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胚習題學習資料_第1頁
組胚習題學習資料_第2頁
組胚習題學習資料_第3頁
組胚習題學習資料_第4頁
組胚習題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緒論&第2章上皮組織

一、單項選擇題

*1.用于光鏡觀察的組織切片的厚度一般是

A1~2nm

B50~80nm

C200~400nm

D5~10μm

2.關于組織的構成,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和細胞外基質

B纖維和基質

C細胞和體液

D細胞和組織液

3.用于光鏡的組織學切片染色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亞甲藍染色法

B銀染法

C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D瑞氏染色法

4.被覆上皮的分類依據是

A細胞的形態

B細胞的層數

C細胞的層數和形態

D分布和功能

5.變移上皮分布于

A氣管

B食管

C膀胱

D結腸

6.杯狀細胞常見于

A單層扁平上皮

B單層柱狀上皮

C復層扁平上皮

D單層立方上皮

7.內皮襯貼于

A氣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8.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分布于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泌尿生殖道

D循環管道

*9.復層扁平上皮細胞之間最發達的細胞連接是

A緊密連接

B橋粒

C中間連接

D縫隙連接

10.微絨毛內縱行排列的結構是

A微管

B微絲

C微管和微絲

D微體

*11.角化細胞胞質內充滿

A彈性蛋白

B粘蛋白

C糖蛋白

D角蛋白

12.纖毛的內部有

A微絲

B微管

C中間絲

D張力絲

13.具有屏障作用的細胞連接是

A橋粒

B縫隙連接

C中間連接

D緊密連接

14.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側面的細胞連接

A橋粒

B半橋粒

C中間連接

D緊密連接

15.下列哪項細胞連接又稱為通訊連接

A橋粒

B縫隙連接

C中間連接

D緊密連接

16.下列哪項不是上皮細胞基底面的結構

A基膜

B質膜內褶

C橋粒

D半橋粒

17.下列哪項腺體的分泌物需經導管排出

A甲狀腺

B腎上腺

C食管腺

D甲狀旁腺

18.下列哪項不含有粘液性腺細胞

A下頜下腺

B食管腺

C胰腺外分泌部

D十二指腸腺

19.腺是

A以腺細胞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是腺細胞

C以腺上皮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為主的上皮

20.有關漿液性細胞,何項為錯

A核為扁圓形,居細胞偏下部

B有粗面內質網

C有高爾基復合體

D有酶原顆粒

*21.粘液性細胞的最主要形態特點是

A有粗面內質網

B有粘原顆粒

C有高爾基復合體

D核圓形,居細胞基底部

二、多項選擇題

1.上皮細胞的側面可見

A緊密連接

B橋粒

C縫隙連接

D中間連接

2.單層扁平上皮可見于

A淋巴管

B腹膜

C肺泡

D腎近端小管

3.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分布于

A頭皮

B體皮

C食管

D陰道壁

4.組成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的細胞有

A柱狀細胞

B梭形細胞

C潘氏細胞

D錐形細胞

5.下列哪些組合可稱為“連接復合體”

A緊密連接、中間連接、縫隙連接

B中間連接、縫隙連接

C橋粒、緊密連接

D半橋粒、中間連接

6.內皮襯貼于下列哪些部位

A腎小管

B支氣管內表面

C心臟內表面

D血管腔面

7.上皮細胞游離面可有

A質膜內褶

B纖毛

C半橋粒

D微絨毛

*8.根據外分泌腺的導管有無分支,可將外分泌腺分為

A單腺

B單細胞腺

C多細胞腺

D復腺

9.被覆上皮的特點有

A呈膜狀分布于體表、體腔和有腔器官的內表面

B細胞多、排列緊密,細胞外基質少

C上皮細胞有極性

D微血管非常豐富

*10.關于縫隙連接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相鄰兩細胞膜中許多柱狀顆粒稱連接小體

B連接小體呈斑狀,位于柱狀上皮深部

C主要起加固細胞連接的作用

D相鄰細胞借此溝通信息

11.變移上皮分布于

A膀胱

B輸尿管

C輸精管

D腎盞

12.關于纖毛的特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光鏡下可見

B為一種特殊的細胞器

C內有縱向排列的微管

D可按一定的節律擺動

13.未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可分布于

A大腸

B陰道

C食管

D口腔

14.含杯狀細胞的結構有

A氣管粘膜上皮

B胃粘膜上皮

C食管粘膜上皮

D小腸粘膜上皮

15.關于質膜內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存在于上皮細胞側面

B光鏡下呈縱紋狀

C附近胞質內有大量縱行的線粒體

D參與水和電解質的運轉

*16.有纖毛的單層柱狀上皮可分布于

A膽囊

B胃

C輸卵管

D子宮

三、是非題

1.四大基本組織以不同的種類、數量和方式組合形成系統。

2.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是間皮。

3.杯狀細胞是一種散在分布的粘液性細胞。

4.混合性腺泡主要是由漿液性細胞組成,少量粘液性細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在切片中成半月狀結構。

5.微絨毛是上皮細胞游離面伸出的微細指狀突起,具有節律性定向擺動的能力。

6.緊密連接可以阻擋物質穿過細胞間隙,具有屏障功能。

*7.中間連接除有粘著作用外,還有保持細胞形狀和傳遞細胞收縮力的作用。

8.橋粒是一種很牢固的連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膚、食管等部位的復層扁平上皮中尤其發達。

*9.細胞連接的存在和數量常隨器官不同發育階段和功能狀態及病理變化而改變。

10.上皮細胞側面的連接由游離面至基底面依次為中間連接、緊密連接、橋粒和縫隙連接。

11.質膜內褶主要見于腎小管,可以擴大細胞基底面底表面積,有利于水和電解質的迅速轉運。

12.腺細胞、腺上皮、腺是不同的卻又是有關聯的幾個概念。

13.有漿半月而無粘半月。

14.上皮細胞表面的特化結構也可見于其它細胞。

15.組織學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及相關功能的科學。

四、名詞解釋

1.HE染色(染料與效果)

2.內皮(本質、分布)

3.內分泌腺(組成、結構特點、分泌物、排出途徑)

*4.漿液性細胞(光鏡結構、電鏡結構、分泌物)

5.微絨毛(位置、形態、組成、作用)

6.杯狀細胞(分布、形態、內容、作用)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D2A3C4C5C6B7D8B9B10B11D12B13D14B15B16C17C18C19C20A21B

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BC3AB4ABD5ABC6CD7BD8AD9ABC10ABD11ABD12ACD13BCD14AD15BCD16CD

三、是非題:1.錯2.對3.對4.錯5.錯6.對7.對8.對9.對10.錯11.對12.對13.對14.對15.對

四、名詞解釋

1.HE染色:為蘇木精-伊紅染色法的簡稱,是最常用的組織學染色方法。染料--蘇木精染液為堿性,主要使細胞核內的染色質與胞質內的核糖體著紫藍色;伊紅為酸性染料,主要使細胞質和細胞外基質中的成分著紅色。

2.內皮:分布--襯貼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質--單層扁平上皮,屬被覆上皮。

3.內分泌腺:組成--以腺上皮為主要成分的器官。結構特點--沒有導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釋入血液。

*4.漿液性細胞:光鏡結構--漿液性細胞的核為圓形,位于細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質呈強嗜堿性染色,頂部胞質含許多嗜酸性的酶原顆粒;電鏡結構--電鏡下可見胞質內有密集的粗面內質網,在核上區可見較發達的高爾基復合體和豐富的分泌顆粒。漿液性細胞的分泌物含較多的酶類。

5.微絨毛:位置--細胞游離面;形態--微小的指狀突起;組成--細胞膜、細胞質、微絲;作用--增加表面積

6.杯狀細胞:分布--單層柱狀上皮(小腸)、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氣管);形態--形如高腳酒杯;內容物--粘原顆粒(粘蛋白);作用--潤滑保護。

第3章結締組織

一、單項選擇題

1.狹義的結締組織是

A疏松結締組織

B致密結締組織

C固有結締組織

D網狀組織

2.成纖維細胞轉變為纖維細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

B功能靜止

C進入衰老狀態

D準備分裂增生

3.巨噬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主要作用是

A合成和分泌抗體

B抗原提呈作用

C分泌生物活性物質

D合成抗體

4.有關漿細胞何項為錯

A核中異染色質成輻射狀排列

B胞質豐富,嗜堿性

C由B淋巴細胞分化而來

D能合成與分泌抗原

5.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

B漿細胞

C巨噬細胞

D肥大細胞

6.具有趨化性的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

B漿細胞

C巨噬細胞

D肥大細胞

7.胞質內含嗜堿性顆粒的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

B漿細胞

C巨噬細胞

D肥大細胞

8.與過敏反應有關的兩種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

B單核細胞和肥大細胞

C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

D肥大細胞和成纖維細胞

9.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

B漿細胞

C巨噬細胞

D肥大細胞

10.又名白纖維的是

A膠原纖維

B彈性纖維

C網狀纖維

D微原纖維

11.又名黃纖維的是

A膠原纖維

B彈性纖維

C網狀纖維

D微原纖維

12.構成基質蛋白多糖復合物的主干的是

A透明質酸

B蛋白質

C糖胺多糖

D硫酸軟骨素

13.癌細胞等可產生哪種物質破壞基質的分子篩

A透明質酸酶

B膠原蛋白酶

C堿性磷酸酶

D酸性磷酸酶

14.產生組織液的部位是

A毛細血管動脈端

B毛細血管靜脈端

C毛細血管

D毛細淋巴管

15.疏松結締組織的細胞外基質由哪種細胞生成

A成纖維細胞

B巨噬細胞

C肥大細胞

D漿細胞

16.關于肥大細胞的異染性顆粒,錯誤的是

A粗大

B嗜堿性

C被甲苯胺藍與醛復紅染成紫色

D內含白三烯

17.具有嗜銀性,銀染呈黑色的纖維是

A膠原纖維

B彈性纖維

C網狀纖維

D微原纖維

18.巨噬細胞來源于

A中性粒細胞

B單核細胞

C間充質細胞

D巨核細胞

*19.關于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正確的是

A被吞噬物形成吞噬體

B均屬于非特異性吞噬

C吞噬細菌后變為膿細胞

D所有吞噬活動均與溶酶體無關

*20.彈性組織主要分布于

A項韌帶和黃韌帶

B肌腱和腱膜

C真皮和鞏膜

D椎間盤及恥骨聯合處

21.有關黃色脂肪組織何項為錯

A維持體溫

B是體內最大的儲能庫

C在寒冷的刺激下產生大量熱能

D緩沖、保護、填充

22.致密結締組織的結構特點是

A纖維較少,基質多,細胞排列緊密

B纖維和基質多,細胞排列緊密

C纖維多且排列緊密,細胞和基質少

D纖維和細胞多且排列緊密,基質少

23.變態反應的發生與肥大細胞釋放哪種物質有關

A白三烯

B組胺

C肝素

D白三烯和組胺

24.HE染色切片上,黃色脂肪細胞的結構特點是

A核扁圓、偏于一側,胞質呈泡沫狀

B核扁圓、偏于一側,胞質呈空泡狀

C核扁圓、偏于一側,胞質呈紫藍色

D核圓、居中,胞質呈空泡狀

25.下列哪種細胞可分泌肝素

A漿細胞

B淋巴細胞

C成纖維細胞

D肥大細胞

*26.與腱細胞構成肌腱的是

A膠原纖維

B彈性纖維

C網狀纖維

D膠原纖維束

*27.屬于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是

A成纖維細胞

B巨噬細胞

C脂肪細胞

D肥大細胞

28.能分化形成其他細胞的是

A成纖維細胞

B巨噬細胞

C脂肪細胞

D未分化間充質細胞

*29.被醛復紅染成紫色的是

A膠原纖維

B彈性纖維

C網狀纖維

D微原纖維

30.下列哪項不屬于巨噬細胞的分泌產物

A補體

B溶菌酶

C白三烯

D白細胞介素Ⅰ

31.不能通過疏松結締組織中的分子篩的是

A激素

B水

C二氧化碳

D大部分細菌

二、多項選擇題

1.可產生膠原纖維的細胞是

A成纖維細胞

B軟骨細胞

C平滑肌細胞

D成骨細胞

*2.電鏡下具有周期性橫紋的結構是

A膠原纖維

B微原纖維

C網狀纖維

D彈性纖維

3.關于疏松結締組織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種類多

B細胞排列有極性

C細胞數量和分布因部位而不同

D細胞間質多

4.關于肥大細胞哪些正確

A細胞內充滿異染性顆粒

B能合成和分泌干擾素、補體等生物活性物質

C顆粒內含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性因子和肝素

D白三烯不貯于顆粒內

5.關于成纖維細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數量多,分布廣

B能分裂增生

C星形,多突起

D胞質內含粗面內質網多

6.屬于固有結締組織的是

A血液

B軟骨組織

C網狀組織

D彈性組織

*7.成纖維細胞能合成和分泌

A溶菌酶

B彈性蛋白

C蛋白多糖與糖蛋白

D膠原蛋白

8.關于巨噬細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由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而來

B細胞為圓形,胞質嗜堿性

C胞質內含溶酶體較多

D胞質內含空泡和異物顆粒

9.關于漿細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多出現在慢性炎癥部位

B形態不規則,有突起

C胞質嗜堿性

D胞質內含豐富的粗面內質網

10.脂肪細胞的特點包括

A細胞核扁圓形,位于細胞一側

B體積大,呈圓形,細胞質內含大脂滴

CHE染色中細胞質均勻嗜酸性

DHE染色中脂滴溶解呈空泡狀

*11.肥大細胞胞質內顆粒的特點是

A大小一致,偏居細胞一側

B易溶于水

C可被甲苯胺藍或醛復紅染為紫色

D顆粒嗜堿性

*12.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可分化為

A成纖維細胞

B平滑肌細胞

C脂肪細胞

D血管內皮細胞

*13.關于膠原纖維,下列哪些正確

A主要是I型和Ⅲ型膠原蛋白組成

B光鏡下可見明顯橫紋

C新鮮時呈黃色,又稱黃纖維

D由膠原原纖維粘合而成,粗細不等

14.關于膠原纖維,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新鮮時呈白色,又稱白纖維

B比彈性纖維粗

CHE染色嗜酸性,染成淡紅色

D電鏡下由微原纖維粘合而成

15.能移動的細胞為

A白細胞

B巨噬細胞

C脂肪細胞

D成纖維細胞

16.關于網狀組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毛細血管構成網架

B構成各淋巴器官的支架

C參與組成血細胞發生的微環境

D網狀纖維由網狀細胞產生

17.關于脂肪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色脂肪組織內的為單泡脂肪細胞

B棕色脂肪組織內的為多泡脂肪細胞

C常呈圓球形或多邊形

D細胞核都為圓形、居中

18.組織產生水腫的原因為

A組織液的產生和回流失去平衡

B機體電解質或蛋白質代謝發生障礙

C過敏反應時

D毛細血管過度擴張時

三、是非題

1.疏松結締組織的特點是細胞種類較多,纖維數量較少,排列緊密。

2.成纖維細胞所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質等成分,構成了疏松結締組織的各種纖維和基質。

3.纖維細胞功能處于靜止狀態時,稱成纖維細胞。

4.巨噬細胞是一種抗原提呈細胞。

5.漿細胞在一般的結締組織內很少,而在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如消化道、呼吸道等的結締組織及慢性炎癥部位較多。

6.肥大細胞常沿小血管廣泛分布,在身體與外界接觸的部位,如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結締組織內較多。

7.過敏原是指能引發過敏的抗原,是一種可致肥大細胞脫顆粒的物質。

8.肥大細胞胞質內的顆粒內含有肝素、組胺和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后者可吸引嗜酸性粒細胞向過敏反應部位遷移,嗜酸性粒細胞具有一定的抗過敏反應作用。

9.膠原纖維的韌性大,抗拉力強,而彈性纖維兼有彈性和韌性。

10.網狀纖維可以被銀鹽染為黑色,是因為其表面被覆著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11.基質內大量蛋白多糖聚合體形成有許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篩,可限制細菌等有害物質的擴散,是一道防御屏障。

12.黃色脂肪組織具有維持體溫、緩沖、保護和填充等作用,主要分布在皮下、網膜、系膜和腎脂肪囊等處,是體內最大的貯能庫。

四、名詞解釋

1巨噬細胞(分布、光鏡結構、電鏡結構、功能)

*2分子篩(部位與構成、功能)

3.網狀組織(組成、分布、作用)

*4.組織液(存在部位、來源、回歸、成分、功能)

5.肥大細胞(分布、形態及內含物、功能)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C2B3B4D5B6C7D8C9C10A11B12A13A14A15A16D17C18B19A20A21C22C23D24B25D26D27B28D29B30C31D

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C3ACD4ACD5ABCD6CD7BCD8CD9ACD10ABD11BCD12ABCD13AD14ABC15AB16BC17ABC18ABCD

三、是非題:1.錯2.對3.錯4.對5.對6.對7.對8.對9.錯10.對11.對12.對

四、名詞解釋

1.巨噬細胞:是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免疫細胞,主要分布于疏松結締組織內。胞核較小,卵圓形或腎形,著色深。胞質豐富,多呈嗜酸性,可含有異物顆粒和空泡。電鏡下,細胞表面有許多皺褶、微絨毛和少數球形隆起。巨噬細胞行使多種功能參與免疫應答,有吞噬作用、抗原遞呈作用、和分泌功能。

*2.分子篩:在結締組織的基質中,大量蛋白多糖聚合體形成的具有微小孔隙的立體結構叫分子篩,小于孔隙的水和營養物、代謝產物、激素、氣體分子等可以通過,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質、細菌和腫瘤細胞等不能通過,使基質成為限制細菌等有害物擴散的防御屏障。

3.網狀組織:由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在體內網狀組織不單獨存在,而是構成造血組織和淋巴組織的基本組成成分,為血細胞發生和淋巴細胞發育提供適宜的微環境。

4.組織液:存在部位--結締組織間隙;來源--毛細血管動脈端;回歸--毛細血管靜脈端;成分:含有電解質、單糖、氣體分子等小分子的水;功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中的細胞進行物質交換。

5.肥大細胞:分布于皮膚、呼吸道、消化管的結締組織內,形態為圓形或卵圓形。胞質含有大量嗜堿性分泌顆粒,內含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功能是抗凝和參與過敏反應。

第4章血液、淋巴和血細胞發生

一、單項選擇題

*1.血液加入抗凝劑沉淀后,可分為三層,從上至下依次為

A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B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

C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和血漿

D血漿、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

2.區分有粒與無粒白細胞的主要依據是

A細胞大小不同

B細胞有無分葉

C細胞內有無特殊顆粒

D細胞內有無嗜天青顆粒

3.血液中數量最多的白細胞是

A中性粒細胞

B淋巴細胞

C單核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

4.紅細胞胞質中主要含有

A核蛋白

B肌動蛋白

C血影蛋白

D血紅蛋白

5.有關單核細胞的描述,哪項錯誤

A是體積最大的血細胞

B細胞核多呈腎形

C胞質染成藍灰色

D胞質內無顆粒

6.能轉化為巨噬細胞的是

A中性粒細胞

B淋巴細胞

C單核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

*7.紅細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核蛋白核血紅蛋白

B血影蛋白和血紅蛋白

C血影蛋白和肌動蛋白

D血紅蛋白和肌動蛋白

8.關于嗜酸性粒細胞,哪項錯誤

A嗜酸性粒細胞含組胺酶

B具有抗寄生蟲作用

C導致過敏反應

D占白細胞總數0.5%~3%

9.造血干細胞最早起源于

A胚胎卵黃囊的血島

B胎兒脾臟

C胎兒骨髓

D胎兒肝臟

10.構成造血組織的是

A網狀纖維和網狀細胞

B網狀組織和造血細胞

C網狀纖維和造血細胞

C網狀纖維和造血干細胞

*11.血小板的壽命是

A120天

B7~14天

C2~3天

D8~10天

*12.紅細胞脫去細胞核發生在

A原紅細胞

B早幼紅細胞

C中幼紅細胞

D晚幼紅細胞

*13.關于巨核細胞,哪項錯誤?

A原巨核細胞和幼巨核細胞發育而來

B幼原核為8~32倍體

B在原巨核細胞階段開始出現血小板顆粒

D胞質脫落后成為血小板

*14.血細胞的分化發育過程大致可分為

A早幼階段、中幼階段、晚幼階段

B原始階段、幼稚階段、成熟階段

C原幼階段、中幼階段、晚幼階段

D干細胞階段、祖細胞階段、幼細胞階段

15.血液約占體重的

A5%

B7%

C10%

D12%

16.血液的組成成分是

A紅細胞和白細胞

B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C血漿和血細胞

D血清和血細胞

17.血漿中相當于一般結締組織的纖維成分的是

A膠原纖維

B膠原原纖維

C網狀纖維

D纖維蛋白原

18.正常情況下血漿約占血液容積的

A55%

B45%

C65%

D50%

19.臨床血象測定的內容包括

A血細胞形態和數量

B血細胞形態、數量和百分比

C血細胞形態、數量、百分比和血紅蛋白含量

D血細胞形態、數量、百分比、血紅蛋白含量和比重

20.血紅蛋白從紅細胞中逸出,稱為

A出血

B滲血

C血影

D溶血

21.成年女性血液中,紅細胞的正常值是

A3萬~5萬個/μl

B350萬~500萬個/μl

C35萬~55萬個/μl

D5000~10000個/μl

22.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網織紅細胞占紅細胞總數的百分比是

A0.5%~1.5%

B3%~6%

C8%

D10%~15%

*23.中性粒細胞的描述,哪一項錯誤?

A白細胞中最多的一種

B細胞質內含有20%的中性特殊顆粒和80%嗜天青顆粒

C細胞核分桿狀核和分葉核

D能變形運動,具有活躍的吞噬能力

24.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含有

A線粒體

B溶酶體

C核糖體

D高爾基復合體

25.紅細胞的形態為

A不規則形

B球形

C雙凸圓盤狀

D雙凹圓盤狀

26.有關紅細胞何項為錯

A提供全身細胞所需的氧

B無核無細胞器

C形態不能變

D與人體ABO血型有關

27.紅細胞的平均壽命一般是

A數周

B數天

C半年至1年

D120天左右

28.白細胞分類的主要依據是

A核的形態

B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及其嗜色性

C胞質的嗜色性和核的形態

D胞質內有無顆粒

29.成人血白細胞的正常值是

A40~100×109/L

B400~1000×109/L

C4.0~10×109/L

D4000~10000個/cm3

*30.中性粒細胞的特殊顆粒內含有

A吞噬素、溶菌酶

B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

C過氧化物酶、吞噬素、組胺酶

D組胺酶、溶菌酶、過氧化物酶

*31.中性粒細胞的嗜天青顆粒內含有

A堿性磷酸酶

B吞噬素和溶菌酶

C酸性磷酸酶和髓過氧化物酶

D組胺酶和肝素

32.核左移是指何種細胞增多

A1~2葉的嗜酸性細胞增多

B4~5葉的嗜酸性細胞增多

C4~5葉的中性粒細胞增多

D桿狀和2葉核的中性粒細胞增多

33.膿細胞是由下列哪種細胞形成的

A單核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淋巴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

34.特殊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是

A單核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

35.嗜堿性粒細胞的與肥大細胞的相同點是

A細胞的分布相同

B核的分布相同

C顆粒的大小相同

D顆粒的內含物相同

36.嗜酸性粒細胞的嗜酸性顆粒內含有

A組胺酶

B堿性磷酸酶、組胺和肝素

C肝素、組胺和白三烯

D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

37.最原始的造血細胞是

A造血干細胞

B定向干細胞

C造血祖細胞

D未分化間充質細胞

38.分化為漿細胞的是

AB細胞

BT細胞

CK細胞

DNK細胞

*39.紅骨髓的主要成分是

A疏松結締組織和血竇

B血竇和造血細胞

C血竇和造血組織

D網狀組織和造血細胞

40.血液屬于何種組織

A固有結締組織

B疏松結締組織

C淋巴組織

D結締組織

41.血小板由下列哪種細胞的胞質脫落而成

A淋巴細胞

B巨核細胞

C單核細胞

D巨噬細胞

*42.對造血干細胞的描述,哪一項錯誤

A又稱多能干細胞

B可增殖、分化為造血祖細胞

C只能向某一血細胞系統增殖、分化

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43.人體骨髓腔內開始出現黃骨髓是在

A胎兒后期

B出生前后

C1歲左右

D5歲左右

*44.構成造血組織的支架是

A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

B成纖維細胞和網狀纖維

C網狀纖維和膠原纖維

D網狀組織和血竇

45.下列哪項不是血清的成分?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纖維蛋白原

D葡萄糖

46.正常成人男性的血紅蛋白的量是是

A120~150g/L

B12~15g/L

C110~140g/L

D90~110g/L

47.在周圍血涂片中,最難找到的白細胞是

A嗜酸性粒細胞

B嗜堿性粒細胞

C單核細胞

D淋巴細胞

48.煌焦油藍染色顯示的網織紅細胞內藍色的細網或顆粒,電鏡下是

A殘留的粗面內質網

B殘留的滑面內質網

C殘留的核糖體

D殘留的高爾基復合體

49.關于淋巴細胞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約為白細胞總數的20%~25%

B根據形態可以分為大、中、小三型

C根據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

D淋巴細胞是主要的免疫細胞

50.能減輕過敏反應的是

A中性粒細胞

B嗜酸性粒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淋巴細胞

*51.關于血小板的敘述,錯誤的是

A雙凸圓盤狀,活動時形態改變

B顆粒區含有蘭紫色的顆粒

C透明區含有環形空泡

D胞質內有開放小管與胞膜相通

52.關于單核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積最大的白細胞

B細胞核染色質顆粒細而松散,著色淺

C進入結締組織分化為巨噬細胞

D死亡后變為膿細胞

*53.關于嗜堿性粒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呈球形

B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

C胞質內含有大小不等的嗜堿性顆粒

D電鏡下顆粒內含方形或長方形結晶

54.各類白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正常值,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嗜酸性粒細胞為6%~10%

B嗜堿性粒細胞為0~1%

C淋巴細胞為20%~30%

D單核細胞為3%~8%

55.下列不是網織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

A確定骨髓的造血功能

B估價預后的指標之一

C評價紅細胞運輸氧的指標之一

D對貧血類疾病有診斷價值

56.下列哪項不是血小板的功能

A止血和凝血

B抗凝血作用

C促進血管收縮

D刺激內皮增殖

二、多項選擇題

1.關于中性粒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呈桿狀或分葉狀

B特殊顆粒內含吞噬素和溶菌酶

C嗜天青顆粒較大,數量少,呈紫色

D嗜天青顆粒是溶酶體

2.關于嗜酸性粒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特殊顆粒嗜酸性,呈橘紅色

B特殊顆粒也是一種溶酶體

C特殊顆粒含有組胺

D具有趨化性,可作變形運動

3.關于單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

B細胞表面有皺褶和微絨毛

C嗜天青顆粒即溶酶體

D具有趨化性、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

4.關于淋巴細胞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細胞圓或橢圓形,大小不等

B僅產生于淋巴組織

C根據發生部位和功能可分為T、B和NK細胞等3種

D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5.造血干細胞的基本特點是

A很強的增殖能力

B多向分化能力

C自我復制能力

D定向發育

*6.細胞內含有嗜天青顆粒的是

A淋巴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單核細胞

D嗜堿性細胞

*7.紅骨髓的主要成分包括

A血竇

B造血組織

C骨組織

D疏松結締組織

*8.能做變形運動,有趨化性的細胞有

A巨噬細胞

B嗜酸性粒細胞

C成纖維細胞

D紅細胞

9.與機體過敏反應有關的細胞有

A巨噬細胞

B肥大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淋巴細胞

*10.造血誘導微環境的基質細胞包括

A巨核細胞

B網狀細胞

C巨噬細胞

D血竇內皮細胞

*11.造血組織包括

A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

B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

C血竇

D少量造血干細胞

三、是非題

1.在患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2.紅細胞具有形態的可變性,是因為紅細胞膜固定在一個能變形的圓盤狀網架結構上,即紅細胞膜骨架。

3.溶血后殘留的紅細胞膜骨架稱為血影。

4.在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的病人,網織紅細胞的計數降低。

5.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一樣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其吞噬對象以細菌為主,也吞噬異物。

6.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的細胞核都可以是分葉核。

7.白細胞中最多的是淋巴細胞,其次是中性粒細胞。

8.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原始細胞是造血祖細胞。

四、名詞解釋

1.血清(本質、體外如何獲得)

2.網織紅細胞(本質、成人正常值、染色特點、意義)

*3.造血干細胞(別稱、起源、主要存在處、分化)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D2C3A4D5D6C7C8C9A10B11B12D13C14B15B16C17D18A19C20D21B22A23B24C25D26C27D28B29C30A31C32D33B34C35D36D37A38A39C40D41B42C43D44A45C46A47B48C49A50B51C52D53D54A55C56B

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BD3ABCD4ACD5ABC6ABC7AB8AB9BC10BCD11ABD

三、是非題:1.錯2.對3.錯4.對5.對6.對7.錯8.錯

四、名詞解釋

1.血清:相當于一般結締組織中的無定形基質;在體外,血液靜置后,溶解狀態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解的纖維蛋白,將細胞成分包裹起來形成血凝塊,并析出淡黃色的清亮液體,稱血清。

2.網織紅細胞:本質--是從骨髓進入血液的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染色特點--細胞內殘留部分核糖體,用煌焦油藍染色呈細網狀,故稱網織紅細胞。在成人,網織紅細胞占紅細胞總數的0.5%~1.5%,意義--在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的病人,網織紅細胞計數降低。

*3.造血干細胞:是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原始細胞,又稱多能干細胞,起源于人胚第3周初的卵黃囊血島,出生后,造血干細胞主要存在于紅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結,外周血內也有極少量。

第5章軟骨和骨

一、單項選擇題

1.軟骨囊是指

A軟骨細胞所在的小腔

B軟骨細胞周圍的軟骨基質

C軟骨的軟骨膜

D軟骨周圍的結締組織

2.下列哪項不是透明軟骨的特點

A分布較廣,如關節

B肋軟骨、呼吸道某些軟骨也是透明軟骨

C透明軟骨新鮮時呈半透明狀

D細胞外基質中僅為少量膠原纖維,而基質十分豐富

3.透明軟骨、彈性軟骨和纖維軟骨結構的主要區別在于

A軟骨細胞類型

B無定形基質

C纖維類型

D軟骨細胞和纖維類型

4.骨組織的主要特點是

A細胞種類少

B膠原纖維少

C骨基質呈同心圓狀狀

D細胞外基質鈣化

5.相鄰骨細胞突起之間有

A連接復合體

B縫隙連接

C橋粒

D緊密連接

6.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相同超微結構是

A溶酶體多

B滑面內質網豐富和高爾基復合體發達

C粗面內質網豐富和高爾基復合體發達

D溶酶體和線粒體多

7.骨質的結構呈

A板層狀

B條索狀

C均質狀

D團塊狀

8.關于破骨細胞的形態描述,哪項錯誤

A體積大,胞核1~2個,大而圓

B胞質嗜酸性

C緊貼骨組織一側有皺褶緣

D有大量線粒體和溶酶體

9.類骨質是指

A鈣化的軟骨基質

B未鈣化的軟骨基質

C鈣化的骨基質

D未鈣化的骨基質

10.在長骨中,體積最大細胞的是

A骨細胞

B成骨細胞

C破骨細胞

D骨祖(原)細胞

11.下列哪些結構內含毛細血管

A軟骨陷窩

B骨陷窩

C中央管

D骨小管

12.構成骺板的是

A透明軟骨

B數層平行的骨板

C骨組織

D類骨質

13.骨膜的主要功能是

A保護作用

B營養作用

C成骨作用

D營養和成骨作用

14.類骨質是由哪種細胞分泌的

A骨祖細胞

B骨細胞

C成骨細胞

D破骨細胞

15.破骨細胞來源于

A單核細胞

B巨核細胞

C淋巴細胞

D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

*16.關于骨細胞,下列哪項錯誤

A是多突起細胞

B胞體所在的空間稱骨陷窩

C突起細而長,相鄰細胞突起借緊密連接相互連接

D突起所在的空間稱骨小管

17.骨祖(原)細胞分布于

A骨外膜

B骨內膜

C骨外膜和骨內膜

C骨板之間

18.長骨骨干內的血管穿行于

A骨小管內

B中央管內

C穿通管內

D中央管內和穿通管內

19.軟骨基質的主要成分是

A纖維粘連蛋白和水

B層粘連蛋白和水

C蛋白多糖和水

D硫酸軟骨素和水

20.在骨陷窩和骨小管內含有

A血液

B血漿

C淋巴

D組織液

*21.成骨細胞釋放的基質小泡的作用與下列哪項有關?

A骨質脫鈣

B類骨質形成

C類骨質鈣化

D骨細胞形成

22.骨單位中央管內不存在

A神經

B淋巴管

C組織液

D骨內膜

23.關于破骨細胞的敘述,下列哪項錯誤

A來源于單核細胞

B胞質嗜堿性強

C數目較成骨細胞少

D分布于骨組織邊緣

24.下列哪個不屬于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A破骨細胞

B成纖維細胞

C肝巨噬細胞

D小膠質細胞

25.HE染色切片上,透明軟骨內的纖維難以分辨,其原因就是

A纖維太少

B纖維太短

C纖維不著色

D纖維折光性與基質相同

26.骨板由下列哪項構成

A膠原纖維和骨細胞被粘合質粘著

B彈性纖維和骨細胞被粘合質粘著

C膠原纖維被粘合質粘著,

C膠原纖維被粘合質粘著,

并有鈣鹽沉著

D膠原纖維和骨細胞被粘合質粘著,

并有鈣鹽沉著

27.骨小梁由下列哪項構成

A環行骨板和骨細胞

B哈弗系統和骨細胞

C環行骨板、哈拂系統和間骨板

D數層不規則的骨板和骨細胞

28.骨小管內含

A骨細胞突起和組織液

B毛細血管和血液

C膠原纖維和基質

D骨細胞突起和毛細血管

*29.骨膜對骨的生長和修復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因為

A含豐富的血管

B含成骨細胞

C含骨祖(原)細胞

D含成骨細胞和豐富的血管

*30.長骨骨干密質骨穿通管內含

A骨陷窩和骨細胞突起

B骨細胞突起和血管

C血管和神經

D神經和骨陷窩

31.纖維軟骨可見于

A耳廓

B鼻翼

C椎間盤

D肋軟骨

32.軟骨囊嗜堿性強的原因是含有較多的

A透明質酸

B硫酸軟骨素

C硫酸角質素

D纖維成分

33.下列哪些細胞位于骨板或骨板之間

A骨細胞

B成骨細胞

C破骨細胞

D骨祖(原)細胞

34.透明軟骨可見于

A會厭

B恥骨聯合

C關節軟骨

D耳廓

35.纖維軟骨中的纖維是

A膠原原纖維

B膠原纖維束

C彈性纖維

D網狀纖維

36.不能為為骨細胞提供營養和氧氣的是

A破骨細胞

B骨基質

C骨小管

D中央管

*37.關于粘合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分布于骨單位表面

B骨鹽較多

C膠原纖維較多

D此處折光性強

38.關于骨單位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位于內、外環骨板之間

B呈圓筒狀,由中央管和10~20層同心圓排列的骨板構成

C骨細胞位于各層骨板之間或骨板內

D貫穿中軸的管道稱穿通管

二、多項選擇題

*1.導致骨組織十分堅硬的原因包括

A基質內含大量骨鹽

B羥磷灰石結晶與膠原原纖維緊密結合

C膠原纖維粗大,排列緊密

D骨基質結構呈板層狀

*2.破骨細胞內數量較多的細胞器是

A分泌顆粒

B微絲

C線粒體

D溶酶體

3.骨祖細胞可分化為

A成骨細胞

B骨細胞

C成軟骨細胞

D軟骨細胞

*4.影響骨生長的因素包括

A遺傳基因

B激素

C營養

D維生素

5.骨密質內的骨板排列方式可分為

A環骨板

B間骨板

C哈佛骨板

D骺板

6.三種軟骨的共同點是

A有軟骨膜

B纖維相互平行或交織排列

C有少量毛細血管

D有同源細胞群

7.關于透明軟骨的軟骨細胞,正確的是

A均位于軟骨陷窩內

B近軟骨膜的細胞體積小,單個分布

C中央部的體積大,同源細胞群明顯

D含豐富的粗面內質網和高爾基復合體

8.能產生纖維和基質的細胞是

A骨祖(原)細胞

B成纖維細胞

C骨細胞

D成骨細胞

9.關于骨細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位于骨板內和骨板間

B釋放基質小泡

C胞體位于骨陷窩

D突起位于骨小管內

*10.長骨的穿通管內可含有

A骨膜

B小血管

C神經細胞

D骨祖(原)細胞

*11.關于骨單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心圓排列的骨板圍成筒狀結構

B平行于長骨長軸

C中央管內的血管和神經伸入骨小管內

D骨板中膠原纖維縱行排列

*12.關于骨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骨髓腔面的是骨外膜

B骨小梁表面的是骨內膜

C骨外表面的是骨外膜

D中央管內的是骨內膜

*13.關于環骨板,下列敘述哪些錯誤

A內環骨板較厚

B外環骨板較薄

C內環骨板較規則

D外環骨板不規則

*14.軟骨發生的方式包括

A軟骨膜下生長(附加性生長)

B軟骨內生長(間質性生長)

C軟骨膜外生長

D軟骨組織內生長

*15.骨發生的方式包括

A膜內成骨

B軟骨內成骨

C軟骨下生長

D骨膜內成骨

*16.關于骺軟骨,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是纖維軟骨

B位于長骨的骨骺和骨干之間

C在機體發育期,其軟骨細胞不斷增殖

D是長骨增長的結構基礎

17.骨板的組成包括

A.基質

B.膠原纖維

C.鈣鹽

D.骨細胞

三、是非題

1.彈性軟骨含大量彈性纖維,分布于耳廓、會厭以及恥骨聯合等處,有較強的彈性。

2.骨基質中無機成分稱骨鹽,占干骨重量的65%,以鈣、磷元素為主,骨鹽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羥基磷灰石結晶。

3.骨組織中的細胞只有成骨細胞、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三種。

4.除了分泌類骨質,成骨細胞還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調節骨組織的形成和吸收、促進骨組織的鈣化。

5.骨細胞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參與調節鈣、磷平衡。

6.破骨細胞是一種多核巨細胞,由血液單核細胞融合而成。

7.穿通管的穿行方向與骨干的長軸互相平行,內含血管、神經和少量結締組織,結締組織中有很多骨祖細胞。

8.骨小管中含有骨細胞的突起及少量組織液。

四、名詞解釋

1.同源細胞群(位置、特點、來源)

2.哈佛氏系統(別稱、位置、形狀、組成)

*3.破骨細胞(本質、結構特點)

4.軟骨囊(位置、本質、成分、染色特點)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B2D3C4D5B6C7A8A9D10C11C12A13D14C15A16C17C18D19C20D21C22B23B24B25D26C27D28A29C30C31C32B33A34C35B36A37C38D

二、多項選擇題:1ABCD2CD3AC4ABCD5ABC6ABCD7ABCD8BD9ACD10ABD11AB12BCD13ABCD14AB15AB16BCD17ABC

三、是非題:1.錯2.對3.錯4.對5.對6.對7.錯8.對

四、名詞解釋

1.同源細胞群:位于軟骨中部的軟骨細胞成群分布,每一群有2~8個軟骨細胞聚集在一起,由同一個幼稚的軟骨細胞分裂增殖而成。越靠近軟骨中部,同源細胞群的細胞數量越多,反映了軟骨的間質性生長。

2.哈佛氏系統:哈佛氏系統又稱骨單位,為在內、外環骨板之間的大量長柱狀結構,是長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結構,由多層同心圓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圍繞中央管而成。中央管與穿通管相通,穿通管內的血管、神經以及結締組織進入中央管。

3.破骨細胞:數量少,散在于骨組織邊緣,是一種多核巨細胞,由多個血液中的單核細胞融合而成。細胞核6~50個,胞質嗜酸性,含大量溶酶體和線粒體。破骨細胞緊貼骨組織一側有許多突起,構成皺褶緣,細胞在此釋放水解酶和有機酸,溶解骨鹽,分解骨有機成分。破骨細胞具很強的溶骨和吸收能力。在骨組織中,破骨和成骨相輔相成,參與骨的生長和改建。

4.軟骨囊:軟骨陷窩周圍的軟骨基質含硫酸軟骨素較多,呈強嗜堿性,形似囊狀包圍軟骨細胞,此區域稱為軟骨囊。

第6章肌組織

一、單項選擇題

1.骨骼肌纖維有

A一個長桿狀核位于中央

B多個橢圓形核位于中央

C一個螺旋形核位于中央

D多個橢圓形核位于肌膜下方

2.骨骼肌纖維的肌膜向內凹陷形成

A終池

B橫小管

C肌漿網

D縱小管

3.Z線位于肌原纖維的

A明帶

B暗帶

CH帶

D明帶與暗帶之間

4.包裹骨骼肌細胞的結締組織稱

A肌膜

B肌外膜

C肌束膜

D肌內膜

5.明帶又稱

AH帶

BA帶

CI帶

DZ帶

6.暗帶又稱

AH帶

BI帶

CZ帶

DA帶

7.骨骼肌肌纖維受損時,參與肌纖維的修復的細胞是

A肌衛星細胞

B骨骼肌細胞

C成纖維細胞

D肥大細胞

8.電鏡觀察骨骼肌纖維,只有粗肌絲而無細肌絲的是

AI帶

BH帶

CA帶

DA帶和I帶

9.肌節是指以下哪一段的肌原纖維?

AA帶+I帶

BM線與Z線之間

C相鄰兩條Z線之間

D相鄰兩條M線之間

10.每個肌節的長度等于

A1/2I帶+A帶+1/2I帶

BI帶+A帶

C1/2A帶+I帶+1/2A帶

D1/2I帶+1/2I帶+A帶

11.骨骼肌纖維的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A肌節

B粗肌絲

C細肌絲

D肌動蛋白

12.骨骼肌纖維收縮時

A暗帶和H帶縮短

B明帶和H帶縮短

C明帶和暗帶縮短

D暗帶縮短

13電鏡觀察骨骼肌纖維中只有細肌絲而無粗肌絲的是

AI帶

BH帶

CA帶

DA帶和H帶

14.骨骼肌橫斷面上1根粗肌絲的周圍排列著細肌絲的數目

A3根

B6根

C8根

D1根

15.骨骼肌橫斷面上每1根細肌絲周圍的粗肌絲的數目

A1根

B3根

C6根

D8根

16.以下哪種蛋白質不參與組成細肌絲

A肌動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鈣蛋白

D肌球蛋白

17.細胞間不能形成縫隙連接的是

A心肌細胞

B骨骼肌細胞

C平滑肌細胞

D骨細胞

18.以下哪項屬于隨意肌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以上都不是

19.肌纖維的滑面內質網特稱

A肌漿網

B橫小管

C縱小管

D終池

*20.構成粗肌絲的蛋白質是

A肌動蛋白

B肌鈣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

21.心肌纖維的閏盤橫位部分位于

AZ線水平

BI帶水平

CA帶水平

DM線水平

22.心肌纖維的橫小管位于

AH帶水平

BA帶水平

CM線水平

DZ線水平

23.有關心肌纖維橫小管的結構,錯誤的是

A由肌膜凹陷而成

B與終池相貼近組成二聯體

C同一水平的橫小管吻合成網

D不傳導肌膜興奮

24.心肌細胞彼此相連形成功能整體是靠

A縱小管

B肌漿網

C閏盤

D肌絲

25.閏盤的縱位部分存在

A中間連接

B橋粒

C縫隙連接

D緊密連接

26.心肌纖維的形狀是

A長圓柱形

B不規則的短圓柱狀,有分支

C長梭形

D長帶狀

27.心肌纖維的肌原纖維間含豐富的

A滑面內質網

B粗面內質網

C高爾基復合體

D線粒體

28.橫紋肌纖維內的Ca2+貯存在

A肌漿內

B肌漿網內

C橫小管內

D原肌球蛋白上

29.骨骼肌纖維的橫小管位于

AZ線水平

BM線水平

C明帶和暗帶交界處

DH帶水平

30.對肌原纖維的描述,其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是橫紋肌纖維內橫向排列的結構

B由肌絲組成

C肌絲規則排列構成肌節

D肌節連續排列形成橫紋

二、多項選擇題

*1.組成骨骼肌纖維細肌絲的蛋白質是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鈣蛋白

D肌動蛋白

2.骨骼肌纖維三聯體的組成包括

A橫小管

B縱小管

C終池

D肌漿網

3.骨骼肌纖維的粗肌絲位于肌節的

AI帶與A帶交界處

BI帶

CA帶

DH帶

4.骨骼肌纖維的細肌絲位于肌節的

AI帶與A帶交界處

BI帶

CH帶

DH帶以外的A帶

5.橫紋肌纖維的肌漿網

A為粗面內質網

B膜上有鈣泵

C具有貯鈣功能

D兩端膨大形成終池

6.與骨骼肌纖維相比,心肌纖維特點是

A橫小管較粗,位于Z線水平

B主要形成二聯體

C肌漿網不發達

D有閏盤

7.平滑肌纖維不同于心肌纖維的是

A細胞形態

B無閏盤

C無橫小管

D細胞核形態

8.電鏡下閏盤的構成包括

A縫隙連接

B中間連接

C緊密連接

D橋粒

三、是非題

1.三聯體或二聯體的組成要素是橫小管和終池。

*2.平滑肌纖維內無Z線和M線,故粗肌絲和細肌絲都是游離的。

3.肌原纖維由粗、細肌絲組成,沿肌原纖維的長軸排列。

4.橫小管是肌膜向肌漿內凹陷形成的管狀結構,其走向與肌纖維長軸平行。

5.肌漿網是肌纖維中特化的粗面內質網。

6.骨骼肌纖維的收縮機制為肌絲滑動原理。

7.多數心肌纖維有一個核,少數有雙核。

8.心肌纖維的肌原纖維間有極豐富的線粒體及較粗的橫小管、稀疏的肌漿網。

9.骨骼肌和心肌是橫紋肌,為隨意肌;平滑肌無橫紋,為不隨意肌。

四、名詞解釋

1.肌節

2.肌漿網

3.閏盤

4.肌原纖維

5.橫小管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D2.B3.A4.D5.C6.D7.A8.B9.C10.A11.A12.B13.A14.B15.B16.D17.B18.A19.A20.C21.A22.D23.D24.C25.C26.B27.D28.B29.C30.A

二.多項選擇題:1.BCD2.AC3.ACD4.ABD

5.BCD6.ABCD7.ABCD8.ABD

三.是非題:1√2×3√4×5×

6√7√8√9×

四、名詞解釋

1、肌節--定義:橫紋肌肌纖維的結構和收縮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相鄰兩Z線間的一段肌原纖維,包括:1/2I帶+A帶+1/2I帶。

2、肌漿網--定義與本質:肌細胞內高度發達滑面內質網。位置:橫小管之間,包繞一根肌原纖維表面。分部:縱小管與終池。作用:具有濃縮、貯存和釋放Ca2+的功能。3、閏盤--定義:相鄰心肌纖維連接處染色較深處稱為閏盤。光鏡結構:深染的橫行或階梯狀粗線,位于Z線水平。電鏡結構:縱向為縫隙連接,便于細胞間化學信息的交流和電沖動的傳導(使心肌收縮和舒張同步化),橫向為中間連接與橋粒,使心肌纖維間連接牢固。

4、肌原纖維--具體部位:橫紋肌肌纖維肌漿中。數量:每一條肌纖維中約有數百條。排列方向:與肌纖維長軸平行。組成:一根肌原纖維由上千條粗、細肌絲有規律的排列而成,并形成明、暗帶。

5、橫小管—定義及本質:肌(細胞)膜向肌漿內凹陷形成的橫向外走的的管狀結構。位置:在骨骼肌的明帶和暗帶之間,在心肌位于Z線水平。作用:可將肌膜興奮迅速進入肌纖維內部。

第7、8章神經組織與神經系統

一、單項選擇題

1.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A.神經元

B.神經膠質細胞

C.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元

D.突觸

2.尼氏體相當電鏡下的

A.溶酶體

B.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

C.線粒體

D.高爾基復合體

3.神經元尼氏體分布在

A.胞體和軸突

B.胞體和樹突

C.樹突和軸突

D.胞體內

*4.神經遞質的合成部位是

A.軸突終末

B.軸丘

C.樹突終末

D.胞體

5.關于神經元的細胞核,以下哪項為錯

A.位于胞體中央

B.大而圓,核被膜明顯

C.常染色質少,著色淺

D.核仁大而圓

6.一個多極神經元的軸突數量為

A.1個

B.2個

C.4個

D.8個

7.化學性突觸內與神經沖動傳遞直接相關的結構是

A.線粒體

B.微管

C.突觸小泡

D.微絲

*8.在軸突輸送中起重要作用的結構是

A.線粒體

B.微絲

C.微管

D.突觸小泡

9.按神經元功能分類,數量最多的是

A.感覺神經元

B.運動神經元

C.中間神經元

D.傳入神經元

10.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通過

A.軸膜

B.尼氏體

C.神經絲

D.微管

*11.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大的神經膠質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12.有關星形膠質細胞,錯誤的是

A.位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和白質內

B.胞質內有大量膠質絲

C.突起少而短

D.主要起支持和分隔作用

*13.最常見的突觸方式是

A.軸-體突觸和軸-樹突觸

B.軸-體突觸和軸-軸突觸

C.軸-樹突觸和樹-樹突觸

D.軸-軸突觸和樹-樹突觸

14.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15.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小的神經膠質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16.中樞神經系統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經膠質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17.腦和脊髓表面形成膠質界膜的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18.周圍神經系統中髓鞘形成細胞是

A.少突膠質細胞

B.施萬細胞

C.衛星細胞

D.小膠質細胞

19.有髓神經纖維的沖動傳導方式是

A.在軸膜上連續進行

B.在髓鞘內跳躍進行

C.一個郎飛結跳到相鄰的郎飛結

D.一個髓鞘切跡跳到相鄰的髓鞘切跡

*20.有髓神經纖維的髓鞘切跡是

A.施萬細胞的質膜內褶

B.施萬細胞的內、外側胞質間穿越髓鞘的通道

C.施萬細胞的邊界

D.施萬細胞的胞膜卷入形成

21.與有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傳導速度快結構是

A.神經元胞體大

B.軸突較粗

C.有郎飛結

D.軸突內突觸小泡多

22.電突觸實際是

A.中間連接

B.緊密連接

C.橋粒

D.縫隙連接

*23.無髓神經纖維沖動的傳導方式是

A.在軸膜上連續進行

B.在樹突上連續進行

C.由一個郎飛結跳到相鄰的郎飛結

D.在軸膜上跳躍和連續交替進行

24.包繞在一條神經表面的結締組織稱

A.神經外膜

B.神經束上皮

C.神經內膜

D.神經束膜

25.觸覺小體多分布在

A.真皮乳頭層

B.真皮網織層

C.表皮

D.肌肉

26.觸覺小體參與產生

A.冷、熱覺

B.痛覺

C.壓覺

D.觸覺

27.關于環層小體,以下哪項正確

A.分布于真皮乳頭內

B.參與產生壓覺和振動覺

C.圓形,與觸覺小體大小相似

D.有髓神經纖維穿行于中央

28.屬于本體感受器的是

A.游離神經末梢

B.觸覺小體

C.環層小體

D.肌梭

29.肌梭的主要功能是

A.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

B.感受肌腱張力

C.感受骨骼肌的壓覺

D.引發肌纖維的收縮

30.運動終板的突觸小泡內含有

A.去甲腎上腺素

B.P物質

C.腦啡肽

D.乙酰膽堿

3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分布于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腺體

*32.腦脊膜由外向內分為

A.軟膜、蛛網膜、硬膜

B.軟膜、硬膜、蛛網膜

C.硬膜、軟膜、蛛網膜

D.硬膜、蛛網膜、軟膜

*33.血-腦屏障中的毛細血管屬

A.連續型

B.有孔型

C.血竇

D.竇狀毛細血管

*34.腦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有

A.中間連接

B.橋粒

C.緊密連接

D.縫隙連接

*35.分泌腦脊液是

A.巨噬細胞

B.腦神經元

C.脊神經元

D.室管膜細胞

二、多項選擇題

1.神經元中有尼氏體分布的結構是

A.胞體

B.軸突

C.樹突

D.軸丘

2.突觸是指以下何種接觸點

A.神經元與肌細胞之間

B.神經元與腺細胞之間

C.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

D.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之間

*3.電鏡下觀察神經元軸突內可見

A.粗面內質網

B.滑面內質網

C.神經絲

D.微管和微絲

4.電鏡下,突觸的組成包括

A.突觸前成分

B.突觸間隙

C.突觸后成分

D.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

5.神經元細胞膜具有以下功能

A.接受刺激

B.處理信息

C.產生神經沖動

D.傳導神經沖動

6.關于突觸的描述,哪些正確

A.突觸間隙寬約15-30nm

B.突觸小體內含有突觸小泡

C.突觸小泡內含有神經遞質或神經調質

D.突觸前膜和后膜的胞質面均可見致密物質附著

7.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包括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室管膜細胞

8.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包括

A.施萬細胞

B.小膠質細胞

C.衛星細胞

D.室管膜細胞

9.有髓神經纖維髓鞘的主要作用是

A.絕緣

B.營養軸突

C.保護軸突

D.利于加快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

10.關于神經元軸突的描述,哪些正確

A.每個神經元只有一個軸突

B.直而沒有側支

C.軸質內不能合成蛋白質

D.軸質內無細胞器

11.肌梭

A.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

B.結締組織被囊包裹幾條細小肌纖維

C.感覺神經纖維的軸突進入其內包繞肌纖維

D.其內無運動神經末梢

12.關于運動終板的描述,哪些正確

A.軸突終末釋放乙酰膽堿

B.由無髓神經纖維的軸突終末參與形成

C.僅分布于骨骼肌

D.一條骨骼肌纖維通常只接受一個軸突分支的支配

*13.腦脊膜

A.硬膜為致密結締組織

B.硬膜下隙內充滿大量腦脊液

C.蛛網膜下隙內含少量液體

D.軟膜薄,富含血管

14.尼氏體的組成包括

A.滑面內質網

B.粗面內質網

C.游離核糖體

D.高爾基復合體

15.按神經元突起的數量,神經元可分為

A.多極神經元

B.雙極神經元

C.單極神經元

D.假單極神經元

*16.屬于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或神經調質的是

A.乙酰膽堿

B.去甲腎上腺素

C.神經肽

D.NO

17.游離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

A.溫度

B.痛覺

C.輕觸覺

D.壓覺

18.血-腦屏障的構成包括

A.毛細血管內皮細胞

B.基膜

C.神經膠質膜

D.血管周隙

19.能形成髓鞘的神經膠質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施萬細胞

D.小膠質細胞

20.關于小膠質細胞的描述,哪些正確

A.最小的神經膠質細胞

B.有吞噬作用

C.能形成髓鞘

D.來源于外胚層

三、是非題

1.神經元內的微管、微絲和神經絲分布于胞體、軸突和樹突等整個細胞的胞質內。

2.動物進化程度越高級,神經系統中的中間神經元越多,它們多為多極神經元。

3.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4.光鏡下,神經元胞質內的特征性結構是神經原纖維和尼氏體。

5.神經元的細胞膜是可興奮膜。

6.狂犬病毒可通過快速順向軸突運輸迅速侵犯神經元胞體。

7.電突觸是縫隙連接,以電流作為信息載體,于低等動物較少,于人較發達。

8.突觸前膜中有特異性的神經遞質的受體以及離子通道。

9.有髓神經纖維的結間體越短,郎飛結越多,其神經沖動的跳躍式傳導速度越快。

10.周圍神經系統的無髓神經纖維,一個施萬細胞可含許多條軸突。

11.周圍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一個施萬細胞包裹一條軸突。

12.中樞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少突膠質細胞的多個突起末端可包裹多個軸突。

13.一個骨骼肌纖維通常接受多個運動神經元的支配,而一個運動神經元只支配一個骨骼肌纖維。

14.腦血供豐富,毛細血管是有孔型的,有利于物質代謝。

15.觸覺小體,環層小體和肌梭均屬于本體感受器。

16.內皮細胞是血-腦屏障的主要結構,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質進入腦組織。

17.腦脊膜的蛛網膜富含血管。

18.腦脊膜的蛛網膜和軟膜隨血管進入腦內。

一、名詞解釋

1.尼氏體

2.突觸

3.血-腦屏障

4.觸覺小體

5.神經原纖維

6.髓鞘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A2B3B4A5C6A7C

8C9C10A11A12C13A14B15C16C17A18B

19C20B21C22D23A24A25A26D27B28D29A30D31A32D33A34C35D

二、多項選擇題:1AC2ABC3BCD4ABCD

5ABCD6ABCD7ABCD8AC9AD10AC

11BC12ACD13AD14BC15ABD16ABCD

17AB18ABC19BC20ABD

三、是非題:1√2√3×4√5√6×7×

8×9×10√11√12√13×14×15×

16√17×18√

四、名詞解釋

1、尼氏體--基本概念:為神經細胞特有的結構之一。光鏡特點:顆粒狀或斑塊狀嗜堿性物質。電鏡結構: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位置:神經細胞核周胞質和樹突內。功能:合成結構蛋白和分泌蛋白,產生與神經遞質有關的酶及神經調質。

2、突觸--定義:神經元與神經元或非神經元(效應細胞:如肌細胞、腺細胞)之間的特化連接結構。分類:電突觸、化學性突觸。結構:電突觸即縫隙連接,化學性突觸分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突觸后成分。

3、血腦屏障---組成:連續毛細血管內皮、完整基膜、(周細胞)、神經膠質膜。功能:選擇性地讓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通過,阻止某些物質進入腦組織內,維持神經系統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

4、觸覺小體---歸屬:有被囊的感覺神經末梢。分布:真皮乳頭。形狀:梭行;結構:神經纖維的分支和橫行排列的扁平細胞。作用:感受觸覺。

5、神經原纖維---位置:神經元胞質內的細絲狀結構。光鏡結構:在鍍銀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細絲,交錯排列成網,并伸入樹突和軸突內。電鏡結構:由神經絲和微管構成。功能:神經元的細胞骨架,微管還參與物質運輸。

6、髓鞘---基本概念:有髓神經纖維中軸索與神經膜或少突交質細胞膜之間的物質。成分:髓磷脂、蛋白質。形成細胞:施萬細胞與少突細胞。形成方式:反復包繞軸索。形成方式的區別:一個施萬細胞只包繞周圍神經中的一個軸索的一段,而一個少突膠質細胞的多個突起可分別包繞中樞神經的多個軸索的一段。作用:絕緣,并提高神經沖動的傳遞速度。

第9章眼和耳

一.單項選擇題

1.眼球壁由外向內依次分為

A.角膜、鞏膜、視網膜

B.纖維膜、血管膜、視網膜

C.角膜、虹膜、視網膜

D.視網膜、血管膜、纖維膜

2.關于角膜,哪項錯誤

A.可分為5層

B.神經末梢豐富,但血管較少。

C.角膜基質較厚

D.上皮基底層細胞由角膜緣干細胞補充

3.角膜上皮的類型為

A.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

B.復層柱狀上皮

C.未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

D.變移上皮

4.角膜上皮感覺敏銳主要是因為

A.上皮薄

B.上皮內有感覺細胞

C.上皮內有豐富的游離神經末梢

D.上皮內有豐富的觸覺小體

5.角膜基質內

A.有扁平的成纖維細胞,無血管

B.有大量的巨噬細胞,有血管

C.有脂肪細胞,無血管

D.有較多的腺細胞和血管

6.關于角膜緣上皮,哪項錯誤

A.細胞層數通常超過10層

B.細胞較小,核深染

C.基底層細胞為干細胞

D.上皮內含杯狀細胞

7.關于虹膜,哪項錯誤

A.為環狀薄膜

B.虹膜基質含色素細胞

C.虹膜不含血管和神經

D.虹膜上皮為視網膜盲部

*8.關于睫狀肌,哪項錯誤

A.為平滑肌

B.均附著于鞏膜距

C.肌纖維有三種走向

D.參與調節晶狀體曲度

*9.分泌房水的是

A.虹膜色素上皮

B.睫狀體非色素上皮

C.晶狀體上皮

D.角膜內皮

10.關于脈絡膜哪項錯誤

A.襯于鞏膜內面

B.富含血管和色素細胞

C.為致密結締組織

D.為血管膜的后2/3部分

*11.視近物時,晶狀體曲度增大時

A.睫狀肌收縮,睫狀小帶緊張

B.睫狀肌收縮,睫狀小帶松弛

C.睫狀肌舒張,睫狀小帶緊張

D.睫狀肌舒張,睫狀小帶松弛

*12.睫狀小帶是

A.彈性纖維

B.膠原纖維

C.微原纖維

D.平滑肌纖維

13.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功能之一是

A.把合成的黑色素顆粒輸送給視細胞

B.貯存維生素

C.合成視色素

D.吞噬視細胞脫落的結構

14.視細胞的膜盤是

A.高爾基復合體分化而形成

B.粗面內質網排列而成

C.線粒體排列而成

D.外節基部的胞膜內陷而成

15.關于視桿細胞,以下描述哪項錯誤

A.外突桿狀,內突末端小球狀

B.形成獨立的膜盤,外節頂端膜盤不斷老化脫落

C.感光蛋白稱視色素

D.感受弱光

16.關于視錐細胞,以下描述哪項錯誤

A.外突圓錐形,內突末端呈足狀

B.外節膜盤不分離,頂端膜盤不脫落

C.感光蛋白稱視紫紅質

D.感受強光和顏色

*17.視網膜的主要神經膠質細胞是

A.星形膠質細胞

B.少突膠質細胞

C.小膠質細胞

D.放射狀膠質細胞

18.夜盲癥是因為

A.維生素A缺乏

B.視色素缺乏

C.晶狀體彈性減弱

D.玻璃體混濁

19.晶狀體纖維是

A.平滑肌纖維

B.膠原纖維

C.長柱狀的細胞

D.微原纖維

20.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位是

A.黃斑

B.中央凹

C.視盤

D.視神經乳頭

*21.老花眼是由于

A.角膜曲度改變

B.晶狀體彈性減弱

C.玻璃體混濁

D.房水減少

22.玻璃體的主要成分是

A.水

B.膠原原纖維

C.彈性纖維

D.細胞

*23.青光眼是因為

A.缺乏維生素A

B.缺少感紅光的視錐細胞

C.晶狀體混濁

D.房水回流受阻

24.外耳鼓膜外表面是

A.單層立方上皮

B.單層扁平上皮

C.復層扁平上皮

D.復層立方上皮

25.外耳鼓膜內表面是

A.單層扁平上皮

B.單層立方上皮

C.復層扁平上皮

D.單層柱狀上皮

*26.耳蝸分泌內淋巴的結構是

A.血管紋

B.前庭膜

C.基底膜

D.螺旋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