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 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押題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專題解讀與押題預測_第1頁
專題七 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押題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專題解讀與押題預測_第2頁
專題七 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押題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專題解讀與押題預測_第3頁
專題七 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押題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專題解讀與押題預測_第4頁
專題七 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押題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專題解讀與押題預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道法時政熱點專題復習專題七厚植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時間:3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順利通過審議,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其所包含的22個文化遺產點對東亞和東南亞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體現了()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中華優秀文化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④中華傳統美德已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廣東省革命遺址保護條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廣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是全國革命遺址延續年代最長、序列最完整、種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該《條例》的施行()①為全國各地的革命遺址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②可以根治各類破壞、損毀革命遺址的犯罪行為③可以加強對廣東革命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④有利于充分發揮廣東紅色資源的社會教育功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倉寶”是2022年聯合國中文日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二屆海外影像節的數字虛擬形象。“倉寶”的名字來源于傳說中的中華文字始祖倉頡的“倉”字。它身背甲骨文小書包,頭戴中國傳統斗笠,攜帶一支“神筆”,記錄美好。“倉寶”這一形象()①意在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②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③有助于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④表明傳統文化和數字技術相結合才能得到傳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從“二十四節氣”開啟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幻化成破冰五環;從二十四節氣畫面帶出的古詩詞,到以“燕山雪花大如席”創意的主火炬……中國的文化元素貫穿于整個開幕式的始終。這樣做()①傳承了全部中華傳統文化,堅定了文化自信②有利于弘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某中學布置了一項了解和介紹中國傳統春節習俗的寒假作業。同學們積極參與,了解到廣州也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春節習俗,例如“年廿八洗邋遢”“煎堆碌碌,金銀滿屋”、貼揮春、“封利是”、拜年“逗利是”……了解傳統春節習俗,有利于青少年()①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家國情懷和孝親敬老等優秀品質②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③利用好“春節”資源,增進親子溝通,言傳身教④學習和掌握一些禮儀習俗,做文明有禮的時代新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詩經》中的“夙夜在公”,到《尚書》中的“以公滅私”,從西漢賈誼《治安策》中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到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清代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貫穿其中的傳統美德是()A.強調知行合一,注重躬行實踐B.重視整體利益,強調責任奉獻C.推崇“仁愛”原則,注重以和為貴D.提倡公平正義,重視道德義務7.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共同創造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這是()A.雷鋒精神的具體體現B.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C.建黨精神的具體體現D.志愿精神的具體體現8.經過百年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在偉大實踐中形成了包括長征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要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因為這些偉大精神是()①我國趕超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的物質保障②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③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④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覺醒年代》《長津湖》《水門橋》《人世間》《叛逆者》《零容忍》……近年來,多部弘揚愛國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影視作品陸續與觀眾見面。觀看此類影視作品()①是培養文化自信的唯一途徑②有利于厚植愛國情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所有文化需求④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③10.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下列名言警句、諺語能體現良好家風中勤儉節約品質的是()A.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B.人而無禮,焉以為德C.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D.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11.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下列語句能準確描述這一史實的是()A.“親仁善鄰,國之寶也”B.“同心掬得滿庭芳”C.“天地之大,黎元為先”D.“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12.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文明禮貌。古時候,孔子認為“不學禮,無以立”。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中學生,文明有禮更要從我做起。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更應該得到大力弘揚。我們應該()①從小培養文明有禮的行為習慣②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③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④在事關國家形象和尊嚴時才需要做到文明有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3.[家風傳承家事上升國事]材料一孝(如圖),會意字,其古字形如一個孩子攙扶老人,本義為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自古以來,“孝”文化一直是我國傳統家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孝”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更是將孝親敬長等傳統美德上升到法律層面,用法律為孝心護航。材料二家庭教育不僅關乎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穩定。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與二審稿相比,在部分條款中完善了相關內容:第五條增加“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第十四條增加“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第十六條增加“教導其珍愛生命,對其進行交通出行……防欺凌、防溺水、防詐騙、防拐賣、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幫助其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1)簡要回答材料中“孝”文化的演變所蘊含的教材觀點。運用所學知識,指出家庭教育促進法完善上述內容的依據。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背景材料:青綠長裙優雅唯美、青銅面具大氣磅礴、江南山水清朗秀麗……2022年除夕之夜,央視虎年春晚如約而至。晚會兼具中華文化底蘊和時代審美追求,“潤物細無聲”地展現著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而這些“高光時刻”,更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讓我們看到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一舞醉青綠:《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一眼三千年:青銅大面具帶來古蜀問候;一步天地間:《憶江南》演繹詩畫山川。(1)結合材料,請你說說傳統文化具有什么特點。(2分)(2)有人說:“央視虎年春晚融入了太多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不利于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8分)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BDCDBBBDACBA13.(1)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孝親敬長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公民的法定義務。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律對道德建設有促進作用。(2)①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②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③生命至上,守護生命。④未成年人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或: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14.(1)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2分)(2)這個觀點是錯誤的。(1分)①央視虎年春晚融入許多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并不影響中華文化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