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6雜記文言文(核心考點精練)上
I胤.考情探究
i.高考真題考點分布
?點
題缸X雜記文言文(含游記、風景、人文建筑、詠物、記事、感懷等)
試卷分值考查標題考查內容
2024?上海秋考卷11分誠意齋記
2023?上海秋考卷11分游京師郭南廢園記藝術手法+內容理解+思想評價
2021?上海秋考卷11分虔州柏林溫氏書樓記虛詞+內容理解+寫作手法+語言特色
選擇2020?上海秋考卷11分守約軒記虛詞+藝術手法+寫作手法+寫作意圖
問答2019?上海秋考卷12分愛山樓記虛詞+內容理解+藝術手法+思路分析
2018?上海秋考卷13分心源亭記虛詞+內容理解+語言運用+思路分析
分析
祭杜子美文+游大觀內容理解+詞語理解+藝術手法+藝術特
2023?上海春考卷13分
亭故址記色(比較探究)
虛詞+內容理解+內容理解+句段作用+藝
2022?上海春考卷11分十君子堂記
術手法
2021?上海春考卷11分芷堂記虛詞+內容理解+內容分析+藝術手法
2.命題規律及備考策略
【命題規律】
上海卷中文言文二中的雜記文言文是與贈序類文章隔年交叉出現。主要是以選擇+填空題+分析題形式進行
考查,試題數量4~5道,分值11~13分。根據近年來考題情況略作歸納如下:
第1題,選擇題,一般考查虛詞選擇,要求選擇適合上下文語境的虛詞。分值1分。
第2題,選擇題或填空題,一般考查文章內容理解,要求理解詞句段的大意或者涉及文章內容的理解。分
值2~3分。
第3題,問答題,一般考查藝術特色與表現手法,要求正確分析常見的表現手法及表達作用。分值3分。
第4題,分析題,一般考查賞析情感、分析思想內容及問題探究,要求正確分析作者的情感、寫作的意圖,
評價古詩文內容、思想的意義和價值、進行問題探究。分值3~5分。
若出現第5道題,多半為上述考點的拆分考查,形式則比較靈活,視文章內容而定。分值3~4分。
近年常見組合是虛詞+理解分析文章內容+分析藝術表現手法+問題探究。分值11分~13分。偶爾在各區模擬
試題中出現兩篇文言文句段的組合閱讀,主要視文言文一的考查內容作補充搭配使用。
總體說來,命題特點與贈序類文章略有不同,主要側重文章內容、文章思路、論證特點、寫法技巧。這與
這類文章特點是相吻合的。
【備考策略】
復習時做到以下三點:
(7)注重平時閱讀積累和古代漢語實詞虛詞意義和用法,加強知識儲備。
(2)注重實詞詞義文段整體閱讀,理解文章思路,理解表達技巧。
(3)注重古代散文閱讀和賞析基礎知識積累,注重培養語感。
【命題預測】
雜記類文言文與現代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比較類似,可記人和事,記山川名勝,記器物建筑。主
要用來敘事、寫景、狀物,描寫,瑣事,間或議論,抒發情懷抱負。
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上海卷)語文科目考試說明中,有關雜記類文言文閱讀的考點內
容如下:
3.1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3概括古詩文的主要內容。
3.7分析詞、句、段在古詩文中的作用。
3.8分析常見的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3.9分析作者的情感、寫作的意圖。
3.10賞析古詩文的語言運用、古詩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和句子。
3.12評價古詩文的藝術特點。
3/3評價古詩文內容、思想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考點,有關雜記類文言文閱讀的分值大致比較穩定,約為//分左右,一般用4道題來進
行考查。其中,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4梳理古詩文的行文思路等主要以選擇題來考查,
其余考點主要用主觀簡答題來考查。偶爾會有對不同文本材料進行綜合比較或探究分析題。另外文言文二
有減少虛詞考查,增加探究類考查的趨向,因此復習時可有所側重。
12.考點梳理
必備基礎知識:
一、雜記類文言文閱讀賞析
/、古人將以“記”名篇的文章稱為“雜記體”。“記”以敘述為主,慢慢轉到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發表
議論。可以將“記”體散文分為四大類:臺閣名勝記、書畫雜物記、山水游記、人事雜記等。
2、游記類文言文主要思想內容
(/)純粹表現娛情山水(熱愛與留戀)類的(很少):如《與朱元思書》、《冷泉亭記》
(2)表達民本憂國思想類:《醉翁亭記》除山林中游賞宴飲之樂外,還有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懷;《岳陽樓記》
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的情懷;《病梅館記》追求個性解放的愿望。
(3)借物(事)喻人(理)類(富有理趣):如《游褒禪山記》和《石鐘山記》先敘后議,哲理的提升;《古
樟記》(贊美德才出眾者,貶抑庸碌小人)、《永州龍興寺息壤記》(批判鬼神迷信的無神論思想)
(4)借景澆心中不平之塊壘的(作者一般為被貶人文):如柳宗元《永州八記》均借寫山水游記來書寫被貶
后胸中的不平與憤郁;《前赤壁賦》借秋夜舟游赤壁的情景表現政治上受挫后惆悵苦悶的心情同時也顯示出
自我解脫的曠達胸襟。
(5)表達文人雅士生命的感悟:如《項脊軒志》(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對三位親人的懷
念)、《歸去來兮辭》(對官場的厭棄對自由的向往)、《蘭亭集序》(批判虛無主義思想,表達積極入世的人
生觀)
3、游記類文言文主要藝術特色
(/)描寫生動、細膩。古代游記散文的作者通常善于描寫景物、人物、生活場景等,以鮮明、生動、細膩
的筆觸為讀者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
(2)敘事流暢、自然。中國古代游記散文的語言通常流暢、自然,很少出現生硬、死板的敘事方式,常常
以輕松、活潑的語言描述游歷過程,打動讀者的心靈。
(3)融合文化、宣揚思想。中國古代游記散文不僅是一種記錄見聞的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作
者會在描寫自然風光的同時,描述文化遺產、歷史名勝、民俗風情等,從而宣揚思想、傳承文化。
(4)情感真摯、直抒胸臆。中國古代游記散文的作者通常表現出真摯的情感,誠摯地記錄著游歷的點滴,
將個人感悟與讀者分享,讓讀者更深刻地體驗游歷的過程、感受作者的心境。
(5)融情于景,意境靈動。如《醉翁亭記》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的散文名篇,入選初中語文課本,相信沒
有讀過的人很少。全篇402字,以“樂”字主線,融情于景,刻畫出一幅優美的山水游樂畫卷,節奏明快,格
調清新。
(6)語言精美,佳句頻現。如《桃花源記》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4、說理性文言文主要語言特色
(/)遣詞造句通常的角度有:準確、簡練、生動、形象,音韻平仄、疊詞運用、節奏安排富有音樂性,
整散句的搭配使語言流暢有氣勢等。
(2)語言風格是作家通過作品表現出來的創作語言特有的格調,之所以有風格是因為由于作者的生活
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另外風格也是不同體裁的文章對語言形式有著不同的要求。
語言風格類型多樣,有豪放、婉約,有樸素、絢麗,有含蓄、明快,有簡潔、復雜,有嚴肅、幽默等。
豪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境界雄渾、感情激蕩。多用激越昂揚的語氣情調,宏大熱烈的詞語、氣
勢酣暢的句式,排比、反復、夸張等修辭手法來表現。
柔婉: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審美。
平實質樸:語言力求平淡,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
人。平淡中含有深意,淡而有味,字短意長。
絢麗:色彩明艷、句式繁復、文筆華美。多用描繪性的修飾成分,講究節奏韻律。
含蓄雋永: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
而得之。言少意豐,字里行間啟人聯想、開人悟性,讀來留有余味,引發思考。
清新明快: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斬釘截鐵,單刀直入,一語中的,一針見血,痛快淋漓,雅俗共
賞。
莊重典雅:采用典范書面語,拒絕俚詞俗語;常用古詞、成語;多用專有名詞、術語;多用長句、復
句;莊重嚴肅,堂皇正大,深沉厚實,義正辭嚴。
幽默諷刺:運用夸張、反語、仿詞、雙關等手段,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突出事物特征,
揭露事物本質。富于諷刺意義,增強批判性和說服力,讀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引發共鳴或思考。
生動形象:人物語言個性化,言如其人;描寫逼真,繪聲繪色,惟妙惟肖;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新鮮
活潑;注意詞語選用,注意句式變換,使行文變化有致。
2.表現手法句段作用分析類
“記”往往熔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要弄清作者采用了何種表達方式,看
其是否有益于表現主題,是否收到了鮮明、生動、突出的效果,并結合作品具體內容,理解句子在具體語
境中的含義。
重難點知識:
常用文言文虛詞意義及其用法、文言文內容及主旨理解、文言文常見說理方式。
考點精講01虛詞
典例引領
(2021年上海高考語文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虔州柏林溫氏書樓記
【北宋】李覲
①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日吉,又其大目虔。二州之賦貢與其治訟,世以為劇,則其民氓眾夥可識
已。□□吉多君子,執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跡①,虔無有也。疑其去京愈遠,風化之及者愈疏,乘其豐富,以
放于逸欲,宜矣。
②故人許某踵予門,道虔州石城進士溫某之為人曰:“溫君少時,求祿而莫之得,慨然自謂:''
乃圖山泉美好處,莫居柏林,因作講學堂,房數十其楹。凡書在國子監者,皆市取,且為樓以藏之。孜孜
以教子弟、禮賓客為己任。”許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稱,與向之疑者不類,是虔之福歟。
③自古圣人之德業,舉在于書。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萬物之常情也。
天地萬物之常而圣人順之,發乎言,見乎行事。今溫君聚書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則豈一家
而已,鄰里鄉黨庶乎偃伏②之矣。然則虔人之成大爸、—至太宣,.蓋木為先,-一尚何言之爆裁?一
④柳子厚于楚越間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猶有記,以啟好游者。今有人為藏書
之樓,非特山水之勝,記之以啟好書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欄邊,四顧天外,江山進前,文史相對。清
風兮我扇,白云兮我蓋。召屈原于湘魚之口,呼李白于海鯨之背。漱寶玉之余潤,拭明珠使去顛?。酒酣興
盡,交揖而退。其樂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⑤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記。
【注釋】①執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跡: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連不斷。②偃伏:這里用來比喻道德教
化產生的影響。③頷:疵病,缺點。
【試題】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一項是()
A.雖然B.以是C.若然D.于是
【方法總結】
高考文言文虛詞選擇題答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邏輯優選法:文言文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往往存在著緊密的邏輯聯系,這些聯系構成了文段
內在的邏輯框架。仔細分析這些邏輯關系,如因果、轉折、并列、遞進等,從而優選出適合上下文邏輯關
系的虛詞。這些虛詞大多是連詞。這些連詞包括但不限于“與、及、而、則、雖、然、至、即、使、如、
若、茍、倘、令、藉、設、故”等。常見的邏輯關系及連詞有:
切表示并列關系的連詞,如:“與、及、而、以”等。
⑵表示進層關系的連詞,如:“而、且、況”等。
何表示選擇關系的連詞,如:“若、抑、將”等。
⑷表不承接關系的連詞,如:“而、貝h斯、于是、然后”等。
⑤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如:“而、然、抑”等。
@表示因果關系和目的關系的連詞,如“以、為、故、是故、是以”等。
仞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如“如、若、茍、使、令"等。
⑻表示修飾關系的連詞,如“而、以,等。
2句位優選法: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是其語法功能最直接、最顯著的體現。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
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詞(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還常作語氣副詞,表反問或揣測
(其李將軍之謂也);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秦王恐其破壁);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表期
望、祈使語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因此,認識到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信息,并結合上下文語境,綜合判斷不同虛詞語法功能,并根據文言文整
體結構的把握,據此選出正確虛詞。
3句意優選法:根據句子的大意和語氣來推斷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即在前后把握整段文句意義的基礎
上來推斷和確定所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選出正確虛詞。這類虛詞大多是語氣詞。如“己”常用于表達停
止或限制的語氣,“耳”常用于表達“罷了”的意思,“焉”用于指示代詞或形容詞后,表示指示或結果,“兮”
則常用于表達感嘆或詠嘆的語氣。常見的表達語氣及其虛詞有:
(7)肯定語氣。如:”是、亦、誠、誓、然、爾”等
(2)疑問語氣。如:“乎、焉、哉、耶”等。
G)命令語氣。如:''使、以、可、敢”等。
(4)禁止語氣。如:“弗、毋、勿”等
(5)推測語氣。如:“得、莫、可、何”等。
(6)表示感嘆的語氣。如:“咎、夫、乎、矣”等。
4標志優選法:有些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具有特殊的標志,如判斷句中的標志“者”“也”“乃”等,被動
句中的“見”“于”“見……于”等。各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對固定,在句中位置和意義也相對固定,據
此可以選出正確虛詞。
5.語境優選法:在理解文段整體意義和把握上下文邏輯關系的基礎上,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如詞匯搭配、
句式結構等,來推斷所需虛詞的可能意義和可能用法并由此選出適合語境的虛詞。
6.代入優選法:如果知道某個虛詞幾乎所有的意義和用法,但不知道它在某個句子中的意義和用法,那么可
以把不同虛詞帶入到特定句子中,如果某個用法和意義講的通,或更為合理,據此選出正確虛詞。
7.語法優選法:在文言文中,一般句子講究前后對稱或相互呼應。處于相同位置的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大致相
同,據此可以由上一個句子中同位置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來推斷下一句話中處于相同位置的虛詞的意義和
用法并選出正確虛詞。
以上方法不可孤立割裂,需要綜合運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才能選擇出適合文意和題意的正確答案。
■?即時檢測
虛詞選擇與內容理解緊密相關,即時檢測與內容理解合并。
考點精講02內容理解及思路分析
典例引領
(202/年上海高考語文真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全文見考點精講1】
②故人許某踵予門,道虔州石城進士溫某之為人日:“溫君少時,求祿而莫之得,慨然自謂:''
乃圖山泉美好處,莫居柏林,因作講學堂,房數十其楹。凡書在國子監者,皆市取,且為樓以藏之。孜孜
以教子弟、禮賓客為己任。”許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稱,與向之疑者不類,是虔之福歟。
【試題】2.適合填入第②段畫線處的一項是()
A.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
B.暫息乎其已學者,而勤乎其未學者。
C.士于學行,豈有彼此之偏、先后之過乎?
D.不得諸外,盍求諸內,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孫。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竹里館記
王世貞
①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負高而臨深。其江日練江,泓淳萬伍,黃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數十
百里之外,而蔥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釀,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業在焉。計畝而延袤可二
十,而竹據其三之一。惟一乃構數椽,讀書其間,以竹自蔽,不復施毒。
②惟一之言日:“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贏,取而洗竹,裁算為冠,暑則去之。有鶴四翼,時唳
時舞,吾起而應,竹皆吾助。間一開吾卷,而瑯訐①之色流潤細碧②,初陽拂梢,則少文之圖若益而青蔥者;
微颶流響,則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琦@者。吾放歌而聲留于長離尾翻④之間,而不雜于塵囂,不墮于市廛之耳。
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羊眠于晝,涼風之颯于夏,吾無不與竹宜者。吾之與此君真足以終其身而不
知老者。”
③吳興徐子與異之,題其館“竹里”,而書屬余記,目:“惟一多游吳越間,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
得子文而時時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謂也。子之記待吾竹以有,而吾
之竹賴子之記以不泯,為兩相待者耶?兩相成者耶?”予不能辭,乃次而授之為記。
①瑯訐:指竹子。②綁碧:代指書卷。③琮玲:玉石碰擊聲。④尾翩:代指竹梢。
1.對與“吾無不與竹宜者”相關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鶴舞我應時,竹助我雅興。
B.開卷讀書時,竹增我樂趣。
C.放聲高歌時,竹脫我塵俗。
D.晝夜睡眠時,竹予我清涼。
2.概括第三段中徐子與汪惟一的說法,作者作“記”的意義有
3.簡析本文的思路。
【方法總結】
一、內容理解選擇題解法
內容理解選擇題主要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與篩選比對。題目要求往往是“選是”或“選非”。選項內容多
是命題者對原文的概括、轉述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命題者有意識地設置錯誤干擾,讓考生進行判斷。
而比對法是解答這類題較好的方法之一。
比對法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仔細比對:關鍵詞句、增減內容、人物、時間、地點、關系等。
比對方法:
①比對選項中在“誰在何時何地說何做何”與原文是否一致。
②檢查選項中對人物的分析、文本的道理闡述等有無夸大、歪曲、偷換概念。
③理清人物與事件的關系以及事件產生的原因、結果及其內在的邏輯關系。
(7)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關鍵詞語的意義,從而制造干擾項迷惑考生,這種設誤方式是命題的主要
陷阱。
(2)無中生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觀點等內容,致使選項的分析概括于文無據。
(3)以偏概全:將原文對某一方面的判斷通過增加或刪減表范圍或程度及其他類的詞語的方式,故意擴大或
縮小判斷對象的范圍
Q)張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為說成是乙人物所為,或者把甲事件的結果說成是乙事件的結果。
(5)曲解詞義:命題人在對原文有關內容進行分析和概括時,不結合文段的前后語境,對某些文言詞語的
含義故意加以曲解,導致錯誤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將原文中的“不取其報”解釋為“不知感恩”,從而誤
導讀者。
(6)對象錯位:在高考文言文閱讀的選文中,常常涉及到一組人物和事件,命題人通過將有些人物與事件
進行錯位搭配,設計出移花接木的錯誤選項,使讀者產生誤解。例如,將一個事件的主體錯誤地歸因于另
一人物,從而改變原文的意思。
(7)范圍失當:在選項中將原文涉及的范圍擴大或縮小,導致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原文可能只提到某人
在音樂方面的才能,而選項可能將其擴展到該人在其他領域的成就,或者相反,縮小了原文中描述的范圍。
(8)偷換概念:在設問或選項中,命題人通過偷換概念,將一個概念替換為另一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概
念,導致讀者在選擇時產生誤解。例如,將“手段”與“結果”混淆,或者將描述某一具體事件的句子與
更廣泛的背景信息混淆,從而影響對原文的正確理解。
解題步驟:
第一步:定比對區間
文言文概括分析題,通常按照文本內容的先后順序設置四個選項。解答時,應依據選項內容,回歸文本,
篩選出與選項相對應的句段,鎖定比對區間
第二步:定比對角度
將選項內容與鎖定的比對區間的內容相比較,特別是要從人物、地點、時間、詞義、關系、依據與結論等
設誤角度進行細致比對,找出似是而非之處,然后做出是否相符的準確判斷。
二、文章思路類問答題解法
行文思路是作者寫作時為了深化和表達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維活動的線路,是作者為實現表達目的而確
定的文章內容的先后順序。文章結構是思路的體現。文章思路類問答題包括分析結構、理清思路包括分析
段內的句與句和段與段之間的層次、全篇的行文思路、論證的結構等。對文章結構與思路的把握有賴于對
文章的細致閱讀,尤其是解題前的通讀全文。
1.首句分析法。首句分析法是一種常用于理解和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它側重于從文章的首句或開篇段落
入手,通過解析這些關鍵部分來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結構和邏輯脈絡。
(/)檢查首句是否直接或間接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主題可能是明確的陳述,也可能是通過隱喻、象征等
方式暗示。
(2)分析首句如何與后續段落建立聯系,確保文章在邏輯上是連貫的。
(3)結構引導:觀察首句是否預示了文章的結構(如總分總、并列、遞進等),并檢查后續內容是否遵循了
這一結構。
(4)論點支撐:如果首句提出了一個論點,分析后續內容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論據來支撐這一論點。
2.標志分析法。主要通過識別標志性詞語和句子來把握思路。
這些通常標志性詞語和句包括:
中心句:位于段落開頭或結尾,概括段落主旨的句子。
過渡句:連接不同段落或段落內部不同部分的句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關鍵詞:反復出現或強調的詞語,通常與文章主題緊密相關。
總結句:總結段落或全文內容的句子。
標志性短語:如“首先”、“其次”、“最后”、“總之”、“因此”等,這些短語有助于劃分文章的結構和思路。
3.議論分析法。記敘的內容往往在前,這是議論是議論的基礎。在敘述描寫過程中作者時常插入一些議論
抒情句子,也是對前文的敘寫加以概括和總結。通過串聯這些議論性語句來把握文章思路。
三、內容理解問答填空題解法
高考文言文內容分析答填空題或填表題大多側重于對字、句、段的理解,要點是準確。答題思路:
/.抓中心句、找關鍵句: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和關鍵句,這些句子通常位于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有助于快速把
握文意和文章的整體框架。
2梳理結構,全面把握:對文章內容進行全局性認識,通過梳理文章的結構,準確篩選信息要點,進而全面
把握文章的框架與主旨。
3.鎖定區域,準確篩選:在全面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對應的區域,然后在具體
區域中準確篩選,從而找準有效信息。
4.抓重點,準確理解:在分辨信息點時,要注意準確翻譯,抓住對文意理解容易發生分歧的地方進行準確翻
譯。
5.綜合分析,理清因果:對文意的分析必須綜合全文,要結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關系2。
回文查對:將選項中現代文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展、因果,
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內容,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
即時性測
一、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龍洞山記
[元]張養浩
①歷下多名山水,龍洞為尤勝。洞距城東南三十里,舊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時出云氣,旱禱輒雨,勝國①嘗封其神日靈惠公。其前,層峰云矗,日錦屏,曰獨秀,日三秀,釋
家者流居之。由錦屏抵佛剎山,嚏巖環合,飛鳥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龕屋,深廣可容十數人,周鐫佛像甚夥。
世兵,逃亂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東出,其日龍洞,即此穴也,望之窗然?。
②竊欲偕同來數人入觀。或日是中極暗,非燭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菱前導。初焉,若高闊可步;未幾,
俯首焉;未幾,磬折④焉;又未幾,膝行焉;又未幾,則蒲伏焉;又未幾,則全體覆地蛇進焉。會所導火滅,
煙郁勃滿洞中。欲退,身不容;引進,則其前隘,且重以煙,遂緘吻、抑鼻、潛息。心駭亂恐甚,自謂命
當盡死此,不復出矣。余強呼使疾進,眾以煙故,無有出聲應者,心尤恐然。余適居前,倏得微明,意其
穴竟于是,極力奮身,若魚縱焉者,始獲脫然以出。如是,僅里所。既會,有泣者,恚者,詬者,相譏笑
者,頓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額者,免冠科首具陳其狼狽狀者。惟導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
若無所苦,見眾皆病,亦陽懾力殆。其宴于外者舉酒酌穴者,人二杯。雖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飲。
③余因默憶,昔韓文公登華山,窮絕頂,梗不能返,號啖連日。聞者為白縣吏,遂遣人下之。嘗疑許
事未必有。由今觀之,則韓文公之號為非妄口。嗚呼,不登高,不臨深,前圣之訓較然⑤,而吾輩為細娛,
使父母遺體幾同壓沒不吊⑥。其為戒,正止歿身不可忘。竊虞嗣至者或不知,誤及此,故記其事以告焉。游
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飲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時延祐龍集丁巳八月也。
(選自《欽定四庫全書?歸田類稿》)
[注]①勝國:前朝。②劣:僅僅,才。③宣然:幽然遙遠的樣子。④馨折:彎腰。⑤較然:明顯的樣子。
⑥吊:悲傷。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焉B.哉C.也D.矣
2.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龍洞山自古以來就是名勝,山勢險峻,有上下兩個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個叫龍洞。
B.在潭的前面,層疊的山峰高聳,分別叫錦屏、獨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這里。
C.龍洞深邃,里面越來越低矮狹窄。作者與同游者備受驚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D.按照當地的風俗,在洞外飲酒的人要為入洞游玩的人喝兩大杯酒,名為“定心飲”。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東軒記
蘇轍
①余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
俯江之漕,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克支其欹
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
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暮歸,筋力疲廢,
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
然自笑也。
②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以顏子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
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霎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米鹽之間,無一日之休。
雖欲棄塵垢,解羈紫,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升斗之祿
以自給者,良以其害于學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
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
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晞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
福,宜其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
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⑤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
1.依次填入第一段"口"中的字,正確的一項是()
A.乃然B.則蓋
C.既夫D.然而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最初,作者想把東軒當作宴樂之所,特意種上了杉、竹;后來,每天出入時看到東軒只能啞然自笑,
笑中含有苦澀之意。
B.之前作者難以理解顏回為何要受困于貧賤,認為這樣的生活連看門人或打更人也不如;到了筠州后,
才改變這一看法。
C.士人未聽聞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兒女之樂;等到修煉成為有德者,才能真正擁有看輕貧困、傲
視權勢的顏氏之樂。
D.文章以建造東軒開頭,以懷思東軒收尾,中間由自身不得安于東軒引出對顏回安于陋巷的議論,文
脈貫通,思路嚴密。
3.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轍到筠州時,正值筠州大水泛濫,鹽酒稅所的房屋損毀,已經不能居住,只能借住他處,生動寫
出了剛到時的狼狽。
B.蘇轍監筠州鹽酒稅后,由于兩個官吏恰巧離去,不得不整日忙于事務,雖然不能夠在東軒過安閑生
活,但內心充實。
C.蘇轍一開始對顏回簞食瓢飲、居于陋巷而不改其樂感到奇怪,負責監筠州鹽酒稅后才理解了顏回為
何甘于貧窮卑賤。
D.文章以自己與顏回,俗士與德者、達者的多重對比,表達自己的追求,感情真摯,立論高遠,給讀
者以深刻的啟迪。
4.蘇轍認為讀書人怎樣才能實現顏氏之樂?請概括說明。
三、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見村樓記
【明】歸有光
①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婁江。然婁江已湮,以隍為江,未必然也。吳淞江自太湖西來,北向,若
將趨入縣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東南入于海。江之將南折也,背折而為新洋江。新洋江東數里,有
地名羅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號為羅村云。
②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實,產于江右南昌之官廨支其后每遷官輒隨,歷東兗、汴、楚之境,自
岱岳、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之渚,延實無不識也。獨于羅巷村者,生平猶昧之。中丞既謝世,
延實卜居縣城之東南門內金潼港。有樓翼然出于城^之上,前俯隍水,遙望三面,皆吳淞江之野。塘浦縱
橫,田睦如畫,而村墟遠近映帶。延實日焚香灑掃讀書其中,而名其樓日見村。
③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念昔與中丞游,時時至其故宅所謂南樓口,相與飲酒論文。忽忽二紀,不
意遂已隔世。今獨對其幼子飯,悲悵者久之。城外有橋,余常與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時其不在,相
與憑檻,常至暮,悵然而返。今兩人者皆亡,而延實之樓,即方氏之故廬,余能無感乎?中丞自幼攜策入
城,往來省墓及歲時出郊嬉游,經行術徑②,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處,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
以為挽父之母乎?
④延實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④,肅然桑梓⑤之懷,愴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孫早孤而自
樹者,史傳中多其人,延實在勉之而已。
【注】①官廨:官署②術徑:道路。③挽父:麗人。《史記?孔子世家》:“丘生而敘梁紇死,葬于防
山,防山在魯東,由是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麗人挽父之母,誨孔
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④水木之思:想到本源。⑤桑梓:故鄉。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也B.者C.矣D.耳
2.推斷不屬于延實選擇住在“見村樓”原因的一項是()
A.登樓時可見父親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B.地勢高出城墻,方便眺望吳淞江風光。
C.環境優雅,便于在其中焚香讀書。
D.見村樓是延實父親的朋友方氏之故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以簡潔而不乏生動的文字寫見村樓的環境、來歷,敘寫中寓含著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
B.本文在回憶時注重細節,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畫面,似不經意的文字描寫營造出一種令人回味的
意境。
C.作者以長輩身份為樓題記,追述往事,緬懷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樹”的大臣子孫為例,勉勵后輩
發憤努力。
D.本文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且能將其自然融為一體,不留斧鑿之痕。
四、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浣花溪記
[明]鐘惺
①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塊、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
行、如綠沈瓜,窈然深碧、涕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
在焉耳。
②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養。水木清華,神膚洞達
①。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②云通灌縣,或所云“江③從灌口來”是也。
③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
左,署日“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
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目“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
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白,想當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④,碑皆
不堪讀。
④鐘子日: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⑤險奧,各不相襲。嚴公⑥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
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于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⑦。
⑤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游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
理暮趣歸。是日清晨,偶然獨往。楚人鐘惺記。
[注釋]①[水木清華,神膚洞達]水光樹色清幽美麗,使人感到神清氣爽。②[舁夫]抬轎子的人。③[江]指
錦江。錦江是岷江的支流。岷江從灌縣東南流經成都附近,納錦江。故上文說“通灌縣”。④[別駕]明代
州府副長官通判的別稱。署,代理官職。⑤[東屯]夔州(今四川奉節)東溪溪。⑥[嚴公]指嚴武。⑦[司城貞
子]春秋時陳國的大夫,死后尊為司城貞子。
1.下面“以”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B.覆以水檻C.附以本傳D.胸中暇整可以應世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開門見山,比喻描寫,移步換景,給人目不暇接之感。
B.文章景物描寫善抓形態,歷歷如畫,寫景抒情融洽自然。
C.文章第②和第③段為浣花溪記游的主體,文字清幽之妙,結構詳略得當。
D.文章結尾,作者嘲諷了那些假冒斯文的達官貴人附庸文雅、熱衷應酬的丑態。
3.作者把杜甫和孔子相提并論,他們相似的地方是什么?請結合原文分析。
五、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獨坐軒記
桑悅
予為西昌校官,學圃中筑一軒,大如斗,僅容臺椅各一,臺僅可置經史數卷。賓至無可升降,弗肅以
入,因名之曰“獨坐”。
予訓課之暇,輒憩息其中,上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窺關閩源洛數君子之心①,又
次則咀嚼《左傳》、荀卿、班固、司馬遷、揚雄、劉向、韓柳歐蘇曾王之文,更暇則取秦漢以下古人行事之
跡,少加褒貶,以定萬世之是非。優哉悠哉,以永終日。軒前有池半畝,隙地數丈,池種莢荷,地雜植松
檜竹柏。
予坐是軒,塵全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臨太行,右挾東海,而蔭萬間之廣廈也。且坐惟酬酢千古②,
遇圣人則為弟子之位,若親聞訓誨;遇賢人則為交游之位,若親接膝而語;遇亂臣賊子則為士師之位,若
親降誅罰于前。坐無常位,接無常人,日覺紛挈糾錯,坐安得獨?雖然,予之所紛絮糾錯者,皆世之寂寞
者也。而天壤之間,坐予者寥寥,不謂之獨,亦莫予同。作《獨坐軒記》。
【注釋】①關閩濂洛:指宋代理學的主要學派,其代表人物為關中張載,閩中朱熹、濂溪周敦頤、洛陽程
顆程頤。②酬酢:賓主相互敬酒。為古禮儀的一種。
1.桑悅給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獨坐”的原因是o(用自己的話概括)
2.對第三段“塵魚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臨太行,右挾東海”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o
A.作者心無雜念、胸懷開闊是因其將家安置在太行山腳、東海之濱。
B.如果能夠來到太行山、面朝東海,那么就可以撰棄世俗煩擾之事。
C.作者心中沒有俗念,并想象自身處于太行山和東海,故心胸開闊。
D.作者不想凡俗之事,心胸越來越開闊,就像左靠太行,右對東海。
3.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寫軒前荷花以及松、柏等樹,寄托自己君子自喻之意。
B.第③段記事“又若”“雖然”兩接,文筆靈動,頓挫生姿。
C.第③段寫“塵生不入”,實寫獨坐軒纖塵不染的明凈環境。
D.作者之“獨”,更深的是在于表達自己不與世俗為伍的心志。
六、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袁州州學記
李靚
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彈慮,祗順德意①;有假官借師,
茍具文書。或連數城,亡誦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
②三十有二年,范陽祖君無擇,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官闕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
以稱上意旨。通判潁川陳君優,聞而是[],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營治之東北隅。
厥士燥剛④,厥位面陽,厥材孔良。瓦壁門房,黝堊丹漆④,舉以法。故生師有舍,庖縻有次⑤。百爾器
備。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③舍菜且有日⑥,盯江李飆論于眾日⑦:“惟四代之學,考諸經可見已。秦以,山西屢六國,欲帝萬
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將,賣降恐后.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
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
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道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爾袁得賢官,俾爾由
庠序,踐古人之跡。天下治,則潭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
所賴,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學之意。若其弄筆墨以徼利達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摘自《古文觀止》)
【注釋】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堊:白色泥土。⑤縻:糧倉。
⑥舍菜:開學典禮。古代初入學時;用芹藻之類的植物禮敬先師,稱為舍菜。⑦論(shen):勉勵。⑧草茅:
指在野的人。
1.可填入第②段[]處的詞是()
A.諸B.之C.者D.夫
2.對“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難道只是幾個人的羞恥,掌權者也會很憂慮。
B.不只是幾個人感到羞愧,掌權者也感到憂慮。
C.豈只是你們個人的羞恥,也是治國者的憂慮。
D.諸位羞愧于事無補,治國者的憂慮事關重大。
3.簡析第⑧段李覲勉勵眾人的講話思路。
七、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沔州秋興亭記
(唐)賈至
①在陽而舒,在陰而慘,性之常也;履險而栗,涉夷而泰,情之變也。觀揖讓而退,睹交戰而競,目
之感也;聞《韶》《漫》?而和,聆鄭衛②而靡,耳之動也。夫其舒則怡,慘則悴,栗則止,泰則通,退則無
咎,競則有悔,和則安樂,靡則憂危,性情耳目,優劣若此。故君子慎居處,謹視聽焉。
②沔州刺史賈載,吾家之良也。理沔州末期月,而政通民和。于聽訟堂之西,因高構宇,俯視滄浪之
浸,閱吳蜀樓船之殷,覽荊衡藪澤之大。自公退食,游焉息焉。圖書在左,翰墨在右,鳴琴洋洋,亦有旨
酒,性得情遷,耳虛目開。□處動則倦,理倦莫若靜;處靜則明,惟明以理動。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今沔州靈府③怡而神用爽,政是以和。觀其前戶后牖,順開闔之義,簡也;上棟下宇,無雕斫之飾,儉也。
簡近于智,儉近于仁,仁智居之,何陋之有?況乎當發生之辰,,見鶯其鳴矣;處臺榭之月,,
見暑之徂矣。洎搖落之時,,見火之流矣;值嚴凝之序,,見雪之紛矣。政成訟清,體安
心逸,而詩人之興,常在四時。四時之興,秋興最高,因以命亭焉。
③余自巴邱征赴宣室,歌鞍棠樹之側,解帶竹林之下,嘉其俯仰,美其動息,乃命進牘抽毫以記之。
[注]①《韶》《潼》(hu):泛指雅正的古樂。②鄭衛:泛指淫靡的音樂。③靈府:內心。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虛詞是()
A.則B.因C.且D.然
2.分析第①段的論證思路。
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②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①則納清風于洞戶②則目素彩于檐楹③則俯潁氣于軒檻④則攢秀木于高砌
A.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考點精講03藝術特色與表現手法
典例引領
(2021年上海高考語文真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④柳子厚于楚越間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猶有記,以啟好游者。今有人為藏書
之樓,非特山水之勝,記之以啟好書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欄邊,四顧天外,江山進前,文史相對。清
風兮我扇,白云兮我蓋。召屈原于湘魚之口,呼李白于海鯨之背。漱寶玉之余潤,拭明珠使去顆③。酒酣
興盡,交揖而退。其樂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試題】3.與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④段畫線部分的語言很有特點,請選擇一個角度加以賞析。
【方法總結】
表現手法,也可稱之為藝術手法,是指文章寫作和文藝作品創作過程中為恰當表達內容所采用的手段
和方法。表現手法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結構方式(謀篇布局)等。高考文言文藝術特
色與表現手法分析題大多側重于句段作用、語言藝術特色賞析、句式特點、修辭手法、構思技巧分析,要
求評鑒到位、分析具體。要點是明確鑒賞角度,筆力集中,分析具體,據分值合理取舍。
答題思路:
(/)明確考查內容。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
要求要一個不漏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
要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明確考查內容,才能準確地答題。
(2)尋找對應句段,找準角度。依據前后文,找到相關語句,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概括表述。
U)提煉語言、組織答案。注意分點表述,要點齊全。
文言文藝術特色與表現手法常見的有:
托物言志和寫景抒情:通過描述具體事物或景象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使文章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敘事抒情和直抒胸臆:直接敘述事件或情感表達,使文章情感直接而強烈。
對比和襯托:通過比較兩種事物或情景來突出其中一個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象征和用典:通過具體的事物或典故來表達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增加文章的含蓄性和深度。
想象和聯想:通過創造新的形象或聯系到相關的事物來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照應和寓情于景:通過文章內部的呼應和情景描寫來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情感的表達。
反襯和烘托:通過對比或突出周圍環境來強調主要對象的特點,使文章更加生動。
答題重點:
主要可參考的模板公式:手法/形式+內容+效果意圖+結構上的作用
(7)結構角度:由敘及議,層層推進論證,嚴謹而有條理,說理有力。
(2)寫作手法:對比鮮明,類比形象;正反說理,透徹有力;由景及情,由事及理,虛實結合,含蓄典雅。
(3)語言特點:主要從修辭手法、句式特點、有表現力的詞語、語言風格、引用的藝術、語言的特殊形式
(整句散句、文言與口語等)入手。如經常大量采用兩兩對稱的整句句式(駢對),整散結合,富有氣勢和
節奏感;用詞精妙,多用修辭,造句典雅等。
即時悒測
即時檢測:精講03與精講04合并。
考點精講04思想內容及問題探究
典例引領
(2。27年上海高考語文真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全文段見考點精講一
③自古圣人之德業,舉在于書。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萬物之常情也。天
地萬物之常而圣人順之,發乎言,見乎行事。今溫君聚書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則豈一家而
已,鄰里鄉黨庶乎偃伏②之矣。然則廢△之成大名、―至太宣,一壺木易丸,一尚何言之愧裁?一
【試題】4.第③段結尾處再次將虔州與吉州作比較,請分析這樣寫有何作用。
【方法總結】
文言文比較探究類試題解題思路及方法
高考文言文問題探究分析題主要是對文言文不同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觀點、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
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比較不同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傾向,比較寫作手法及藝術特色的異同,或者
結合所學或者結合鏈接相關資料,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問題探究。
答題要點是客觀辯證,有優有缺,分析具體明確,據分值合理取舍文字。
答題思路:
(7)明確考查內容,依據題目要求明確分析評價的具體內容,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和比較的內容,是人物性
格還是所述之理還是思想情感等。
“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共同的特點,揭示一般規律。
“同中求異”則是從現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容,找出各自的個性,揭示個性特征。
(2)尋找對應句段。依據前后文,找到相關語句,反復閱讀相關文字,逐項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
異”。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概括表述。
4求異型,首先認準“同”的是哪個方面,然后同中求異,找出相應的內容;
8求同型,先明確“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點,然后從“異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C互解型,先明確所要解釋的對象,再弄清從哪里去尋找相應的解釋;⑷綜合型,前一題的答案往往是解答
后一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解題的關鍵是循序漸進。
(3)提煉語言、組織答案。面對作者觀點、行為,評價要客觀、辯證,利弊分析到位。組織答案時聯系全
文,整體分析,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注意表述規范,盡量用上語段原
句,盡量回避使用自己可能錯誤理解的文意來作答,觀點居要,緊扣文本作具體的鑒賞分析評價。
即時他測
一、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袁州州學記
李飆
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彈慮,祗順德意①;有假官借師,
茍具文書。或連數城,亡誦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
②三十有二年,范陽祖君無擇,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官闕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
以稱上意旨。通判潁川陳君優,聞而是之,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營治之東北隅。厥
土燥剛④,厥位面陽,厥材孔良。瓦壁門虎,黝堊丹漆④,舉以法。故生師有舍,庖縻有次⑤。百爾器備。
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③舍菜且有日⑥,吁江李靚論于眾日⑦:“惟四代之學,考諸經可見已。秦以'山西廛六國,欲帝萬
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將,賣降恐后.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
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
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道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爾袁得賢官,俾爾由
庠序,踐古人之跡。天下治,則潭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
所賴,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學之意。若其弄筆墨以微利達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摘自《古文觀止》)
【注釋】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堊:白色泥土。⑤縻:糧倉。
⑥舍菜:開學典禮。古代初入學時;用芹藻之類的植物禮敬先師,稱為舍菜。⑦論(shen):勉勵。⑧草茅:
指在野的人。
1.分析第①段畫線句的作用。
2.第②段詳略得當,用自己的話分別指出詳寫和略寫的內容并概括詳寫的作用。
3.賞析第③段畫線句的句式特點和表達效果。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龍洞山記
[元]張養浩
歷下多名山水,龍洞為尤勝。洞距城東南三十里,舊名禹登山。按《九域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貢勞動合同協議
- 桑拿沐足合同協議
- 消毒滅蟲合同協議
- 資產解除合同協議
- 疏散通道合同協議
- 飲食勞務合同協議
- 租證免責合同協議
- 租賃京牌協議合同
- 珠寶代銷合同協議
- 收集尿液合同協議
- 鸚鵡可行性研究報告
- 泌尿外科護理新進展
- 環衛保潔服務應急預案
- 2025年廣東佛山市高三一模高考政治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年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8課《安全地玩》說課稿說課稿(第一課時)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吊籃安全技術規程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附解析答案
-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學校聘用教師勞動合同書5篇
- 2024年07月山東興業銀行濟南分行濟南管理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