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_第1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_第2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_第3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_第4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

(基礎知識)試題模擬試卷37

一、中文選擇題(本題共66題,每題1.0分,共66

分。)

1、在計算機的浮點數表示中,主要影響數值表示范圍的是(1)。

A、尾數的位數

B、階碼的位數

C、規格化的方法

D、尾數下溢的處理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浮點表示法是指把一個數的有效數字和數的范圍,在計算機的一個存

儲單元中分別予以表示。這種把數的范圍和精度分別表示的方法,數的小數點位置

隨比例因子的不同而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浮動。一個機器浮點數由階碼、尾數及其符

號位組成。其中,階碼用整數形式表示,指明小數點在數據中的位置,決定了浮點

數的表示范圍;尾數用定點小數表示,給出有效數字的位數,決定了浮點數的表示

精度。換言之,在計算機的浮點數表示中,主要影響數值表示范圍的是階碼的位

數,影響計算精度的是尾數的位數。

2、執行指令時,操作數存放在內存單元中,指令中給出操作數所在存儲單元地址

的尋址方式稱為(2)。

A、立即尋址

B、直接尋址

C、相對尋址

D、寄存器尋址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尋址方式是指如何對指令中的地址字段進行解釋,以獲得操作數據的

方法或獲得程序轉移地址的方法。常見的尋址方式有立即尋址、直接尋址、間接尋

址、寄存器尋址、寄存器間接尋址、相對尋址和變址尋址等。各種尋址方式操作數

存放位置見表3-4o

表3-4常見尋址方式操作數存放位置表

尋址方式操作數存放位置

立即尋址操作數包含在指令中

直接尋址操作數存放在內存單元中,指令中直接給出操作數所在存儲單元的地址

寄存器尋址操作數存放在某一寄存器中,指令中給出存放操作數的寄存器名

間接尋址指令中給出了操作數地址的地址

在指令地址碼部分給出一個偏移量(可正可負),操作數地址等于本條指令的地址加上該偏

相對尋址

移量

變址尋址操作數地址等于變址寄存器的內容加偏移量

執行指令時,操作數存放在內存單元中,指令中給出操作數所在存儲單元地址的尋

址方式稱為直接尋址。

3、在計算機的可靠性模型中,m模冗余系統是由m個相同的模塊和一個⑶組成。

A、表決器

B、控制器

C、緩沖器

D、加速器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m模冗余系統由m個(m=2n+l為奇數)相同的子系統和一個表決器組

成,經過表決器表決后,m個子系統中占多數相同結果的輸出作為系統的輸出,

如圖3-9所示。圖3.9模冗余系統模型圖在m個子系統中,只有n+1

個或n+1個以上子系統能正常工作,系統就能正常工作,輸出正確結果。假設表

決器是完全可靠的,每個子系統的可靠性均為R0,則m模冗余系統的可靠性R(t)

欲。=£加(1-與嚴

為:o例如,某個3模系統,有任何兩個或3個子系統輸出

相同時,則選擇該相同的輸出作為系統輸出。假設單個子系統的可靠性為0.8時,

整個系統的可靠性為

R")=C;R,l-凡產+c;E(l-&)3,=^x0.82x(l-0.8)+1x0.8)x]=0.384+0.512=0.896。

2x1

4、利用海明碼(HammingCode)糾正單位錯,如果信息碼字為1011101,則至少需

要加入(4)位冗余位。

A、1

B、2

C、3

D、4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信息冗余中的海明碼能糾正可能出現的單比特錯。假設信息位為匕

冗余校驗位為r,糾正單比特錯需滿足2+k+r+l的關系。本試題中,k=7,則侖4。

5、某指令流水線由5段組成,各段所需要的時間如圖3-1所示。連續輸入10條指

令時的吞吐率為(5)。圖3/某指令流水線各段所需要時間圖

A、0.1428At

B、0.2041At

C、0.2857/At

D、0.3333/At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從圖3?1中可看出,該流水線各段所經歷的時間不一樣,因此,該指

rp?---------

令流水線吞吐率的計算公式為I-式中m為流水線的段數;n為

輸入的指令數;&i為第i段所需時間;為該段流水線中瓶頸段的時間。將題中

已知條件代入卜式,則吞葉率TP的計算結果如下所示.

10____________100.2857

TP=-----------------------=

(l+3+U2+l)dr+(10-l)x3Jr_35Jr-At

24+(〃-1)的

1-1

6、CPU執行程序時,為了從內存中讀取指令,需要先將(6)的內容輸送到地址總線

上。

A、指令寄存器

B、標志寄存器

C、程序計數器

D、變址寄存器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當CPU從內存中讀取指令的時候(即在存取指令周期中),CPU首先

將程序計數器(PC)的內容送到地址總線上,同時送出內存的讀控制信號,將所選中

的內存單元的內容讀入CPU,并將其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

7、在非授權的情況下,使用Sniffer軟件接收和截獲網絡上傳輸的信息,這種攻擊

方式屬于(7)。

A、放置特洛伊木馬程序

B、DDoS攻擊

C、網絡欺騙

D、網絡監聽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網絡監聽工具是提供給管理員的一類管理工具。使用這種工具,可以

監視網絡的狀態、數據流動情況以及網絡上傳輸的信息。但是網絡監聽工具也為黑

客們提供了手段,當信息以明文的形式在網絡上傳輸時,便可以使用網絡監聽的方

式來進行攻擊。將網絡接口設置在雜亂(promiscuous)模式,便可以源源不斷地將網

上傳輸的信息截獲。常見的網絡監聽例子是,在非授權的情況下,使用Sniffer工

具接收和截獲網絡上傳輸的信息。

8、IE7.0瀏覽器將Web站點分成4種安全區域。其中,“Internet”區域的默認安全

級別設置為(8)。

A、中低

B、中

C、孽

D、同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InternetExplorer7.0將Web站點分成4種安全區域,即Internet區

域、本地Intranet區域、可信站點區域和受限站點區域。各安全區域說明及其默認

安全級別見表3-5o

表3-5IE6.0各安全區域說明表

默認安全級

區域說明

包含使用通用命名約定(眥)路徑建立的所有網絡連接和繞過代理服務器

本地

的或名稱中不包括句點(例如http://local)的Web站點。但有一個前提:中級

Intranet

這些Web站點未被指定到“受限制的站點”或“受信任的站點”區域

可信站點包含認為安全的怩b站點,默認情況下,沒有任何Veb站點被指定到該區域中

此區域包含不信任的Web站點。默認情況下,沒有任何Web站點被指定到該

受限站點高

區域

Internet此區域包括所有未包括在任何其他區域中的Web站點中高

9、某WindowsXP計算機安裝無線網卡后,用于添加無線網絡的“無線網絡屬性

‘關聯選項卡配置界面如圖3-2所示。若“網絡驗證(A)”項的值選擇為“開放式”,

則“數據加密(D)”項可供選擇的值有“已禁用”和“(9)”。

圖3?2“關聯”選項卡配置界面

A、WAP

B、WEP

C、TKIP

D、WML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某WindowsXP計算機安裝無線網卡后,依次執行[程序]-[控制面

板]一[網絡連接]命令,右鍵單擊“無線網絡連接”圖標,在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

令,然后選擇“無線網絡配置''選項卡,彈出如圖3-10所示的對話框。單擊[添加]按

鈕,彈出如圖3-11所示的“關聯”選項卡配置界面。圖3-11中“網絡名(SSID,即服

務集標識符)”用于指定無線網絡設備的服務區域認證ID。每當無線站點要與AP通

信時,AP將會檢查其SSID是否與AP內部的SSID相同。如果兩者不符,就拒絕

提供服務。因此,“網絡名(SSID)”的值應設置成與所在無線覆蓋區AP的SSID相

同的值。若圖3-2中“網絡驗證(A)”項的值選擇為“開放式”,則“數據加密(D)”項可

供選擇的值有“已禁用''和"WEP”,如圖3-11所示。無線加密協議(WEP)在鏈路層采

用RC4對稱加密技術,用戶的加密密鑰必須與AP的密鑰相同時才能獲準存取網

絡的資源,從而防止非發權用戶的監聽、訪問。WEP提供了40位(有時也稱為64

位)和128位長度的密鑰機制。”密鑰索引(高級戶的默認值為I,見圖3-11。

圖3-10“無線網絡配置”選項卡

圖3?11“關聯”配置界面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某教授于

2008年6月1日自行將該條例譯成英文,投遞給某國家的核心期刊,并于2008年

11月1日發表。國家相關部門認為該教授的譯文質量很高,經與該教授協商,于

2009年1月5日發文將該譯文定為官方正式譯文。(10)。

A、由于該教授未經相關部門同意而自行翻譯官方條例,因此對其譯文不享有著作

B、該教授對其譯文自2008年6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權

C、該教授對其譯文自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月4日期間享有著作權

D、該教授對其譯文自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4口期間享有著作權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我國《著作權法》第2章第2節第12條規定,"改編、翻譯、注釋、

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和整理人享有,但行使

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因此,該教授自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

月4日期間享有該翻譯作品的著作權。

11、以下標準代號中,(11)不屬于國家標準代號。

A、GSB

B、GBZ

C、GB/T

D、GA/T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我國國家標準中,強制性國家標準代號為“GB”;推薦性國家標準代

號為“GBT”;“GBZ”是我國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的代號;“GSB”是我國國家

實物標準代號;“GAT,,是公共安全推薦性標準,它是我國公安部制定的行業標

準。

12、(12)圖像通過使用彩色查找來獲得圖像顏色。

A、真彩色

B、偽彩色

C、直接色

D、矢量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在組成一嗝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值中,有R、G和B共3個基色分

量,每個基色分量直接決定顯示設備的基色強度,這樣產生的彩色稱為選項A的

“真彩色”。偽彩色圖像是將像素值當做彩色查找表的表項入口地址,去查找一個顯

示圖像時使用的R、G、B值。用查找出的R、G、B值產生的彩色稱為偽彩色。

直接色圖像中把每個像素值分成R、G和B分量,每個分量作為單獨的索引值對它

做變換,通過變換表找出基色強度。用變換后得到的R、G和B強度值產生的彩色

稱為直接色。矢量圖像中使用一系列計算機指令來表示一幅圖,如畫點、線、曲線

和矩形等,其中,顏色屬性表示了這些形狀的顏色。

13、對于MPEG視頻中的空間冗余信息可以采用(13)的方法來進行壓縮編碼。

A、幀間預測和變換編碼

B、哈夫曼編碼和運動補償

C、變換編碼和幀內預測

D、幀內預測和運動補償

標準答案:c

知識點露析:視頻圖像本身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存在冗余信息。對視頻進行編碼就

是去除時間和空間上的冗余信息。去除空間上的冗余信息時,不參照任何過去的或

者將來的其他圖像幀,壓縮編碼可以采用類似JPEG的壓縮方法,主要采用的壓縮

技術包括幀內預測編碼和變換編碼。去除時間上冗余信息時,常用的壓縮技術包括

幀間預測編碼和運動補償方法。

14、某幅圖像具有640x480個像素點,若每個像素具有8位的顏色深度,經5:1

壓縮后,其圖像數據需占用的存儲空間為(14)字節。

A、61440

B、307200

C、384000

D、3072000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若每個像素具有n=8位的顏色深度,則可表示2n=28=256種不同的顏

色。若一幅圖像具有640x480個像素點,每個像素具有8位的顏色深度,未進行壓

縮時其圖像數據所占用的存儲空間為(640x480x8)b=(640x480)B。經5:1壓縮后,圖

640x480

B=61440B

像數據所占用的存儲空間為-5-

15、新軟件項目與過去成功開發過的一個項目類似,但規模更大,此時比較適合使

用(15)進行項目開發設計。

A、原型法

B、變換模型

C、瀑布模型

D、螺旋模型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由于新項目與過去成功開發過的一個項目類似,已經有了成功的項目

開發經驗和積累的軟件模塊,因此,應盡可能將這些經驗和軟件模塊應用到新項目

中,即對于這個規模更大的軟件項目應該使用瀑布模型進行開發。

16、當使用數據流圖對一個工資系統進行建模時,(16)可以被認定為外部實體。

A、工資單

B、工施系統源程序

C、接收工資單的銀行

D、工資數據庫

標準答案:C

知識E解晶:數據流程圖(DataFlowDiagam,DFD)也稱數據流圖,是一種便于用

戶理解、分析系統數據流程和描述系統邏輯模型的圖形工具。它擺脫了系統的物理

內容,精確地在邏輯上描述系統的功能、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等,是系統邏輯模

型的重要組成部分。DFD由數據流、加工、數據存儲和外部實體4個要素構成。

外部實體是指存在于軟件系統之外的人員或組織,它指出系統所需數據的發源地和

系統所產生數據的歸宿點。當使用DFD對一個工資系統進行建模時,接收工資單

的銀行可以被認定為是一個外部實體,而選項A、B和D的內容都不符合外部實

體的定義。

17、為了直觀地分析系統的動作,從特定的視點出發描述系統的行為,需要采用動

態分析的方法。其中,(17)適用于描述與分析相互獨立、協同操作的處理系統,也

就是并發執行的處理系統。

A、狀態遷移圖

B、時序圖

C、Petri網

D、HIPO圖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為了直觀地分析系統的動作,從特定的視點出發描述系統的行為,需

要采用動態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動態分析方法有狀態遷移圖、時序圖和Peiri網。

狀態遷移圖是描述系統的狀態如何響應外部的信號進行推移的一種圖形表示。時序

圖用于對比在系統中處理時間的時序與相應的處理時間,進行系統分析。Petri網

方法本來是表達異步系統的控制規則的圖形表示方法,現在已經廣泛地應用于硬件

與軟件系統的開發中,它適用于描述與分析相互獨立、協同操作的處理系統,也就

是并發執行的處理系統。在結構化設“中,分層輸入一處理一輸出圖(HIPO圖)既

可以描述軟件總的模塊層次結構,又可以描述每個模塊的輸入輸出關系、處理內

容、模塊的內部數據和膜塊的調用關系。它是系統設計的重要成果,也是系統實施

階段編制程序設計任務書和進行程序設計的出發點和依據。

18、圖3-3中的程序由A、B、C、D和E等5個模塊組成,表3-1模塊之間的接口

表中描述了這些模塊之間的接口,每一個接口有一個編號。此外,模塊A、D和E

都要引用一個專用數據區。那么A和D之間耦合關系是(18)。

圖3?3某程序各模塊之間的關系

表3T模塊之間的接口表

編號參數返回值

1數據項數據項

2數據項數據項

3功能碼無

4、5無

A、標記耦合

B、內容耦合

C、數據耦合

D、公共耦合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由于模塊A和模塊D都引用了專用數據區的內容,因此,模塊A和

D之間的耦合關系是公共耦合。

19、測試是保證軟件質量的重要手段。根據國家標準GB8566-88《計算機軟件開

發規范》的規定,應該在(19)階段制定系統測試計劃。

A^需求分析

B、概要設計

C、詳細設計

D、系統測試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根據國家標準GB8566—88《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的規定,單元測

試是根據詳細設計階段給出的“規格說明書”在編碼階段完成的測試工作;集成測試

的計劃是在概要設計階段制訂的:系統測試計劃應該在需求分析階段就開始制訂,

并在設計階段細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統編碼完成后才制訂測試計劃;而驗收測試

則檢測產品是否符合最終用戶的需求。軟件測試的各個階段與軟件開發階段的對

9瑪

應關系如圖3-12所示。圖工12各軟件開發階段與軟件測試階段的對應關系圖

20、某軟件產品在應用初期運行在Windows2000環境中。現因某種原因,該軟件

需要在Linux環境中運行,而且必須完成相同的功能。為適應該需求,軟件本身需

要進行修改,而所需修改的工作量取決于該軟件的(20)。

A、可復用性

B、可維護性

C、可移植性

D、可擴充性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軟件的可復用性指軟件或軟件的部件能被再次用于其他應用中的程

度。軟件復用性取決于其模塊獨立性、通用性和數據共享性等。軟件的可維護性是

指一個軟件模塊是否容易修改、更新和擴展,即在不影響系統其他部分的情況下修

改現有系統功能中問題或缺陷的能力。軟件的可移植性指將軟件系統從一個計算機

系統或操作系統移植到另一種計算機系統或操作系統中運行時所需工作量的大小。

可移植性取決于系統中硬件設備的特征、軟件系統的特點和開發環境,以及系統分

析與設計中關于通用性、軟件獨立性和可擴充性等方面的考慮。軟件的可擴充性指

軟件的體系結構、數據設計和過程設計的可擴充程度。可擴充性影響著軟件的靈活

性和可移植性。由以上分析可知,該軟件產品從Windows2000環境中遷移到

Linux環境中運行,為完成相同的功能,軟件本身需要進行修改,而所需修改的工

作量取決于該軟件產品的可移植性。

21、進程的五態模型包括運行狀態、活躍就緒狀態、靜止就緒狀態、活躍阻塞狀態

和靜止阻塞狀態。針對圖3-4的進程五態模型,為了確保進程調度的正常工作,

(a)、(b)和(c)的狀態分別為(21)。圖34進程的五態模型圖

A、靜止就緒、靜止阻塞和活躍阻塞

B、靜止就緒、活躍阻塞和靜止阻塞

C、活躍阻塞、靜止就緒和靜止阻塞

D、活躍阻塞、靜止阻塞和靜止就緒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在多道程序系統中,進程在處理器上交替運行,在運行、就緒和阻塞

3種基本狀態之間不斷地發生變化。由于進程的不斷創建,系統資源(特別是主存

資源)已不能滿足進程運行的要求。此時就必須將某些進程掛起,對換到磁盤鏡像

區,暫時不參與進程調度,以平衡系統負載的目的。如果系統出現故障,或者是用

戶調試程序,也可能需要將進程掛起檢查問題。在圖3-4具有掛起狀態的進程狀

態及其轉換圖中,活躍就緒是指進程在主存并旦可被調度的狀態。(c)空缺處各選

項中,靜止就緒是指進程被對換到輔存時的就緒狀態,是不能被直接調度的狀態,

只有當主存中沒有活躍就緒態進程,或者是掛起態進程具有更高的優先級,系統將

把掛起就緒態進程調回主存并轉換為活躍就緒。因此,圖3-4的⑹空缺處應填入

“靜止就緒”這一狀態。活躍阻塞是指進程在主存中。一旦等待的事件產生,便進

入活躍就緒狀態。因此,圖3-4的(a)空缺處應填入“活躍阻塞”。靜止阻塞是指進

程對換到輔存時的阻塞狀態。一旦等待的事件產生,便進入靜止就緒狀態。故圖

3-4的(b)空缺處應填入“靜止阻塞”。由以上分析可知,(21)空缺處的正確答案是選

項D。另外,對于一張完整的進程五態模型圖,見需在圖3-4模型圖中增加一條

從“運行”態到“活躍阻塞''態的邊,其狀態轉換原因是“等待”事件(如10請求)發生,

以及增加一條從“運行”態至上靜止就緒”態的邊,其狀態轉換原因是“掛起”。

22、頁式存儲管理當中的頁面是由(22)所感知的。

A、用戶

B、操作系統

C、編譯系統

D、鏈接程序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進行存儲分配時,頁式存儲管理為每個作業建立一張頁表,指出邏輯

地址中頁號與主存中塊號的對應關系。然后,借助于硬件的地址轉換機構,在作業

執行過程中按頁動態定位。每執行一條指令時,按邏輯地址中的頁號查頁表,得到

對應的塊號,根據關系式,絕對地址二塊號x塊長+單元號,計算出欲訪問的主存單

元的地址。由此可知,頁面是由操作系統所感知的。

23、某磁盤的轉速為72U0轉分,傳輸速度為4Mbps,控制器開銷為1ms。要保證

讀或寫一個512字節的扇區的平均時間為11.3ms。那么,該磁盤的平均尋道時間

最大應不超過(25)ms。

A、3.9

B、4.7

C、5.5

D、6.1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磁盤讀或寫某個扇區所需平均時間應包括①該磁盤的平均尋道時

間、②平均旋轉時間、③讀或寫數據的傳輸時間和④控制器的開銷時間等。通

常,選用磁道旋轉一周所用時間的一半作為平均旋轉,(或等待)時間。由于磁盤的

=——X—?4.1667xlO-,s-4.17ms?

轉速為7200轉分,因此平均旋轉時間72002由于該

磁盤的傳輸速度為4Mbps,因此,讀或寫一個512字節的數據所需的傳輸時間

=—----?0.1221ms?

4x2x2B/s控制器開銷為1ms。要保證讀或寫一個512字節的扇

區的平均時間為11.3ms,則該磁盤的平均尋道時間的最大值為11.3-4.167-0.122-

1=6.011ms,即不超過6.1ms。

24、若文件系統容許不同用戶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則操作系統應采用

(26)來實現。

A、索引表

B、索引文件

C、指針

D、多級目錄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操作系統中文件管理的基本知識及應用。常見的目錄結

構有3種:一級目錄結構、二級目錄結構和多級目錄結構。一級目錄的整個目錄組

織是一個線性結構,在整個系統中只需建立一張目錄表,系統為每個文件分配一個

目錄項(文件控制塊)。一級目錄結構簡單,但缺點是查找速度慢,不允許重名和不

便于實現文件共享等,因此它主要用在單用戶環境中。為了克服一級目錄結構存在

的缺點,引入了二級目錄結構。二級目錄結構是由主文件目錄MFD(MasterFile

Direclory)和用戶目錄UFD(UserFileDirectory)組成的。采用二級目錄結構也存在一

些問題。該結構雖然能有效地將多個用戶隔離開,這種隔離在各個用戶之間完全無

關時是一個優點;但當多個用戶之間要相互合作去共同完成一個大任務,且一個用

戶又需去訪問其他用戶的文件時,這種隔離便成為一個缺點,因為這種隔離使諸用

戶之間不便于共享文件。所以引入多級目錄結構,這樣允許不同用戶的文件可以具

有相同的文件名。

25、在C語言中,設有數組定義:chararray[]-tChina,,j則數組array所占用的空

間為(27)。

A、5個字節

B、6個字節

C、10個字節

D、12個字節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字符數組是每個元素存放一個字符型數據的數組。C語言中約定用\

0作為字符串的結束標志,它占內存空間,但不計入字符串的長度。對數組array

賦初值chararray[]="China”,此時系統自動在末尾加入一個''O',此時數組array

的長度為6,所占用的空間為6個字節,即chararmy口="China”等價于char

array[]=rC;h:i?;\0》若定義chararray[]=rC:h;i?,},此時數組

array的長度為5個字節。

26、對于以下編號為①、②、③的正規式,說法正確的是(28)。①(aa*|ab)*b

②(a|b*|aa)*b③(a|b)*b

A、正規式①和③等價

B、正規式①和②等價

C、正規式倉)和必等價

D、正規式①、②和③互不等價

標準答案:c

知識點.帚:根據正規式r和s的意義,兩個正規式等價說明r和s代表的字符串

集合相同,因此可用證明集合相等的方法判斷。另外,也可構造出與每個正規式對

應的自動機進行說明。但是這兩個方法實施起來都很煩瑣,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

是,根據正規式的含義及其代數性質進行判斷。由于題目中給出的正規式①、②

和③的共同之處是以字符b結尾,因此只需考慮正規式"(aa*|ab)*"、"((a|b)*|aa)*”

和“(a|b)*”之間的等價關系。從直觀的角度理解,正規式"(aa*|ab)*”表示的是包含空

串£及a開頭的且每個b之后必然出現a的字符串的集合;而正規式“(a|b)*”表示包

含空串£在內的所有a和b構成的字符串集合,并不限制b的出現方式;正規式

”((a|b)*|aa)*”表示的字符串也不具有必須以a開頭的特點。因此,正規式①與②和

正規式①與③的等價關系即可排除,即先排除選項A和B。由于“(a|b)*”已經包括

了含有“aa”子串的所有a和b字符串,因此,對于正規式"((a|b)*|aa)*”中的“aa”可省

略,即正規式"((a|b)*|aa)*”與“(a|b)*”是等價的,故正確答案是選項C。

27、表達式(29)對應的逆波蘭式是“ab+-cd-”。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一個表達式可用一棵二叉樹表示,其中的葉子節點表示操作數,內部

節點表示操作符或中間結果,根節點表示整個表達式的值。對此二叉樹分別進行前

序、中序和后序遍歷恰好為表達式的前綴表示(波蘭式)、中綴表示和后綴表示(逆波

蘭式)。其中,表達式的前綴和后綴表示均可以將表達式中的括號省去而不影響計

算次序和結果。表達式的逆波蘭表示也就是后綴表示,它將運算符號寫在運算對象

的后面,并指明其前面的操作數或中間結果所要執行的運算。對后綴表達式從左到

右求值,則每當掃描到一個運算符號時,其操作數是最近剛得到的。因此“ab+-

cd「表示先將a與b相加,然后進行一元“■”運算,結果除以c,除運算的商再與d

相減,即對應的表達式為“.(a+b)c?d”:

28、軟件開發工具VB、PB和Delphi是可視化的。這些工具是一種(30)程序語言。

A、邏輯式

B、命令式

C、函數式

D、事件驅動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事件驅動(EventDriven)是指系統根據發生的事件發送消息給相應的

程序,程序根據事件和當前狀態,決定要做的事情。如果不發生事什,計算機的控

制權并不是在正在執行的程序手里,這時程序并不占用CPU資源。面向對象和可

視化程序設計方法采用了事件驅動機制,所以程序設計方法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事

件驅動給程序設計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同時,它可以在不采用分時系統的前提下

實現多進程。可視化程序設計(VisualProgramming)運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概

念,通過圖形化及可視途徑,構建應用程序。它使程序設計更為簡單和容易。軟件

開發工具VisualBasic、PB和Delphi提供了可視化的集成開發環境,運用代表通用

于程序的圖標,通過圖形操作,構建基于圖形用戶界面(GUI)的應用程序,是一種

以事件驅動的程序語言。

29、基于構件的開發(CBD)模型,融合了(31)模型的許多特征。該模型本質是演化

的,采用迭代方法開發軟件。

A、瀑布

B、螺旋

C、噴泉

D、RAD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螺旋模型是演化軟件過程模型的一種,最早由Boehm提出,它將原

型實現的迭代特征與線性順序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統化的方面結合起來,使軟件增量

版本的快速開發成為可能。在螺旋模型中,軟件開發是一系列的增量發布。面向對

象技術為軟件工程的基于構件的過程模型提供了技術框架。基于構件的開發模型融

合了螺旋模型的許多特征。它本質上是演化型的,要求軟件創建迭代方法。基于構

件的開發模型是利用預先包裝好的軟件構件來構造應用的。統一軟件開發(RUP)過

程是在產業界提出的一系列基于構件的開發模型的代表。

30、以下關于軟件質量度量指標的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32)。

A、正確性就是用每千行代碼的故障(fault)數來度量

B、軟件完整性是指軟件功能與需求符合的程度

C、軟件維護的工作量比開發階段的工作量小

D、可用性與用戶的操作效率和主觀評價有關

標準答案:D

知識點露析:最主要的軟件質量度量指標有正確性、可維護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軟件的正確性是指軟件完成所需功能的程度,盡管這種程度與每千行代碼的故障數

有關,但不完全等同。軟件完整性是指軟件在安全方面抗攻擊的能力。軟件維護的

工作量比開發階段的工作量大,通常的估計是,開發階段的工作量占軟件生命期整

個工作量的40%,而維護階段的工作量則占60%,甚至更多。軟件可用性用來度

量軟件的“用戶友好性”,可以從①學會操作軟件所需的體力和智力、②對系統的

使用達到中等效率所需的時間、③當系統由一個中等效率的人使用時測量到的生

產率增長值和④用戶對系統的主觀評價等4個方面來度顯可用性。

31、風險的成本估算完成后,可以針對風險表中的每個風險計算其風險曝光度。某

軟件小組計劃項目中采用50個可復用的構件,每個構件平均是100LOC,木地每

個LOC的成本是13元人民幣。以下是該小組定義的一個項目風險。①風險識

別:預定要復用的軟件兩件中只有50%將被集成到應用中,剩余功能必須定制開

發。②風險概率:60%o③該項目風險的風險曝光度是(33)。

A、10500

B、19500

C、32500

D、65000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風險曝光度(RiskExposure,RE)的計算公式為:RE=PxCo其中,P

是風險發生的概率,C是風險發生時帶來的項目成本。該軟件小組計劃采用50個

可復用的構件,如果只有50%可能被使用,則25個構件必須從頭開發。由于構件

平均是100LOC,每個LOC的成本是13元人民幣,則開發構件的整體成本

C=25x100x13=32500元人民幣。因此RE=0.6x32500=19500元人民幣。

32、CMM模型的第三級為已定義級,其主要過程是關于項目和組織的策略。屬于

該級別新定義的關鍵過程域是(34)。

A、軟件配置管理

B、技術變更管理

C、軟件質量管理

D、集成軟件管理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CMM模型是對軟件組織進化階段的描述,其第3級(己定義級)主要

過程是關于項目和組織的策略,所定義的關鍵過程域有集成軟件管理、組織過程定

義和軟件產品工程等。選項A的“軟件配置管理”是CMM模型可重復級(第2級)定

義的關鍵過程域;選項C的“軟件質量管理”是定量管理級(第4級)定義的關鍵過程

域;選項B的“技術變更管理”是優化級(第5級)定義的關鍵過程域。

33、某工程計劃如圖3-5所示,各個作業所需的天數如表3?3所列,設該工程從第

0天開工,則作業I最遲應在第(35)天開工。

一?At―?3Jr-?Jr—?2At—?山—?

圖3-1某指令流水線各段所需要時間圖

表3-3各個作業所需天數表

作業ABCDEFGHIJ

所需天數87911845428

A、

B、

C、

D、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本試題解答時,可先將表3?3中各個作業所需的天數標注在圖3?5

中。該工程的關鍵路徑應是從節點①?節點⑦各條路徑中作業總天數最多的路

徑,即①一③一⑤一⑥一⑦,因此,該工程需要7+8+5+4=24天才能完成。關鍵

路徑上的各作業(B,E,G,H)的松馳時間為0(即最早開工時間等于最遲開工時間),這

些作業的最早或最遲開工時間必須分別確定為第。天、第7天、第15天、第20

天。如果每個作業按最遲時間開工(最壞打算),那么整個工程應按倒計數安排各個

作業的開工時間。查表3?3知,作業J需要8天,因此作業J最遲應在第24-8=16

天開工。同理,作業G需要8天,而作業H的最遲開工時間是第20天,因此作業

G最遲應在第15天開工。作業I的緊后作業有作業G和J,作業G和J必須在作

業I結束后才能開工。因此,作業I最遲應在第15天結束,否則將影響作業G的

開工。查表3-3知,作業I需要2天,因此,作業I最遲開工時間應在第13天。

34、軟件項目管理中可以使用各種圖形工具,以下關于各種圖形工具的論述中正確

的是(36)。

A、流程圖直觀地描述了工作過程的具體步驟,以及這些步驟之間的時序關系,可

以用于控制工作過程的完成時間

B、PERT圖畫出了項目中各個活動之間的時序關系,可用于計算工程項目的關鍵

路徑,以便控制項目的進度

C、因果分析圖能表現出軟件過程中各種原因和效果之間的關系,并且表現了它們

隨時間出現的順序和重要程度,這些數據可用于改進軟件過程的性能

D、Gantl圖為整個項目建立了一個時間表,反映了項目中的所有任務之間的依賴

關系,以及各個任務的起止日期,這些信息可用于項目的任務調度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項口管理是在指定時間內用最少的費用開發可接受的系統的管理過

程,內容包括確定系統開發范圍、計劃、人員安排、組織、指導和控制。對于選項

A的“流程圖”,它表達了系統中各個元素之間的信息流動情況,是進行系統詳細設

計的工具,因此選項A的說法是錯誤的。選項B的“PERT圖”,是一種圖形化的網

絡模型,描述一個項目中的任務和任務之間的關系。PERT圖用來在任務被調度之

前弄清項目任務之間的依賴關系。PERT圖的特點是通過關鍵路徑法進行包括費用

在內的資源最優化考慮,壓縮關鍵路徑上的工作,在規定的時間以前把它高效率地

完成,因此選項B的說法是正確的。選項C的“因果分析圖”,也稱魚骨圖,是一

種用于確定、探索和描述問題及其原因和結果的圖形工具。可以用因果分析圖來迫

使團隊考慮問題的復雜性,并讓他們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引起問題的原因。因

果分析圖可以幫助團隊來確立引起問題的首要和次要原因,并幫助他們組織產生于

頭腦風暴會議中的觀點,因此選項C的說法是錯誤的。選項D的“Gantt圖”,它和

PERT圖是安排進度時常用的圖形描述方法。Gantt圖中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

表示任務,圖中的水平線段表示對一個任務的進度安排,線段的起點和終點所對應

的橫坐標上的時間分別表示該任務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線段的長度表示完成該

任務所需的時間。Ganlt圖能夠清晰地描述每個任務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及各

個任務之間的并行關系,但是它不能清晰地反映出各任務之間的依賴關系,難以確

定整個項目的關鍵所在,因此選項D的說法是錯誤的。

35、UP(UnifiedProcess)每個階段結束時都會產生一些主要的工作成果。在初啟階

段最重要的工作成果是(37)。

A、原始的風險評估

B、原始的分析模型

C、原始的用例模型

D、原始的用戶手冊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在UP初啟階段目的是,建立項目的整體“愿景”,識別一組.業務需

求,為軟件設想一個業務用例,并定義有可.能威脅項目成功的項目風險及業務風

險。從軟件工程角度觀察,在初啟階段最重耍的工作成果是原始的用例模型,即一

系列用來描述外界用戶如何與系統交互并從中獲益的用例。但在初啟階段只完成

10%?20%的用例模型,精化后,可創建80%?90%的模型。

36、在極限編程(XP)開發方法中,(38)策略有助于避免兼容性和接口問題,建立能

及早發現錯誤的“冒煙測試”環境。

A、持續集成

B、簡單設計

C、重構

D、系統隱喻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在極限編程(XP)開發方法中,結對編程是指開發人員成對工作,檢查

彼此的工作并提供支持,以圓滿完成任務。結對的開發人員完成其工作內容之一,

即所開發代碼及其集成工作。有些情況下,該集成工作由集成團隊按日實施,另一

些情況下,結對者自己負責集成。這種“持續集成''策略有助于避免兼容性和接口問

題,建立能及早發現錯浜的“冒煙測試”環境。

37、用邊界值分析法,假定15VXV100(X為正整數),那么X在測試中應取的邊

界值是(39)。

A、X=15,X=100

B、X=14,X=15,X=99,X=100

C^X=16,X=101

D、X=14,X=15,X=100,X=101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時,應選取正好等于、剛剛大于或剛剛

小于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

據。假定15VXV100,那么X在測試中應取的邊界值是X=15、X=16、X=99、

X=100o

38,在面向對象技術中,同一個算子在不同的表達式中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意義,這

種多態性稱為(40)。

A、參數多態

B、過載多態

C、包含多態

D、隱含多態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多態性是指作用于不同對象的同一個操作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從而產

生不同的執行結果。通俗地說,具有相似功能的不同函數使用同一個函數名來實

現,從而可以使用相同的調用方法來調用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同名函數°多態忤可

分為①參數多態、②包含多態、③過我多態和④隱含多態等孕種類型,這些類型

的說明見表3-6o

表3-6各方法名稱及其說明

類型說明

與美模板相關聯,類模板所包含的操作涉及的類型必須用類型參數

參數多態

通用多態實化

包含多態一個繼承了父類的一切屬性的子類的對象同時又屬于父類

過我多態同一個算子(函數名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意義

專用多態

隱含多態通過語義操作把一個變元的類型加以變換,以符合一個函數的要求

39、已知3個類0、P和Q,其中,類0由類P的1個實例和類Q的1個或多個實

A、

B、

C、

D、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由試題中的關鍵信息“類。由類P的I個實例和類Q的1個或多個實

例構成“可知,類0、P和Q之間存在著“整體一部分”的構成關系,即類0表示整

體概念,類P和Q為部分概念。在UML規范中,構成關系可以使用關聯和聚集來

表示。在UML模型圖中,關聯的圖示是一條連接相同或不同類的實線

(一或一^)。聚集是一種特殊的關聯,在整體的一端用一個空心菱形修飾,即

其圖示為圖示"―13表示的是一種泛化關系,據此可排除選項A和選項

Bo選項C中,類Q端的關聯多重度被指定為說明類Q中必須包含(L..*)

個類O的對象,這與試題中的描述恰好相反,因此選項C是錯誤答案,選項D是

正確答案。

40、用UML建立業務模型是理解企業業務過程的第一步。使用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可顯示業務工作流的步驟和決策點,以及完成每一個步驟的角色和對象,

它強調(42)。

A、上下層次關系

B、時間和順序

C、對象間的遷移

D、對象間的控制流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用UML建立業務模型是理解業務過程的第1步。使用活動圖可表示

企業業務的工作流。這種UML圖顯示工作流中的步驟和決策點,以及完成每一步

驟的角色和對象。它強調對象間的控制流,是一種特殊的狀態圖(Statechart

Diagram)。在UML模型圖中,協作圖(CollaboralionDiagram)按組織結構對控制流

建模,它強調上下層次關系。序列圖(SequenceDiagram)用于按時間順序對控制流

建模,它強調的是時間和順序。

41、在UML建模過程中,對象行為是對象間為完成某一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消息

交換。若需要描述跨越多個用例的單個對象的行為,使用(43)是最為合適的。

A、狀態圖(StatecharlDiagram)

交互圖(InteractiveDiagram)

C>活動圖(ActivityDiagram)

D、協作圖(CollaborationDiagram)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對于選項A的狀態圖(StatechartDiagram),展示了一個特定對象的所

有可能狀態,以及由于各種事件的發生而引起的狀態間的轉移。若需要描述跨越多

個用例的單個對象的行為,使用它是最合適的。對丁,選項B的交互圖(Interactive

Diagram),是序列圖(SequenceDiagram)和協作圖的統稱。它展現了各個對象如何

依據某種行為進行相互廟,作。對于選項C的活動圖(ActivilyDiagram),是一種特殊

的狀態圖,它用于描述需要進行的活動、執行這些活動的順序及工作流。它強調對

象間的控制流。對于選項D的協作圖(CollaborationDiagram),描述對象之間動態

的交互關系,以及交互對象之間的靜態鏈接關系。它強調收發消息對象的結構組織

(上下層次關系)。

42、以下關于用例(usecase)的敘述中,說法不夠準確的是(44)。

A、用例將系統的功能范圍分解成許多小的系統功能陳述

B、一個用例代表了系統的一個單一的目標

C、用例是一個行為上相關的步驟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統與用戶的交互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用例(usecase)用來描述系統在對事件做出響應時所采取的行動,即它

確定了一個與系統參與者進行交互,并由系統執行的動作序列。可見,一個用例本

身并不是一個功能需求,它代表了系統的一個單一的目標,是一個行為上相關的步

驟序列。選項D所描述的范圍太廣,不夠準確。在UML規范中,參與者是指系統

所涉及到的人,或者是用戶在本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一個參與者總是在系統的自動

化邊界之外。

43、采用UML分析用戶需求時,用例UC1可以出現在用例UC2出現的任何位

置,那么UC1和UC2之間的關系是(45)關系。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標準答案:c

知識點常析:用例之間的泛化(generalize)關系類似于類之間的泛化關系。子用例繼

承父用例的行為與含義。子用例還可以增加或者覆蓋父用例的行為。子用例可以出

現在父用例出現的任何位置。本試題中,由于用例UC1可以出現在用例UC2出現

的任何位置,因此UC1與UC2之間是選項C的“泛化(generalize)”關系。耍注意,

不是“用例UC1可以出現在用例UC2的任何位置”。選項A的“包含(include)”關

系,表示基礎用例在它內部,說明某一位置上顯式的合并是另一個用例的行為。被

包含用例從不孤立存在,僅作為某些包含它的更大的基礎用例的一部分出現。選項

B的“擴展(extend)”關系,表示基礎用例在延伸用例間的一個位置上,隱式合并了

另一個用例的行為。基礎用例可以單獨存在,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它的行為可以

被另一個用例的行為延伸。選項D的“call”可解釋成“調用”。

44、包(package)是UML的(46)。

A、結構事物

B、分組事物

C、行為事物

D、注釋事物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UML的結構事物包括①類、②接口、③協作、④用例、⑤主動

類、⑥構件和⑦節點等。包(package)是UML的分組事物。它是一種把元素組織

成組的通用機制,是一個構件(component)的抽象化概念。包中可以包含類、接

口、構件、節點、協作、用例、圖及其他的包等元素。UML的行為事物主要包括

交互(Interaction)和狀態磯(statemachine)o其中,交互是協作中的一個消息集合,

這些消息被類元角色通過關聯角色交換。當協作在運行時,受類元角色約束的對

象,通過受關聯角色約束的連接交換消息實例。可見,作為行為事物,交互是一組

對象之間為了完成一項任務(如操作),而進行通信的一系列消息交換的行為。狀態

機是一個狀態和轉換的圖,作用是描述類元實例對事件接收的響應。狀態機可以附

屬于某個類元(類或用例),還可以附屬于協作和方法。注解(noie)是UML的注釋事

物,它是一種附加定義,用于告知被注解對象的性質、特征和用途等。

45、在C++中,使用靜態成員解決同一個類的不同對象之間的數據共享問題。以

下關于一個類的靜態成員的敘述中,說法錯誤的是(47)。

A、靜態成員變量可被該類的所有方法訪問

B、該類的對象共享其靜態成員變量的值

C、該類的靜態數據成員變量的值不可修改

D、該類的靜態方法只能訪問該類的靜態成員變量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靜態成員作為類的一種成員,它被類的所有對象共享,而不是屬于某

個對象的。靜態成員可分為靜態成員變量和靜態方法。靜態成員變量的值可以被更

新。只要對靜態成員變量的值更新一次,所有對象的該靜態成員變量值都會被更

新。靜態成員函數可以直接訪問靜態成員,但不能直接訪問非靜態成員。選項

D”該類的靜態方法只能訪問該類的靜態成員變量”的說法不夠準確。

46、在面向對象軟件開發過程中,采用設計模式(48)。

A、以減少設計過程創建的類的個數

B、以保證程序的運行速度達到最優值

C、以復用成功的設計和體系結構

D、以允許在非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中使用面向對象的概念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設計模式是對被用來在特定場景下,解決一般設計問題的類和相互通

信的對象的描述。通常,一個設計模式有4個基本要素:模式名稱、問題(模式的

使用場合)、解決方案和效果。每一個設計模式系統地命名、解釋和評價了面向對

象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和重復出現的設計。設計模式使人們可以更加簡單方便地復用

成功的設計和體系結構;將己證實的技術表述成設計模式,也會使新系統的開發者

更加容易理解其設計思路。設計模式可以幫助開發者做出有利于復用的選擇,避免

設計時損害系統復用性。綜合以上分析,本試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C。

47、圖3-6示意的(49)設計模式,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

象的狀態發生改變時,所有依賴于它的對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動更新。

圖3?6某設計模式的類圖

A、狀態(Slate)

B、觀察者(Observer)

C、組合(Composite)

D、訪問者(Visitor)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圖3-6UML類圖所描繪的設計模式中的觀察者(Observer)模式。該模

式的設計意圖是: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的狀態發生改

變時,所有依賴于它的對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動更新。

48、若某面向對象系統中的某子模塊需要為其他模塊提供訪問不同數據庫系統

(Oracle.SQLServer.DB2UDB等)的功能,這些數據庫系統提供的訪問接口有一

定的差異,但訪問過程卻都是相同的,例如,先連接數據庫,再打開數據庫,最后

對數據進行查詢。(50)設計模式可抽象出相同的數據庫訪問過程。

A、外觀(Facade)

B、裝飾(Decorate)

C、單例(Singleton)

D、模板方法(TemplaleMelhod)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本試題4個選項所給出的4種設計模式的作用如下。外觀(Facade):

為子系統中的一組功能調用提供一個一致的接口,這個接口使得這一子系統更加容

易使用。裝飾(Decorate):當不能采用生成子類的方法進行擴充時,動態地給一個

對象添加一些額外的功能。單例⑸nglelon):保證一個類僅有一個實例,并提供一

個訪問它的全局訪問點。模板方法(TemplaleMethod):在方法中定義算法的框架,

而將算法中的一些操作步驟延遲到子類中實現。木試題所給出的場景描述了對數據

庫進行操作的步驟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每個步驟根據不同的數據庫系統會存在

一定差異,例如數據庫斃供的接口函數不同,模板方法(TemplateMethod)正是將步

驟過程抽象出來,而每個具體操作步驟的差異留到具體的子類去實現。

49、某商場的部門、員工和商品3個實體之間的關系如圖3-7所示。假設每個部門

有若干名員工,每種商品只能由一個科門,責隼售,那么部門到員工、部門到商品

名.[電—|

[員工.|?工|一一|[商—]行|一階|/“*

之間分別存在(51)的聯系。圖3?7某實體關系圖

A、1:1和1:1

B、1:1和I:n

C、1:nW1:1

D、1:n和1:n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E-R圖中實體集A與實體集B有一對多(l:n)的聯系是指實體集A中

的每一實體,實體集B中有0個或多個實體與之聯系,而對于實體集B中的每一

個實體,實體集A中至多有一個實體與之聯系。由題中的關鍵信息“每個部門有若

干名員工,每種商品只能由一個部門負責銷售”可知,實體“部門”與“員工”是一對

多(l:n)的聯系,實體“部門”與“商品”也是一對多(l:n)的聯系,因此本試題的正確答

案是選項D。

50、設關系R和S的元數分別為2和3,那么,R>1>2VS與(52)等價。

0.(KAVS)C.a“(AxS)D.(71>2(/?x5)

A、

B、

C、

D、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根據。連接的定義,R>i9j>S是在R和S的笛卡兒積中挑選第i個

分量和第(cj)個分量滿足0運算的元組。對于本試題,美系R和S的元數分別為2

和3,因此。連接的“1>2”要先轉換為笛卡兒積,然后按“1>4”的條件做選擇操

作。

系的

該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