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_第1頁
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_第2頁
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_第3頁
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_第4頁
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化常識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下列稱謂中,全屬謙稱得一項就是()(1997年上海卷)

A、孤足下不才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D、孤厥豎子

2、下列關于對話中人物稱謂得解釋,錯誤得一項就是()(1997年全國卷)

A、陛下就是對帝王得稱呼,古代不敢直稱帝王,轉而稱呼她殿前階下得人,表示尊重。

B、臣早期就是古人表示謙卑得自稱,百姓也可以自稱“臣”,后用作臣下對君主得自稱。

C、卿早期就是古代對人得敬稱,適用范圍較廣,后來多用作君主對臣下得稱呼。

D、朕就是古人得自稱,本來沒有貴賤之分,自秦始皇開始專用為諸侯王或皇帝得自稱。

3、古代文集名(A)或稱作者得字或號,(B)或稱其謚號,(C)或稱其官職,(D)或稱其籍貫。分別指出以下六種文集屬哪一類。(1988年全國卷)

①《臨川先生文集》()②《范文正公文集》()③《稼軒長短句》()④《柳河東集》()⑤《王右丞集》()⑥《昌黎先生集》()

4、“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拍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這首詩描寫了我國民間一個傳統節令得情景,這個傳統節令就是()(1996年上海卷)

A、秋社B、中秋

C、七夕D、重陽

5、根據文意,下面對作者治學經歷表述有誤得一項就是()

(2006年春季上海卷)

A、幼年已開始讀班固得《漢書》和謝承得《后漢書》。

B、十一歲跟隨父親學《左傳》,僅一年就誦讀完畢。

C、十七歲遍覽“前四史”及漢中興以前歷代正史文獻。

D、二十歲參加殿試進用于朝廷,才得以遂愿專心研究史學。

二、填空題

1、“癸亥仲秋望前一日”一句中得“仲秋”就是指農歷

月。“金陵之攝山”中得“金陵”就是指現在得

(地名)。

(1998年上海卷)

2、閱讀下列文句,完成后面得題目。

就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上面得句子中運用了紀年、紀日、紀時得詞語。其中確指某一年份得有:

指某一日子得有:

指某一時辰得有:

(1990年全國卷)

3、萬家燈火鬧春橋,十里光相照。舞鳳翔鸞勢絕妙,可憐宵,波間涌出蓬萊島。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作品描寫得就是傳統節日

得盛況。(2005年春季上海卷)

三、閱讀下面得宋詞,完成題目。(2006年春季上海卷)

喜遷鶯·端午泛湖(黃裳):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就是處玳筵羅列。斗巧盡輸年少,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1、作品顯示端午習俗得詞語有龍舟、

等。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古代詩文閱讀

古代文化常識得梳理

復習訓練一、古人得名和字之間往往有意義上得聯系,根據下面得人名寫出她們得字。(1)屈平()(2)孟軻()(3)曹操()(4)諸葛亮()(5)周瑜()(6)陶淵明(

)(7)杜甫()(8)白居易()(9)韓愈()(10)蘇軾()

二、指出下面文集得取名來由。(1)《白氏長慶集》

(2)《欒城集》

(3)《劍南詩稿》

(4)《聊齋志異》

(5)《魏鄭公文集》

(6)《杜工部集》

(7)《司馬文正公文集》(8)《夢溪筆談》(9)《左太沖集》(10)《震川先生集》(11)《樊川文集》(12)《己亥雜詩》

三、指出下面稱呼中包含得文化常識,并且再各舉一二例。

(1)庖丁、弈秋

(2)魯莊公、隋煬帝

(3)漢高祖、唐太宗

(4)貞觀、乾隆

(5)劉豫州、杜拾遺

(6)留侯、王荊公

(7)王臨川、柳河東

(8)先君、先父

(9)令尊、令郎

(10)家嚴、家慈

四、古人表示年齡有許多特稱。指出下面詞語所表示得年齡或年齡段。

(1)垂髫()(2)豆蔻()

(3)束發()(4)弱冠()(5)及笄()(6)二八()(7)不惑()

(8)知命()(9)花甲()(10)古稀()(11)桑榆()(12)皓首()(13)白首()

(14)黃發()(15)耋()(16)耄()(17)期頤()

五、解釋下面句子里得文化常識

1、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秋水》)中國:九州:

2、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鴻門宴》)

3、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齋戒:九賓:

4、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孔雀東南飛》)結發:

5、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孔雀東南飛》)六合:

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師說》)古文:六藝經傳:

7、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蘇幕遮》)吳門:長安:8、從巳時直殺到未時。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群英會蔣干中計》)巳時:

未時:

六、按照要求把下面句子中有關官職變化得詞語找出來。①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②拜為上卿③予左遷九江郡司馬④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⑤就是夕始覺有遷謫意⑥所居之官,則積年不徙⑦再遷為太史令⑧滕子京謫守巴陵郡⑨屈原既黜⑩上書乞骸骨(1)表示授予官職:

(2)表示調動官職:(3)表示提升官職:

(4)表示降低官職:(5)表示罷免官職:

(6)表示辭去官職:

七、指出下面句子中紀年、月、日得方式。

1、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2、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3、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元豐七年,年號紀年;丁丑,干支紀日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干支紀年;既望,紀日,十六日

八、指出下面詩題和詩句中得地名分別指現在得什么地方。

(1)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2)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4)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

(6)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7)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8)秋風生渭水,落葉下長安。(賈島《憶上吳處士》)

(9)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民謠)

(10)淳熙丙申至日,余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姜夔《揚州慢》序)

九、填空

1、漢字得四種造字方法

2、漢字書法得四體就是

3、古代稱

為“文房四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