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細胭的生命歷程
(基礎題+提升題+創新題三位一體)
1.(2024屆?浙江溫州?統考一模)人體細胞會經歷分化、衰老、凋亡等生理過程,有些細胞還可能會
發生癌變。下列關于細胞發生分化、衰老、凋亡或癌變前后變化的敘述,第送的是()
A.細胞的新陳代謝都發生改變
B.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改變
C.細胞內的遺傳信息都發生改變
D.細胞發生上述生理過程都與基因相關
【答案】C
【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
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凋亡: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詳解】A、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等生理過程,都會細胞的新陳代謝都發生改變,如癌細胞的代謝加快,
而衰老細胞代謝減慢,A正確;
B、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等生理過程,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改變,如衰老細胞會出現細胞皺縮,
染色加深,而細胞分化則會出現不同形態的細胞,B正確;
C、上述過程不都導致遺傳信息發生改變,如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不會出現遺傳信息改變,
C錯誤;
D、細胞發生上述生理過程都與基因相關,如細胞凋亡是基因的程序性死亡,而癌變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突變有關,D正確。
故選C。
2.(2024屆?浙江溫州?統考一模)如圖表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核DNA、染色體或染色體組數
量變化的部分圖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ffir
對
量
分裂時期
A.若圖示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變化,則a時刻前發生了著絲粒分裂、c時刻后細胞中不含同源
染色體
B.若圖示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變化,則a時刻前發生了著絲粒分裂、c時刻后細胞中不含同源
染色體
C.若圖示為核DNA的數量變化且a時刻前已復制,則ab段染色體與核DNA的數量相等
D.若圖示為染色體組數量變化且a時刻前已加倍,則ab段染色體組數為2個或4個
【答案】D
【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分裂前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
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
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體散亂
分布;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
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詳解】A、若圖示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變化,則整個分裂過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體,即c時刻
后也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
B、若圖示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變化,可代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減數第一次分裂時著絲粒不
分裂,B錯誤;
C、若圖示為核DNA的數量變化且a時刻前已復制,則ab段核DNA數量應是染色體的2倍,C錯誤;
D、若圖示為染色體組的數量變化且a時刻前已加倍(著絲粒已經分裂),則ab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或減
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組數為2個(若為減數分裂過程)或4個(若為有絲分裂),D正確。
故選D。
3.(2024屆?浙江杭州?統考一模)某DNA分子共含2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含胞嚓咤30個,另一條
鏈含胞喀咤20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每條鏈中(A+T)/(C+G)均為3:1
B.每條鏈中喋吟與嚏咤數之比均為1:1
C.該DNA分子復制3次需350個游離的G
D.該DNA分子中堿基之間的氫鍵總數為450個
【答案】B
【分析】某DNA分子共含200個堿基對,共400個堿基,Ci表示1條鏈的胞喀咤,其中一條鏈含胞嚏咤(Ci)
30個,另一條鏈含胞喀咤(C2)20個,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Gi為20個,G2為30個,一條鏈含有200
個堿基,所以Ai+Ti=150,A2+T2=150?
【詳解】A、某DNA分子共含200個堿基對,共400個堿基,G表示1條鏈的胞嚏咤,其中一條鏈含胞喀
咤(Ci)30個,另一條鏈含胞嚏咤(C2)20個,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Gi為20個,G2為30個,一條
鏈含有200個堿基,所以Ai+Ti=150,A2+T2=150,所以(AI+TI)/(GI+CI)=150/50=3/1;(A2+T2)/(G2+C2)
=150/50=3/1,A正確;
B、因為不知道每條鏈的A、T數量,所以每條鏈的喋吟(A+G)與喀咤數(C+T)之比無法計算,B錯誤;
C、該DNA分子復制3次,產生8個DNA,需要給7個DNA提供原料,1個DNA分子含有50個G(Gi
為20個,G2為30個),該DNA分子復制3次需7x50=350個游離的G,C正確;
D、該DNA分子含有A/T堿基對150個,含有G/C堿基對50個,所以氫鍵總數=150x2+50x3=450個,D
正確。
故選Bo
4.(2024屆?浙江嘉興?統考一模)人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會產生過量的神經細胞。由于靶細胞產生的存
活因子數量有限,神經細胞只有受到足夠存活因子的刺激才能存活,否則會啟動凋亡程序(如圖)。
A.只要有存活因子就會啟動凋亡程序
B.凋亡程序是否啟動與存活因子無關
C.存活因子可以清除具有凋亡程序的細胞
D.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的適度凋亡是有利的
【答案】D
【分析】細胞凋亡是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基質決定的程
序性調控,所以是一種程序性死亡。從圖中分析,經細胞相連接的靶細胞會分泌出一定量的“存活因子”,沒
有接收到“存活因子”信號刺激的神經細胞會啟動凋亡程序,說明細胞凋亡與存活因子密切相關。
【詳解】A、沒有接收到存活因子的神經細胞會啟動凋亡程序,說明存活因子抑制凋亡程序的啟動,A錯誤;
B、沒有接收到存活因子的神經細胞會啟動凋亡程序,存活因子與細胞凋亡有關,B錯誤;
C、細胞中存在細胞凋亡的程序,在細胞凋亡時,程序會被誘導發生,存活因子抑制細胞凋亡的發生,因此
存活因子不可以清除具有凋亡程序的細胞,C錯誤;
D、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故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的適度凋亡是有利的,
D正確。
故選D。
5.(2024屆?浙江寧波?十校一模)若某二倍體高等動物(2n=4),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精原細胞(DNA
被32P全部標記)放在不含32P的培養液中培養,形成如圖所示的1個細胞,圖中僅標明部分基因。不考慮
圖示以外的其它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示細胞形成的精子類型有4種
B.若形成圖示細胞只經歷過一次有絲分裂,則該細胞中含32P的核DNA有4個
C.圖示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2對同源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D.形成圖示細胞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染色體畸變
【答案】B
【分析】結合題干可知,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Cc,圖示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
合,結合圖中染色體上基因分布的情況可知,a所在的姐妹染色體與b所在的妹染色體發生了交換,二者為
非同源染色體,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染色體片段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的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詳解】A、圖中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A與c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與C在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
其基因型為AAaaBBbbCCcc,由題干可知,基因a所在的染色單體與b所在的染色單體發生了交換,則
產生的2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分別為AAabcc(A與c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b在姐妹染色單體上)和
abBBCC(a與C在同一條染色體上、b與C在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故圖示細胞形成的精子類型有4種,
分別為Abe、Aac、aBC、BbC,A正確;
B、該圖是減I后期,因此形成該細胞的過程中復制了2次,正常情況應該是有4個核DNA含32P,但因為
發生了易位,因此可能有4或5個核DNA含32p,B錯誤;
C、圖示細胞中的染色體已經發生復制,1條染色體上2個DNA分子,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該細胞
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2對同源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C正確;
D、結合題干可知,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Cc,圖示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結合圖中染色體上基因分布的情況可知,a所在的染色體與a所在的染色體發生了交換,二者為非同源染色
體,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染色體片段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的結構變異中的易位,D正確。
故選B。
02:國提升練靛力
6.(2024屆?浙江臺州?統考一模)細胞色素C在細胞呼吸過程中具有傳遞電子的作用,也可參與植物細
胞凋亡。植物感染病原體后,因氧氣還原成水不完全而產生過量的活性氧,從而引起細胞色素C釋放,誘
導植物細胞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還原成水會吸收大量能量
B.植物細胞凋亡過程可能需要液泡參與
C.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線粒體基質中
D.被感染的植物細胞發生細胞凋亡不利于病原體的清除
【答案】B
【分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
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
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
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詳解】A、氧氣還原成水主要是通過細胞有氧呼吸進行的,會釋放大量能量,A錯誤;
B、植物細胞凋亡過程可能需要液泡中的水解酶的參與,B正確;
C、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線粒體內膜中,C錯誤;
D、被感染的植物細胞發生細胞凋亡利于病原體的清除,D錯誤。
故選B。
7.(2024屆?浙江紹興?統考一模)人體不同細胞的壽命和分裂能力不同,癌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小
腸上皮細胞的壽命依次遞減,癌細胞可以無限增殖,紅細胞已經喪失分裂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腸上皮細胞壽命短,機體可通過調節細胞增殖的速率以維持其數量穩定
B.癌細胞表面的粘連蛋白減少或缺失,容易在組織間轉移
C.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成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不同
D.不同種類細胞壽命不同,是由基因編碼決定
【答案】C
【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
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
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3、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其中原癌基因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
生長和分裂的過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詳解】A、生物體內的細胞不斷地衰老和死亡,同時又有增殖產生的新細胞來代替它們。小腸上皮細胞壽
命短,機體可通過調節相應的細胞增殖的速率以維持其數量穩定,A正確;
B、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B正確;
C、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成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錯誤;
D、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不同種類細胞壽命不同,是由基因編碼決定,
D正確。
故選Co
8.(2024屆?浙江衢州麗水湖州?統考一模)在“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活動中,觀
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細胞如下圖箭頭處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甲乙
A.根尖培養時加入DNA合成抑制劑會使甲圖所示細胞數目增多
B.顯微鏡下觀察乙時期的細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體組型
C.丙圖所示細胞中的染色單體和核DNA數目是乙細胞的2倍
D.丁圖所示的時期,高爾基體分泌的囊泡會聚集形成細胞板
【答案】D
【分析】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解離(解離液由鹽酸和酒精組成,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漂洗
(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制片(該過程中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壓成
薄層,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和觀察(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
【詳解】A、根尖培養時加入DNA合成抑制劑會使間期所示細胞數目增多,圖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
A錯誤;
B、圖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但不能分辨染色體組型,B錯
誤;
C、丙圖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的著絲粒(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是圖乙細胞的2倍,
但核DNA數目不變,與圖乙細胞的DNA含量相同,且丙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C錯誤;
D、丁圖所示的時期為有絲分裂末期,該細胞中高爾基體分泌的囊泡會聚集形成細胞板,進而形成細胞壁,
因為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D正確。
故選D。
9.(2024屆?浙江杭州?統考一模)流式細胞儀可根據細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判斷細胞所處細胞周期的大
致階段。研究人員用某種抑制DNA復制的抗癌藥物處理體外培養的家鼠(2N=40)癌細胞,24小時后用流
式細胞儀檢測,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0o
)0
80o
a
0
s6o
m40O
200J\b
020406080100120
每個細胞中的DNA
相對否量
A.a、b峰之間的細胞正在進行DNA復制
B.a峰與b峰細胞的染色體數目之比為1:2
C.b峰細胞可能含有80條染色單體
D.b峰細胞數低于未用抗癌藥物處理組
【答案】B
【分析】分析題意,實驗目的是根據細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判斷細胞所處細胞周期的大致階段,用某種抑
制DNA復制的抗癌藥物處理體外培養的家鼠(2N=40)癌細胞,會使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的數目發生變化。
【詳解】A、在a峰與b峰之間細胞內的DNA在逐漸加倍,所以正進行著DNA分子的復制,A正確;
B、a峰與b峰細胞中發生了DNA分子復制,核DNA數目加倍,但染色體不變,B錯誤;
C、b峰的細胞中DNA含量加倍,可能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故可能含有80條染色單體,C正確;
D、用抗癌藥物處理后DNA復制被抑制,故b峰細胞數低于未用抗癌藥物處理組,D正確。
故選B。
10.(2024屆?浙江衢州麗水湖州?統考一模)某二倍體動物的基因型為AaXBY,如圖為其減數分裂某時
期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中表示的是2對同源染色體
B.該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C.與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基因組成為AaYY
D.產生該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結構變異
【答案】D
【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細胞移向兩極的染色體是相同的染色體,且著絲粒分裂,所以該
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該二倍體動物的基因型為AaXBY,說明在減一A/a基因發生了互換;圖中
一個A基因出現在含B基因的染色體上,說明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詳解】A、圖示中沒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
B、根據動物的基因型為AaXBY可知,該動物為雄性,該細胞不可能為第一極體,B錯誤;
CD、基因型為AaXBY的細胞經過間期DNA復制后處于減一時期時基因型為AAaaXBXBYY,由于該細胞
形成中既發生了交叉互換(基因重組的一種),又發生了易位(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該細胞的基因型
為AaXBAXB,因此,與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基因組成為aYY,C錯誤、D正確。
故選D。
:03:刷創新練素茱
11.(2024屆?浙江杭州?統考一模)如圖所示為某個高等動物體內三個不同時期的細胞模型,其中有一個
細胞經歷了一次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動物性別為雄性,圖示細胞均無染色單體
B.甲細胞可能是精原細胞,其子細胞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C.甲、乙、丙細胞的染色體組數依次為4、2、1
D.甲、乙、丙細胞的同源染色體對數依次為4、0、1
【答案】D
【詳解】據圖分析,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細胞是子細胞,但染
色體數目多了一條,據此分析作答。
【分析】A、判斷動物的性別可通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進行判斷,圖中細胞均不含
染色單體,但無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故無法判斷該動物的性別,A錯誤;
B、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可能能是精原細胞,其子細胞可能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B錯誤;
C、據圖可知,丙細胞中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則甲、乙、丙細胞的染色體組數依次為4、2、2,C錯誤;
D、同源染色體形態和大小相同,通常用不同顏色表示,甲、乙、丙細胞的同源染色體對數依次為4、0、1,
其中丙細胞的同源染色體是染色體變異所致,D正確。
故選D。
12.(2024屆?浙江寧波?十校一模)下圖表示人體部分組織細胞的形成過程。A細胞到單核細胞、血紅細
胞的幾種途徑中部分屬于人為調控過程。PU、GATA為兩種蛋白質,是細胞調控因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PU]因子的表達量
[GATA]
CM))B細胞卜、+使表達量上升
____、(單核細胞前體](血紅細胞前體自然發育
D[[GAT5正[PU]JUGAT^i=[PU]---?人為調控
----/\
[PU]>[GATA]/J'、、[GATA]>[PU]
@成纖維細胞
單核細胞血紅細胞
、二GAT%7
A.圖中ABCD四類細胞,分化能力最接近受精卵的是A
B.過程①發生了mRNA種類和數量的改變
C.過程②發生過中心體、染色體、核DNA的倍增
D.單核細胞能與血紅細胞相互轉化,說明自然發育中細胞分化是可逆的
【答案】D
【分析】細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種或一類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
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分化的細胞一般保持分化后的狀態,直至死亡;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
【詳解】A、受精卵分化能力很強,A細胞能分化形成單核細胞和血紅細胞,因此在圖中A、B、C、D四
類細胞里,分化能力最接近受精卵的是A,A正確;
B、過程①D細胞發生分化形成成纖維細胞,故該過程發生了mRNA種類和數量的改變,B正確;
C、過程②發生細胞分裂,故該過程發生過中心體、染色體、核DNA的倍增,C正確;
D、細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D錯誤。
故選D。
13.(2024屆?浙江紹興?統考一模)某植物一天中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比例)
的變化如圖甲所示,某人在12時取根尖經解離、漂洗、染色后制作裝片,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如圖乙所示。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謚
20
16
雪
182
%)4
A.細胞①中染色體纏繞重疊,可推測壓制裝片時用力不均勻
B.細胞②中染色體呈松散的染色質狀態,可推測DNA正在進行復制
C.若持續一段時間,可觀察到細胞③繼續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D.若調整取材時間,與細胞④相似的細胞可觀察到更多
【答案】D
【分析】1、在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區細胞。由于各個細胞的分裂是獨立進行的,
因此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看到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通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
體的存在狀態,就可以判斷這些細胞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如甲紫溶液,
舊稱龍膽紫溶液)著色。
2、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制作臨時裝片流程為:解離(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彼此分散開)一漂洗(洗
去解離液,便于染色體著色)一染色(用甲紫或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對染色體進行染色)一制片。
3、題圖分析:分析圖甲曲線可知,上午10時至14時,根尖細胞分裂旺盛期,上午12時左右細胞分裂最
旺盛。分析圖乙各細胞特點,細胞①中染色體的著絲粒集中分布在赤道板上,可判斷為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的細胞。細胞②中染色體呈松散的染色質狀態,可推測為處理有絲分裂前期的細胞。細胞③中染色體被拉
向細胞的兩極,可判斷為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細胞④體積增大細胞適度生長,可判斷細胞④為處于
有絲分裂間期的細胞。
【詳解】A、細胞①中染色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該細胞是一個染色體分布正常的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
A錯誤;
B、細胞②中染色體呈松散的染色質狀態,可推測該細胞已完成DNA復制且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B錯
誤;
C、該實驗所觀察的細胞都是死細胞,無法觀察到細胞的持續變化,C錯誤;
D、據圖分析,細胞④體積增大,細胞適度生長,可判斷細胞④為處于有絲分裂間期的細胞。圖乙所觀察的
根尖細胞取自12時左右,由圖乙可知,此時根尖細胞處于分裂最旺盛時期,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所占比例最
大。若調整取材時間,如早上8點,根尖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減少,與細胞④相似的細胞可觀察到更多,D
正確。
故選D。
14.(2024屆?浙江臺州?統考一模)科學家發現大部分的乳腺癌細胞都是雌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細胞會表
達雌激素受體a(ERa),而且雌激素會促進腫瘤的生長。藥物甲和藥物乙對乳腺癌都有療效,且兩者聯合
用藥效果更好。
實驗目的:驗證藥物甲和藥物乙對乳腺癌都有治療作用,且兩者聯合用藥效果更好。
實驗材料:人乳腺癌細胞懸液、生理鹽水配制的藥物甲、生理鹽水配制的藥物乙、生理鹽水、相應檢查裝
置。
(要求與說明:藥物濃度用量不作要求;用增殖率反映癌細胞活性,檢測具體方法不作要求)
(1)完善實驗思路:
①分組:取等量已知細胞密度的人乳腺癌細胞懸液,分別加入到含細胞培養液的四組
培養瓶中,然后置于.中培養。
②處理:A組:乳腺癌細胞懸液+生理鹽水;
B組:;
C組:;
D組:;
③檢測: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乳腺癌細胞數量并計算乳腺癌細胞的
(2)預測結果:請繪制一個柱狀圖表示實驗結果o
(3)分析與討論:
①雌激素可與位于腫瘤細胞(填部位)的雌激素受體a(ERa)結合,形成復合物。隨后該復
合物與DNA特定區域結合,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區塊鏈技術在寵物行業創新應用的廣闊前景
- 醫療信息共享平臺保護患者隱私的先鋒
- 家居新零售2025年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創新模式與智能家居產品市場潛力報告
- 供應鏈協同優化2025年制造業數字化管理風險控制研究報告
- 小學科學五年級環保教育專項計劃
- 湘教版四年級美術家長參與計劃
- 面向大規模網絡流量的機器學習模型構建與優化-全面剖析
- 教育軟件項目實施方案范文
- 生物多樣性驅動的區域經濟分析-全面剖析
- 聚焦2025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據治理與智能制造設備故障分析報告
- 安檢證高級測試卷附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官方答案及詳解)
- 廣告宣傳物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B43 3001-2024 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
- 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 JBT 14588-2023 激光加工鏡頭 (正式版)
- DL-T5001-2014火力發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程
- 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車 整機試驗方法(正式版)
- 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項練習知識(對聯)
- 2024-2030年中國順式1,4-丁烯二醇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第7課 珍視親情 學會感恩(教案)-【中職專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