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與調試(版)_第1頁
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與調試(版)_第2頁
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與調試(版)_第3頁
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與調試(版)_第4頁
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與調試(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zǔzhuānɡ)與調試3.1多媒體計算機組裝前的準備及流程3.2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3.3的設置3.4硬盤的分區(fēnqū)

3.5硬盤的邏輯格式化3.6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安裝第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1多媒體計算機組裝前的準備(zhǔnbèi)及流程3.1.1組裝前的準備1.工具計算機的組裝一般(yībān)不需要復雜的儀器和工具,一把十字螺絲刀就可以了(最好是帶磁性的)。第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配件為了使安裝過程順利進行,我們先給大家(dàjiā)介紹本節所需的主要電腦配件。主板:我們選用的是技嘉8533主板,該主板采用478插槽、845E芯片組、支持內存、電源插座并集成97聲卡,如圖3.1所示。第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主板第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內存(nèicún):我們選用266(2100)/200(1600)184,如圖3.2所示。圖3.2內存(nèicún)第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由于本款主板采用的是478插槽,因此可以選用4處理器,如圖3.3所示。由于主板的選擇(xuǎnzé)直接影響到內存和的型號,因此我們只給出這三個配件型號的組合,至于其他組合方式及其他配件,如顯卡、聲卡、硬盤、光驅、軟驅、鍵盤、鼠標、機箱、音箱和顯示器等,可以依據第2章的講解來選配。第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第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軟件除了電腦硬件外,為了(wèile)使電腦系統正常運行,用戶還需要準備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操作系統和驅動程序等。第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1.2硬件組裝的一般流程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流程按照根底安裝、內部設備安裝及外部設備安裝這三個階段,可以(kěyǐ)分成九個步驟:(1)先檢查組裝的構件及工具是否齊備;(2)將電源裝入機箱中;(3)將和內存裝入主板;第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將主板安裝在底板上,再將裝有主板的底板裝入機箱;(5)將軟驅、硬盤和光驅裝入機箱;(6)將各式接口卡裝入機箱;(7)連接各外圍設備(wàiwéishèbèi);(8)試機并設置;(9)安裝操作系統、板卡驅動程序和應用軟件。第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1.3硬件組裝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1)安裝場地要寬敞、明亮,桌面要平整,電源電壓要穩定。在組裝多臺計算機時,最好一臺使用一個場地,以免拿錯配件(pèijiàn)。(2)防止人體所帶靜電對電子器件造成損傷。在安裝前,先消除身上的靜電,比方用手摸一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如果有條件,可配戴防靜電環。插拔各種板卡時,最好只接觸其邊緣。(3)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盤。(4)安裝的主板一定要穩固,同時要防止主板變形,不然會對主板的電子線路造成損傷。第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2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zǔzhuānɡ)3.2.1根底安裝1.安裝電源將電源供給器安裝到指定位置。如果(rúguǒ)機箱與電源供給器已經在一起了,就可省略此步。第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安裝主板主板邊沿和中間有一些圓孔,這些圓孔和機箱底板上的那些直徑為3的圓孔相對應。利用這些定位圓孔,可將主板固定在機箱底板上。定位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是固定機箱和主板的緊固件,由機箱供給商與機箱配套提供。安裝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至少選取(xuǎnqǔ)3顆定位金屬螺柱,將其旋入機箱底板的螺柱定位孔中。安裝完畢的主板擴展插槽應正對機箱后側的條形窗口,主板的集成接口也應從相應的窗口向后伸出。第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安裝傳統的型插座的一個角比其他三個角少一個插孔,接腳(jiējiǎo)本身也是如此,這樣就標明了的安裝方向。安裝的步驟如下:(1)先將插座的手柄拉起來。(2)將按正確方向放入插座,使每個接腳插入對應孔中。注意要放到底,切記不要太用力。(3)把手柄放下,這樣就固定在主板上了。(4)安裝的風扇。風扇是用一個彈性鐵架固定在插座上的。(5)連接風扇電源線。第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當取下時,先取下風扇,然后把手柄拉起來,再取下即可。對插座(chāzuò)的主板,安裝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1)把主板上的支撐架翻開。(2)把對好方向并順著支撐架的槽滑下,當的接腳接觸插槽后,用力將壓到底即可。這時,支撐架兩邊的卡子就會卡到的散熱片上。(3)將風扇電源線一頭接到風扇上,另一頭插到主板風扇電源的接口上。拆卸時,只要把支撐架兩邊的卡子先按下去,然后就很容易地把從插槽上拔下來。第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主板跳線主板上通常有幾組跳線插針座。設置跳線時,請查閱主板說明書,在主板上把外頻和倍頻調整好(如果是軟跳線的,那么等開機的時候調)。工作狀態設置主要是進行工作頻率及工作電壓設置。不同主板和不同,其設置一般都是不同的。現在(xiànzài)的主板都會根據所安裝的類型自動設置相應的電壓,只要把安裝好,就不用再進行電壓調整,而只需設置工作頻率。第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通常的型號表示為Ⅱ633、Ⅲ800、P42.1G等,最后的一個數字是指內部的工作頻率,也就是的工作頻率。而主板的內存和控制芯片的工作頻率沒有(méiyǒu)這么高,所以設置的工作頻率就會涉及主板工作頻率(外頻)和倍頻系數這兩項參數。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的實際工作頻率=主板工作頻率×倍頻系數第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一般主板工作頻率都是一些固定值,如66、100和133等,倍頻(bèipín)系數通常為3.0、3.5、4.0、4.5和5.0等,通過主板上的跳線來設置這兩個參數,就可以改變的工作頻率。超頻就是指改變主板工作頻率和倍頻(bèipín)系數來使在較高的工作頻率下運行,超頻一般以改變外頻為主。在設置跳線之前,需要知道所使用的的工作頻率和主板的工作頻率是多少。例如使用K6-Ⅲ400的,它的工作頻率是400,而主板的工作頻率是100,由此可以計算出它的倍頻(bèipín)系數為:的工作頻率/主板工作頻率=400/100=4這樣在設置跳線時,參考說明書將主板的工作頻率設置為100,倍頻系數設置為4即可。我們選用的技嘉8533是一款免跳線主板,它可以自動識別的主頻。第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5.安裝內存安裝內存時應先將內存插槽兩側的反扣翻開,看準內存插槽的缺口方向,用雙手拇指均勻用力,把內存垂直壓入插槽中,當內存插到底后,卡鉤也會定位而完成安裝。前面我們選用的主板只能適合插的內存(它只有一個缺口)。6.把主板固定在機箱內將主板放回機箱內,背板固定回原來(yuánlái)的位置。第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7.安裝顯卡依顯卡的接口種類,選擇或插槽來安裝。現在一般都用接口的顯卡,在主板上只有一個(yīɡè)插槽,裝上固定好就可以了。如果顯卡與主板集成在一起,可省略此步。8.連接主板電源從電源盒引出的諸多電源線中找出主板電源插頭,如果是類型的主板,那么比較好接,因為只有一個接頭,而且只有一個方向,只要垂直插入就可以了。假設是類型主板,電源插頭分為P8、P9兩個插頭,沒有防插錯結構,在插接時應注意將P8、P9的兩根接地黑線緊靠在一起。第二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9.機箱前面板指示燈/鍵與主板連接機箱上一般有五條線,分別是(主板揚聲器)、(復位鍵)、(硬盤工作(gōngzuò)指示燈)、(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如圖3.4所示。插接時按照主板說明書一一對應插入即可。10.連接主機與顯示器將顯示器的信號線連接到主機的顯卡接頭上,給主機電源供給器接上電源。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4各種(ɡèzhǒnɡ)插頭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1.開機測試將電源翻開,如果能順利出現開機畫面并伴隨一聲短鳴,顯示器出現正常的信息,最后停止在找不到鍵盤的錯誤信息提示下,說明前半局部已安裝完畢,可進行下一步安裝。否那么,重新檢查以上(yǐshàng)步驟。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2.2內部設備安裝接下來安裝的是機箱內部的其他設備。請先將主機與顯示器別離。1.安裝軟驅(1)固定軟盤驅動器。軟盤驅動器有水平安裝和豎直安裝兩種方式,采用何種方式安裝,由選用機箱的軟驅安裝槽決定。翻開機箱后,先找到軟驅槽,在軟驅安裝槽對應的機箱面板上有一塊擋板,擋板的拆卸十分(shífēn)簡單,只需用手由內向外將擋板推一下,就可以取下。然后將軟驅順著拆去擋板的位置往里放,到達適當的位置,使軟驅的前面板局部與機箱面板平齊,最后在機箱內用螺釘固定即可。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連接扁平數據電纜。軟驅使用的是34芯扁平數據電纜。將扁平電纜的一端插入軟驅的數據接口插座,另一端插入主機板上的軟驅接口插座上。連接扁平數據電纜時要注意方向,數據電纜有紅線標志的一端應與插座1號插針對齊。(3)連接電源線。軟驅電源線是一根9芯的D型接頭。主機開關電源上有一組電源接頭,可任選一個接頭插入軟驅的電源插座。接頭是有方向性的,一般不會插反,如果插反了,是插不進去的。軟驅正確連接后,需要(xūyào)在設置程序中設置軟驅的參數后才能正常工作。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安裝硬盤安裝硬盤時一般可按以下步驟(bùzhòu)進行:(1)設置硬盤驅動器主、從跳線。在接口上通常可連接兩臺設備,為了區別起見,在每一臺設備上都設置有主()、從()方式的跳線。一般情況下,硬盤出廠時默認的設置是作為主盤,當只安裝一個硬盤時那么不需要改動。當在一個接口上裝兩個硬盤時,需對硬盤的跳線重新設置,即將一個硬盤設置為主盤,另一個設置為從盤。不同廠家生產的硬盤,其跳線設置方式不同,一般在硬盤外殼的標簽上均注有跳線狀態圖。圖3.5是硬盤的跳線狀態圖。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5硬盤的跳線狀態圖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當這個跳線短接時,磁頭被固定在平安位置,防止運輸過程中磁頭的移動。:這是電纜選擇方式,此方式是用特殊處理的數據線來設置主盤和從盤的。能設置硬盤主、從盤狀態的硬盤數據是特制的,其第28根線為選擇線,當這個跳線短接時,硬盤主、從狀態的設置取決于硬盤與硬盤數據線的連接插入頭。通常,連接數據線中段插入頭的硬盤為主盤,連接在數據線盡頭插頭上的盤就是從盤。:當這個跳線短接時,該硬盤作為主盤。:當這個跳線短接時,該硬盤作為從盤。硬盤的跳線設置一般不會超出(chāochū)這4種。有的硬盤只采用一個跳線來設置主盤或從盤,例如,當短接時作為主盤,斷開時作為從盤。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將硬盤固定在安裝架上。一般機箱都設有安裝硬盤的專門支架,可將硬盤安裝在該支架上,也可以將硬盤安裝在機箱內3.5英寸或5.25英寸軟盤驅動器的支架上。如果安裝在5.25英寸軟盤驅動器的位置上,應先用螺絲將硬盤固定在專用的硬盤托架上,然后將硬盤托架和螺絲安裝在該位置上。安裝時,硬盤的電路板面朝下,標簽面向上,硬盤要緊固在托架上,不能晃動,否那么容易造成磁頭(cítóu)與盤面碰撞,導致數據喪失,同時也會影響硬盤的壽命。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連接(liánjiē)硬盤電源線。硬盤電源線為4芯D型插頭的電源線,其顏色分別為紅、黑、黑、黃。連接(liánjiē)時,在開關電源上選擇一根4芯硬盤電源線,將電源線的D型插頭插入硬盤的電源插座即可。插入時,請注意方向,反了將插不進去。可參考圖3.6所示。第三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6安裝(ānzhuāng)硬盤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連接硬盤數據線。接口的數據線是一條扁平電纜線。通常情況下,每兩個設備可共用一條扁平電纜。扁平電纜的一頭連接在主機板的插槽上,另一頭分別(fēnbié)通過兩個插接頭與兩個設備連接。連接硬盤數據線時,將扁平電纜的紅線對準數據線插座的第一腳(一般標有序號,如無標記可將扁平電纜的紅線朝著電源插座方向),插頭對準插座引腳插入即可。數據線的另一端與主機板上的插座相連,插接時,扁平電纜的紅線也應對準接口上標有1的插針。至此,硬盤的連接便結束了,但硬盤要正確運行,還需作設置及硬盤初始化的工作。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安裝光驅光驅的安裝也比較簡單,與硬盤安裝相似,一般安裝步驟如下:(1)固定光盤驅動器。光驅一般安裝在一個空著的(5.25英寸)驅動器的框架上。安裝時需要導軌,導軌上有前后兩組八個孔位,安裝導軌應注意孔的位置,兩邊的導軌要對齊,并且螺絲要擰緊。把光驅滑入機箱時要注意光驅的方向(fāngxiàng),將光驅的面板向外輕輕滑入,當聽到“咔〞的一聲響,說明光驅已到位,光驅就已安裝完畢。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設置主/從盤與連接數據線。對于(duìyú)光驅,連接數據線時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設置主/從盤。一般在光驅上都標明跳線方式,為主盤,為從盤。有時把光驅與硬盤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此時應將光驅設置為從盤。如果單獨為光驅接一條數據線,把它連接到主板的副口上,那么光驅應設置為主盤。在連接數據線時要注意接口的方向。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連接光驅的電源線。光驅與硬盤一樣,使用標準的4芯D型電源線,從開關電源上任選取一個(yīɡè)電源線插入光驅的電源插座即可。插入時注意方向,反了插不進去。光驅需要驅動程序的支持才能正常工作。在9x下,因光驅都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所以不必安裝驅動程序,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安裝驅動程序,只要開機后光驅即可正確讀取數據。在9x系統中,還可以通過調整光驅的參數來增進光驅的性能。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安裝聲卡根據聲卡的類型(lèixíng),選擇或插槽進行安裝。假設主板集成,可省略此步。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5.連接音頻數據線安裝光驅時容易(róngyì)出現問題的地方是音頻數據線的連接。光驅的音頻接口一般有4根針,分別是左、右聲道和兩根地線,其中L為左聲道,R為右聲道,G代表地線。在聲卡上也有一個類似的音頻接口插座,它接收光驅上的音頻信號并把它放大輸出到孔。音頻線有3芯和4芯兩種,4芯音頻線只是多了一根地線而已。在連接音頻時,要注意光驅和聲卡上的左、右聲道與地線要一一對應,否那么可能出現問題,如只有一個喇叭響等。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2.3外部設備的安裝如果一切都安裝妥當了,就可以將鼠標、鍵盤、顯示器、(如果是外置的話)都接好(可先翻開顯示器和的電源)。暫時不用把機箱蓋上,因為還不知道安裝的對不對,等確定電腦可以正常工作了再蓋上也不遲。然后接上機箱的電源,有些的機箱后面還有一個電源開關,請確定是翻開了的。再完整地檢查一遍后,翻開電源。當出現(chūxiàn)我們所熟悉的自檢聲時,硬件安裝就完成了。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3的設置(shèzhì)3.3.1和的設置是與密切相關的。是“〞的簡寫,意思是“根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主板上存放微機根本輸入/輸出程序的只讀存儲器,它的根本功能是加電自檢、開機引導、根本外設和系統的設置。是一種低耗電的存儲器,靠電池供電。其主要的作用是保存系統日期、時間(shíjiān)及各種硬件參數,以便在加電自檢(,簡稱)時讀取,識別系統的硬件配置并根據這些配置信息對系統中各部件進行自檢和初始化。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自檢過程中,如果發現系統實際存在的硬件與中的設置參數不符時,將導致系統不能正確運行甚至死機,所以的設置在新機器的組裝中很重要。但設置不是經常要進行的,它通常在電腦第一次使用時或者出廠前就設置好了,如果電腦沒有什么(shénme)大的變動,有時一兩年都不用重新設置,但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就必須重新設置參數了。這些特殊情況有下述幾種:第四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如果主板上的電池沒電了,那么原來記憶的設置就全喪失了,電腦就可能無法啟動或者運行不正常,這時必須要全部重新設置;(2)改變A盤、C盤、的啟動順序;(3)設置或更改開機密碼;(4)加一個或換一個硬盤,或者改變軟驅設置等;(5)有些電腦高手想調節(tiáojié)一下高級參數的設置,好讓電腦能運行得更好;(6)安裝其他硬件設備時,可能有些設置需要改變。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7系統啟動界面(jièmiàn)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要設置,就要通過中的程序來進行設置,這種在開機后通過中的設置程序進行系統硬件配置及在存儲器中設置相應參數的過程(guòchéng)稱為系統設置。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3.2的設置進入的設置,在開機系統啟動時,屏幕上常有如圖3.7所示的提示,其意思是說“按鍵進入設置畫面〞。按鍵盤上的鍵,那么會看到設置的主界面,如圖3.8所示。不同的可能有不同的界面,但常見的是、、等幾種。界面形式雖然不同,但功能根本相同,所要設置的工程也差不多。這是的設置畫面,是最常見的一種。其實只要明白(míngbai)了一種的設置方法,其他的就可以觸類旁通了。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8主界面(jièmiàn)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中大局部工程本來就已經設置了正確的參數值,或者說許多項選擇項對電腦的運行影響不太大,所以一般我們只要注意幾個關鍵項就可以了。通常,我們在設置時,只簡單地做以下(yǐxià)幾步:(1)設置出廠設定值;(2)檢測硬盤參數;(3)設置軟驅;(4)設置啟動順序;(5)設置密碼(如果有必要);(6)保存設置并退出。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第一步:設置(shèzhì)出廠設定值,如圖3.9所示。圖3.9設置(shèzhì)出廠設定值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這一項“〞是“調入出廠設定值〞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推薦設置,即在一般情況下的優化設置。將光標用上下箭頭(jiàntóu)移到這一項,然后按回車鍵,屏幕提示"是否載入默認值",如圖3.10所示。輸入"Y"表示“是〞的意思,這樣,以上幾十項設置都是默認值了。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0確認(quèrèn)出廠設定值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如果在這種設置下,你的電腦出現(chūxiàn)異常現象,可以用“〞項恢復默認值,它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平安的設置。這種設置下不會出現(chūxiàn)設置問題,但有可能使電腦性能得不到最充分的發揮。第二步:檢測硬盤參數。如圖3.11所示,將光標移到按回車鍵,電腦自動檢測硬盤。第五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1自動檢測硬盤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2是電腦檢測到的硬盤參數(根據你自己電腦硬盤大小的不同(bùtónɡ),那么數據有所不同(bùtónɡ))。這是電腦檢測到的主硬盤,它可以以三種方式設置:如果你的硬盤大于2.1的話,選模式,那么只能用到528;選模式,那么只能用到2.1;而實際使用中我們都選模式(選“Y〞是電腦的推薦選項)。主硬盤參數設置好后就可以檢測下一個硬盤了。因為這臺電腦只有一個硬盤,所以我們按“〞鍵取消檢測。一般的都能接四個設備,簡單地說可以接四個硬盤,如果有其他硬盤,計算機也會把它們分別檢測出來。通常,我們只有一個硬盤,一般檢測第一個,其他的就可略過了。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2檢測(jiǎncè)硬盤參數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第三步:設置軟驅。檢測完硬盤后,按“〞鍵退出硬盤檢測項,就可回到的主界面。選擇(xuǎnzé)第一項“〞標準設置,按回車鍵,如圖3.13所示。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3標準(biāozhǔn)設置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從這里可以設置日期(rìqī)、時間。另外我們剛檢測的硬盤情況在這里也可以看到,這時只有一個硬盤,容量是4335。當安裝了多個硬盤,而想去掉一個硬盤時,也要在這里操作。將光標移動到想要去掉的硬盤上,然后按“〞鍵將其選擇為“〞即可。在硬盤選項的下面就是軟驅設置,這臺電腦只有一個1.44軟驅,把光標移到該項,按“〞和“〞鍵來改變。可以看到我們已經將其設置為“1.44M,3.5〞,然后按“〞鍵退出這一項。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第四步:改變電腦的啟動順序。在一般情況下前幾項設置好以后,電腦就可以(kěyǐ)正常工作了。但通常,我們還要考慮從哪一個設備啟動的問題。將光標移動到主菜單的第二項“〞,按回車鍵就可以(kěyǐ)進入“高級設置〞了,如圖3.14所示。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4高級(gāojí)設置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中“"就是引導順序的意思,選擇值如下:A,C:表示從A盤(軟盤(ruǎnpán))引導,如沒有裝入A盤,再從C盤引導。它一般適用于對新組裝的電腦進行硬盤分區、格式化及安裝操作系統等操作。C,A:表示引導盤的順序為C,A。一般可以按照此種方式設置,以防止有些用戶誤用軟盤啟動而導入病毒。,C,A:表示引導盤的順序為,C,A。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一臺新機器上安裝操作系統時,可直接從上啟動。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C,,A:表示引導盤的順序為C,,A。C:表示只能從C盤引導。此外,還有一類設備(shèbèi)是接口設備(shèbèi),如果用戶的操作系統安裝在此類設備(shèbèi)上,在選擇時,將啟動順序設置為,C,A。第六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本設置菜單中還有一些其他設置選項,比較常用的有以下一些:●(病毒警告)病毒警告一般(yībān)設置成防病毒,它是為了保護硬盤引導信息而設置的。在硬盤引導區中存儲著硬盤信息,如果硬盤引導區遭到破壞,系統將無法運行。當此項設置為時,如果有病毒感染引導區或寫硬盤引導區時,電腦將自動停機。注意:在安裝系統時,將其關閉(設置)。因為在安裝時需要向引導扇區寫入系統信息,如果設置為,系統將誤以為是病毒而中斷操作。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緩存設置)主要功能是解決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一般設置為,以加速電腦的運行(yùnxíng)速度,包括:(1)選項:激活一級緩存的選項。現在使用的都有一級緩存,設置為。(2)選項:為帶有二級或三級的系統而設置的。因為從486開始使用二級緩存,大局部可設置為,但賽揚(233~300)例外。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L2是(錯誤校驗更正)的縮寫,它能自動檢測數據傳輸中的錯誤。從PⅡ300開始使用帶有校驗功能的L2,所以使用具有此功能的的用戶可以選擇此選項為。●(快速啟動自檢(zìjiǎn)設置)此項一般設置為,以加快電腦的啟動。因為設置為時,電腦將檢測每一項硬件設置,自檢時間長一些;而設置為時,電腦將跳過一局部無關緊要的工程,快速完成自檢。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用來選擇是否通過引導操作系統,需要有卡且需要與連接,一般單機用戶(yònghù)將其設置為。●此設置的作用是決定啟動時是否自動激活小鍵盤,默認設置是。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此設置用來選擇進入(jìnrù)時是否使用口令。設置為后,開機引導系統時每次會需要口令;設置為后,在進入(jìnrù)設置時會需要口令。第五步:設置密碼。電腦中設置開機密碼主要是為了保護電腦內的資料不被非法用戶刪除或修改。在設置中,用戶可以為電腦設置超級用戶密碼和一般用戶密碼,如圖3.15所示。超級用戶密碼擁有是否允許用戶開機進入系統的權限,如果設置了此類密碼,一定要記住,否那么會打不開電腦。一般用戶密碼主要是用來設置用戶是否擁有修改的權限的。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5設置(shèzhì)密碼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簡單地說,如果兩個密碼都設好了,那么用超級用戶密碼可以進入工作狀態(zhuàngtài),也可以進入設置,而一般用戶密碼只能進入工作狀態(zhuàngtài),也能進入修改用戶自身的密碼,但除此之外便不能對進行其他的設置。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超級用戶密碼()對電腦的設置具有最高的權限,它可以更改的任何(rènhé)設置。只有電腦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才可以設置和使用此密碼。在設置密碼前,首先進入選項,將選項設置為。然后退出,將光標移到選項,按回車鍵,顯示如圖3.16所示的輸入密碼界面。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6超級用戶(yònghù)密碼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圖3.16的框中,要求(yāoqiú)用戶輸入口令。輸入后,按回車鍵,電腦提示重新輸入密碼確認一遍,如圖3.17所示,輸入后再按回車鍵就可以了。如果想取消已經設置的密碼,就在提示輸入密碼后直接按回車鍵,電腦提示密碼取消,按任意鍵后密碼就取消了。第七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7確認(quèrèn)密碼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一般用戶密碼。設置一般用戶密碼的方法為:將光標移動到“〞項中,按回車鍵,顯示對話框,也需輸入兩次密碼確認。其圖示與超級用戶密碼設置相同,這里不再贅述。(3)去除(qùchú)密碼。設置了超級用戶密碼后,每次開機或修改設置時,都要求輸入密碼。如果用戶忘記密碼,電腦將拒絕進入系統。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下面我們就介紹兩種去除密碼的方法。(1)硬件方法。借助于主板說明書,找到主板上去除信息(xìnxī)的跳線。操作時一定要將電腦斷電,再翻開機箱,將三針跳線由原來的12腳更改為23腳,短路幾秒就可去除密碼,然后跳線復原。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軟件方法。調用的程序,但如果設置(shèzhì)了開機密碼而不能進入系統,那么此種方法就失效了,只能主板跳線了。在方式下輸入以下指令:A:>70107110然后重新啟動電腦,系統要求重新配置。這樣,不需要密碼就可以進入設置程序了。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第六步:保存設置并退出。還有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將剛剛設置的所有信息進行保存。選擇“&〞這一項,它是保存并退出的意思,如圖3.18所示。如果不想(bùxiǎnɡ)保存剛剛的設置,只是想進來看一下,那就選擇“〞,它表示退出不保存,那么本次進入所做的任何改動都不起作用。重新啟動電腦,設置就完成了。這樣,電腦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設置就不必改動了。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8保存(bǎocún)設置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4硬盤的分區硬盤分區是一個需要慎重使用的命令,硬盤要能夠使用,應先進行分區。分區是安裝操作系統三步驟的第一步。為了說明分區、格式化及安裝操作系統這三步之間的關系,我們打一個比方:分區就相當于在一張大白紙上先畫一個大方框;格式化就相當于在這個方框中打上格;安裝程序就相當于在格子(gézi)里寫字。由此可見,分區和格式化就相當于為安裝軟件打根底,實際上它們是為電腦在硬盤上存儲數據起到標記定位的作用。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4.1用程序劃分(huàfēn)硬盤要為硬盤分區,可以使用98中自帶的,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分區程序,如2000等。本節以為例,介紹劃分磁盤分區的具體方法。磁盤分區分為“根本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3種類型。這些分區的物理結構及其之間的關系如圖3.19所示。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19硬盤分區結構(jiégòu)關系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創立“根本分區〞“根本分區〞也稱主分區(),是用來(yònɡlái)保存開機所需的文件和主引導記錄的分區,每個硬盤至少要有一個(使用只能建立一個)“根本分區〞。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驟來創立“根本分區〞:(1)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后,在A:>提示符下輸入“〞后按回車鍵,顯示如圖3.20所示確實認磁盤分區類型界面。第八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20確認磁盤分區類型(lèixíng)界面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要求確認磁盤分區類型,這一屏的內容是說,要分區的容量(róngliàng)大于2以上,那么分區格式將是32,而且和早期版本的95、不能識別這種分區類型。要支持大硬盤,可選“Y〞,按回車鍵,進入主界面,如圖3.21所示。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21主界面(jièmiàn)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這里共有四個選項:建立分區或邏輯分區;設置活動分區;刪除分區或邏輯分區;顯示當前分區信息。系統在下面一條選項中提示你當前的選項,缺省值為1。最后(zuìhòu)一行提示按鍵退出。另外,如果電腦上安裝了多個硬盤,還會增加一個選項——,用于選擇要分區的硬盤。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在圖3.21所示界面中,選擇“1〞后按回車鍵,進入如圖3.22所示的創立分區界面。提示:圖3.22中各選項的意義如下:1.:創立“根本分區〞。2.:創立“擴展(kuòzhǎn)分區〞。3.(s):創立“邏輯驅動器〞。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22創立(chuànglì)分區界面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創立分區。首先創立“根本分區〞,在創立分區界面(jièmiàn)中選擇“1〞后,按回車鍵,進入如圖3.23所示的創立“根本分區〞界面(jièmiàn)。圖3.23創立(chuànglì)“根本分區〞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圖3.23中,系統提示是否將“根本分區〞設置為獨占全部硬盤空間的界面。在此步驟中如果用戶選擇“Y〞后,按回車鍵,系統會將整個硬盤作為“根本分區〞;否那么硬盤將分為“根本分區〞和“擴展(kuòzhǎn)分區〞,用戶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選擇(xuǎnzé)“N〞后,按回車鍵,將進入如圖3.24所示的設置分區大小界面。圖3.24設置分區(fēnqū)大小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5)在圖3.24中的方括號中,輸入(shūrù)“根本分區"(C區)的容量或其所占用硬盤總空間的百分比,然后按回車鍵,完成創立“根本分區〞的工作,進入如圖3.25所示的界面。圖3.25創立“根本(gēnběn)分區〞完成第九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創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也稱為擴展分區(),是可以(kěyǐ)包含邏輯驅動器的根本磁盤的一局部。每個物理磁盤只允許一個分區為擴展磁盤分區。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創立“擴展分區〞:在圖3.25所示的界面中,按下“〞鍵,將回到圖3.22所示的創立分區界面。在此界面中選擇“2〞后,按下“〞鍵,將進入如圖3.26所示的創立“擴展分區〞界面。保持此界面的默認設置,將硬盤中剩余的容量全部創立為“擴展分區〞,按回車鍵即可。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26創立(chuànglì)“擴展分區〞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建立“邏輯驅動器〞“邏輯驅動器〞也叫“邏輯驅動器〞,是在擴展分區(fēnqū)中創立的分區(fēnqū),即除C盤以外的D盤、E盤(不包括光盤的驅動器號)等物理分區(fēnqū),邏輯驅動器可被格式化和指派驅動器號。只有“擴展分區(fēnqū)〞中可以包含“邏輯驅動器〞,而“邏輯驅動器〞不能跨越多個磁盤(即不能在不同的硬盤上創立同一個“邏輯驅動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創立“邏輯驅動器〞: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在圖3.26所示的界面中,按下回車鍵,進入(jìnrù)圖3.27所示的界面,表示已完成“擴展分區〞的創立。按下“〞鍵,進入(jìnrù)如圖3.28所示的創立“邏輯驅動器〞界面。圖3.27完成(wánchéng)“擴展分區〞的創立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在圖3.28所示界面中所指的方括號中,輸入“邏輯驅動器"(D盤)的容量所占擴展分區總量的百分比(或具體的數字)后,按下“回車〞鍵,將進入(jìnrù)(如果還留有空間的話)如圖3.29所示的界面。圖3.28創立(chuànglì)“邏輯驅動器〞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29創立(chuànglì)“邏輯驅動器〞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在此界面中輸入(shūrù)所要分出的下一個磁盤所占擴展分區的百分比或磁盤空間量(在此將剩余的磁盤空間全部劃分為E盤,所以直接按下回車鍵;否那么可以劃出更多的邏輯盤),進入如圖3.30所示的界面,表示邏輯分區劃分完畢。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0邏輯分區(fēnqū)劃分完畢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4.2設置活動分區硬盤分區后,應當指定硬盤的引導分區。引導分區是在啟動電腦時引導電腦操作系統的分區,一般(yībān)默認為C:(即主分區)。指定引導分區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回到圖3.21所示的主界面中。(2)在此界面中選擇“2〞后,按下回車鍵,進入如圖3.31所示的界面。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1指定引導(yǐndǎo)分區第一百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因為只有主引導分區可以用來開機,所以(suǒyǐ)操作系統默認為1。按下回車鍵,進入如圖3.32所示的界面。在此界面的“"下多了“A〞標記,表示此分區為主引導分區。圖3.32引導分區(fēnqū)已指定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至此完成硬盤分區的全部工作,此時按兩次“〞鍵,進入如圖3.33所示的界面。如圖中所示,重新啟動電腦(diànnǎo),以使設置的硬盤分區生效。圖3.33重新啟動電腦(diànnǎo)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4.3刪除分區或邏輯分區完成硬盤分區后,如果對分區狀況不滿意,還可以重新分區,但在重新分區之前必須刪除以前的分區。警告(jǐnggào):如果硬盤上已經有數據存在,重新分區將會使硬盤上的原有數據全部喪失!刪除分區時,可以通過在圖3.21所示的主界面中選擇“3〞后,按下回車鍵,將進入如圖3.34所示的刪除分區界面。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4刪除(shānchú)分區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此界面中各選項的意義如下(rúxià):1.:刪除“根本分區。〞2.:刪除“擴展分區〞。3.(s):刪除“邏輯驅動器〞。4.:刪除“非分區〞(其他操作系統的分區,如的分區等)。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以上選項,用戶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選擇,以刪除不同的分區。它們的刪除原那么是:●如果要刪除“根本分區〞,那么必須先將以前的所有分區都刪除掉,它們的刪除順序是“非分區〞(如果有)、“擴展分區〞、“根本分區〞。●如果只劃分各邏輯驅動器的大小,那只需刪掉所有的“邏輯驅動器〞。刪除時從最后(zuìhòu)面的邏輯驅動器刪起,比方先刪除E:(如果它是最后(zuìhòu)一個),再刪除D:。●要刪除“邏輯分區〞,必須先刪除在此分區中的所有“邏輯驅動器〞。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5硬盤的邏輯(luójí)格式化硬盤分區后,需要格式化后才能使用。格式化操作使用系統的(格式化磁盤)命令完成。格式化硬盤的操作步驟如下(rúxià):(1)在盤符A:>后輸入“C:〞命令,如圖3.35所示。圖3.35格式化磁盤(cípán)命令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系統提示,要求確認是否要格式化硬盤,如圖3.36所示。輸入“Y〞后,按下回車鍵,開始(kāishǐ)格式化。(警告:如果硬盤上已經有數據存在,命令將會使硬盤上的原有數據全部喪失!)圖3.36確認(quèrèn)格式化硬盤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經過一定時間,系統格式化完硬盤后,要求用戶輸入硬盤卷標的提示信息界面,輸入相應的標識(biāozhì)即可(也可直接按回車鍵,不設置卷標)。(4)設置卷標完成后,系統進入如圖3.37所示的完成格式化界面。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7完成(wánchéng)格式化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7中顯示的硬盤的根本信息分別為:硬盤的總容量是1050。硬盤的卷標是98。硬盤有多少空間,有多少被系統使用,有多少壞的扇區。卷標的序列碼是:4050801。格式化C盤后,可依次(yīcì)格式化D、E等盤。在A:\>下分別輸入“D:〞和“E:〞命令,然后執行與格式化C盤相同的步驟。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6多媒體計算機系統(xìtǒng)的安裝只有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用戶才能使用電腦。在完成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后,應當安裝操作系統。作為微型計算機的主流操作系統,雖然已經經歷了多個版本升級,甚至現在已開展到了圖文界面的操作系統,但其根本(gēnběn)原理和功能還是一脈相承的。所以本書仍將操作系統地安裝給大家進行介紹。98是微軟公司提供的一款針對個人用戶的性能穩定的圖文界面的視窗操作系統,它比的功能更為強大,并有上網瀏覽功能,使用戶能夠更加快捷方便的使用電腦。現在98已經成為桌面操作系統的主流產品。本節將重點為大家講述它的安裝過程。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6.1系統的安裝1.的主要功能簡介是(磁盤操作系統)的縮寫,它能夠對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進行管理,使系統能夠自動高效地協調工作。是單用戶、單作業的磁盤操作系統,是由一組特殊程序組成的。之所以稱為磁盤操作系統,一方面通常是由磁盤(軟盤或硬盤)提供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它主要提供了組織和管理軟盤和硬盤的方法。有多種版本,版本號越高的越新,功能越強,一般來說,新版本對早期版本的是兼容的。也就是說,在低版本上開發的程序可以(kěyǐ)不經修改就可以(kěyǐ)在高版本上運行和使用。低版本的命令格式、含義和高版本是一致的,當然各版本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安裝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我們需要準備的工作如下:(1)硬件(yìnɡjiàn)配置要求:286以上的計算機即可安裝。(2)新硬盤應完成分區和格式化工作。注意我們所用的6.22及其以下版本只支持16的分區格式,用98的分區工具在支持大硬盤模式下所創立的分區是不能安裝6.22的。大家最好用所帶的啟動盤來進行分區和格式化工作。(3)準備一張的啟動軟盤及6.22源文件安裝盤(一般為三張軟盤,如有光盤更好)。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安裝步驟本書以6.22啟動安裝光盤為例進行安裝,軟盤安裝與之類似。(1)設置從光盤啟動。因我們的光盤帶有啟動功能,所以直接從光盤啟動,啟動畫面如圖3.38所示。在圖中選擇適用計算機的光驅(ɡuānɡqū),可按【F5】鍵跳過下的和文件執行;按【F8】鍵可分步執行上述兩個系統配置文件。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38系統啟動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啟動(qǐdòng)成功后,進入6.22源文件所在的目錄,運行其安裝程序“"命令。如圖3.39所示,安裝程序正在檢測計算機的系統配置。圖3.39檢測(jiǎncè)計算機系統配置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檢測完系統配置后,安裝程序進入“歡送安裝〞界面,如圖3.40所示。系統提示按【F1】鍵請求幫助;按【F3】鍵退出安裝程序;按【F5】鍵改變(gǎibiàn)安裝界面顏色;按回車鍵繼續安裝。圖3.40“歡送(huānsònɡ)安裝〞界面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繼續安裝。安裝程序顯示默認(mòrèn)的安裝設置,如圖3.41所示。如果用戶要改變其設置,可用箭頭鍵來選擇更改。圖3.41安裝(ānzhuāng)設置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5)完成設置后按回車鍵繼續(jìxù),系統顯示所要安裝的程序和其所占用的空間,如圖3.42所示。圖3.42所要占用(zhànyònɡ)的空間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6)按“回車(huíchē)〞鍵繼續,安裝程序最后一次請用戶確認是否安裝:按“Y〞鍵安裝,按【F3】鍵退出,如圖3.43示。圖3.43確認(quèrèn)安裝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7)按“Y〞鍵開始安裝,圖3.44為文件拷貝進度(jìndù)界面。圖3.44文件(wénjiàn)拷貝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8)完成文件拷貝,系統提示(tíshì)用戶重新啟動,如圖3.45所示。圖3.45重新啟動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9)按回車鍵繼續,系統提示(tíshì)從軟驅中取出軟盤,以便從硬盤啟動,如圖3.46所示。圖3.46取出軟盤(ruǎnpán)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0)完成安裝,系統第一次啟動(qǐdòng)的界面如圖3.47所示。圖3.47成功(chénggōng)啟動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6.298安裝1.98功能簡介98是美國微軟公司()出品的新一代視窗操作系統。它是在95根底上開展起來(qǐlái)的,具有多任務多媒體功能,其友善的界面、支持即插即用的功能使用戶易學易用,充分發揮了操作系統方便、簡捷的作用,現已經成為廣闊計算機用戶選用最多的桌面操作系統。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98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確保系統能夠(nénggòu)安裝98,即系統的最低配置應到達如表3.1所示的要求。表3.198操作系統(cāozuòxìtǒnɡ)的配置配置最低配置推薦配置CPU486SX,66MHzPentium166MHz以上硬盤100MB4.3GB以上內存16MB32MB以上軟盤驅動器3.5英寸軟驅3.5英寸軟驅光盤驅動器4倍速光驅36倍速以上光驅鼠標器2D鼠標器3D鼠標器鍵盤一般鍵盤Windows鍵盤聲卡無根據需要調制解調器無根據需要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2)確定系統的安裝(ānzhuāng)方式。有3種方式可以安裝(ānzhuāng)98,分別為:①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后,進入98安裝目錄,運行程序安裝。②用98光盤啟動,自動選擇安裝程序安裝。③在當前的操作系統(如95)中運行98的安裝程序,升級安裝。用戶可根據具體需要選擇安裝方式。注意升級安裝時,必須保證當前的操作系統的代碼頁和將要安裝的98的代碼頁相同,如在95中文版下不能安裝98英文版。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設置。①設置參數,禁止反病毒程序和電源管理程序等,以使操作系統軟件的安裝能夠順利完成。即進入后,將“〞中的“〞選項設為“〞,將“〞中的“〞選項設為“〞,保存并退出的設置。提示:如果用戶(yònghù)使用的是剛組裝的電腦,那么此選項一般無須設置,即保持系統默認即可。②如果使用啟動盤安裝,應該將系統引導順序設置為從A盤啟動;如果是使用光驅安裝,那么應當設置為啟動。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準備98的安裝(ānzhuāng)光盤(如果選擇從軟盤啟動電腦后安裝(ānzhuāng),還需要準備98的啟動盤)。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98安裝步驟本節以最常用的光驅安裝98為例講述(jiǎngshù)其安裝過程。(1)將系統設置為從光驅啟動。(2)將98啟動光盤放入光驅,啟動電腦,如圖3.48所示。第一百三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3.48光盤啟動第一百三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圖中界面提示:1.98。從光驅上開始安裝98。2.。帶光驅啟動電腦。3.。不帶光驅啟動電腦。第1項和第2項根本相似,選擇第1項,可直接進入安裝界面。第2項為手工(shǒugōng)輸入命令。為了更能說明問題,我們選擇第2項進入。第一百三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3)光盤啟動成功后,用命令進入(jìnrù)光盤98安裝程序所在目錄。輸入安裝命令“〞后按回車鍵,如圖3.49所示。圖3.49安裝(ānzhuāng)命令第一百三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4)98安裝光盤自動運行,并開始掃描(sǎomiáo)磁盤錯誤,如圖3.50所示。圖3.50掃描磁盤(cípán)錯誤第一百三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如果檢查磁盤出現錯誤,系統將提示(tíshì)修復錯誤。掃描完磁盤后,安裝程序將報告掃描結果,如圖3.51所示。圖3.51掃描磁盤(cípán)報告第一百三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5)在此界面中單擊【】按鈕,退出磁盤掃描。進入如圖3.52所示的畫面,安裝程序顯示(xiǎnshì)歡送安裝界面。圖3.52歡送(huānsònɡ)安裝界面第一百三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6)單擊【繼續】按鈕,電腦要求用戶給出98安裝目錄,默認為C盤的目錄。當然用戶也可以點擊(diǎnjī)“其他目錄〞更改,如圖3.53所示。圖3.53選擇(xuǎnzé)安裝目錄第一百三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7)選擇好目錄后單擊【下一步】按鈕,安裝程序進入下一界面,如圖3.54所示。系統(xìtǒng)讓用戶選擇安裝方式,對于大多數計算機用戶來說,選擇“典型〞安裝就可以了。圖3.54選擇安裝(ānzhuāng)方式第一百三十九頁,共一百七十一頁。(8)安裝程序繼續,進入網絡標識(biāozhì)界面,如圖3.55所示。在此對話框中,系統要求用戶給出“計算機名〞、“工作組〞及“計算機說明〞。這是在局域網中系統識別計算機的標識(biāozhì),如果此計算機已在局域網中,請向網絡管理員索要以上信息。圖3.55網絡(wǎngluò)標識第一百四十頁,共一百七十一頁。(9)給出網絡標識后,點擊(diǎnjī)【下一步】按鈕,系統提示創立啟動(軟)盤,如圖3.56所示。用戶可以現在創立,也可以安裝完成后再創立啟動盤。在這里我們直接安裝,單擊【下一步】按鈕。圖3.56創立(chuànglì)啟動盤第一百四十一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0)安裝程序進入文件復制(fùzhì)階段,如圖3.57所示。根據不同的計算機,復制(fùzhì)進度略有不同,大約需10~20分鐘。圖3.57復制(fùzhì)文件第一百四十二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1)完成文件復制后系統(xìtǒng)要求重新啟動,即完成第一局部安裝,如圖3.58所示。圖3.58系統(xìtǒng)重新啟動第一百四十三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2)單擊圖3.58中的【確定(quèdìng)】按鈕,系統完成重啟后,要求輸入用戶信息,如圖3.59所示。圖3.59用戶(yònghù)信息第一百四十四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3)根據用戶情況,輸入完成(wánchéng)后,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許可協議界面,如圖3.60所示。點選【接受協議】按鈕后,【下一步】按鈕變為可用。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安裝。圖3.60許可(xǔkě)協議第一百四十五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4)安裝程序進入產品密鑰對話框,要求用戶輸入正確的產品密鑰,如圖3.61所示。產品密鑰一般(yībān)在安裝盤封面上,正確輸入后單擊【下一步】按鈕。圖3.61產品(chǎnpǐn)密鑰第一百四十六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5)安裝程序檢測(jiǎncè)計算機中即插即用型硬件,如圖3.62所示。圖3.62檢測(jiǎncè)硬件第一百四十七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6)檢測完硬件(yìnɡjiàn)后,系統第二次重新啟動,如圖3.63所示。圖3.63重新啟動第一百四十八頁,共一百七十一頁。(17)重啟完成后,系統將進行最后的設置、安裝,包括(bāokuò)“時區〞、“控制面板〞及“開始菜單〞等。圖3.64要求確認時間及時區。圖3.64確認時間(shíjiān)及時區第一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