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附答案_第1頁
《馬說》閱讀附答案_第2頁
《馬說》閱讀附答案_第3頁
《馬說》閱讀附答案_第4頁
《馬說》閱讀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說》閱讀附答案《馬說》閱讀附答案「篇一」文言文閱讀。閱讀《馬說》一文,完成下面題目。(共12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小題1:解釋選文中劃線的詞。(2分)(1)食:(2)盡:小題2:用豎線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1分)(斷兩處)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小題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小題4:文中揭示千里馬不能發揮才能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2分)小題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參考答案:小題1:(1)喂,現在寫作“飼”(2)吃完小題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小題1:(1)想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不能夠,又怎么能讓它日行千里呢?(2)驅使他不能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不能喂飽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來,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小題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小題1: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小題1:學生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節奏劃分。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強調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原文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小題1:從自身的懷才不遇和對統治階級的不滿兩個方面作答?!恶R說》閱讀附答案「篇二」A.《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B.《千金求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本仓?,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注:①君人,人君,國君。②涓人:國君的近侍?!拘☆}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在句中的意思。(6分)(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通解釋為:(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解釋為:(3)才美不外見。通解釋為:【小題2】“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句意在強調:(限15字以內回答)(1分)【小題3】揭示千里馬悲慘命運的一句是:(1分)【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4分)⑴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⑵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小題5】請分別概括上面兩則文章的思想意義。(4分)參考答案【小題1】祗通只(只是);食通飼(喂養);見通現(顯現)【小題2】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小題3】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小題4】(4分)⑴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天下人一定認為君王真心買好馬。【小題5】(4分)A: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了懷才不遇、有志難申的知識分子的憤懣和不平之情,對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統治階級進行了嘲諷和鞭撻。B: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視人才。(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馬說》閱讀附答案「篇三」閱讀訓練。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關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一食或盡粟一石或:(2)才美不外見見:(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5)執策而臨之執:2.翻譯下列句子。(4分)(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3.從文中看,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4.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20xx年安徽省中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1.(1)或:有時(2)見:顯現(3)等:等同(4)安:怎么,怎能(5)執:拿著,舉著2.(1)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馬,所以不按照千里馬的喂養方法喂養它。(2)千里馬鳴叫,喂馬的人卻不知道它想表達的意思。3.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4.反應了當時的社會不重視人才,不善于發現人才的社會現實?!恶R說》閱讀附答案「篇四」閱讀《馬說》,完成1—6題。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1.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語。(1)只辱于奴隸人之手()(2)才美不外見()(3)策之不以其道()(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下列各句中的“之”與“雖有千里之能”中“之”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A.策直不以其道B.只辱于奴隸人之手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D.執策而臨之3.下列加橫線詞含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B.而伯樂不常有鳴之而不能通其意C.策之不以其道不以千里稱也D.一食或盡粟一石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食馬者“不知馬”主要是不能了解千里馬的需求。那么該怎樣對待千里馬呢?請選用文中詞語回答。6.本文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渴望?參考答案:1.(1)受屈辱(2)同“現”,顯現(3)驅使(4)尤、尚且2.B3.B4.尚且和普通的馬一樣都不能做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5.策之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而通其意6.愿望封建統治者能識別人才、任用人才,不要讓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恶R說》閱讀附答案「篇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對下面語句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以千里稱也稱:揚名B.一食或盡粟一石或:有時C.才美不外見見:通“現”。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2.比較下列各組加粗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而伯樂不常有廣起,奪而殺之B.雖有千里之能以君之力C.策之不以其道成,將以攻宋D.駢死于槽櫪之間每自比于管仲、樂毅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提出問題,然后筆鋒一轉,從反面展開議論。B.第2、3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見”的原因,作者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了強烈的譴責。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D.在作者看來,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現人才的人,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現人才的人。參考答案:1.D2.B3.D《馬說》閱讀附答案「篇六」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10-13題。(10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疽摇狂w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唯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騕裊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節選自王安石《材論》)【注釋】①驥:良馬。后文的“騏”與此同義。②芻:喂牡畜的草。求:尋找,尋求。④煩御:煩勞駕馭。⑤頓:整頓,這里指拉。⑥遼:遠。⑦駘(tái):劣馬。⑧試:試驗。10.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2分)(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2)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耳▲11.選出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策之不以其道不屢策,不煩御B.食之不能盡其材其所以飲水食芻C.而伯樂不常有不舍晝夜而追之D.其真不知馬也在當其所能而已12.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