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156-2024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_第1頁
DB2301T 156-2024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_第2頁
DB2301T 156-2024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_第3頁
DB2301T 156-2024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_第4頁
DB2301T 156-2024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2301IDB2301/T156—202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圃地選擇 5抗病性鑒定 5.1接種體準備 5.2資源建植 5.3接種 5.4病情調查 5.5抗性評價 6生產檔案 DB2301/T15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哈爾濱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出。本文件由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嫩江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哈爾濱市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哈爾濱市呼蘭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剛、劉金鑫、曹寶祥、洪峰、金羽、高偉超、柴赫男、李愛華、張立微、胡海江。DB2301/T156—20241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的術語和定義和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抗性鑒定的圃地選擇、抗病性鑒定、生產檔案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藍靛果育種資源和品種抗鏈格孢屬葉斑病的人工接種鑒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DB23/T2981藍靛果綠枝扦插育苗技術規程DB23/T3124黑龍江藍靛果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Alternarialeafspotofbluehoneysuckle藍靛果鏈格孢屬葉斑病是由極細鏈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和鏈格孢(A.alternata)復合侵染造成的一種真菌病害,受感染葉片最初表現為小的棕色和不規則的病變,后沿葉緣擴大為不規則的斑點,在適宜發病條件下,受感染葉片逐漸枯萎并從植株上脫落。4圃地選擇4.1抗病鑒定圃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質疏松、土壤pH5.0~pH7.0的平緩地塊。4.2圃地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規定。5抗病性鑒定5.1接種體準備5.1.1菌種來源應選用在當地采集、分離并經柯赫氏法則驗證后,通過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鑒定后的極細鏈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和鏈格孢(A.alternata)或者實驗室內保存的有代表性的菌株。5.1.2菌種保存DB2301/T156—20242將生長于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菌種置于6~8℃冰箱中短期(3~6個月)保存或液氮長期保存。5.1.3接種體繁殖5.1.3.1選取無雜菌,菌落暗灰色,在培養基上擴散生長,菌體在PDA培養基上擴繁7天后,打成菌蝶(0.7cm),備用。5.1.3.2將高粱粒用水煮20min后,撈出后稍瀝干水稱量100g后至于250ml三角瓶中,121℃滅菌30min,冷卻后備用。5.1.3.3轉移5個菌蝶至高粱粒的三角瓶內,26℃恒溫箱中黑暗培養5天,每天搖晃一次使高粱粒表面均勻長滿菌絲,置于4℃備用。5.2資源建植5.2.1每待測品種或資源應要插條45株定植,并按DB23/T2981的規定執行。5.2.2種植感病品種30株作為對照。5.2.3施肥、澆水等田間管理按DB23/T3124的規定執行。5.2.4定植完成后,應繪制定植圖,標明每份品種或資源在鑒定圃內的具體位置。5.3接種5.3.1接種宜在建植第二年7月進行,選擇生長均勻一致的30株進行抗病性鑒定。5.3.2將擴繁好的帶有極細鏈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和鏈格孢(A.alternata)的高粱粒用無菌水分別沖洗配制孢子懸浮液,用滅菌的雙層紗布過濾,備用。5.3.3用血球計數板稀釋至106個孢子/mL等量混和,備用。5.3.4用噴霧器在下午4時后進行接種,噴至葉片表面和背面孢子懸浮液飽和。5.3.5接種后用塑料布封閉保濕48h后移除塑料布,常規管理。5.4病情調查5.4.1調查周期每3天觀察1次接種植株發病情況,待感病對照品種表現感或高感后,進行不同品種或育種資源調查。5.4.2調查方法5.4.2.1每份育種資源或品種調查30株。5.4.2.2調查分級標準以葉斑病的數量及病斑所占面積的比例為依據,調查主要是根據分級標準目測每份鑒定材料群體的發病狀況。5.4.2.3藍靛果育種資源或品種抗鏈格孢屬葉斑病病情級別及劃分標準見表1。表1藍靛果育種資源或品種抗鏈格孢屬葉斑病病情級別劃分標準病情級別1植株葉片上無病斑或病斑占葉面積少于或等于5%3植株少數葉片上有少量病斑,占葉面積6%~10%5植株大部分葉片有病斑,且病斑占葉面積11%~25%7植株絕大部分葉片有病斑,且病斑占葉面積26%~50%9全株葉片基本為病斑覆蓋,且病斑占葉面積大于51%或葉片全部枯死DB2301/T156—202435.5抗性評價5.5.1當對照材料達到其相應感病程度(7或9級),該批次鑒定視為有效5.5.2抗病鑒定材料發病程度(病情級別)確定其抗性水平,藍靛果育種資源和品種抗鏈格孢屬葉斑病的評價標準見表2。表2藍靛果育種資源和品種抗鏈格孢屬葉斑病的評價標準病情級別抗性1高抗Highlyresistant(HR)3抗Resistant(R)5中抗Moderatelyresistant(MR)7感Susceptible(S)9高感Highlysuscepti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