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2H6。的有機化合物性質相同

B.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碳按a、b兩種途徑完全轉化,途徑a比途徑b放出更多熱能途徑a:

C>CO+H2>CO2+H2O途徑b:C懿>C6

C.食物中可加入適量的食品添加劑,如香腸中可以加少量的亞硝酸鈉以保持肉質新鮮

D.生石灰、鐵粉、硅膠是食品包裝中常用的干燥劑

2、在金屬Pt、Cu和鉞(Ir)的催化作用下,密閉容器中的乩可高效轉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態氮(NO/)以達到消除污

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圖如下:

A.Ir的表面發生反應:H2+N20=N2+H2

+

B.導電基體上的負極反應:H2-2e-=2H

C.若導電基體上只有單原子銅,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3、常溫下用O.lmol/LNaOH溶液滴定40mL0」mol/LH2s03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混合時溶液體積的變

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KaMH2sO3)的數量級為I。.

B.若滴定到第一反應終點,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C.圖中Y點對應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

D.圖中Z點對應的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

4、某磁黃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S(S為-2價),既含有F?2+又含有Fe,。將一定量的該磁黃鐵礦與100mL的鹽酸恰好

完全反應(注:礦石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生成2.4g硫單質、0.425nwlFeC12和一定量H2s氣體,且溶液中無

Fe3+o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8.5mol/L

B.生成的H2s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9.52L

C.該磁黃鐵礦Fe、S中,x=().85

D.該磁黃鐵礦中,Fe?+的物質的量為0.15mol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工業合成氨是一種人工固氮方法B.侯氏制堿法應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

C.播撒碘化銀可實現人工降雨D.鐵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

6、下列屬于電解質的是()

A.BaSO4

B.濃H2sO4

C.漂白粉

D.SOz

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3倍。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四種元素的單質中,X的熔沸點最低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強

C.X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較Z的弱

D.原子半徑:Y>Z>W>X

8、下列實驗中,所選裝置或儀器合理的是

A.高溫燃燒石灰石B.從KI和L的固體混合物中回收b

C.除去乙醇中的苯酚D.量取15.00mLNaOH溶液

9、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第用的是

A.Si(h超分子納米管屬無機非金屬材料

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D.《本草綱目》記載的“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的實驗方法可用來分離乙酸和乙醇

10、室溫下,1L含0.1molHA和0.1molNaA的溶液a及加入一定量強酸或強堿后溶液的pH如下表(加入前后溶液

體積不變):

溶液a通入0.01molHCI加入0.01molNaOH

pH4.764.674.85

像溶液a這樣,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后pH變化不大的溶液稱為緩沖溶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a和0.lmol?L〔HA溶液中H:O的電離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向溶液a中通入0.1molHC1時,A-結合H+生成HA,pH變化不大

C.該溫度下HA的及尸IO"3

_1

D.含0.1mol-LNa2HPO4與0.1moll-NaH2PCh的混合溶液也可做緩沖溶液

11、25C時,將pH均為2的HC1與HX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溶液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A.a、b兩點:c(*)vc(C「)B.溶液的導電性:avb

C.稀釋前,c(HX)>0.01mol/LD.溶液體積稀釋到10倍,HX溶液的pH<3

12、關于金屬鈉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NaCI可用作食品調味劑B.相同溫度下NaHCQ,溶解度大于Na2c03

C.Na2cO3的焰色反應呈黃色D.工業上Na可用于制備鈦、錯等金屬

13、某固體混合物X可能是由NazSiCh、Fe、Na2cO3、BaCb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某興趣小組為探究該固體

混合物的組成,設計實驗方案如下圖所示(所加試劑均過量)。

氣體A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

溶液人NaOH溶液廣白色沉淀B

一硝酸銀尸白色沉淀C

沉淀A溶液B宣L

溶液C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氣體A一定是混合氣體

B.沉淀A一定是HzSiOs

C.白色沉淀B在空氣中逐漸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D.該固體混合物一定含有Fe、Na£03、BaCl

14、下列圖示(加熱裝置省略,其序號與選項的序號對應)的實驗操作,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B.實驗室制取并收集少量純凈的氯氣

KMnCh固體NaOH溶液

C.研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ImLO.lnuML

CuSC,溶清

2mLs?《H。溶液

D.實驗室制備少量NO

15^對于可逆反應:2SCh(g)+O2(g).2SO3(g)AH=-akj-mol'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接觸法制取硫酸工藝中,該反應在沸騰爐內發生

B.如果用1802代替02發生上述反應廁經過一段時間可測得容器中存在*02、S,8O3

C.2moiSO2與2moi02充分反應后放出akJ的熱量

D.該反應達到平衡后,c(SO?:c(O2):C(SO3)=2:1:2

16、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食用單晶冰糖的主要成分是單糖B.硫酸亞鐵可用作袋裝食品的脫氧劑

C.用水玻璃浸泡過的紡織品可防火D.傳播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具有膠體性質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PEI[十是一種非結晶性塑料。其合成路線如下(某些反應條件和試劑已

略去):已知:

OH-

CH,C1

o

ii.CH3COOH^->o3Cll<NHR+CH3COOH

<R代表姓

(1)A為鏈狀點。A的化學名稱為

(2)A-B的反應類型為o

(3)下列關于D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字母)。

a.不存在碳碳雙鍵b.可作聚合物的單體c.常溫下能與水混溶

(4)F由4-氯?1,2?二甲苯催化氧化制得。F所含官能團有一。和o

(5)C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只有一個吸收峰。僅以2.濱丙烷為有機原料,選用必要的無機試劑也能合成C。寫出有關

化學方程式:

(6)以E和K為原料合成PEI分為三步反應。

區4臼

寫出中間產物2的結構簡式:

18、某合金X由常見的兩種元素組成。為探究該合金X的元素組成和性質,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

合金x

(14.6電

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合金X的化學式為。

(2)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溶液中滴加H2O2后呈紅色的原因:

(3)寫出336mL(標準狀況)氣體B通入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19、錫酸鈉(NaBiCh)是分析化學中的重要試劑,在水中緩慢分解,遇沸水或酸則迅速分解。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制

取銹酸鈉并探究其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I.制取例酸鈉

制取裝置如圖(加熱和夾持儀器已略去),部分物質性質如下:

物質

NaBiChBi(OH)3

性質不溶于冷水,淺黃色難溶于水;白色

(1)B裝置用于除去HCL盛放的試劑是_;

(2)C中盛放Bi(OH)3與NaOH混合物,與Cb反應生成NaBiC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一;

(3)當觀察到一(填現象)時,可以初步判斷C中反應已經完成;

(4)拆除裝置前必須先除去燒瓶中殘留Ch以免污染空氣。除去CL的操作是

(5)反應結束后,為從裝置C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品,需要的操作有

口.鈉酸鈉的應用——檢驗Mn2+

(6)往待測液中加入秘酸鈉晶體,加硫酸酸化,溶液變為紫紅色,證明待測液中存在MM+。

①產生紫紅色現象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某同學在較濃的MnSO4溶液中加入鈉酸鈉晶體,加硫酸酸化,結果沒有紫紅色出現,但觀察到黑色固體(MnOz)

生成。產生此現象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m.產品純度的測定

(7)取上述NaBiCh產品wg,加入足量稀硫酸和MnSO,稀溶液使其完全反應,再用cmol?L」的H2c2。4標準溶液滴

2+

定生成的MnO4?(已知:H2C2O4+MnO4——CO2+Mn+H2O,未配平),當溶液紫紅色恰好褪去時,消耗vmL標準

溶液。

該產品的純度為一(用含w、c、v的代數式表示)。

20、實驗室制備叔丁基苯(〈》——C(CH3)3)的反應和有關數據如下:

+CIC(CH3h——無_AlCh__>//_\-------C(CH))3+HC1

物豉密應焰點沸點溶解性_

通水核晶標*產生白色泰蘇,6

—」?易升華

AlCb1905c溶于不

*73一80.1T媾洽于水,昌洛于乙簿

H代及T炫925516七K醇于水,可解于不

叔丁重家)34087史—169P

I.如圖是實驗室制備無水AlCb,可能需要的裝置:

D

⑴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⑵制備無水AlCh的裝置依次合理的連接順序為(埴小寫字母),其中E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o

⑶實驗時應先加熱圓底燒瓶再加熱硬質玻璃管,其原因是________o

II.如圖是實驗室制備叔丁基苯的裝置(夾持裝置略):

在三頸燒瓶中加入50mL的苯和適量的無水A1CI3,由恒壓漏斗滴加氯代叔丁烷10mL,一定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后,

將反應后的混合物洗滌分離,在所得產物中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過濾,蒸館得叔丁基苯20g。

(4)使用恒壓漏斗的優點是_______;加入無水MgSCh固體的作用是________,>

⑸洗滌混合物時所用的試劑有如下三種,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o(填序號)

①5%的Na2c03溶液②稀鹽酸③HzO

⑹本實驗中叔丁基苯的產率為o(保留3位有效數字)

21、也是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

(1)已知;COz(g)+3H2(g尸CH3OH(g)+H2O(g)z\H2=-49.0kJ/mol,

CO(g)+H2O(g)=CO2(g)+H2(g)AH3=-41.1kJ/mol,%還原CO反應合成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g)+2H2(g)^^CH3OH(g)AHi,則AHk—kJ/mol,該反應自發進行的條件為。

A.高溫B.低溫C.任何溫度條件下

(2)恒溫恒壓下,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ImolCO和2.2molH2,發生反應CO(g)+2Hz(g)-CH30H(g),實

驗測得平衡時CO的轉化率隨溫度、壓強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壓強:P1P2o(填“或“=”)

②M點時,H,的轉化率為(計算結果精確到0.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產—(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

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

③下列各項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標志的是_____(填字母);

A.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B.2viE(H2)=vsCCHjOH)

C.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mn

(3)FL還原NO的反應為2NO(g)+2H2(g)^±N2(g)+2H2O(1),實驗測得反應速率的表達式為v=kc(NO)-c(H2)(k是

速率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①某溫度下,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

編號c(NO)/(mol/L)c(H2)/(mol/L)v/(mol?L"?min」)

10.100.100.414

20.100.201.656

30.500.102.070

由表中數據可知,m=,n=。

②上述反應分兩步進行:i.2NO(g)+Hi(g)=N2(g)+H2O2(l)(慢反應);ii.%02(1)+電信)=2%0(1)(快反應)。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H2O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反應i的活化能較高

C.總反應速率由反應ii的速率決定D,反應i中NO和H2的碰撞僅部分有效

(4)2018年我國某科研團隊利用透氧膜,一步即獲得合成氨原料和合成液態燃料的原料。其工作原理如圖所不(空

。(凡)

氣中N2與02的物質的量之比按4:1計)。工作過程中,膜I側所得=3,則膜I側的電極方程式為

也c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C

【解析】

A.分子式為C2H6。的有機化合物存在同分異構體,可能為二甲酸,也可能是乙醇,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故A錯誤;

B.途徑a:C>CO+Hz>CO2+H2O,途徑b:C>CO2,兩個途徑中,只是反應途徑的不同,根

據蓋斯定律可知,途徑a與途徑b放出的熱能一定相同,故B錯誤;

C.亞硝酸鈉有強的氧化性,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香腸中可以加少量的亞硝酸鈉以保持肉質新鮮,注意加入的量

必須適量,否則會影響人的健康,故c正確;

D.鐵粉無法吸水,為抗氧化劑,不是干燥劑,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選擇食品添加劑時.要根據物屈的性質適量的添加,否則有些添加劑過量.會造成身體的危害c

2、C

【解析】

A、根據圖示可知,氫氣與一氧化二氮在鉞(Ir)的催化作用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反應為:H2+N2O=

N2+H2O,A正確;

B、根據圖示可知:導電基體上的負極反應:氫氣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導電基體上的負極反應:H2-2e-=2H\B

正確;

C、若導電基體上只有單原子銅,硝酸根離子被還原為一氧化氮,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C錯誤;

D、從圖示可知:若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增多,硝酸根離子得電子變為錢根離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

確;

正確選項Co

3、D

【解析】

2/▲\J=C(H+)=10-7」9,則Ka2(H2s03)的數量級為10\

A.據圖可知C(SO3-)=C(HSOD?-pH=7.19,Ka2(H2SO3)=(HSO;)

故A正確;

B.甲基橙的變色范圍為3.L4.4,滴定第一反應終點pH在4.25,所以可以選取甲基橙作指示劑,溶液由紅色變為橙色,

故B正確;

C.Y點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Fr)=2c(SO3z-)+c(HSO3-)+c(OH-),且該點。(演力與文⑴玳萬),所以存在

3c(SOj2-)=c(Na+)+c(H+)-c(OH),故C正確;

D.Z點溶質為Na2sO3,SCh??水解生成HSO37SCV?水解和水電離都生成OH:所以C(HSO“VC(OH》故D錯誤;

故答案為Do

【點睛】

H2s03為二元弱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時先發生H2SO3+NaOH=NaHSO3+H2O,再發生NaHSOs+NaOWNazSCh+HzO,

所以第一反應終點溶液溶質為NaHSCh,此時溶液呈酸性,說明亞硫酸氫根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第二反應終點

溶液溶質為Na2so3。

4、D

【解析】

2.4gggj20.075molx(2-0)

w(S)=—-=0.075mol,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得〃(Fe3+)=-----------------——-=0.15mol,貝lj

32g/mol3-2

0275mol

/i(Fe2+)=0.425mol-0.15mol=0.275mol,所以F*與Fe3+的物質的量之比=,———=11:6。

0.15mol

A.鹽酸恰好反應生成FeCL0.425moL根據氯原子守恒得:c(HCI)=0425mo1x2=g5mol/L,故A正確;

0.11_(

B.根據氫原子、氯原子守恒得:〃(H2S)=l/2〃(HCI)=〃(FeC12)=0.425mol,貝ljy(H2S)=0.425molx22.4L/mol=9.52L,故B

正確;

C.FexS中n(S)=0.075mol+0.425mol=0.5mol,n(Fe)=0.425mol,所以〃(Fe):/i(S)=0.425mol:0.5mol=0.85?所以x=0.85,

故C正確;

D.根據上述分析計算Fe2+的物質的量為0.275mol,故D錯誤。

故選D。

5、D

【解析】

A.氮的固定是把游離態氮轉變成化合態氮的過程,分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工業合成氨是一種人工固氮方法,A正確;

B.侯氏制堿法,應用了碳酸氫鈉溶解度小而結晶析出,經分離再受熱分解得到碳酸鈉,B正確;

C.播撒碘化銀、干冰都可實現人工降雨,C正確;

D.鐵的金屬性比較強,不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人類使用金屬材料,銅比鐵早,D錯誤;

答案選D。

6、A

【解析】

電解質是在水中或熔融狀態下可以導電的化合物。

【詳解】

A.RaSO,在熔融狀態下可以導電,故A選;

B.濃H2sOj是混合物,電解質必須是純凈物,故B不選;

C.漂白粉是混合物,電解質必須是純凈物,故C不選;

D.SO2溶于水生成亞硫酸,亞硫酸是電解質,但SO2不是,液態SO2中只有分子,不能導電,故D不選;

故選A。

【點睛】

BaSO4這類化合物,雖然難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電離,而且在熔融狀態下也可以完全電離,故BaSOj是

電解質。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即必須是純凈物,所以混合物和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7、C

【解析】

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3倍,最內層只有2個電子,則最外層電

子數為6,則Y為O元素,根據X、Y、Z、W在周期表中相對位置可知,X為N元素、Z為Si元素、Y為A1元素。

【詳解】

A、四元素的單質中,只有X常溫下為氣態,其它三種為固態,故A正確;

B、非金屬性W>Z,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Z,故B正確;

C、非金屬性X>Z,故X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較Z的強,故C不正確;

D、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則原子半徑大小順序為:Y>Z>W>X,故D

正確;

故選C。

8、D

【解析】

A.高溫煨燒石灰石不可用瓷生煙進行,氧化鈣與二氧化硅反應,A錯誤;

B.L易升華,分離回收碘,應在密封的裝置中,圖中蒸發皿加熱后不能回收碘,B錯誤;

C苯酚易溶于乙醇中,不會有沉淀,所以不能用過濾法分離乙醇和不酚,C錯誤;

D.量取15.00mLNaOH溶液,可選擇湎定管,移液管等精準的量器,D正確;

答案選D。

9、B

【解析】

A.SiO2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可以制取超分子納米管,A正確;

B.碳酸鈣需要在高溫下煨燒分解才能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鈣分解來產生二氧化碳,B錯誤;

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纖維素,C正確;

D.“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涉及蒸儲的方法,蒸餡可根據乙醇、乙酸沸點的不同,用來分離乙酸和乙醇,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o

10、D

【解析】

A.溶液a為酸性,HA電離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相對于純HA,同濃度下,溶液a中存在一部分起始時有了一

部分產物,所以溶液a和O.lmol/LHA溶液中HA的電離程度前者小于后者,從而HzO的電離程度前者大于后者,A

選項錯誤;

B.根據表中數據,向溶液a中通入0.1molHC1時,溶液a中一共只有1L含O.lmolNaA,則完全消耗NaA,這就

超出了緩沖溶液的緩沖范圍了,NaA變成了HA,溶液便失去了緩沖能力,pH不可能變化不大,B選項錯誤;

c(町4A)

C.HA的K“由表可知,1L含0.1molHA和0.1molNaA的溶液a的pH=4.76,但此時c(A)不等

c(HA)

于c(HA),故該溫度下HA的兄不等于IO」,,C選項錯誤;

D.向0.111101爪-小2214「04與0.11110卜1廠。142「0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溶液的組成不會明顯變化,故

也可做緩沖溶液,D選項正確;

答案選D。

11、A

【解析】

A.鹽酸是強酸,完全電離,HX為弱酸,部分電離,相同溫度下,相同pH值的鹽酸和HX溶液,HX濃度大,溶液

稀釋時,HX進一步電離,其溶液中離子濃度大于鹽酸的離子濃度,所以a、b兩點:c(X-)>c(C「),故A錯誤;

B.鹽酸是強酸,完全電離,HX為弱酸,部分電離,相同溫度下,相同pH值的鹽酸和醋酸溶液,HX濃度大,溶液

稀釋時,HX進一步電離,其溶液中離子濃度大于鹽酸的離子濃度,溶液的導電性:a<b,故B正確;

C.HX為弱酸,pH=2時,c(HX)>0.01故C正確;

D.HX為弱酸,溶液稀釋時,HX進一步電離,pH=2的HX,稀釋10倍,HX溶液的pHV3,故D正確;故選A。

【點睛】

本題考查強弱電解質溶液稀釋時的pH、濃度變化,注意加水促進弱電解質電離的特點。本題的易錯點為B,溶液中離

子的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好,酸溶液中,pH越大,離子濃度越小。

12、B

【解析】

A.Na。是最常用的食品調味劑,故A正確;

B.相同溫度下NaHCXh溶解度小于Na2cCh,故B錯誤;

C.鈉元素的焰色反應呈黃色,故C正確;

D.工業上可利用Na與熔融TiCL及偌鹽制備鈦、偌等金屬,故D正確;

答案為B。

13、D

【解析】

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zSifh、Fe、Na2c0.3、BaCb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由實驗可知,氣體A與與澄清的

石灰水反應,溶液變渾濁,則A中一定含C02;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后的沉淀A為HzSiCh。溶液A與NaOH反應后

生成白色沉淀B,則B為Fe(OH)2,溶液B與硝酸、硝酸銀反應生成沉淀C為AgCl,則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Fe>Na2cO3、Na2SiO3,可能含有BaCL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解答下列問題。A.稀鹽酸與Na2c(h反應生成CCh氣體,

與Fe反應生成比,氣體A是CO2與的混合氣體,A正確;B.沉淀A為HzSiCh沉淀,B正確;CB為Fe(OH)2,

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逐漸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C正確;D.該固體混合物中可能含有BaCL,D錯誤。答案選

D.

14、C

【解析】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

B、鹽酸易揮發;

C、研究催化劑對反應的速率的影響,過氧化氫的濃度應相同;

D、NO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

【詳解】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無法判斷酸性高缽酸鉀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醛還是乙醇,故A錯誤;

B、因鹽酸易揮發,收集到的氯氣中混有氯化氫和水,故B錯誤;

C、研究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加入的溶液的體積相同,金屬離子和過氧化氫的濃度也相同,符合控制變量法的

原則,可達到實驗目的,故C正確;

D、NO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應用排水法收集,故D錯誤;

故選C。

【點睛】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乙醇催化氧化、氣體的制備以及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等,把握實驗原理及實驗裝

置圖的作用為解答的關鍵,注意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性分析。

15、B

【解析】

A.在接觸法制取硫酸工藝中,該反應在接觸室內發生,故A不選;

B.此反應是歸中反應,。2中參加反應的氧原子會全部進入SO3,故如果用代替02發生上述反應,則經過一段時

,X

間可測得容器中存在”02、SO3,故B選;

C.2moiSO2與2moiCh充分反應,雖然O?是過量的,但由于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所以放出的熱量小于

akJ,故C不選;

D.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物質的濃度比與化學計量數之比無關,故D不選。

故選B。

16、A

【解析】

A.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屬于二糖,A錯誤;

B.硫酸亞鐵里的鐵元素為+2價具有還原性,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可以用于袋裝食品的脫氧劑,B正確;

C.硅酸鈉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不易燃燒,用水玻璃浸泡過的紡織品可防火,C正確;

D.氣溶膠是膠粒分散到氣態分散劑里所得到的分散系,氣溶膠屬于膠體,具有膠體性質,D正確;

答案選A.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丙烯加成反應ab—COOHe+NaOHJ-6,』-0八+NaBr;

CUOCHjO

2CHUHYH,+6^U2cYH,+2HA

【解析】

由題中信息可知,A為鏈狀燒,則A只能為丙烯,與苯環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會生成丙苯,故B為丙苯,丙苯繼續反應,

根據分子式可推知C為丙酮,D為苯酚,丙酮與苯酚在催化劑作用下會生成E(H。二00H);采用逆合成

CH3

分析法可知,根據的單體,再結合題意,可推知4?氯/,2?二甲基催

00

化氧化制備F,則F為二迂T”,根據給定信息訃可知,K為0(運]據此分析作答。

oo

【詳解】

(1)A為鏈狀燒,根據分子可以判斷,A只能是丙烯;

(2)A-B為丙烯與苯反應生成丙苯的過程,其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3)根據相似相容原理可知,苯酚常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其分子中不存在碳碳雙鍵,可以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故答案為ab:

(4)4.氯-1,2.二甲苯催化氧化得到F,則F的結構簡式為,其分子中所含官能團有一Cl和一COOH,

o

故答案為一COOH;

(5)僅以2-濱丙烷為有機原料,先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水解生成2.丙醇,然后2.丙醇催化氧化生成丙酮,有關反應

BrOH

的化學方程式為1水I,

CHj—CH—CHs+NaOH—△?CHj—CH—CHj-NaBr

OHO

2CH3—(!n—CH3?O:僵即.2cH3」YH3,2H9°

OH-

(6)由E和K的結構及題中信息i.C「°H可知,中間產物1為

CH}Cl

>;再由中間產物1的結構和信息

o

-CHc雪

5o可知,中間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CH(CHjC-NH-R+CHjCOOH2

(R代表位基)

舄CrQEophG:。

Oo

【點睛】

本題考查的是有機推斷,難度很大。很多信息在題干中沒有出現,而是出現在問題中。所以審題時,要先瀏覽整題,

不能因為合成路線沒有看懂就輕易放棄。另外,雖然本題所涉及的有機物的結構很復雜,只要我們仔細分析官能團的

變化和題中的新信息,還是能夠解題的。

+2+3+3+

18、Fe5c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34NaOH+3CO2=Na2CO3+2NaHCO3+H2O

【解析】

由血紅色可以推出X含有鐵元素,由無色無味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推出X中另一種元素為碳。鐵碳合金和足量

的稀硫酸反應生成FeSO4和Hz(A氣體),剩余黑色固體碳在足量的氧氣中灼燒,生成無色無味氣體B(CO2),CO2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CaCOu

【詳解】

(1)生成的CaCCh為5.0g即0.05mol,碳元素的質量為0.05molxllg/mol=0.6g,則X中鐵的含量為14.6g-0.6g=14.0g,

即含鐵14.0g4-56g/mol=0.25mob所以X為Fe5Co

(2)合金中的Fe與H2sCh反應生成的是FeSO4,加氧化劑H2O2后被氧化成Fe3+再與SCN?生成Fe(SCN)3o故離子方程

+2+3+3+

式為: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j;

⑶CO2的物質的量為0.336L4-22.4L/mol=0.015mobNaOH的物質的量為0.02mol。0.015molC02-^0.02molNaOH反

應生成Na2c03amol與NaHCOjbmob根據Na和C守恒列2個二元一次方程分別為2a+b=0.02,a+b=0.015解得

a=0.005,b=0.01,根據四種物質的最簡比寫出方程式:4NaOH+3cO2=Na2C(h+2NaHCO3+H2O。

+

19、飽和食鹽水Bi(OH)3+3OH+Na+Ch=NaBiO3+2Cr+3H2OC中白色固體消失(或黃色不再加深)關閉

2++3++

Ki、K3,打開K2在冰水中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5NaBiO3+2Mn+14H=5Bi+2MnO4+5Na+7H2O

“280cvxl()-310.28cv_28cv

2+x+

3Mn+2MnO4+2H2O=5MnO21+4H------------------*100%或-------xlOO%或-----%

wWW

【解析】

用濃HC1和MnO2反應制備。2,其中混有揮發出來的HCL要用飽和食鹽水出去,然后利用CE的強氧化性在堿性條

件下將Bi(OH)3氧化成NaBiO3;利用Mi?+的還原性將NaBi(h還原而M/+被氧化成紫紅色溶液MnO』?來檢驗NaBiOj

的輒化性;實驗結束后Cb有毒,要除去,做法是打開三頸燒瓶的NaOH溶液,使其留下和氯氣反應;NaBKh純度的

檢測利用NaBQ和+反應生成MnCV,M11O4?再和草酸反應來測定,找到NaBiCh、Mn2\M11O4>草酸四種物質

之間的關系,在計算即可。

【詳解】

(1)除去氯氣中混有的HCL用飽和食鹽水,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

(2)反應物為Bi(OH)3、CI2和NaOH混合物,+3價的Bi被氧化成NaBiCh,CI2被還原成C「,根據原子守恒還有水

+

生成,所以反應為:Bi(OH)3+3OH+Na+Cl2=NaBiO3+2CI+3H2O,故答案為:

+

Bi(OH)3+3OH+Na+C12=NaBiO3+2CI+3H2O;

(3)C中反應已經完成,則白色的Bi(OH)3全部變為了黃色的NaBKh,故答案為:C中白色固體消失(或黃色不再加

深);

(4)從圖上來看關閉Ki、K3,打開K2可使NaOH留下與氯氣反應,故答案為:關閉Ki、K“打開K2;

(5)由題意知道NaBKh不溶于冷水,接下來的操作盡可能在冰水中操作即可,操作為:在冰水中冷卻結晶、過濾、

洗滌、干燥,故答案為:在冰水中冷卻結晶、過漉、洗滌、干燥;

(6)①往待測液中加入錨酸鈉晶體,加硫酸酸化,溶液變為紫紅色,證明待測液中存在MM+,說明鈾酸鈉將Mi?+

氧化成MMV,因為是酸性條件,所以錨酸鈉被還原成Bi3+,據此寫方程式并配平為

2+>+2++3++

5NaBiO3+2Mn*+14H=5Bi+2MnO4+5Na+7H2O,故答案為:5NaBiO3+2Mn+14H=5Bi+2MnO4+5Na+7H2O;

②由題意可知,MM+過量,鋤酸鈉少量,過量的MM+和MnO4-發生反應生成了黑色的MnCh,反應方程式為

2++2++

3Mn+2MnO4+2H2O=5MnO21+4H,故答案為:3Mn+2MnO4+2H2O=5MnO21+4H;

(7)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找出關系式為:5NaBi(h?2Mli2+?2MnOj-?5H2c2。4,計算鋅酸鈉理論產量:

5NaBiO3?5112c2O4

1400g5mol

m(理論)cvxl0-3mol

解得m(理論)=°.28CVg,所以純度=掾4]。。%=陪XI。。%,所以答案為:竺啜里XI。。%或

0.28cv28cv

xlOO%或r-----%<,

ww

【點睛】

(7)在復雜的純度、產率等計算中,用得失電子守恒法找出各關鍵物質之間的關系,由此計算,可以事半功倍,如本

題中的關系5NaBi(h?5H2C2O4,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20、分液漏斗注入水后,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液體流下,一段時間后液體不能繼續流下,說明氣密性

良好defghijc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吸收多余的氯氣若先加熱硬質玻璃管,AI先與02反應,無法

制得純凈A1CU使液體順利滴下干燥②①③74.6%

【解析】

⑴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分液漏斗注入水后,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液體流下,一段時間后液體不

能繼續流下,說明氣密性良好;

(2)制備無水AlCb,在裝置B中利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銃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氣,通過裝置D中的飽和食鹽水將氯氣

中的氯化氫除去,裝置C干燥氯氣,純凈干燥的氯氣進入裝置F與鋁粉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鋁,最后為防止空

氣中的水蒸氣進入且利用堿石灰吸收未反應的氯氣,故裝置依次合理的連接順序為defghijc,其中E裝置的作用是防

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吸收多余的氯氣;

⑶實驗時應先加熱圓底燒瓶再加熱硬質玻璃管,其原因是若先加熱硬質玻璃管,A1先與()2反應,無法制得純凈

A1CU;

(4)使用恒壓漏斗可以平衡漏斗內外壓強,使液體順利滴下,在洗滌后所得產物中加入少量無水MgSO’固體,目的

是吸收產品中少量的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

(5)稀鹽酸洗滌可以除去氯化鋁雜質,再用5%Na2c03溶液除去過量的鹽酸,最后用水洗滌除去剩余的5%Na2cCh,

故答案為②?③;

50mLx0.88g/mLlOmLx1.85g/mL

(6)加入苯的物質的量為=0.56mol,氯代叔丁烷的物質的量為一-:-=0.20mob由

78g/mol92.5g/mo!

尢水AlCh

反應方程式+CIC(CH)3+HC,,加入的苯過量,則理論上生成叔丁基

3C(CH3)3可知

苯的質量為;0.20molX134g/mol=26.8g,叔丁基苯的產率為;*100%=74?6%。

26.8g

6

2

21、-90.1kJ/mo!B>54.5%—CD12BD12H2O+O2+28e=12H2+14O

Pi

【解析】

(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AH2=-49.0kJ/mol①

CO(g)+H2O(g)=CO2(g)+H2(g)AHj=-41.1kJ/mol②

①+?得:CO(g)+2H2(g)^^CH3OH(g)AHi,從而求出AHi=?90.1kJ/moL該反應AS〈O,AHi<0,從而得出自發進

行的條件。

(2)①反應為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E強越大,CO的轉化率越大,圖中顯示,Pi時CO的轉化率大,由此可得出pi

與P2的關系。

②從圖中可以看出,M點時,CO的轉化率為60%,則CO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為0.6mol。由此建立三段式的關系為:

CO(g)+2H式g)CHQH(g)

起始量(mol)12.20

變化量(mol)0.61.20.6

平衡量(mol)0.410.6

().6

1.2p,

—xl00%>T

M點時,出的轉化率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p=

2.20.4.1.2°

-Pix(2?i)

③A.恒壓條件,壓強始終不變,由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不能判斷反應是否達平衡;

B.2V正(Hz)=v艱CH.QH),此數據表明逆反應速率大,平衡逆向移動;

C.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但氣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