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文言文閱讀(原卷版)【題型解讀】遼省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主要以文言文課內外對比閱讀的形式呈現,題型主要包括詞語解釋、句子翻譯、斷句、內容理解等,以下是具體的題目類型:1.
詞語解釋:要求考生解釋實詞虛詞詞語的含義,延伸到其它課文。2.
句子翻譯:要求考生將文中的某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斷句:要求考生對某一句子(課外選文)進行斷句。3.
內容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結構、寫作手法等。【解題技巧】1.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文言實、虛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首要環節,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常見實、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而且還要注意詞語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義和用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2.翻譯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閱讀必考題型之一。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對譯法、替換法、調整法、保留法、增補法、刪削法等辦法進行翻譯。3.初中階段文言文閱讀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類內容理解,是在讀懂文言語段的基礎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側重于根據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尋篩選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學生通過精讀文章,初步篩選,明確方向,仔細分辨,識別障礙即可。4.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梢詮脑闹兄苯诱θ宋锏脑u價性詞語;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還可以遵循“找原文——細分析——得結論”思維的過程。學生學會結合文本內容來進行具體分析能從原文中找出依據。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要求在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能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和個人認識,對文章做出評價,闡發個性化的有創意的閱讀。學生能扣住觀點,說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聯系生活實際,扣原文主題進行小結即可。??(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肯鹊蹌摌I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疽摇控?,鄭人,佚之俅之子也。狐少善思辯,多才識。為幕僚,常得鄭君寵之。晉侯、秦伯圍鄭,鄭危在旦夕。狐求見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①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武使秦,秦晉師還,鄭遂安。鄭伯欲厚賞武。狐聞之,言于鄭伯曰:“武,舌辯之士,以口舌退師,功高莫大,厚賞,理也;然,武終為隱者之徒,非臣舉之,終老亦未見其名,何功之有?竊以為當賞者,臣也?!编嵅等唬p之。異日,村夫有拜于鄭廷者,鄭伯迎之。問之,乃燭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惠之,萬民之幸也。武以口舌還軍秦晉三軍不能敵厚賞以利鄭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侍之。武往說師,老母系之,臣晝夜侍母,目不交睫,亦宜賞之。況武本不欲說秦,臣數勸方為之也!”鄭伯賞之。未幾,宮廷左右及三軍將士上書求賞者絡繹不絕,鄭嘩然。晉聞之,復攻之,鄭危矣。史臣曰:“鄭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賢也;鄭安而復危者,賞功之過歟,抑邀功妒賢歟?”【注釋】①故事背景:在城濮之戰中,鄭曾協助楚攻打晉,兩年后,晉聯合秦討伐鄭。鄭伯派燭之武見秦穆公,燭之武說明保存鄭對秦有利,最終說動秦退兵。選文發生在秦退兵后。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B.以塞忠諫之路也
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C.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出師表》)D.上書求賞者絡繹不絕絕??多生怪柏(《三峽》)2.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答:(2)況武本不欲說秦,臣數勸方為之也!答: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武以口舌還軍秦晉三軍不能敵厚賞以利鄭也4.甲乙兩文都談及了賞賜問題。甲文認為宮中府中應該做到A才能彰顯陛下的治理,此外還提出建議,即君王要B才不會阻塞進諫的道路。乙文鄭伯打算重重地獎賞燭之武,而佚之狐認為應首先獎賞自己,他的理由是C,最終史臣認為鄭國再次陷入危局并不是緣于鄭伯的獎賞,而是D。(A、B、D用自己的話概括,C用原文回答)(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繌男∏鹞餍邪俣?,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疽摇扛吡号f有清水一帶,柳色數十里,風日稍和,中郎°拉予與王子往游。時街民皆穿溝渠淤泥,委積道上,羸馬不能行,步至門外。于是三月中矣,楊柳尚未抽條,冰微泮°,臨水坐枯柳下小飲。譚鋒甫暢,而飆風自北來,塵埃蔽天,對面不見人,中目塞口,嚼之有聲。凍枝落,古木號,亂石擊。寒氣凜冽,相與御貂帽,著重裘以敵之,而猶不能堪,乃急歸。已黃昏,狼狽溝渠間,百苦乃得至?、?,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礫礫。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雜花爛城野,風和日麗,上春④已可郊游,何京師之苦至此。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且夫貴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為官職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為衣食也。今吾無官職,屢求而不獲,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產業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鳥之樂,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予以問予,予不能解矣。然則是游也宜書,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而無恥,顛倒而無計算也。(節選自袁中道《游高梁橋記》)【注釋】①中郎:即明代文學家袁宏道。②泮(pàn):融解,分散。③邸:一般指官員的住所。④上春:正月。⑤舛(chuǎn):錯亂,差錯。⑥山人:這里指從事卜卦、算命等迷信職業的人。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心樂之
醉能同其樂(《醉翁亭記》)B.青樹翠蔓
不蔓不枝(《愛蓮說》)C.臨水坐枯柳下小飲
執策而臨之(《馬說》)D.百苦乃得至邸
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6.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答:(2)相與御貂帽,著重裘以敵之,而猶不能堪。答:7.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8.兩篇游記都描寫了出游的所見所感,請分析【甲】【乙】兩文中描寫的景物特點有什么不同?但表達了怎樣相同的心境?答:(2023·遼寧撫順·模擬預測)讀下面【甲】【乙】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校俊疽摇恐静涣⑻煜聼o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選自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有刪改)9.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項(
)A.無絲竹之亂耳
凡學之不勤B.已立志為君子
為其能收也C.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
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
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答:(2)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答:1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12.立志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炯住课谋磉_了作者怎樣的志向?【乙】文對后輩提出了哪兩條勸誡?答:(2024·遼寧·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烤按涸唬骸肮珜O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淫》)【乙】威王①之時喜隱②,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③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④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⑤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⑥三十六年。(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刪改)【注釋】①威王:指齊威王。②喜隱:愛好不明說。隱,隱語,借用別的話表達要說的意思。③沉湎(miǎn):沉溺。④淳于髡(kūn):齊國大夫,復姓淳于。⑤蜚:同“飛”。⑥威行:威震天下。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北冥有魚》)B.行天下之大道
必能使行陣和睦(《出師表》)C.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D.淳于髡說之以隱曰
不亦說乎(《論語》)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2)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答:15.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16.根據選文內容,回答問題。(1)甲文中認為大丈夫應講仁德、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的句子是什么?(請用甲文中原句回答)(2)【甲】【乙】兩文都運用了類比的手法,【甲】文把“”類比公孫衍、張儀之道,指出公孫衍、張儀只不過是順從君王的意志,沒有獨立的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乙】文把“大鳥”類比,意在規勸君主有所作為。(2023·遼寧·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竣儆谑侨氤娡酰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雹谕踉唬骸吧?。”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貞觀十四年,太宗以高昌①平,召侍臣賜宴于兩儀殿,謂房玄齡曰:“高昌若不失臣禮,豈至滅亡?朕平此一國,甚懷危懼,惟當戒驕逸以自防,納忠謇②以自正。黜邪佞,用賢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議君子,以此慎守,庶幾于獲安也?!蔽赫鬟M曰:“臣觀古來帝王撥亂創業,必自戒慎,采芻莞③之議,從忠讜④之言。天下既安,則恣情肆欲,甘樂諂諛,惡聞正諫。張子房⑤,漢王計畫之臣,及高祖為天子,將廢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K不敢復有開說。況陛下功德之盛,以漢祖方⑥之,彼不足準⑦。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⑧高昌。屢以安危系意,方欲納用忠良,開直言之路,天下幸甚。”太宗深嘉納之。(節選自《貞觀政要》,有刪減)【注釋】①高昌:西域國名。②謇(jiǎn):忠誠,正直。③芻莞(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④忠讜(dǎng):忠誠正直的人。⑤張子房:名良,漢封留侯。⑥方:比擬,比方。⑦準:衡量,比照。⑧殄(tiǎn):斷絕,滅絕。1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皆以美于徐公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B.聞寡人之耳者
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C.不以小人之言而議君子
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D.惡聞正諫
死亦我所惡(《魚我所欲也》)18.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答:(2)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贝穑?9.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20.齊威王實現齊國大治,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兩位都是有作為的君主。在甲、乙兩文中,他們在納諫方面有什么異同?答:(2023·遼寧撫順·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葛洪貧無童仆,籬落不修,常披榛①出門,排②草入室。屢遭火,典籍盡。乃負笈③徒步,借書抄寫賣薪買紙燃火披覽。所寫皆反覆,人少能讀之。吳生曰:讀書欲稱博,未有不如此而成者。(選自《讀書止觀錄》,有刪改)【注釋】①榛:指一種果實,這里指雜草。②排:推開。③笈:書箱。21.選出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益慕圣賢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籬落不修
僧募金重修(《河中石獸》)C.久而乃和
乃負笈徒步D.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人少能讀之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答:(2)讀書欲稱博,未有不如此而成者。答:2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借書抄寫賣薪買紙燃火披覽24.【甲】【乙】兩文都使用了描寫的方法,【甲】文中“天大寒”“窮冬烈風”“大雪”和【乙】文中“籬落”“披榛”“排草”都從側面烘托了。(2023·遼寧大連·三模)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節選自《魚我所欲也》)(乙)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①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②車③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惫唬骸皶x,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④,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蔵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絜,神必據⑤我?!睂υ唬骸俺悸勚?,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衷唬骸蝠⒎擒?,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⑥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⑦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節選自《宮之奇諫假道》,有改動)【注釋】①表:外圍,比喻屏障。②輔:頰骨。③車:牙床。④大伯:即太伯,亦作泰伯,與虞國的始封君虞仲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⑤據:保佑。⑥繄(yī):句中語氣詞。⑦馮:同“憑”,依據,憑借。2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吾與汝畢力平險(《愚公移山》)》B.是亦不可以已乎
亦若是則已矣(《北冥有魚》)C.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圳論戰》)D.虞必從之
從民欲也(《陳涉世家》)28.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B.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C.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D.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2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答:30.甲文中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①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②的主張。乙文用③比喻虞、虢的利害關系,十分貼切、生動,很有說服力。乙文主要通過人物的④來揭示主題。平民百姓都懂得聽人勸,而虞公既不聽勸、又不抗爭,的確算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2023·遼寧沈陽·三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狂R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顏淵侍坐魯定公于臺,東野畢御馬于臺下。定公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顏淵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①矣?!倍ü粣偅愿孀笥以唬骸奥劸硬蛔P②人。君子亦譖人乎?”顏淵退,俄而廄人③以東野畢馬佚聞矣。定公躐④席而起,曰:“趣⑤駕召顏淵?!鳖仠Y至,定公曰:“鄉寡人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吾子曰:‘善則善矣,然則馬將佚矣?!蛔R吾子何以知之?”顏淵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⑥工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極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也。今東野畢之御上車執轡銜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⑦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保ㄟx自韓嬰《韓詩外傳·顏淵論御馬》)【注釋】①佚(yì):通“逸”,逃跑。②譖(zèn):說人壞話,誣陷別人。③廄(jiù)人:馬棚的差役。④躐(liè):超越。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車夫,駕車能手。⑦朝禮:指調服車馬的法度。31.下面加點字含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鄉寡人曰
鄉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B.然猶策之不已
轉轉不已(《河中石獸》)C.不識吾子何以知之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魚》)D.造父不極其馬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北冥有魚》)32.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1)善哉,東野畢之御也!答:(2)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馬。答:3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今東野畢之御上車執轡銜體正矣34.【甲】文看似說馬,實則論人,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A,韓愈希望統治者的用人之道是B;【乙】文看似說馬,實則論政,顏淵認為東野畢佚馬的原因是C,他希望統治者的為政之道是D。(ABD用自己話回答,C用原文回答。)(2023·遼寧丹東·一模)回答各題【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節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①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②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必懹^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重③,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④?!薄咀⑨尅竣俅妫簱嵝?。②耽:沉溺。③九重:深宮之內。④存意:用心操勞國事。3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曾益其所不能
香遠益清(《愛蓮說》)B.生于憂患
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C.勞其筋骨
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D.若損百姓以奉其身
至于斟酌損益(《出師表》)36.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答:(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饭芾韱T培訓
- 一通三防培訓教案
- 2024年09月浙江麗水市水閣衛生院編外人員招聘35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勞務派遣人員離職協議書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戰略思維試題及答案
- 2025別墅裝修設計合同書
- 禮儀用品企業市場調查技巧與數據分析應用考核試卷
- 2025政府機關車輛協議維修服務合同
- 2025科技創新合作合同(標準版)
- 篷布消費者行為分析考核試卷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語作文練習紙(標準答題卡)
- 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3 可伸縮的橡皮筋》 冀人版
- 分析化學第三章酸堿滴定法課件
- 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試題帶答案
- 心血管疾病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0年版)
- 培訓(微機保護基礎)課件
- 《生物冶金》課程教學大綱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工程地質測繪ppt版(共61頁)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測繪PPT
- 機組黑啟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