。
24.C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為自養型鞭毛蟲和大型植物;該食物網由6條食物鏈構成;生態系
統中的信息傳遞具有雙向性;鯉魚在該食物網中占有第二、第三、笫四、第五4個營養級。
25.【解析】(1)題目所提到的生態系統中種間關系有捕食關系,如害蟲與水稻、魚與害蟲的關
系等;還有競爭關系,如水稻和雜草;還有寄生關系,如病菌和水稻;還有互利共生關系,如紅萍
和藍藻共生在一起等。
(2)水稻在遭遇蟲害時會釋放某種化學物質,通過化學信息來吸引害蟲的天敵。
(3)轉Bt基因抗蟲水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蟲害問題,但是由于Bt基因有可能發生突變,而
且害蟲在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中會發生進化,因此這種轉Bt基因抗蟲水稻的抗蟲效果也不
是長久的。
(4)在繪制能量流動圖時,需要綜合考慮食物鏈中各種生物之間的美系,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
用;考慮能量形式時,既要考慮太陽能、呼吸散失的能量,也要考慮流向下一營養級和被分解者
利用的能量。
答案:(1)捕食:害蟲吃水稻(或雜草),或魚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標準與法規課件第8章國際標準化
- 企業專職安全員培訓系列教材-生產安全事故分析
- 產前孕期胎教親子溝通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證對職業發展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體育經紀人備考試題及答案
- 救生員的溝通技能與試題及答案探究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案例分享試題及答案匯編
- 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2024籃球裁判員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知識點整合方法試題及答案
-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中職生規范行為主題班會
- 員工廉潔自律行為規范
- 注冊稅務師考前沖刺試卷帶答案2025
- 華為管理手冊-新員工培訓
- 豬場轉讓合同范本
- (二模)石家莊市2025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生物試卷(含標準答案)
- 有關電除顫的試題及答案
- 腦卒中中西醫結合護理
- 2025北京外國語大學輔導員考試題庫
- 2023年江蘇省高中信息技術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