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科技行業年普通高等學校招
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試題(全國
2013年高考全國生物試題匯總解析
(共14套試卷102頁)
目錄
1課標卷I理科綜合生物卷解析2
2課標卷n生物部分及解析io
3北京市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題15
4安徽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卷20
5天津卷理綜生物試題28
6重慶卷理綜生物35
7山東卷理科綜合生物試題41
8四川卷理科綜合?生物48
9廣東卷理科綜合?生物試題53
10福建卷理綜生物試題€0
11浙江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題66
12大綱卷(廣西)理綜生物71
13江蘇卷生物試題75
14海南卷
96
1課標卷I理科綜合生物卷解析
(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陜西、湖北、江西、湖南)
必修部分分值分配統計
選擇題非選擇題合計
題號分值題號分值
必修12、3929、30(1)1322
必修21、2、615311227
必修34、51230、321426
合計363975
分數分配比較合理,都接近平均分25分,與教學時數相統一。
知識點分布:
選擇題
1.關蛋白質合成的基礎知識:2.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3.植物細胞主動運輸方式吸收所需
礦質元素離子;4.免疫調節等;5.生態學部分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6.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
非選擇題
29.物質鑒定及植物代謝(11分)
30.血糖的調節(10分)
31.基因分離定律的驗證(12分)
32.生態學群落演替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6分)
選做題(15分)
39.泡菜的制作
40.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胚胎工程
—、選擇題(共6題,每題6分)
1.關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種tRNA可以攜帶多種氨基酸
B.DNA聚合陋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相鄰的三個堿
基
I).線粒體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答案】D
【解析】tRNA的?端有三個堿基外露為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另一端攜帶一種氨基酸到達核糖體上,通過發生脫水縮合形成肽健,合成多肽鏈。所以A、C
錯誤。DNA聚合酶是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而細胞核內無核糖體,不能合成蛋白質,因而
DNA聚合酶是在細胞質中合成的蛋白質類酶,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B錯。線粒體中不
僅具有自己的D5IA,而且還有核糖體,能夠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一部分蛋白質的合成,所以核
糖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D正確。
【試題點評】本題不偏不難,正面考查了有關蛋白質合成的基礎知識,DNA聚合酶是在細
胞核內起催化作用的,部分考生可能會誤選Bo
本題主要涉及的知識點是化合物的木質及合成、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有關概念及特
點。旨在考查考生對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相關知識點的識記及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2.關于同一個體中細咆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者前期染色體數目相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不同
B.兩者中期染色體數目不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FI相同
C.兩者后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不同,DNA分子數目相同
D.兩者后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相同,DNA分子數目K同
【答案】C
[解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分裂期過程的最大區別是染色體的行為不同。有絲分裂前期有同
源染色體但不聯會,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被紡錘絲拉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整齊,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
染色單體分離并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此時染色體數目暫時性加倍,DNA分子數不變,分裂的結果
是分裂前后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與分裂前一樣。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中期是聯
會的同源染色體被拉到赤道板的兩側并列分布,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及非同源染色體的自曰組合,
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目和DNA數目均減少一半。由于DNA是在間期復制的,在分裂期總數未增
加。有絲分裂的前期無同源染色體聯會的行為,所以A、B、D錯。
減數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點和難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共同成為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對
于理解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其規律十分重要,近幾年課標卷中考查較少,今年的試卷重新顯示
了本部分知識的應有地位。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有關染色體行為和DNA數目變化規律的
內容,考查兩種分裂方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考查學生對兩種分裂方式的識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
能力。
此題有一定難度,區分度較好,體現的生物學的核心知識點考查,命題角度常規,不偏不怪,
只要對知識掌握較牢,能把握問題的本質,可以順利作答。
3,關于植物細胞主動運輸方式吸收所需礦質元素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吸收不同礦質元素離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溫不影響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速率
C.主動運輸礦質元素離子的過程只發生在活細胞中
D.葉肉細胞不能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吸收礦質元素離了
【答案】C
【解析】對植物細胞主動運輸的考查。
關于主動運輸,把握兩個要點:1是載體,2是能量。載體為蛋白質,不同生物及同一生
物的不同細胞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根本原因在于基因或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同。不同的我體的
工作效率可能會有差異。能量來源于細胞呼吸,凡是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皆影響主動運輸的效率。
題干中已經說明礦質元素的吸收是通過主動運輸,葉肉細胞是活細胞,它需要的礦質元素也只能
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行。
【試題點評】本題考查主動運輸的條件和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旨在考杳學生對主動運輸條
件及影響因素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4.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
B.從圖乙可以看出,H1V.侵入后機體能產生體液免疫
C.從圖丙可以推測,HIV可能對實驗藥物a敏感
I).從圖丁可以看出,H1V對試驗藥物b敏感
【答案】I)
【解析】對必修3免疫部分的考杳,體現了考綱對獲取信息能力和處理信息能力的的要求。圖
甲中發生了從RNA到DNA的分子合成過程,但存在干擾因素酶降解RNA,會使部分考生疑惑不解,
因為高中生物課是不講這些的,而后面的信息“整合到動物染色體”乂會讓考生聯想起課本上的知
識,堅定不選A的信心。乙圖中橫標為感染時間,縱標為抗體水平,那么產生體液免疫是不容置疑
的了。丙、丁的區別在于縱軸代表的量不同,丙是發揮特異性免疫的T細胞,而丁卻是IIIV病毒
的數量。C、D的說法相似,應選其一。C加入藥物a后T細胞數量上升,說明HIV被殺死,進而
HIV破壞T細胞的過程減弱,T細胞數量上升。I)選項中,加入藥物b后,H1V病毒上升,說明
HIV對該藥物不敏感,故D錯誤。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逆轉錄、免疫等知識,考查學生對特異性免疫過程的識記、理解、
應用能力;識圖、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5.某農場面積為M0hm2,農場豐畜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條件,鼠大
量繁殖吸引鷹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來研究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
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280只,發現其中有2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
B.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100只/*2
C.黑線姬鼠種群數量下降說明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D.植物一鼠一鷹這條食物鏈,第三營養級含能量少
【答案】C
【解析】對生態學部分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考查。涉及到種群密度調查,群落中生物數
量變化規律,群落豐富度的概念,營養結構和能量傳遞的問題。重點是種群數量與群落十富度兩
個概念的區別,種群密度突出單位空間內某種生物的個體數量,群落的豐富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群落內物種的數量,二是全部生物個體的總數量。所以群落中一種生物數量的下降未必說
明群落的豐富度的下降。(群落的生物豐富度與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應為不同的概念)在4個
選項中只有一個需要計算時,一般都是準確的,可以先不算而是對其他選項進行判
斷。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種群密度的測量與計算、能量流動特點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對種群
密度的計算能力、對能量流動特點的分析能力。
6.若用玉米為實驗材料,驗證看德爾分離定律,下列因素對得出正確實驗結論,影響最
小的是()
A.所選實驗材料是否為純合子
B.所選相對性狀的顯瓊性是否易于區分
C.所選相對性狀是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嚴格遵守實驗操作流程和統計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孟德爾分離定律的本質是雜合子在減數分裂時,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
基因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獨立地遺傳給后代。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一般用測交的方法,
即雜合子與隱性個體雜交。所以選Ao
雜交的兩個個體如果都是純合子,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的方法是雜交再測交或雜交再自
交,子二代出現1:1或3:1的性狀分離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純合子可以用雜交的方法來
驗證,A正確;顯隱性不容易區分容易導致統計錯誤,影響實驗結果,B錯誤;所選相對性狀必
須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兩對?或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可能符合自由組合定律,C錯誤;
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統計方法,實驗結果很難說準確,D錯誤。
此題不難,但會有不少考生錯選,原因是對所學知識的本質不能很好的把握,而是僅限于表
面的記憶。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孟德爾實驗驗證所需要滿足的條件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對孟德爾實
驗驗證所要注意因素分析判斷能力。
二、非選擇題(共39分)
29.(11分)某油料作物種子中脂肪含量為種子干重的70%o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過
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晶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飽水)、通氣等條件適宜
的黑暗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查萌發種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表明:脂肪含量逐
漸減少,到第lid時減少了90%,干重變化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觀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雜液對種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顯
微鏡下觀察,可見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實驗過程中,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0”)。
(3)實驗第lid如果使萌發種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
和。
【答案】(1)蘇丹HIUV)橘黃(紅)(2)0
(3)一定的光照適宜的水分和礦質營養(無機鹽)
【解析】以種子萌發為背景,重點考查了植物代謝的基本知識。但是對知識的要求很低,
主要是對考生從試題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行綜合考查,第(2)、(3)題思考空間較
大,而答案卻又較為簡單,利于評分的客觀公正。體現了高考試題能力立意的主題。
(1)屬于記憶類。
(2)從圖中可以看出,種子的干重先增加后減少,在6-8d時最大。培養條件為黑暗,蒸
鏘水.干重增加不可能是來源干光合作用和礦質元素的吸收,因而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
會是C和N,只能是0。為什么?應是吸收的水參與種子中物質代謝以及成為結合水等,導致
種子干重增加。特別是胚乳中脂肪轉化為幼苗中糖等親水物質,會使細胞中結合水增加。
(3)從圖中可知,實驗第lid時種子干重已經下降到開始時水平,并呈繼續下降趨勢,
說明種了?通過呼吸和生長發育,胚乳中的脂肪已經消耗殆盡,幼苗再增加干重只能靠幼苗的光
合作用及從培養液中吸收無機鹽離子。
【試題點評】本題考查種了萌發過程中物質的變化,實驗生物組織中化公物的檢測、有機
物的相互關系、光合作用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對光合作用影響因素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30.(10分)胰島素可使骨骼肌細胞和脂肪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增加,己知
這些細胞膜上的載體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問題:
(1)胰島素從胰島B細胞釋放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葡萄糖進入骨骼
肌細胞內的運輸方式是o
(2)當血糖濃度上升忖,胰島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
數量增加,其意義是o
(3)脂肪細胞(填“是”或“不是")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
(4)健康人進餐后,血糖濃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復到餐前水平。在此過程中,血液
中胰島素濃度的相應變化是o
【答案】(1)胞吐協助擴散(運輸)(2)增加促進葡萄糖進入骨骼肌細胞,在細胞內的利
用,降低血糖難度。(3)是(4)先增加,后減少并趨于穩定。
【解析】
(1)題干已經說明“三知這些細胞膜上的載體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不消耗ATP”,故為協助
擴散。
(2)當血糖濃度上升時,會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其發揮作用的機理是促進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促進葡萄糖在細胞內的氧化分解和轉化為非糖
類物質,促進轉化為糖原。
(3)“胰島素可使骨骼肌細胞和脂肪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最增加”,說明脂肪
細胞是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
(4)健康人進餐后,由于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血糖會上升,刺激胰島B細胞分
泌胰島素,是血糖濃度下降,刺激減弱,分泌的胰島素量也減少,隨著胰島素的不斷被分解,胰島
素含量下降,并逐漸趨于穩定。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血糖調節和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對血糖調節過程
及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理解能力及對信息的提取能力。
31.(12分上對相對性狀可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顯性)和白色(隱
性)。這對相對性狀就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科學家已從該種植物的一個紫花品系中選育出了
5個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這5個白花品系與該紫花品系都只有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
某同學在大量種植該紫花品系時,偶然發現了1株白花植株,將其自交,后代均表現為白花。
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上述植物花的紫色(顯性)和白色(隱性)這對相對性狀受8對等位基因控制,
顯性基因分別用A、B、C、D、E、F、G、H表示,則紫花品系的基因型
為;上述5個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為
(寫出其中一種基因型即可)
(2)假設該白花植株與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若要通過雜交實驗來確
定該白花植株是一個新等位基因突變造成的,還是屬于上述5個白花品系中的一個,貝山
該實驗的思路■.
預期的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l)AARRCCDfFFFFGGHHaaRRCCDDEEFFG6HH(寫出其中一種即可)
(2)用該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別與5個白花品系雜交,觀察子代花色
若雜交子一代全部是紫花則該白花植株一個新等位基因突變造成的;若在5個雜交組合
中如果4個組合的子代為紫花,與其中的1個組合的雜交子??代為白花,則該白花植株的突變與
之為同一對等位基因造成的。
【解析】題干中的重要信息已經用藍色標出。由于8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對相對性狀,
紫花為顯性性狀,自花為隱性性狀,某同學在大量種植該紫花品系時,后代幾乎全部還是紫花植
株(偶然發現一株白花植株),說明是純合體,其基因型是AABBCCDDEEFFGGHH。科學家從中選
育出的5個白花品系與該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白花品系自交后代全部為白花植
株,因而白花品系也是純合體,花色由8對等位基因控制,可以有至少5-6個白花品系,并且與
紫花純合體AABBCCDDEEFFGGHH只有一對等位基因的差異,又是隱性性狀,其基因型可能是其中
一對為隱性基因,其他全部是顯性基因如: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等。
某同學偶然發現的白花植株也是與紫花品系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那么它可能與科
學家選育的上述5個白花品系中的某一個白花品系基因型相同,也許是一個新等位基因突變造成
的,現目的是通過雜交實驗進行鑒定。假若該白花植株為上述5個白花品系中的一個,則相同基
因型白花植株雜交后代還是白花植株,基因型不同乂是僅相差一對等位基因的白花植株雜交子
一代為紫花植株。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基因的分離定律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對分離定律的理解能力和雜交
實驗的設計能力。
32.(6分)南方某地的常綠闊葉林等因過度砍伐而遭到破壞。停止砍伐一段時間后,
該地常綠闊葉林逐步得以恢復。下表為恢復過程一次更替的群落類型及其植物組成。
植物種類數/中
演替階段群落類型
草本植物灌木喬木
1草叢3400
2針葉林52121
3針、闊葉混交林672417
4常綠闊葉林1063116
回答下列問題:
0)該地常綠闊葉林恢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為演替。常綠闊葉林遭到
破壞后又得以恢復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種子或者繁殖體可得到保留外,還可能是原有的
條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⑵在有上述群落構成的生態系統中,恢復力穩定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__生態系
統,抵抗力穩定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__生態系統。
⑶與草叢相比,針葉林的動物分層現象較為(填“簡單”或“復雜”),
原因是o
【答案】(1)次生土壤條件(2)草叢常綠闊葉林
(3)復:雜植物的種類數多并且有較為更雜的分層現象,能為動物提供復雜的棲息場所和
食物來源。
【解析】(1)該地是因為過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壞,所以土壤沒變,土壤中會留下原來植
物的種子和根系,所以只能是次生演替(2)上述群落中草叢群落生物種類最少,營養結構最
簡單,遭到破壞后最容易恢復,常綠闊葉林群落生物種類最多,營養結構最復雜,所以抵抗力穩
定性最強。(3)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場所,動物隨植物分層而分層,所以與草從相比,
針葉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較為復雜。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考查生態系統的空間結構、恢復力穩定性和演替等相關知識,主要考
查對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恢復力穩定性等概念的理解能力;考查對動物分層的原因的理解和
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
三、選做題
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回答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習題:
(1)制作泡菜是,所用鹽水煮沸,其目的是。為了縮短制作時間,
有人還會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加入陳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酥過程即為乳酸菌進行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乳
酸曲的中O
(3)泡菜制作過程中影響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從開始制作到泡菜質量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變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
酸菌和其他雜菌的消長規律是,原因是:,
【答案】(1)消滅雜菌增加乳酸菌含量(2)無氧呼吸細胞質(3)溫度、食鹽用量、腌制
時間(4)乳酸菌數量增加,雜菌數量較少乳酸菌比雜菌更為耐酸
【解析】
(1)鹽水中可能含有雜菌,制作泡菜時,所用鹽水需要煮沸,以便殺死鹽水中的雜菌。
陳泡菜中含有現成的乳酸由,加入后,可以縮短制作時間。
(2)乳酸發酵的過程卻為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乳酸菌細胞的細胞
質基質中。
(3)都泡菜的制作過程中,影響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有溫度過高、食鹽用量不足、腌制
時間等。
(4)從開始制作到泡菜品質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發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
酸菌數量增加,其他雜菌較少;原因是酸性條件下,不利于雜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數量。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考查泡菜制作的相關基礎知識,主要考查識記能力和對相關知識的判
斷能力。
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閱讀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學家將牛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體型巨大的“超級小鼠”;
科學家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培育出轉基因煙草。
材料乙:「溶菌酶在溫度較高時易失去活性,科學家對編碼/溶菌酶的基因進行改造,
使其表達的L溶菌能的第3位的異亮氨酸變為半胱氨酸,在該半胱氨酸與第97為的半胱氨酸之
間形成「一個二硫鍵,提意J'T,溶菌酶的耐熱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司一物種的兩個雌性個體,科學家將兔甲受精卵發育成的胚胎移植到
兔乙的體內,成功產出兔甲的后代,證實了同一物種的胚胎可在不同個體的體內發育。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甲屬于基因工程的范疇。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
法。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的工具酶有和。在培育轉基因植物是,
常用農桿菌轉化發,農桿函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屬于工程范疇。該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學相關理論為基礎,
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進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種的技
術。在該實例中,引起「溶菌酶空間結構改變的原因是組成該酶肽鏈的序列
發生了改變。
(4)材料丙屬于胚胎工程的范疇。胚胎移植是指將獲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種的、
生理狀況相同的另一個雌性動物體內,使之繼續發育成新個體的技術.在資料丙的實例中,兔
甲稱為體,兔乙稱為體。
【答案】
(1)顯微注射法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農桿菌可感染植物,將H的基因轉移到受體細
胞中
(2)蛋白質現有蛋白質新蛋白質氨基酸(3)同供體受體
【解析】
(1)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顯微注射法,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的工具
酶是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農桿菌的作用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到植物(受體)細胞內。
②資料乙中的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的范疇,該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學相關理論為基礎,
通過對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的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的技術。在該實例
中,引起T4溶菌的空間結構改變的原因是組成該醉肽鏈的氨基酸序列發生了改變。
③胚胎移植是指將獲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另一個雌性動物體
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在資料內實例中,兔甲稱為供體,兔乙稱為受體。
【試題點評】本題通過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知以結合,主要考查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以記
能力。
2課標卷II生物部分及解析
(適用地區:青海、西藏、甘肅、貴州、黑龍江、吉林、寧夏、內蒙古、新疆、遼寧、云南)
-、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3新課標卷)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
有氫犍,RNA沒有氫鍵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DNA為雙鏈,兩條鏈間以氫鍵連接,RNA為單鏈,但也有雙鏈區域,如tRNA三葉
草構象,雙鏈區域也含氫鍵,A錯誤;病毒是非細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種核酸,B
錯誤;細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正確;線粒體、葉綠體為半自主性細胞器,具有DNA,
核糖體含rRNA和蛋白質,D錯誤。
【試題點評】此題考查的對核酸基礎知識的識記,難度不大。
2.(2013新課標卷)關于葉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含有鎂元素
B.被葉綠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現綠色使由于葉綠素能有效地吸收綠光
【答案】D
【解析】葉綠素中心元素是鎂離子,A正確;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傳遞、轉化光能,進行
光合作用,B正確;葉綠素a比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吸收峰值高,C正確;植物主要的吸收峰
在藍紫光區和紅光區,綠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葉片呈現綠色,D錯誤。
【試題點評】此題考直對色素基本知識的識記和判斷能力,難度不入。
3.(2013新課標卷)下列與各生物呼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肺炎雙球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與細菌呼吸有關的酶由擬核中的基因編碼
破傷風桿菌適宜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
有氧和無氧時,酵母函呼吸作用的產物不同
【答案】:C
【解析】:肺炎雙球菌是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進行有氧呼吸。呼吸
作用是細菌生活的必須的生理過程,相關的陋是由擬核中基因編碼。破傷風桿菌進行無氧呼吸,
在有氧條件下被抑制。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C02和出0,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02o
4.(2013新課標卷)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百噬細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
C.吞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
D.漿細胞通過胞吐作用分泌抗體
【答案】:A
【解析】:淋巴細胞指B細胞、T細胞,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淋巴
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
5.(2013新課標卷)在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②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③骯炎雙球轉化實驗④“噬菌體侵染大腸
桿菌實驗?DNA的X光衍射實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
【答案】:C
【解析】: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
實驗。
6.(2013新課標卷)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B.低溫能降低陋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壞了前的空間結構
C.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度
0.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化學反應的底物
【答案】:B
【解析】有些酶是生命活動所必須,比如呼吸作用有關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組胞中
都存在,A正確;導致酶空間結構發生破壞變形的因素有:過酸、過堿、高溫等,低溫只能降低酶
的活性,不會破壞結構,B錯誤;陋的作用實質即為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從而提高反應速率,C正
確;酶是蛋白質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劑,也可作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正確。
【試題點評】此題酶的作用本質、影響因素等知識,綜合考察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情況,難度適中。
29.(io分)
(2013新課標卷)已知大麥在萌芽過程中可以產生。一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處
理大麥可使其不用發芽就產生a-淀粉酶。為驗證這?結論,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注:實驗結果中“+”越多表示顏色越深。表中液體量的單位均為mL.
回答下列問題:
(1)a—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該二糖是
(2)綜合分析試管1和2的實驗結果,可以判斷反應后試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試管2
中的,這兩只試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綜合分析試管2、3和5的實驗結果,說明在該試驗中GA的作用是.
(4)綜合分析試管2、3和4的實驗結果,說明.
【答案】(1)淀粉麥芽糖(2)少帶胚的種子保溫后能產生a-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
誘導種子生成淀粉酶(4)GA濃度高對a-淀粉酶的誘導效果好
【解析】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結構單體是葡萄糖,其水解后生成的二糖由兩個
前萄糖組成,所以此二糖為麥芽糖。
(2)試管1和試管2兩組進行對比,相互之間的自變量為是否有胚(或有無a-淀粉酶存
在),因變量是試管中淀粉的含量。在此實驗中淀粉的含量由生成的a-淀粉酶的量決定,a-
淀粉酶含量高,則淀粉被水解的多,口-淀粉酶含量低,則淀粉被水解的少,無淀粉酶,則
淀粉不被水解。檢測時,加入碘液后,顏色較深的含淀粉多,顏色較淺的含淀粉少。
(3)以試管5作為空白對照,對比試管2和試管3,僅有試管3中的淀粉被分解.,說明
試管3有a-淀粉酶產生,而試管2沒有淀粉酶產生。由此,可以推斷GA溶液在無胚的情況
下可誘導種子生成a-淀粉甌,繼而促進了淀粉的水解。
(4)觀察試管2、3和4,三者加入的GA呈梯度分布,且當GA含量越多時,試管中的淀
粉越少。由此可推測,GA濃度高對a-淀粉酹的誘導效果好。
【試題點評】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主要要求學生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區分能
力較強,對于學生來此題有一定的難度。
30.(9分)
(2013新課標卷)回答下列問題
①清晨靜脈取血液測定正常人和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濃度。空授時,
血糖的來源是
和O
0空腹抽血后,?次定量飲入高濃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定時間靜脈取血,測
定血糖濃度(整個過程禁食、禁水,不做劇烈運動),發現正常人與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
者血糖濃度的變化趨勢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
③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該細胞的和這兩種細胞器中進行加工的。
【答案】:(1)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2)胰島素可促進血糖進入細胞被利用,胰島
B細胞功能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濃度卜降較慢(3)內質網高爾基體
【解析】:本題考查血糖平衡調節。(1)空腹時,血糖來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
轉(匕,(2)由「飲入葡萄糖水,吸收后血糖濃度升高,正常人體內胰島素隨著血糖濃度升高,
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能促進血糖進入細胞被利用,血糖下降較快。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的人
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濃度下降較慢。(3)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需要
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31.(io分)回答與草原生態系統相關的問題:
(1)草原上鼠的天敵從鼠獲得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種鼠的種群密度除了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外,還受該鼠種群的—、
、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因素的影響。
(3)用樣方法調查某種子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時,為避免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
到°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和0
【答案】(1)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質轉化(2)胰島素可促進血糖進入細胞和被利用,胰
島B細胞功能不足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濃度下降較慢(3)內質網高爾基體
【解析】(1)人體的血糖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①食物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的分解;
③非糖物質的轉化。空腹者,消化道內無食物,故其血糖來源為后兩者。(2)見答案(3)胰
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分泌蛋白,其加工的主要場所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進行.
【試題點評】此題考察的血糖平衡調節的基本知識,難度系數較小。
32.(io分)
(2013新課標卷)已知果蠅長翅和小翅、紅眼和棕眼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
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為了確定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
以及控制它們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匕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表現為伴性遺傳),某同學讓
一只雌性長翅紅眼果蠅與一雄性長翅棕眼果蠅雜交,發現子一代中表現型及其分離比為長超紅眼:長
翅棕眼:小翅紅眼:小翅棕眼=3:3:1:lo
回答下列問題:
(1)在確定性狀顯隱性關系及相應基因位于何種染色體上時,該同學先分別分析翅長和
眼色這兩對性狀的雜交結果,再綜合得出結論。這種做法所依據的遺傳學定律
是O
(2)通過上述分析,可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
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做出多種合理的假設,其中的兩種假設分別是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匕
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翅長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棕眼
對紅眼為顯性。那么,除了這兩種假設外,這樣的假設還有種。
(3)如果“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
的假設成立,則理論上,子一代長翅紅眼果蠅中雌性個體所占比例為,子
一代小翅紅眼果蠅中雄性個體所占比例為°
【答案】:(1)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或自由組合定律)
(2)4(3)01(100%)
【解析】:本題考查遺傳基本規律的應用。(1)由丁控制果蠅長翅和小翅、紅眼和棕眼各為
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故兩對性狀的
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根據雌性長翅紅眼果蠅與雄性長翅棕眼果蠅雜交,后代出現長翅和
小翅,說明長翅是顯性性狀,但無法判斷眼色的足除性。所以假設還有: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
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紅眼對棕眼為顯性;翅長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對
棕眼為顯性;翅長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翅長基因
位于X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對棕眼為顯性,即4種。
(3)由于棕眼是顯性,親本雌性是紅顏,棕眼是雄性,故子代中長翅紅眼果蠅中雌性個體所
占比例為0,子代雄性都表現為紅眼。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
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法或法將樣本借種于固體培
養基表面,經過選擇培養、鑒別等步驟獲得。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法接種于固體培養基表面,在37C培養箱中培養
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漉紙
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
病菌對抗生素A;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L
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據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o
【答案】:(1)劃線稀釋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
性比對A弱耐藥菌(4)A
【解析】: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
(1)分離菌落常用稀樣涂布平板法或劃線涂布法。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涂布法接種于同體培養基表面,適宜溫度培養。
(3)含抗生素的濾紙片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該抗生素有敏感性,周圍沒有
透明圈的說明該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強。
(4)實驗結果抗生素A對該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甲、乙是染色體數目相同的兩種二倍體藥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
研究小組擬培育同時含有A和B的新型藥用植物。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培養該新型藥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葉片,先用酶和—酶去除細胞壁,
獲得具有活力的,再用化學誘導劑誘導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細胞進一步培養形成
組織,然后經過______形成完整的雜種植株。這種培養技術稱為o
⑵上述雜種植株屬于多倍體,多倍體是指o假設甲和乙有性雜交的后代是不育
的,而上述雜種植株是可育的,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⑶這種雜種植株瓦.通過制作人工種子的方法來大量繁殖。經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
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裝后可得到人工種子。
【答案】:
())纖維素酶果膠酶原生質體愈傷再分化(或分化)植物體細胞雜交
(2)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前者染色體聯會
異常,而后者染色體聯會正常
(3)胚狀體、不定芽、頂芽、腋芽
【解析】:本題考查植物體細胞雜交。(1)為了培養新型藥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葉片,
先用纖維素酣和果膠陋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體A、B,再用化學誘導劑聚乙二醒誘導
融合形成雜種細胞,進一步培養形成愈傷組織,經過再分化形成根、芽,長成完整植株,以上獲
得雜種植株的方法叫植物體細胞雜交,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2)植物A、B體紐胞雜
交形成的雜種植株是四倍體,且該雜種植株減數分裂能形成正常配子,理論上是可育的:但如果將甲
和乙有性雜交形成的二倍體,減數分裂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體無法聯會,無法形成正常配子,不
可育。(3)在植物組織培養至胚狀體階段,可包裹上人二種皮制備人工種子。
3北京市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題,每小題6分,共1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
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下列真核細胞結構與成分,對應有誤的是
A.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糖類B.染色體:核糖核酸、蛋白質
C.核糖體:蛋白質、核糖核酸D.細胞骨架:蛋白質
【答案】B
【解析】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包括脂質、蛋白質和糖類(動物還有膽固醇),主要成分是磷
脂和蛋白質;染色體的組成成分包括脫氧核糖核酸、蛋白質、核糖核酸等,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
核酸和蛋白質;核糖體的組成成分是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質;細胞骨架指真核細胞中的蛋
白纖維網絡結構,它所組成的結構體系稱為細胞骨架系統。
【評價】考查細胞的結構以及考生的理解能力。通過不完整的表述系統地考查生物學知識,
命題符合簡捷性的要求。
2.在細胞生命活動中,不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A.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
C.老化受損的細胞器融入溶酶體中D.0?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線粒體
【答案】D
【解析】神經遞質通過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融合,將其分泌到胞外。mRNA通過核孔從細胞核
進入細胞質。老化受損的細胞器與溶酶體融合完成細胞內消化。R通過自由擴散跨膜運輸,不
會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線粒體。所以D不會發生。
【評價】考查跨膜運輸、胞吐、溶能體的功能和細胞衰老,以及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功能(或
者說過程)為線索,考查若干看起來不相干的生物學知識。
3.有關生物體對刺激做出反應的表述,錯誤的是
A.病毒感染一人體T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一清除病毒
B.外界溫度降低一哺乳動物體溫調節中樞興奮一體溫穩定
C.攝入高糖食品一人體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單側光照一植物體生長素重新分布一向光彎曲
【答案】A
【解析】病毒感染后,由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的漿細胞分泌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細胞
集團和沉淀,進一步被吞噬細胞吞噬,T細胞不能產生抗體.外界溫度降低,哺乳動物皮朕感受
器興奮,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傳到體溫調節中樞,通過神經中樞分析綜合,再通過傳出神經將興奮傳
到皮膚、血管、內分泌腺等,最終使機體體溫維持相對平衡。攝入高糖食品會導致人體血糖濃度升高,
故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通過降低血糖濃度,使血糖濃度恢復正常水平。單側光下,植物莖部向
光側生長素向背光側運輸導致背光側生長素含量高,促進生長作用強,故植物表現為向光生
長。
【評價】考宜動物有神經調節、激素調節、免及調節和植物生命活動調節,以及考生的理解
能力。設置題枝的特點是:每間考查的知識點都涉及到生命活動調節的?個方面。
4.安第斯山區有數十種蝙蝠以花蜜為食。其中,長舌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只有這種蝙蝠
能從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為該植物的唯一傳粉者。由此無法推斷出
A.長舌有助于長舌蠅避開與其他蝙蝠的競爭
B.長筒花可以在沒有長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共同(協同)進化
【答案】B
【解析】只有長舌蝙蝠能從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攝食花蜜,且為該植物的唯--傳粉者。這
是長舌蝙蝠和長筒花相互選擇、相互適應,共同進化的結果。同時通過這種的生活方式也減弱了
長舌蝙蝠與其他蝙蝠的競爭。長舌蝙蝠是長筒花的唯?傳粉者,故必須在有長舌蝙蝠生存的地方長
筒花才能繁殖后代。
【評價】考杳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相關知識以及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比較新穎。
5.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基本原理,敘述不正確的是
A.噬菌體須在活菌中增殖培養是因其缺乏獨立的代謝系統
B.提取組織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劑中溶解度的差異
C.成熟植物細胞在高滲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是因為細胞壁具有選擇透(過)性
D.PCR呈指數擴增DNA片段是因為上一輪反應產物可作為下一輪反應模板
【答案】C
【解析】噬菌體屬于侵染細菌的病毒,它沒有細胞結構,缺乏自主代謝機制,它的生命活動
離不開宿主細胞,故噬菌體繁殖必須在細菌中才能進行。提取DNA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溶劑中
的溶解度不同和DNA在不同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進行。細胞壁屬于全透性的,
成熟植物細胞在高滲溶液內發生質壁分離原因是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PCR擴增DNA的
原理是DNA復制,上一輪復制得到子代DNA可為下一輪DNA復制提供模板。
【評價】考查幾個與實驗相關的知識,沒有對實驗技能的考查。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80分)
29.(16分)為研究棉花去棉鈴(果實)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者選取至少具有io
個棉鈴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鈴,3天后測定葉片的C0?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結
果如圖
(1)光合作用碳(暗)反應利用光反應產生的ATP和,在中將C02轉化為三碳
糖,進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圖1可知,隨著去除棉鈴百分率的提高,葉片光合速率一。本實驗中對照組(空
白對照組)植株C0,固定速率相對值是。
(3)由圖2可知,去除棉鈴后,植株葉片中增加。已知葉片光合產物會被運到棉
鈴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鈴后,葉片光合產物利用量減少,降低,進而在葉片中
積累。
(4)綜合上述結果可推測,葉片光合產物的積累會光合作用。
(5)一種驗證上述推測的方法為:去除植株上的棉鈴并對部分葉片遮光處理,使遮光葉
片成為需要光合產物輸入的器官,檢測葉片的光合產物含量和光和速率。與只去除棉鈴
植株的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車位出租協議書
- 車主雇傭司機協議書
- 鋰電窯爐承包協議書
- 道路車輛施救協議書
- 4人入伙合同協議書
- 項目車位預定協議書
- cnc編程學徒協議書
- 雕塑方案保密協議書
- 酒館出租合作協議書
- 中餐館合伙合同協議書
- 2022年重慶環衛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子企業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燒烤營銷策劃通用PPT模板
- 校園文化傳承與載體創新調研報告
- 華人的心理行為與文化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華僑大學
- 證據清單模板
- 脫硫土建施工組織設計完整版
- 冷再生機在油路大修工程中的應用
- 婦科常用方歌(珍藏版)-滋血湯方歌之歐陽理創編
- GB/T 35544-2017車用壓縮氫氣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
- GB/T 25995-2010精細陶瓷密度和顯氣孔率試驗方法
- GB/T 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