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穩態與調節
目錄
一、基礎知識解讀
二、基礎知識分類歸納
【基礎知識J人的內環境與穩態
【基礎知識2】神經調節的方式與傳導
【基礎知識3】神經沖動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
【基礎知識4】激素調節
【基礎知識5】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
【基礎知識6】免疫調節
【基礎知識7】植物激素調節
三、最新模考題組練
某礎知識鬣噫
1、血糖平衡調節:(1)血糖來源和去路:來源有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
轉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轉化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2)調節機制:血糖升高時,
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時,胰島A
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使血糖升高。此外,腎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
2、體溫調節:(1)產熱和散熱:安靜時主要由肝臟等器官產熱,運動時主要由骨骼肌產熱;散熱主
要通過汗液蒸發、皮膚毛細血管散熱等方式。(2)調節過程:寒冷環境中,皮膚冷覺感受器興奮,通過傳
入神經傳至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一方面使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進代謝產熱,另一方面使皮膚血管收
縮、汗腺分泌減少,減少散熱;炎熱環境中,皮膚溫覺感受器興奮,使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增
加散熱。
3、免疫調節:(1)B細胞激活需要兩個信號的刺激,第一個信號:-些病原體和B細胞接觸;第二個
信號: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此外,還需要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
胞因子的作用。(2)B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
憶B細胞,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
(3)細胞毒性T細胞可以識別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又稱靶細胞)膜表面發生變化的分子,并分裂、分
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細胞因子能加速這一過程。新形成的細胞毒性T細胞在體液
中循環,可以識別并接觸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靶細胞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細胞壞死、細
胞凋亡),病原體暴露出來,抗體可以與之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掉。記憶T細胞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
會立即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迅速、高效的產生免疫反應。
4、植物激素調節補充:(1)生長素的運輸:包括極性運輸,即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是
主動運輸過程;還有非極性運輸,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
(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實例:頂端優勢,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頂芽產生的生長
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受到抑制;根的向地性,近地側生長素濃度
高,抑制生長,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使根向地生長。
【基礎知識11人的內環境與穩態
【典例分析1-1](2024.湖北麻城模擬)在“天宮”中生活的航天員的生理狀況,由地面指揮中心實時監測。
圖甲、乙和表丙測得了某位航天員的三項生理指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攝取葡萄糖溶液
圖甲進食后血糖的變化
溫度(七)
3Z4
3Z
3Z
3.2
36..0
36.
368
6
3.6
6..42024681012141618202224時間(h)
圖乙體溫的日變化
.0
液體胃液唾液血液腸液胰液
PH0.9-1.56.87.47.78.0
表丙體內液體的pH
⑴上述甲、乙、丙三項生理指標正常的是,屬于內環境指標的是o
⑵某病人胃口不好,醫生常用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該注射液配制過程中,氯化鈉濃度為
(質量分數),不能過高或過低,原因是
⑶由圖乙可得出的結論是o
⑷從表丙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顯差異,這反映了
解析:⑴圖甲、乙生理指標分別屬于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表丙生理指標為消化液的pH,不屬于
內環境的生理指標。⑵為了維持細胞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病人注射液應為血漿等滲溶液,如質量分數為
0.9%的氧化鈉溶液,防止因內環境滲透壓改變使細胞失水或吸水而變形,甚至影響其生理功能。⑶從圖乙
可知,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的不同時刻存在差異,但變化幅度不超過1℃。⑷表丙中不同消化液的pH
不同,說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適pH不同。
答案:(1)甲、乙、丙甲、乙(2)0.9%防止因內環境滲透壓改變使細胞失水或吸水而變形,甚至影響其
生理功能⑶正常人體溫在一日之內的不同時刻存在差異,但變化幅度不超過1℃(4)不同消化酶的最適
pH不同(合理即可)
【提分秘籍】
L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包括滲透壓、酸堿度、溫度。
2.通過化學分析的方法測得人體血漿的化學組成中,血漿蛋白含量約為無機鹽含量的7倍,但無機鹽在維
持血漿滲透壓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是血漿中蛋白質的量雖然很多,但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大,單位體積溶
液中蛋白質微粒數目少,產生的滲透壓小,因此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
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
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
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的滲透壓。正常人的血漿pH為7.35-7.45。血漿的pH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與它
含有HC03-、H2C03等物質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也
有變化,但一般不超過1
【典例分析1-2](2024?山東?新泰模擬)下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
C、D表示四種體液,①②表示有關的物質。請據圖回答:
(1)A-D中不屬于內環境成分的是[];[]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2)B體液是,經過循環它由匯入C中。B、C的成分相近,兩者最主要的差
別是o
(3)C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的含量有關;其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與它含有的
、HPCV-等離子有關。
(4)如果②代表5,由體外進入到組織細胞需要(系統)協助完成;機體維持穩
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
解析:(1)由圖可知,A是組織液、B是淋巴,C是血漿,D是細胞內液,A、B、C共同構成內環境,組織
液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2)B是淋巴,經過循環它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B、C的成分相近,兩者最主要的差別是血漿中
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2
(3)血漿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其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與它含有的HCOj、HPO4-
等離子有關。
(4)②代表0,。2由體外進入到組織細胞需要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協助完成;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
機制是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網絡。
【答案】D細胞內液A組織液淋巴左右鎖骨下靜脈C(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或B中蛋
白質含量很少)無機鹽、蛋白質HCO3-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網絡
【提分秘籍】
1.細胞外液與細胞內液共同構成體液,其中含量較多的是細胞內液,占到2/3。體液包括下列中的組織液、
淋巴液、細胞內液、血漿、腦脊液(組織液、淚液、淋巴液、細胞內液、胃液、血漿、腦脊液、唾液、汗
液)。
2.細胞外液即內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
3.體內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紅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血漿,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
是淋巴液和血漿。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淋巴液和組織液,毛細血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是血漿和組織液。
4.下列屬于內環境的成分的是氨基酸、葡萄糖、血漿蛋白、神經遞質、激素、無機鹽、尿素
(氨基酸、葡萄糖、載體、呼吸酶、血紅蛋白、血漿蛋白、神經遞質、激素、無機鹽、受體、尿素、RNA聚
合酶)。
【典例分析1-3](2024?安徽?池州市模擬)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如圖所示,
①②③④表示相關物質,I、n、m、W表示參與調節的系統,甲、乙、丙、丁表示四種體液,A、B表
示相關過程。請據圖回答:
(1)11表示系統,HI表示系統,維持機體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
(2)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和(填"甲""乙""丙"或"丁")。
⑶圖中乙、丙、丁三種體液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過敏反應會導致組織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引
起毛細血管通透性,血漿滲透壓_____________,引起(癥狀)。
⑷肝臟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場所,相對于肝臟內毛細血管靜脈端,動脈端的尿素含量______________(填“較
高"或"較低")。
解析:(1)由圖可知,I表示從外界吸收,表示消化系統,II表示與外界發生物質交換,表示呼吸系統,川
排出代謝廢物,重吸收有用的物質,表示泌尿系統,目前認為,維持機體穩態的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網絡。
⑵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淋巴和組織液,分別對應圖中的丁、丙。
⑶乙、丙、丁三種液體分別為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一般來說,乙(血漿)的蛋白質含量更多。過敏反應
會導致組織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通透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漿蛋白滲出,引起組織液滲透壓
相對升高,而血漿滲透壓相對下降,,就會造成組織液不斷增多,引起組織水腫。
⑷肝臟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場所,由于動脈是進入肝臟的血管,而靜脈是出肝臟的血管,因此,相對于肝臟
內毛細血管靜脈端,動脈端的尿素含量"較低”)。
答案:(1)呼吸泌尿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2)丙丁(順序不限)
⑶乙增大降低組織水腫
⑷較低
【提分秘籍】
1.手和腳有時會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血漿、組織液、淋巴液),水泡自行消失
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到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細胞內。
2.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可能有①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②過敏反應時,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漿蛋白滲出,組織液增加。③人體局部組織活動增加時,代謝產物增加,此時該組織的組織液滲透壓增
大④淋巴循環受阻等⑤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
【基礎知識2】神經調節的方式與傳導
【典例分析2-1](2024?天津?靜海二模)鉛中毒會影響青少年學習記憶,所以要減少攝食含鉛多的食物如
罐裝飲料、燒烤等。科研人員為驗證鉛對大鼠神經細胞有毒害作用,用如圖水迷宮進行實驗,60天后檢測
其學習記憶能力。
醋酸鉛溶液腦組織鉛AChE活性/到達原平臺
組別
濃度/g,L-l含量/g,gprot-lU-mgprot-1水域時間/s
①00.181.5622.7
②0.050.291.3723.1
③10.571.0826.9
④21.050.7636.4
實驗方法:將大鼠分為四組,飲用不同濃度的醋酸鉛溶液,讓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下隱蔽平
臺(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重復訓練4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
間,推測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強弱。
研究發現,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興奮性遞質,所以測定腦組織鉛含量多少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
性高低,也可以間接說明記憶能力強弱。[AChE活性檢測原理:AChE可將乙酰膽堿(ACh)水解為膽堿和乙
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表格可知,一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強。水迷宮實驗結論是。
(2)ACh這種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該處的體液是,然后ACh會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引發突觸后膜內的電位發
生—的變化。
(3)發揮效應后ACh在—的催化下水解,所以腦組織中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進而影響記
憶能力。
(4)短期記憶的形成與下的有關,不重復就會遺忘。因此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措施是
及時重復訓練,以此建立—o
解析:(1)根據表格信息可知,①組大鼠達到原平臺所需的時間最短,說明其學習記憶能力最強。根據表
格數據可以得出結論:鉛濃度增大,會降低大鼠的記憶力。
(2)突觸間隙充滿組織液,Ach是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引發突觸后膜由靜息
電位(內負外正)變為動作電位(內正外負),故膜內會發生由負到正的變化。
(3)發揮效應后Ach在AchE(乙酰膽堿酯酶)催化下可水解為膽堿和乙酸,所以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E
活細越低,Ach水解速度越慢,進而影響記憶能力。
(4)短期記憶的形成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尤其與大腦皮層下的海馬區有關,長期記
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需要經過多次重復訓練,建立更多的突觸,以轉化為長期記憶。
答案:①鉛會導致學習記憶能力下降組織液特異性受體由負到正AChE慢大腦皮層
海馬區新突觸
【典例分析2-2](2024?海南?三亞市調研)下圖是某動物離體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變化。
膜
電
位
(
毫
伏
)
時間(毫秒)
回答下面的問題: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o
(2)圖中a點測得的電位稱為電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圖中c表示動作電位的峰
值,影響其大小的主要因素是o
(3)寫出以離體神經纖維為實驗材料,探究c點大小與外界溶液中Na+濃度關系的實驗操作步驟,并預期
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步驟:
①置等梯度差的一系列不同濃度的生理鹽水溶液(神經纖維保持正常生理活性);
②把同種生物、生理狀態相同、功能完好的__________置于上面的生理鹽水溶液;
③,測量各組動作電位的峰值。
④預期實驗結果并得出實驗結論:0
解析:(1)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2)圖中a點是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故a點測得的電位稱為靜息電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
內負。動作電位的產生與鈉離子內流有關,故細胞外液的Na+濃度高低影響動作電位的峰值。
(3)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c點大小與外界溶液中Na+濃度關系的實驗,自變量是Na+濃度,因變量是c點大
小。實驗一般遵循對照原則和單因素變量原則,保持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
實驗操作步驟:
①置等梯度差的一系列不同Na+濃度的生理鹽水溶液(神經纖維保持正常生理活性);
②把同種生物、生理狀態相同、功能完好的離體神經置于上面的生理鹽水溶液;
③給予強度相等且適宜的刺激,測量各組動作電位的峰值。
④預期實驗結果并得出實驗結論:
隨著生理鹽水Na+濃度升高,動作電位峰值升高;動作電位峰值與細胞外液Na+濃度呈正比(或正相關)關
系。
【答案】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靜息外正內負
細胞外液的Na+濃度Na+離體神經給予強度相等且適宜的刺激隨著生理鹽水Na+濃度升高,動
作電位峰值升高;動作電位峰值與細胞外液Na+濃度呈正比(或正相關)關系
【提分秘籍】
1.在神經系統中,興奮是以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
2.靜息電位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靜息電位形成的機制是神經細胞外的Na+(Na+/K+)濃
度比膜內高,K+(Na+/K+)濃度比膜內低,而神經細胞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靜息時,膜主要對
K+(Na+/K+)有通透性,造成K+(Na+/K+)外流,使膜外的陽離子濃度高于(高于、低于)膜內。
3.當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Na+/K+)的通透性增加,Na+(Na+/K+)內流,這個部位
的膜兩側出現暫時性的電位變化,表現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而鄰近的未
興奮部位仍然是內負外正(靜息電位)。在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
這樣就形成了局部電流。
【典例分析2-3](2024,湖北咸寧模擬?)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系的部位,也是信息傳遞的重
要部位。突觸一般是依賴神經遞質傳遞信號的化學突觸(如圖甲,Ach為興奮性神經遞質),此外,在甲
殼類、魚類以及哺乳類動物的某些部位還存在著電突觸,電突觸以電流為信息載體(如圖乙,突觸前膜和
突觸后膜緊密接觸,離子通道相通)。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甲化學突觸乙電突觸
(1)圖甲中當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突觸小泡內的Ach通過這一運輸方式釋放到,
進而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膜電位的變化是o
(2)圖乙中,電突觸的結構基礎是兩個神經元的膜緊貼一起形成的,與化學突觸相比,電突
觸傳遞的兩個主要特點是和。
(3)異搏定是一種抗心律異常的藥物,為鈣通道阻滯劑,能夠減弱心肌收縮力,結合圖甲分析其作用機理:
(4)為了比較興奮在圖乙電突觸處的傳遞速度與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現用電表、刺激器、計時器等
設計實驗,實驗思路為:o
解析:(1)神經遞質以胞吐的方式釋放到突出間隙,圖甲中Ach為興奮性神經遞質,其與突觸后膜上的受
體結合,導致Na+內流,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
(2)據圖乙可看出,電突觸的結構基礎是縫隙接頭;電突觸的信號傳遞依靠電信號,而化學突觸的信號傳
遞借助于神經遞質,需要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因此電突觸的信號傳遞速度比化學突觸的信
號傳遞速度快。電突觸中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緊密接觸,由離子通道連接,結合圖示可知,興奮在電突觸
處的傳遞具有雙向性。
(3)據圖分析,Ca2+內流能促進突觸小泡與觸前膜融合并釋放Ach。使用鈣通道阻滯劑,會阻滯Ca2+內流,
使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的融合受影響,Ach釋放受阻,從而影響突觸處興奮的傳遞,減弱心肌的收縮力。
(4)根據所提供的實驗儀器,分別測量出興奮在圖乙電突觸處的傳遞速度與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
最后對得到的兩個數值進行比較即可,具體思路如下:將電表的兩個電極分別置于圖乙電突觸的前膜和后
膜上,在兩個電極的一側刺激神經某處使其產生動作電位,記錄兩個電極間電信號出現的時間差,從而計
算出電信號傳遞速度為Vi;再將電表的兩個電極保持相等距離置于神經纖維的兩個不同位點上,其他操作
同上,計算出電信號傳導速度為V2;最后比較V1和V2的大小關系得出結論。
【答案】胞吐突觸間隙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縫隙接頭傳遞速度快雙向傳遞(兩空可互
換)異搏定與Ca2+通道結合,阻滯Ca2+內流,影響突觸前膜釋放Ach,從而影響心肌收縮將電表的兩
個電極分別置于圖乙電突觸的前膜和后膜上,在兩個電極的一側刺激神經某處使其產生動作電位,記錄兩
個電極間電信號出現的時間差,從而計算出電信號傳遞速度為Vi;再將電表的兩個電極保持相等距離置于
神經纖維的兩個不同位點上,其他操作同上,計算出電信號傳導速度為V2;最后比較巧和丫2的大小關系得
出結論
【提分秘籍】
1.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觸。
2.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在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處,有許多突觸小泡。當軸突末
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它融合,這依靠膜的流動性,同時釋
放一種化學物質叫神經遞質。
3.神經遞質經擴散通過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相關受體結合,形成遞質一受體復合物,從而改變了突
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這樣,信號就從一個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到了另一個神
經元。隨后,神經遞質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進細胞,以免持續發揮作用。
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
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基礎知識3】神經沖動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
【典例分析3-1](2023?青海?西寧模擬)人的排尿是一種反射活動。回答下列問題。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會產生興奮。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
是O
(2)排尿過程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排尿反
射的初級中樞位于,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級中樞控制,該高級
中樞位于0
(3)排尿過程中,尿液還會刺激尿道上的,從而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進排尿,該現象屬
于調節。
解析:(1)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釋放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經擴散通過
突觸間隙,然后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興奮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正
是因為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所以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傳遞是
單向的。
(2)排尿過程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
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排尿反射的初級中樞位于脊髓;嬰幼兒由于大腦發
育尚未完善,不能控制排尿,經常會尿床;而成年人大腦發育完善,可以通過大腦皮層有意識地控制排尿。
說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級中樞控制,該高級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3)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排尿過程中,尿液進入尿道,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神經沖動沿傳入
神經再次傳到脊髓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這個現象屬于正反饋調節。
【答案】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反射弧脊髓大腦皮層感受器正反饋
【典例分析3-2](2024.湖南郴州調研)當股直肌受到牽拉時,能引發牽張反射,最終引起股直肌收
縮,此時位于股骨對側的半腱肌是舒張的。腱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肌腱中,能夠感受到肌肉張力的變化。腱
反射的效應與牽張反射的相反,所以也被稱為反牽張反射。腱反射的具體原理如圖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
題。
(1)反射的結構基礎是。腱反射的感受器是,神經中
樞位于,效應器是O
(2)有的反射與生俱來,有的反射需要經過訓練才能形成,據此可將反射分為兩種類型:
,牽張反射和反牽張反射都屬于前者。
(3)在牽張反射的基礎上,若股直肌受到的牽拉力量進一步加大,肌腱中的感受器會使抑制性中間神經
元被激活,進而通過運動神經元引起股直肌的,同時還會激活興奮性中間神經元,
引起半腱肌的收縮,這種調節的意義是
(4)長時間站立時,股直肌會逐漸疲勞,作用于肌腱的拉力會減小,進而(填“提高”或“降
低”)肌腱中的感受器產生興奮的頻率,最終引起股直肌收縮。腱反射與牽張反射相互配合,能夠無意識地
維持人體的姿勢。但人也能主動調節自身姿態,這表明軀體運動受以及腦干、脊髓的共同調控。
這些器官除了能夠調控軀體運動,還能調節內臟活動。止匕外,軀體運動還受的調控,它能夠
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內臟活動還受的調節,它是調節內臟活動的較高級中樞。
解析:(1)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圖可知,腱反射的感受器是高爾基腱器官,1b纖維為傳入神
經,神經中樞位于脊髓,運動神經元末梢及其支配的股直肌或半腱肌構成效應器。(2)根據反射是否生來就
有,可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3)在牽張反射的基礎上,若牽拉力量進一步加大,高爾基腱器官產生
的興奮使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被激活,進而通過與其形成突觸聯系的運動神經元,引起股直肌的舒張,同時
激活興奮性中間神經元,引起半腱肌的收縮,這種調節可以對抗肌肉的過度收縮或防止肌肉在較大張力下
的突然收縮,避免肌肉過度收縮造成損傷。(4)當長時間站立時,股直肌會逐漸疲勞,作用于肌腱的拉力會
減小,降低了高爾基腱器官的興奮性沖動發放,提高了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最終引起股直肌收縮并使姿
勢維持在合適的狀態。軀體運動受大腦皮層以及腦干、脊髓的共同調控。小腦能夠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
衡;下丘腦是大腦皮層下調節內臟活動的較高級中樞。
答案:(1)反射弧高爾基腱器官脊髓運動神經元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股直肌或半腱肌(2)非條件
反射、條件反射(3)舒張避免肌肉過度收縮造成損傷(4)降低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
【提分秘籍】
1.軀體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調控,脊髓是機體運動的低級中樞,大腦皮層是
最高級中樞。機體的運動在大腦皮層以及其他中樞的分級調節下,變得更加有條不紊與精準。
2.神經系統對內勝活動的調節節是通過反射進行的。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如脊髓、腦干下丘腦和
大腦),都存在著調節內臟活動的中樞。脊髓是調節內臟活動的低級中樞。大腦皮層對各級中樞的活動起調
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經系統不是(是、不是)完全自主。神經調節中存在(存在、不存在)反饋調節。
【典例分析3-3](2024.內蒙古模擬)為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與記憶的影響,將大鼠分為四組,其中一
組飲水,其余三組飲等量醋酸鉛溶液,60天后進行檢測。
檢測a:用如圖所示水迷宮(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進行實驗,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
下隱蔽平臺,重復訓練4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
檢測b:測定腦組織勻漿鉛含量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檢測原理:AchE可將乙酰膽堿(Ach)
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
入水點水面下隱蔽平臺
組別①②③④
醋酸鉛溶液濃度/(g?L-l)0.000.051.002.00
腦組織鉛含量/(g,gprot-l)0.180.290.571.05
AchE活性/(U?mgprot-1)1.561.371.080.76
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s22.723.126.936.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通過該指標可知第組大
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最弱。
(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
結合,引發突觸后膜發生__________變化。Ach發揮完效應后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通過檢測
單位時間內的__________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
(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填“快”或“慢”)。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的措施是,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系。長
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有關?
解析:(1)表中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第④組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
時間最長,說明學習記憶能力最弱。(2)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
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Ach發揮效應后在AchE的催化下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可與顯色劑顯色,
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膽堿的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3)由表可知,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E活性
越低,Ach水解速率越慢。(4)在迷宮實驗中,可通過重復訓練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系,使短時記憶轉換為
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答案:(1)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④(2)突觸間隙電位AchE膽堿(3)慢(4)重復訓練(或不斷重
復)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
【基礎知識4】激素調節
【典例分析4-1](2024.浙江杭州模擬)胰腺是哺乳動物的重要器官,科學家用胰腺進行科學實驗,探究
其重要功能。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斯他林和貝利斯剪取狗小腸并刮下黏膜,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發現提取液可
促進胰腺分泌胰液。該實驗驗證的假設是
(2)胰腺中大部分是胰腺細胞,其間散布著胰島,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分布其中,其分布方式為
(填“胰島A細胞、胰島B細胞分別集群形成胰島”或“胰島A細胞、胰島
B細胞及其他細胞混合集群形成胰島”)。
(3)胰腺中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調節糖代謝過程,這反映了細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的功能。
解析:(1)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剪取狗小腸并刮下黏膜,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發現提取液可促進胰腺分泌胰液。該實驗的目的是證明小腸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后的提取液可以促進胰腺分
泌胰液,故該實驗的假設是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一種化學物質調節胰液的分泌。(2)胰腺中大
部分是胰腺細胞,其中胰島A細胞、胰島B細胞及其他細胞混合集群形成胰島。(3)胰腺中胰島A細胞分泌
的胰高血糖素,可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調節糖代謝過程,這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
能。
答案:(1)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一種化學物質調節胰液的分泌(2)胰島A細胞、胰島B細胞
及其他細胞混合集群形成胰島(3)信息交流
【典例分析4-2](2024.江蘇調研)胰島B細胞是可興奮細胞,其細胞外Ca2+濃度約為細胞內的10000
倍,細胞內K+濃度約為細胞外的30倍。如圖1為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機制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葡萄糖
與二K+通道關閉通三胰島素
R化[導致。j
葡皤腦國邂*A*P升高'④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胰島素省湖地
GLUT4
力—薩PRL二_^^^細胞-膜
/昌戌促除二貧進葡萄糖
(1)由圖1分析可知,葡萄糖以的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通過被氧化分解后生成
ATP,ATP作為信號分子,與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識別位點結合,導致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進
而觸發,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多。該過程中胰島B細胞膜內電位發生的變化為
(2)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有多個成員,其中對胰島素敏感的為GLUT-4,其作用機制如圖2所示。
①GLUT1?3幾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由圖2分析,當胰島素與蛋白M結合后,經過細胞內信號轉導,引起
,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胰島素促進細胞內葡萄糖去向中的a和b指的是
解析:(1)由圖1可知,葡萄糖由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進入胰島B細胞,需要載體蛋白,不消耗能量,故運
輸方式為協助擴散。葡萄糖氧化分解使細胞中ATP含量升高,ATP作為信號分子,與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
的識別位點結合,導致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進而觸發Ca2+通道打開,Ca2+內流,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胰島B細胞興奮時,膜電位為外負內正,此時膜內電位發生的變化為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⑵①葡萄糖轉運
載體(GLUT)的作用是運輸葡萄糖,GLUT1?3幾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
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細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以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需要。②由圖2
可知,當胰島素與受體結合之后,經過細胞內信號轉導,引起含GLUT-4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通過囊泡
的活動增加了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4的含量,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進入細胞的
葡萄糖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供能,另外還可以在肝臟或肌肉細胞中合成糖原或在細胞內轉化為非糖物質,
故胰島素促進細胞內葡萄糖去向中的a和b指的是合成糖原和轉化為非糖物質。
答案:(1)協助擴散細胞呼吸(呼吸作用)Ca2+通道打開,Ca2+內流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2)①維持細
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②含GLUT-4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增加了細胞膜上GLUT-4的數量合成糖原
轉化為非糖物質
【提分秘籍】
1.凡是分泌物經由導管而流出體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稱為外分泌腺,凡是沒有導管的腺體,其分泌物即激
素直接進人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稱為內分泌腺。下列屬于外分泌腺的
汗腺、唾液腺、胃腺(汗腺、性腺、唾液腺、甲狀腺、腎上腺、胃腺)。
2.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促胰液素,它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作用是促進胰液分泌。
【典例分析4-3](2024.甘肅蘭州模擬)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TSH),會使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
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減少。對此現象的解釋有兩種觀點:
觀點一:這是TSH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
觀點二:這是TSH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
兩種觀點孰是孰非?探究實驗如下。
(1)實驗步驟:
①將生理狀態相同的小白鼠分為A、B兩組,測定兩組動物血液中的含量。
②用手術器械將A組小白鼠的(器官)切除,B組做相同的外傷手術,但不切除此器官。
③向A、B兩組小白鼠注射o
④在___________的環境條件下飼養。
⑤一段時間后,測定A、B兩組小白鼠血液中的含量。
(2)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若A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減少(或增加),B組小白鼠TRH的含量減少,則觀點____________正確。
②若A組小白鼠和B組小白鼠TRH減少的量相等,則觀點____________正確。
解析:(1)①由題意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TSH對下丘腦的作用是直接作用還是通過甲狀腺間接作用,
所以實驗分組后需要分別測定兩組動物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含量。②根據對照實驗的原
則,應將A組小白鼠的甲狀腺切除,B組做相同的外傷手術,但不切除此器官。③向A、B兩組小白鼠注射
等量的適宜濃度的促甲狀腺激素(TSH)。④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飼養。⑤一段時間后,測定A、B兩組小
白鼠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含量。(2)①若這是TSH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
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則A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減少,B組小白鼠TRH的含量減少,則觀點二正
確。②若這是TSH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則兩組小白鼠TRH減少的量相等,則觀點一正確。
答案:(1)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②甲狀腺③等量的適宜濃度的促甲狀腺激素(TSH)④相同且
適宜⑤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2)①二②一
【提分秘籍】
【基礎知識5】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
【典例分析5-1](2024.廣東順德調研)如圖為抗利尿激素調節腎小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變化示意圖,
圖中A、B、C代表不同的結構或物質,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轉運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腎小管上皮細胞之間通過結構A緊密連接而封閉了細胞間隙,能防止B(填名稱)和原尿混
合,維持二者的滲透壓梯度。
(2)腎小管上皮細胞中水通道蛋白在_________上合成,最終經過加工、包裝并轉移至囊泡膜
上。
(3)抗利尿激素與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C(填名稱)結合后,啟動a過程,使囊泡膜與管腔側細
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數量,從而使細胞膜。
(4)正常人一次飲用100mL清水,約過半小時后,尿量就開始增加。其調節過程是①一②一③。請從激素調
節和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特點的角度完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腔側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細胞膜的凹陷處集中,然后形成內陷囊泡,b過程增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解析:(1)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能封閉細胞間隙,這種結構能阻止組織液與管腔液體的交換。由題圖可知,
B是腎小管上皮細胞之間的液體,為組織液。腎小管上皮細胞之間通過結構A緊密連接而封閉了細胞間隙,
能防止組織液和原尿混合,維持二者的滲透壓梯度。(2)水通道蛋白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核糖體是合成蛋
白質的主要場所,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輸過程中還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3)由圖可知,抗利尿激素
與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啟動a過程,使囊泡膜與管腔側細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
通道蛋白數量,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細胞膜對水的通透性增強。(4)根據示意圖可知,當正常人一次飲用
100mL清水后,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導致抗利尿激素減少;管腔側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細胞膜的凹
陷處集中,然后形成內陷囊泡,b過程增強;管腔側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數量減少,降低了管腔側細胞膜對
水的通透性,導致尿量增加。
答案:(1)組織液(2)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3)(抗利尿激素)受體對水的通透性增強(4)①細
胞外液滲透壓下降,體液中抗利尿激素減少③管腔側細胞膜水通道蛋白數量減少,降低了管腔側細胞膜
對水的通透性,導致尿量增加
【提分秘籍】
Na+的濃度對于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對水和無機鹽的調節是基于保持細胞外液Na+
濃度,因此,水平衡和鹽平衡的調節過程密切相關,通常稱為滲透壓調節,主要是通過腎完成的。
10.當人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會升高(升高、降低),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
受到刺激。這個刺激一方面傳至大腦皮層,通過產生渴覺來直接調節水的攝人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腦分
泌(分泌、釋放)、垂體釋放(分泌、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對水分的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減少了尿量的排出,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趨向于恢復正常。
【典例分析5-2](2022?湖北?監利市模擬)人體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主要
依靠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如圖表示人體血糖濃度發生變化和人體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調節過程的示
意圖(A、B、C、D表示激素),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激素B的含量受、(填激素名稱)的調控,人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分泌激素以維持激素
含量的動態平衡,這是因為o
(2)血糖調節的過程中,胰島素主要通過促進來降低血糖。能夠刺激胰島B細胞的信息分子,除了葡
萄糖分子外,還有神經細胞分泌的,這說明血糖調節屬于調節。
(3)冷刺激時,機體可通過調節圖中激素(填編號)分泌量增加,使細胞內呼吸作用增強,從而增加
產熱,同時通過調節機體(寫出兩點)來減少散熱,維持體溫恒定。此時機體下丘腦合成分泌的抗利
尿激素的含量會(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原因是O
解析:分析題圖:圖中表示人體血糖濃度發生變化和人體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調節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
為甲狀腺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C為腎上腺素;D能作用于肝臟和肌肉,應為胰島素。
(1)激素B是由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由圖可知,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u作用于垂體,
甲狀腺激素反過來也會作用于垂體,因此激素B的含量受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調控。由
于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滅活,因此人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分泌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
衡。
(2)胰島素主要通過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來降低血糖;當血糖升高時,刺激下丘腦
的感受器,進而通過神經細胞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胰島B細胞使其分泌胰島素,同時血糖的升高也會直
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這說明血糖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3)寒冷環境下,A甲狀腺激素和C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明顯增加,使細胞呼吸增強以增加產熱量,同時機體
還可以通過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汗腺分泌汗液減少等變化以減少散熱,維持體溫恒定。此時
由于汗腺分泌汗液減少,體內含水量升高,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增加。
【答案】(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甲狀腺激素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
后被滅活
(2)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神經遞質神經-體液
(3)A、C##C、A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呼吸作用增強,汗腺
分泌汗液減少,體內含水量升高,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提分秘籍】
當血糖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胰島B細胞的活動增強,胰島素的分泌量明顯增加。體內胰島素水平
的上升,一方面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臟、肌肉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轉
變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這樣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
減少了血糖的來源,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水平。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的活動增強,胰高血糖
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主要作用于肝,促進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進人血液,促進非糖物質轉變成糖,使血糖
濃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血糖的平衡還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例如,當血糖含量降低時,下丘腦的某個區域
興奮,通過通過控制交感(交感、副交感)神經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量上升。另外,神
經系統還通過控制甲狀腺和腎上腺的分泌活動來調節血糖含量。
【典例分析5-3](2024?陜西省白河調研)下圖是人體內發生的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①?④代表不同的調
節方式,A?G代表不同的細胞或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人剛進入寒冷環境中,產熱量和散熱量分別(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結構C在反射弧中是oA、B兩種細胞中,細胞是G(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細胞,
做出上述判斷的理由是o
(3)若碘在F中參與激素的合成,則D參與合成的相關激素是。D通過E控制F的分泌活動體現了
調節。F分泌的激素進入血液后,可反過來調節D和E中有關激素的分泌,屬于調節。人體在發高燒
時,體溫上升期人體的④分泌增加,該過程的調節方式有(填“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或“神經
調節和體液調節”)。在接下來的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
熱量。
(4)人體激素調節的特點有=
解析:(1)由于人體與外界環境有溫差,外界環境溫度低,所以散熱量會加大,人體感受到寒冷刺激,也會
加大產熱器官的產熱量,所以產熱量和散熱量都增加。
(2)C能接受寒冷刺激,并且產生興奮,為感受器。A、B兩種細胞中只有B上存在于G分泌的激素結合的受
體,所以A、B兩種細胞中,B細胞是G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細胞。
(3)若碘在F中參與激素的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廊坊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二次月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煙臺科技學院《西方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理論物理概論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制圖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高等語言程序設計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市資陽區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漫畫角色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世界流行文化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師范江寧分校2025屆初三得分訓練(二)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南京農業大學《外國文學作品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變遷》《火山噴發》實驗說課 課件
- 2023年通管局安全員考試-培訓及考試題庫(導出版)
- GB/T 4857.22-1998包裝運輸包裝件單元貨物穩定性試驗方法
- GB/T 25074-2010太陽能級多晶硅
- GB/T 23842-2009無機化工產品中硅含量測定通用方法還原硅鉬酸鹽分光光度法
- GA/T 1217-2015光纖振動入侵探測器技術要求
- 特種陶瓷介紹課件
- 有機物污染(環境化學)課件
- 安全生產培訓合格證書樣本
- 繪制軸承座三視圖課件
- 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 五年級趣味數學社團1(第五周活動安排:圖形面積(二))人教新課標 (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