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1頁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2頁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3頁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4頁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四年級上冊教案

第7冊音樂全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

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

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我們的國歌》《秋天的聯想》《放

牧歌謠》《走進童話世界》《多彩的鄉音(三)》《環球音樂探寶一

拉丁美洲之旅》《學唱兩首黃自創作的歌曲》《十二生肖篇》,讓學生

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

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

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

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需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

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

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

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

力。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教學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

然后教師放伴奏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

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教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

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進一步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

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五、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要適度而不夸張。

2、引導學生發揮音樂想象時,注意鼓勵學生個人獨立的感受和

理解。

3、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七、課時劃分

第1課我們的國歌......................2課時左右

第二課秋天的聯想...........................5課時左右

第三課放牧歌謠.............................6課時左右

第四課走進童話世界.........................4課時左右

第五課多彩的鄉音...........................3課時左右

第六課環球音樂探寶.........................3課時左右

第七課學習兩首黃自的創作的歌曲............3課時左右

第八課十二生肖篇........................2課時左右

八、教學周次安排表(第一學期)

周次起訖時期內容備注

1

2

3

4

5

6

7

8

9

闊步伐。

教學內容:

1、歌曲:I、《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欣賞軍樂等多種形式唱(奏)的《國歌》,學習用打擊樂器

參與樂曲的演奏。

教學重點:

圍繞《國歌》開展演唱、演奏等活動。

教學難點:

感受三連音在作品中的運用V

教具:錄音機、教學欣賞帶。

課時:2o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學目標:

01、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能較好的掌握歌由中的弱起。

3、通過學唱《國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真正了

解《國歌》,

教學重難點: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教學。

1、欣賞: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用語言相互交流心中對

國歌的印象,播放《國歌》,請學生仔細欣賞,再談談明后的感受。

2、議論:

1)了解國歌歌詞的作者,講講國歌的由來及創作花絮。

2)聯系當今社會的實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歌詞,對學生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學唱國歌。

1、用比較法學唱:由于學生會唱國歌多年,老師先錄下他們的

聲音,再與原音比較,讓學生自己一句句找對錯,找差距。

2、欣賞國歌,辨別三連音節奏。

3、討論三連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難點樂句,如歌曲中的三連音、附點節奏、弱起小節、

重音記號、漸強記號,聽老師范唱并練習。

5、跟琴學唱國歌,用歌聲感受歌曲的情緒。

6、跟錄音演唱,用動作感受歌曲雄壯的節奏型。

三、拓展

1、每當學校升國旗,同學門唱起雄壯的國歌時,你的心情是怎

樣的?

2、在哪些場合你還會看到升國旗唱國歌的情景?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軍樂等多種形式唱(奏)的《國歌》,學習用打擊樂器

參與樂曲的演奏。

2、學會模擬鼓號隊的演奏

教學重點:對打擊樂器的運用

教學難點:多種打擊樂的配合演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國歌:用堅定勇敢的氣勢、唱出中國人的靖神。

三、欣賞軍樂等多種形式唱(奏)的《國歌》,學習用打擊樂器

參與樂曲的演奏。

1、老師提前收集各種形式的國歌資料,如:軍樂(吹管樂)、

管弦樂、童聲齊唱、成人齊唱、男聲獨唱等,能配上畫面更好,讓

學生比較、欣賞。

2、選擇用大小軍鼓、鎮和合適的打擊樂器為軍樂《國歌》伴奏。

3、用聲勢伴奏代替樂器,注重人人參與,聲響音型讓學生自己

設計。

4、在節奏分聲部練熟后,可挑選幾位同學用以上幾件樂器進行

合奏,全體同學用自創的音響進行配合,自信而驕傲地進行本班的

“鼓號隊”表演。

5、模擬學校的升國旗儀式:鼓號隊奏樂一一學生出旗一一全體

起立一一唱國歌、行隊禮一一結束本課。

四、小結。

第二課秋天的聯想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欣賞與歌唱活動中盡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2、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常識,感受人聲的美妙音色,激發

自己的歌唱興趣。

3、能用不同的情緒、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紅葉》和《土風舞》,

用歌聲表達自己對秋天漫山遍野的贊美之情,表現出捷克人民喜慶

豐收的熱鬧景象。

4、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體驗音色、情緒、速度、節奏、旋律等

音樂要素的重要作用。能完整地填充并創作《秋天》這首兒歌,發

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材分析:本課的主題是“秋天的聯想”內容較多,建議整介成

四部分來設計課堂教學。(一)學唱并創作歌曲《秋天》《秋天》

這秋天是色彩斑斕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她會帶給人們許多的喜

悅和遐想。首兒歌旋律短小精干,雖有七段歌詞但都很簡潔,十分

上口。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因此建議本節課可以把學生

在戶外尋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帶到課上,結合演唱和創作《秋

天》的教學內容,將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生活現象、大自然的景象、

美術色彩充分融為一體。

教學內容:

1、學唱并創作歌曲《秋天》。

2、學唱歌曲《紅葉》、《土風舞》。

3、聽聽、看看、畫畫。

4、美好的音色一一人聲的分類。

教學重點、難點:對學生對秋天的自然現象與聲音色彩牽引力

的培養。

課時安排:5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與秋天有關的素材如:樹葉、果實、圖片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并創作歌曲《秋天》

教學目標:

1、能完整地填充并創作《秋天》這首兒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

維。

2、通過演唱和創編,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盡情感受秋天的美

好。

教學重點:創編歌詞

教學難點:歌詞的押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學生們共同分享在戶外尋找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

結合課本上的四幅色彩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把看書對大自然的感受

用語言描述出來,比如說“金色的秋天稻麥飄香”即參與第8頁的

活動練習。

三,新課教學,

1、老師帶上小樂器及歌詞卡片,帶領學生在校園里觀察秋天的

景色:秋高氣爽、樹葉變黃了、風一吹滿地落葉幫助學生積

累創作素材。然后師生圍坐在草地上開始學唱《秋天》,老師以小樂

器伴奏或清唱,注意最后兩小節

“42171——”的音準。

2、編一編、演一演。

采取室內與室外結合的辦法學習和編創歌曲。

1、分組創作填詞演唱,再互相評價。

2、出示課本創作的歌詞,比較自己遺漏的秋天,豐富對秋天的

知識。

四、拓展教學:

變換主題:如“冬天”、“春天”、“夏天”進行創作,進一步培

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紅葉》

教學目標:

1、能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2、劃分歌曲的樂句。

3、通過演唱歌曲,激發學生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中的大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復習《秋天》引出學習《紅葉》這首歌。

三、新課教學:

1、聽伴奏錄音,感受歌曲的情緒。

2、劃分樂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內容。

3、朗讀歌詞,感受:“秋風、夕陽、楓樹、紅葉、山坡、河流”

這一美麗的畫卷,體會美的意境。

4、跟琴輕輕哼唱歌由。

5、說說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演唱,充分表現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組進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聲部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唱與不唱,要以“情”感染

學生,以“美”引領學生走進音樂。

9、試一試演唱歌譜,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四、拓展:

用優美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1.分組根據歌曲的情緒,內容創編動作V

2、匯報表演。

3、師生評價。

二、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土風舞》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2、認識并準確的演唱切分音。

3、通過演唱歌曲,感受捷克人民喜慶豐收的熱鬧場面。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中的切分音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伴著快樂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紅葉》。

要求: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導入新課:

(-)憶與秋天有關的歌曲內容。

(二)出示歌譜《土風舞》。

四、學唱新歌。

(-)聽一聽。

1初步聆聽《土風舞(感受歌曲的情緒)

1)它描寫了秋天哪方面的內容?

2)聽完音樂,你的心情怎樣?你怎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呢?(從

歌詞、旋律入手)

3)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4)復聽《土風舞》歌曲。(用手臂畫出音的高低進行的線條,

感受旋律進行的特點)

(二)唱一唱。

1、按節奏朗讀歌詞。

2、播放課件感受歌詞的咬字、吐字。

3、跟琴輕輕哼唱(學生找出難點,教師重點教唱。)

4、師生互換接唱。(接唱清楚、準確,重點突出切分節奏)

一)玩?玩,

音樂游戲:《找一找》

1、宣布游戲規則。

師小結:離玩具越近,我們的歌聲就變強,而且是漸漸變強,

所以我們就把這個變化叫做漸強,反過來,誰來說說看?

2、曲中找:找找學過的音樂記號。

3.照著唱:按譜中的音樂記號用熱情,輕快,飽滿的聲音歌唱,

從而表現歡樂的情緒。

4、敲一敲:由學生選擇自制樂器進行伴奏,以歡樂的情緒邊唱

邊擊。

5、試一試:試著唱曲譜。

6、播放學譜課件,自己糾正自己唱得不夠的地方。

7、比一比:和歌曲《紅葉》比較不同之處。(出示表格)

(四)編一編、評一評。

1、簡單了解捷克概況。(播放幻燈片)

2、簡單了解什么是土風舞?(出示概念〉

土風舞一詞是由英文FlokDance翻譯而來的,源自非洲,是一

種富有鄉土風味的舞蹈,旋律歡樂,節奏較歡快。跳的時候,所有

的人圍成一圓圈,沒有男女老幼之分,表現了人們慶祝勞動收獲的

愉快心情;流傳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個地方特色的舞蹈。如:夏

威夷草裙舞,法國小步舞曲。

3、了解并欣賞各國的土風舞。(播放、影片、課件、圖片)。

4、播放現場演唱課件,引導學生模仿創造。

5、實踐:分組為歌曲編創土風舞并進行現場表演。

1)學生按自己的選擇自由組合,積極進行小組討論創作。

2)分組表演。

3)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5、盡情地歡舞起來吧!。

五、小結。

六、下課。學生隨音樂律動快樂出教室。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1、陜北民歌《秋收》、2、丹麥民歌《豐收之歌》、

3、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秋〉第三樂章。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激發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體會音樂要素在不同音樂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體會音樂所表現的內容。

教學難點:音樂要素在不同音樂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

唱豐收歌〈土風舞),表現捷克人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情景,導

入新課。

三、新課教學:

1、聽豐收曲:想了解我們中國農民是怎么慶豐收的嗎?請結合

畫面欣賞陜北民歌〈秋收〉”引導學生隨歌聲哼唱體驗當時的幸福情

景。

2、演豐收景:根據丹麥人民豪放開朗、能歌善舞的風俗特點,

在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時,采取這樣的教學:聽著音樂,結

合畫面,你能想像丹麥農民慶豐收的場景嗎?如果你被他們的歡樂

所感染,請你和他們一起來,隨著音樂的節奏邊唱邊跳,自由做律

動。

3、畫豐收景:讓同學們談一談對兩首豐收歌的感受,結合第三

首曲子的欣賞,邊聽邊找畫、配畫。

賞豐收曲:重點欣賞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秋)第三樂章.

1)初聽,感受到什么?

2)唱一唱它的主題:151115111543222.........

3)復聽,數數主題出現了幾次?并為它尋找一幅插圖.

4)再聽,自創動作配合音樂主題進行表演.

四、小結。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1、音樂知識:美好的音色一一人聲的分類。

2、欣賞歌曲:《牧歌》、《回聲》、《我愛你中國》、《老

人河》、《阿童木之歌》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人聲的分類。

2、感受音色的魅力。

教學重點:各種音色的特點。

教學難點:音色的表現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自畫秋天的色彩:師:前幾節課我們盡情地感受了秋天的美

好,聽昌了一些些關于秋天的歌曲,下面請同學們用顏.色來描述一

下自己喜歡的秋天,只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就行(還可請幾位學生

到黑板上隨意畫)。

2、聯想樂器的色彩:啟發學生把美術表現的秋天色彩,牽引到

樂器音色的聽

辨上,由視覺到聽覺加以感受,播放大提琴、雙簧管、小號、

三角鐵等樂器的聲音和圖片,師小結“什么叫音色?”

3、聽辨樂器的音色,讓學生為形容音色的兩個形容詞“噫亮”、

“清脆”找到合適的樂器(小號和三角鐵)

4、人聲的美妙:音樂中使用的樂器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而人

的歌喉也是一各最為自然的特殊的樂器,它也有著美妙的音色。請

同學欣賞純人聲演繹的兩首無伴奏合唱《牧歌》,《回聲,真切地感

受到人聲的美妙與魅力,激發學生對?合唱和人聲的興趣,同時又自

然過渡到本課音樂知識”人聲的分類”的講解。

5、了解人聲的色彩:童聲、男聲(高中低音)、女聲(高中低

音)。為避免枯燥,每講解一種都配一個演唱片斷,使學生真實體驗

而又記憶深刻。

6、分辨人聲的類別: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老人河》、《阿

童木之歌》片段后,讓學生搶答屬于人聲的哪一類并填空。設問:

你們還能舉出男聲、女聲、童聲的歌曲曲名嗎?

7、激發歌唱欲望:

1)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嗓音來任意模仿各種人的音色。

2)指導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的嗓子,正確地運用嗓音來和諧地歌

唱,唱出自己的美好心聲。

3)學生自由選擇本單元最喜歡的一首歌曲,分別組成“秋天組”、

“紅葉組”、“舞蹈組”進行歌唱、表演。為這個單元做一個總復習。

三、小結。

教學反思:

第三課放牧歌謠

教學目標:

1、五首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為我們塑造了各種栩栩如生的

牧童形象。通過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放牧孩子的不同心情及他們不

同的生活背景,在音樂中感受牧童生活的變化,激起學生熱愛生活,

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姑娘》、

《牧羊女》,體驗不同的情緒表達出不同情感。在欣賞《牧童短笛》

過程中能隨音樂即興律動表達牧童在放牧勞動時的歡快愜意的情

緒。

3、了解音符的名稱及讀法拍法:認識加入我們小音庫中的兩個

新音符SI和DO并結合前面學的音符做“七個好朋友”的音樂游戲。

教材分析:(略)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女》。

2、對答式歌表演《牧羊姑娘》。

3、音樂游戲:七個好朋友。

教學重點、難點:

課時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牧童之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邊聽邊看。師邊有節奏地念著歌詞“紅太陽,從天上慢慢

地爬上,風吹綠草馬兒把頭揚.……邊在黑板上畫著簡筆畫,展

現出“紅太陽、綠草地、馬兒、羊兒和馬背上的孩子。

2、邊講邊讀。

1)設問:黑板上的畫表現了什么情景?

2)揭示課題,解釋“牧童”的含義。

3)你能像老師那樣把畫里的意思試著讀出來嗎?

3、邊唱邊做:

1)跟著琴聲用“LU”模唱。

2)跟琴填詞演唱,重點唱好“騎上駿馬揚起鞭,趕著牛羊下河

灘”,這句中每小節弱拍上的附點節奏以及八度大跳音程的音準。

3)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設計幾個動作來記住歌詞。

4)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新疆哈薩克族的地域文化風情。

5)老師展示民族知識講解課件,詳細地介紹哈薩克族的地域文

化風情。

4、邊找邊記:復習學過的音符種類。

1)欣賞鋼琴版的《牧童之歌》,在鋼琴聲中中老師出示四種音

符卡片來做一個游戲。

2)全班分四組,派一名代表為自己組選擇一種音符卡片。

3)四組在《牧童之歌》的曲譜里尋找與自己選擇的音符長得相

似的音符,再派代表把找到的音符寫在黑板相應的音符卡片旁。如:

5—5

一組:1一、6一二組:3、2、6、6、4

5

三組:剩下的全都是有一條小橫線在下面的音符

5

四組:6、2、4、7

4)先請學生思考回答這些音符的名稱。

5)最后老師小結:第一組找的叫二分音符,第二組找的叫四分

音符,第三組找的叫八分音符,第四組找的叫十六分音符。

6)設問:你們知道他們怎么讀?怎么拍嗎?看了書中的列表就

明白了。

7)邊讀邊拍:看書本一起邊拍邊讀四種音符

8)設計其他節奏練習:如《雨快要停了》或《火車到站了》

55555555|55555555|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5555|5555|55|55|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5-15-1

滴答

咔嚓

三、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牧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復習《牧童之歌》,用愉快、自然的聲音演唱。

三、新課教學:

1、模仿模仿語言:老師按歌曲節奏地說一句話“朝霞里1

牧童在1吹小|笛0|”,請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

來說一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熟悉并掌握切分節奏。如:“校園

里I我們在I玩游I戲0

2、拍打節奏:初聽范唱拍節奏,說說切分節奏出現了幾次?(五

次)

3、分析樂句:復聽范唱劃樂句,找出重復出現的節奏型:第

一、二、四句節奏完全相同。XXX|XXX|XX|X

01

4、模唱旋律:隨琴聲用“噌”分別模唱兩聲部的旋律,注意唱

好每句尾的休止符。

5、小樂器進課堂:采用小樂器口風琴分聲部吹奏旋律,熟悉后

再合練。

熟悉本曲旋律音準時,再進行二部合唱。

6、二部合唱:

1)分聲部練習。

2)老師與學生分別唱一個聲進行合唱。

3)學生分組分聲部進行合唱。

四、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對答式歌表演《牧羊姑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思考:讓學生眼看歌譜初聽歌曲,想一想它與前面所學的兩

首牧童年歌有什么不同?

2、表達: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通過熟悉歌詞引導學生

說說歌曲表現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

3、朗讀:歌曲是以問答的形式進行的,讓男學生學生扮演''問

者”,女學生扮演“牧羊姑娘”,啟發他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充分體會人們和牧羊姑娘之間的情感交流。

4、歌唱:

1)“對”字是整首歌的第一個字,啟發學生要一張嘴就唱出應

有的音高,切忌滑上去。

2)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聲音的放松、柔和。

5、感悟:演唱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表達問者與牧羊女的一問一答

的感情色彩。前者要表現出充滿同情、憐憫的情緒,后者要表現出

充滿衰怨、憤恨及無可奈何的情緒。

6、處理:第一樂段中的末尾句作漸慢處理,似乎表達了人們的

深切詢問,要唱得梢遲緩一些,唱得純樸、真摯。第二樂段要力求

把對善良而飽受苦難、孤苦無依的牧羊女的無限同情表現出來。

7、分組練習。

8、表演:評選出優秀表演組。

三、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聽賞鋼琴曲《牧童短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看后聽: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

墨畫。這一情景你能想像嗎?音樂如何去表現這一情景?請聽聽!

(播放《牧童知笛》第一部分)

2、聽后說。再聽一遍。設問:你能從音樂中體驗這一情景嗎?

聽完后說說你的想像與感受?老師可以簡單介紹作者賀綠汀及本作

品的來歷。

3、說后唱。師生討論對第一樂段的感受.....提示課題《牧童

短笛》,哼唱主題旋律[1]。

4、再聽議。聆聽第一樂段。設問:這段音樂描繪牧童在干什么?

在速度上、節奏上與第一樂段相比之下有什么變化?師生討論第二

樂段提出的兩個問題并哼唱主題旋律[2]。

5、聽后演。完整地聽全曲。設問:全曲分幾段?為什么?有沒

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樂段?再次完整聆聽全曲。根據你自己對樂曲

的理解邊聽邊即興用肢體動作來表演(肢體動作是無聲的,一定要

保持教室的安靜,使大家能真正做到在音樂中表演。)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牧羊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聆聽音樂,分析樂句。設問:這首歌曲分幾個樂句?有相同

或基本相同的用動作或圖形表示出來。如:??▲?<>

2、看圖式,學唱歌曲。老師唱?代表的第一、二、四句,學生

唱▲代表的第三樂句,然后互換。注意三個相同的樂句句尾都有所

不同,要唱準確,而對比句的前后力度要唱出區別來。

3、編聲勢,配合演唱。相同樂句可以找尋一種方式表現出三拍

子的感覺,對比句可以輔以“羊叫”的動作,左右或上下動。

4、學舞蹈,表現快樂。這一內容,設計成讓學生隨音樂跳集體

舞,速度可隨意。

方法:大家圍成一個雙圓圈.第一,二樂句:外圈人右手牽里

圈人左手舉過頭頂(另一只手放背后或叉腰),踏著音樂的節拍往前

走。第三樂句:唱“白羊兒”時兩人彎腰屈膝背對背,手放頭上做

“羊”狀;“峰峰”時反向面對學“羊”叫。后半句同前,第四樂句;

兩人面對雙手相握高舉(1小節),再甩開或分開外面的手(2小節),

最后兩手回提高舉,里圈人手高舉不動,外圈人翻身從里圈里兩人

高舉的手下轉出去,接著與下一位合作從頭跳。

5、分組表演,請學生參與評價。

三、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音樂游戲:七個好朋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前幾節課,我們學習好多首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和

音符玩玩游戲,放松放松,好不好?

三、音樂游戲:

1、找音符:出示一歌譜,讓學生認一認,哪些音我們小音庫還

沒有?

5-4|351|767|150|

2、認音符:在老師的鍵盤上聽唱這兩音7和1,并找到它們的

音名B和C'的位置。

3、唱音階:認識音階1234567并變找花樣(變力度、速度、節

奏)唱一唱。

4、學歌曲:《七個好朋友》共四個樂句,師生合作把每句分成

前后來接唱,這會唱得很有趣。

5、玩游戲:請八名學生分別戴上音符頭飾在《七個好朋友》的

歌聲中被當作鍵盤,來玩“彈鋼琴”的游戲。當同學們慢速歌唱時,

請?同學當演奏員,隨唱到的音符按代表相應音高同學的頭,被按

同學就蹲下??梢哉彝瑢W反復玩。

6、總復習:

1)唱一唱四首牧歌和游戲歌,他們全都是由七個好朋友組成的;

2)比一比四首放牧歌的異同點:

3)聽一聽描寫放牧孩童的樂曲片斷,說出曲名;

4)玩一玩:樂器+游戲+表演。

四、小結;

第四課走進童話世界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欣賞音樂中的童話故事,引領學生走進童話

世界,感受童話故事中各種人物形象,抒了美好情感,懂得善良美

好終能戰勝邪惡的道理。

2、能用優美和諧的歌聲演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隨旋律配

唱新詞;通過歌聲和動作大膽表現出活潑風趣的七個小矮人形象;

能與他人合作表演音樂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并能自信地用語言簡

單復述故事情節,鍛煉語言智能。

3、認識并了解拍號的含義;通過聲勢感知節奏節拍;利用小樂

器一一口風琴在玩中掌握擴指與縮指的演奏方法。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多年以前》、《七個小矮人之歌》

一、欣賞動畫片《白雪公主》

三、綜合訓練活動。

四、玩樂器一一口風琴

教材分析:(略)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參與童話中的音樂意境和故事情節

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感受。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歌。

2、二聲部發聲練習:

1=D4/45432|1---II

2I2|1---II

LuIniululu

要求:分聲部練,注意氣息的運用和聲音的統一。

二、新課學習?歌曲《多年以前》:

1、導言:同學們,在小時候你們都有聽長輩講故事的美好經歷

吧!你喜歡聽童話故事嗎?下面請大家來欣賞一首歌曲.

播放《多年以前》視頻,學生視聽,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新歌《多年以前》,(揭示課題《多

年以前》)。剛才同學們聽完后,這首歌的情緒如何?(請學生回答,

師小結)。歌曲里看到的圖片是童話故事《白雪公主》里的畫面,白

雪公主對大家提/個要求:同學們要學會歌曲,才能和她還有七個小

矮人一起去童話世界暢游、好不好?

2、出示《多年以前》歌譜,教師簡介歌曲(是一首4/4拍、二

聲部的英國

著名歌曲)。

3、學唱旋律:學生隨教師鋼琴用lu練唱曲譜,初步感受歌曲優

美的旋律。(先分聲部練唱,然后再合練)

4、學唱歌詞:

①學生分組進行自學唱歌詞。

(讓學生獨立學會唱詞,鼓勵學生互相學習,養成合作的意識)

②匯報,引導學生互相傾聽,評價以學生互評、教師鼓勵為主.

5、歌曲處理:

①比一比誰的眼睛最比:

師:從視覺上分析,歌曲旋律共有幾個樂句,哪幾句相同?

學生分組討論,請學生將討論結果用字母顏色卡片表示。

(板書:a>a'、b、a')

師:在歌曲的歌譜上你發現有什么記號?板書:P、f、<、>

②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

師:這些記號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師通過敲鼓或拍手

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聲音的變化。(生討論)

Pf<>

板書:弱強漸強漸弱

思考:如果老師要求同學們用紅色和粉色來表現強與弱的話,

你會選什么顏色表現強,用什么顏色表現弱呢?

②請學生完整地隨教師鋼琴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記號的唱法,

盡可能兩個聲部和諧統一,教師同時將學生演唱進行錄音)

③師: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碰到了這么多難題,同學們都克服

了。當我們坐在外婆身邊聽著外婆講那多年以前故事的時候,你當

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來把歌曲唱得更好?

(生答,教師小結并板書:優美、柔和)

④播放學生演唱錄音、讓學生將自己唱的與范唱進行對比,有何

不同?學生自我評價。(教師鼓勵評價)

⑤學生再次完整地有感情地隨伴奏演唱歌曲,請學生用三角鐵

為歌曲伴奏(優美柔和地,唱出聽著多年以前遙遠的故事的感覺)。

6、成果展示:分男女唱、獨唱與合唱等形式進行表演。(教師

鼓勵評價)

三、課堂小結:

1、師:愉快的一節課就要過去了,白雪公主說:同學們真棒,經過

努力,

最后不僅學會了這首歌曲,而且唱的那么優美.白雪公主對大

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個同學課后準備《白雪公主》的故事,下節

課講給大家聽,讓我們隨著故事一起去到美麗的童話世界遨游,好

不好?那我們下節課再見!

2、師生再見歌。

3、學生聽著音樂《多年以前》走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動畫片《白雪公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提示課題:

1、兔習歌曲《多年以前》導入曲老師扮演“外婆”講述故事一

-《白雪公主》。

2、故事接龍:四年級的學生對《白雪公主》并不陌生,讓一些

學生以故事接龍的形式將《白雪公主》的情節講給老師聽,吸引學

生的興致。

方法:1)挑選積極主動要求講述的八名學生;

2)提醒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故事情節;

3)每講到一小段,老師可以叫停,下一位學生要接得準確而流

暢。

3、片斷聯想:播放動畫片《白雪公主》里的幾段音樂:A白雪

公主驚慌逃跑的音樂;B七個小矮人之歌;C公主和小矮人的歌舞;

D白雪公主放聲高歌;讓學生來猜猜各段描寫的是什么情節?與書中

哪部分故事內容相符?

4、視聽賞析:

1)完整欣賞動畫音樂《白雪公主》;

2)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自己聯想對了幾段?重點引導學生注意

各部分音樂的變化。

3)出示相應的問題打亂后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用連線把編成

的序號的音樂段落與下列問題對應連一連。

問題:序奏音樂?一一公主逃跑的■&樂?一一在小動物們的關

心下公主開心歌唱?一一七個小矮人之歌?一一公主與矮人的歡樂

歌舞?----終曲?

5、合作表演。讓學生隨音樂來表演《白雪公主》??梢赃x擇利

用身邊的一些物體當成“鏡子、毒蘋果、皇冠”等道具。

三、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七個小矮人之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在歌曲聲中踏步走進教室,感受進行曲的風格。

2、聽歌曲錄音,請學生說說歌曲中的內容以及歌曲的情緒、速

度等。

3、按節奏朗讀歌詞:先放慢速度讀準確后再漸快,老師適時地

配彈音樂,形成一種有強有弱的朗讀高潮。

4、有情緒地唱:

1)先慢后快的方法學習歌唱。

2)B段“要繼續鏟要繼續挖,你會很快脫貧致富”這一句特別

要慢速練習,并作為難點處理;

3)曲中第四、五小節和第八、九小節有相似之處,提醒學生注

意區別;

4)“美麗鉆石閃閃亮”的亮字的延長音里可以設計一些感嘆詞,

如:啊、喔、呀……,來表達七個小矮人的驚喜、贊嘆和強烈的勞

動熱情,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中的人物產生共鳴;

5)四個“嗨”字要唱出力量、唱出精神,也可以請一組學生在

大家的歌聲中加上輕聲對應“嗨嗨”的回聲式的喊聲,漕加動感。

5、有激情地演:學會歌曲后讓學生自編動作邊唱邊玩。

方法:七名學生為一組扮演七個小矮人,其他學生拍手加油演

唱;教師提示學生變化速度來演唱,以此考驗“七個小矮人”的智

慧?!奥蹦阍撛趺囱??“快唱”你該怎么演?培養學生的表演能

力、反應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最后評出一組表演得最形象逼

真,獲得表演獎。

三、小結:

1、讓學生談談對本課的學后感受,老師再有意識地評說。

2、作業: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的民間故事和傳說,請大家下去以

小組為單位分頭查找資料,下節課【可來與大家交流.

(如:木蘭從軍、哪咤鬧海、牛郎織女、吳剛筏樹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1、綜合訓練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交流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分享;

2、每組推薦代表上臺來講?講;

三、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多年同前》。

2、有韻律地吟誦《嫦娥吳剛》;

3、請學生嘗試著用《多年以前》的旋律填唱《嫦嫉吳剛》;

四、玩節奏游戲:

1、看各種顏色球分布的圖示,隨老師手指的路線做聲勢,看誰

反應快;

2、熟悉后加上音樂《閃爍的小星》,邊聽邊做聲勢練習。

3、音樂和路線不變,改變聲勢動作順序玩(如:原來紅球拍手

現改為踏腳等),看誰配合得好。

五、拍號的意義:

1、了解拍號的定義、含義:

2、找一找我們學過的歌曲的左上方是不是都有這種記號?這就

是拍號。

按課本教材練習。

教學反思:

第五課多彩的鄉音(三)

教學目標:

1、繼續了解多彩的鄉音,學唱中國本土民歌,激發民族的自豪

感。

2、學唱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小白菜》、《對鮮花》,能比

較和發現各地力民歌不同的風格特點,領悟民歌音樂中不同的情感

表現。

3、能與他人合作演唱《對鮮花》,并能根據歌曲特點自編歌詞

進行演唱。

4、在歌曲的學習中掌握“連音線、波音”的演唱方法;能聽辨

出音樂的節奏型、樂句、音樂的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并隨音樂的變

化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

教材分析:(略)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小白菜》、《對鮮花》。

2、活動與練習:聽覺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比較和發現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風格特點,領

悟民歌音樂中不同的情感表現。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和《小白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授課:

1、復習引入:先播放前兩冊已經學習過的歌曲《鄂倫春小唱》、

《捕魚歌》、《風陽花鼓》、《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歌曲片斷,讓學生

回答它們是哪里的民歌?曲名是什么?你們能把它唱出來嗎?導入

新課一一走進“多彩的鄉音

2、完整聆聽。播放課件,請學生完整聆聽聽歌曲《太陽出來喜

洋洋》和《小白菜》,設問:大家注意到兩首歌曲的風格、情緒有何

不同呢?聽后的心情又怎么樣?師生共同討論……

3、了解地域、風土人情:

1)看課件、看地圖,說民俗,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素

材、音樂特點,這樣就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民歌體系。

2)簡介兩首民歌所產生的時代背景及所要表達的內容。

4、好聽歌曲,讓學生隨著音樂在紙上畫旋律線條,進?步感受

兩首歌曲的不同之處?!短柍鰜硐惭笱蟆窞榧夁M發展成的上下小起

伏的旋律特點,《小白菜》的旋律特點為連續的級進下行。

5、分別學唱。

學唱《太陽出來喜洋洋》:

1)老師演唱時學生配合吆喝聲唱襯詞不達意“羅兒”“郎郎扯

光扯”。簡單而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2)再把學生分成兩組來合作演唱,“襯詞組”演唱時手拍節奏,

“歌詞組”邊唱邊根據內容自編動作來表現。

3)歌曲中的裝飾音是本課的難點,引入音樂知識“波音”和“連

音線”的練習,采用先感受后理解其含義的方法,解決難點。

學唱《小白菜》:

1)讓學生合著音樂用手畫旋律線,設問:你感受到的旋律線是

以上行為主還是以下行為主?并說說為什么?然后播放課件,要求

學生能背唱歌曲。

2)通過六段歌詞的學習,讓學生對比著說一說舊社會農村那沒

有娘的孩子的苦,講一講今天過著幸福生活孩子們的甜,教育學生

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3)讓學生設計幾種演唱形式,充滿感情地歌唱全曲。

6、分析比較:學會兩首歌曲后讓學生分析討論、比較發現他們

的異同點。

歌拍節旋調情1<1速力

名號奏律式格特,,1度度

《連上五樂彳寸中強

太陽出續八分下小起聲商調觀詞和波速

來喜洋節奏顯伏式音的運

洋》得很急用

《平連六凄6慢弱

小白穩續下行聲徵調涼秦先短

菜》式后長、

旋律級

進下

“呀,,

安的拖

腔形成

哭調

7、鞏固復習。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歌聲中融進體驗到的情感,演

唱才會更出色。

三、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對鮮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授:

1、謎語導入:一開始始老師用有節奏的謎面:我說一個一,

你對一個一,什么尼開花兒在水里?直接進入教學

活動。

2、積極思維,展開想象。老師接著說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謎面,由學生自由應對。對學生奇異的答案、豐富的想像老師應給

予肯定。

3、變換形式學習:

1)將歌詞一一對應在黑板上,引導學生盡情地、問答式地對答

起來。

2)由歌詞對答轉為歌詞對唱,增加了學習難度。

3)變換多種形式對唱:如:師生對唱、男女對唱、一人問眾人

答或眾人問一人答等。

4、發揚民主,激勵創新。

1)引導不認識這些花的學生,可以根據歌詞的內容,充分發揮

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想象出來的花,

2)請學生自由討論歌詞中出現的四種花,有資料的同學可以互

相展示,共同認識。

3)請學生進一步繼續往下創編歌詞“你說一個五,我說一個

三、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活動與練習聽覺訓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活動與練習:

1、聽音樂說歌曲名。

老師先將本單元的三首民歌片段逐一播放,讓學生搶答似地說

出歌名和地名,以此復習引入新課教學。

2、聽音樂找節奏。初聽《大路歌》,聽完設問:你能找出課本

中哪一處是在《大路歌》中出現過的?大家一起來拍一拍。

3、聽音樂辨別樂句。

1)聽山有幾個樂句?

2)你所聽到的幾個樂句,用下列的哪個圖式表示正確?

▲?▲?

▲▲▲▲

4、聽音樂辨明速度。聽同一段旋律演奏了三次,設問:哪一次

速度有變化?哪一次力度有變化?哪一次兩者都沒有變化?

(第一次速度變、第二次力度變、第三次都沒變)

5、聽音樂填空視唱。老師有節奏地慢速彈鋼琴,學生看譜聽辨,

將漏掉的音填在括號里,大家再唱一唱,檢查自己聽對了幾個音。

啟發學生聽唱后自己發現第二句就是歌曲《牧女》的一個樂句,只

是句尾梢有變化。

6、聽音樂走走停停。

引導學生音樂停人就停,音樂走人就走而且要走出音樂的快慢、

強弱、漸強漸弱、漸快漸慢……總之引領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

表現音樂的變化。

三、小結。

第六課環球音樂探寶一一拉丁美洲之

教學目標:

1、欣賞聞名于世的墨西哥“草帽舞”、巴西的“桑巴舞”,參與

巴西狂歡節,感受拉丁美洲地區的民族風情和音樂文化的特色。

2、能用活潑的歌聲演唱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吧!

朋友》,學會墨西哥舞的基木舞步并能隨著音樂表現,欣賞古巴歌曲

《賣花生》并做到即興表演。

3、了解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拉丁美洲音樂中幾種常

見的打擊樂器及典型的節奏型一一切分節奏XX.X井能隨《桑巴

舞曲》用打擊樂器敲一敲。

教學內容:

1、走進墨西哥、學唱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

吧!朋友》;欣賞〈墨西哥草帽舞);

2、走進巴西、欣賞《桑巴舞曲》;

3、走進古巴、學唱古巴歌曲(賣花生〉。

教材分析:(略)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對拉丁美洲音樂文化的感受。

課時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關于墨西哥、巴西、古巴三國各種形式的資料,

如:圖片、文字、影片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走進墨西哥。

2、學唱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吧!朋友》;

3、欣賞〈墨西哥草帽舞〉;

課前準備:選擇幾位女孩子從家里收集一些帽子和圍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授課:

1、回憶引入:

讓學生回憶以前去過歐洲、亞洲“探寶旅游”,老師提問學生在

這些地方找到了哪些音樂寶藏?讓他們暢所欲言,導入:這節課老

師再帶大家去拉丁美洲看一看一一播放〈墨西哥草帽舞)……讓同

學們猜猜我們的第一站是哪里?

2、看一看:了解墨西哥的首都、國旗、國徽及風土人情、地理

環境、音樂風格等。(教師展示各種圖片資料)

3、聽一聽。

1)播放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和〈快來吧!朋友〉,

引導學生實聽時隨音樂有節奏地自由舞動身體;

2)復:聽一次,請同學們選一首喜歡的歌曲來學唱,并說說為什

么喜歡它。

4、學唱《快來吧!朋友〉:

1)看譜認真地、安靜地聽范唱錄音。

2)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靜靜地“看”,一組盡情地“動”,由

看者點評動者,然后互換角色,聽熟悉音樂后再唱。

3)演唱歌曲時,在“tata”處加上自己創編的動作。

4)自己學習教材第47頁的兒歌和短曲。

5、跳一跳。

1)學唱基本的墨西哥舞步。請學生自找一位同學結為舞伴,分

面對面或肩并肩或背對背三種形式,隨口令“右左右左右左”

跳,練習基木舞步v

2)熟練后隨音樂《快來吧!朋友》的歌聲來跳,為使同學們的

表演更逼真,老師指導大家動手用報紙設計一些帽子戴著來跳。

3)基本舞步熟練后,播放《墨西哥草帽舞》讓大家盡情模仿,

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三、小結本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走進巴西

2、欣賞《桑巴舞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展示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巴西的圖片在課上

展示。如班里有到過巴西的同學,請他給大家介紹一下巴西,并展

示自己在那里的留影,效果會很好。

2、參與巴西的狂歡:播放教學配套課件一一看看巴西有名的狂

歡節……引導學生參與狂歡,情不自禁地隨拉丁美洲特有的節奏敲

起來(利用身體各部位及身邊可以發聲的桌椅、筆盒等)跳起來。

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合著音樂的節奏進行律動,切不可游離在音樂

之外亂起哄。

3、感受桑巴的音樂:

1)欣賞桑巴舞。這是巴西代表性舞蹈,源自黑人舞蹈,聞名與

世。讓學生了解桑巴舞的表演形式、舞蹈服飾、舞蹈節奏(切分音)、

音樂的情緒等。

2)認識桑巴舞節奏:切分音):拍一拍、讀一讀(教材50頁中

節奏譜例)。

3)認識桑巴舞音樂常用的打擊樂器,并嘗試用他們來敲一敲。

(練習教材49頁中的桑巴舞音樂的基本節奏)

4)播放《桑巴舞曲》音樂片刻,邊聽邊用手拍節奏,也可以尋

找音源或小敲擊樂器來試奏。

5)再次播放桑巴舞片段,請大家模仿學習兩個動作并隨之舞蹈、

伴奏等。

:、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走進古巴。

2、學唱歌曲《賣花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欣賞與了解:播放?段速度中等、音樂纏綿、舞態柔美、舞

步動作婀娜款擺的古巴代表性舞蹈“倫巴”,學生自由模仿。老師引

入簡介古巴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音樂風格等。

2、初聽與交流:讓學生聆聽古巴歌曲《賣花生》,和大家分享

對歌曲音樂風格特點的第一感受。

3、復聽與觀察:請學生對照歌譜聽錄音,看看這首歌曲的節奏

有何特點(切分音是拉丁美洲音樂的典型節奏。

4、拍擊與感受:老師講解古巴民歌的節奏特點,請學生用自己

的手腿來拍擊感受(書中第51頁的練習)。

5、再聽與表演:先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再請學生創設情

景來“喊”歌詞,即嘗試著表演“賣花生”的場景;最后讓學生在

音樂中即興模仿表演“賣花生”。

三、小結。

教學反思:

第七課學唱兩首黃自創作的歌曲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一一黃自,并能從他的作品中獲

得美的享受。

2、學唱歌曲《西風的話》,能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

景,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間。

3.學唱歌曲《采蓮謠》,感受樂曲清新典雅的情緒,并能用活

潑、愉快的心情來歌唱。

4、建立“我的小音庫”,認識和唱準唱名5、6、7;學習新拍號;

在鍵盤樂上學會“玩”換指與轉指的演奏方法。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西風的話》、《采蓮謠》,整理“我的小音庫”。

2、介紹作曲家黃自,玩樂器。

教材分析:略

教學重點:通過歌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和喜愛黃自的代

表作品。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整理我的小音庫。

2、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授課:

1、打開我的小音庫。

1)憶一憶:復習整理“我的小音庫”。教師引導學生對學過的

八個音的唱名和音名進行整體的復習和認知。A、隨老師的手號準確

回憶演唱自己小音庫里的音;B、讓學生找一找其中最高的音是誰,

最低的音又是誰?C、請學生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在黑板的臺階

上,即doremifasollasido或C、D、E、F、G、A、B、Co

2)認一認:學認新唱名。認識帶低音點的“s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