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專用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7隋唐宋時期的經濟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天津專用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7隋唐宋時期的經濟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天津專用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7隋唐宋時期的經濟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規范練7隋唐宋時期的經濟一、選擇題1.(2024廣東茂名二模)隋唐時期,田土所出,糧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為重要。隋時征調,桑土以絹,麻土以布。唐時亦有蠶鄉和非蠶鄉之分,其調絹、布,各隨鄉土所出,絹還可以作為貨幣在市場上運用。這說明隋唐時期()A.農業生產走向專業化 B.賦稅政策影響土地經營C.農夫的負擔較為沉重 D.市場流通的貨幣較雜亂2.唐代鄭熊的《番禺雜記》中記載:“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雞鳴而散。人從之多得異物。”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又載:“務本坊西門有鬼市,冬夜嘗聞賣干柴聲。”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鬼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B.官府逐步放松對市的管制C.唐代的市已有了突破性發展D.明代的坊市界限起先消逝3.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而改稱寶。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鑄造開元通寶。“開元”的意思為“開創新紀元”,“通寶”的意思是“通行寶貨”,以后歷代沿用,并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通寶的出現說明()A.錢幣成為政府聚斂財寶的工具B.以金銀錢幣為主所以特別寶貴C.商品經濟發展使貨幣影響增大D.古代貨幣制度出現了根本改變4.費正清指出,宋朝出現了“商業革命”。下列對宋代“商業革命”的表述,正確的是()A.在交通便利之處出現草市B.宋都有正式的“市”九處C.城市中出現商業區“市井”D.汴京已形成繁華的商業街5.宋代限制各國朝貢使團的規模,下令“擅載外國入貢者”,將處以“徒二年,財物沒官”的懲處;同時激勵海商招徠蕃商來華貿易,“蕃商有愿隨船來宋國者,聽從便”。這說明宋代()A.逐步放棄朝貢貿易的體制B.加強了海外貿易的管理和征稅C.調整“重農抑商”為官商分利D.對海外貿易實行了務實的政策6.(2024湖南江西十四校聯考)下表為北宋某時期賦稅改變表,據此可知()北宋賦稅結構改變表農業稅(萬貫)非農業稅(萬貫)農業稅∶非農業稅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寧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此時期北宋農業生產有減弱趨勢B.非農業稅的增長反映商業的發展C.非農業稅漸漸超過農業稅表明“重農抑商”政策名存實亡D.此時期農業不再占據主導地位二、非選擇題7.宋代把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稱為海商或船商,海外貿易旺盛是宋代經濟發展極具特色的表現之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北宋時期,有明確記載的宋商赴日本貿易達70次。從1012—1192年,宋代海商赴高麗貿易117次,共計4548人,前往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各國的人數更多、規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數最多的是沿海農戶和漁戶,他們或為生計所迫,或為利益驅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對出海貿易的激勵,沿海居民中經營海上貿易日益普遍。宋政府為了便于限制,對這些船戶另編戶籍,發放公憑,方可出海,禁止私販……也有如“溫州巨商張愿,世為海賈”“建康巨商楊二郎,本以牙儈起家”,轉而為海商者,涉足海外貿易的宗族、官吏、軍將在海商中也占有肯定比例。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東南亞國家“住冬”,目的是在這里“博買蘇木、白錫、常日藤”,“次年再發船”,轉販到阿拉伯地區。宋……主動招徠外商來華貿易,“蕃商有愿隨船來宋國者,聽從便”。宋政府須要的外國特產也經常托海商代購。……有些海商船只搭載外國使者來宋。密州商人平簡因“三往高麗通國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戩“先受高麗錢物,于杭州雕造《夾注華嚴經》,費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載去交納”。交趾國不能造紙筆,求之省地,主要仰給商人從宋朝貿易。——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黃純艷《宋朝海外貿易》(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體發展的緣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海商在中外關系中發揮的作用。答案:1.B解析依據“隋唐時期,田土所出,糧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為重要”可以看出農業的發展,無法體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故A項錯誤;依據“隋時征調,桑土以絹,麻土以布。唐時亦有蠶鄉和非蠶鄉之分,其調絹、布,各隨鄉土所出,絹還可以作為貨幣在市場上運用”,可知隋唐時期土地所種之物與國家的賦稅政策有關,故B項正確;依據材料無法推斷農夫負擔的輕重,故C項錯誤;“絹還可以作為貨幣在市場上運用”反映了絹在當時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能說明隋唐時期貨幣混亂的狀況,故D項錯誤。2.A解析材料“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雞鳴而散。人從之多得異物”“務本坊西門有鬼市,冬夜嘗聞賣干柴聲”表明時間是夜里,地點是海邊和坊西門,這說明鬼市是自然形成的,是人們之間互通有無的民間集市,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府對鬼市的管制問題,故B項錯誤;市有突破性的進展是在宋代,不是在唐代,故C項錯誤;坊市界限起先消逝是在宋代,故D項錯誤。3.C解析唐朝時,鑄造開元通寶是為滿意商品經濟發展的須要,且沒有濫發,因而達不到利用錢幣來聚斂財寶的目的,故A項錯誤;唐朝時,開元通寶用年號錢取代量名錢,錢幣具有了象征意義,并非特別寶貴,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而改稱寶”“‘通寶’的意思是‘通行寶貨’”,可知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故稱為“寶”或“寶貨”,故C項正確;開元通寶依舊為銅錢,貨幣制度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故D項錯誤。4.D解析宋代之前草市已經出現,故A項錯誤;西漢都城長安,有正式的“市”九處,故B項錯誤;秦漢時期,城市中就已存在作為商業區的“市井”,故C項錯誤;宋代商業突破了“市”“坊”的限制,店鋪可隨處開設,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這是前代所未出現的局面,因而可稱為“商業革命”,故D項正確。5.D解析依據材料“宋代限制各國朝貢使團的規模”,可知宋代未放棄朝貢貿易,故A項錯誤;材料未提及對海外貿易征稅,故B項錯誤;材料未提及調整經濟政策和官商分利,故C項錯誤;宋代一方面限制朝貢貿易規模,另一方面激勵海外民間貿易,這有利于減輕國家財政負擔、推動民間對外貿易的發展,故D項正確。6.B解析本題考查宋代經濟發展。圖表數據反映了非農業稅的總額和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說明商業發展快速,故B項正確;農業稅總額在天禧末年還在上升,故A項錯誤;重征商稅正是“重農抑商”政策的表現,故C項錯誤;農業始終是中國古代的主導經濟部門,故D項錯誤。7.參考答案:(1)特征:貿易次數頻繁,范圍廣;為數眾多,出身不同階層;海商貿易為民間性質,受政府嚴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