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證法概論課件專題四 科學的獎勵機制學習資料_第1頁
自然辨證法概論課件專題四 科學的獎勵機制學習資料_第2頁
自然辨證法概論課件專題四 科學的獎勵機制學習資料_第3頁
自然辨證法概論課件專題四 科學的獎勵機制學習資料_第4頁
自然辨證法概論課件專題四 科學的獎勵機制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的獎勵機制——以諾貝爾科學獎為例一、科學界的獎勵機制(一)科學獎勵的本質1、科學共同體對成員工作的承認;2、承認是一個人扮演科學家角色的保證;3、承認是促使共同體成員遵守行為規范的動力。承認是科學王國的硬通貨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科學共同體認為你做了什么。(二)科學獎勵的類型1、榮譽;(1)理論或發現的冠名,例如:達爾文進化論、愛因斯坦相對、多普勒效應、普朗克常數等等。(2)國家或地區科學院院士、名譽院士等等(3)國際一流大學的名譽校長、院長、博士等等。(4)長江學者、珠江學者2、職稱與職位(1)首席教授、教授、副教授等等(2)各種研究機構的負責人(院長、所長之流)(三)科學家的社會聲望所謂聲望就是社會對一個人的良好評價與承認,給予他各種名譽與尊重。在現代社會中,決定一個人聲望的主要因素是其從事的職業,對此西方社會學家有大量研究:歐美職業聲望評級(百分制)一般而論,一個職業的社會聲望主要取決于以下兩方面:1、職業的社會公益價值2、人才稀缺性(受教育程度)顯而易見,科學職業是典型的高聲望職業,因此,在社會分層的三大維度:經濟財富、政治權力、社會聲望中,科學家主要以社會聲望獲取其重要地位。一個國家或地區科學家群體的社會聲望反映了科學在這個國家的地位與發達程度。(四)影響科學承認或獎勵的相關因素1、成果產出率(數量)2、成果引用率(質量)3、學術環境(沾光效應或波敦克效應)4、學歷與畢業的院校(名門效應)5、年齡與性別6、馬太效應(承認的優勢積累效應)7、其他(意識形態、黨派、官位等等)(五)科學王國的優先權之爭1、科學發現的獨創性與原創性2、科學的公有性與科學發現的優先權3、科學界的優先權之爭案例一:有關臨床麻醉術發明的優先權之爭案例二:DNA雙螺旋結構理論的構建的競賽二、科學獎勵的皇冠——諾貝爾科學獎1、獎項由來與設置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1968年,在瑞典國家銀行成立三百周年之際,該銀行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后特此宣布,下文是關于處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余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后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章

諾貝爾化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和平獎獎章

諾貝爾經濟學獎獎章

2、評選流程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托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不授予已逝世的人員——最終評審過程與信息保密期為50年。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最終評審過程與信息保密期為50年。——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后出席并授獎,獲獎者發表感言。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奧林匹克運動會頒獎典禮與美國好萊塢電影節頒獎典禮并稱當世三大最隆重、豪華的典禮。3、諾貝爾獎統計截止2008年年,共有765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物理學獎182人;化學獎148人;生理及醫學獎186人;文學獎102人;和平獎88人;經濟獎59人。他們來自40多個國家,其中美國301人;英國92人;德國79人;法國55人;瑞典28人;瑞士19人;俄國17+6人;荷蘭17人;意大利15人;奧地利13人;丹麥12人;日本15人;以色列8人;印度3人;南非7人;埃及3人;澳洲5人;阿根廷4人......中國1人;緬甸1人;越南1人;伊朗1。諾貝爾獎十大名校1.劍橋大學——56人(英國)

2.哈佛大學——38人(美國)

3.哥倫比亞大學—32人(美國)

4.芝加哥大學—22人(美國)

5.巴黎大學——19人(法國)

6.牛津大學——18人(英國)

7.加州大學——17人(美國)

8.加州理工學院—16人(美國)柏林大學——16人(德國)

9.慕尼黑大學—15人(德國)

10.麻省理工學院—13人(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13人(美國)4、諾貝爾獎對科學發展的推動與影響(1)極大提高了科學的社會聲望(2)刺激了國家、地區對科研的投入(3)激勵科學界的競爭與創造性(4)一定程度影響了科學的發展趨勢(5)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學競爭力的指標。近百年來,對諾貝爾獎獲獎群體的研究經久不衰,例如:《科學界的精英們》、《象牙之塔》、《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感世界》等等。三、中國與諾貝爾獎(一)獲得諾貝獎的華裔科學家、作家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華人(獲獎時為中華民國國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1歲。

楊振寧: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華人(獲獎時為中華民國國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5歲。(李、楊早年均接受民國時期中國大陸的本科物理教育,兩人后來的決裂是名利之爭的典型案例)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0歲。

李遠哲:1936年生于臺灣,美籍華人(1994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到臺灣),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時年50歲;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9歲;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59歲;

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1987年移居法國,1997年獲法國國籍,2000年獲諾貝爾獲文學獎,時年60歲。(高獲獎曾在國內引起廣泛爭議,一者因其作品風格,二者因其政治立場)

錢永健:1952年出生于紐約,美籍華裔,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時年56歲。

高錕:1933年出生于上海,英美雙國籍并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76歲,被譽為“光纖通信之父”。以自然科學獎而論,主要為物理學獎,這與物理教育在近代中國的率先發育不無關系,中國物理教育與研究一度與世界有極好的接軌。(二)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文學:魯迅、沈從文(1987、1988提名)、老舍自然科學:1、公共衛生專家伍連德(1879——1961),1934年提名生理與醫學獎2、吳有訓(1897——1977),中國現代物理的奠基者之一,1924——1826在美國留學期間與導師康普頓合作驗證“康普頓效應”,并以此獲博士學位,1927年康氏因此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王淦昌(1907——1998),1941年,提出了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并為實驗所證實。1959年,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領導一個研究小組首次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三)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大陸人達賴十四世:1935年生于青海,中國國籍,198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時年54歲,但中國政府拒絕承認。劉小波:1955年生于長春,中國國籍,2010年獲和平獎,時年54歲。中國政府拒絕承認莫言:1955年生于山東,中國國籍,2012年獲文學獎,時年57歲。

屠呦呦:1930生于浙江寧波,中國國籍,2015年生理學與醫學獎(2011年拉斯克獎),時年85歲,是獲得諾貝爾獎的高齡科學家之一(印象中紀錄是86歲),中國政府高度褒揚。四、屠呦呦獲獎引發的思考(一)科學研究代際傳承的重要性1、有關中醫藥的價值問題(1)民國時期中西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