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文學常識知識匯總(重點版)考點歸納
1.了解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
2.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重點提示
一、文學常識
(一)上古神話
1.所謂神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所幻想出來的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
2.上古神話的生要內容有:
(1)解釋自然現象的: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盤古開天辟地。
(2)反映人類同自然斗爭的:鯀禹治水、后羿射日、精衛填海。
(3)反映社會斗爭的:黃帝戰蚩尤。
3.記載上古神話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經》、《莊子》等。
(二)兩漢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賈誼,又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其主要作品為《新書》。另有《吊屈原賦》等賦,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2.劉安,封淮南王。其主要作品為《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均出于此。
3.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其主要作品為《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
4.樂府民歌和賦樂。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后指所搜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發展的高峰。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著有《觀滄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論》及詩歌《燕歌行》等,曹植有《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等傳世。
2。“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于、阮璃、應場、劉楨。“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
3.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封武鄉侯。著有《諸葛亮集》,《出師表》即出于此。
4.干寶,字令升。主要作品為《搜神記》,《干將莫邪》、《東海孝婦》都出于此。《搜神記》是我國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之一,多為志怪故事。
5.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我國古代杰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傳世,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四)唐代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其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其主要作品為《詠柳》、《回鄉偶書》。
3.盂浩然,字浩然,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其主要作品為《過故人莊》、《春曉》等,集為《孟襄陽集》。
4.王維,字摩詰,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其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門飛鳥鳴澗》。蘇軾贊其作品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5.李白,字太白,人稱“詩仙”。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其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將進酒》、《望廬山瀑布》等。
6.杜甫,字子美,與李白齊名,人稱“詩圣”。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其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結為《杜工部集》。
(五)宋代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其主要作品為《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為《范文正公集》,屬豪放派。
2.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公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主要作品為《赤壁賦》、《石鐘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詩文結為《東坡七集》,詞則有《東坡樂府》。
4.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其主要作品為《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為《王臨川集》。
5.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其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中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傳世。
6.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其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她是古代最重要的女詞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7.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并稱“蘇辛”,人稱“詞中之龍”。其主要作品為《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魚兒》、《永遇樂》、《清平樂》等。宋詞中成就卓越者,繼承并發展了蘇軾的豪放詞風,開拓了詞的表現范圍。
(六)元代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關漢卿,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其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2.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主要作品為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其為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這是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七)明代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施耐庵,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對后世農民起義產生了巨大影響。
2.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
3.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其主要作品《西游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4.蘭陵笑笑生,主要作品為《金瓶梅》,抨擊當時統治階級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會晚期的黑暗。
(八)清代文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洪異,字昉思,號稗畦。其主要作品為《長生殿》,描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2.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云亭山人。其主要作品為《桃花扇》。
3.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其主要作品為《聊齋志異》。
4.吳敬梓,字敏軒,晚年號文木老人。其主要作品為《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其主要作品《紅樓夢》(高鶚續后40回)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高峰。
二、外國文學史
(一)古希臘
1.荷馬
作品/論著: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奧德修紀);
體裁:史詩;
備注(地位/意義):歐洲敘事詩的典范,后世作家探索素材、借鑒藝術技巧的源泉。
2.赫西奧德
作品/論著:《工作與時日》;
體裁:敘事詩;
備注(地位/意義):流傳下來的最早一首以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的長詩。
3.伊索
作品/論著:《伊索寓言》;
體裁:寓言;
備注(地位/意義):對法國拉封丹、德國萊辛、俄國克雷洛夫等寓言作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4.柏拉圖
作品/論著:《文藝對話集》;
體裁:對話體;
備注(地位/意義):希臘文學作品中出色的散文作品,對歐美一些重要的文藝創作者、理論家產生影響。
5.亞里士多德
作品/論著:《詩學》;
體裁:美學論著;
備注(地位/意義):西方第一部系統的文藝理論著作,為西方文藝理論中現實主義的發展奠基。
6.埃斯庫羅斯
作品/論著:《俄瑞斯忒斯》三部曲(阿伽門農、奠酒人、復仇)、《普羅米修斯》三部曲;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在內容和形式上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希臘悲劇作出創造性貢獻,因而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
7.索福克勒斯
作品/論著:《俄狄浦斯王》;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索福克勒斯被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其創作標志著希臘悲劇進入成熟階段,《俄狄浦斯王》被亞里士爹德稱為“十全十美的悲劇”。
8.歐里庇得斯
作品/論著:《美狄亞》;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歐里庇得斯被稱為“舞臺上的哲學家”。
9.阿里斯托芬
作品/論著:《阿卡奈人》、《鳥》;
體裁:喜劇;
備注(地位/意義):“喜劇之父”。
(二)古羅馬
1.普勞圖斯
作品/論著:《孿生兄弟》、《一罐金子》;
體裁:喜劇;
備注(地位/意義):《孿生兄弟》是莎士比亞《錯誤的喜劇》的題材來源,《一罐金子》是莫里哀《慳吝人》的創作來源。
2.泰倫斯
作品/論著:《婆母》;
體裁:喜劇;
備注(地位/意義):嚴肅文雅的風格受到貴族文人的贊賞。
3.維吉爾
作品/論著:《埃涅阿斯紀》;
體裁:史詩;
備注(地位/意義):《埃涅阿斯紀》是世界上第一部“文人史詩”;維吉爾更被稱為“繼往開來的詩人,自覺的藝術家”。
4.賀拉斯
作品/論著:《詩藝》;
體裁:詩簡;
備注(地位/意義):對后來古典主義文藝理論產生很大影響,為歐洲古典主義作家繼承。
5.奧維德
作品/論著:《變形記》;
體裁:神話;
備注(地位/意義):“神話詞典”,古希臘、羅馬神話總集。
6.塞內加
作品/論著:《特洛伊婦女》、《美狄亞》;
體裁:悲劇;
備注(地位/意義):古羅馬最重要的悲劇作家。
(三)中世紀意大利
但丁
作品/論著:《神曲》;
體裁:長詩;
備注(地位/意義):《神曲》稱為“神圣的喜劇”,它的出現使得意大利文學躍居當時歐洲文學的前列。但丁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四)文藝復興時期
1.彼特拉克
作品/論著:《歌集》;
體裁:抒情詩;
備注(地位/意義):十四行詩為歐洲抒情詩開辟道路。彼特拉克被稱為“文藝復興之父”。
2.薄伽丘
作品/論著:《十日談》;
體裁:短篇小說集;
備注(地位/意義):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開歐洲近代短篇小說先河。
3.馬丁?路
作品/論著:翻譯《圣經》;
體裁:譯作;
備注(地位/意義):“不但清掃了教會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而且也清掃了德國語言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
4.蒙田
作品/論著:《隨筆集》;
體裁:散文;
備注(地位/意義):對同時代莎士比亞、培根及17、18世紀法國文學產生深遠影響。
5.拉伯雷
作品/論著:《巨人傳》;
體裁:長篇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標志法國長篇小說的發端。拉伯雷更是通曉多種文字的人文主義“巨人”。
6.塞萬提斯
作品/論著:《堂吉訶德》;
體裁:長篇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堂吉訶德》是西班牙文學“黃金時期”的藝術高峰,歐洲近代長篇小說的奠基作,宣告了騎士小說的終結,開創反映現實生活的長篇敘事性文學作品。塞萬提斯更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
7.洛佩?德?維加
作品/論著:《羊泉村》;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奠基人。
8.托馬斯?莫爾
作品/論著:《烏托邦》;
體裁:對話體幻想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世界上第一部空想社會主義小說。
9.莎士比亞
作品/論著:《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雅典的泰門》《暴風雨》;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杰出的代表。
(五)17世紀
1.本?瓊生
作品/論著:《煉金術士》《人人高興》《狐貍》;
體裁:喜劇;
備注(地位/意義):從自己時代的社會生活中尋找創作素材,他的戲劇的主題和背景總是緊扣時代的脈搏。
2.彌爾頓
作品/論著:《失樂園》;
體裁:詩歌;
備注(地位/意義):文藝復興運動與啟蒙運動之間的橋梁。
3.拉辛
作品/論著:《安德洛瑪刻》;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發展的巔峰。
4.莫里哀
作品/論著:《太太學堂》《偽君子》《唐璜》《恨世者》《慳吝人》《喬治?唐丹》《無病呻吟》;
體裁:喜劇;
備注(地位/意義):古典主義喜劇代表作家。他的《太太學堂》標志著古典主義喜劇的誕生。
(六)18世紀
1.丹尼爾?笛福
作品/論著:《魯賓遜漂流記》;
體裁:寫實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奠基人。
2.約拿丹?斯威夫特
作品/論著:《格列佛游記》;
體裁:諷刺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諷刺小說代表作家。
3.亨利?菲爾丁
作品/論著:《湯姆?瓊斯》;
體裁: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散文滑稽史詩”,《湯姆?瓊斯》代表了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是英國小說史上劃時代的杰作。
4.孟德斯鳩
作品/論著:《波斯人信札》;
體裁: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法國第一個啟蒙作家。《波斯人信札》則是法國啟蒙文學的第一部重要文學作品和最早的一部哲理小說,并為這類新型文體開辟了道路。
5.伏爾泰
作品/論著:《凱撒之死》《查伊爾》;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法蘭西思想之父。
6.盧梭
作品/論著:《愛彌兒》;
體裁:哲理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
7.歌德
作品/論著:《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
體裁:書信體、詩劇;
備注(地位/意義):《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第一部在國際上引起轟動的文學作品,《浮士德》被認為是與《神曲》齊名的史詩性巨著。因此,歌德將德國文學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對歐洲文學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七)19世紀
1.拜倫
作品/論著:《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和《唐璜》;
體裁:詩劇;
備注(地位/意義):抨擊封建專制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現象,塑造追求個人幸福、愛情、自由的人物。人稱“拜倫式英雄”。其書被譽為“諷刺現代社會積弊”的百科全書。
2.雪萊
作品/論著:《西風頌》;
體裁:詩劇;
備注(地位/意義):體現了一種真正的樂觀主義浪漫精神。
3.巴爾扎克
作品/論著:《人間喜劇》;
體裁: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展示了19世紀前期整個法國的社會生活,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
4.列夫?托爾斯泰
作品/論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體裁:小說;
備注(地位/意義):將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對世界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八)現代
貝克特
作品/論著:《等待戈多》;
體裁:戲劇;
備注(地位/意義):世界戲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第三章藝術常識考點歸納
1.了解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
2.了解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并能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
重點提示
一、藝術鑒賞
藝術鑒賞,又稱藝術欣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美享受活動,也是人們通過藝術形象(意境)去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在藝術鑒賞過程中,感覺、知覺、表象、思維、情感、聯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異常活躍。
基本要領:“入乎其內”:一種難得的情感共鳴。“出乎其外”:一種難得的感悟能力。“入內”與“出外”是彼此融合的心靈狀態。
二、藝術常識
(一)美術、建筑
1.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西安半坡村的石器都是比較精致的磨制石器。
2.《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的作品。
3.東晉時期顧愷之提出繪畫要“以形寫神”,南齊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了“繪畫六法”,第一條就是“氣韻生動”。
4.法國19世紀畫家米勒的代表作品為《拾穗者》和《時裝美女》。
5.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為巴爾扎克創作雕像為《巴爾扎克像》。
6.《照夜白圖》是唐代的韓于的作品。
7.《歷代名畫記》是唐代美術理論家張彥遠的作品。
8.《秋郊飲馬圖》是元代畫家趙孟的作品。
9.《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
10.帕提農神廟是為保護雅典娜建造的,也是平民百姓歡慶節日的廟宇。
11.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中發現的史前壁畫上,有20多個舊石器時代動物的形象,其中包括野牛、野豬、母鹿等。
12.我國現存最早的巖畫是江蘇省連云港市郊錦屏山的將軍崖巖畫,屬于新石器時期,距今有三、四千年歷史。主要內容為人畫、獸面、農作物以及各種符號。
13.在距今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國猿人居住的周口店山洞口,遺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十分粗糙的打造石器。
14.原始民族喜歡紅色一類的強烈色調,山頂洞人在他們同伴的尸體旁撒上抗物質的紅粉,山頂洞人裝飾品都是紅色。
15.19世紀以來,在歐洲的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發現了不少史前洞穴壁畫,如著名的阿爾塔米拉洞穴、拉斯科克斯洞穴等。
16.《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是達?芬奇的作品,《西斯廷圣母》是拉斐爾的作品。
17.20世紀20年代在歐洲美術界出現了西班牙畫家達利的油畫《記憶的永恒》。
18.象征主義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美術方面則以法國畫家摩羅,德國畫家勃克林等人為代表。
19.佛教四大名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
20.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的杰出作品是西斯庭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西斯庭教堂中另一幅祭壇畫《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的作品,拉斐爾在梵蒂岡為教皇簽字大廳繪制的三幅壁畫為《雅典學院》、《巴那斯山》和《圣典辯論》。
21.四川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于樂山市南岷江東岸的凌云山上,因此又名凌云大佛。
22.北京的雍和宮內著名的檀香木彌勒佛像,高26米,是我國最大的木刻佛像之一。
23.我國現存的石窟古跡約有120多處,其中最負盛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其中壁畫中的《鹿王本生圖》、《張議潮夫婦出行圖》、《維摩詰像》等以及云岡石窟的大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等,堪稱我國繪畫、雕塑的精品。
24.雕塑家必須掌握刻、鏤、鑿、琢、塑、鑄等各種技藝。
25.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畫大師范寬的作品有《臨流獨釣圖》、《雪山蕭寺圖》和《雪景寒林圖》。
26.繪畫史上流傳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講的是曹仲達的人物畫,其畫挺勁有力,畫中人物衣衫緊窄貼肉;而吳道子的人物畫,神采飛揚,畫中人物衣服寬松、裙帶飄舉,富有運動感。
27.京劇中的“四功”指的是唱(唱腔)、念(念白)、做(動作)、打(武打)。“五法”是口法(發聲)、眼法(眼神)、手法(手勢)、身法(腰身)、步法(臺步)。
28.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畫家蘇里科夫是著名的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是《女貴族莫洛卓娃》。
29.法國19世紀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青蛙塘》和《日出》。
30.南齊書法家王憎虔(qian)提出“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
31.唐代書法家張懷瓘(guan)把書法藝術分為神、妙、能三品,認為“風骨神氣者居上”。
32.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蒂奇教堂內保存著米開郎基羅的四件大理石雕刻,即《晨》、《暮》、《晝》、《夜》。
33.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代表作品為《格爾尼卡》。
34.南宋畫家米友仁的傳世名作是《瀟湘奇觀圖》。
35.中國古典園林可以分為北方大型皇家園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園林兩大類,前者如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等,后者如蘇州拙政園、留園和上海的豫園等。
36.唐代大書法家張旭被譽為“草圣”。
37.清初著名畫家朱耷,別號“八大山人”,《荷花水鳥圖》是他的作品。
38.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擅長畫竹,是揚州八怪之一,他以文人畫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風竹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9.法國畫壇浪漫主義的先驅席里柯的著名油畫是《梅杜薩之筏》。
40.《清濟貫河圖》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石谷的作品。
41.法國古典主義畫家路易?大衛最著名的作品是《馬拉之死》。
42.建筑首先應當具有實用性,并且應當具有審美性和藝術性。例如,北京的故宮、西藏的布達拉宮、南京的中山陵、巴黎圣母院、美國流水別墅、悉尼歌劇院等。
43.建筑史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幾乎反映了整個中世紀時代社會生活的復雜內容,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
44.1931年在紐約落成的帝國大廈是第一座超過101層的摩天大樓。
45.當代最有名的核雕工藝品是《夜游赤壁》。
46.宋代書法出現了蘇、黃、米、蔡四大家。
47.宋代米芾稱自己是“刷”字,稱蔡襄是“勒”字,黃庭堅是“描”字,蘇軾是“畫”字。
48.人們常說的“顏筋柳骨”,就是對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書法作品不同風格的評價。
49.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是他為追祭以身殉國的侄子所寫的。
50.人們將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宣紙被稱為“紙壽千年,墨韻萬變”、“文房之寶,藝術之光”。
51.我國的毛筆現在包括羊毫、兼毫、紫毫、狼毫等四大類。
52.著名的“徽墨”即有漆煙、油煙、全煙、松煙。
53.“四大名硯”包括端硯、歙硯、洮硯、澄硯。
54.雅典勝利女神廟是采用愛奧尼亞柱式的建筑。
55.宙斯神廟是采用科林斯柱式的建筑。
56.距今2400年前的古希臘帕提農神廟,采用了雄渾剛健的多立克柱式。
57.青銅器紋飾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殷商時期的青銅器大多是獸面紋又“饕餮”紋。
58.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帛畫,是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帛畫《人物龍鳳圖》[又稱《人物夔鳳圖》]。
59.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的陶器畫,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作品。
60.魏晉六朝時期出現了“六朝三杰”,即東晉的顧愷之、南朝宋的陸探微和梁的張僧繇。這個時期的人物畫家,涌現出了被后世尊為“畫圣”的吳道子,以及擅長歷史畫月肖像畫的閻立本。
61.元代四大家:是籀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
62.明代四大家:又稱“吳門四家”,指在蘇州從事繪畫活動的畫家沈周、文征明、唐寅(yin)、仇英。
63.四大名僧:明末清初四位削發為僧的畫家,即石濤、八大山人、石谿(xi)、弘仁。
64.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家、雕塑家喬托,創作了許多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宗教畫,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和現實主義畫派的鼻祖。
65.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壇三杰”的是米開朗基羅(《創世紀》)、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和拉斐爾(《西斯廷圣母》)。
66.尼德蘭的魯本斯代表作是《阿馬松之戰》。
67.俄國“巡回畫派’’列賓的主要作品有《伏爾加河纖夫》、《伊凡?雷帝殺子》;蘇里柯夫的主要作品有《近衛軍臨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佐娃》。
68.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組雕包括《馬踏匈奴》、《躍馬》、《臥馬》、《臥虎》、《石人》等十余件作品,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傳世佳作。
69.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規模空前、氣勢磅礴,陶俑陶馬總計有六千余件,組成威武雄壯的軍陣。
70.東晉時期的戴逵父子被后世學者看做是中國佛像雕塑的奠基人。
71.唐代雕塑大師楊惠之被稱為“塑圣”,與“畫圣”吳道子齊名。
72.希臘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擲鐵餅者》和菲狄亞斯的名作《命運三女神》都是舉世矚目的雕塑佳作。
73.古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維納斯像》,又稱《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因1820年發現于愛琴海中的米洛斯島而得名。
74.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為故鄉佛羅倫薩創作的大理石雕像《大衛》,成為文藝復興時代英雄的象征。
75.法國現實主義流派大師羅丹以《巴爾扎克像》、《加萊義民》、《思想者》、《地獄之門》、《青銅時代》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將西方雕塑藝術推向新的高峰。
76.意大利的著名攝影家喬?洛蒂拍攝了《周恩來》,畫面上周總理坐在沙發上沉思,作者抓住了這一富于特征的姿態和表情,表現了周恩來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風范。
77.《二次大戰時的丘吉爾》是加拿大著名攝影家卡希的攝影作品。
78.《太白行呤圖》是南宋著名人物畫家梁楷的代表作,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是《潑墨仙人圖》。
79.我國現存最精致的金銀錯工藝品,是河北定州出土的《狩獵紋車飾》,它是漢武帝時代的作品。
80.1973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建成了悉尼歌劇院。
(二)音樂
1.音樂基本知識
(1)音
音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動27—4101次的范圍內。音的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取決于物體的振動。
(2)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覺特性。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的。
(3)共鳴
共鳴指的是一種振動。當一個發音體振動時,引起了其他物體的振動,并發出了聲音,產生了共鳴。
(4)基音
物體振動時所發出的頻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為泛音。基音決定音高。
(5)泛音
除了發音體整體振動產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為標準,其余1/2、1/3、2/4等各部分也是同時
振動,是泛音。泛音的組合決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確地感到基音的響度。樂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
音高是用一秒鐘的振動的次數來表示的。頻率高則音高,頻率少則音低。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音“a”,是每秒振動440次的聲音。
(7)不定音高
樂曲中所采用的沒有明確音高的聲音叫不定音高。實為噪聲,原不屬于樂章范圍。現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鋸木聲、折紙張聲、打字聲、掃地聲、敲擊聲、噓聲、呼嘯聲等等。
(8)音名
音名指西洋樂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稱。這些名稱沒有統一,在各個國家是不同的。被廣泛采用的是:CDEFGAB。
(9)唱名
唱名是指音階上各音的名稱。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1、61a、7si。大調的主音用1do,小調的主音用61a。
(10)音域
人聲或樂器所能達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間的范圍就叫音域。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
(11)調式
據以構成樂曲的基礎音列。其中一音為中心音,其余各音與該中心音具有依存關系。調式的中心音稱為“主調音”。以主調音的音高表示調式,謂之“調性”。樂曲之構成而無一定的調性基礎者,謂之“無調性”;同時以兩種調性為基礎者,謂之“多重調性”。
(12)主調音樂
復調音樂及單調音樂的對稱。多聲部音樂的一種。以一個聲部作旋律(曲調)進行,其余聲部居于和聲襯托的地位。
(13)單調音樂
單旋律的音樂。復調音樂及主調音樂的對稱。即不附帶任何對位聲部、襯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條單純的旋律線。古代音樂及大多數民歌,都是單調音樂。
(14)復調音樂
單調音樂及主調音樂的對稱。由兩個以上各自獨立而又根據和聲法則同時進行的聲部組成的音樂。其性質與“對位音樂”基本相同。
(15)音階
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而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16)半音音階
相鄰二音的間距為“半音”,謂之“半音音階”。
(17)全音音階
相鄰二音的間距皆為“全音”,謂之“全音音階”。
(18)五聲音階。”
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于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1、1a、(do)。
(19)七聲音階
八度內有七音,就稱為“七聲音階”。
(20)大調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其相鄰二音的間距分全音與半音兩種。其音階除第三、四兩音間與第七、八兩音間為半音外,其余均為全音。大調的色彩較為明朗。
(21)小調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現代小音階”四種形式。小調的色彩一般較大調黯淡,常用來表達悲哀、憂郁的情緒。自然小調(小音階)的二三兩音間與五六兩音問為半音。
(22)轉調
樂曲在進行中變換調性。轉調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簡單的轉調常在近關系之間相轉。
(23)音程
指兩音之間的距離。計算音程的單位稱“度”,兩個音之間包括幾個音節就稱幾度。度數相同的音程又因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數目不同而有純、大、小、增、減等區別。
(24)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根據協和的程度,音程可分為完全協和音程(純1、4、5、8度)和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3、6度)。
(25)主音
調式音階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音律的一種。把一個八度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鋼琴、豎琴等樂器均按此律定弦。
(26)半音、全音
將一個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為半音,兩個半音相當于全音。半音相當于小二度,全音相當于大二度。
(27)純律
與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階中各音與主音的關系均為純音程。由于這樣形成的半音無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隨便轉調,現已被歷史所淘汰。
(28)十二音體系
現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奧地利作曲家勛柏格于1921年創立。作曲家放棄傳統的調式、調性與和聲體制,將半音音階中的十二個音任意排成一個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處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現過,否則任何一個音不得重復。
(29)和聲
不同高度的樂音同時發聲,謂之和聲。和聲學的研究對象為:和弦的結構、和弦的連續法則、和弦在樂曲上的功能屬性。和聲學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30)和弦
和聲的結構單位。在自然音階的和聲體系中,和弦由音階上各音連續三度疊置而成。三音疊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組成;其屬七和弦,由G、B、D、F四音組成。
(31)變和弦
和弦的組成音中有不屬于同調性的音出現,謂之變和弦。變和弦常作為轉調的準備。
(32)聲部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樂曲中同時進行的各旋律線。如弦樂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個聲部;混聲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個聲部。
(33)復對位
凡對位音樂的各聲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統稱為復對位。復對位按聲部數量可分為二重對位、三重對位、四重對位等。
(34)平行五度
樂曲的兩個聲部隔開純五度作平行進行。15世紀以來,在對位與和聲上都規定應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現。
(35)平行減七和弦
和弦進行的方式之一。減七和弦由四個音連續小三度疊置而成,其特點是無明確的傾向性,減七和弦連續出現而不加解決,就是“平行減七和弦”。
(36)節拍
樂曲中周期性出現的節奏序列。
(37)力度
力度指演奏、演唱樂曲時音響的強度。以力度記號表示,如f(強)、p(弱)、<(漸強)、>(漸弱)等。
(38)華彩段
插于樂曲尾處的輝煌的即興演奏段落。由獨奏者即興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與演奏家常為他人的作品寫定華彩段。
(39)節奏
構成樂曲的基本因素有樂音的高度、樂章的時值(包括休止)、樂音的強弱三種。表現于時值與強弱方面的,即樂音的有規律的輕重緩急,稱為節奏。
(40)不對稱節奏
又稱“復節奏”。在同一樂句或小節中,各聲部的節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節中,組成各節拍的時值不相一致。廣義言之,復調音樂都屬于奇異節奏。現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異節奏,是一種高度復雜化的節奏。
(41)調號
變化記號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這時候這個變化記號就被稱之為調號。
(42)旋律
又稱曲調,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長短和強弱關系而組成的音的線條。它是塑造音樂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樂的靈魂。
(43)樂音體系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44)美聲唱法
聲樂表演風格之一。18世紀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質的優美、自然與歌唱表演的華麗、輝煌,而忽視詞意和感情等的表達。以運用美聲唱法著稱的作曲家有貝里尼、多尼采蒂、羅西尼等人。他們所作的歌劇常稱為“美聲歌劇”。
(45)配器
作曲法的組成部分之一。指器樂合奏曲中各種樂器的配合。其內容要點為各類樂器性能、各類樂器的音色對比與配合效果、樂曲原音響統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寫作之外,亦常用于現成樂曲配器,如將鋼琴曲、重奏曲等,改編為管弦樂曲。
(46)切分音
變換小節中強弱拍位置的一種節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休止強拍位置;弱拍音改為強拍。
2.音樂常識
(1)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有節奏、節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和聲、復調等,其中以節奏、旋律、和聲三要素最為重要。
(2)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它是以音響的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想象聯想、理解認識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欣賞音樂一般可分為知覺的欣賞、情感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三個層次。
(3)聲樂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重唱、對唱、合唱、輪唱等。聲樂曲的體裁形式有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諷刺歌曲、詼諧歌曲、搖籃曲等。
(4)大合唱是大型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等形式。組歌是由許多歌曲組成的一種聲樂套曲形式。
(5)器樂的表演形式有獨奏、齊奏、重奏、對唱、合奏等。器樂曲的體裁形式有交響曲、組曲、協奏曲、序曲、室內樂、前奏曲、進行曲、幻想曲、奏鳴曲、回旋曲、變奏曲等。
(6)常見的民族樂器有笛子、二胡、板胡、箏、嗩吶、揚琴、柳琴、三弦、琵琶等。
(7)民族樂隊常見的編制形式有民族管弦樂隊、絲竹樂隊、吹打樂隊、蘆笙樂隊等,其中以民族管弦樂隊最常見。民族管弦樂隊又分為管樂器組、弓弦樂器組、撥弦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四個部分。
(8)西洋管弦樂隊共分為木管組、銅管組、弦樂組和打擊樂組四個部分。常用的樂器有:木管組——長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大管等,銅管組——小號、圓號、長號、大號等,弦樂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9)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詩歌)、舞臺美術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歐洲歌劇最早源于16世紀的意大利,它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及重唱、合唱、序曲、問奏曲、舞蹈場面及說白等藝術形式所組成。歐洲歌劇的典型代表作有《卡門》(比才作曲)《茶花女》(威爾第作曲)《伊凡?蘇薩寧》(格林卡作曲)等;中國歌劇的典型代表作有《白毛女》《劉胡蘭》《洪湖赤衛隊》《江姐》等。
(10)舞劇是一種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法,綜合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形式,表現特定的人物和戲劇情節的舞臺表演藝術。歐洲稱為芭蕾舞劇。古典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有柴可夫斯基的三部名作《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中國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
(11)戲曲是我國的傳統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表演等各種因素的綜合性藝術。
(12)京劇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現代京劇的代表劇有《智取威虎山》《紅燈記》。
(13)我國的曲藝音樂品種相當豐富,一般可分為鼓詞、彈詞、道情、牌子曲、琴書五大類。
(14)中國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
(15)《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性古曲,全曲共分為十段: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云深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和尾聲。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17)聶耳,云南玉溪人,原名聶守信,是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賣報歌》《大路歌》《畢業哥》《義勇軍進行曲》及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18)冼星海,廣東番禺人,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代表作有歌曲《黃河大合唱》《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游擊軍》等500多首,交響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戰》,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19)賀綠汀,湖南邵東人,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游擊隊歌》《嘉陵江上》、管弦樂曲《晚會》《森吉德馬》、鋼琴曲《牧童短笛》。
(19)《黃河大合唱》共分八個樂章,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水謠》《河邊對口唱》《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20)馬可,江蘇徐州人,我國作曲家、音樂學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管弦樂《陜北組曲》等。
(21)黃自,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代表作有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玫瑰三愿》、清唱劇《長恨歌》等。
(22)張肖虎,江蘇人,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交響詩《蘇武》、大型民族舞劇《寶蓮燈》。
(23)華彥鈞,我國民間音樂家,又名阿炳,江蘇無錫人。代表作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等。
(24)劉天華是江蘇江陰人,我國優秀的民族作曲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光明行》等二胡獨奏曲。
(25)《春節序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李煥之創作的一首管弦樂合奏曲。
(26)《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何占豪、陳鋼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27)《陜北民歌主題變奏曲》是我國著名鋼琴家周廣仁根據陜北民歌《三十里鋪》改編的一首敘事性鋼琴曲。
(28)交響詩《嘎達梅林》是辛滬光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交響性作品。
(29)《我的祖國》是影片《上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集成電路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工程初步設計(參考)
- PTCA-生命科學試劑-MCE
- Mal-PEG4-amine-生命科學試劑-MCE
- 非高危考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高中名校2025年高三第一次統考物理試題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25屆下學期四調考試高三年級物理試題試卷
- 財產保險學試題及答案
- 藥物的不良反應管理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技術的未來展望試題及答案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
- 針對新手的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準備試題及答案
- 預制菜烹飪知識培訓課件
- 《企業運營管理基礎》課件
- 《馬達保護器培訓》課件
- 2024年01月廣發銀行2024年境內直屬分行(大連分行)副行長職位選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管理
- 2025年度花崗巖墓碑石材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水稻種植農戶互助合作合同3篇
-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 2025年福建泉州交通發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血壓診斷與治療效果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