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_第1頁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_第2頁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_第3頁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_第4頁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一代天驕”的崛起1、蒙古族的社會生活

長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高原上,過著游牧和狩獵生活。蒙古內——2、12世紀時蒙古蒙古統一前,草原上的爭戰情景:星天旋轉,諸國爭戰,……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謝再善譯《蒙古秘史》

是誰結束了這種戰爭不斷的局面?外——女真壓迫各部混戰鐵木真12世紀,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PPT樣板:資料:PPT背景:圖形:PPT下載:教程:資料下載:范文下載:試卷下載:教案下載:PPT論壇:PPT課件:語文課件:數學課件:英語課件:美術課件:科學課件:物理課件:化學課件:生物課件:地理課件:歷史課件:3、蒙古國的建立時之間:建立者:都城:1206年和林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4、蒙古國的強大對內征討對外擴張成吉思汗時期的領土擴張元朝和四大汗國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經由大規模的擴張戰爭,除了對西夏、金、南宋作戰外,還打到歐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1、完成了蒙古的統一大業(最重要)。2、建立了強大的蒙古政權。3、領導蒙古人民反抗金的壓迫。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毛澤東·《沁園春·雪》

成吉思汗真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武夫嗎?談談成吉思汗的歷史功績。

七嘴八舌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公元1227年,蒙古消滅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故于軍中。相繼繼位的窩闊臺、蒙哥和忽必烈繼續南下西征,不斷開辟新的疆土……1227年,蒙古滅西夏。1234年,滅金。1246年,滅吐蕃。1253年,滅大理。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建立的時之間:1271年元朝建立者:忽必烈都城: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滅南宋。1279年,元統一中國。蒙古(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的建立和統一元大都城遺址1276年,元軍攻占臨安,南宋滅亡元1279年統一全國元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

思考:

中國封建社會有幾次結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統一局面?秦漢西晉的短暫統一隋唐元朝1、忽必烈為什么要仿效漢法改制?忽必烈的改革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乃可長久。故魏、遼、金能用漢法,歷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漢法者,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國家仍處溯漠,無事論此,必如今日形勢,非用漢法不宜也。

——(元)許衡為鞏固蒙古族在中原的統治2、忽必烈改革的實際內容:(1)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2)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元朝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藏族地區的行政。西藏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元朝疆域圖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中書省宣政院轄地西藏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影響:加強了中央對邊疆的管轄;鞏固和成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行政區劃的基礎。讀《元朝疆域圖》,你從中得到哪些歷史信息?從元朝疆域圖中,可知元朝實行行省制,當時的行省比現在的省大;西藏由宣政院管轄,解釋西藏在元朝時已成為中國的領土;臺灣當時稱琉球,也是元朝的領土;元朝的疆域非常遼闊,面積廣大等。(3)重視成長農業,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作牧場,宣傳棉花的種植,使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成長。《農桑輯要》是元朝管理農桑水利的機構大司農司主持編寫的,共七卷,由元政府下令頒行全國。它是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農桑輯要》書影

選自王禎《農書》中的插圖。元朝普遍使用的灌溉工具主要是漢唐已發明的翻車和筒車,樣式不斷翻新,以適應廣大地域不同條件下灌溉需求。除了原有的人力翻車外,還出現了水轉翻車、牛轉翻車和風車。水轉翻車圖牛轉翻車元朝的交通和對外交流(1)為了便利南糧北運,開鑿了兩段新運河,使糧船能夠從杭州直抵大都;1、交通得到空前成長通惠河、會通河回顧:隋朝大運河(P87)(2)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航線,糧食運輸逐步以海運為主,海上“絲綢之路”盛行。“海上絲綢之路”又稱為什么?陶瓷之路為什么漢朝時陸上絲綢之路發達,而宋元時期則海上絲綢之路發達?造船技術的提高、

指南針應用于航海(3)建立比較完善的驛站系統。元代驛站示意圖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元朝的海外交通路線圖

指南針、火藥等科技發明在這時傳播出去,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等知識傳入中國。《馬可·波羅行紀》引起了更多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興趣。你認為《馬可波羅行紀》會如何描繪中國呢?邀請結合當時中國發達的科技簡單闡述其原因。《馬可波羅行紀》對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向西方展現迷人的東方文明,闡述中國的富有;闡述中國先進的科技,如造紙術、火藥、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能夠激起歐洲人對東方文明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往來。想一想:這種情況解釋了什么?解釋了中外經濟交流的繁盛。泉州伊斯蘭教清真寺泉州摩尼教遺址伊斯蘭教、摩尼教在泉州的盛行解釋了什么難題?是我國與阿拉伯各國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解釋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況。為什么元朝出現了這樣一個空前開放和交流的局面?(提示:能夠從疆域、交通、對外政策、科技等方面考慮)遼闊的疆域交通暢通,建立比較完善的驛站系統統治者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古代科學技術成長達到高峰◆在前面學過的實際內容中,中國還有哪些朝代也是對外開放的?(秦)漢、(隋)唐、宋◆元朝的開放與交流對中國今天的改革開放有什么借鑒意義?思維拓展鞏固統一,成長經濟,完善各項制度,引進人才與資本,成長交通,兼容并蓄,善用人才,民族平等,求同存異,共同繁榮,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創業……(2)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1、表現:(1)許多漢人來到邊疆,為邊疆地區的開發作出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元朝的民族融合元朝的統一和遼闊的疆域為國內各民族的聯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條件;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旌經濟、文化的成長與融合。2、原因:

元朝政治上的空前統一,是元朝民族大融合情形出現的根本原因。回顧:我國古代出現的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三次高潮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②五代遼宋夏金時期③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促進民族融合忽必烈1、建立元朝2、完成統一3、鞏固統一(行省制度)課堂小結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興起鐵木真(成吉思汗)1206年民族大融合

回族形成統治措施:①建立行省制度②加強對西藏的管轄③重視成長農業④交通空前成長,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統一忽必烈(元世祖)1279年1、空前遼闊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動和交往,是統一多民族國家成長的前提條件;2、民族融合形式多樣,高潮迭起,是統一多民族國家成長的基本實際內容;3、采取強有力措施空前有效地管轄邊疆地區,是元朝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成長的重要手段。元朝促進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成長有何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