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_第1頁
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_第2頁
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_第3頁
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_第4頁
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包頭歷年中考作文試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目錄2024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22023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62022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72021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72020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82019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92018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92017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92016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02015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02014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12013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12012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12011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22010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22009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22008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 13

2024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問,你的家鄉有多美?我說:浩瀚沙海,鳴沙奇響;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牧草靜臥,濕地多彩;耕耘過的田壟,金燦燦的原野,如詩如畫。這山,這水,這草木,這故土親情,這熱騰騰的罕衡,這承載美好的故鄉四季,這充滿希望和奮進的熱土,這滋養我、激勵我成長的一切……以上文字觸動了你怎樣的情思?請你用最真誠的筆來抒寫吧!要求:(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2)字數不少于500字。(3)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審題指導1一、審題步驟與方法1.識別材料類型及考查特點:材料類型:本題屬于“情感類”和“描寫類”的作文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感悟力以及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情感表達能力。考查特點:題目要求學生從家鄉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出發,展現個人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強調“真情實感”,并鼓勵個性化表達。2.審題步驟:讀題:仔細閱讀題目要求,明確題目的中心思想。析題:分析題目中的關鍵詞匯和句子,理解題目的深層含義。定題:確定自己的寫作角度和主題,構思文章的大致框架。二、材料解讀審題我們將材料按照描述的層次和情感的維度進行拆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個部分的內涵和潛在的寫作角度。通過分層解讀,學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材料的多個維度,從而在寫作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現出對家鄉深刻而多元的認識,幫助學生構建具有深度和個性的文章。1.

自然景觀的壯麗與多樣性浩瀚沙海,鳴沙奇響:這部分描繪了廣袤無垠的沙漠景象,以及沙漠中特有的鳴沙現象,喚起讀者對自然奇觀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寫作時,可以深入探討自然界的神秘與力量,以及它給予人的靈感和啟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這句描述了森林在不同季節呈現出的色彩變化,從綠色到金黃色,展現了大自然的豐富色彩和季節變換的美感。寫作時,可以圍繞季節變化帶來的不同情感體驗,以及自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展開。2.

田園與濕地的寧靜與生機牧草靜臥,濕地多彩:這句話刻畫了濕地與牧場的寧靜與和諧,暗示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寫作時,可以探討人類與自然如何共存,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性。耕耘過的田壟,金燦燦的原野:這描述了辛勤勞動后的豐收場景,金色的麥田象征著努力的回報和希望。寫作時,可以講述勞動的意義,以及土地對于農民和整個社會的價值。3.

人文情感的深厚與溫暖這山,這水,這草木,這故土親情:這一連串的排比句強調了家鄉自然元素與親情之間的緊密聯系,讓人感受到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寫作時,可以描述家鄉的自然景物如何承載著個人的記憶和情感,以及它們在塑造個人身份方面的作用。這熱騰騰的早街,這承載美好的故鄉四季:這句描述了家鄉日常生活的溫馨場景,特別是早晨街道的熱鬧和四季更迭的美好。寫作時,可以分享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溫情的瞬間,以及季節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情緒和活動。4.

家鄉對個人成長的滋養與激勵這充滿希望和奮進的熱土,這滋養我、激勵我成長的一切:這句話強調了家鄉對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寫作時,可以反思家鄉是如何塑造了自己的性格、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以及家鄉的哪些特質最能激發個人的潛能和動力。三、結合解讀所得的材料立意立意方向:家鄉之美:通過描述家鄉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展現其獨特魅力。個人情感:表達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包括親情、鄉愁和成長經歷。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討論家鄉如何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家鄉的變遷與發展:可以從家鄉的發展變化入手,展現其生命力和未來潛力。四、標題參考《四季輪回,鄉情不改》《故土情深:我的家鄉記憶》《山水之間,家的呼喚》《田野上的歌:家鄉的變遷》五、寫作素材提供及在寫作中的運用指導教師講評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從圍繞材料立意多維度去找素材,構思在文中如何使用寫作素材:自然景觀:可以描述家鄉特有的自然景觀,比如沙漠、森林、河流等。人文故事:介紹家鄉的傳統習俗、節日慶典、歷史故事等。個人經歷:分享自己在家鄉的成長故事,比如第一次耕種的經歷、與家人共度的時光等。家鄉變化:描述家鄉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比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措施等。運用指導:在寫作時,可以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先概述家鄉的整體印象,再詳細描述幾個具體場景,最后總結個人情感和對家鄉未來的展望。注意使用生動的形容詞和比喻,使描述更加形象。結合個人經歷,讓文章更有感染力和真實性。多維度素材示例要圍繞給定的材料立意進行寫作,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維度來構思和搜集素材,這樣可以幫助文章更加豐富和立體。以下是一些基于材料主題的多維度寫作素材及運用建議:維度一:自然景觀的描繪與感悟素材示例:沙海之歌:描寫沙漠中獨特的鳴沙現象,如敦煌的鳴沙山,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震撼。四季畫卷:描述森林、濕地和田野隨季節變化的美麗景色,如春花爛漫、夏日蔥郁、秋葉金黃、冬雪皚皚。運用建議:使用生動的形容詞和比喻,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所描述的自然景觀之中。結合個人經歷或歷史故事,增強場景的感染力和深度。維度二:人與自然的關系素材示例:耕作與收獲:敘述農民辛勤勞作與土地的故事,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家園情懷:描寫鄉間小道、老屋舊院等場景,展現對故土的深深眷戀。運用建議:探討人類活動如何影響自然環境,以及自然如何反哺人類社會。可以引入環保理念,呼吁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維度三:文化與傳統素材示例:民俗風情:介紹家鄉的傳統節日、習俗或手工藝,如端午龍舟賽、中秋賞月等。地方美食:描述特色小吃或傳統菜肴,如四川的火鍋、廣東的早茶等。運用建議:引入具體的例子或個人體驗,使文化元素更加鮮活。討論這些傳統如何塑造了地方身份和集體記憶。維度四:個人成長與自我發現素材示例:成長足跡:回顧自己在家鄉的成長歷程,包括學習、游戲、交友等重要時刻。心靈觸動:描述那些對自己產生深遠影響的人或事,如長輩的教誨、朋友的支持等。運用建議:分享個人故事,展示家鄉如何影響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強調家鄉對個人性格形成和夢想追求的影響。維度五:未來展望與社會責任素材示例:家鄉發展:討論家鄉近年來的變化,如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可持續愿景:提出對家鄉未來的設想,包括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運用建議:展望家鄉的潛力和機遇,思考自己可以為之貢獻什么。強調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注:可以根據上述維度自由組合素材,確保文章結構清晰,邏輯連貫。同時,注意語言的表達要貼近主題,情感真摯,這樣才能打動讀者,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六、提綱參考展示開頭:引出家鄉的主題,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家鄉是我情感的源泉)。主體:描述家鄉自然風光的壯觀和多樣性。講述與家人在家鄉的溫馨時刻,體現親情。分享家鄉文化傳統和節日慶典,展示人文風貌。談論家鄉的變遷,展現其發展與活力。結尾:總結全文,表達對家鄉的深情和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望。【提綱二】關于“家鄉的變遷與個人成長”,探討家鄉的發展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和價值觀。下面是一個詳細的提綱:標題:《時光印記:家鄉變遷與我的成長之路》引言開篇通過一個個人化的回憶,引入家鄉的主題,比如兒時在老街玩耍的情景。簡述家鄉的地理位置、特色或歷史文化背景,為讀者營造初步印象。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家鄉的變遷如何深刻地影響了個人的成長和價值觀形成。第一部分:記憶中的家鄉(過去)描述家鄉早期的風貌,如古老的建筑、傳統的市集、寧靜的河流。講述家庭故事或童年趣事,反映家鄉文化的熏陶和鄰里之間的親密關系。分析這些經歷如何塑造了最初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觀念。第二部分:變遷中的家鄉(現在)描述家鄉近年來的發展,如現代化的高樓、新興的產業、便捷的交通。討論這些變化帶來的正面影響,如經濟繁榮、生活改善、教育機會增加。同時,反思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如傳統文化的淡化、生態環境的壓力。引入個人在這一時期的成長經歷,如何適應變化,面對挑戰。第三部分:我與家鄉的對話(個人成長)探討個人在家鄉變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如對未來的憧憬、對過去的懷念。分析家鄉變遷如何激發個人探索更廣闊世界的好奇心,以及追求夢想的動力。強調家鄉的情感紐帶,即使身處異鄉,家鄉依然是精神的歸宿。第四部分:未來的家鄉與我(展望)闡述對家鄉未來的期待,如可持續發展、文化復興、社區活力。表達個人計劃如何回饋家鄉,無論是參與建設、傳播文化還是促進交流。強調個人與家鄉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以及共同成長的重要性。結論總結家鄉變遷與個人成長之間的緊密聯系。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家鄉永遠是內心深處最溫暖的港灣。呼吁讀者珍惜與家鄉的聯系,不斷追求個人成長的同時,也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這個提綱旨在提供一個結構框架,你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需求和個人經歷調整各個部分的細節。在寫作時,記得保持敘述的連貫性和情感的真實性,以觸動讀者的心弦。【提綱三】圍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這一立意方向,下面是一個詳細的范文提綱:標題:《山水之間,情滿人間——我的家鄉,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篇章》引言開頭引用材料中的優美語句,如“浩瀚沙海,鳴沙奇響”,引入對家鄉自然美景的向往。點明文章主題:家鄉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是如何相輔相成,共同編織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第一部分:自然的恩賜描述家鄉的自然風光,如沙海、森林、濕地和田野的四季變換。引用個人體驗,如在鳴沙山聆聽沙粒的歌唱,或是漫步在層林盡染的秋季林間。討論自然環境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比如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平衡的意義。第二部分:人文的溫度描述家鄉的人文景觀,如清晨熱鬧的市場、古老的村落、家族的傳統節日。分享家庭故事,如與家人一起在田野勞作的歡樂,或是節日期間圍爐夜話的溫馨。探討人文情感如何賦予自然景觀更深的意義,如濕地不僅是自然保護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第三部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分析家鄉的自然景觀如何成為人文情感的載體,如鳴沙山不僅是自然奇觀,也是詩人畫家創作的靈感來源。描述人文活動如何反哺自然,如村民自發的植樹造林行動,保護了森林資源。引用具體例子,如家鄉舉辦的環保文化節,倡導綠色生活,促進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第四部分:個人感悟與家鄉情懷分享個人在家鄉成長的感悟,如何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中汲取營養,形成獨特的人生觀。討論這種和諧關系對個人情感的影響,如對家鄉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感恩。強調這種和諧不僅是家鄉的特色,更是值得推廣的生活方式。結論總結家鄉自然與人文和諧共處的美景,及其對個人成長的深遠影響。表達對家鄉未來的美好祝愿,希望這種和諧能夠得到傳承與發揚。呼吁讀者關注身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共同創造更多和諧共生的美好故事。提示:文章將圍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既展示了家鄉的自然美景,也深入探討了人文情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最終落腳于個人成長與家鄉情懷的共鳴審題指導2【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審題立意。根據作文導語分析,這篇作文要以“家鄉”為話題,旨在引導我們關注家鄉之美,表達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你的家鄉有多美”是重點句,根據導語可知,家鄉之美美在家鄉的美麗的自然風光——沙海、層林、牧草、田壟、原野;家鄉之美美在山水草木的四季變化;家鄉之美美在家鄉獨特的風土人情。第二,選材構思。本文適合寫記敘文,選材上可以從家鄉的自然風光、民族的文化傳承、家鄉獨特的人物故事與地方精神入手。如果寫自然風光,可以在開頭簡短介紹家鄉的地理位置和特點,或引用詩句名言表達對家鄉景色的向往之情。主體部分運用抒情性的語言詳細描寫大草原的遼闊無垠、山巒的連綿起伏、沙漠的壯觀雄偉等,最后表達對家鄉之美和大自然之美的感慨、喜愛與珍視之情。如果寫家鄉的民族文化傳承,可以開門見山表達對家鄉獨特文化的喜愛之情,再從蒙古族的傳統服飾、音樂舞蹈等元素具體闡述自己與之相關的生活經歷,最后總結表達贊美與懷念之情。2023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人的一生必然要經歷許多次“告別”,每一次“告別”,既意味著前一段經歷的結束,也是新征程的開始。請你以“成長,從告別開始”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500字。(2)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審題指導】本題考查命題作文。一、審題立意。這是一篇以成長為寫作內容的文章。在審題上,抓住“成長”和“告別”。告別是一種儀式,宣告舊的已然過去;告別是一種蛻變,意味著新階段新的變化即將開始;告別是一個新起點,催促我們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前行。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告別。有時需要告別自私,在分享中感受快樂;有時需要告別膽怯,在前進中培養勇敢;有時需要告別沮喪,在拼搏中感受成功;告別年少與無知,讓倒流的沙子更閃亮。告別幼稚,走向成熟。告別任性,懂得責任。告別懦弱,我走向勇敢。告別憂傷,我走向樂觀。告別依賴,我學會獨立。告別稚嫩,告別朋友,告別昨天,告別憂傷,告別不舍。在這一次次的告別中,甚至是生與死的告別中我們漸漸成長,在這一次次的告別中,我們收獲明天。“成長”是多方面的。品德方面的成長:如會幫助同學了,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諾言堅持原則了;學習方面的成長:如能堅持不懈了,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了,能主動探索知識了,能體會到大人的苦心了;能力方面的成長:如學會了一項技能,能自己獨自回家了,會為大家服務了,能耐心做事情了;友情方面的成長:如會解決同學矛盾了,會真心對待朋友了……結合自身的體驗,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一點來寫。二、選材構思。文體應選擇記敘文。注意“成長”是一種變化,是一個蛻變過程,從無知到有知,從有錯到認錯,從沒感受到感受深刻,在寫作文時要表現出這種變化。我們可以定格一次難忘的告別場景,可以聚焦幾個典型的告別鏡頭,可以回憶一起走過的日子里發生的動人的故事等,來表達自己對告別的思考。例如:告別放棄。當我熬夜打游戲的時候,我會突然想到別人的挑燈夜戰,于是立馬丟掉游戲,專心投入到學習上去。我知道,想要成功必先學會堅持,絕不能輕言放棄;告別膽怯。記得在一個夏天的夜晚,姥姥派我去地里給澆地的姥爺送水喝。農村的夜晚真的很黑,我是真的很害怕,可是一想到干活的姥爺沒水喝,我還是決定去送水。一路狂奔找到姥爺,姥爺看到我欣慰地笑了,頓時我也不覺得黑夜可怕了等等。關于告別的內容很多,選擇那些激蕩你內心的、最有震撼力的材料,用詩意的文筆將它再現出來。2022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你欲看得好風景,便該在當下邁開步來走。能夠走路,是世上最美之事。每走一步都

有收獲。走下去,美景一一奔入眼簾:廣闊的田野,金黃的麥浪,日新月異的城市,歡聲

笑語的公園……走下去,便愈接近另一個境地,你會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目標。汪國真曾說:“理想與現實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始。”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哪些感受和思考?請自定主題,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2)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詳解】審題:根據“走下去,美景一一奔入眼簾:廣闊的田野,金黃的麥浪,日新月異的城市,歡聲笑語的公園……”“走下去,便愈接近另一個境地,你會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目標”可知,這則材料想告訴我們要一直走下去。立意:在走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成功、希望、收獲離不開堅持,堅持才能克服困難,才能繼續走下去,我們可以才看得到廣闊的田野,金黃的麥浪,日新月異的城市,歡聲笑語的公園,可以收獲一定的成功,所以,本材料的立意為:堅持。2021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就像旅行。每一次出發,每一種經歷,都讓你品嘗生活不同的滋味;路上的每只昆蟲,每一片樹葉,都可以成為你認知的來源;在旅行中,每一次流淚,每一次流汗,每一次微笑,也都見證了你的成長。讓生命的行囊裝下不同的趣味、觀點和態度,你才能領略更多的風光。一個人的行走自有感悟,不同的生靈各成風景。泰戈爾說:“我們在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界上。”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哪些回憶和思考?請選擇你感悟最深的一點,自擬題目,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2)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分析】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乍看有點難,學生會無從下手。認真閱讀前面的提示,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生活中有很多的滋味,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難,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快樂,生活中更有許多的閑情逸致、喜怒哀樂,只有我們懷著一顆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那么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作此文,我們可以選取生活、學習中的常見小事,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可以采用并列式作文結構,寫成議論性散文。大膽構思,選擇巧妙地角度,立意新穎,可以一試。【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作文。材料共有兩段,可以提煉不同的關鍵詞。一、從第一段提煉關鍵詞“生活”“經歷”“成長”,三個詞都比較熟悉,立意選材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1.從“生活不同的滋味”角度入手。寫自己或自己所見的生活片段,寫自己從中獲得的體驗感受或啟示。如寫父母生活的艱辛,隆冬清晨的早起,夏夜凌晨的回歸,你的所見皆見證了生活的艱辛,也見證了父母的責任心和不懈的努力。這個過程,一定會觸動心靈,觸動思想。要么增強對父母的理解和敬畏,要么賦予自己前行的力量。2.從“成長”的角度入手。生活中的每一次流淚、流汗、微笑等,都會源于某件事,某個場景,某個細節,將它再現出來,融進自己的收獲,便是一次成長的見證。如考試失敗后的痛哭、奮起;沾滿自己汗水的靠勤工儉學賺來的學費;送給環衛工人關愛的一個微笑等等。二、從第二段提煉關鍵詞“感悟”“風景”“熱愛”等。從這些詞中可以尋找立意選材的角度。如獨特的風景、讓生命充滿熱愛等。可以寫不同的人生經歷展現的獨特風景,如李白、蘇軾,亦或身邊的朋友、老師;甚至可以寫自然中動植物所成的風景,小草的頑強,蟬對歌唱的執著。“熱愛”這個角度,可以選擇特長,如音樂、繪畫、體育等帶給自己對生命、生活的濃厚興趣、無限熱愛。2020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月,高掛空中,亙古不變。月光里映照著歷史的興衰與更迭、抗爭與期待,月光里還映照著我們的歡聚與離別、溫馨與痛苦……月下,你有哪些回憶?又有哪些思索?請以“明月來相照”為題,完成一篇作文。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2)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019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我們常常在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到生命的奇觀。挺拔的巨樹,蔥茂森林,繽紛的花海,綠色的平原,蘊含著博大的生命力,是大自然譜寫的生命樂章。生活賦予人的是更為多姿多彩的世界,只有充滿希望的人,才能感受到美好。人的生命蘊含著巨大的潛能,需要去激發,真正好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來創造。不要磨損自己的生命,不要破壞奮發有為的生活,不要浪費生命的賜予。同學們,對于生命,對于生活,你一定也有很多切實的感悟,請你用自己的筆觸寫出心聲。要求:(1)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要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2)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018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接要求作文。古希臘語中,“學校”一詞的意思是“閑暇”。希臘人認為閑暇時,一個人自然會花時間思考和學習。其實,這樣的思考和學習并不只限于學校和課堂,試想;在午后捧讀心愛的小說、詩歌,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參與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或者徜徉山野湖邊,漫步在村落牧場,躺在草地上做一會兒夢……這些看起來對提高學業成績似乎沒什么用處,其實不然,他們滋養著你,豐富了你,是另一種學習,也許就像人們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昂貴的東西,往往是無用的。你對此有什么體驗和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要求:(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3)不得抄襲套作,否則扣分,直至零分。2017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橋,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或車輛等通行的建筑物,也用來比喻能起到溝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人一生一世要經過無數的橋:有形的橋,無形的橋。那些看不見的橋,在我們的生命中,也許會具有更大的意義。“橋”激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結合你的經歷和感悟,請以“橋”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否則扣分,直至零分。(2)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構思立意】1)可以寫成一篇說明文,向人們介紹橋的組成、種類、歷史等,可從中選取一兩種有代表性的橋如趙州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加以重點說明。2)

可以以橋為線索,以橋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變化來寫社會的進步。如古代社會是石橋、木橋等,當今社會是鋼筋水泥橋,是斜拉索橋等。3)

可以寫與橋有關的故事,如故鄉的小橋邊兒時的友情,他鄉橋邊與老友的相逢,異國橋頭對家鄉的思念等等,以橋為背景,寄寓各種情感。4)

可以以橋喻人生,我們目前的生活是現實,我們的理想在河的彼岸,只有以奮斗為橋我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5)

橋的作用在于溝通,任何形式有溝通都可以比作橋,如改革開放是橋,它溝通了國內外,談話是橋,它溝通了心與心等等。2016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節日是人們用來慶祝、紀念或祭祀的日子。過節的時候,有的人呼朋喚友,歡聚一堂;有的人回饋親友,感恩師長;也有人追溯過往,展望未來……而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些特別的日子也常常被視作節日,例如孩

子出生的那天是屬于一個家庭的節日;一本書出版的那一天是屬于一個作家的節日;一個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屬于一個創業者的節日……你是否曾度過一個難忘的節日?你又是怎樣看待生命中那些令人有所領悟有所成長的日子?閱讀以上材料,自選角度,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1)寫出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2)自擬標題,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2015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缺月變圓,讓人明了什么是堅持之后的希望;東歸大海的流水,因一往無前,便無可阻擋!回報讓烏鴉懂得反哺,感恩會讓人想起跪母的羔羊。師長的期待,為青春的生命注入無限的可能;同學的幫助,讓少年感受到友誼的力量。小小蟻穴,竟讓河堤崩塌;無謂的紛爭,多由于缺少謙遜禮讓……生活事事包含哲理,生活處處都是老師。請以“生活告訴我”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l)從自己感受最深、有話想說的角度立意作文。(2)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2014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沒有濕度,種子就不會發芽;沒有陽光,向日葵就不會開花;沒有水流,魚類就不能生存;沒有草原,馬兒就難以長大。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開粗茶淡飯,貴為宇宙精華的人——也會奄奄倒下。但人生又不是僅僅為了吃飯,一位作家就說過:人不能單靠吃米活著……人的生命不是一種簡單的存在,那么,我們的生命還需要什么?請以“生命的需要”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不限,選取感觸最深的一點進行“我筆寫我心”的表達。(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3)字數不少于600字。2013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白龍馬幫助唐僧完成了取經之行,被佛祖賜予“天馬”的光榮稱號。回到長安后,它去麿房探望當年不愿協助唐僧共赴西天取經的老朋友——青龍馬。得知白龍馬的成功與榮譽,青龍馬十分后悔。它說:“其實這些年我也一直在不停地走,論路程也不比你短。可除了甜美的草料外,我卻什么也不曾得到。”白龍馬說“你貪圖駕輕路熟,滿足主人提供的草料,自然就不會有外出闖一闖的勇氣。你走路沒有方向,永遠只會在原地打轉轉。我卻涉深水,穿沙漠,忍饑渴,斗妖魔,歷盡千辛萬苦,才完成這次偉大的行程。我以為我的成功源于三點:有遠大明確的目標,不怕吃苦流汗,一直堅持走下去。”青龍馬聽了之后想:再有機會,我絕不再猶豫觀望了。認真閱讀這則材料,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章。要求:(1)寫出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2)文體不限,題目自擬,字數在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2012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責任,就是一個人必須去做你不一定愿意去做的事情。每一個來到世間的人,必須正視屬于自己的責任,沒有責任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孝是對父母的責任,忠是對國家的責任,苦學知識是對青春的責任,恪盡職守是對工作的責任,不虛度年華是對人生的責任。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實,無不雄辯地證明了:正是責任,使生命變得充實,人生變得輝煌。要求:(一)任選下面一個半命題題目,補全后作文。(1)責任(2)責任(二)文體不限,字數在600字以上。(三)文中不要出現學校名稱和真實姓名。2011年內蒙古包頭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煤、石墨、鉆石的化學成分相同,都是碳。碳經過高溫、高壓,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就成了璀璨奪目、堅硬無比的鉆石。因此,即使是石墨,只要愿意忍受高溫、高壓,也可以有一個華麗的轉身——變成鉆石。在價格上,鉆石遠遠高過了煤和石墨,因為它的珍稀,因為它在切割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