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_第1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_第2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_第3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_第4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小熊購物(一)(乘加、乘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的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1.口算。(開火車)

3X5=4X8=7X6=36-17=80-43=

9X3=8X5=37-15=8+15=36+7=

2.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只有加、減法計算的兩

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購物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一下圖,看一看從圖中你能

獲得什么信息?

三、自學感悟

1.如果你總小顧客,你想買些什么東西呢?

2.如果只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食品數量不限,

你又準備買些什么呢?

3.又該怎樣列式呢?

4.嘗試獨立計算°

四、合作探究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學生獨立解答后再小

組交流匯報。

1.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該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它算一算。

五、匯報點評

小熊樂樂有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

試著做一做。

2.小組議一議。

六、鞏固訓練

課堂練習練一練1.2題

小熊購物(一)

3X5+4

板書設計

=15+4

=19(元)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小熊購物(二)(乘加、乘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的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同學們在一道有加法有乘法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

H么?

二、自學感悟

出示情境而,想一想,該怎樣解決。

壯壯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

1.該怎樣列式呢?

2.嘗試獨立計算。

想:有減法,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合作探究

結合小熊購物圖,說說下面每個算式的意思.,再算

一算。

20-2X75X3+44X6-20

四、匯報點評

1.先說運算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結合情境圖說明每步表示的意思。

3.回顧提升,為什么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結

合實際例子說一說。

五、鞏固訓練

課堂練習第3頁,練一練,第2題。

小熊購物(二)

20-3X4

板書設計

=20-12

=8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買文具(一)(除加、除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通過“買文具”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教學目標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

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仔細觀察圖,從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二、自學感悟

1.從售貨賽阿姨的回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2.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二、合作探究

1.要想知道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錢必須先知道什

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能將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嗎?

四、匯報點評

1.獨立完成。

2.小組內互評、互相糾正。

3.老師點評、總結

五、鞏固訓練

1.每本算術本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2.列式計算:

3.集體點評:

六、拓展延伸

課堂練習教材第5頁,哪種算法對,說一說。

買文具

板書設計18+3+4

二6+4

=10(元)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買文具(二)(除加、除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通過“買文具”的練習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

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掌握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同學們,在一道有加法有除法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

什么?

二、自學感悟

出示情境圖,淘氣買的鋼筆比現在文具店里的鋼

筆每支貴多少元?

1.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獨立探

索并理解先除后減的實際問題。

2.嘗試獨立列式計算。

3.先說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164-2-7

三、合作探究

練一練第2題

說二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2.集休訂正。

3.教師點評。

四、匯報點評

練一練第4題森林醫生

1.說出每道題錯誤的原因。

2.集體訂正

3.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

五、鞏固訓練

課堂練習練一練第5、6題

買文具(二)

板書設計164-2-7

=8-7

=1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過河(一)(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算式的

教學目標運算順序。通過“過河”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小括

教學重點

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探索小括號的運用過程,能利用小括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準備干什么去?遇到了什么

數學問題?

二、自學感悟

1.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道來解決這個問題,

并把你們組的想法用水彩筆大大的寫在白紙上。

2.請各小組代表把你們組討論的結果貼到黑板上

相應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1.展示不同的算法

2.全班交流

四、匯報點評

3.學生活動: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不同的算式,對

每種方法的正誤交換意見,并進行

解釋。

4.學生活動:匯報討論結果,說一說想法與理由。

其他小組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進行辯論。

5.認識小括號

(1)大家別著急,有一種符號能幫助我們解決這

個問題,它就是——()(板書)。認識小括號的學

生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

(2)小括號的作用你們知道嗎?出示課件(在有

小括號的算式里,不管是加、減、乘、除怎樣混合在一

起都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那部分。)

五、拓展延伸

做一做:(83—35)+694-(25+19)

課堂練習

過河

29+25+9(29+25)+9

板書設計=544-9

二6

小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一、混合運算過河(二)(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及其應用)

通過練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

教學目標算式的運算順序。通過“過河”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

結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

教學重點

順序,明白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明白小括號的運用過程,能利用小括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實物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同學們,在有括號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什么?

二、自學感悟

出示情況圖,一共有70人,先坐滿大車,剩下的

坐小車,至少需要多少輛小車?

1.理解題意,弄懂“限乘”的含義,分析數量關

系,思考先算什么,后求什么?

2.先擇合適的方法列式計算。

3,嘗試獨立解決。

(76-48)4-8

三、合作探究

看一看,說一說,用(76-48)4-8

還能解決什么問題?

1.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真切感受混合運算在實際

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2.理解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提高應用意識。

四、匯報點評

練一練第一題

:你小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隊列表演中,平均每行站兒個人?

3.團體表演中,36人能組成多少個圖窠?

獨立完成,集體點評

五、鞏固訓練

課堂練習練一練2-4題

過河(二)

(70-46)+8

板書設計=244-8

=3

想一想:用(70-46)+8還能解決什么問題?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練習一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學過的混合運算來解決,發展學

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2.加深對乘加、乘減、除加、除減以及帶括號的運算順序的理解和

運用。

3.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復習引入

1.在計算乘加、乘減或除加、除減的問題時要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2.在計算帶小括號的問題時按照什么順序計算?

學生思考并回答: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先算小括號內的,再算小括號外的。

二、復習鞏固

教材11頁、12頁練習一

1.說一說,算一算。

讓學生邊畫圖邊列算式,比如第一小題先將4個5

圈起來寫出5X4,然后在加6。

先畫圖

再列式

最后列脫式計算。

先獨立計算,然后回答題中的問題。

2.3計算并回答問題

4.贏1場得3分,平1場得1分,星星足球隊贏了

4場,平了3場,星星足球隊一共得了多少分?

引導學生先讀題分析題意。

然后根據題意畫圖或直接列式計算。

列式后讓學生說說每步算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

分。

5.黑天鵝的只數是白天鵝的幾倍?

復習倍的意思?誰是誰的兒倍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先求出白天鵝的只數,再列

式計算。

提醒倍的問題不加單位名稱。

6動.物游樂園

(1)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滿兒節車廂?

(3)結合情境說說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

算。

3X6448?(82)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二、觀察物體看一看(一)

1.知識目標: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

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能力目標: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

教學目標

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情感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

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

教學重點

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

教學難點

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小正方體、小黑板、課件、小正方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笑笑和淘氣就進

行了一個游戲,非常有趣,你們想看嗎?

二、探索新知

(-)出示自學目標:(小黑板出示)

在觀察、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

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操作活動-----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教師通過課件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游

戲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法,教師適

時提出游戲的規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

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

3.學生同桌間游戲,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學生的典型

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4.學生交流。

(三)操作活動二一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1.師生活動示范C

2.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

三、學習檢測:課件出示。(教師自編圖完成下面

各題)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

的形狀。(正面畫“J”,上面畫“O”,側面畫“△”)

2.卜.面的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形

狀?搭一搭,連一連C

從側面看到的形狀是的圖形有()個,分

別是()。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圖號。

⑴從側面看是圖A的有()。

⑵從正面看是圖3的有()o

⑶還有什么樣的立體圖形從側面看是圖A?還有什

么樣的立體圖形從正面看是圖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體圖形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

分別是什么?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四、教師精講點撥

教師針對學習檢測情況進行精講。

五、學生全課總結,拓展升華

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練習:教材第15頁的練習題。

七、作業布置:

1.搭建組合圖形,并從立體圖形的正面、上面、側

則進行觀察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么?在方格紙上畫?

畫。

2.完成pl4頁“練一練”4道題目。

課堂練習

搭一搭

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看一看(二)

1.知識目標: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

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教學目標

2.能力目標: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

形狀。

3.情感目標: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

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

教學難點

象能力。

教學準備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準備兩個小正方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情境導入:

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同學們,昨天我們學到了什

么?把你學到的知識告訴老師和同學好不好?

二、出示自學目標: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的形狀。

二、叫人說說課本P15頁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笑笑說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說的對嗎?

四、出示自學自導

1.教師說明活動要求一猜一猜、搭一搭,學生分

小組討論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師發出指令:用4個正方體搭出的立體圖形從

止面看有3個正方形。

3.教師發出指令:從上面看有4個正方形。

4.教師發出指令:從側面看有2個正方形。

5.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自己新搭的立體圖形,

你發現了什么?

五、反饋交流:

1.學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狀。

2.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

形,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3.學生分小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戲。

六、精講: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精講。

七、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拓展延伸:觀察家里的物體,比如冰箱,電視

機等,觀察后畫出正面、上面、側面的平面圖形。

九、作業布置:練一練1234題。

練一練1234題。

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二、觀察物體

教學課題

看一看(二)(從不同位置觀察兩個物體的相互關系)

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的活動過程,進一步體驗從不同位置

教學目標看到的物體間的相對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據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

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

教學重點初步發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

教學準備課件,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溫故互查

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的

形狀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觀察長方體,最多能看到

幾個面?最少能看到兒個面?用自己的長方體試試

看??并與同伴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二、自學感悟

1.課件出示第幅圖,想想分別是誰看到的?想

一想,看到看。

2.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

二、合作探究

分)后說自己看到的結果。

四、匯報點評

1.點名匯報,教師總結

2.點明物體的位置關系

五、拓展延伸

仔細觀察15頁下圖,淘氣從窗外看到的情景會是

哪幅圖,說說你的理由。

課堂練習

看一看(二)

板書設計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相對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三、加與減捐書活動(三位數連加)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

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投影,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話切入:

我們小學生為“希望工程”捐書活動開始了!同學們

都積極地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建設小學和民族小學這兩

所學校的同學們還悄悄地比賽,他們都想為“希望工程”

多做貢獻。老師把這兩所學校的捐書情況做了個統“。IL

我們一起來看看“捐書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吧!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統計圖,學生自主觀察、討論,啟發學生根據圖

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

(1)出示圖表。這里就是當年我們學校捐書情況的

統計表。誰能告訴大家通過這張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們能提出和加法有關的問題呢?

A、一、二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104=222(本)

B、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個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它和以前學的不太一樣。

你能不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老師請大家先來估計估計,大約會有多

少本?

(4)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算一算。

你們認為自己估計的準不準呢?好,請你拿出練習

本,動手算一算。

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1)后來呀,我們的兄弟學校東宇小學也發起了

捐書活動,這是他們的捐書情況,估計?下,他們捐了多

少本?

(2)匯報算式,結果。

二、學中做

1.計算比賽,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又對又快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一枚。

2,完成練一練第2、3題。

(1)獨立思考,什么叫買1000送思0?

(2)小組交流。

三、課堂總結。

課堂練習完成練一練第4題。

捐書活動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運白菜(三位數連減)

知識與技能:

結合“運白菜”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能進行簡單的整

數加減混合運算(兩步)及其驗算。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一步結合加減混合運算的現實背景,積累從多角度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目標

的活動經驗,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與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計算及解決問題策略的

多樣化,養成精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連減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投影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情景導入

今天李老師邀請到淘氣與笑笑一起到郊外農場去

秋游,你們愿意利我們一起去玩玩嗎?看一!白菜地里農

民伯伯正忙著收白菜。淘氣與笑笑在這里找到許多數學

信息,你猜猜他們找到哪些數學信息?誰愿意告訴大

家。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讓學生先看主題圖,自己

獨立思考,與同桌交流自己所提的數學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理解圖意,提出問題

師:原來有850棵,運走兩車后,求還剩多少棵?

(師板書出完整的題E)能一步完成嗎?(不行)該怎

樣列式?

(二)計算,解決問題

生1:850-256-280生2:850-280-256

=594-280=562-256

=314(棵)=314(棵)

生3:850-(280+256)生4:850-(256+280)

=850-536=850-536

=314(棵)=314(棵)

師:強調計算時要注意進退位問題,做到認真、細

心。

師:說出式子中各數各步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生1和生2所提出850-256-280和

850-280-256都表示從總棵數中去掉第一車后,再從剩

下的棵數中再去掉笫二車,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數。

生3和生4提出850-(280+256)和850-(256+280)

都表示從總棵數中去掉第一車和第兩車的總棵數的和,

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數。

師:兩種計算方法進行對比,你們能找出相同點與

不同點嗎?

小結: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一個數減去這兩

個數的和。

板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連減”的兩種計算方

法。

三、練習

(1)媽媽買了一件衣服和一頂帽子,付給售貨員

200元,應找回多少錢?

(2)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指明學生說出如何列式,集體訂正。

3.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1)368+235(2)712-284

(3)94+438(4)432-158

指明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4.小軍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車司機,星期一出車

時,里程表的讀數是35千米,每天收車時,小軍都記

錄了當時里程表讀數,共記錄了五天。(單位:千米)

啟期二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2410745745928

四、今天你們都有什么收獲?誰愿意來說一說?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數連續減兩個數等于一個數減

這兩個數的和。無論用什么方法去計算,計算時注意進

位與退位,做到認真、細心。

五、教師總結。

試一試

1000-207-168436-179-36

課堂練習

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M5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節余多少錢(三位數加減混合)

知識與技能:結合“節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解

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進?步理解畫直觀圖理解數量關系的直觀性,體

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過程與方法:會運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

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投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激情引入。

親愛的同學們,2009年,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數約

二億三千萬人,城市建設和發展離不開他們的辛勤勞

動。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一家人是如何節錢的。

二、探究—n,作一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

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

助解決。(引出問題“八月結余了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

決問題的過程,加深行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

決的問題】

(4)探究“八月結余了多少錢?”這個問題,學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齊,之后和小組交流。

師: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800+185-745或800-745+185,

再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匯報。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

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

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

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和靈^舌性】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

同方法)

四、評價:學生走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所

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評價。

試一試

1000-207-168436-179-36

課堂練習

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14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里程表(一)(綜合應用)

知識與技能:結合“火車里程表”,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提

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

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

二、講授新課

小晾

俁定3

J

y石家莊

鄭州

西安

(1)保定到石家莊多少千米?畫一畫,說說你

是怎么想的?

(2)813-689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里程?

說一說,畫一畫。

(3)保定到鄭州有多少千米?在圖中畫一畫算

一算。

(4)請你再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的第2題利第3題。

四、課堂總結。

五、作業設計

完成“練一練”1、2、3、4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里程表(二)(綜合應用)

知識與技能:結合“汽車里程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

讀常見的汽車里程表,并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

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對身邊與數學有關事物的好奇心,能傾聽

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量

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投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集體指導

1.回顧交流:我們昨天是怎樣學習“火車里程表”

這節課的?

二、小組和個別學習

2.怎樣利用線段圖來理解題意的?

3.出示問題情境和汽車里程表。獨立讀題,想一想、

說-說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

4.淘氣根據題意畫了一個圖,你能看懂嗎?

圖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

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兩個數據?

在圖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實際上行駛多少

千米?

嘗試畫一畫直觀圖或線段圖。

怎樣計算每天行駛的路程呢?

5.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最多?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比較出來?

集體交流匯報

6.通過學習“里程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

考?

還能提出哪些新的問題?

總結反思

檢測診斷學習結果

課堂練習1.練一練:27頁1題。

2.25頁2題。

3.25頁4題。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練習二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汽車里程表,并解決里程

表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2.初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量關系,積累

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復習、鞏固、練習

1.28頁1題。先讓學生弄清數量關系,再列出算式

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

2.28頁2題。鞏固三位數的加減計算方法。

256-142+150=264(人)或256+(150-142)=264(人)

3.28頁3題。

4.28頁4題。運用三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

題。

5.28頁5題。方法不唯一

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在圖中畫一畫后再獨立解決

6.28頁6題,方法不唯一

學生獨立嘗試尋找答案

7.28頁7題。解決有關里程表的問題

8.28頁8題。

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四、乘與除第一課時小樹有多少棵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方法,并能正確

教學目標地進行口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主題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復習

1.口算。7X8=9X6=6X5=8X5=4X6=

2.70、100里面有多少個十?500、2000各有多少

個百?4000里面有多少個千?

3.4個十、11個十是多少?5個百、13個百是多少?

6個千是多少?(復習數的組成,為口算乘法做準備。)

二、新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先觀察主題圖,理解圖意,明確一

共有幾捆樹,每捆有多少棵。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組交流。

2.探索□算方法。

(1)20X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

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樹。

(2)20+20+20=20X3=60(可以用學具攜一搜)

(3)3個20棵就是6個10棵,等于60棵。

(4)因為2X3=6,所以20X3=60。

(5)還可以理解成再寫上一個“0”就可以得到計

算結果。

3.小結:20X3表示的意義與我們學過的表內乘法

的意義相同,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4.找規律。(發現了什么?)

2X3=620X3=60200X3=600(2個百乘以3是

6個百,是600)2000X3=6000(2個千乘以3是6個

千,是6000)

師:剛才我們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點?(這些算式

都是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

千數,可以先用乘法口訣算出乘數和被乘數零前面的數

相乘的積,再看被乘數末尾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添

兒個零。)思路:提出問題一算法多樣化一建立數

學模型一擺學具一討論算式的表示方法一類比

推理。

三、試一試

1.4捆一共rr多少棵?5捆呢?

2.30X4=50X8=9X600=

四、練一練

1.每箱草莓有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

2.70X830X6600X94X6020X73X800

90X58X50700X4

3.看圖解決實際問題。

(1)讓學生理觸圖意,說說情境表達的意思,明

確有幾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幾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

兒根。

(2)解決問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

題,再交流。

方法一:60X3=180(根),再計算200—180=20

(根),說明夠吃一天。

方法二:60X3=180(根),再比較大小,因為180

根比200根少,所以夠吃一天。

(3)解決問題(2),先找出“一個星期有7天”

這個條件。

(4)解決問題(3),因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

力十分重要,所以要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問題一: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問題二:一頭大象和一頭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

問題三:它們3天吃多少根香蕉?............

五、數學游戲

通過生動活潑的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鞏固整十數乘-位數的口算。

1.一只小雞2條腿,10只小雞()條腿。

2.一只青蛙4條腿,20只青蛙()條腿。

課堂練習

3.一只,蜘蛛8條腿,2()()只蜘蛛<)條腿。

4.一只螟蚣42條腿,10只蝶蚣()條腿。

小數有多少棵

每捆20棵

板書設計

有3捆20+20+20=60(棵)

20X3=60(棵)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四、乘與除第二課時需要多少錢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

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目標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

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主題圖、小黑板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復習

20X450X360X55000X2

200X4500X3600X5500X2

23+2334+3442+4231+31

二、出示主題圖

1.引導學生說說圖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一個游泳圈12元,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2.引導學牛嘗試列式,解決問題,小組交流°

12X3=

3.全班交流算法,組織學生討論兩位數乘一位數的

口算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方法一:12X3就是3個12相加:12+12+12=36

(元)方法二:12X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2,10義

3=3(),2X3=6,30+6=36

方法三:如果每個球是10元,3個球是10X3=30

(元),每個球少算了2元,3個球還要2X3=6(元),

一共要30+6-36(元)

方法四:可以把12看成4X3,這樣12X3可以變

成4X9=36(元)

方法五:12X3=6X2X3=6X(2X3)=6X6=36(TG)

方法六:學具操作

4.擴展:如果一個游泳圈120元,買3個游泳圈需

要多少錢?120X3=

120是由1個百和2個十組成的,120X3是求:3

個120是多少,就是3個百和3個20的和。計算時這

樣想:100X3=300,20X3=60,300+60360。

如果有的學生想出把120看作12個十,先用12X3,

再在乘得的積后面補0,應給予鼓勵。

重點討論兩部分積的得出與求和

5.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15X3=

學具操作中認識進位乘法,再進行口算與學具的對

比。

15+15+15=45(元)10X3=30(元),5X3=15(元),

15+30=45(元)

6.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小結:一位數乘兩位數,可以把一個因數分成整十

數和一位數,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后再相加。

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明買了2卷膠卷,每卷18元,每卷36張。

小玲買了3卷膠卷,每卷13元,每卷24張。

1.誰買的膠卷拍的照片多?(同樣多)、

36X2-72(張)

24X3=72(張)

2.誰買的膠卷合算?

18X2=36(元)

13X3=39(元)

36小于39(每卷36張的膠卷合算)

四、作業

1.一個計算器24元,李老師要買4個。他帶了100元錢,夠嗎?

課堂練習2.每條船每月可以清理淤泥18萬噸,3條這樣的船每個月可以清理

多少萬噸淤泥?

需要多少錢

12X3=?

板書設計

方法一12+12+12=36方法二10X3=302X3=6.....

30+6=36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四、乘與除第三課時豐收了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

法的多樣化;

教學目標

2.能運用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進行一些口

算的題目計算。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

教學重點

樣化。

教學難點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口算卡、小黑板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課前做小游戲,考察學生的觀察力。

一、情境引入

師:你們都喜歡吃哪些水果?(蘋果、香蕉、桔子、

西瓜等等)這

些水果老師也喜歡吃。因為它們里面含有豐富的維

生素及營養成份,特別是有助于你們的健康成長。老師

這有一個關于分桃子的問題,請同學們幫忙來算一算。

課件出示情境圖一:

1.提問:有.6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

猴能分兒個桃子,指名學生回答。(6+2=3)

2.讓回答問題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怎么列式的?怎么

計算的?

3.總結:當題目中出現“平均分”這樣的信息時,

我們一般用除法解決,即:除法解決的是分配類的問題;

根據“二三得六”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6?3=2,也就是

說我們可以根據乘法口訣來計算除法。

4.引入新課:同學們說的真好!哪你們知道水果一般

都什么季節成熟嗎?(秋天)對,大部分水果蔬菜都是

在秋天成熟,所以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那這節課我們

就一起來探究秋天這個豐收季節中的學問。(板書課題:

豐收了)師:學習這節課前,我們先來看這節課的教

學目標。學生自己讀出教學目標。

出示情境圖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情境圖三、指導學生觀察教材第34頁的情

境圖,提問:你能從圖中觀察到那些數學問題?

學生認真觀察。

1.指名一位學生回答他所觀察到的內容:有六捆蘿

卜,有兩只小兔子,其中的一只小兔子說每捆1。根,

另一個說剛好是60根。問題是“平均每只小兔子能夠

得到多少根蘿卜?”(提醒學生注意“平均”二字,

從而能正確列式)

2.學生寫出算式:604-2,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思考算法,小組內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

與學習,表現自己。

匯報學生可能有以下的算法:

A:2X3=6604-2=30(根據乘法做除法)

B:60的一半是30(根據除法“分配”的意義做除

法)

C:6個十除以2得3個十,所以60+2=30(將60:

64-2=3所以60?2=30

4.不管學生提出的是哪一種,均予以肯定,并總結:

在計算時,我們可以先不看被除數末尾無用的0,按照

表內的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數的有幾個0沒有參加運

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幾個0;我們也可以想乘法,再算

除法。

5.師: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請大家拿出課前準備

的作業一:

404-2=904-3=8004-4=90004-3=

20?2=804-4=900+9=70004-7=

總結方法:做法是一樣的,被除數歸面有幾個0,

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幾個0.

6.解決問題師:剛才我們幫助小兔解決了問題,現

在山羊伯伯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運多少次?”你

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出示課件:指名一位同學

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學在下面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學

困生。

指名另一位同學檢查黑板上同學的答案。并讓做題

的同學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這兩組算式,從中你發現了什

么規律?

師:你能不能根據找到的規律,再寫一組算式?

三、鞏固練習

四、解決實際問題

五、隨堂檢測(教材P35頁第2題)

六、全課總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彳1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

的口算方法,在計算時我們可以先不看被除數末尾無用

的0,按照表內的除法算

課堂練習

豐收了

6:2=316+8=2

板書設計60?2=30(根)160+8=20(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