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_第1頁
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_第2頁
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_第3頁
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_第4頁
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AI芯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調研報告堅果數研(深圳)二零二五年一月目錄(企業排名不分先后)TOC\o"1-3"\h\u28572前言、中國AI芯片行業概況 320985一、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54230(一)公司概況 59953(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 69461(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 7447(四)品牌競爭力分析 922274二、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78三、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30107四、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226582五、華夏芯(北京)通用處理器技術有限公司 2823203六、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22803七、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3732587八、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4214457九、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 486178十、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 5327514十一、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7848十二、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312525十三、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697268十四、昆侖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7616924十五、北京探境科技有限公司 8027602十六、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8725730十七、長沙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921449十八、平頭哥(杭州)半導體有限公司 9831362十九、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225915二十、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084789二十一、廣東中科人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9479二十二、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1712993二十三、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12115542二十四、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 126(本報告數據來源于網絡、上市公司研報及行業展會會議刊物等整理而來,如有爭議,歡迎聯系溝通。)前言、中國AI芯片行業概況中國IA芯片行業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經歷了快速的發展。AI芯片主要包括GPU、NPU、ASIC、FPGA等類型,其中GPU因其在并行計算和浮點運算方面的優勢,占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2022年市場占比達到89.0%圖1:中國AI芯片產業圖譜(來源:億歐智庫)AI芯片主要應用于云計算、數據中心、邊緣計算、消費電子、智能制造、智能駕駛、智能金融及智能教育等領域。近年來,我國AI芯片受到廣泛關注,不斷涌現出新的生產設計商,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AI芯片市場規模達到850億元,同比增長94.6%。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206億元,同比增長41.8%。國內AI芯片行業的投融資情況也顯示出市場的熱度,2023年投資事件達到84起,融資金額約200.69億元人民幣。2024年1-2月的投資事件共13起,融資金額約25.63億元人民幣。這表明資本市場對AI芯片行業的發展前景持續看好。在企業布局方面,中國AI芯片行業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在AI處理器、GPU、FPGA以及ASIC等特定應用芯片領域。華為海思、寒武紀科技、地平線機器人等企業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芯片設計公司,其產品在性能和能效方面逐漸接近甚至超越國際領先水平。華為海思的昇騰310芯片以其高能效和靈活性在AI處理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而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專注于AI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中國IA芯片行業正在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國內企業如中芯國際、華大半導體等在晶圓代工領域取得突破,而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則專注于存儲芯片的研發與生產。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IA芯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從自動駕駛到智慧城市,IA芯片的應用無處不在,預計未來幾年,中國IA芯片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特別是在AI算法演進、量子計算、神經形態計算等前沿領域,中國有望實現更多突破。一、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燧原科技(Enflame),是一家于2018年3月19日在上海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云端AI解決方案。公司自成立以來,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國內首家同時掌握高性能云端訓練和推理產品技術的創業公司,并且是首個發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訓練產品組合的企業。燧原科技的產品線覆蓋了人工智能芯片、板卡、智能計算一體機、液冷算力集群以及相應的軟件系統,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云端AI算力支持。公司的核心技術在于其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高端芯片,這些芯片專為云端數據中心設計,旨在提供高算力、高能效比、可編程性和成本效益,適用于大規模的人工智能訓練場景。作為一家高速成長中的公司,燧原科技研發人員占比超過90%,碩士及以上學歷員工超過80%,這反映出公司對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公司在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地設有全資子公司,形成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以更好地服務于全國各地的客戶。在融資方面,燧原科技在2023年完成了D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20億元,由上海國際集團領投,顯示了資本市場對該公司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持續升溫,燧原科技憑借其領先的技術和產品,正逐步成為中國乃至全球AI芯片領域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司全稱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燧原科技員工人數700+(2022)營業收入90億元(2021)注冊資本369.4528萬(元)是否上市公司否成立時間2018企業官網/c所在省市上海市值/估值160億元人民幣(2023.9)(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專注人工智能領域云端算力平臺,致力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普惠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算力、高能效比、可編程的通用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產品。主要產品:云端AI訓練芯片:燧原科技設計并制造了針對云端數據中心的深度學習高端芯片,如邃思系列AI訓練芯片,該系列產品面向大規模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場景,具備高算力、高能效比和可編程性。推理芯片:公司在2023年或更早時候推出了云端AI推理芯片,用于高效處理經過訓練后的模型進行實時預測和推理任務,特點是高吞吐量、低延遲。軟件全棧:配套上述硬件產品的軟件棧,包括但不限于馭算Topsrider軟件平臺,這是一個全面支持芯片功能發揮的軟件生態系統,包含編譯器、運行時環境、驅動程序以及優化工具鏈等。系統級解決方案:基于自主研發的芯片技術,燧原科技還構建了人工智能訓練平臺和推理加速集群產品,例如“云燧智算機”,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圖2:基于GCU-CARA硬件架構的云燧智算機關鍵AI芯片產品:第二代人工智能訓練產品“邃思2.0”芯片。這款芯片基于人工智能領域專用處理器架構設計,提供全精度的人工智能算力、先進的存儲方案和靈活的可擴展性,支持視覺、語音語義、強化學習等多技術方向的模型訓練。邃思2.0的計算能力經過全新升級迭代,具有高密的計算芯片,超大封裝尺寸為57.5mm×57.5mm,單精度FP32峰值算力達到32TFLOPS,整型INT8峰值算力達到256TOPS。芯片采用了先進的HBM2E存儲方案,支持最高64GB容量,帶寬高達1.8TB/s,是中國首款支持該先進存儲技術的產品。此外,邃思2.0還具備靈活的算力擴展能力,300GB/s的獨立片間互聯通道為多芯片算力擴展提供了方案。燧原科技還發布了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訓練加速卡和“云燧T21”訓練OAM模組,以及全面升級的“馭算TopsRider”軟件平臺和全新的“云燧集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訓練產品組合。圖3:邃思2.0實物圖邃思2.0的架構升級實現了算力的飛躍,新一代全自研的GCU-CARA全域計算架構深度優化了人工智能計算的特性,支持全面的計算精度,包括FP32、TF32、FP16、BF16到INT8,并成為中國首款支持單精度張量TF32數據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這款芯片的推出,標志著燧原科技在人工智能訓練產品領域的領先地位,為超大規模模型的支持能力帶來了顯著增強(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燧原科技其創新性架構、互聯方案和分布式計算及編程平臺,可廣泛應用于云數據中心、超算中心、互聯網、金融及智慧城市等多個人工智能場景:云端數據中心市場:燧原科技的AI加速卡和系統集群等產品適用于大型互聯網公司、云服務提供商等,它們在云端數據中心有大量的AI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尤其是對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領域有極高要求的客戶群體。泛互聯網行業:包括社交網絡、在線娛樂、電子商務、在線廣告等細分領域的企業,這些公司往往需要高效的AI算力來提升用戶體驗,優化推薦系統,進行內容審核等。智算中心與科研機構:國家及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智算中心、超級計算機中心、以及各類科研院校的實驗室,它們在科學研究、技術研發中需要用到高級別的人工智能算力資源。圖4:燧原科技與無錫高新區簽約智算中心智慧城市與智慧產業: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的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環保監測等場景;智慧產業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領域,都需要借助AI技術實現智能化升級,燧原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助力這些行業的數字化進程。企業級市場:包括金融科技、汽車制造、自動駕駛、能源管理、電信通信等行業,這些企業在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中不斷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燧原科技的產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本地化、高效能的AI計算平臺。圖5:燧原科技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品牌競爭力分析高性能云端AI芯片:燧原科技研發的人工智能訓練芯片系列,旨在為云端數據中心提供高性能的深度學習解決方案。這些芯片專為處理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任務而設計,具備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和高能效比,能夠顯著加速訓練過程,降低運行成本。全棧軟件支持:除了硬件產品,燧原科技還提供完整的軟件棧支持,包括編程框架、開發工具、系統軟件等,以實現芯片的易用性和優化性能。這使得客戶可以更便捷地部署和管理基于燧原芯片的AI應用,提升整體解決方案的效率和靈活性。技術創新:公司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發團隊,碩士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超過80%,持續在芯片架構、算法優化、系統集成等方面進行創新,以保持技術領先性。燧原科技不斷推出的新產品,如T30/T31芯片,顯示了其在技術迭代和產品更新上的快速響應能力。市場認可與融資能力:燧原科技成功獲得超過15家機構參與的融資,金額達到20億元人民幣,這不僅體現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也為公司的持續研發和市場拓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良好的融資記錄也是其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體現。定位明確,行業影響力:公司專注于云端AI應用,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訓練平臺上,其產品和服務定位清晰,針對性強,已經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建立了品牌影響力,服務于多個行業和應用場景,包括云計算服務商、互聯網巨頭、科研機構等。生態系統建設: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伙伴的緊密合作,燧原科技致力于構建開放的生態系統,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增強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力。二、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通用人工智能(AGI)技術產業化的先行者之一。其技術覆蓋了機器學習超算平臺Atlas,以及信號、語音、圖像、文本的感知和表達能力,還包括知識、理解和分析等認知技術,正朝著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方向發展。公司以Atlas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為基礎,開發了具有600億參數的專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并于2023年正式發布,成為云知聲技術平臺“云知大腦(UniBrain)”的核心。云知聲的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智慧生活和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致力于通過AGI技術創建一個互聯且直觀的世界。云知聲提供智能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音合成、圖像識別等AI技術,以及相關的芯片和云服務。其產品和服務被應用于家居、車載、醫療、教育、政府、機器人等多個領域。截至2022年,云知聲在中國擁有288項注冊專利及563項專利申請、235個商標及195項軟件著作權。云知聲的“云端芯”產品中臺融合了語音、語言和圖像的多模態人工智能技術引擎,為物聯網語音交互產品、行業決策支持工具與人工智能技術服務等業務板塊提供支持,助力快速有效地交付各類產品和解決方案。在產業落地方面,云知聲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與格力合作進軍智能家居領域,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推出語音電子病歷解決方案,并開發了AtlasAI基礎設施。公司還推出了邊緣對話式人工智能芯片UniOne系列,并在多項國內外學術和產業評測中名列前茅,如WMT2018、CHIP2019、CCKS2020等公司全稱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云知聲員工人數500+(2019)營業收入7億元人民幣(2023)注冊資本6,357.3428萬(元)市值/估值12億美元|(2024)成立時間2012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北京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專注于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其主營業務主要圍繞智慧生活和智慧服務兩大場景展開。主要產品: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提供智能語音識別(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ASR)技術,將其應用于智能家居、車載設備、手機APP、智能客服等多種場景,實現對語音命令的精準識別和響應。自然語言生成與語音合成(Text-to-Speech,TTS)技術,將文字信息轉化為流暢自然的語音輸出。Atlas智算平臺:Atlas是云知聲開發的機器學習超算平臺,支撐著大規模數據處理、深度學習模型訓練和智能算法研發,為企業客戶提供強大的AI基礎設施。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涵蓋智慧家居控制系統,通過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家電等終端產品,實現家庭生活場景下的語音控制和交互體驗。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在車載、醫療、教育、政務等多個垂直領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如車載語音助手、醫療語音錄入系統、智能教學系統等。圖6:云知聲"嘀咕"智能電話機器人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利用ASR、NLU和臨床知識圖譜技術,為醫療機構提供智能導診、電子病歷錄入、醫療數據分析等服務,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云知大腦UniBrain:云知聲打造的AI核心技術平臺,其中包含了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山海大模型”,提供更加智能的認知計算能力。開放平臺服務:向開發者和合作伙伴開放API和SDK,使第三方能夠輕松集成云知聲的語音識別和智能交互技術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中。關鍵AI芯片產品:物聯網的AI芯片——雨燕(Swift)及其系統解決方案。是專為物聯網領域設計的芯片,由云知聲完全自主設計研發。它采用了CPU+uDSP+DeepNet架構,支持8/16bit向量、矩陣運算,并基于深度學習網絡架構,可將面向語音AI的并行運算性能發揮到極致,在更低成本和功耗下提供更高的算力。"雨燕"具備高性能深度學習加速、高性能內部互聯網絡、低功耗架構和端云結合等顯著特征"雨燕"芯片擁有云知聲自主AI指令集和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DeepNet、uDSP(數字信號處理器),支持DNN/LSTM/CNN等多種深度神經網絡模型,芯片采用了云知聲自主的AI指令集,這些組件特別針對深度學習任務進行了優化。云知聲不僅提供芯片和終端引擎,還將應用部分向客戶開源,并提供相應定制化工具以及云端AI能力服務,通過云端芯結合,使“雨燕”能夠應用于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車載等具體場景中圖7:UniOne第一代芯片“雨燕”此外,云知聲還與京東、億咖通科技達成合作,共同推進AI芯片在智能家居和車載系統方面的研發與落地。云知聲的“雨燕”芯片是UniOne系列的第一代物聯網AI芯片,預計將逐步取代原有芯片方案,成為云知聲在AI領域的重要里程碑云知聲的物聯網AI芯片“雨燕”及其系統解決方案,預計將為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兒童機器人、智慧酒店、智慧交通等場景提供全面賦能,并在5G推動下的AIoT落地中發揮關鍵作用(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云知聲主要客戶市場相當廣泛,涉及眾多行業與領域:智能家居市場:云知聲與格力、美的、長虹、海爾等知名家電制造商合作,為其智能家電產品提供語音識別和智能交互技術,推動智能家居生態的發展。智慧醫療領域:例如與北京協和醫院等醫療機構合作,提供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導診、語音電子病歷系統等AI技術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患者體驗。汽車與出行行業:與吉利等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將智能語音技術應用于車載信息系統,實現智能駕駛艙內的人機交互。金融科技領域:為平安集團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利用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構建智能客服、語音助手機器人等應用。電商平臺與物流:與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的物流企業合作,優化客戶服務流程,比如語音機器人客服、倉儲物流自動化中的語音指令識別等。電信運營商: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等電信運營商合作,服務于電信行業的智能化需求。此外,云知聲還與其它各行各業的企業開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安全防護企業(如360)、以及各類需要AI技術支持的企業級用戶。圖8:云知聲在第五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四)品牌競爭力分析頂尖的語音識別與語義理解技術:云知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頂尖的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技術,這為其產品提供了高精度、低延遲的語音識別能力,以及深入理解用戶意圖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適用于各種復雜場景。AI芯、AIUI、AIService解決方案:云知聲的三大解決方案支撐起核心技術的落地和實現,已經在家居、車載、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形成了完整的“云端芯”生態閉環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云知聲針對醫療行業推出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融合了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臨床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覆蓋醫政醫管、臨床診療、醫保管理等多個環節,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展現了其在垂直行業應用的專業深度。全面的AI開放平臺:云知聲AI開放平臺提供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分析、語義理解在內的多樣化人工智能服務,為開發者提供智能語音SDK、API接口等一站式交互技術方案,降低了行業應用AI技術的門檻,促進了AI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創新。圖9:2024年8月云知聲華東總部項目簽約儀式強大的研發團隊與知識產權:公司匯聚了高學歷背景的研發團隊,其中包括博士在內的高級人才比例高,且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云知聲注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擁有眾多自主知識產權和軟件著作權,為持續創新和市場競爭提供了堅實基礎。廣泛的產品矩陣:針對不同行業需求,云知聲研發了多種產品,如智慧醫療語音系統(含標準版與專科版)、智能導醫機器人、智能預診機器人等,這些產品覆蓋了從通用場景到特定行業的個性化需求,展示了其靈活的產品定制和服務能力。行業應用深度整合:云知聲不僅在技術層面保持領先,還深入理解各行業痛點,通過與行業伙伴的緊密合作,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各業務流程中,推動了多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三、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是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的先行者之一。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處理器芯片,以使機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務人類。寒武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涵蓋云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廣泛應用于互聯網、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制造等行業的復雜AI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寒武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自主研發的智能芯片產品,這些芯片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尤其在云計算、邊緣計算和終端設備的智能化方面。公司提供了一系列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芯片解決方案,包括訓練和推理芯片,以及相應的軟件開發工具和平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寒武紀的芯片產品不僅擁有高性能和高能效,而且能夠支持各種深度學習算法,為數據中心、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物聯網等多種應用場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寒武紀的業務領域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計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權、AI訓練芯片等。公司在2019年的營收構成顯示,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顯著超過了終端智能處理器IP的業務收入。此外,寒武紀的研發投入也相當可觀,從2017年的不到每年3000萬元迅速擴張到近5.5億元,體現了公司對技術創新的重視。2017年,寒武紀與中科創達為華為提供深度技術合作,為華為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70提供人工智能的IP和軟件解決方案。2018年,公司發布了中國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MLU100及其板卡,進一步鞏固了其在AI芯片行業的領導地位。2019年,寒武紀推出了邊緣AI系列產品思元220(MLU220)芯片及M.2加速卡產品。2020年7月,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這標志著公司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公司全稱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寒武紀員工人數1400+(2023)營業收入7.09億元人民幣(2023)注冊資本40,010萬(元)市值/估值800+億元人民幣(2024)成立時間2016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應用于各類云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為客戶提供豐富的芯片產品與系統軟件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終端智能處理器IP:寒武紀1A(Cambricon-1A)是公司早期推出的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專門針對智能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設備,支持深度學習算法,可應用于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云端智能芯片:寒武紀MLU(MachineLearningUnit)系列:寒武紀面向云端數據中心開發的高性能智能芯片,用于支持大規模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任務,具有高并發處理能力和能效比。圖10:第二代云端AI芯片思元270(MLU270)及板卡產品邊緣計算芯片:寒武紀也研發了一系列適應邊緣計算需求的智能處理器,用于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等場景,可以在靠近數據源的地方執行復雜的AI計算任務,減少延遲,提高數據處理效率。軟件棧與開發工具:除了硬件產品外,寒武紀還提供了配套的軟件開發套件和工具鏈,以支持開發者在寒武紀芯片平臺上進行應用開發,包括編譯器、運行時環境、驅動程序和優化工具等。系統解決方案:寒武紀為客戶提供了一體化的云邊端一體解決方案,包括基于自家芯片的智能加速卡、服務器、嵌入式模塊以及相關的整機系統,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關鍵AI芯片產品: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基于7nm工藝打造,是寒武紀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術的AI芯片,集成了390億個晶體管,最大算力高達256TOPS(INT8),是第二代產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這一芯片采用最新的智能芯片架構MLUarch03,具備新一代張量運算單元和內置Supercharger模塊,顯著提升了各類卷積效率。思元370還是國內首款支持LPDDR5內存的云端AI芯片,內存帶寬是上一代產品的3倍,訪存能效達到了GDDR6的1.5倍。搭載的MLU-Link?多芯互聯技術,為多顆思元370芯片在分布式訓練或推理任務中提供高效協同能力。圖11: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基于思元370的兩款加速卡MLU370-S4和MLU370-X4、全新升級的CambriconNeuware軟件棧。此外,寒武紀還全新升級了CambriconNeuware軟件棧,新增推理加速引擎MagicMind,實現訓推一體,大幅提升了開發部署的效率,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思元370的視頻圖像編解碼單元也得到了升級,支持更高效的視頻處理能力和更優的編碼質量,可支持132路1080p視頻解碼或10路8K視頻解碼。(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寒武紀產品廣泛應用于服務器廠商和產業公司,面向互聯網、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制造等領域的復雜AI應用場景提供充裕算力。華為海思是大客戶云計算與數據中心市場:寒武紀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主要服務于云服務提供商、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數據中心,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的算力支持。圖12: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寒武紀聯合各家合作伙伴展示硬件產品智能終端市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和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攝像頭、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與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國內領先的芯片設計公司合作,提供內置AI處理能力的芯片解決方案。邊緣計算市場:在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場景,寒武紀的邊緣智能芯片和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在邊緣節點上的實時數據處理和決策,滿足低延遲、高效率的需求。金融行業: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在風控、反欺詐、智能客服等方面采用寒武紀的AI技術,提高業務處理速度和安全性。智能安防與智慧城市:公安、交通、社區管理等部門運用寒武紀的智能解決方案進行視頻監控、行為分析、人臉識別等工作。教育科研領域:大學、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在進行前沿AI研究和開發時,采用寒武紀的智能計算平臺和芯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其他行業:寒武紀的技術還滲透到了醫療健康、自動駕駛、新零售等多個行業,助力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四)品牌競爭力分析技術創新:寒武紀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擁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其產品采用了先進的制程工藝和芯片設計技術。高性能AI芯片:寒武紀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處理器,例如思元系列AI芯片,具備高算力和高能效比,滿足不同場景下的AI計算需求。芯片架構創新:寒武紀的AI芯片采用了創新的架構設計,如首款采用chiplet技術的AI芯片思元370,集成了大量晶體管,提供高達256TOPS(INT8)的最大算力。持續的研發投入:寒武紀堅持高效研發投入,致力于打磨新格局下的AI芯片產品,以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廣泛的應用場景:寒武紀的AI芯片可廣泛應用于智能計算中心、云計算平臺、邊緣計算設備等多種場景,滿足不同行業的智能化需求。高性能低功耗設計:寒武紀芯片特別為神經網絡處理定制,專注于提供高性能功耗比的解決方案。例如,其推出的Cambricon系列芯片,在保證高性能的同時,優化了能源效率,適合移動設備和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部署。先進制程與架構:寒武紀芯片采用先進工藝如TSMC的16nm等,以及自研的MLU架構,如MLUv01架構,這使得其產品在計算效率和能效上具有顯著優勢。高性能模式下的理論峰值速度可達到每秒166萬億次定點運算,表現出卓越的計算能力。軟硬件協同優化:寒武紀不僅提供芯片硬件,還配套全棧軟件支持,包括編程框架、系統軟件等,實現了軟硬件的深度協同優化。這種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有助于客戶快速部署AI應用,提升開發效率和用戶體驗。四、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商湯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以其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原創技術研發而聞名。公司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中國北京市海淀區,是科技部指定的首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商湯科技的使命是“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其愿景則是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連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并提升人們的虛實結合生活體驗。商湯科技擁有強大的學術積累和原創技術研究能力,其行業領先的全棧式人工智能能力覆蓋了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和智能內容增強等關鍵技術領域。此外,商湯科技還具備AI芯片、AI傳感器及AI算力基礎設施等關鍵能力。公司打造了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這一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通過打通算力、算法和平臺,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智能的生產要素價格,實現了高效率、低成本、規?;腁I創新和落地,解決了長尾應用問題,推動人工智能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商湯科技的業務主要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四大板塊。在智慧城市領域,商湯通過SenseFoundry商湯方舟城市開放平臺,服務了多個千萬級人口的大型城市實現數字化升級。智慧生活業務則覆蓋了娛樂、旅游、健康到出行的方方面面,通過AI技術實現更好的人機交互和虛實融合的用戶體驗。在智能汽車領域,商湯歷經五年打磨的智能汽車平臺品牌“SenseAuto商湯絕影”,提供量產智能駕駛、智能車艙和車路協同等解決方案。商湯科技還構建了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商湯AI大裝置SenseCore,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及研發體系,推動AI創新和落地。此外,商湯科技倡導“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并積極參與有關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人工智能倫理道德和可持續人工智能的標準制訂。除了北京總部,商湯科技還在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平等國內多個城市,以及香港、澳門、京都、東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迪拜、吉隆坡、首爾等海外地區設立了辦公室,業務遍布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展現了其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公司全稱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企業類型合資公司簡稱商湯科技員工人數6000+(2021)營業收入34.05億元人民幣(2023)注冊資本200,000萬(元)市值/估值300+億港元(2024)成立時間2014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聚焦于人工智能(AI)軟件和技術的研發,尤其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具有顯著優勢。主要產品:SenseCoreAI大裝置:這是商湯科技的核心基礎設施,是一個集成了大規模訓練引擎、深度學習框架、超級算力及豐富算法模型庫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用于快速訓練和部署各種復雜度的AI模型。SenseFace人臉識別系統:商湯科技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SenseFace是一套可用于身份驗證、人臉布控、客流統計等多種應用場景的先進人臉識別解決方案。SenseVideo視頻分析平臺:該平臺提供視頻結構化、異常行為檢測、車輛識別追蹤等功能,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領域。圖13:商湯人工智能系列解決方案SenseAR增強現實平臺:SenseAR是商湯的增強現實引擎,提供AR內容創作工具和SDK,支持游戲、娛樂、電商、教育等多個行業創建豐富的AR應用。SenseDrive駕駛員監控系統(DMS):一種針對汽車行業設計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駕駛員的行為,確保行車安全。SenseFoundry城市級AI感知平臺:用于構建智慧城市,整合了大規模的城市級視頻分析和數據挖掘能力,實現對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SenseCare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基于AI技術的醫療影像診斷和輔助決策系統,用于疾病篩查、病灶檢測和量化分析等醫療場景。商湯科技還提供一系列面向企業級和消費者級的應用,如AI芯片、智能零售解決方案、教育智能化產品等,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和場景的落地應用。最新的AI產品:SenseCoreAI大裝置這是商湯科技推出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旨在通過整合強大的算力基礎和領先的算法能力,推動AI技術的規?;涞睾蛻?。它由算力層、平臺層和算法層三個部分組成,構建了一整套端到端的架構體系,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臺之間的連接與協同。算力層以商湯科技自主建立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IDC)為基礎,整合了AI芯片及AI傳感器,支撐對海量數據和算法模型的分析、訓練和推理。AIDC預計能夠產生每秒3.74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總算力。平臺層則打通了數據平臺、深度學習訓練框架、深度學習推理部署引擎和模型生產平臺,實現從數據存儲、標注到模型訓練、生產、部署、測試的全鏈路、批量化過程。算法層基于平臺層生產的創新算法模型,向企業開發者提供算法工具,為企業賦能,助力其實現智能化升級。同時,商湯科技與香港中文大學商湯聯合實驗室(MMLab)打造算法開源計劃(OpenMMLab),與社區開發者共同構建創新生態。SenseCoreAI大裝置的推出,將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產要素的成本,提高AI的生產效率,實現AI以自動化、自適應的方式進行生產和落地,全面實現企業服務智能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和個人生活智能化,推動AI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圖14:SenseCoreAI大裝置此外,商湯科技還推出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為行業提供創新引擎,展示了AI文生圖創作、2D/3D數字人生成、大場景/小物體生成等一系列生成式AI模型及應用,并公布了依托AI大裝置SenseCore實現“大模型+大算力”融合創新的研發體系。(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商湯科技已與國內外700多家知名高校、企業及機構建立合作,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Qualcomm、英偉達、本田、阿里巴巴、蘇寧、中國移動、銀聯、萬達、海航、華為、小米、OPPO、vivo、微博、科大訊飛、中央網信辦等,涵蓋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娛廣告、汽車、金融、零售等諸多行業智慧城市與公共安全:商湯科技的SenseFoundry城市級AI感知平臺和SenseVideo視頻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領域,為政府、公安部門和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提供智能監控、人群分析、治安防控等解決方案。圖15:2023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上的商湯絕影展臺金融行業:商湯的人臉識別、活體檢測、行為分析等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用于遠程開戶、刷臉支付、智能風控、網點智能服務等方面。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商湯為手機廠商提供AI算法解決方案,包括面部解鎖、相機增強、AR特效等功能,合作對象包括華為、OPPO、vivo等國內外知名手機品牌。汽車與自動駕駛:商湯的SenseDrive駕駛員監控系統(DMS)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已進入汽車前裝市場,為車企提供智能座艙、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領域的技術支持。教育行業:商湯科技的AI教育解決方案融入課堂互動、智能評測、個性化學習等場景,服務于各級教育機構和學校。醫療健康:SenseCare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在多家醫療機構得到應用,協助醫生進行影像診斷、病理分析、手術規劃等醫療工作。零售與商業地產:商湯科技提供基于AI的客流分析、智能貨架管理、虛擬試衣間等技術,幫助零售商和購物中心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精細化運營。文化娛樂:商湯的SenseAR增強現實平臺賦能影視制作、游戲開發、新媒體營銷等行業,創造沉浸式的用戶體驗。(四)品牌競爭力分析核心技術優勢:商湯科技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和遙感等。全面的產品矩陣:商湯科技的產品覆蓋多個行業應用,包括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提供從算法、軟件平臺到解決方案的全方位服務。例如,其SenseFoundry城市級視覺分析平臺、SenseDrive駕駛員監控系統等,展現了其在垂直行業的深度布局。開放創新平臺:作為中國科技部指定的“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商湯科技構建了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通過API、SDK、開發者工具包等形式,鼓勵和促進開發者社區的創新,加速AI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落地。廣泛的應用領域:商湯科技的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金融、汽車、智慧零售、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機器人等多個行業,服務超過7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市場占有率領先:商湯科技在多個垂直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是亞洲領先的AI算法提供商。全球化布局:商湯科技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臺北、京都、東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及迪拜等地設立了辦公室,并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強大的研發團隊:商湯科技的核心團隊由來自世界頂尖學府的博士、碩士和來自微軟、谷歌、聯想、百度等公司的從業者組成。產學研合作:商湯科技與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并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成立研究團隊。持續的創新能力: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持續創新,例如推出了商量(SenseChat)粵語版大模型,代表了人工智能在方言領域的深入探索。知識產權豐富:商湯科技擁有多項知識產權,包括企業品牌項目、注冊商標、專利信息和軟件著作權,這些知識產權的擁有表明了其在技術創新和保護方面的實力。五、華夏芯(北京)通用處理器技術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華夏芯(北京)通用處理器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夏芯”,是一家位于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異構處理器IP和芯片解決方案的創新與研發。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2日,注冊資本為18012.5萬人民幣。華夏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PU、DSP、GPU和AI處理器IP,依托其創新的“統一指令集架構”、微架構和工具鏈,為物聯網、邊緣計算和云計算等領域提供定制化的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產品。華夏芯的人工智能芯片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輔助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公司的價值定位是面向全球市場,通過異構融合與創新設計,構建統一高效的應用開發環境和開放的生態系統,實現“端?邊?云”的協同計算。華夏芯的核心技術包括全自主新一代的處理器IP內核和SoC異構芯片設計,其創新優勢在于大幅提升復雜芯片的性能、降低設計門檻、縮短設計周期,并在成本、開發、差異化定制及安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華夏芯由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領導的一支國內外優秀團隊共同創立,該團隊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在業界獲得了諸多認可,包括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IC設計成就獎之五大中國創新IC設計公司”和“2020硬核中國芯最具潛力IC設計企業獎”。此外,華夏芯的GP8300芯片,一款面向視覺分析和AI加速計算的高性能邊緣計算SoC芯片,展現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華夏芯因無法清償債務,于2024年4月1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清算申請。有分析指出,華夏芯可能在發展過程中采取了面向政府和風險投資的模式,而沒有形成面向市場的創業邏輯,導致內部管理混亂和人員流失。同時,國內芯片產業的同質化競爭嚴重,以及國外芯片巨頭的技術封鎖,可能也加劇了華夏芯的經營困境。值得注意的是,華夏芯的破產并非突如其來。早在2020年,國民技術就曾以華夏芯未完成業績承諾為由,要求其實際控制人支付業績補償款,并最終通過回購股份實現了投資收益1億元。這表明,至少在2020年,華夏芯的業績已經出現了問題。公司全稱華夏芯(北京)通用處理器技術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華夏芯員工人數100+(2023)營業收入32萬元(2020)注冊資本18,012.5萬(元)市值/估值2024年4月1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清算申請成立時間2014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北京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件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芯片、光電產品等。主要產品:GPTXCPU系列:GPTXCPU1.0和GPTXCPU2.0是華夏芯自主設計的通用處理器內核,具備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適用于移動計算、智能終端和工業應用市場。嵌入式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器IP:開發了面向特定AI應用的處理器IP,這類IP支持目標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多種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效執行,能夠快速集成到SoC芯片中,以滿足IoT(物聯網)設備、安防監控、機器人、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智能化需求。SoC芯片平臺:提供基于自有處理器IP的片上系統(System-on-Chip,SoC)解決方案,結合CPU、GPU、DSP以及其他加速器,形成高集成度的異構計算平臺,為各類嵌入式系統提供一站式芯片解決方案。定制化芯片及解決方案:針對不同行業和客戶需求,華夏芯提供定制化芯片設計和整體解決方案,滿足諸如工業物聯網、智能設備、通信設備等多樣化應用場合,尤其注重快速定制、在線升級、低功耗、低成本和易于維護等特點。軟件開發工具和生態系統支持:為了方便客戶快速開發和部署基于華夏芯處理器的系統,公司還會提供相應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編譯器、調試工具、驅動程序以及相關的技術支持,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主要客戶市場覆蓋輔助駕駛、智能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機器人、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等應用領域。移動計算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便攜式智能設備制造商,這些廠商在尋求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點的處理器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智能應用需求。智能終端市場: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各種物聯網(IoT)智能終端生產商,這些設備需要集成高效能的嵌入式處理器以實現智能感知、實時處理和聯網通訊等功能。工業應用市場: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電力能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設備和控制系統制造商,他們在產品研發中需要嵌入式處理器來完成復雜的控制邏輯、信號處理和數據分析任務。汽車電子市場:華夏芯的處理器產品和技術被應用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及未來的自動駕駛領域,提供關鍵的計算能力支持。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市場:在AIoT領域,華夏芯的嵌入式AI專用處理器IP可用于智能傳感器、邊緣計算設備和數據中心的前端設備,使得設備具備本地智能處理的能力,降低對云端依賴。國家安全與國防市場:對于高度關注自主可控的國家安全和國防裝備領域,華夏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器技術將有利于國產化替代進口產品,滿足關鍵領域對于信息安全和供應鏈安全的要求。定制化芯片市場:華夏芯還可以為特定行業或企業提供定制化的芯片解決方案,滿足其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性能、功耗、成本、體積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四)品牌競爭力分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華夏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PU、DSP(數字信號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以及AI加速器等IP核,這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能夠保障技術和產品的安全性,避免依賴外部授權,減少潛在的供應鏈風險。異構處理器設計能力: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有能力設計高端異構處理器的企業,華夏芯的產品融合了多種處理單元,能夠高效處理多樣化的計算任務,特別適合于需要同時處理標量、向量和圖形運算的復雜應用場景,如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針對特定應用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公司針對無人駕駛、安防監控、機器人、語音識別等特定行業應用,提供定制化的芯片及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這不僅提升了系統的效能,也滿足了市場對差異化和高效率解決方案的需求。統一指令集架構:公司基于創新的“統一指令集架構”、微架構和工具鏈,提供高性能和高能效的定制化芯片產品。面向廣泛應用領域:華夏芯的人工智能芯片解決方案覆蓋輔助駕駛、智能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機器人、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等多個應用領域。化繁為簡,降低成本:華夏芯力求化繁為簡、降低成本、提升性能,讓客戶感受應用開發的靈活性和便捷性。端?邊?云協同計算:公司的價值定位是構建一個統一、高效的應用開發環境和共享、開放的生態系統,實現“端?邊?云”的協同計算。全自主高端處理器IP核:華夏芯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全自主64位高端CPU、DSP、AI等處理器IP核的商業化集成電路企業。卓越的性價比:華夏芯正在努力通過核心的技術和卓越的性價比,成為國內嵌入式處理器領域,全自主知識產權處理器芯片的一流設計企業六、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Z002405)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領先的智能汽車技術提供商,專注于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實現"全棧可控"為目標。四維圖新在自動駕駛領域具有顯著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影響力,其業務涵蓋了智駕、芯片、智能座艙、大數據和高精度定位等全套軟硬件組合方案,服務于多家頭部汽車品牌。公司以數字地圖為起點,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五位一體”的業務布局,包括導航業務、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車聯網業務、芯片業務和位置大數據服務業務。四維圖新在車載導航電子地圖領域市占率曾超過60%,在GPS手機預裝導航電子地圖市占率超過70%,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在高精度地圖領域,四維圖新完成了全國城市高速道路的采集覆蓋,地圖屬性要素超過100種,其產品及工具鏈率先通過了ASPICECL3認證。公司還研發了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并在汽車上實現了量產應用。此外,四維圖新的高精度地圖及定位導航服務已能夠提供L3+甚至L4級別的服務,并在部分地區成功落地。四維圖新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電子地圖數據產品和服務。隨著汽車行業進入“新四化”時代(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四維圖新積極應對挑戰,通過全面的技術發展戰略,迎接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公司的主營業務涵蓋了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度定位、云服務平臺、以及應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的車規級芯片等。四維圖新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并購,實現了產業鏈的全面布局,特別是在汽車電子芯片領域,通過收購杰發科技,實現了汽車半導體領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導體、傳感器以及車載信息娛樂等四大細分領域的全覆蓋。四維圖新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還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方面獲得了認可,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臺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評選中獲得了20項發明專利證書。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制定相關國家標準,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為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泊車、智能公交、智能出行、運營服務等多場景試點應用提供支持公司全稱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四維圖新員工人數4000+(2024)營業收入31.22億元人民幣(2023)注冊資本237,454.711萬(元)市值/估值160+億元(2024)成立時間2002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數字地圖內容、車聯網和動態交通信息服務、基于位置的大數據垂直應用服務主要產品:四維圖新多年來持續深耕電子導航,在車載導航領域市占率約40%,穩居行業首位,公司業務包括導航、車聯網、汽車電子芯片、自動駕駛和位置大數據服務等五大業務板塊。公司還專注于汽車電子芯片設計,提供多方位芯片解決方案。目前主要芯片產品包括IVI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芯片、AMP車載功率電子芯片、MCU車身控制芯片,TPMS胎壓監測芯片等。四維圖新汽車電子芯片產品如今已覆蓋汽車半導體領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導體(AMP車載功率芯片)、傳感器(TPMS胎壓監測芯片)以及車載信息娛樂等四大細分領域。導航地圖產品:高精度導航電子地圖:為汽車前裝市場提供地圖數據,支持車載導航系統,包括道路網絡、興趣點(POI)、交通規則等信息。實時動態交通信息(TrafficInformation,TI):提供實時路況信息,幫助駕駛員規劃最優行駛路線,減少擁堵時間。位置大數據服務:地理信息系統(GIS)解決方案:基于海量地理空間數據,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領域提供位置信息服務。大數據分析服務:收集、分析和處理各類位置相關數據,為政府、企業及個人用戶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車聯網解決方案: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集成導航、娛樂、通信等功能的車載智能系統。車聯網服務平臺:為乘用車和商用車提供定制化的車聯網解決方案,包括遠程信息處理、車隊管理、車況診斷、智能駕駛輔助服務等。汽車電子芯片:自主研發的汽車電子芯片,如車規級MCU、TPMS胎壓監測芯片、車聯網芯片等,為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提供算力支持。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包括車道保持、碰撞預警、盲區監測等智能駕駛功能。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與地圖服務:提供符合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所需的高精地圖、高精定位服務以及自動駕駛算法解決方案。關鍵AI芯片產品:新一代車規級髙性能智能座舲芯片AC8015AC8015是由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AutoChips)自主研發的車規級高性能智能座艙SoC芯片。這款芯片以其出色的產品性能、多樣化的應用形態和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等優勢,已成功實現量產并廣泛應用于智能座艙領域。AC8015芯片的CPU采用ArmCortex-A534+R5F2架構,能夠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持中控信息娛樂系統的流暢運行。它搭配Mali-T820MP2GPU,內置2顆高性能Hi-Fi3DSP,支持1080P雙高清異顯,最大支持1920×1200@60HZ顯示分辨率,滿足高端視覺體驗的需求。圖16:新一代車規級髙性能智能座舲芯片AC8015出貨量突破百萬這款芯片支持Hypervisor虛擬機以及CPU硬隔離技術,可實現靈活的一芯多屏(IVI+儀表)、一芯多系統(Android+Linux&FreeRTOS)智能座艙配置解決方案。AC8015具有豐富的接口,包括車載以太網、PCIe、USB3.1等,符合AEC-Q100車規認證,確保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AC8015芯片的高集成度、接口豐富性以及對多種操作系統的支持,包括Linux、Android、LinuxAGL、AliOS,使其成為入門級智能座艙應用的理想選擇。杰發科技還為AC8015提供了完善的開發應用生態、極具競爭力的BOM綜合成本和低門檻便利化導入方案,進一步降低了客戶開發周期及成本。截至2023年6月9日,AC8015的出貨量已經突破了百萬顆,并與超過90%的自主品牌車企取得了合作。,并與超過90%的自主品牌整車廠取得合作,被廣泛應用于一芯多屏輕座艙、虛擬液晶儀表、DisplayAudio、AR-HUD和高端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中,為終端客戶帶來智能、舒適和安全的駕駛體驗(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全球第四大、中國最大的數字地圖提供商,公司產品和服務充分滿足了汽車導航、消費電子導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政府及企業應用等各行所需。四維圖新汽車芯片獲傳感器巨頭霍尼韋爾認可;杰發芯片將借助霍尼韋爾打入電池產品供應鏈。汽車制造行業:四維圖新的導航電子地圖、實時交通信息、車載操作系統、車聯網解決方案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前裝市場,為其提供車載導航系統、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以及車聯網服務。移動出行與互聯網公司:與滴滴出行、美團、高德地圖等移動出行和互聯網地圖服務提供商合作,提供地圖數據、實時路況、地理編碼等相關服務,支持他們的導航、路線規劃、智能調度等功能。政府與公共服務:服務于政府部門,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地理信息系統(GIS)解決方案、交通大數據分析等服務,助力城市交通規劃、道路安全管理、環保監測等領域的工作。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面向交通管理部門、智慧停車、智慧物流等行業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管理解決方案、位置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服務,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與Tier1供應商:與博世、大陸集團等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以及Tier1供應商合作,為其提供地圖數據、芯片解決方案等組件,共同開發面向未來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集成產品。電信運營商與衛星導航服務商:與移動通信運營商、北斗/GPS系統服務商合作,推動車載通信設備和衛星導航定位服務的發展。圖17:四維圖新與長城汽車合作自動駕駛的試駕車型(四)品牌競爭力分析先進的導航電子地圖技術:四維圖新擁有近二十年的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經驗,掌握著先進的地圖制作核心技術,提供高精度、實時更新的導航地圖數據,覆蓋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汽車、消費電子、互聯網及基于位置的服務(LBS)等。動態交通信息服務:提供實時交通信息更新,包括路況、事故、擁堵情況等,幫助用戶做出更快捷的出行決策,優化路線規劃,提高行車效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服務,以及車路協同技術,為汽車智能化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車規級芯片:自主研發車規級芯片,為汽車電子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核心硬件支持,滿足汽車安全和智能化需求。智能座艙與車聯網解決方案:提供集成了導航、娛樂、通信、安全等功能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以及定制化的車聯網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推動汽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位置大數據平臺:利用位置大數據分析,為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精準的位置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涉及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廣告等多個領域。全面的行業覆蓋和客戶服務:服務于全球客戶,涵蓋汽車制造商、一級供應商、科技公司、互聯網企業及政府機構等,能夠提供從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到應用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七、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專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的高科技企業。依圖科技以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致力于研發和銷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軟件的解決方案,其業務主要聚焦在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兩大領域。依圖科技的業務范圍已經遍布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境外10多個國家。公司在智能公共服務領域,依圖科技提供了城市管理、醫療健康等場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在智能商業領域,其解決方案覆蓋園區管理、網點服務、安全生產、交通出行和互聯網服務等多個場景。依圖的核心技術主要圍繞計算機視覺展開,涉及深度學習算法、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等多個方面。這些技術被應用于多種場景中,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安防、醫療診斷、金融服務、城市管理以及消費電子設備等領域。其開發的人工智能芯片“求索”以及基于該芯片的智能服務器,展示了公司在AI算力硬件方面的研發成果。此外,依圖科技在醫療影像分析領域也取得了突破,其肺癌影像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在多家三甲醫院得到應用。在智能安防領域,依圖科技提供了一系列人臉識別系統和其他基于圖像分析的安全解決方案,幫助提高公共場所的安全性和效率。在醫療領域,依圖推出了多款輔助診斷工具,如肺部CT影像分析系統等,這些工具能夠幫助醫生更準確地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規劃。此外,依圖還涉足了智慧城市建設和金融科技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助力城市的智能化轉型,同時也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為便捷和安全的金融服務。盡管依圖科技在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方面投入巨大,但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但凈利潤持續虧損,累計虧損額達到約73億元。依圖科技的虧損主要源于高額的研發費用和市場開拓成本,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將繼續在產品推廣和新技術研發方面進行大規模投入。公司全稱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依圖科技員工人數2021年1500+,IPO終止后裁員70%營業收入7億元(2019)注冊資本4,669.8932萬(元)市值/估值140億元(2020)成立時間2012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上海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依圖YITU主要業務為蜻蜓眼人像平臺、蜻蜓眼車輛平臺、醫療圖像輔助診斷、人臉認證系統、城市數據處理等主要產品:計算機視覺平臺與解決方案:提供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和視頻分析技術,為公安、安防、金融、醫療等行業提供智能監控、人臉識別、行人重識別、車牌識別等解決方案。圖18:依圖人臉識別與軌跡追蹤系統智能安防系統:依圖的智能安防產品線包括人像識別系統、視頻結構化解析系統等,能夠進行大規模人臉檢索、人員軌跡追蹤、人群密度分析等,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領域。智能醫療產品:開發了醫學影像診斷系統,+利用AI技術進行肺結節、眼底病變等疾病的智能篩查和輔助診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智能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包括人臉識別、證件識別、智能風控在內的多種金融級生物特征認證與風險防控解決方案,助力金融機構提升安全性和客戶體驗。智能商業產品:為零售、商業地產等行業提供客流分析、VIP識別、無人值守等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商家優化運營策略和提升服務質量。人工智能芯片:依圖也涉足AI芯片研發,致力于為自身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性能、更低能耗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以支持大規模的實時智能處理任務。關鍵AI芯片產品:云端視覺AI芯片求索QuestCore*求索芯片是專為云端深度學習視覺推理任務定制的SoC芯片,由依圖科技與AI芯片初創團隊ThinkForce聯合開發,適用于人臉識別、車輛檢測、視頻結構化分析、行人再識別等多種應用場景深度學習加速:求索QuestCore?采用了專門針對深度學習模型優化的架構,能夠在云端高效地執行復雜的神經網絡計算。高性能:這款芯片能夠提供強大的計算性能,適用于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和分析。低功耗:通過優化設計,求索QuestCore?實現了較低的能耗,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靈活可編程:雖然針對特定任務進行了優化,但該芯片仍然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可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深度學習模型。應用場景廣泛:求索QuestCore?可以應用于多個領域,如安防監控、交通管理、智慧醫療等,能夠處理大量視頻流的實時分析需求。伴隨著求索QuestCore?的發布,依圖科技還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該芯片構建的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旨在利用求索QuestCore?的強大計算能力,解決實際業務中的問題,并提供高效的服務。圖19:依圖云端視覺AI芯片求索QuestCore*(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依圖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安防、依圖醫療、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等。公共安全與智慧城市:政府機關:與公安、國安、司法等政府部門合作,提供人臉識別、視頻監控、智能分析等技術,用于犯罪偵查、人口管理、社會治安防控等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金融行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基于生物特征識別的安全認證、風險評估、智能網點等解決方案,提高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醫療健康: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和醫療影像設備制造商,通過AI技術輔助醫生進行醫學影像診斷,如肺結節、乳腺癌篩查等,以及助力病歷信息化、患者身份認證等環節。商業零售與地產:零售業、商業地產和購物中心,提供客流分析、VIP識別、精準營銷等智能商業解決方案,優化零售店鋪管理和顧客體驗。教育行業:學校和教育機構,在校園安全管理、考勤系統等方面采用人臉識別技術,提高校園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交通出行:交通運輸行業,包括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提供乘客身份識別、智能安檢、通行管理等解決方案。政府公共服務:社保、公積金、稅務等部門,通過AI技術提升政務服務窗口的身份認證、防欺詐、便民服務等功能。圖20:依圖產品展臺(四)品牌競爭力分析全棧AI技術能力:依圖科技提供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的全棧AI解決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芯片、服務器系統、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知識圖譜、機器人等,這使得它能夠在不同應用場景中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滿足多元化需求。全球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依圖在人臉識別領域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曾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NIST)主辦的全球人臉識別測試中奪得第一,尤其是在低誤報率下仍保持高識別準確率,這為其在安防、金融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行業應用深度結合:依圖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多個行業,通過深度理解和解決行業痛點,提供定制化服務,比如智能安防解決方案、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金融風控等,有效提升行業運營效率和安全性。自研AI芯片:依圖致力于研發自主可控的AI芯片,其AI芯片技術遙遙領先,開啟了“算法即芯片”的時代,這不僅增強了其技術壁壘,也提高了產品性能,降低了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八、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一)公司概況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數智芯”)是中國領先的通用GPU高端芯片及超級算力系統提供商。公司致力于開發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高性能通用GPU產品,旨在探索通用GPU的趕超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自主產業生態,為全產業提供高端算力解決方案。天數智芯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自強創新發展道路,力圖打造更可信、更高效、更綠色的世界一流算力引擎,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天數智芯的愿景是成為算力引擎,創世界一流。公司認為計算能力是數字社會最基礎的資源,而芯片技術是這一能力的最核心的技術。天數智芯的使命是成為智能社會的賦能者,通過專業、智慧、勤奮和創造,研發出世界一流的智能芯片。公司的發展里程碑包括2021年3月發布"天垓100芯片"及"天垓100加速卡",以及2022年4月"天垓100"系列產品累計訂單接近2億人民幣。此外,2022年8月,DeepSpark開源社區成立及百大應用開放平臺正式上線。天數智芯的管理團隊擁有深厚的半導體及通訊領域經驗,領導著一支全球頂尖的數字集成電路設計與基礎軟件設計科學家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具有20年以上行業經驗的世界級技術專家和10年以上業界經驗的核心技術骨干,為公司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天數智芯在技術研發上堅持自主知識產權,致力于從底層硬件到上層軟件的獨立設計開發,確保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未來發展的自主性。公司推出的全自研通用GPU訓練產品“天垓”系列和推理產品“智鎧”系列,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金融、零售、教育、醫療、自動駕駛、工業、電力、互聯網等多個行業,并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2022年,天數智芯完成了超10億元人民幣的C+輪及C++輪融資,融資將助力公司量產AI推理芯片智鎧100,開發第二三代AI訓練芯片天垓200及300,擴展軟件平臺,加速AI與圖形融合,為算力基建及數字化社會提供強大基礎算力。天數智芯的首款7納米GPGPU芯片“天垓100”在2021年成功點亮,并在2022年3月與新華三達成戰略合作,新華三在其主流AI服務器上搭載天數智芯天垓100加速卡并正式在官網對外銷售。這款芯片的問世有望打破高端GPGPU領域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面,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公司全稱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民企公司簡稱天數智芯員工人數營業收入2億元(2021)注冊資本14,889.6556萬(元)市值/估值150億人民幣(2022)成立時間2015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上海企業官網/(二)主營業務與主要產品主營業務:專注于智能計算領域,聚焦打造高端/云端計算芯片和計算基礎軟件主要產品:GPGPU云端計算芯片:天數智芯啟動了7納米制程的通用并行(GPGPU)云端計算芯片的設計和研發,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GPU芯片,以應對大規模機器學習、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等場景的計算需求。超級算力系統:提供基于自研GPGPU芯片構建的超級算力系統,這些系統能夠提供高算力支持,特別適合人工智能、科學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應用。企業級軟硬件計算力產品:天數智芯開發了一系列配套軟件工具、編譯器、運行時環境和驅動程序,形成完整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便于用戶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高效地使用其GPU產品。云計算解決方案:公司的解決方案還包括針對云計算平臺優化的高性能計算架構,能夠支持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環境下的彈性計算需求。圖21: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天數智芯GPU芯片關鍵AI芯片產品:云端7nmGPGPU產品卡“天垓100”“天垓100”是一款高性能的7納米(7nm)制程的云端通用并行圖形處理器(GPGPU)產品卡,主要面向云端數據中心的訓練和推理任務,也是國內首款云端7nmGPGPU產品卡,標志著中國在高端GPGPU領域的重大突破。技術規格:天垓100基于GPGPU架構,采用TSMC7nmFinFET工藝和2.5DCOWOS封裝技術,內建240億晶體管。它擁有32GBDRAM(HBM2)和1.2TB/s的超大帶寬,確保了海量數據并行處理的能力。性能表現:該產品具備高性能的計算能力,32TFLOPS@FP32、128TFLOPS@FP16、256TOPS@INT8的算力表現,能夠滿足AI訓練和推理、高性能數據分析等高負載工作的需求。應用領域:天垓100支持200余種人工智能模型,覆蓋了人工智能、金融、零售、教育、醫療、自動駕駛、工業、電力、互聯網等多個行業,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自主知識產權:天數智芯堅持自主創新,從底層硬件到上層軟件的獨立設計開發,確保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內長期作為國外IP代理的局面。生態兼容性:天垓100支持主流的深度學習開發框架,兼容主流GPU的編程模式,有效對接現有軟件生態,易于擴展支持新的算法與應用領域,幫助用戶輕松實現無痛遷移。散熱與接口規格:板級功耗達到250W,采用全高全長雙槽位主被動式散熱系統。接口規格為PCIeGen4.0x16lane,共享64GB/s的主控雙向帶寬和片間互聯帶寬。量產與市場應用:天垓100已經正式進入量產環節,成為中國唯一量產的通用GPU產品。它的量產和商業應用領先國內同行1至2年時間,累計訂單金額已接近2億元人民幣。未來展望:天數智芯將繼續堅持走自主發展道路,加速技術創新,推動AI計算與圖形渲染融合,探索通用GPU趕超發展道路,打造世界一流的算力引擎。(三)主要市場與大客戶針對智能生產制造、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推出了自主創新的超高性能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整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