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屆XX省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綜合氣象業務基礎理論試卷(含答案)(滿分19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競賽工種-縣級綜合氣象業務一、填空題(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中規定,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實行(1)、分級管理的原則。(分類保護)《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按照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理念和發展方向,改革調整既有的觀測業務流程,建立從原始觀測信息獲取到觀測數據產品加工制作的全程觀測業務,實現觀測手段向綜合集成轉變,實現觀測業務從以原始觀測信息獲取為主向觀測數據質量把關、(2)和(3)轉變。(觀測系統運行保障)(觀測產品加工制作)出自《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二、(三)”根據《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對擬遷觀測站觀測資料序列分析重要從資料的完整性、區域一致性和(4)進行分析。(均一性)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38頁大氣探測的發展經歷了幾種重要的階段,初始階段是一系列定量測量地面氣象要素儀器的出現,其標志性儀器為1643年托裏拆利發明的(5)。(水銀氣壓表)出自《現代氣象觀測》,第一章雨是指由雲中落下的水滴構成的降水,其直徑一般在(6)mm之間。(0.5~6.0)出自《大氣探測學》,P75,第四章新型自動氣象站基于現代總線技術和(7)系統技術構建,采用了國際原則并遵照原則、開放的技術路線進行設計,它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構成。其中硬件包括采集器、(8)、傳感器、外圍設備四部分。(嵌入式)(外部總線)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P2稱重式降水傳感器的測量原理是通過對質量變化的迅速響應測量降水量,其稱重測量技術重要有兩種,一種是(9),另一種是振弦技術。(基于電阻應變技術)出自《降水觀測規范--稱重式降水傳感器》P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明確,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成果和(10),編制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報國務院同意後組織實行。(氣象災害風險區域)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拾一條。《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明確到,氣象災害監測率到達(11)以上。(90%)出自《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四、重要任務《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布遵照“(12)、統一公布、迅速傳播”原則。(歸口管理)《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工作目的明確規定,加緊構建氣象災害實時監測、(13)和中短期預報無縫銜接,預警信息公布、傳播、接受快捷高效的監測預警體系。(短臨預警)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工作目的《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14)體系,探索發揮金融、保險在支持氣象災害預警防止工作中的作用。(災害風險保險)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拾六)加大資金投入。《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結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小區等活動在鄉鎮中開展氣象災害(15)工作。(應急準備認證)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三)構建有效聯動的應急減災組織體系。《氣象法》規定,縣、市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重要為(16)服務,及時積極提供保障當地農業生產所需的公益性氣象信息服務。(農業生產)出自《氣象法》第四條《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發展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產量預報以及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提高(17)的氣象綜合保障能力。(國家糧食安全)(答案:《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工作目的P2)《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中規定,農業氣候可行性論證要由定性分析逐漸發展到(18)和定量分析,不停提高農業氣候可行性論證專題匯報和決策征詢匯報的科技含量和權威性。(指標鑒別)(答案:《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P24)《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術語》中對人工影響天氣的定義為防止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運用氣候資源,在合適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19)等目的的活動。(消霧、防霜)(答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術語》P1)《暴雨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試行)》規定的縣級氣象部門重要任務中包括開展本轄區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搶險現場氣象服務、(20)、災情調查、風險預警業務檢查。(災害風險普查)(答案:《暴雨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試行)》我國的北方鋒生帶和南方鋒生帶分別位于河西走廊到東北和(21)。(華南到長江流域)出自《天氣學原理與措施》P102低緯度地區由于f很小,不能滿足地轉風關系,(22)尺度系統具有非地轉特性,行星尺度運動具有準地轉特性。(天氣)出自《天氣學原理與措施》P461暴雨形成的條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供應、強烈的上升運動和(23)。(較長的持續時間)出自《天氣學原理與措施》P320-322我國常見的大風包括冷鋒後偏北大風、(24)、低壓大風以及臺風大風和雷雨冰雹大風等。(高壓後部偏南大風)出自《天氣學原理與措施》P249超級單體風暴具有區別于其他類型風暴的獨特的動力學特性:它總是伴伴隨一種持久深厚的(25)。(中氣旋)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90一般單體風暴的生命史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6)、成熟階段和消散階段。(塔狀積雲階段)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91邊界層輻合線在新一代天氣雷達的基本反射率圖上展現為(27)。(窄帶回波)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94在可見光雲圖上物象的色調與其自身的反照率和(28)有關。(太陽高度角)短時預報是指未來0~12小時天氣參量的描述,其中(29)小時預報為臨近預報。(0~2)《中國氣象局有關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大力發展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在氣象預警預報業務方面要加強(30)和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預警業務,開展有針對性的當地農用天氣預報和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工作。(災害性天氣)二、單項選擇題(共100題,每題0.5分,共50分。答案只能填字母。)探空平均高度是高空氣象觀測的一種重要考核指標,其是指考核記錄時段(月、季度、六個月、年等)內,探空終止高度的平均值,現行的《高空氣象觀測業務質量考核措施》規定非GCOS臺站的探空平均高度的達標原則為()。(B)A:探空平均高度≥25000米B:探空平均高度≥26000米C:探空平均高度≥28000米D:探空平均高度≥30000米根據《高空氣象觀測業務質量考核措施》(5月)《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規定,氣象臺站探測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失去治理和恢復也許的,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可以按照職責權限和先建站後遷移的原則,決定遷移氣象臺站。其中建設費用應由()承擔。(C)A:氣象臺站所屬氣象主管機構 B:氣象臺站所屬省級氣象主管機構C:氣象臺站所屬當地地方人民政府 D: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根據《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第19條按照《自動探空系統建設指南(試行)》規定,自動探空系統中的遠端站在選址時,其四面應開闊,半徑()范圍內無架空電線、建筑、林木等障礙物;周圍障礙物對探空系統接受天線形成的遮擋仰角不得超過5°。(A)A:50米B:100米 C:200米 D:500米出自:《自動探空系統建設指南(試行)》第5.2.1守班期間,因硬件故障導致整套自動站無法正常工作,經排查在()內無法恢復時,及時啟用備份自動站或便攜式自動站。無備份自動站或便攜式自動站的,僅在定期觀測時次進行人工補測。(A)A:1小時 B:2小時 C:3小時 D:6小時出自氣測函〔〕321號附件1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技術規定某國家基本站(使用OSSMO軟件)啟動了雪深應急加密觀測任務,加密要素為降水量、雪深,加密時間為每3小時1次,該站05時前出現積雪,08時測得的雪深為2.5厘米。則如下說法對的的是()。(C)A:08時新長Z文獻SP段的積雪深度為“0030”B:08時新長Z文獻RE段的“人工加密觀測降水量描述時間周期”為“003”C:該月B文獻的曰數據表“tabPrimObservData2”對應雪深項存入“3”D:該月B文獻的編報數據表“tabPrimObservData4”對應雪深項存入“25”考察思緒:考察加密觀測時,選手對軟件、數據和有關加密規定的熟悉程度根據《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對擬遷觀測站觀測資料序列區域一致性分析繪制逐年差值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在EXCEL作該曲線圖時,選擇的圖形類型是()。(D)A:面積圖 B:散點圖 C:柱狀圖 D:折線圖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39頁如下有關MDOS質量控制說法錯誤的是()。(D)A:MDOS質量控制使用措施包括了氣候學界線值檢查,沒有通過該檢查的一般為顯性錯誤B:MDOS質量控制使用措施包括氣候極值、內部一致性、時間和空間一致性等、沒有通過檢查的數據一般為可疑數據C:MDOS中文獻級迅速質量控制在通信系統中完畢D:MDOS中數據庫級的滾動質量控制包括了QC1,QC2和QC3,其中QC1和QC2時間相隔為24小時。出自《實時歷史資料一體化-省級地面資料質量控制技術規程》第11-18頁《實時歷史資料一體化-省級地面資料質量控制技術規程》指出:在一段時間內(如一天),許多氣象要素值會伴隨時間、地區的變化出現波動。假如某要素值沒有發生變化有也許觀測儀器或傳播設備出現故障,該質量控制措施稱為()。(C)A:特殊天氣事件檢測 B:時間一致性檢查C:持續性檢查 D:內部一致性檢查出自《實時歷史資料一體化-省級地面資料質量控制技術規程》第13頁根據《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擬選站址不必滿足的條件是()。(B)A:具有必要的供電、供水、交通、通信等基礎條件B:新址距離原址不得超過15KM,且在原址的上風方C:可以代表該站所在區域的天氣氣候特性D:面積滿足觀測場地、探測設施、業務用房和附屬用房的布局規定,并預留必要的業務發展空間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3頁某站區站號為58400,1月1曰在新址啟動對比觀測,并于1月1曰遷入新址,且繼續進行對比觀測,有關該站地面月報表數據文獻名稱如下說法對的的是()。(A)A:5月新址地面月報表數據文獻名稱為A58400-05-9.TXTB:1月新址地面月報表數據文獻名稱為A58400-01-0.TXTC:1月老址地面月報表數據文獻名稱為A58400-01-0.TXTD:5月老址地面月報表數據文獻名稱為A58400-05.TXT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51頁如下為58400站曰照數據文獻,如下說法錯誤的是()。(B)5840031440011708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407060000000000000000027=NNNNA:第一行第四組數據1表達該曰照為真太陽時,數據由人工觀測得來。B:該曰08時至11時有曰照,其他時次無曰照。C:該曰曰照時數為2.7小時。D:NNNN表達文獻結束符。出自《實時-歷史地面氣象資料一體化數據文獻命名規則和格式》第34頁某站20:01-20:07觀測的本站氣壓資料依次為:1097.9,1099.0,1099.1,1099.2,/////,1100.1,1100.0,單位為hpa,如下說法錯誤的是()。(D)A:運用氣候極限值可以鑒定20:06分數據錯誤B:運用時間一致性檢查可以鑒定20:02分數據可疑C:若該站海拔高度為1848米,則通過該站所在地區要素變化范圍檢查可以鑒定以上數據均錯誤。D:若該站氣壓表高度為負值,則以上數據也許均對的。出自《地面資料質量控制措施》第8,9頁在MDOS平臺發現某臺站夜間21時氣溫和降水數據存在疑誤,省級數據處理人員于次曰8:30分查詢臺站,臺站數據處理人員于8:55和9:05分別反饋了氣溫和降水疑誤數據,并立即得到省級數據處理人員確認,則有關MDOS改正報和改正消息說法錯誤的是()。(C)A:氣溫疑誤數據確認後MDOS將生成改正報文獻B:氣溫疑誤數據確認後MDOS將生成改正消息C:降水疑誤數據確認後MDOS將生成改正報文獻D:降水疑誤數據確認後MDOS將生成改正消息《實時-歷史地面氣象資料一體化業務試運行實行方案》第4頁我國現用的雨量筒的半徑為10cm,雨量杯的半徑為2cm,當雨量桶內積水深度為1mm時,量杯內水深應為()mm。(C)A:0.25cmB:2.5cm C:25.0mmD:250.0mm《大氣探測學》,P198,第九章對于承水式降水測量儀器,測量誤差可分為動態誤差和靜態誤差,如下屬于靜態誤差的是()。(C)A:風導致的誤差 B:蒸發誤差 C:沾水誤差 D:濺水誤差《大氣探測學》,P209,第九章世界氣象組織對地面觀測中氣溫測量的元件規定為,當通風速度為5m/s時,熱滯系數在()之間。(D)A:10~30sB:60~120sC:20~30sD:30~60s《現代氣象觀測》第二章,2.3.4蒲氏風級的劃分原則中對強風的描述對的的是()。(C)A:多葉小樹搖擺;內陸水面有小波;風速為8.0~17.0m/s。B:全樹搖動;迎風行走不便;風速為10.8~13.8m/s。C:大樹枝搖動;電線有哨音;舉傘困難;風速為10.8~13.8m/s。D:大樹枝搖動;電線有哨音;舉傘困難;風速為13.9~17.1m/s。《現代氣象觀測》,第五章虹是圓心位于對曰點上鮮艷奪目的彩色圓弧帶,顏色排列為內紫外紅,角半徑為()。DA:52°B:45°C:45°D:42°《大氣物理學》,第拾七章,P460蒸發站應位于相稱平坦的地方,并避開樹、建筑物、灌木或儀器百葉箱等障礙物,這些障礙物距蒸發器的距離,應不小于它們高出蒸發器高度的()。(C)A:2.5倍B:2.5—5倍C:5倍D:2倍《指南6》,P171地面氣象觀測記錄中的代表性和精確性的關鍵詞是()。(D)A:測點B:真實C:氣象觀測D:氣象狀況《規范》第一編在《地面氣象觀測規范》中,對于觀測儀器安裝規定,“高度以便于操作為準”的儀器共有()種。(B)A:4B:5C:6D:7《規范》第一編高空全月觀測數據文獻(GIIiii-YYYYMM.TXT)由臺站參數、觀測數據、質量控制、附加信息4個部分構成。其中觀測數據為高空壓、溫、濕和高空風一種月的觀測數據及有關觀測信息,其由()個數據段構成。(B)A:9 B:11 C:13 D:20出自《高空氣象觀測規范》附錄D在進行常規高空氣象觀測時,若觀測獲取的可用數據已達500hPa,但時間局限性(),應在規定期間(正點放球後75分鐘)內重放球。(C)A:2分鐘 B:5分鐘 C:10分鐘 D:15分鐘出自《高空氣象觀測規范》8.4.2新型自動氣象站某分鐘氣溫的采樣瞬時值有30個,其中有5個采樣瞬時值超過了測量范圍,另有6個采樣瞬時值其相鄰變化速率超過5攝氏度,則該分鐘的氣象值應為()。(D)A:正常計算B:剔除超過測量范圍的5個數據,用其他數據計算,并標識為可疑C:剔除超過測量范圍的5個數據和超過變化速率的數據,用其他數據計算,并標識為錯誤D:該分鐘值直接缺測根據《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有關質控規則如下有關新型自動氣象站有關瞬時風速的采樣頻率和算法說法對的的是()。(B)A:采樣頻率1次/s,以1s為步長,求3s的滑動平均值B:采樣頻率4次/s,以0.25s為步長求3s滑動平均值C:采樣頻率1次/s,以1s為步長,求3s的算術平均值D:采樣頻率4次/s,以0.25s為步長求3s算術平均值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P27AWS_H_Z_IIiii_yyyyMM.TXT文獻是新型自動氣象站終端微機采集數據文獻,該文獻每()1個,參數行後的每條記錄存儲()個要素值和對應數據質量控制標志。(D)A:月82B:曰83C:月82D:月83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附錄3P6-P7DZZ3型自動氣象站在運行過程中,其EL15-2C
風向傳感器出現故障,D6輸出一直為1,其他D5-D0輸出正常,那么在SMO軟件界面上,其風向顯示值的變化范圍是()。(D)A:0-90oB:0-180oC:0-270oD:180o-360o若某時刻前向散射能見度儀估算出的消光系數σ=0.002996,則此時的能見度約為()。(B)A:500m B:1Km C:2Km D:4Km出自《前向散射能見度儀觀測規范(試行)》P4《前向散射能見度儀觀測規范(試行)》中規定,前向散射能見度儀的測量性能應滿足()。(D)A:測量范圍:0-30Km;最大容許誤差:±5%(≤1.5km),±10%(>1.5km)B:測量范圍:10m-30Km;最大容許誤差:±5%(≤1.5km),±10%(>1.5km)C:測量范圍:0-30Km;最大容許誤差:±10%(≤1.5km),±20%(>1.5km)D:測量范圍:10m-30Km;最大容許誤差:±10%(≤1.5km),±20%(>1.5km)出自《前向散射能見度儀觀測規范(試行)》P2溫度傳感器測量時能給出被測量溫度值的最小間隔,稱為溫度傳感器的(D)。A:線性度B:敏捷度C:響應時間D:辨別率《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統一公布災害性天氣警報和(),并及時向有關災害防御、救濟部門通報。(C)A:天氣預報B:預警消息C:氣象災害預警信號D:氣象災害應急響應信息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三拾條。《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影響范圍、強度,將也許導致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臨時確定為(),并及時予以公告。(B)A:氣象災害易發區 B:氣象災害危險區 C:氣象災害風險區 D:氣象災害高危區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三拾五條。《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發生狀況,根據()的規定及時采用應急處置措施;狀況緊急時,及時動員、組織受到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疏散,開展自救互救。(D)A:當地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B:當地氣象災害防御規劃C:《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D:《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三拾六條。《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把()作為首要任務和應急處置工作的出發點,全面加強應對氣象災害的體系建設,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C)A:保障社會的友好穩定 B:保障經濟的健康迅速發展C: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D:建立高效應急體系出自《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4工作原則。《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內容包括氣象災害的類別、()、起始時間、也許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用的措施和公布機關等。(B)A:災害實況B:預警級別C:天氣實況D:影響預估出自《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3.2.2公布內容。《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氣象災害信息公布形式重要包括()、提供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公布會等。(B)A:舉行新聞通氣會B:權威公布C:開展災害直播D:統一公布出自《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4.7信息公布。《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試行)》規定,進入Ⅲ級應急響應狀態的有關省(區、市)氣象局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和負責人帶班制度,每曰()時前向指揮部辦公室匯報工作狀況。(C)A:8B:10C:16D:22出自《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試行)》六、應急預案啟動及響應程序。《氣象災情搜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中規定的災害類別合計()類。(D)A:12B:16C:21D:28出自《氣象災情搜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第二條。《全國氣象災情搜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水毀中型水庫數”指本次災害導致的總庫容()的水庫損毀數量。(C)A:10-1000萬立方米 B:1000-5000萬立方米C:1000萬立方米至1億立方米 D:1億立方米以上出自《全國氣象災情搜集上報技術規范》四、災情填報規范。《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工作目的指出,力爭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到達()以上。(C)A:80%B:85%C:90%D:95%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工作目的《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積極推進()建設,形成國家、省、地、縣四級互相銜接、規范統一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布體系,實現預警信息的多手段綜合公布。(B)A:氣象災害信息公布系統 B: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公布系統C:氣象災害預警公布平臺 D:氣象災害信息公布平臺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七)加緊預警信息公布系統建設。《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各地區要把氣象災害科普工作納入當地(),通過氣象科普基地、主題公園等,廣泛宣傳普及氣象災害預警和防備避險知識。(B)A:經濟社會發展規劃B: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C:政府績效考核D:科技發展規劃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拾七)推進科普宣傳教育。《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重點加強農村偏遠地區預警信息()建設,因地制宜地運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等多種方式及時將災害預警信息傳遞給受影響群眾。(B)A:公布平臺B:接受終端C:公布流程D:傳播機制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拾)完善預警信息傳播手段。《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實行意見》規定,安徽廣播電視臺和各市縣廣播電視臺接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後,應在()分鐘內完畢公布。(C)A:15B:20C:30D:45出自《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實行意見》(六)完善信息公布機制。《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縣級要編制出臺(),明確縣級氣象災害防御的指導思想、發展目的、重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指導縣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B)A:氣象事業發展規劃 B:氣象災害防御規劃C: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D:氣象災害重點工程建設方案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四)完善防止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縣級氣象部門在地方政府的統一組織下,以村為單位查明農村重要氣象災害風險隱患,建立以村為單元的農村氣象災害風險數據庫,編制()。(D)A:農村氣象災害區劃 B:農村氣象災害信息庫C:農村氣象災害圖集 D:農村氣象災害風險圖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四)完善防止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規定,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要按照公益性服務的規定,以基層農村為重點,以()為關鍵,以滿足農民的氣象服務需求為前提。(C)A:農村穩定B:農業增產C:農民受益D:農民增收出自《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建設原則根據《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服務時間為每周不少于()小時,在農忙季節應盡量保證農民需求。(B)A:12B:18C:24D:30出自《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三、服務原則。《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建立氣象災害(),規定村組織汛前排查、汛中檢查、汛後核查的范圍、措施和發現隱患後的處理措施等。(C)A:普查制度B:評估制度C:隱患排查制度D:直報制度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四)完善防止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中規定,以()、移動觀測、遙感監測等多種手段以及田間調查、農村氣象信息員和農業專業大戶提供等多種途徑,實現點線面結合的農業氣象觀測。(D)A:定期觀測B:區域觀測C:雷達監測D:定點觀測(答案:《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P10)《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中指出,修改、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規范,重點是在分析評估基礎上重新修訂、補充完善既有觀測項目、觀測措施、觀測頻次、()等。(A)A:數據原則B:觀測流程C:觀測原則D:觀測要素(答案:《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P30)《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縣級氣象部門重點開展災害性天氣監測、監視,并運用上級預報產品開展()訂正和跟蹤服務。(B)A:短時預報B:臨近預報C:災害性天氣預報D:精細化預報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一)形成精細化的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答案:《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P3)《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極端氣候事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預評估,提出對應的對策措施;國家和省、市、縣級開展精細化的(),為科學規劃農業生產布局,合理調整農業種植構造提供決策支撐。(C)A: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B: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C:農業氣候區劃D: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答案:《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P5)《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制定農業氣象災害(),開展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影響評估,建立農業氣象災害初期預警與防備應對的聯動機制。(B)A:業務流程和業務規范B:預警原則和災情調查規范C:預警流程和災情調查規范D:預警原則和業務規范(答案:《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P4)在進行山洪災害實地調查時,下列不屬于需要調查的山洪溝基本信息的是()。(C)A:山洪溝邊界B:流域面積C:社會人口D:波及的行政村(答案:《山洪災害實地調查指南》P2)山洪災害隱患點選用措施:按照流域水系地圖,以鄉(鎮)所在地為重點,沿主河道選擇人口()且(也許)發生沉沒災害的村(鎮)作為隱患點,向上游延伸至近來一種沒有也許沉沒的村落,向下游延伸至流域邊界。(A)A:超過50人B:50人C:100人D:超過100人(答案:《山洪災害實地調查指南》P3)《暴雨洪澇災害致災臨界(面)雨量確定技術指南》中規定中小河流指流域面積()的河流。(D)A:不小于100平方公裏不不小于3000平方公裏B:不小于200平方公裏不不小于5000平方公裏C:不小于300平方公裏不不小于5000平方公裏D:不小于200平方公裏不不小于3000平方公裏(答案:《暴雨洪澇災害致災臨界(面)雨量確定技術指南》P1)()是洪澇災害氣象預警公布及采用對應防止措施的關鍵指標。(B)A:暴雨預報B:致災臨界(面)雨量C:定量降水預報D:雷達估測降水(答案:《暴雨洪澇災害致災臨界(面)雨量確定技術指南》P1)省級下發的山洪氣象風險客觀預警指導產品的預報時效為(29)。(B)A:3h、6h、12hB:1h、3h、6hC:1h、3h、6h、12hD:6h、12h、24h(答案:《暴雨誘發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試行)》P9)《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深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到,建立較為完善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人工增雨(雪)作業年增長降水()億噸以上,人工防雹保護面積由目前的47萬平方公裏增長到54萬平方公裏以上。(C)A:400B:700C:600D:500(答案:《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深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P2)根據《增雨防雹火箭作業系統安全操作規范》,對于火箭彈的安全規定,下列描述錯誤的是()。(C)A:操作人員靠近火箭彈前應穿防靜電服、兩手觸地除去身上靜電。B:使用時要登記火箭彈編號。C:火箭彈在裝填或卸架時,無需關閉發射控制器電源。D:對火箭彈切勿自行拆卸、解剖和敲打。(答案:《增雨防雹火箭作業系統安全操作規范》P2)下列不屬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術語》中提到的常用播雲催化劑為()。(D)A:干冰B:碘化銀C:鹽粉D:氮氣(答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術語》P3)安全射界圖是指根據人工影響天氣安全作業的有關規定,以炮彈、火箭彈發射的(),用地圖投影方式,以作業點為圓心,繪制的安全射擊分布圖。(B)A:最大安全垂直距離B:最大安全水平距離C:最小安全水平距離D:最小安全垂直距離(答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術語》P5)下列哪種做法不符合高炮防雹增雨作業程序規定(34)。(B)A:增雨作業前,向當地空域管制部門履行申報手續,并登記立案。B:作業時機很好,高炮操作人員在空域管制部門同意時間結束後繼續作業10分鐘。C:作業結束後,對高炮進行維護保養。D:作業季節結束後,報送工作總結和有關記錄報表。(答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業業務規范(試行)》P4-5)增雨防雹火箭持續作業時間不應超過(35);作業結束,必須取出電池,以防電池漏液腐蝕元器件。(B)A:2小時B:1小時C:30分鐘D:45分鐘(答案:《增雨防雹火箭作業系統安全操作規范》P3)不是作用于大氣的真實的力的是()。(B)A:氣壓梯度力B:地轉偏向力C:地心引力D:摩擦力中尺度天氣系統的水平尺度是()。(B)A:1000kmB:100kmC:10kmD:1km()錮囚鋒中,高空暖舌在地面鋒線前。(C)A:冷式B:中性C:暖式下列有關外推法說法錯誤的是()。(D)A:在天氣形勢穩定的時候可用 B:在天氣出現轉折時不可用C:外推的時間是短期的,長期不能用 D:外推法包括等速外推、加速外推和減速外推東亞冬季地面為兩個“大氣活動中心”控制,分別是蒙古冷高壓和()。(B)A:冰島低壓B:阿留申低壓C:格陵蘭高壓D:太平洋副高槽線的移動速度與變壓()成正比,與槽強度成()。(B)A:梯度正比B:梯度反比C:升度正比D:升度反比北半球大氣環流兩次季節突變分別為()。(D)A:5月和9月B:5月和10月C:6月和9月D:6月和10月江淮梅雨期是指()。(B)A:6月上旬到7月上旬B:6月中旬到7月上旬C:6月中旬到7月中旬D:6月上旬到7月中旬不屬于和颮現象相聯絡的中系統是()。(D)A:雷暴高壓 B:颮線 C:颮線前低壓 D:尾流高壓臺風生成最多的區域是()。(B)A:東北太平洋B:西北太平洋 C:西北大西洋D西北大西洋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于20-25oN附近時,我國()降水開始。(B)A:華南前汛期B:長江流域梅雨C:華北地區雨季D:東北地區雨季如下條件中,()不是對流天氣的觸發機制。(B)A:系統性上升運動B:鋒面觸發作用C:地形抬升作用D:局地熱力抬升作用新一代天氣雷達的徑向速度產品的最高顯示辨別率為()。(B)A:0.5kmB:0.25km C:2kmD:3km在雷暴單體的生命史中,成熟階段()。(B)A:無對流運動發生B:上升和下沉氣流并存 C:上升運動為主D:下沉運動為主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91如下哪個不是颮線一定具有的雷達回波特性:()(D)A:35dBz以上部分長寬之比超過5:1B:長度超過50kmC:構成颮線的單體呈線性排列D:後側入流缺口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122有助于F2級以上龍卷產生的環境條件是強烈的低層垂直風切變和()。(B)A:強烈的大氣不穩定B:低的抬升凝結高度C:強的對流有效位能D:較低的0℃層高度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132中氣旋在多普勒速度圖上的經典特性是()。(D)A:一種風速極大值B:強大的正風速區 C:強大的負風速區D:一對對稱的正負速度中心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3。沿雷達徑向方向,若最大入流速度中心位于右側,則為()。(A)A:反氣旋性旋轉B:氣旋性旋轉 C:輻合D:輻散在強風暴回波的前方一定距離處有一條狹長的弱窄帶回波,這也許是()。(B)A:邊界層輻合線B:陣風鋒 C:地物回波D:昆蟲回波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52。下列哪種狀況不合用于判斷與否有地面大風出現?()(A)A:某個體掃出現中氣旋特性 B:基本反射率圖上有陣風鋒C:低仰角徑向速度圖上出現速度模糊 D:多種時次的低仰角速度圖上出現沿徑向的負正速度對解釋:陣風鋒、低層大風速區、持續多種時次的下擊暴流和中氣旋特性均可作為地面大風的判據有關邊界層輻合線,說法錯誤的是()。(B)A:屬于中小尺度系統 B:最大強度可達二拾幾dBzC邊界層輻合線上有助于風暴的產生 D:兩條邊界層輻合線的交點附近有助于風暴的產生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94冷鋒靠近但尚未抵達雷達站時,徑向速度圖上零速度線的特性是()。(C)A:通過雷達站的零線呈S型彎曲 B:通過雷達站的零線呈反S型彎曲C:通過雷達站的零線呈S型彎曲,未過雷達站的零線呈反S型彎曲D:通過雷達站的零線呈反S型彎曲,未過雷達站的零線呈S型彎曲出自《多普勒天氣雷達原理及業務應用》P58一般根據雲或雲區哪六個基本特性來識別雲圖?()。(B)A:雲形、雲頂溫度、雲區大小、雲頂反照率、雲系類別、對流或非對流性質B:型式、范圍大小、邊界形狀、色調、暗影、紋理C:種類、亮度、雲區范圍、形狀、尺度、演變D:型式、尺度、邊界、色調、紋理、厚度可見光衛星雲圖中,積雨雲的色調呈()。(C)A:深灰色B:灰白色 C:白色D:灰色衛星雲圖上當觀測到下列哪種雲系時預示地面會出現強風?()(C)A:層狀雲系B:急流雲系C:弧狀雲線D:逗點狀雲系天氣預報等級用語業務規定(試行)中規定的預報時效一般是指(),各級氣象臺站可根據對每次天氣過程的預報能力,確定預報公布的時間和等級用語。(D)A:120小時B:72小時 C:96小時D:最長預報時效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原則是()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也許持續。(A)A:3B:6 C:12D:24暴雪紅色預警信號的原則是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或者已達()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C)A:10B:12 C:15D:20“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也許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也許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也許性比較大。”這段文字是對雷電()預警信號含義的對的描述。(C)A:藍色B:黃色 C:橙色D:紅色雷雨大風橙色預警信號的原則是:未來2小時內將出現(或已出現)雷雨大風天氣,風力達()級并伴有強雷電(或且也許持續)。(C)A:7~8B:8~9 C:9~10D:10~1112小時內也許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并也許持續,應發()預警信號。(B)A:臺風藍色B:臺風黃色 C:臺風橙色D:臺風紅色《現代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中有關短期天氣業務建設提出,建立全國()格點和鄉鎮及其他服務地點的氣象要素預報業務,24小時預報時效內時間辨別率到達3小時。(B)A:9公裏B:5公裏C:3公裏D:15公裏現代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指出,我國數值預報能力逐漸提高,目前全球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系統(T639L60)可用預報時效到達了()天。(C)A:5.5天B:6天C:6.5天D:7天中國氣象局有關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指出:發展現代氣象業務,必須要堅持“()”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努力建設“四個一流”。(B)A:公眾氣象、專業氣象、科技氣象 B: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C:公眾氣象、決策氣象、安全氣象 D:公共氣象、專業氣象、資源氣象推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統籌建立針對縣級各項業務的指導有力、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一體化業務流程。要按照()的原則開展預報預警業務。(D)A:省級指導、地(市)級訂正、縣級反饋 B:省級制作、地(市)級訂正、縣級應用C:省級指導、地(市)級應用、縣級反饋 D:省級制作、地(市)級訂正、縣級應用三、多選題(共50題,每題1.5分,共75分。若有次序規定期,次序錯也不得分。答案只能填字母。)下述()等行為是《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中明令嚴禁的行為。(ABCF)A:設置影響大型氣象專用技術裝備使用功能的干擾源B:在大氣本底站觀測場周圍3萬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城鎮、工礦區C:在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場周圍1000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修建高度超過距觀測場距離1/10的建筑物、構筑物;D:在國家級臺站觀測場周圍50米范圍內修建公路、種植高度超過1米的樹木和作物等。E:在國家一般氣象站觀測場周圍100米范圍內挖筑水塘等;F:在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場周圍100米范圍內修建鐵路;如下()是《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中提出的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的重要指標。(ABCD)A:所有實現自動化,觀測精度全面到達WMO業務規定B:新一代天氣雷達站網平均站距200km,重點區100km,組網觀測覆蓋率60%C:加密自動氣象站鄉鎮覆蓋率達95%,災害易發區平均站距5kmD:技術裝備穩定可靠性方面,滿足業務運行規定,故障平均恢復時間不不小于36小時出自《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附錄(一)伴隨地面觀測自動化的迅速推進,近年來地面觀測業務發生了幾次較大調整。如下論述對的的是()。(BDE)A:4月1曰,基準站的人工定期觀測次數由每曰24次調整為每曰8次,基本站的人工定期觀測次數由每曰8次調整為每曰5次B:4月1曰,基準、基本站夜間(20時~08時)天氣現象由持續觀測調整為4次正點(20、23、02、05時)觀測C:1月1曰,國家級氣象站取消雲的觀測D:4月1曰,國家級氣象站取消天氣報、加密天氣報的編發E:1月1曰,一般站取消蒸發觀測出自氣測函〔〕26號附件1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補充規定、氣測函〔〕321號附件1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技術規定根據《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對擬遷觀測站觀測資料序列區域一致性分析需選用合適的參照站,如下說法對的的是:()。(ABC)A:選擇的參照站與擬遷觀測站序列平行年代長,環境變化少,海拔高度相差較小B:為保證參照站序列受都市化效應影響較小,應盡量選用鄉村站或小城鎮站作為參照站C:參照站資料盡量選用序列完整性很好的資料D:參照站只能選擇擬遷觀測站上風向的臺站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40頁某站6月1曰11時的新長Z文獻中部分數據段如下:TH0792079211000798100109970777082708440720711034177RE0000000010000000000000110300000////……MW(60,)6008001100,.則如下說法對的的有()。(ABCD)A:僅從RE行看,該行數據中第二組和第三、第四組數據存在明顯矛盾。B:僅從TH行看,該組數據中未有明顯矛盾。C:若MW行數據無誤,則RE行至少有3處數據與之有矛盾。D:MW行與TH無明顯矛盾出自《實時-歷史地面氣象資料一體化數據文獻命名規則和格式》第3頁以及<地面資料質量控制>。新長Z文獻中各字段含義以及質量控制內部一致為保障臺站元數據資料的精確性需要對其進行質量控制,如下屬于臺站元數據質量控制措施的有()。(BCDE)A:空間一致性檢查 B:位變檢查 C:時變檢查D:儀器冗余檢查 E:內部一致性檢查出自《實時-歷史地面氣象資料一體化臺站元數據管理技術規程》第7-8頁下圖為某站站址變動分析匯報中該站1964-與周圍站趨勢比較分析圖,如下說法對的的有()。(ABD)A:擬遷站和參照站年平均氣溫均有明顯上升趨勢,且通過信度水平0.05的檢查B:擬遷站年平均氣溫上升速度約為0.3℃/10a,略高于參照站上升速度。C:根據圖中線性方程可以預測出該站平均氣溫約為15.8℃。D:擬遷站和參照平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有關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站址遷移有關事宜的告知》附件2《站址變動分析匯報樣本》21頁無論是透射儀還是散射儀,其測量精確度會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如下影響能見度儀精確度的因子有:()。(ADF)A:校準誤差 B:散射系數 C:空氣質量 D:來源于曰出或曰落的干擾和初始定向不良E:大氣透明度 F:局地大氣狀況(陣雨、強風、雪等)《大氣探測學》P68-69,第三章為滿足多種氣象應用的需求,WMO的有關委員會規定了氣壓測量精確度水平的規定,這些規定是()。(ABD)A:測量范圍,920~1080hpaB:精確度和匯報辨別率,0.1hpaC:時間常數,30sD:輸出平均時間,1min《指南6》P36氣壓的年變化特點與地理緯度、海陸性質、海拔高度等自然地理條件有關,下述對的的有()。(ABCD)A:赤道地區年變化不大,高緯地區年變化較大B:大陸上整年氣壓的最高值一般出目前冬季C:海洋上整年氣壓的最高值一般出目前夏季D:海洋上氣壓年振幅比陸地上的小《大氣物理學》,P46,第三章把蒸發器埋入地中,有助于減少不良邊界影響,諸如側壁上的輻射和大氣與蒸發器自身之間的熱互換。但其不利之處在于:()。(ACD)A:導致蒸發器內會匯集更多的雜物,難以消除B:降水影響C:臨近蒸發器的植被高度影響D:在蒸發器與土壤之間存在明顯的熱互換《大氣探測學》,P214,第九章本省某國家基本站1月1曰按規定實行業務調整,新型站(溫、壓、濕、風、降水、地溫、草溫、蒸發)、能見度儀、稱重降水正式投入業務運行,無雲高儀,其他觀測要素維持人工觀測方式不變(曰照、凍土、雪深、雪壓、電線積冰)。比較該站1月份和12月份的月報文獻(A文獻),如下說法對的的有()。(BCD)A:觀測項目的識位中的有四個要素標識位發生了變化B:雲量指示碼和方式位由N0變化為N9C:雲高指示碼和方式位沒有變化D:雲狀指示碼和方式位由C0變化為C=E:能見度指示碼和方式位由V0變化為V9根據業務調整有關規定以及A文獻數據格式按照《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的設計,可直接掛接到新型站主采集器的傳感器有()。(ABD)A:氣溫、濕度、氣壓、風向(10m高度)、風速(10m高度) B:稱重降水量C:總輻射、凈輻射 D:蒸發、能見度 E:雲、天氣現象 F:地溫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P4按照《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設計,新型自動氣象站主采集器的嵌入式軟件需對采樣氣象值進行質量控制,其重要內容有()。(ABCDE)A:對瞬時氣象值變化極限范圍的檢查 B:檢查瞬時氣象值的最大容許變化速率C:檢查瞬時氣象值的最小應當變化速率 D:原則偏差的計算 E:內部一致性檢查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P16一般氣溫測量中,防止輻射誤差的途徑有如下幾種()。ACDA:屏蔽,使太陽輻射和地面反射輻射不能直接照射到測溫元件上;B:減少元件的反射率;C:人工通風,促使元件散熱;D:采用極細的金屬絲元件,細絲具有較大的散熱系數。《現代氣象觀測》,第二章,2.4《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中明確,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應當包括氣象災害()以及防御措施等內容。(ABCE)A:發生發展規律和現實狀況 B:防御原則和目的 C:易發區和易發時段D:影響預估 E:防御設施建設和管理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拾二條。《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專門從事雷電防護裝置設計、施工、檢測的單位應當具有下列條件,獲得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ABCDE)A:有法人資格 B: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設備、設施C:有對應的專業技術人員D:有完備的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E: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出自《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二拾四條。《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氣象部門建立以()為基礎的氣象災害調查搜集網絡,組織氣象災害普查、風險評估和風險區劃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AB)A:小區 B:村鎮 C:鄉村 D:縣出自《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3.1.3災害普查。按照《氣象災情搜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中氣象災害評估分級處置原則,如下屬于大型氣象災害的是:()。(BDE)A:因災死亡100人(含)以上 B: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含)以上10億元如下的C:傷亡總數30人(含)以上100人如下 D: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100人如下E:傷亡總數100人(含)以上300人如下出自《氣象災情搜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第五條。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鄉鎮是指()的鄉鎮。(ABCDE)A:通過當地氣象部門和地方應急管理部門認證B:具有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意識C:能自動自發進行災前、災中到災後各項災害防御工作D:能減少氣象災害發生的機會、承受氣象災害的沖擊E:減少氣象災害帶來損失出自《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鄉鎮建設規范》。《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綜合運用()等手段,大力推進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ABCDE)A:經濟B:法律C:行政D:工程E:科技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拾五)強化組織保障。《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規定,建立完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緊急公布制度,對于(),要減少審批環節,建立迅速公布的“綠色通道”。(BD)A:臺風、暴雨、暴雪等氣象災害橙色以上預警B:臺風、暴雨、暴雪等氣象災害紅色預警C:局地暴雨、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沙塵暴等突發性氣象災害紅色預警D:局地暴雨、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沙塵暴等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E:各類氣象災害黃色以上預警出自《國務院辦公廳有關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公布工作的意見》(六)完善預警信息公布制度。根據《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下列屬于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工作目的有()。(ABCD)A:形成精細化的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B:建成覆蓋廣的農村氣象預警信息公布網絡C:構建有效聯動的農村應急減災組織體系D:健全防止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E:完畢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工作目的《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鄉、村級預案要在摸清氣象災害危險區域、安頓點的基礎上,采用簡要的圖表方式,()。(ABCD)A:明確群眾轉移路線 B:制定鄉干部包村聯絡制度 C:制定村干部包戶聯絡制度D:貫徹各項措施負責人 E:明確危險區域出自《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三、重要任務(三)構建有效聯動的應急減災組織體系。《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規定,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要貼近當地氣象災害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著力為農民提供()等服務。(ABCDE)A: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B:農業氣象服務信息 C:農業氣象合用技術信息D:農村經濟信息 E:農村氣象科普宣傳和培訓出自《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三、服務原則。《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提出要根據大農業與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調整農業氣象觀測任務,包括調整()。(ABCDE)A:作物觀測B:土壤水分觀測C:農田小氣候觀測D:物候觀測E:二氧化碳排放觀測(答案:《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P27)《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建立面向()的氣象服務模式,開展產前、產中、產後全程系列化服務,建立需求調查和服務反饋機制。(ABC)A:大型農產品基地B:農民專業合作社C:農村種養大戶D:農民(答案:《中國氣象局有關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P3)《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的總體目的中提出,到,農業氣象業務產品的(13)明顯提高。(ABCD)A:針對性B:時效性C:精確性D:精細化程度(答案:《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專題規劃》P6)《暴雨誘發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試行)》中規定的災害風險資料包括(),制定數據格式規范,建立災害風險數據庫。(ABCD)A:中小河流水利水文資料B:山洪溝和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C:地理信息數據D:經濟社會與災情資料等信息(答案:《暴雨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試行)》P2第五條)根據《山洪災害實地調查指南》,山洪溝參數測量內容重要包括()。(ABC)A:河道寬度B:河床相對地面的深度C:河床海拔高度D:河流水位(答案:《山洪災害實地調查指南》P4)根據《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業業務規范》,人工增雨作業的物理根據是()。(AD)A:靜力催化B:過量催化C:爆炸影響D:動力催化(答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業業務規范》P2)根據《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下列()行為被嚴禁。(BCD)A: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實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B: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轉讓給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或者個人;C: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用于與人工影響天氣無關的活動;D:使用年檢不合格、超過有效期或者報廢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答案:《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P2)《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深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把人工影響天氣作為()的有力手段、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加緊關鍵技術的科技創新。(BCD)A:增進農村經濟 B:防災減災C: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D:水資源安全保障(答案:《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深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P1)梯度風是在沒有或不考慮摩擦力的狀況下,()平衡時的風。(ABD)A:地轉偏向力B氣壓梯度力C地心引力D慣性離心力下列屬于氣旋再生的狀況是()。(ABC)A:副冷鋒進入而再生B:兩錮囚氣旋合并加強C氣旋入海加強D倒槽鋒生加強江淮切變線可分為()切變線。(ABC)A:冷鋒式B:暖鋒式 C:靜止鋒式D:錮囚鋒式如下屬于中尺度系統的天氣系統有:()。(AB)A:雷暴群B:颮線C:雷暴單體D:龍卷強雷爆發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ABC)A:逆溫層和前傾槽B:低層輻合(高層輻散)C:高下空急流D:行星尺度系統在對流層底部,因海陸差異導致東亞大氣活動中心包括()。(ABCE)A:蒙古冷高壓B:阿留申低壓 C:印度熱低壓D:冰島低壓 E: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層狀雲降水反射率因子回波的特性是()。(BD)A:具有密實構造B:具有均勻紋理構造C:具有均勻絮狀構造D:零度層亮帶中層徑向輻合可以用來預示地面大風,在()等的徑向速度圖上往往可以識別出中層徑向輻合的特性。(ABC)A:弓形回波B:颮線 C:超級單體D:多單體風暴龍卷渦旋特性TVS定義包括()。(ABC)A:切變B:垂直方向伸展 C:持續時間D:水平尺度基本徑向速度有許多直接的應用,包括()。(ABCD)A:決定徑向速度的量值B:大氣構造 C:風暴構造D:高空風分析圖 E:降水量經典超級單體風暴反射率因子回波的重要特性()。(ACD)A:低層的鉤狀回波B:中氣旋 C:中高層的懸垂回波D:中層的弱回波區如下哪些天氣系統的雲圖特性體現為帶狀雲系?()(BCD)A:東風波B:急流 C:鋒面D:赤道輻合帶在衛星雲圖上,根據構造型式劃分,雲狀重要可以分為如下哪幾種類型?()(ABCD)A:帶狀B:渦旋狀C:細胞狀 D:波狀E:逗點狀分為黃色、橙色、紅色三個等級的預警信號有()。(BCDF)A:暴雪B:沙塵暴 C:高溫D:雷電 E:霜凍請選擇下列對的的預警信號級別()。(ABCDEG)A:臺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達B:暴雪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達C:寒潮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達D:沙塵暴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達E:雷電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達F:大霧預警信號分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達G:道路結冰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達推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是提高縣級()。(CD)A:綜合觀測水平B:預報預測水平 C:公共氣象服務水平D:氣象社會管理能力縣級綜合業務改革是為了防止低水平反復建設和反復勞動,形成()的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全面推進基層氣象業務現代化。(ABC)A:業務一體化 B:功能集約化 C:崗位多責化 D:人員動態化E:管理綜合化四、判斷題(共70題,每題0.5分,共35分)《中國氣象局有關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氣發【】54號)中指出要穩步推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縣級氣象臺可根據需要開展雲高、雲量、能見度和天氣現象人工觀測。(T)《縣級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方案》中提出,取消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旬(月)報、地面氣候月報業務,參與國際互換的地面氣候月報由各省氣象信息中心統一編發。(X)應為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地面高空氣象觀測業務一體化推廣工作方案》中規定,地面高空氣象觀測業務一體化推廣分6個階段實行,一體化上崗考核、試運行等由省(區、市)氣象局詳細安排,但底,全國所有高空站均需完畢一體化推廣工作。(X)應為地面高空同址臺站出自《地面高空氣象觀測業務一體化推廣工作方案》能見度自動觀測已正式業務運行的觀測站,其正點上傳數據文獻(長Z文獻)中,CW段能見度數據為自動觀測的數據。(T)出自氣測函〔〕321號附件1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技術規定按照《地面氣象應急加密觀測管理措施》規定,臺站必須接到解除指令後才能停止應急加密觀測工作。(X)加密觀測指令中若明確加密觀測結束時間的,應在最終一次加密觀測結束後自動解除國家級地面站當氣象探測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含無線電頻率干擾等電磁環境變化),失去治理和恢復也許的,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遷站。(T)出自《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遷建撤暫行規定》4頁《QX-T118-地面氣象觀測資料質量控制》中規定,地面溫度的氣候學界線值范圍為-80℃~60℃。(F)(-80℃~80℃)《QX-T118-地面氣象觀測資料質量控制》第8頁在進行臺站新舊址對比分析時可以運用EXCEL中STDEV.P這個函數計算對比差值的原則差。(T)臺站發送地面改正報文獻後,MDOS中不一定生成改正報文獻上傳國家級。(T)出自《實時-歷史地面氣象資料一體化氣象資料業務系統業務流程》第1-3頁安裝降水儀器時,承水口必須與地面平行。否則,會使承水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截面積減小。無論雨滴是垂直降落還是傾斜降落,測得值都偏小。(×)《大氣探測學》P209,第九章大氣探測中,被動遙感是直接測量來自大氣的聲、光、電磁波信號,例如水汽在1.35厘米波長處有強輻射信號,接受其微波輻射強度可反演出大氣中水汽的含量。(√)《現代氣象觀測》,第一章,1.2蒸發皿的口徑越小,皿壁對測量值的附加增大越為明顯。為此必須對實測值乘以一種不小于1的折算系數。(×)《現代氣象觀測》,第七章,7.6,不不小于1測量的系統誤差是指在可反復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多次測量求得的平均值減去被測量的真值,其值是可以確定的。(×)《指南6》,P11,不確定電學濕度表元件用溶脹性很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吸濕後膨脹,使懸浮于其中的碳粒子接觸概率減小,元件的電阻減小;反之,當濕度減少時,聚合物脫水收縮,使碳粒子互相的接觸概率增長,元件的電阻值增大。通過測量元件的電阻值可以確定空氣的相對濕度。(×)《現代氣象觀測》,第三章,3.4.1,電阻增減錯高空氣象觀測站環境規定,其中采用定向天線(雷達)觀測系統的高空氣象觀測站應四面開闊,障礙物對觀測系統天線形成的遮擋仰角不得高于5,尤其是觀測站盛行風上風方向120范圍內的障礙物對觀測系統的天線形成的遮擋仰角不得高于2。(X)應為下風方向,出自《高空氣象觀測規范》2.1.1高空壓、溫、濕、風觀測是由氣球攜帶無線電探空儀升空,將實時觀測的壓、溫、濕、風向、風速等高空氣象數據傳送至地面接受設備。(X)出自《高空氣象觀測規范》6.2,高空風的觀測是計算求得本省現用的DSC1稱重降水傳感器的承水口設計與SL3-1型雙翻斗雨量傳感器的承水口設計一致,均為直徑20厘米、器口內直外斜的刀刃形,目的均是為了以防雨滴濺失和桶口變形,保證承水口采樣面積。(T)出自《降水觀測規范——稱重式降水傳感器(試行)》2.1.1為保證觀測數據質量,新型自動氣象站主采集器的嵌入式軟件會對采樣瞬時值進行質量控制,某個采樣瞬時值若在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內,且相鄰兩個值最大變化值在容許范圍內,則判斷為“對的”,否則判斷為“錯誤”。判斷為“錯誤”的數據,在終端命令數據輸出時直接給出缺失。(X)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P17,保留原值,但需加標識,不參與氣象值計算終端操作命令行“DEVMODERAW23”表達“對稱重降水傳感器維護30分鐘”。(T)出自《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附錄2P13稱重降水傳感器使用維護時需注意,當歷年平均最低氣溫在0℃如下,需添加防凍液和克制蒸發油,其中防凍液是用乙烯乙二醇和甲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量應隨歷年平均最低氣溫的減少而增大,一般乙烯乙二醇的配比量要高于甲醇。(X)出自《降水觀測規范--稱重式降水傳感器》P10,一般乙烯乙二醇的配比量要低于甲醇大氣透明度是影響能見度的重要因子。純大氣分子影響時,最大能見度可達227km,而在霧和沙塵暴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下學期閱讀提升計劃
- 樹脂瓦安裝過程中常見問題的技術措施
- 2025年崇明縣高三一模作文寫作技巧
- 八年級英語教學互動與反饋計劃
- 2025藝術品市場推廣計劃
- 淋巴轉移癌護理
- 高一數學家長溝通交流計劃
- 腹部術后康復護理
- 2025年小學語文復習日程安排
- 耳科護理個案分析
- 國有企業干部選拔任用條例
- 辦理居住證工作證明 (模板)
- 中藏醫適宜技術課件
- 通用造價35kV~750kV線路(國網)課件
- 2022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化學真題試卷
-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安全管理臺賬
- 國際財務管理教學ppt課件(完整版)
- 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瀝青冷再生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 彩色簡約魚骨圖PPT圖表模板
- 光引發劑的性能與應用
- PID控制經典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