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目標:1.理解詩歌的主旨及情感。2.品味詩歌的藝術手法。結合注釋、學案等材料,自主學習本詩。要求:1.準確朗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2.準確譯讀。理解詩意,流暢譯讀。3.準確賞讀。品讀詩歌,鑒賞手法。4.準確默寫。默寫詩歌,熟練準確。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譯讀詩歌要求:準確理解,流暢譯讀。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譯讀詩歌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瀉:傾、倒譯讀詩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時嘆息又坐下來發愁呢?怎么能譯讀詩歌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喝點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歌聲因舉杯飲酒而中斷。自我寬慰因舉杯飲酒而中斷了《行路難》的歌唱譯讀詩歌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木頭、石頭,怎么會沒有感情?忍氣吞聲,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說什么了。吞聲:聲將發又止。躑躅(zhízhú):徘徊不前。賞讀詩歌詩人以水起筆的,運用了比興手法。以瀉水置于平地之上,就會依著地勢的高低而流,來說明人的命運。將人比喻成水,用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社會生活中不同處境下高低貴賤的人。而"水"的流向,正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描繪,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品評請你說說詩人是以什么起筆的?運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賞讀詩歌詩人并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去歌呼吶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象,并渴望借此從“行嘆復坐愁”的苦悶之中求得解脫。“安能行嘆復坐愁”運用了互文的手法,透漏出了詩人因門第出身而深感仕進、人生之路艱難的憂愁苦悶之情。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品評“安能行嘆復坐愁”運用了什么手法?詩人為何而愁?賞讀詩歌這兩句塑造了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區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品評這兩句塑造了詩人怎樣的形象?賞讀詩歌這兩句作為詩歌的結尾,是對前文中“人生亦有命”話題的答復。在結構上,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在情感上,是詩人在忍氣吞聲和無可奈何之下所傾吐的憤激之詞。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品評這兩句在結構上和情感上有何作用?賞讀詩歌

這首詩托物寓意,比興遙深,而又明白曉暢,達到了啟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藝術境界。從作者的表達情感方式來說,全篇構思迂曲婉轉,蘊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評論此詩說:“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無限。”清代沈德潛評價說:“妙在不曾說破。”準確地指明了這首詩的藝術特點。伴隨感情曲折婉轉的流露,五言、七言詩句錯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韻腳由“流”、“愁”到“難”、“言”的靈活變換,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詩起伏跌宕的氣勢格調。情境默寫1.鮑照的《擬行路難》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起興,從日常平凡的生活現象引發自身的感慨。(2022新高考I卷)2.鮑照《擬行路難(其四)》中以“水”喻人,比喻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同樣抒寫遭遇的不平之慨后,李白在《行路難》中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了自己對光明未來的展望,鮑照在《擬行路難(其四)》中用“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自己徘徊不前、如鯁在喉、難以言表的哀痛。4.《擬行路難》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鮑照借酒澆愁、長歌當哭的悲憤之情,表達詩人無法改變現實的無奈。參考答案1.瀉水置平地

各自東西南北流

2.瀉水置平地

各自東西南北流

3.心非木石豈無感

吞聲躑躅不敢言

4.酌酒以自寬

舉杯斷絕歌《路難》情境默寫5.《擬行路難(其四)》中,詩人沒有直接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而是以“________,_________?”來安慰自己,期望從苦悶中求得解脫。6.鮑照《擬行路難》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正如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這正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心情。7.鮑照在《擬行路難(其四)》中表達人生苦樂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5.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嘆復坐愁

6.瀉水置平地

各自東西南北流

7.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嘆復坐愁

改寫詩歌請以第一人稱視角將鮑照的《擬行路難》改寫成白話文。要求:1.情境具象化

:通過具體的環境描寫(如時間、地點、器物

等)營造真實可感的場景;2.心理顯性化

:將原詩含蓄的情感轉化為直接的心理獨白和身體感受;3.節奏強化

:通過短句、排比、設問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張力。示范改寫

深秋之夜。銅燈臺上的火苗在漏進來的北風里抽搐,像極了我在尚書省述職時發抖的手指。

酒液在鎏金樽里打轉,我突然發現——這傾斜的酒杯多像我的命數!再醇的美酒,倒在凹凸不平的案幾上,也會四下流散。就像我滿腹的才學,在這講究門第的官場,終究濺落成滿地狼藉。

我握緊劍柄,寶劍啊寶劍,你夜夜在鞘中龍吟,可斬得斷這姓氏織就的羅網?他們笑我是"寒門俊才",可這"俊"字分明是釘在我額頭上的刺青!

罷官?歸田?昨夜夢中確見五柳先生向我招手。可醒來時,老母熬藥的苦味已滲進帳帷——那件繡著孔雀補子的官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