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影響評價試題庫答案一、名詞解釋1、環境:以人類社會為主體的外部世界的總體。2、環境影響:是指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對人類社會的效應。3、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區域開發計劃和國家政策實行後也許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系統性的識別、預測和評估。4、篩選:是指確定一項擬議活動與否需要進行全面的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5、環境原則:是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的多種原則的總稱。6、評價工作等級:是指需要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和各專題工作深度的劃分。7、環境預測:在對環境質量的過去、目前調查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和措施,推測社會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及環境質量變化的狀況。8、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把環境評價工作以法律、法規或行政規章的形式確定下來從而必須遵守的制度。9、環境影響評價程序:是指按一定的次序或環節指導完畢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過程。10、環境影響匯報書:簡樸的說,就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書面總結。11、環境影響識別:就是要找出所受影響(尤其是不利影響)的環境原因,以使環境影響預測減少盲目性,環境影響綜合分析增長可靠性,污染防治對策具有針對性。12、大氣湍流:是一種不規則運動,其特性量是時空隨機變量。13、大氣穩定度:是表達氣團與否易于發生垂直運動的鑒別。14、等標污染負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釋到其對應排放原則時所需要的介質量:計算式pi=mi/ci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16、土壤環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區域、一定期期未受污染破壞的土壤中化學元素的含量。17、土壤環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納污染物而不產生明顯的不良生態效應的最大數量。18、環境容量:是指某環境單元所容許承納污染物的最大數量。19、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送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20、等效持續A聲級:即考慮了某一段時間內的噪聲隨時間變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措施并以一種A聲級值去表達該段時間內噪聲的大小。21、噪聲敏感建筑物:是指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2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在一定的區域內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從整體上綜合考慮區域內擬開展的多種社會經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3、污染物總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區域范圍內,為了到達預定的環境目的,通過一定的方式,核定重要污染物的環境最大容許負荷(近似于環境容量),并以此進行合理的分派,最終確定區域范圍內各污染源容許的污染物排放量。24、環境承載力:是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所能承受人類活動作用的域值。25、環境敏感區:泛指對人類具有特殊價值或具潛在自然災害的地區,這些地區極易因人類的不妥開發活動導致負面的環境效益。26、環境目的: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決策者對環境質量所想要到達(或但愿到達)的境地(成果)或原則。27、生態環境:是指除人口種群以外的生態系統中不一樣層次的生物所構成的生命系統。28、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通過許多生物和生態概念和措施,預測和估計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成果和功能所導致的影響,這些概念和措施也合用于人工改造過的系統,如農田和都市。29、生物量:又稱“既有量”,指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生物體的重量。30、生物多樣性:系指某一區域內遺傳基因的品質、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31、植被覆蓋率:指某一地區植物垂直投影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達。33、社會經濟環境:以人(人體或人群)為中心,由人類發明的一切產品和副產品及其關系、狀態和過程的總體。34、目的人口:是指受擬建項目直接或間接影響的那部分人口。35、外部不經濟性:是經濟外部的一種體現形式。36、機會成本:我們把其他使用方案獲得的最大經濟效益,稱為該資源運用選擇方案的機會成本。37、文物環境: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的名勝古跡區。38、視覺影響評價:是指運用環境美學觀點,根據不一樣功能區的美學原則,對建設項目引起的環境景觀變化,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所進行預測影響分析與評價的過程。39、文化環境:文物保護與環境保護有著親密關系,古文化遺跡、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等,以及重要歷史遺跡、化石遺跡等具有環境價值的文物,既是文物保護對象。也是環境保護的對象。即所謂的文化環境。40、文物環境評價:是指建設項目的實行,使史跡文物變化的程度,文物周圍環境的變化程度,以及對這些變化導致文物價值的變化進行評價。二、填空題1、環境基本特性整體性與區域性、變動性與穩定性、資源性與價值性。2、環境影響分類按來源分類為直接影響、間接影響、累積影響。3、環境影響分類按影響效果分類為有利影響、不利影響。4、環境影響分類按影響程度分類為可恢復影響、不可恢復影響。5、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功能判斷、預測、選擇、導向功能。6、環境影響評價法正式試行的時間9月1曰。7、環境原則體系按類別分為環境質量原則、污染物排放原則、環境基礎原則、環境措施原則、環境原則物質原則、環境保護儀器原則強制性原則和推薦性原則七類。按照原則制定頒布機關的行政級別分為國家、地方兩級。8、環境影響評價程序可分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前者重要用于指導環境影響評價的監督管理,後者用于指導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內容和進程。9、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預測分為建設階段、生產運行階段和服務期滿或退伍階段三個階段。所有項目均應預測生產運行階段的影響;預測又分為兩個時段即冬、夏兩季,豐、枯、平水期。10、建設項目管理中的“三同步”是指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產。11、污染物調查中核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一般有三種措施,分別為物料衡算法、代入系數法、實測法。12、水體中重要污染物包括耗氧有機污染物、營養物、有機毒物、重金屬、非金屬無機毒物等九種,其中的大部分按與否能在水體中衰減變化分為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兩大類。13、根據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護目的,將水域分為五類;Ⅰ類水域重要合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14、地表水的預測分為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個時期。一般而言,枯水期自凈能力最小,三級評價規定預測枯水時期的環境影響。15、確定地表評價工作等級的四個原因分別是根據擬建設項目排放的廢水量、廢水組分復雜程度_、廢水中污染物遷移轉化和衰減化的特點、受納水體規模和類別。16、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子風、輻射與雲、天氣形勢、下墊面的條件。17、在《環境空氣質量原則》中環境空氣質量劃分為三類功能區,其中:一類功能區重要指合用于_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18、根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等排放量Pi<2.5×108建設項目,其評價等級為三級。19、根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等排放量Pi>2.5×109建設項目,其評價等級為一級。20、按照pasquill對大氣穩定度的分類措施有A、B、C、D、E、F類,其中屬于穩定狀態類的是F。屬于不穩定類的是B。21、土壤環境質量現實狀況評價時,土壤布點一般使用網格措施。22、土壤環境影響類型劃分為土壤污染型影響、土壤退化型影響、土壤資源破壞型影響。23、影響土壤環境質量的重要原因是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破壞。24、工業工程對土壤環境影響有工業廢氣、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棄物。25、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土壤的環境影響有占用土地資源誘發土壤—地質環境的災害、引起土壤鹽澤化、增進土壤沼澤化促使河口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後退。26、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0Hz。27、聲壓為80dBA和70dBA的聲源疊加後是80dBA。28、環境噪聲評價一般一級評價規定該項目邊界往外200m內為評價工作范圍;對機場規定飛行跑道兩端各15Km,側向29、項目建設前後噪聲級有明顯增高,增高量在5—10dB(A)或受影響人口明顯增多的狀況,噪聲環境評價按一級評價。一般建設前後增高量在3dB(A)以內且受影響人口變化不大的狀況,噪聲環境評價按三級評價進行工作。30、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類型流域開發、開發區建設、都市新區建設、舊區改造。31、污染物總量控制分類,一是指令約束下的總量控制,二是環境容量約束下的總量控制。32、某一建設項目對環境土壤質量評價內容包括土壤環境污染現實狀況評價、土壤退化現實狀況評價、土壤現實狀況破壞評價三個方面。33、區域環境容量從環境要素可分大氣、水、土壤、生物。34、區域污染物的總量控制可分為指令約束下的總量控制和環境容量約束下的總量控制兩類。35、建立區域環境承載力指標體系應遵照科學性、完備性、可量性、區域性、規范性等五條原則。36、生物量是指單位面積或體積內生物體的總量。37、植被覆蓋率是指指某一地區植物垂直投影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達。38、生物多樣性是指系指某一區域內遺傳基因的品質、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39、生態環境影響評價1,2,3級評價項目,要以重要評價因子受影響的方向為擴展距離,一般不能不不小于8—30Km,2—8Km,1—40、生態環境影響識別的內容包括影響原因識別,影響對象識別,影響後果與程序識別。4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以重要評價因子受影響的方向為擴展距離,一般一級評價范圍為8—30Km,二級評價范圍為2—8Km,三級評價范圍為1—42、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減緩措施有保護、恢復、賠償、建設。43、假如氣溫的垂直遞減率為γ,干絕熱的垂直遞減率為γd,那么當γ<γd時,大氣穩定;當γ=γd時,大氣不穩定;當γ>γd時,大氣為中性層結。44、大氣污染按攝影態可分為氣態、固態、液態。而根據他們的化學構成可分為含氮、含硫、含碳、氯代化物、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物質五種。45、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時目的人口確定的。凡居于此范圍都可以劃為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46、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敏感區有農業基地區、森林生態保護區、沿海灘涂地區、文物古跡保護區、少數民族居住區。47、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措施有專業判斷法、調查評價法、費用—效益分析。三、問答題1、一種理想的環境影響評價過程應能滿足如下條件?答:[1]基本上適應于所有也許對環境導致明顯影響的項目,并可以對所有也許的明顯影響作出識別和評估;[2]對多種替代方案(包括項目不建設或地區不開發的狀況)、管理技術、減緩措施進行比較;[3]生成清晰地環境影響匯報書,以使專家和非專家都能理解也許的影響的特性及其重要性;[4]包括廣泛的公眾參與和嚴格的行政審查程序;[5]及時、清晰的結論,以便為決策提供信息。此外,環境影響評價內容還應驗甚至所評價活動開始及結束後來一定期段內的監測和信息反饋程序。2、環境影響評價匯報書應包括的內容(要點)?答:[1]建設項目概況;[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狀況;[3]建設項目對環境也許導致影響的分析和預測;[4]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5]環境影響經濟效益分析;[6]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監測的提議;[7]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波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3、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功能?答:評價具有四種最為基本的功能:判斷功能、預測功能、選擇功能和導向功能。評價的基本功能在評價的基本形式中得到充足地體現。[1]評價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以人的需要為尺度,對已經有的客觀作出價值判斷。[2]評價的基本形式之二,是以人的需要為尺度,對將形成的客體的價值作出判斷。[3]評價的此外一種基本形式,是將同樣都具有價值的客體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中哪一種更有價值,更值得爭取的,這是對價值序列的判斷,也可稱為對價值程度的判斷。[4]在人類活動中,評價最為重要的、處在關鍵地位的功能是導向功能,以上三種功能都從屬于這一功能。4、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答:[1]保證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懂得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強化環境管理;[3]為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4]增進有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5、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特性?答:[1]具有法律強制性;[2]納入基本建設程序;[3]評價對象偏重于工程項目建設;[4]分類管理;[5]評價資格實行審核認定制。6、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發展?1972年引入環境影響評價措施,開展研究。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布,初次明確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法律地位。1981年,《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措施》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作了詳細規定。1986年,《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措施》深入明確了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內容、編制和審批程序。1996年,《有關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環境影響評價應當從微觀評價向中觀、宏觀評價發展。1998年,國務院頒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專章的形式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進行了規定,提出對建設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完善了申報、審批程序及法律責任。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擴展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兩部分7、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答:[1]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2]第二階段為正式工作階段;[3]第三階段為匯報書編制階段。8、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根據?答;[1]建設項目的工程特點;[2]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特性;[3]國家或地方政府所頒布的有關法規。9、環境影響評價是怎樣進行分類管理的?答:[1]編寫環境影響匯報書的項目:新建或擴建工程對環境也許導致重大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也許的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綜合的或以往尚未有過的。[2]編寫環境影響匯報表的項目:新建或擴建工程對環境也許產生有限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是較小的或者減緩影響的補救措施是很輕易找到的,通過規定控制或補救措施可以減緩對環境的影響。[3]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項目:對環境不產生不利影響或影響較小的建設項目,只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10、環境影響匯報書的編寫原則及規定?答:原則:[1]環境影響匯報書應當全面、客觀、公證,概括的反應環境影響評價的所有工作,評價內容較多的匯報書,其重點評價項目另編分項匯報書,重要的技術問題另編專題匯報書。[2]文字應簡潔、精確,圖表要清晰,論點要明確。基本規定:[1]環境影響匯報書總體編排構造:應符合《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曰頒布)的規定,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實用性強。[2]基礎數據可靠:基礎數據時評價的基礎。[3]預測模式及參數選擇合理;[4]結論觀點明確、客觀可信;[5]語句通順、條理清晰、文字簡潔、篇幅不適宜過長;[6]環境影響匯報書中應有評價資格證書。11、環境影響識別包括哪些基本內容?答:環境影響就是要找所有受影響的環境原因,以使環境影響預測減少盲目性,環境影響組合分析增長可靠性,污染防治對策具有針對性。[1]環境影響因子的識別;[2]環境影響程度識別。12、指數法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答:環境現實狀況評價中常采用能代表環境質量好壞的環境質量指數進行平價。詳細有單因子指數評價、多因子指數評價和環境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等措施。13、地表水環境預測點怎樣確定?答:[1].已確定的敏感點[2].環境現實狀況監測點,以利于進行對照;[3]水文條件和水質突變處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4].在河流混合過程段選擇幾種代表性斷面;[5].排污口下游也許出現超標的點位附近。14、常用的消減擬建項目對地表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答:[1].對擬建項目實行清潔生產、防止污染和生態破壞是最主線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就項目內部和受鈉水體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善提出有效的提議。[2]推行節省用水和廢水再用,減少新鮮水用量;結合項目有、特點,對排放的廢水采用合適的處理措施。[3].在項目建設期因清理場地和基坑開挖、堆土導致的裸土層應就地建雨水攔蓄池和種植速生植被,減少沉物進入地表水體。[4].試用農用化學品的項目,可通過安排好化學品試用率、試用范圍、和流失到水體的途徑等方面想措施,將土壤侵蝕和進入水體的化學品減至至少。[5]應采用生物、化學、管理、文化和機械手段、一體的綜合措施。[6]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運用人工濕地控制非點源污染。[7].在地表水污染負荷總量控制的流域,通過排污交易保持排污總量不增長。15、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有?答:水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工程分析和影響預測基礎上,以法規原則為根據解釋擬建項目、引起水環境變化的重大性,同步辨識敏感對象對污染物排放的反應;對擬建項目的生產工藝、水污染防治于污水排放方案等提出意見;提出防止消除和減少水體影響的措施和對策提議最終提出評價結論。16、大氣污染環境評價技術導則規定預測的內容?答[1].建設項目概況及工程分析。[2].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概況。[3].邊界層污染氣象條件分析。[4].大氣環境質量現實狀況檢測與評價。[5].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6].環境經濟損益分析。[7].評價結論和對策。17、高斯模式中各項的物理意義?答:式中:c(f,y,z)下風向某點(f,y,z)處的空氣污染物濃度,叫毫克/立方米;x—下風向距離,m;y——橫風向距離,m;z—距地面高度,m;Q——氣載污染物源強,即釋放率,mg/s;u—排氣簡出口處的乎均風速,刮m/s;——垂直于主導風向的大氣橫向擴散參數,m——鉛直向擴散參數,mHe——有效排放高度,m。18、在選擇大氣預測措施程序時,應考慮哪些方面的原因?答:(1)污染源及污染物(2)模擬的時空范圍及辨別率(3)模擬區的下墊面特性(4)對模式效能的規定19、影響大氣預測精確度的原因有哪些?答:[1].模式使用的排放源、氣象和地形資料的誤差[2].模式包括的所有計算公式和參數不合適引起的誤差[3].用來檢查模式的濃度實測資料的誤差20、怎樣篩選土壤污染,土壤退化和破壞的評價因子?答:評價因子的選擇:評價因子的選用與否合理,關系到評價結論的科學性和可靠程度。選擇評價因子時,要綜合考慮評價目的和評價區域的土壤污染物的類型等原因。一般選用的基本因子如下:①重金屬及其他有毒物質:汞、鎬、鉛、鋅、銅、鎊、鎳、砷、氟及氰等;②有機毒物:酚、DDT、六六六、石油、3,4—苯并芘、三氯乙醛及多氯聯苯等。此外,還可選用某些附加因子,重要包括有機質、土壤質地、酸度、石灰反應、氧化還原電位等。21、保護土壤環境采用哪些重要對策措施?答:[1].加強土壤資源法制管理[2].加強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3].加強土壤環境的監測和管理[4].加強土壤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22、噪聲的衰減有哪些?答:聲在大氣中傳播將產生幾何發散、反射、衍射、折射等現象,并在傳播過程中引起衰減。噪聲從聲源傳播到受聲點,因受傳播距離、爭氣吸取、阻擋物的反射與屏障等影響,會使其衰減。23、我國環境噪聲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答:國內噪聲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有六個方面:(1)根據擬建項目多種方案的噪聲預測成果和環境噪聲原則,評述擬建項目各個方案在施工、運行階段噪聲的影響程度、影響范圍和超標狀況(以敏感區域或敏感點為主)o(2)分析受噪聲影響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標和不超標噪聲影響的人口分布)(3)分析擬建項目的噪聲源和引起超標的土要噪聲源或重要原因。(4)分析擬建項目的選址、設備小置和設備選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設項目設計中已經有的噪聲防治對策的適應性和防治效果。(5)為了使擬建項目的噪聲達標,評價必須提出需要增長的、合用于該項目的噪聲防治對策,并分析其經濟、技術的可行性。(6)提出針對該擬建項目的有關噪聲污染管理、噪聲收泅和城巾規劃方面的提議。24、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答:[1].區域開發活動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2].開發區的選址合理性分析[3].開發區的總體布局合理性分析[4].開發區規模與區域環境承載力分析[5].區域開發土地運用與生態合適度分析[6].確定開發區環境管理體系規劃25、生態環境保護需遵照的基本原理?答:[1].保護生態系統構造的完整性[2].保持生態系統的再生產能力[3].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關鍵[4].關注特殊性問題[5].處理重大生態環境問題26、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27、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措施有哪些?答:[1].圖形疊置法(生態圖法)[2].生態機理分析法[3].類比法[4].列表清單法[5].質量指標法(綜合指標法)[6].景觀生態學措施[7].系統分析法[8].生產力評價法[9].生物多樣性足且評價28、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應闡明的內容?答:(1)生態現實狀況評價的重要內容:包括從生態完整性的角度評價現實狀況環境質量,即注意區域環境的功能與穩定狀況;用可持續發展觀點評價自然資源現實狀況、發展趨勢和承受干擾的能力;植被破壞、荒漠化、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消失、自然災害、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歷史、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2)生態現實狀況評價要有大量數據支持評價成果(也uJ以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措施進行);常用的措施有圖形疊置法、系統分析法、生態機理分析法、質量指標法、景觀生態學法、數學評價措施等。29、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答: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就是通過度析開發建設對社會經濟環境也許帶來的多種影響,提出防止或減少在獲取效益時也許出現的多種不利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途徑或賠償措施,進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分析,使開發建設的可行性論證愈加充足可靠.設計和實行愈加完善。30、社會影響評價因子有哪些?答:(1)目的人口:項目影響區內的人口總數、人口密度、人口構成、人口構造等現實狀況狀況;受擬建項目影響人口現實狀況狀況的變化、現實受損者和潛在受益考人數及其比例、人口遷移等方面的狀況。(2)科技文化:當地的老式文化、習慣、科研單位、科研力量、科研水平、學校數、教學水平、入學等方面的狀況。(3)醫療衛生:當地的醫療設施以及衛生保健等方面的狀況、醫院的分布、規模、設施和衛生健康等。(4)公共設施:當地住房、交通、供熱、供電、供水、徘水、通倍以及娛樂設施等方面的狀況。(5)社會安全:當地的兇殺、暴力、盜竊等犯罪率的狀況以及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件等。(6)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福利事業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等方向的狀況。31、經濟影響評價因子有哪些?答:(1)經濟基礎:評價區經濟構造、產業布局、國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等狀況。(2)需求水平:根據市場預測對擬建項目產出的市場需求,尤其是評價區內目的人口對擬建項曰產出的需求。(3)收入分派:受擬建項目影響,收入分派在目的人口中的變化狀況o(4)就業與失業:受擬建項目的影響,目的人口的就業與失業狀況。32、簡述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因子?答: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因子就是在社會經濟環境評價范圍內受擬建項目影響的那些社會經濟環境要素,這些要素一定要能從總體上反應曰標人門及共社會經濟環培受擬建項目影響的狀況。33、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環節內容?答:(1)弄清問題(2)環境功能的分析(3)確定環境破壞程度與環境功能危害的關系,即劑量—反應關系(4)棄清多種對策方案改善環境的程度(5)計算各個對策方案的環境保護效益(6)計算多種對策方案的費用.34、文物環境評價的基本原則?答:①現存的史跡文物不受明顯影響2②潛在文物埋藏地不被破壞滅跡或使其無明顯變化③文物環境變化,但不使其文物價值減少;④保持文物環境的美學價值和旅游經濟價值。35、視覺影響評價內容應包括幾種方面?答:視覺影響評價內容應包括下列各方面:①在觀感上與鄰近環境協調性:例如,建筑物密集程度、高度、形態、建筑物的比例及友好性,采用的色彩和物料等;②與否阻擋視線:例如,與否阻礙既有景物的視線或阻礙從既有/已規劃的觀景廊道欣賞地志及名勝;③與否改善景觀:例如,清除阻擋視線及影響景觀的事物、設計悅目及可美化的景觀的景物;④陽光照射、反射或人造光源所散發的刺目強光:例如,從構筑物表層覆蓋的鏡面或磨光面折射的光線,或從擬議發展項目內光源所散發的光線,令人目眩及感受到不適。除了以上內容外,視覺影響評價還應深入考慮下面列出的某些問題,它們可以單獨或聯合使用以解釋視覺影響的明顯性:①擬建工程(活動)與否符合當地小區或城區的土地使用規定?②擬建工程(活動)與否符合當地小區或城區的法規?③擬建工程(活動)與否符合當地小區或城區的規劃導則”④擬建工程(活動)與否符號當地小區或城區的緩沖區的規定’⑤根據所采用的用來描述現實狀況和I稻建設條件的定量措施,確定哪些景觀質員的變化是可行的’⑥根據與當地小區或城區的規劃者的交談成果,確定哪些景觀質量的變化是可行的?四、計算題1、計算如下幾種噪聲之和:52dB,61dB,58dB,55dB,52dB,64dB,57dB。解:由于因此=100.1LP代入數據得=67dB2、鍋爐房2m處測為80dB,距居民樓16m;冷卻塔5m處測為80dB,距居民樓20m,求二設備噪聲對居民樓共同影響。解:鍋爐房對居民樓產生的噪聲:dB冷卻塔對居民樓產生的噪聲:dB共同影響=69dB3、某熱電廠排汽筒(直徑1m)排出蒸汽產生噪聲,距排汽筒2m處測得噪聲為80dB,排氣筒距居民樓12m,問排汽筒噪聲在居民樓處與否超標(原則為60dB)?假如超標應離開多少米?解:排氣筒在居民樓產生的噪音為:=64dB原則為60dB故超標要想達標設應離開r2即60=80-20lg(r2/r1)解得r2=20m4、一位于工業區的噪聲源,在離聲源5米處測得噪聲維85dBA,問其廠界(距離聲源100米)噪聲與否超標?(提醒:)解:LP=85+20lg(5/100)=59dB兩個聲源分別在預測點產生的噪聲值為20dBA和80dBA,加合後最終的成果是多少dBA?解:=80dBA某廠使用硫含量1.590的煤,其年用量為t,煙囪的有效高度為25米,煙囪的出口處風速為2.5m/s,煙氣排放量為760萬N.m3/a,試問計算在D穩定度下,距離該廠煙囪1000米的某一環境敏感點SO2的地面軸線濃度?【已知在D穩定度下1000米處的水平方向擴散參數為156,垂直方向擴散參數為109,地面軸線濃度公式為:】解:已知:u=2.5m/s;y=156;z=109;He=25mQ=(1061.59%280%)/()=1613mg/s代入公式得=1.1810-2mg/m3某工廠年排廢水200萬噸,廢水中COD220mg/l排入三類水域,采用的廢水處理措施COD清除率50%,三類水體原則為100mg/l。請提出該廠COD排放總量控制提議指標并闡明理由。解:1、處理前COD排放量:200×104×220×103×10-9=440噸/年2、處理後排量:440×(1-50%)=220噸/年3、達標排放量:200×104×100×103×10-9=200噸/年則總量控制提議指標≤200噸/年某工廠建一臺10t/h蒸發量的燃煤蒸汽鍋爐,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風機風量為15000m3/h,整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氣相80%,SO2的排放原則1200mg/m3,請計算達標排放的脫硫效率并提出SO2解:SO2最大排放量(kg/h):1600kg×1.2%×2×80%=30.72kg/hSO2排放濃度:30.72kg/h×106/15000=2048mg/m3脫硫效率應不小于[(2048-1200)/2048]×100%=41.4%總量控制提議指標:4000噸×1.2%×2×80%×(1-41.4%)=44.9≈45噸采用均值法、內梅羅法計算表中水質因子的原則指數Si值。DOf=468/(31.6+T)T=2012345水質原則Ci均值Ci內梅羅Si均值Si內梅羅DO5.706.504.204.406.50≥5.00BOD04.405.40≤4.00解:均值內梅羅代入數據計算得12345水質原則Ci均值Ci內梅羅Si均值Si內梅羅DO5.706.504.204.406.50≥5.005.466.001.0921.20BOD04.405.40≤4.004.244.851.061.2110、一河段的K斷面處有一岸邊污水排放口穩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性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水QP=6.0m3/s,BOD5(P)=6.16mg/l,B=50.0m,H均=1.2m,u=0.1m/s,J=9‰,K1=0.3/d,試計算混合過程污染帶長度。假如忽視污染物質在該段內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變化,在距完全混合斷面10km的下游某段處,河流中BOD5濃度是多少?解:(1)混合過程段污染帶長度:代入數據得:(2)完全混合時濃度代入數據:8.88mg/L到下游10km時間運用BOD-DO模型知11、某工廠煙囪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風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濃度(P1=40)若使最大落地濃度下降至0.010mg/m3,其他條件相似的狀況下,有效源高應為多少?解:(1)(2)若使Cmax=0.010mg/m3設有效源高為He則有解得He=69.712、某工廠煙囪高45m,內徑1.0m,煙溫100℃,煙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塵脫硫效率取10%,試求氣溫20℃,風速2.0m/s,中性條件下,距源450m軸線上SO解:將以上數據代入公式解得C=0.01866mg/m3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法律法規模擬試題及答案1、將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根據是(D)A、環境功能的不一樣B、環境范圍的大小C、環境要素的不一樣D、環境要素的形成2、我國初次規定環境保護內容的憲法是(C)A、1954年制定的《憲法》B、1975年修訂的《憲法》C、1978年修訂的《憲法》D、1982年修訂的《憲法》3、首創“三同步”制度的國家是(D)A、美國B、曰本C、德國D、中國4、建設項目對環境也許導致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B)A、環境影響匯報書B、環境影響匯報表C、環境影響分析表D、環境影響登記表5、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嚴于國標的(B)A、地方環境質量原則B、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則C、地方環境保護基礎和措施原則D、地方球境基準6、《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行政懲罰規定的最高罰款額為(D)A、10萬元B、20萬元C、50萬元D、100萬元7、《環境保護法》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C)A、1年B、2年C、3年D、8、我國環境污染防治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是(A)A、排除危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B、排除危害、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C、具結悔過、賠償損失、恢復原狀D、排除危害、賠禮道歉、恢復原狀9、石油型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包括(D)A、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C、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總懸浮顆粒物和臭氧D、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顆粒物和鉛10、海洋環境污染的特點是(D)A、污染物量大但種類單一B、海水容量大輕易治理C、污染危害大但即時性強D、海水流動性強污染輕易擴散11、國務院制定的第一部有關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專門行政法規是(B)A、《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12、環境噪聲具有的特點是(C)A、易評估和臨時性B、分散性和持續性C、無形性和多發性D、危害大和復雜性13、《危險貨品分類與品名編號》中規定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包括(C)A、易燃液體和易燃固體B、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C、易燃氣體和氧化物D、液化氣體和壓縮氣體14、《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嚴禁出口(D)A、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B、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C、可以用作藥材的野生植物D、新發現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野生植物15、嚴禁從事旅游、游泳活動的最低程度的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是(A)A、一級保護區B、二級保護區C、三級保護區D、四級保護區16、我國《草原法》所稱的草原是指(B)A、草山、草甸B、草山、草地C、天然草地、人工草地D、草地、草甸17、甲村將村集體所有的荒山以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出讓給乙企業有償使用70年。後勘查出荒山的地下富含鐵礦。荒山地下鐵礦的所有權和采礦權的歸屬是(C)A、乙企業擁有70年采礦權,但所有權歸國家所有B、乙企業擁有70年采礦權,但所有權歸甲村村集體所有C、所有權和采礦權均歸國家所有D、所有權和采礦權均歸甲村村集體所有18、意在保留和提供環境的“本底”而劃定的特殊環境區域是(C)A、森林公園B、風景名勝區C、自然保護區D、自然遺跡地19、主管全國風景名勝區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是(A)A、建設部B、國土資源部C、國家林業局D、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建設單位編制的環境影響匯報書,應當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征求建設項目(D)A、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B、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C、所在行政區域公眾的意見D、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居民的意見21、一般而言,環境權是指(C)A、法院有審理環境污染糾紛案件的權利B、國家有管理環境的權利C、公民享有在優美、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D、企業在獲得排污許可後,有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權利22、下列罪名中不屬于"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是(B)A、非法處置固體廢物罪B、環境保護部門工作人員失職罪C、盜伐林木罪D、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23、《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水污染防治規劃應當(C)A、按有關行政區域分段管理進行統一規劃B、按多部門共同管理進行統一規劃C、按流域或區域進行統一規劃D、按流域和季節變化進行統一規劃24、首創"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國家是(A)A、美國B、曰本C、德國D、中國25、根據《水土保持法》規定,嚴禁開墾種植農作物的陡坡的度數是()A、15度以上B、20度以上C、25度以上D、30度以上26、我國憲法規定自然資源和某些重要的環境要素屬于(D)A.私人所有B.集體所有C.開發者所有D.全民所有27、一般來說,各國將環境保護上升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責是在(C)A.19世紀50年代B.20世紀50年代C.20世紀70年代D.20世紀90年代28、違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濃度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原則的,應當(D)A.繳納排污費和超標排污費B.繳納超標排污費C.停產整頓D.限期治理并由環境保護部門處以罰款29、我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實現水污染達標排放仍不能到達國家規定的水環境質量原則的水體,可以實行重點污染物排放的(D)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許可制度C.濃度控制制度D.總量控制制度30、我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在都市范圍內從事生產活動確需排放偶發性強烈噪聲的,其同意單位應當是當地(A)A.公安部門B.環境保護主管部門C.衛生部門D.人民政府31、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與否可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所作的規定是(B)A.可以過境轉移危險廢物B.嚴禁過境轉移危險廢物C.經海關同意可以過境轉移危險廢物D.可以在向環境保護部門繳納防止危險費後過境轉移危險廢物32、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的(D)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33、我國現行《水法》規定,開發運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A)A.生活用水的需要B.農業用水的需要C.工業用水的需要D.航運用水的需要34、我國《森林法》規定,國家設置森林生態效益賠償基金,用于(A)A.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B.用材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C.經濟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D.薪炭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35、根據我國《礦產資源法》規定,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所有權的主體是(A)A.國務院B.國家環境保護總局C.國土資源部D.地方人民政府36、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內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源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C)A.緩沖區B.試驗區C.關鍵區D.外圍保護地帶38、《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被淘汰的設備(D)A.轉讓給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費B.轉讓(轉載自第一范文網,請保留此標識。)給他人使用的,應當防止產生污染C.未經有關部門同意,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D.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39、《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對般舶污染實行監督管理的機關是(D)A.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B.各級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門C.各級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門D.各級交通部門和航政機關40、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的是(D)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建設部門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部門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41、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應當定期公布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的是(D)A.大、中都市人民政府B.大、中都市人民政府氣象部門C.大、中都市人民政府衛生部門D.大、中都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42、違反我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拾四條的規定,建設項目中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到達國家規定的規定,私自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應當由同意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匯報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D)A.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B.予以警告或者處以罰款C.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并懲罰款D.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并懲罰款43、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B)A.向固體廢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匯報B.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并經固體廢物接受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C.經固體廢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D.經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并報固體廢物接受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立案44、自然保護區內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的區域是(B)A.關鍵區B.緩沖區C.試驗區D.外圍地帶45、某村辦皮革廠的職工歷來有節儉的老式,常常將廠裏的邊角料皮革帶回家做燃料,廢物運用,致使村裏常常彌漫著一種怪味。該行為違反了(B)A.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B.大氣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46、建設項目對環境也許導致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什么文獻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題評價?(B)A.環境影響匯報書B.環境影響匯報表C.環境影響登記表D.環境現實狀況評價書47、根據我國《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名目》,把我國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分為(B)A.珍稀種,瀕危種,稀有種B.瀕危種,稀有種,漸危種C.珍稀種,稀有種,普遍種D.瀕危種,漸危種,普遍種48、根據《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對行政復議不服的,訴訟時效為(A)A.15天B.30天C.2個月D.3個月49、不屬于環境概念范圍的是(C)A.大氣、B.礦藏、C.野生動物、D.自然保護區。50、環境影響匯報書經(),計劃部門方可同意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A.同意前B.同意過程中C.同意後D.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後51、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運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運用規劃,應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一套】
- 2025年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打印
- 2025年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5租賃土地種植蔬菜合同
- 2025年依據勞動合同規定合法解雇員工
- 2025寧夏租房合同范本下載
- 2025年垃圾前端收轉裝備項目建議書
- 2025科技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勞動合同與保密協議
- 2025貸款服務合同金融合同模板
- 短引線保護引出線保護以及T區保護
- 完美公司瑪麗艷美的觀念
- 浙攝影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認識計算機(課件)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校園安全常識測試題卷
- 建筑用玻璃ccc標準
-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 眼科門診病歷
- 彝文《指路經》課件
-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課件
-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TDT1032-201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