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外匯調期與金融互換目錄第一節外匯調期補充材料:貨幣層次的劃分第二節金融互換概述第三節利率互換補充材料: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
第一節外匯調期一、外匯調期含義及其種類二、外匯調期匯率三、外匯調期的運用四、外匯調期的操作一、外匯調期含義及其種類
外匯調期(SwapOperation)又稱掉期。投資者同時進行兩筆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數額相等的外匯交易。
*外匯調期種類即期對遠期掉期
在買進即期外匯的同時賣出同一筆遠期外匯,或者在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買進同一筆遠期外匯。
即期對一周、即期對數月。較常見的期匯交割期限安排為:1周、1個月、2個月、3個月和6個月一日調期兩筆數額相同、交割日相差1天、方向相反的外匯交易的調期。有兩種:今日對明日調期,第一個交割日安排在成交的當日,將反向交割安排在第二天的調期。明日對后天調期,第一個交割日安排在成交的第二天,并將反向交割安排在第三天的調期。
遠期對遠期掉期在買進交割期限較短的遠期外匯的同時賣出同等數量的交割期限較長的同種遠期外匯;或者在賣出交割期限較短的遠期外匯的同時買進同一筆交割期限較長的遠期外匯。例:某銀行買進1月期100萬美元同時賣出了3月期100萬美元二、外匯調期匯率*調期報價在調期交易中,報價方(銀行)所報出的調期匯率是以貨幣的基本點為報價基礎。也就是用點數報價,例:16/18。調期匯率報出的價是是調期差價。所謂調期差價是指同時進行相反方向的兩筆外匯交易的差價。在調期匯率報價中,對于報價方(銀行)而言,第一個數字表示報價方近期(近期不等于即期,指比較近的交割日期)賣出基準貨幣與遠期(在這里遠期是指相對前面交割日期比較遠)買入基準貨幣的差價。第二個數據表示報價方近期買入基準貨幣與遠期賣出基準貨幣的差價。對詢價方(企業或個人)而言,第一個數字表示詢價方近期買入基準貨幣與遠期賣出基準貨幣的差價,第二個數字表示報價方近期賣出基準貨幣與遠期買入基準貨幣的差價。以即期對遠期調期為例:若USD/JPY即期匯率為110.21/110.41,3月期遠期匯率點數為40/30。對報價方而言:其調期報價第一個數字表示報價方即期賣出基準貨幣與3月期買入基準貨幣的差價,即為(110.41-109.81)60。其調期報價的第二個數據表示報價方即期買入基準貨幣與3月期賣出基準貨幣的差價,即為(110.21-110.11)10。三、外匯調期的運用*用于改變外匯幣種或貨幣轉換,滿足客戶對不同貨幣資金的需求
例:某企業需要日元,但是銀行貸款給企業的是美元,這時企業可以做一年掉期交易:企業即期賣出美元,買入日元,為了防范風險,同時企業遠期賣出日元,買入美元。*改變持有貨幣的期限
例:
一家美國貿易公司在1月份預計4月1日將收到一筆歐元貨款,為防范匯率風險,公司按遠期匯率水平同銀行敘做了一筆3個月遠期外匯買賣,買入美元賣出歐元,起息日為4月1日。但到了3月底,公司得知對方將推遲付款,在5月1日才能收到這筆貨款。于是公司可以通過一筆1個月的掉期外匯買賣,將4月1日的頭寸轉換至5月1日。即期賣出美元買入歐元,遠期1個月買入歐元賣出美元*利用調期交易鎖定成本在進出口業務中鎖定成本
某港商3個月后有一筆100萬美元的應收款,6個月后有一筆100萬美元的應付款。在外匯市場上,USD/HSD即期匯率為7.7275/7.7285,3月期美元匯率為7.7250/60,6月期美元匯率為7.7225/35。港商利用調期交易保值。該港商進行遠期對遠期調期該港商按7.7250的匯率賣出100萬3月期美元,可得到772.5萬港幣(100×7.7250=772.5);按7.7235的匯率買進100萬6月期美元,需支出772.35萬港幣(100×7.7235=772.35)。該港商進行遠期對遠期調期,在固定本幣收支的同時,還可獲得0.15萬元港幣(772.5-772.35=0.15)的貼水收益。*利用調期交易鎖定成本在籌資中鎖定成本中國某公司籌得資金100萬美元,在美國訂購100萬美元的機械設備,3個月后支付貨款。當前國際金融市場USD/JPY的匯率為153,而3個月USD/JPY的遠期匯率為150。為獲取匯率差價的利益,又保證將來按時支付美元貸款,防止匯率風險。該公司按USD/JPY的匯率153,與銀行簽訂以100萬美元購買1.53億日元的即期外匯合同;與此同時,還按USD/JPY的3個月遠期匯率150,賣出1.5億日元,購回100萬美元的遠期合同。這樣既保證美元付款義務的按期完成,不致遭到匯價損失,同時又贏利300萬日元和300萬日元的3個月利息。*利用調期交易,投機獲利例:某日倫敦調期外匯市場上,GBP/USD的匯率為:即期匯率為1.5770/80,6個月遠期GBP/USD匯率為1.5730/40,12月遠期GBP/USD匯率為1.5740/50。某英國銀行根據對利率的預測和匯率預期,進行遠期對遠期的外匯調期交易:買入6月遠期100萬美元,賣出等值英鎊;賣出12月期100萬美元,買入等值英鎊。通過此次遠期對遠期調期交易,該銀行暫時損失:該行買入6月遠期100萬美元,到期需支付63.5728英鎊(100÷1.5730=63.5728)該行賣出12月遠期100萬美元,到期可得到63.4921英鎊(100÷1.5750=63.4921)損失:63.5728-63.4921=0.0807損失原因:高價買入美元,低價賣出美元但6個月后,如果英鎊貶值比遠期匯率顯示的幅度更大,12個月后,英鎊升值的幅度比遠期匯率顯示的幅度更大,該銀行即可通過半年后的即期對遠期交易獲利。半年后,銀行賣掉即期美元100萬美元,收回英鎊;同時買入6月期100萬美元,付出英鎊,與原12月遠期合約對沖。獲利原因:更高價格的賣出美元,更低的價格買入美元例如:半年后,調期外匯市場上的即期匯率為1.5700/10,6月期遠期英鎊匯率為1.5800/10。此時該銀行賣出即期美元100萬,可以收回63.6537萬英鎊(100÷1.5710=63.6537)同時,該行買入6月遠期100萬美元,需要付出63.2911萬英鎊(100÷1.5800=63.2911)在半年后的交易中,該行獲利0.3626萬英鎊(63.6537-63.2911=0.3626)扣除第一次交易虧損的0.0807萬英鎊,仍可獲得0.2819萬英鎊的投機利潤(0.3626-0.0807=0.2819)
四、外匯調期的操作
*辦理外匯掉期交易程序
辦理外匯掉期交易,銀行對交易方的要求與辦理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相同,需要有貿易或其他保值背景,填寫《保值外匯買賣申請書》,并比照辦理遠期外匯買賣的辦法交存一定數量的保證金。
交易方要對已達成的遠期交易進行展期,必須在該遠期交易起息日的第5個工作日前向原敘做遠期交易的銀行機構或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填寫新的《保值外匯買賣申請書》辦理外匯掉期交易。
交易方要對已達成的遠期交易提前交割,須在提前交割的5個工作日前向原敘做遠期交易的銀行機構或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填寫新的《保值外匯買賣申請書》辦理外匯調期交易。貨幣層次的劃分現代信用貨幣按照其流動性的不同,可劃分為M0、M1、M2等不同的層次,各國對不同層次貨幣規定的口徑有所不同。不同層次的貨幣,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影響不同,對科學分析貨幣流通狀況、正確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IMF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狹義貨幣:M1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廣義貨幣:M2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中國的貨幣計量:M0=流通中現金M1=M0+企業活期存款+農村存款+機關團體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M2=M1+(單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準貨幣2000—2003年中國金融運行數據11110億美元51000億美元美國2001年5月38804257816.9822.01.978.4122.1200330533832913.9918.341.737.0918.5200221094352211.2314.361.575.9915.820011596480919.9412.381.475.313.52000保費收入(萬億元)股市市值(萬億元)貸款總額(萬億元)存款余額(萬億元)M0(萬億元)M1(萬億元)M2(萬億元)年份第二節金融互換概述一、金融互換含義二、金融互換操作程序三、貨幣互換含義及其運用
一、金融互換含義
交易雙方按照預先約定的匯率、利率等條件,在一定期限內,相互交換一組資金的合約,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二、金融互換操作程序
*辦理利率或貨幣互換申請書*簽訂利率和貨幣互換協議書*由原貸款人提供互換交易項下的延續性擔保*到銀行詢價交易三、貨幣互換含義及其運用*貨幣互換含義雙方同意在一定期限內,交換不同貨幣本金與利息的支付的協議。貨幣互換的過程:雙方按照約定的協議匯率進行資本金互換,這一匯率通常是市場即期匯率。完成互換后,在雙方約定的付息日,互相交換一組利息,利息按照約定的利率和本金計算。協議到期時,再按約定協議匯率將原資本金換回。*貨幣互換的特點
貨幣互換交易必須具備前提條件:
存在兩個在期限和金額上利益相同,而對貨幣種類需要則相反的交易伙伴;交易雙方具有相對優勢。貨幣互換交易中,交易方在不同市場通過相對優勢獲得的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間分配。貨幣互換交易更為靈活利用貨幣互換既可以規避匯率和利率風險,也可以降低債務成本。利用貨幣互換拓寬了融資渠道。利用金融互換,籌資者可以在各自熟悉的市場上籌措資金,通過互換來達到各自的目的,不需要到自己不熟悉的市場去尋求籌資機會。在貨幣互換交易中,還存在一些特殊風險。(如匯兌風險、替代風險及信用風險)銀行承擔了相應的匯率和利率風險。(銀行作為中介,尋找交易對手)第三節利率互換一、利率互換的含義二、利率互換的運用與操作一、利率互換的含義
在對未來利率的預期基礎上,交易雙方以商定的日期和利率將同種貨幣的資產或者債務按不同形式的利率進行交換。在利率互換交易中雙方一般需要明確以下內容:*本金貨幣種類和交易金額。*交易期限從1年到15年,期限短的流動性相對較好。*浮動利率的付息期限3個月和6個月LIBOR(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倫敦同業拆放利率)較常見。*利率互換的期限美元、日元及主要外幣利率互換期限可以做到10年以上。*費用敘做利率互換只需在每個付息日與銀行互相支付浮動(或固定)利率的利息,此外無其它費用。*交易方向根據交易慣例,交易的一方如果愿意買入浮動利率賣出固定利率,稱為買入一項利率互換;如果愿意賣出浮動利率買入固定利率稱為賣出一項利率互換。*市場報價利率互換有兩種報價方式:根據固定利率水平進行報價。例:一項5年期的利率互換交易,市場報價為6%(買入6%的固定利率,同時賣出LIBOR浮動利率,賣出利率互換),6.1%(賣出6.1%的固定利率,同時買入LIBOR浮動利率,是買入利率互換)。根據不同的政府債券的收益率為基礎報價。二、利率互換的運用與操作*利用利率互換規避利率風險*利用利率互換,增加資產收益*利用利率互換,投機獲利
利率互換中,資產負債者預期利率走勢看漲時賣出利率互換,預期利率走勢看跌時,買入利率互換。而資產持有者預期利率看漲時買入利率互換,預期利率走勢看跌賣出利率互換。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中國發行最早的股票:張謇于1897年實行股份合作制發行大生紡紗廠股票。新中國發行最早的股票:1984年11月,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獲準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50萬元人民幣普通股。中國股市大事記萌芽與初步發展階段(1984~1991)向成熟市場邁進階段(1992~)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全流通股票,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1986年9月26日成立第一個證券柜臺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镕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1991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上證綜指當日從617點上漲到最高點1266點(有的個股單日漲幅甚至達到500%)。隨后5個月,上證綜指大跌到386點,部分投資者損失慘重。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2年1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后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2月2日發行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聯合紡織。1992年2月21日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只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1992年1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新鮮玩意走俏上海灘。
5月21日,上交所放開了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引發股市暴漲。由于尚無漲停板限制,滬市一日漲了105%。隨后,股指連飚兩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中國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
8月10日,深圳。“1992股票認購證”第四次搖號。當時預發認購表500萬張,每人憑身份證可購表10張,時稱有“百萬人爭購”,不到半天的時間,抽簽表全部售完,人們難以置信。秩序就在人們的質疑中開始混亂,并發生沖突。這天傍晚,數千名沒有買到抽簽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游行,打出反腐敗和要求公正的標語,并形成對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銀行圍攻的局面,釀成“8·10事件”。深圳市政府當夜緊急協商,決定增發50萬張新股認購兌換表,事態慢慢得到平息。
“8·10事件”誘發了滬深股市的暴跌。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中國證監會成立。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1993年4月22日《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1993年8月20日淄博基金成立,是第一只上市投資基金。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股災。跌到325.89點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當日收盤333.92點。此后一個半月內,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T+1”中的“T”指的是當天交易日,“T+1”指的是第二個交易日)
1995年2月23日,“3·27國債期貨事件”爆發,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5月18日股市井噴,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3·27”國債是政府發行的三年期國庫卷,“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
1995年2月3·27合約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傳言得到證實,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一直在“3·27”品種上與萬國聯手做空的遼國發突然倒戈,改做多頭。“3·27”國債在1分鐘內竟上漲了2元,10分鐘后共漲了3.77元。3·27國債每上漲1元,萬國證券就要賠進十幾個億。按照它的持倉量和現行價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將要拿出60億元資金。毫無疑問,萬國沒有這個能力。其負責人管金生鋌而走險,當日16時22分13秒突然發難,砸出1056萬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幣的國債)賣單,把價位從151.30打到147.50元,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這個行動令整個市場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盤時的價格來計算,這一天做多的機構,包括像遼國發這樣空翻多的機構都將血本無歸,而萬國不僅能夠擺脫掉危機,并且還可以賺到42億元
當天夜里11點,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異常,是無效的,該部分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經過此次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后簽訂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1996年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證綜指上漲了124%,深成指上漲了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只。從10月起,管理層連續發出12道金牌,大致有:《關于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關于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等,但這些都沒能阻止住大盤的升勢。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同日,滬、深證券交易所開始實行漲跌停板制度。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后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1998年4月22日,深滬兩市的交易所實行“特別處理”制度。1999年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后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上市公司第一年績優,第二年績平,第三年績差,第四年虧損,第五年資產重組。這是折舊規律。
1999年9月9日證監會發文允許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上市公司進入二級市場進行流通股票投資;12月29日上證股指探底1341點,次年牛市行情再度啟動。1999年5月19日行情:一開盤網絡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后,大盤依然一片大紅。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1999年6月25日兩市成交量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允許三類企業獲準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臺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和功利性透支。1999年后,股市就迎來以網絡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絡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莊,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
2001年06月14日,國有股減持籌建社保資金辦法出臺,隨后牛市結束,股指見頂回落。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臺。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后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2001年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只股票跌停。
(途徑:國有股配售、上市公司回購、股權轉債券、縮股流通等)2001年10月22日,暫停國有股減持,股指企穩反彈。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線反彈結束。2003年1月6日,上證股指探底1311點,上市以來飽受爭議的超級大盤股中國聯通、招商銀行、中國石化同時在歷史最低價啟動,股市波段行情開始啟動。這也預示著“機構博弈”的時代開始到來。2001年后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3年11月13日,上證股指探底1307點;11月18長江電力上市,隨即連續上攻,兩市基金重倉大盤股聯袂出擊,波段行情再度啟動。2004年2月2日,《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九條)出臺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只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于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并不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2004年上證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占到了上證180指數的近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5年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所謂股權分置,是指上市公司股東所持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稱為流通股,而公開發行前股份暫不上市交易,稱為非流通股。這種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權分置狀況,為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所獨有。當時的思路:如果把國家的工廠變成股票去發行,萬一外國人進來把股票全買了,不是工廠就變成外國人的了嗎?國家的支柱產業就變為外國人的了,那么問題就嚴重了,那么我們想個辦法去解決,就是工廠70%的是非流通股(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只發行30%的流通股(比例大致是這樣的),那么就算外國人買了全部的流通股,也只有30%,不可能掌握整個公司吧。弊端:成本價不同,同股不同權,一股獨大等股權分置改革就是政府將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國有股(還包括其他各種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場上流通,以前不叫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叫國有股減持,現在重新包裝了一下,再次推出。內地滬深兩個交易所2.45萬億元市值中,現在可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8300億元,國有股等不可流通的股票市值達1.62萬億元。如果國有股等獲得了流通權,滬深兩個交易所可流通的股票一下子多出兩倍,市場只可能向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下跌。如果再考慮到國有股基本是一元一股獲得,而流通股大都是幾倍、十幾倍的溢價購得,那流通股股東在國有股減持中所蒙受的損失也就很容易看清了。
改革的方案:采用了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的方式。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IPO第一股:中工國際----中小企業板的第51只股票掛牌。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刀剪產品的品牌推廣策略與執行計劃考核試卷
- 豬的飼養智能化管理考核試卷
- 竹材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的消費心理與購買決策考核試卷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環境保護策略考核試卷
- 廈門醫學院《心理測量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人體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腦癱兒童功能評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化工大學《語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外國文學作品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3.2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以大疆無人機為例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 2024年陜西省中考數學試卷(A卷)附答案
- DL-T5190.1-2022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
- 財務預算分析表模板
- 中國高清熒光腹腔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2024-2034版
- 2024年高考體育單招考試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 MOOC 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廈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國企管理人員招聘考試題庫
- 高血壓與青光眼的關系
- (2024版)小學二年級孩子如何高效復習語文知識點
- asme焊接工藝評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