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教案_第1頁
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教案_第2頁
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教案_第3頁
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教案_第4頁
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17、蓮葉青青本課計劃學時2

學1、認識并學會9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目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學會概括我心生感動部分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1、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課文學會概括我心生感動部分的主要內容,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

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一望無邊、左鄰右舍、念念有詞”等詞語。

3、學習課文第1段。

教學準備課文中的插圖、生字卡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2、解決上面質疑中容易解決的問題。

三、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練讀。

2、分自然段讀課文。

3、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反饋學習情況。

3、各個小組修改各段意。

4、重點引導朗讀描寫“祖國”喜愛蓮葉的語句。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定小組朗讀第一段。

2、自主學習第一段,并針對第一段提出質疑。

3、我喜歡蓮葉嗎?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喜歡,我生出了許多感動,心里急

急忙忙地尋找著合適的句子。)

4、那么,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詩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嗎?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3、通過課文的學習,觀察自己熟悉的一個人的長相,抓住特點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1、學習課文第2段。

討論:A祖母喜愛荷花嗎?你是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B找出課文中體現祖母讓我吃驚的語句,談自己的理解,并通過感情朗讀

表達出我的感受。

C看著祖母這樣地照顧荷花,有什么感受?并體會了什么?

D孩子們都很不以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卻是一臉欣喜,就像看一個新生

的孫子。分析這句子的修辭手法。

2、學習課文第3段。

A出示提綱。B讓學生自學。C反饋學習情況。

3、學習課文第4段。

A全班一起朗讀第4段。B你讀懂J'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話了嗎?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17蓮葉青青

下大工夫

愛惜蓮葉守、欣、喜

讓、欣賞

祖母分享快樂

倒貼茶水

樂于助人剪葉治瘡

念念有詞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18、蕭山楊梅本課計劃學時2

學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目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師生互愛之情。

3.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

4.會認“杭、咖、啡、籍、遨、兼”等6個生字,會寫“杭、咖、啡、

閱、籍、兼、蟬、初、庫、滄”等10個生字。掌握“杭州、咖啡、書籍、

兼管、蟬鳴、初中、寶庫、滄?!钡仍~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師生互愛之情。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具準備作者資料、書籍《愛的教育》《寄小讀者》

笫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

2.找學習伙伴互相讀一遍課文,盡量把課文讀通順。檢查識字情況。

3.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意在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放開手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整體感受課文。]

二、質疑解難

1.簡單介紹本義主人公一一袁鷹。

他成長為作家,和他酷愛文學,從小大量閱讀課外書有密切關系。

介紹“蕭山楊梅”

2.借助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

(1)組詞:籍()()初()()

閱()()兼()()

(2)理解詞語:

遨游:漫游,游歷。

領略: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滄桑:滄海桑出的略語,比喻世事變叱很大。

(3)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內容?

——作者問憶他小學時代的一位語文老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關心、愛護

學生的事,表達了作者對老師深切的懷念、感激之情。

三、瀏覽課文,觀看插圖,說說課文寫了哪兩件事?

1、注重鼓勵我們課外閱讀。

2、整理圖書吃楊梅。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觀察生字字形,無憶字形:

“遨”:敖+走之旁

“兼”:筆畫記憶

“初”:衣補旁

3.指導寫字:

“籍”:上下結陶,左下“耒”,右下“昔”

“兼”:筆順是先寫兩豎再寫撇捺。

“初”注意部首

“滄”最后兩筆是橫折勾,豎彎勾

[教師在學生自學、互動的基礎上給予輔導]

五、作業:

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出示楊梅圖。

楊梅大家都吃過?!痹诒姸嗟暮贾菟校页3O氲绞捝綏蠲??!?/p>

[板書:蕭山楊梅]齊讀課題

“常常”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一一經常、時常

[意在理解文中詞語,豐富學生詞語的積累,]

這是為什么呢?打開書自讀第一自然段。

一一帶來一絲溫暖,想起一位老師。

讓我們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級時的語文金老師。

二、整體感知:瀏覽全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金老師的哪些事?

——鼓勵課外閱讀;整理圖書吃楊梅。[板書:鼓勵課外閱讀;整理圖書吃楊梅]

[意在使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并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學文探究:

1.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

讀讀金老師的外貌。

——瘦瘦的臉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幾十年了,至今記得,印象很深。

感覺金老師會比較嚴肅。

2.默讀第三、四自然段。

我從金老師口中第一次聽到“課外閱讀”這四個字,養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

直到如今。金老師是怎樣鼓勵指導我們課外閱讀的?

——把課外閱讀當語文作業布置;因人施教,個別輔導。

⑴金老師把我引到個新奇的天地,讓我結識了外國老師和小學生,又艱著冰心

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領略人間的喜怒哀樂……

理解詞語:一個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領略人間的喜怒哀樂。

——金老師引導我們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導朗讀??吹谝环鍒D,想象我們讀書時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自讀;指名讀;評讀。

從鼓勵課外閱讀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一一關心學生。[板書:關心]

3.自讀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憶整理圖書吃楊梅這件事中,你認為哪些句子

寫得最好,反復讀一讀,想想體會到什么?

⑴校園十分安靜,只有窗外的蟬鳴陪伴著我們默默地忙著。

理解詞語:“十分”“只有”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你能用上這兩個

詞說一句話嗎?

指導朗讀。試著讀一讀體會在只有蟬鳴十分安靜的校園中邊整理圖書邊讀書的

感受。

⑵金老師望著那一大包深紅色的楊梅,笑著說:“吃吧,盡量吃吧,我們蕭山楊

梅最好吃!”

理解詞語:“盡量”“最”這兩個詞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金老師善于贊賞學生付出的勞動,說明他尊重、愛護學生。

指導朗讀。讀出金老師尊重、愛護學生的情感。

同桌互讀;指名讀。

⑶蕭山楊梅,我彳門在杭州時年年都吃,惟有這一次吃得最開心,最愜意。顆顆楊

梅,又甜又有點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頭都染紅了。

理解詞語:“又……又”“一直”“都”這些詞語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一一表面是說楊梅的好吃,更深的含義是金老師請我們吃楊梅這件事在我們心

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指導朗讀??吹诙鍒D,想象我們吃楊梅時的那種愜意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自讀;指名讀;齊讀。

[意在通過對重點詞語、句子的品讀使學生體會到作者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從整理圖書吃楊梅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愛護學生。[板書:愛護]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質疑:讀完這一段話,你有什么問題?

[意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沒見過金老師,“我”卻發出這樣的呼喚,幾十

年世事滄桑,我們的金老師,您在哪里?從中你體會到“我”對金老師有著怎樣的情感?

一一他一定又鼓勵和指導一班又一班的學生由課外閱讀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

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

讓我們也飽含著對金老師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讀這一段。

四、課外延伸:

在眾多的課外書中,金老師最早讓“我”閱讀的兩本書是什么?

——《愛的教育》《寄小讀者》

請同學們找來讀一讀,我想你一定從中有所收獲。然后我們可以一起交流讀書體

會。

[意在拓展學生視野,課內外有機的結合]

板書

18蕭山楊梅

鼓勵課外閱讀關心感激

整理圖書吃楊梅愛護思念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19、地震中的父與子本課計劃學時2

學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目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

有哪些變化,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

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重點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視頻朗讀錄音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顆

1.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

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

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

這是為什么呢?

2.揭示課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生,拯救了孩子。當地震

災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

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

八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明確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4)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注明自己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由讀文,交流學習收獲及不懂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堅定”“顫

抖”等詞語。

三、學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師生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

(1)父親在救助兒子白勺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體會體會。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進行描寫來表達父愛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

1.學生細細品讀課文,找出能體現父親救助兒子心理變化的句子。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體現父親心理變化的重點句子,并體會父親當時的

心理。

(1)沖向廢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體會父親的

悲痛和絕望。

(2)尋找兒子(第5—10段),抓住父親與其他父母的對比和父親與救火隊長、警

察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悲傷和堅定。

(3)發現兒子(第12—19段),抓住父親與兒子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欣喜。

(4)父子相見(第22——24段),抓住“顫抖”“了不起”“緊緊擁抱”,體會父親的

幸福和自豪。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偉大的父愛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從一次大地震中,一對父子靠著互相堅定地信念,父親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

14名同學的事情)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對“了不起的父與了”呢?請自由朗讀課文后,找出相

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師生交流后,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

個句子說明了什么?(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

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

我的兒子。”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

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

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

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睆倪@兒可以看出什么?(父

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一堅定

地站起身)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

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

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闭n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

(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么

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一“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

是多么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

墟痛苦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一兒子在等他)(而

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

著)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

(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一“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

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

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睆倪@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

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

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

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4.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

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

這對一(引讀),生讀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二、總結全文,發散思維

1.總結: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

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學習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師小結: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們的感受這父母說一說,或是記在日記中。

三、小練筆

請學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

14個七歲的小伙伴,阿曼達和小伙伴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杷你想到

的寫下來。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20、母親的呼喚本課計劃學時2

學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目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深切和偉大。

3.認識“憔、悴、愚”等三個生字。

教學重點體會母愛的深切和偉大。

教學難點加深對母愛的理解。

教具準備課件朗讀錄音

第一課時

一、出示學生和自己母親的照片,按孩子年齡由小到大排列。

[有舊照片引起回憶,激起學生對母親的愛]

[板書:母親]

母親日夜操勞,撫養、教育我們長大。隨著歲月的流逝,她一天一天地變老了。

看了這些照片,我們才想起母親曾經那么的年輕、美麗。然而,從小至今,沒有改變的還

是母親的一聲聲呼喚,永遠令我無法忘懷。

[板書:的呼喚]

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1.自由讀全文,標記生字,讀準字音。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自學生字。

2.找學習伙伴互相讀一遍課文,盡量把課文讀通順。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4.認讀詞語,讀準字音:

憔悴不堪聲嘶力竭愚笨

5.鞏固記憶生字詞。討論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形近字組詞:

愚()呼()幸()視()

遇()乎()辛()現()

6.提出不理解的詞句,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重點理解: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不堪:達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

聲嘶力竭:嗓子喊啞,力氣用盡

愚笨:頭腦遲鈍,不靈活。

7.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三、初步了解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1.“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帶我到公園玩,捉迷藏時母親的呼喚成為“我”幼年生活

中最快樂的記憶。

2.小時候的天,母親帶“我”到海邊玩,母親擔心的找“我”,那次呼喚令“我”

一輩子也忘不了。

3.“我”小時候聽到母親的呼喚感到“心煩”,但聽不到母親的呼喚又會感到害怕。

[意在理清文章脈絡]

四、作業:回家留心聽聽自己的媽媽是如何呼喚自己的。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題。

交流:回短后,聽到自己媽媽呼喚自己時的甜蜜體驗。

那么作者對母親的呼喚有什么感受?

二、理解課文:

指名就讀茶一自然段,作者對母親的呼喚有什么總的感受?

[板書:親切甜蜜]

2.文中寫了三件事表現了這充滿愛和關懷的呼喚。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三件事分別給作者留下什么感受?

——最快樂,最難忘,心煩又渴望

3.再次默讀課文,畫出感動自己的相關句子,寫體會感受

4.小組內仔細讀讀畫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5.全班匯報:

(1)“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帶我到公園玩,捉迷藏時母親的呼喚成為“我”

幼年生活中最快樂的記憶。

重點理解“總是,慈祥,溫暖,溫馨”

——融融親情,深刻難忘

(2)小時候的天,母親帶“我”到海邊玩,母親擔心的找“我、那次呼

喚令“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重點理解“急切、近乎絕望、聲嘶力竭”

-擔心到心力憔悴

“憔悴不堪、散亂的頭發、喜極而泣的神情”

無比關心,深切愛音

(3)“我”小時候加到"親的呼喚感到“心煩”,但聽不到母親的呼喚又會感

至ij害怕。

°“心煩”一一小,天真幼稚,不懂這是媽媽愛“我”的表現。

“感到害怕,哭了起來”一一與前面茅盾,顯得刻骨銘心,感到幸福眷

"6.哪件事最令你感動?選擇一件,有感情地讀一讀。

7.最后一段。這段課文怎樣總結全文,與開頭呼應的?

——表達我對母親的深深眷戀。

首尾呼應

[意在滲透文章的寫作方法]

8.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五、再講講你的感受母愛的故事。

[意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六、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

《難忘的教誨》:母親教育孩子不要譏笑別人,要學會自己奮斗,學會去掉不

必要的負擔,快樂地生活。

《可貴的沉默》:老師引導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父母。

[意在拓展學生視野,課內外有機的結合]、

板書:

快樂

親切

母親的呼喚難忘甜

20渴望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語文百花園五本課計劃學時2

本百花園安排了“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說會道”、

目“筆下生輝,

教學要求:

1、語海暢游——同義詞、邏輯訓練、加標點。

2、積少成多--《送孟浩然之廣陵》

3、閱讀平臺--《心靈創可貼》

4、能說會道一一講述我家的故事。

5、筆下生輝一一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重點

1、閱讀平臺--《心靈創可貼》

2、能說會道一一講述我家的故事。

3、筆下生輝一一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難點筆下生輝一一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語海暢游”,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游”。

1、出示文字幻燈:板書有課本中的例子。

2、認真讀讀以下字,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內討論,交流字的注意點。

4、出示幻燈

“一起”和“一同”……

學生讀這組字,并開火車進行口頭說句。

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做練習,教師檢查反饋。

5、出示課本例子

6、學生做練習,教師反饋做練習情況。

(1)把“學生”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年齡的。

(2)把“少年”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職業的。

(3)把“電視”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劇種的。

(4)把“電影“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家用電器的。

7、(1)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2)學生做課本中加點的練習。

8、反饋練習情況。

(1)電燈、電話、留聲機是愛迪生發明的。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

(2)他小時候記性很好,不到三歲,就能背誦杜甫的《絕句》。人們稱贊說:“這

小孩多可愛呀!”

9、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二、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

2、全班齊讀,同桌互相抽查,熟讀成誦。

3、各個小組內交流為古詩的理解。

4、各個小組推薦代表發言,教師適時點撥。

三、閱讀平臺——《我是中國人》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心靈創可貼》,要求讀得流利、連貫。

你讀懂了什么?

2、作者在這篇短文中告訴了我們什么?

3、自瀆短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4、你喜歡蘇茜嗎?為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要求說出理由。

6、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的嗎?

(我們應該學習蘇茜那可富有愛心的童心。她是一個善良的小姑娘,是一個

關心他人的小姑娘。)

四、作業背誦《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笫二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背誦、默寫《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能說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的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組內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

二、筆下生輝-----寫“家鄉”

1、指名讀題目,其余思考:題目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饋思考情況。

3、幻燈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樣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寫具體呢?。

(2)怎樣把你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三、總結

學生寫作文,教師隨堂指導

四、作業

1、完成習作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習作。

3、將自己寫的文章展示給同學看。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本課計劃學時2

21、爬山

學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目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激發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

神。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說說我跟父親爬山時學到了什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

2、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幻燈出示本課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4)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

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個小組內先互相討論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出代表發言。

3、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5、劃分結構段。

第一自然段(1):父親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帶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親告訴我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你是否盡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親告訴我大自然的沒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

用耳朵去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左后用腦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從青山那里學到沉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

慧。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小組內先互相交流,互相糾正。)

反饋學習情況:

主要介紹了時間、人物。

3、你從課文的第一句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了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好父親。)

4、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爬山呢?(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圍繞課文內容都可

以)

五、小結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作者的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

人,也是一個疼愛我的好父親。

六、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詞。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2-10自然段;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背誦最后以自然段。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疑?

5、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當登上山頂時,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

出?

9、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

(因為在這次數學考試中我沒有盡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卻說已經盡力了,

被爸爸識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學習第三段(8、9)

1、指名朗讀課文,其余學生思考:下山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我聽懂了父

親的話嗎?

2、反饋思考情況。

3、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言)

4、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

(不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

來體會,用腦去思考。)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齊讀本段內容,自主學習本段。

2、學生質疑。

(1)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反饋學習情況。

4、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2、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

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作業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22、語言的魅力本課計劃學時2

學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

目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有感情地朗讀語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

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從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笫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

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初讀課義,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可能提出: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

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讓?比浩勒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語言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魔

力?等)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1.帶著剛才提出的“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這一問題,仔

細讀讀課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情況有什么不一樣?在書中畫出相關的語句說說感

受。

2.小組交流: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引導:

⑴重點詞句比較:是什么導致人們發生這么大的變化的呢?

①我什么也看不見。

②春天到了,可是……

反復讀讀前后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

⑵朗讀訓練中比較:

①找出文中描寫春天的語句,有感情的讀一讀,說一說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②在這樣的季節中,人們都會干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③當我們陶醉在良辰美景時,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有感情的讀讀相關的語

句,

想一想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剛才有的同學提出“讓?比浩勒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現在你知道了

嗎?說說你的看法?

⑷教師小結:

這就是語言產生的作用,什么樣的語言才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詩意,

帶有濃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動的語言。只有這種語言,才有它獨特的魅力。讓我們有

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再一次領略一下語言的魅力

四、創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

現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2.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

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3.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⑴老人家,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⑵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⑶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⑷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4.現在你知道語言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嗎?

五、課后延伸、學以致用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作業:

1.一句話有魅力的語言能產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話十句都達不到的效果,有魅力

的話一句就達到了!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寫幾句有魅力的話?

2.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來交流的語言。

板書設計: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從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內容:

1.交流上節課布置的兩項作業。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一課,我們能流利讀課文,下面

老師想請一名讀得最好的同學到前現來給大家讀一下,哪位同學有這個決心啊?

二、回顧課文內容,說說語言的魅力是什么

學生聯系課文各抒己見。

1、復習課文內容:

2、作業交流:

3、一句話有魅力的涪言能產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話十句都達不到的效果,有魅

力的話一句就達到了!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寫幾句有魅力的話?

4、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來交流的語言。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結合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7、比較這篇課文與《大地的話》有什么不同?

四、學寫生字:

學生自學生字。

交流重點字:襤褸

五、作業設置:

摘抄表現描寫具體的的句子。

摘抄優美的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板書設襤褸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23、寓言兩則本課計劃學時2

1、認識“竽、郭、腮、徹、械”等5個字,會寫“濫、竽、宣、超、編、

學腔、混、雅、徹、械”等10個字。掌握“濫竽充數、高超、裝腔作勢、幽

目雅、徹底

標2、朗讀課文,理解這兩則寓言的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3、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重點理解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學習靈活運用這兩個成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

理。

'°2、說說怎樣學習寓言故事。

3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則寓言故事,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認讀,想辦法識記

字形。再畫出新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濫竽充數、高超、裝腔作勢齊宣王編排蒙混過關

(2)理解詞語:

濫竽充數: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蒙混。竽,一種樂器;充數,湊數;這個成語

比喻沒有本領的人冒充有本領;次的充作好的;有時也用來表示自謙。

裝腔作勢:腔,腔調;勢,姿勢。故意裝出某種腔調,做某種姿勢,想引人注意或嚇

唬人。

待遇:本課指報酬。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領悟寓意。

1、請同學們再快速瀏覽課文,想想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但他卻混到樂隊里,最后還是露出了馬腳,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讀文,針對課文內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問題。

(1)小組內交流、討論。

(2)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梳理問題)

1)南郭先生為什么能濫竽充數?

2)南郭先生是怎么濫竽充數的?

3)南郭先生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3、研讀課文,解決問題

(1)以小組為單位,確定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師點援引導

1)……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起吹竽給他聽。

(解決南郭先生為什么能濫竽充數)

2)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

(引導學生理解“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然后指導朗讀并表演,體會

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的)

3)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發覺。

(結合上文的講排場來理解。)

4)后來,齊宣王死了……一個一個地吹給他聽。

(解決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4、分析人物,揭示寓意

(1)你覺得南郭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3)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這樣的人或類似“濫竽充數”的事嗎?說一說。

(4)引導學生理解“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其他的意義。

四、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這就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對這則寓言的學習所揭示出來的道理,也希望同學們要有

真才實學,因為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不要做第二個“南郭先生二

2、假如,同學們現在碰到了南郭先生,你會怎樣對他說呢?

五、布置作業

1、小練筆:南郭先生諭偷地逃走了,可是,卻有些讓人擔心,他再也不能濫竽充數

了,用現在的說法是“下崗”,下崗后的南郭先生會做些什么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幫他

出出主意吧!題目:南郭先生下崗以后(也可以自擬題目)

2、請將這則寓言復述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寓言二則

濫竽充數

宣王一一三百人一一混

滑王一一一一聽之一一逃

虛偽必定原形畢露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寓言二則》中的第二則寓言。(板書;邯鄲學步)

2、誰知道成語“邯鄲學步”的意思?

(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

本領也丟掉。)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完后用自己簡單的話來說說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幽雅徹底機械姿勢頑固

(提醒學生注意:“械”字不要讀成“ji6”“徹”字不要讀成“qi6”)

(2)主要內容:燕國有一個人到趙國首都邯鄲學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沒學會,自己原來

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著回去。

三、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作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來。

2、學生質疑,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篩選以下幾個問題:

(1)這個燕國人為什么要到邯鄲去學步?

(2)這個燕國人是怎樣學步的?

(3)這個燕國人到邯鄲去學步的結果怎樣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3、討論問題,理解課文(教學方法步驟同第一則寓意言)

(在討論中逐步理解課文,體會燕國人學習走路的樣子,揭露這個燕國人虛偽的心理

和他自食其果的下場)

(1)分組學習,研究討論課文相關內容。

(2)全班交流,透徹理解課文。

(3)板書小結,深化課文。

(板書:盲目跟隨別人終將自食其果)

四、拓展延伸

1、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演完后,模仿記者采訪:“燕國人二

2、請你展開想象,學走路的燕國人爬回去后,人們會怎樣議論他呢?就請你續寫這個

小故事吧!

五、布置作業

1、結合《邯鄲學步》的故事情節,編寫課本劇。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寓言二則

邯鄲學步

一進城學

過了幾天不進步

一段時間不會走

盲目跟隨別人終將自食其果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24、米芾學書本課計劃學時1

教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

n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n

標2.讓學生了解學好書法的竅門。

.會認“琢、枉”等個生字

一32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學好書法的竅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出示米芾的作品,請同學們欣賞。

老師說道:“這就是北宋書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的課文就是

米芾小時候學習書法的故事?!卑鍟好总缹W書

二、引導學生從題目質疑激發閱讀興趣

看到題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內容呀?(米芾是怎樣學書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

法;他是怎樣練習書法的……)

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讀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初讀課文。

自學提示:

(1)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一會在小組中解決。

2指名讀課文。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們覺得米芾小的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呀?(刻苦、認真)

四、默讀課文,深入理解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個刻苦練字的孩子?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米芾

刻苦練字的語句,并讀一讀??梢栽谂赃厡懞喴?。

1學生自己按要求默讀思考。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3大聲朗讀畫出的語句。

五、談收獲,總結全文c

1學習了課文,我們知道了米芾小的時候是個刻苦練字的孩子,所以他長大了才能

有這么大的成就。那你們還有哪些收獲嗎?

2指名再讀秀才說的練字的竅門的一段話。

3談談對秀才說的話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業:

1聯系實際談談自己學完課問候的體會,可以寫一寫讀后感。

2運用秀才說的竅門練習寫一寫今天學的這兩個生字。

板書:

米芾學書

刻苦

不只動筆,還要動心;

不但觀形,而且悟神。

二次備課

課后反思

潼川三小四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語文百花園六本課計劃學時2

學1、“漢字真有趣”讓學生了解“即”“既”這兩個字怎樣造出來的,

目它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瀆一讀”體會帶點詞的意思,讓學生懂得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

句子里它們的意思不同,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從而

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3、積少成多要求學生弄清每句格言的大致意思,說說讀后明白了什

么;然后要求學生熟讀每句格言,達到熟讀成誦;

4、閱讀平臺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說說短

文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