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茄果蔬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_第1頁
設施茄果蔬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_第2頁
設施茄果蔬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_第3頁
設施茄果蔬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嚴格,要求在市場中流通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不存在嚴重的藥物殘留,綠色、生態、安全。蔬菜作為我們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其品質的優良直接關乎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蔬菜栽培管理過程中就需要關注種植環節,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以此來提升栽培效率和栽培質量。關鍵詞:設施茄果蔬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蔬菜綠色栽培指的是以高科技手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通過生態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利用的方式,實現蔬菜生產的清潔、安全、高效。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健康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需求清潔、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也日益增加。傳統的露天蔬菜種植方式面臨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化肥農藥等資源的限制。而設施蔬菜栽培由于其小占地、節水、無土耕種等特點,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設施蔬菜栽培可以有效避免極端天氣災害、降低氣候變化對蔬菜生產的不利影響,保證了穩定的產量和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化設施蔬菜栽培技術越來越成熟,例如智能溫室、自動化澆灌系統以及環境監測系統的應用也促進了設施蔬菜綠色栽培的發展。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長,對新鮮蔬菜的需求量在增加,而設施栽培不受季節限制,可以滿足市場對蔬菜的持續需求。1品種選擇選擇具有較強適應性、生長周期、抗病性強、產量較高、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耐儲運的品種,延長銷售周期,減少損耗。常見的品種包括了白果強豐、春雷2號、霞粉、遼粉雜3號、中雜9號、浙粉202等幾種。2播種育苗2.1苗床地的選擇與處理選擇土壤肥沃、透氣性好、保水能力強、病蟲害少的地方作為苗床。同時,苗床的地理位置應便于管理,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在選定的苗床上進行翻耕,深度一般在20-30cm。翻耕前,應先清除雜物和雜草,然后進行深耕,使土壤松散,有利于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在整地過程中,均勻施入有機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作為底肥。一般每667m2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2500kg,45%的氮磷鉀復合肥30-50kg。將翻耕后的土壤平整,筑成寬度適中(一般為1-1.5m)、長度根據需要調整的苗床,苗床高出地面3-5cm,苗床直接保留步道50-80cm[1]。在筑好的苗床上,均勻施入腐熟有機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施肥后進行淺耕,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2.2種子選擇與處理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性強、生長周期適中的番茄品種。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選,清除雜質、癟粒、病粒和不完全粒,以保證種子質量。為了預防病蟲害,可以采用藥劑拌種的方法。常用的拌種藥劑包括了福美雙、甲基托布津和殺蟲劑。推薦每100kg種子用福美雙200g,拌種時將福美雙與種子混合均勻?;蛘呙?00kg種子用甲基托布津200g,拌種時將甲基托布津與種子混合均勻。預防地下害蟲可以每100kg種子用殺蟲劑(如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100g,拌種時將殺蟲劑與種子混合均勻。拌種時,先將藥劑溶解在適量的水中,然后將藥液與種子攪拌均勻,確保藥劑均勻分布在種子表面。拌種后,將種子攤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晾干至適宜播種的狀態。2.3播種日期確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對番茄的生長和發育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在確定播種日期時,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例如,溫度、濕度、光照等。同時,不同的種植模式對番茄的播種日期也有影響。例如,在溫室種植的情況下,播種日期可以適當提前,而在露地種植的情況下,則需要考慮季節和氣候條件。在確定播種日期時,還需要考慮市場需求,以確保番茄的上市時間和銷售情況。一般平均氣溫在10度左右開始播種,推薦采用穴盤育苗模式[2]。2.4播種方法番茄穴盤育苗一般選用50孔或72孔的穴盤。規格的選擇要根據育苗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來確定,一般選擇適合的孔徑和深度,以保證每個穴孔內種子的生長空間和育苗效果。每穴播種量一般為1-2粒,具體播種量要根據番茄種子的質量和育苗目標來確定。為了保證育苗效果,一般建議使用高質量的種子,并根據育苗目標確定播種量,避免播種過多或過少。播種深度一般為0.5-1.0cm,具體播種深度要根據番茄種子的特性和育苗要求來確定。播種深度過淺或過深都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和育苗效果,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多種操作過程中要將提前配置好的營養土裝入到育苗盤當中(蛭石、1/3、珍珠巖、1/3、椰殼炭1/6、珊瑚砂1/6),一般裝入到穴孔的70%左右,然后將消毒好的種子放置在血孔當中上方覆蓋一層濕潤的營養基質。用手指輕輕按實穴孔,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并使土壤表面平整。在穴盤均勻地碼放到苗床上,四周用土壤圍堵緊實,表面噴灑適量的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讓水浸泡種子。灌溉結束之后,上方覆蓋一層農用地膜。2.5苗期管理當有70%-80%的種子出土之后,要將上方覆蓋的農用地膜切除,然后注重做好苗床的溫度濕度和水肥管理。出苗前保持在25-30℃,保持在60%-70%,有利于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出苗后降至20-25℃,逐漸降低濕度,控制在50%-60%,有利于幼苗的根系發育和生長。根據幼苗的生長需求和土壤濕度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避免過度濕潤導致幼苗生長不良。灌溉時應選擇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確保在苗期階段,苗床的土壤墑情能夠持續維持在60%-65%。在幼苗生長初期,適量施用氮磷鉀復合肥,促進幼苗生長。隨著幼苗的生長,逐漸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和次數,注意避免過量施肥導致燒苗。在幼苗分苗后,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追施一次肥料,以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通常在幼苗期可以噴灑2%的過磷酸鈣溶液1-2次,按照每667m2使用20-30kg進行葉面噴灑,也可以選擇使用1%的尿素溶液和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667m2分別使用20-30kg混合之后進行葉面噴灑,噴灑結束之后要立即使用清水進行清洗,避免出現肥害。3定植3.1定植苗質量要求定植苗應生長健壯,葉片顏色鮮艷,葉面積適中,無病蟲害跡象。根系應發達,主根長度約為5-10cm,側根數量較多,無病蟲害和損傷。莖稈應粗壯,具有較好的抗壓性和抗倒伏能力。苗齡一般在3-4片真葉期較為合適,此時幼苗對環境適應性強,易成活。定植苗還應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在不同土壤、氣候條件下正常生長和發育。3.2移栽定植結合育苗時間,一般采用冬插番茄種植模式。冬茬設施番茄的定植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設施條件來確定。一般來說,定植時間應在氣溫逐漸回升,土壤溫度適宜(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0℃以上)的時候進行。在確定定植時間時,還需考慮番茄的生長周期,確保在寒冷季節來臨前,番茄能夠生長到一定的苗齡,以抵抗低溫的影響。定植株距和行距的確定要考慮番茄的種植密度、生長習性以及設施的條件。一般來說,冬茬設施番茄的定植株距可在20-30cm之間,行距可在40-60cm之間。這樣的株距和行距有利于番茄的生長,同時有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定植深度對于番茄的生長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定植深度以幼苗根部與土壤表面平行為宜,避免過深或過淺。過深會導致幼苗生長緩慢,過淺則容易導致幼苗倒伏。將幼苗從育苗盤中取出,輕輕剝離根部附近的土塊,避免損傷幼苗根系。將幼苗放入定植穴中,用土壤填埋,并用手指輕輕壓實,使幼苗根部與土壤密切接觸。定植完成后,及時進行一次澆水,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恢復和生長。4定植后的管理4.1溫度濕度調控首先,定植初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有利于幼苗的生長。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有助于幼苗的生長和發育。濕度保持在60%-70%,避免過高濕度導致幼苗病害的發生。其次,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逐漸降低濕度,控制在50%-60%,有利于幼苗的根系發育和生長。再次,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濕度保持在50%-60%,有利于果實膨大和減少病害發生。最后,果實成熟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濕度保持在50%-60%,有利于果實成熟和減少病害發生[3]。4.2灌溉追肥番茄緩苗期既要營造一個高濕環境,有利于植株的緩苗生長,同時還需要因為澆水不當而造成的地表溫度下降。一般緩苗之后要灌溉一次緩苗水,隨水追施尿素5-10kg,促進秧苗生長。在灌溉緩苗水之后要適當進行堆苗處理,嚴格控制灌溉量,少量多次進行松土除草,深度一般控制在8-10cm,提高地表溫度,保持土壤墑情,適當控制莖葉旺盛生長,促進體內營養物質積累,促進根系生長,當番茄的果實生長到核桃大小之后,要結束蹲苗,每667m2追施尿素10kg,或者使用腐熟的人畜糞尿1000kg。盛果期要保證水肥充足,選擇使用尿素15kg或者腐熟的人畜尿1000kg施用1-2次,每次間隔7-10天。在追肥灌溉處理過程中一定要保障均勻,不能忽大忽小,否則容易導致疾病出現。4.3綁蔓、整枝、摘心設施番茄綁蔓、整枝、摘心是栽培過程中重要的管理措施,對于保持植株生長平衡、提高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一般在番茄苗長到3-4片真葉時開始綁蔓。南北向拉12號鐵絲作為吊秧架,然后在12號鐵絲上按株距大小豎直拴繩。將番茄莖基部系于吊繩上,隨著植株生長,定期將植株向上牽引。綁蔓時所用綁繩的結繩方法應采用“8”字形,確保綁莖的環不能勒得太緊,以免影響番茄莖的加粗生長。在番茄苗長到5-6片真葉時開始整枝。采用單干整枝法,即保留主干,將所有側枝陸續摘除。整枝時應從基部開始,逐步向上進行。整枝過程中,注意清除病蟲害葉片和多余側枝,保持植株生長平衡。在番茄植株長到約1.5m高時進行摘心。用手輕輕摘除頂部的生長點,使植株高度控制在1.5m左右。摘心時應注意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植株。摘心后,植株會發出新的側枝,及時抹去多余的側枝,保持植株生長平衡。5病蟲害綠色防控5.1黏蟲板防治粘蟲板防治設施番茄病蟲害的原理是利用害蟲對黃/藍光的趨光性,吸引害蟲落在粘蟲板上,從而減少害蟲對番茄植株的侵害。以下是黏蟲板防治設施番茄病蟲害的設置高度、每667m2設置數量和更換頻率。粘蟲板一般設置在距離地面1.5m的高度處。這個高度有利于吸引同翅目的蚜蟲、葉蟬等;雙翅目的種蠅;纓翅目的薊馬等多種害蟲。設置時,將黏蟲板固定在番茄植株行間,保持相互間距約10-15m。每667m2可設置30-40塊黏蟲板。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和種植密度適當調整設置數量。在蟲害高發期,可以適當增加黏蟲板數量以提高防治效果。黏蟲板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4個月。在此期間,若發現黏蟲板上的害蟲數量明顯減少,說明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適當延長更換時間。若害蟲數量較多,建議每2-3個月更換一次黏蟲板。5.2性誘劑防治性誘劑防治設施番茄病蟲害的原理是利用害蟲的性別信息素吸引同種異性害蟲,從而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常用性誘劑有棉鈴蟲性誘劑、甲基丁香酚、糖醋液、蚜蟲性誘劑、葉螨性誘劑、斜紋夜蛾性誘劑。每667m2可設置2-3個性誘劑誘捕器。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和種植密度適當調整設置數量。性誘劑誘捕器應設置在番茄植株行間,間距約10-15m,以便覆蓋整個種植區域。在蟲害高發期,可以適當增加誘捕器數量以提高防治效果。性誘劑的有效期一般為3-4個月。在此期間,若發現誘捕器內的害蟲數量明顯減少,說明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適當延長更換時間。若害蟲數量較多,建議每2-3個月更換一次性誘劑。5.3糖醋液防治糖醋液防治番茄病蟲害的原理是利用害蟲對糖、醋的趨化性,吸引害蟲落入糖醋液中,從而減少害蟲對番茄植株的侵害。以下是糖醋液防治番茄病蟲害的詳細配比方案、設置位置、每667m2設置量和更換頻率。糖醋液的配比一般為糖∶醋∶水=1∶3∶10。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糖醋液的濃度,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糖醋液誘捕器應設置在番茄植株行間,間距約10-15m,以便覆蓋整個種植區域。在蟲害高發期,可以適當增加糖醋液誘捕器數量以提高防治效果。每667m2可設置2-3個糖醋液誘捕器。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和種植密度適當調整設置數量。糖醋液的有效期一般為1-2個月。在此期間,若發現誘捕器內的害蟲數量明顯減少,說明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適當延長更換時間。若害蟲數量較多,建議每2-3周更換一次糖醋液。5.4化學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藥物,遵循“三不誤、四講究”的原則,即不誤農藥品種、不誤農藥用量、不誤農藥使用時間,講究農藥搭配、使用方法、使用技術、使用濃度。設施番茄晚疫病發病初期噴灑72%霜霉疫凈可濕性粉劑稀釋800-1000倍液噴灑,一周一次,連續3-4次。病毒病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一周一次,連續3-4次。早疫病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一周一次,連續3-4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