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與翻譯高頻考點速記題庫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要求:分析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結構,并指出其中的特殊句式。1.韓愈《師說》(1)古之學者必有師。(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5)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無常師。(8)師說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范仲淹《岳陽樓記》(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5)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者,何哉?二、文言文句子翻譯要求:將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韓愈《師說》(1)古之學者必有師。(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5)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無常師。(8)師說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范仲淹《岳陽樓記》(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5)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者,何哉?四、文言文斷句與詞性分析要求:根據文意和詞性,給下列文言文句子斷句,并分析每個詞語的詞性。1.晉陶淵明《歸園田居》(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2)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4)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5)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6)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7)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8)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9)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10)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2.蘇軾《赤壁賦》(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風徐來,水波不興。(3)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5)白露橫江,水光接天。(6)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8)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9)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10)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五、文言文實詞解釋與成語積累要求:解釋下列文言文中的實詞,并寫出對應的成語。1.韓愈《師說》(1)古之學者必有師。(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5)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無常師。(8)師說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范仲淹《岳陽樓記》(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5)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者,何哉?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與概括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段落,回答問題。1.晉陶淵明《歸園田居》閱讀下面文言文段落,回答問題。“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1)概括這段文字的主題思想。(2)這段文字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表現作者的歸隱情懷?2.蘇軾《赤壁賦》閱讀下面文言文段落,回答問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1)這段文字描繪了怎樣的自然景象?(2)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句子結構分析1.韓愈《師說》(1)判斷句:主語“古之學者”和謂語“必有師”構成判斷句。(2)判斷句:主語“師者”和謂語“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構成判斷句。(3)判斷句:主語“道之所存”和謂語“師之所存也”構成判斷句。(4)判斷句:主語“生乎吾前”和謂語“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構成判斷句。(5)判斷句:主語“吾師道也”和謂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構成判斷句。(6)判斷句:主語“是故圣益圣”和謂語“愚益愚”構成判斷句。(7)判斷句:主語“圣人”和謂語“無常師”構成判斷句。(8)判斷句:主語“師說者”和謂語“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構成判斷句。2.范仲淹《岳陽樓記》(1)判斷句:主語“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和謂語“或異二者之為”構成判斷句。(2)判斷句:主語“不以物喜”和謂語“不以己悲”構成判斷句。(3)判斷句:主語“居廟堂之高”和謂語“則憂其民”構成判斷句。(4)判斷句:主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和謂語“后天下之樂而樂”構成判斷句。(5)判斷句:主語“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和謂語“或異二者之為”構成判斷句。(6)判斷句:主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和謂語“何哉”構成判斷句。(7)判斷句:主語“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者”和謂語“何哉”構成判斷句。(8)判斷句:主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者”和謂語“何哉”構成判斷句。二、文言文句子翻譯1.韓愈《師說》(1)古代的學者必定有老師。(2)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3)因此,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4)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從他學習;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從他學習。(5)我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紀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出生的呢?(6)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7)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8)老師的說法,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2.范仲淹《岳陽樓記》(1)我曾經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許與這兩種心情不同,為什么呢?(2)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被貶謫到邊遠地區做官就為國君憂慮。(4)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5)唉!我曾經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許與這兩種心情不同,為什么呢?(6)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為什么呢?(7)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被貶謫到邊遠地區做官就為國君憂慮的人,為什么呢?(8)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的人,為什么呢?三、文言文斷句與詞性分析1.晉陶淵明《歸園田居》(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2)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4)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5)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6)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7)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8)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9)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10)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2.蘇軾《赤壁賦》(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風徐來/水波不興。(3)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5)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白露橫江/水光接天。(6)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8)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9)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10)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四、文言文實詞解釋與成語積累1.韓愈《師說》(1)師:老師(2)所以:用來……的(3)道:道理(4)聞:知道(5)師:老師(6)圣:圣人(7)常:固定(8)說:說法2.范仲淹《岳陽樓記》(1)求:探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