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易錯題型剖析與專項突破試卷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叫做“吸血蝙蝠”的吸血昆蟲。它們常常吸附在野牛、長頸鹿等大型動物的身上,用尖銳的嘴刺破動物的皮膚,吸取血液。這種吸血蝙蝠的吸血量非常大,有時甚至會導致宿主死亡。然而,吸血蝙蝠卻能在吸取血液的過程中,巧妙地避免宿主的死亡。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介紹吸血蝙蝠吸取血液的過程,揭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B.吸血蝙蝠吸取血液時,能夠巧妙地避免宿主死亡,說明它們具有高度的生存能力。C.文章通過描述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物生存智慧的贊嘆。D.文章的主題是揭示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而不是探討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首先介紹了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然后揭示了它們吸取血液的過程。B.文章通過描述吸血蝙蝠吸取血液的過程,展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C.文章通過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物生存智慧的贊嘆。D.文章的主題是揭示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而不是探討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二、文言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晉,敢以死死。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害于晉,敢以死死。吾其還也。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鄭人使子蘭以璧請成,九月,丙午,盟于衡雍。3.下列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晉侯、秦伯圍鄭,是因為鄭國無禮于晉,且貳于楚。B.鄭國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晉,敢以死死。C.鄭國若亡鄭而有害于晉,敢以死死。D.鄭國使子蘭以璧請成,九月,丙午,盟于衡雍。4.下列對文言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描述晉侯、秦伯圍鄭的情景,揭示了鄭國面臨的困境。B.文章通過鄭國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鄭國命運的擔憂。C.文章通過鄭國與晉國的盟約,展示了鄭國在困境中的努力。D.文章的主題是揭示鄭國在困境中的努力,而不是探討晉侯、秦伯圍鄭的情景。四、古詩文默寫要求:根據提示,完成下列古詩文默寫。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______,______。2.落霞與孤鶩齊飛,______,______。3.會當凌絕頂,______,一覽眾山小。4.胡馬窺江淮,______,龍起蟄。5.窈窕淑女,______,______。五、古詩詞鑒賞要求:閱讀下列詩詞,回答問題。1.《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六、語言文字運用要求:根據語境,完成下列題目。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B.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C.在這次比賽中,他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現,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D.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D解析:文章的主題確實是揭示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但選項D錯誤地將主題局限于吸血蝙蝠的吸血行為,忽略了文章整體對生物生存智慧的探討。2.D解析:選項D錯誤地將文章的主題局限于晉侯、秦伯圍鄭的情景,而忽略了文章通過鄭國與晉國的盟約,展示了鄭國在困境中的努力,以及文章對鄭國命運的擔憂。二、文言文閱讀3.C解析:選項C中的“敢以死死”表述有誤,原文中“敢以死死”是表示鄭國愿意以死相拼的決心,而非“敢以死死”。4.B解析:選項B錯誤地將文章的主題局限于晉侯、秦伯圍鄭的情景,而忽略了文章通過鄭國與晉國的盟約,展示了鄭國在困境中的努力,以及文章對鄭國命運的擔憂。三、古詩文默寫1.雖無老幼之別2.落霞與孤鶩齊飛3.會當凌絕頂4.胡馬窺江淮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古詩詞鑒賞1.(1)意境分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象,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闊和永恒。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對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對生命價值的思考。(2)情感表達: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人生境界的向往。2.(1)藝術特色分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深沉的氛圍。明月光與地上霜的對比,以及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意象,都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2)思想感情表達:詩人通過對月光的描寫,抒發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五、語言文字運用1.A解析:選項A沒有語病,句子結構完整,表達清晰。選項B中“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列舉了多種課外活動,但“等”字后未列舉其他活動,造成列舉不完整。選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