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_第1頁
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_第2頁
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_第3頁
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_第4頁
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象知識常識課件圖片有限公司匯報人:XX目錄第一章氣象基礎知識第二章大氣層結構第四章氣候類型與分布第三章天氣現象分類第六章氣象科技應用第五章氣象災害介紹氣象基礎知識第一章氣象的定義氣象指的是大氣狀態的綜合描述,而天氣特指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大氣狀況。氣象與天氣的區別氣象條件影響農業、交通、旅游等多個領域,是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參考因素。氣象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象學研究大氣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包括溫度、濕度、風、降水等要素的變化規律。氣象學的研究對象010203氣象要素溫度風向風速氣壓濕度溫度是衡量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是氣象觀測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對天氣變化和人體舒適度有重要影響。氣壓是單位面積上大氣柱的重量,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常用于預測天氣系統移動。風向風速反映了大氣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對天氣預報和航空航海活動至關重要。氣象觀測方法地面氣象站通過溫度計、濕度計、風速計等儀器,實時監測大氣狀況,為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地面氣象站觀測01利用氣象衛星對地球大氣層進行遙感觀測,獲取云層分布、溫度、濕度等信息,用于天氣分析和預測。衛星遙感技術02氣象雷達通過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探測大氣中的降水粒子,分析風暴、降雨等天氣現象的位置和強度。雷達探測03大氣層結構第二章對流層特點對流層內,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約0.65攝氏度。溫度隨高度遞減01大部分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雷暴等,都發生在對流層內,因為這里有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天氣現象集中02對流層中的空氣對流運動十分活躍,是大氣中垂直運動最強烈的區域,影響著天氣變化。對流運動顯著03平流層特性平流層中的風向和風速相對穩定,主要由地球自轉和大氣環流決定,對飛行器有重要影響。平流層風平流層的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這是因為臭氧吸收紫外線后釋放熱量。溫度隨高度增加平流層中存在臭氧層,它能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免受輻射傷害。臭氧層分布高層大氣影響臭氧層位于平流層,能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免受輻射傷害。01臭氧層的作用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對短波通信至關重要,影響全球廣播和導航系統的信號傳輸。02電離層對通信的影響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與地球高層大氣相互作用,產生極光現象,是自然界中壯觀的光幕。03極光的形成天氣現象分類第三章降水類型雨01雨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后,因重力作用從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降水形式。雪02當氣溫低于冰點時,云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冰晶,形成雪花降落到地面,稱為雪。冰雹03冰雹是大氣中強烈的上升氣流將水滴帶到高空,反復凍結和融化后形成的冰粒,降落時稱為冰雹。降水類型露露是夜間地面或物體表面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接觸冷表面時直接凝結成水珠的現象。霜霜是氣溫降至冰點以下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物體表面直接凝華成冰晶,形成白色結晶的現象。風的形成由于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導致氣壓差異,空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移動形成風。氣壓差異山脈、建筑物等障礙物可改變風向和風速,形成如山谷風、海陸風等特定風型。地形影響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使風向發生偏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科里奧利力云的種類積云通常形成于晴朗的天氣,它們像棉花糖一樣蓬松,是天氣晴好的標志。積云01層云覆蓋天空,形成均勻的灰白色云層,常預示著陰天或降水的來臨。層云02卷云位于高空中,由冰晶組成,常呈現為羽毛狀或絲帶狀,是天氣變化的前兆。卷云03氣候類型與分布第四章全球氣候帶熱帶氣候帶熱帶氣候帶以赤道為中心,全年高溫多雨,如亞馬遜雨林和非洲撒哈拉沙漠。溫帶氣候帶溫帶氣候帶四季分明,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干燥,例如歐洲大部分地區。寒帶氣候帶寒帶氣候帶全年寒冷,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嚴寒,如北極圈內地區。山地氣候帶山地氣候帶隨海拔升高而變化,山腳溫暖濕潤,山頂寒冷干燥,例如喜馬拉雅山脈。干旱氣候帶干旱氣候帶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常見于沙漠和半沙漠地區,如中東的沙漠地帶。氣候特征氣候特征之一是溫度變化,例如熱帶雨林氣候全年溫暖濕潤,而極地氣候則全年寒冷。溫度變化0102不同氣候區的降水模式各異,如地中海氣候夏季干燥,冬季多雨。降水模式03溫帶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四季變化,而熱帶氣候區則季節差異不明顯。季節性特征影響氣候的因素地理位置地球的緯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地理位置因素對氣候產生顯著影響,如赤道地區炎熱多雨。海洋與洋流海洋的分布和洋流的流向可以調節氣溫,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西歐氣候溫和。大氣環流大氣環流模式,如季風和信風,對降水和溫度分布有決定性作用,影響著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征。植被覆蓋植被的類型和分布可以影響地表反照率和蒸發量,進而影響局部氣候,如森林地區與沙漠氣候差異顯著。氣象災害介紹第五章臺風與颶風臺風和颶風都需要溫暖的海水和濕潤的空氣,以及特定的風切變條件才能形成。形成條件沿海居民需關注氣象預警,加固房屋,準備應急物資,以減少臺風和颶風帶來的損害。預防措施臺風和颶風路徑多變,可造成強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對沿海地區影響巨大。路徑與影響干旱與洪澇干旱會導致水資源短缺,影響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如2011-2017年美國加州干旱。干旱的影響洪澇通常由持續強降雨或河流泛濫引起,例如2019年印度喀拉拉邦遭遇的嚴重洪水。洪澇的成因建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和防洪系統,如中國的三峽大壩工程,旨在調節長江流域的洪水。干旱與洪澇的應對措施極端天氣事件熱浪暴雨干旱寒潮熱浪是連續多日異常高溫的天氣現象,如2019年歐洲熱浪導致數百人死亡。寒潮指短時間內氣溫急劇下降,伴隨大風和雨雪,例如2018年中國多地遭遇的寒潮。干旱是長期降水不足導致水資源短缺,如2012-2015年加利福尼亞州的嚴重干旱。暴雨指短時間內降水量異常增多,可引發洪水,例如201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暴雨洪水。氣象科技應用第六章氣象預報技術利用衛星捕捉地球大氣層的圖像,分析云層變化,為天氣預報提供實時數據支持。衛星遙感技術使用氣象雷達監測降水、風暴等天氣現象,為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天氣的預警提供依據。雷達探測技術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大氣運動,預測未來天氣變化,提高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數值天氣預報模型010203氣象衛星作用氣候研究監測天氣變化03氣象衛星收集的數據有助于研究氣候變化趨勢,如全球變暖對冰川融化的影響。評估自然災害01氣象衛星能夠實時捕捉云層動態,為天氣預報提供關鍵數據,如臺風路徑的預測。02通過衛星圖像,科學家可以評估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范圍和強度,及時發布警報。農業規劃04衛星提供的氣候信息幫助農民規劃種植季節,預測作物生長條件,提高農業產量。氣候變化研究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如熱浪、干旱和強降水事件,對生態系統和人類活動產生深遠影響。全球變暖的影響01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