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生物類旅游資源第一節(jié)概述生物是自然界有生命的物質,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組成,其中肉眼能看到的不少動植物的美學特征具有較強的旅游吸引力,形成自然旅游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組分——生物旅游資源。生物旅游資源的吸引功能的發(fā)揮,形成了賞花旅游、觀鳥旅游、狩獵旅游、垂釣旅游、科學考察旅游、森林旅游等生態(tài)旅游項目。一、生物的旅游意義生物是自然界最具活力的組分。在地球上沒有生物出現(xiàn)之前是寂靜的、單調的,生命的出現(xiàn)使地球上有了生機,有了色彩。生命演化至今,豐富多彩的生物使地球生機盎然。生物具有構景、成景、造景三個方面的旅游意義。(一)構景構景指的是生物以其美化環(huán)境、裝飾山水的功能而成為構成旅游景觀的一大組分,失去生物,旅游景觀便會因此失去魅力。有的人將植物比作大自然的毛發(fā),“峨嵋天下秀”的“秀”,指的就是在起伏流暢的山勢上由茂密植被所構成的色彩蔥綠、線條柔美的景觀特色;“青城天下幽”的“幽”,指的是在深山峽谷中茂密的植被更增加了其景深層次,使人產(chǎn)生幽深、恬靜的美感。有人將動物比作大自然的精靈,“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描寫的就是主要由猿聲而構成的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觀。“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所形容的都是由生物美化環(huán)境的功能所構成的美景。人們早已認識到生物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生物進行園林建筑、裝點城市。(二)成景成景指的是自然界中由動植物本身的美學價值引起人們的美感,吸引游客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而形成的旅游景觀。動植物的成景作用源于其形態(tài)和生命過程的美、奇、稀的特征。從生物的形態(tài)上看,不少植物的花色之艷、花姿之俏,不少動物色彩艷麗、體形奇特、鳴聲悅耳,此為“美”;不同環(huán)境有不同的生物,致使熱帶動植物對于溫帶的人來說充滿奇特之感,此為“奇”;世界上數(shù)量稀少而又極具科學考察和觀賞旅游價值的生物,被視為無價之寶而倍受人們寵愛,如我國的大熊貓,此為“稀”。從生物的生命過程來看,植物隨季節(jié)變化形成的春季觀花、秋季賞葉,動物隨季節(jié)遷徙形成的蝴蝶谷、天鵝湖等,都能成景。(三)造景造景指的是人們根據(jù)生物的特征,將野生生物馴化后進行空間移置,在新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新的具有旅游價值的景觀。通過人工營造環(huán)境,將各地的植物活體匯集一園形成的植物園,具有較高的科學考察、探奇、觀賞、娛樂價值,如英國邱皇家植物園、美國阿諾爾德樹木園、加拿大蒙特利爾植物園,中國的北京、中山、華南和西雙版納等植物園都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人類馴化并栽培和養(yǎng)殖的生物形成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農業(yè)生態(tài)景觀,為大自然添景增色,如極有韻律的梯田、麥浪滾滾的豐收景象、萬畝油菜花的壯美、碩果累累的果園等景觀,歷來為人稱頌,成為田園旅游美景。
二、生物旅游資源的特點由生物的成景和造景作用所形成的生物旅游資源,它具有豐、特、季、生、弱、賞、情七大特征。
(一)豐富性豐富性指生物旅游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的廣泛性和多樣性這一特征。地球上任何地方,無論是陸地或海洋,無論是天空或地下,都有生物存在,而且生物種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均豐富多樣,都有較高的旅游價值。再加上各地區(qū)人工創(chuàng)造的各具特色的生物景觀,使地球表面廣泛存在著豐富的生物旅游資源。
(二)特色性特色性指的是生物受地域分異規(guī)律控制而形成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生物景觀的特點。可以說地球上不存在環(huán)境完全相同的地區(qū),地區(qū)之間多少存有差異。環(huán)境的地區(qū)差異,大尺度的遵循緯度地帶性、干濕差異性;中尺度的遵循垂直地帶性;小尺度的遵循地方性等地域分異規(guī)律。生物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有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有什么樣的生物。熱帶的植物葉大、常綠、秋冬不落葉,寒帶的植物多為針狀葉,秋冬落葉;熱帶的動物皮毛不如寒帶的厚。各個地方都存在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生物奇觀。人們一提到熱帶,就聯(lián)想到陸地上茂密的熱帶林、獨樹成林的大榕樹、大象和孔雀,海洋中的熱帶觀賞魚;提到兩極就會聯(lián)想到北極的北極熊、南極的企鵝;提到澳大利亞就會聯(lián)想到袋鼠;這一系列的“聯(lián)想”都來自各地特色生物在人們頭腦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自然反映。
(三)季節(jié)性季節(jié)性指生物隨季節(jié)變化而發(fā)生的形態(tài)和空間位置變換而形成季節(jié)性旅游景觀的特點。如植物,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植物開花,春季的茶花、櫻花、牡丹花,秋季的菊花,冬季的梅花等;不少植物的葉色也隨季節(jié)變化而更換色彩。不少動物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地南北遷徙,出現(xiàn)了生物空間位置隨季節(jié)變化等勝景。(四)再生性再生性指由生物的繁殖功能、可馴化功能和空間移置性所決定的,由人與自然共同創(chuàng)造形成的生物旅游景觀。生物與無機物不同,它具有繁殖能力,使生物世代相傳,這一特點決定了其經(jīng)濟利用上的可持續(xù)性。生物的可馴化性和空間位置可移置性,決定了人們可以在局部改變環(huán)境條件的基礎上,將野生動植物馴化、移置、栽培、飼養(yǎng),形成動、植物園和農村田野風光等人造生物景觀,同時還能作為園林造景、美化城市的襯景。(五)脆弱性脆弱性指生物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抗干擾的能力上較為脆弱的特
點。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質,災害性環(huán)境變遷,會使不少生物死亡甚至整個物種絕滅,如地質時期白堊紀時災變環(huán)境,使稱霸一時的恐龍絕滅。人類過度地干擾破壞也會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物種的絕滅。如原始的刀耕火種,燒去茂密樹林,使動物失去棲息地而影響其生存,土地失去植物根系的固著導致水土流失,這種遭破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必然失去其旅游美學價值。由此可見生物旅游景觀是極為脆弱的,在開發(fā)利用上只宜提倡保護與利用并重的生態(tài)旅游。(六)觀賞性觀賞性是由生物的色彩、形態(tài)、發(fā)聲、習性、運動等特征引起人們美感的特性。這一特性也正是生物成其為旅游資源的根本所在。觀賞動植物的色彩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感染力的。云南的一棵萬朵山茶樹被譽為“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邊天”,十分壯觀。北極熊雪一樣潔白的皮毛;鳥類清脆、婉轉的鳴啼聲,使大自然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猛虎下山、魚游水中的生物運動曾令不少人浮想聯(lián)翩。(七)冶情性生物的某些特征中蘊藏著某種備受人們推崇的精神,能夠啟迪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這就是生物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所在。歲寒三友的松、竹、梅不畏嚴寒的精神,成為人們不畏逆境的精神支柱;孔雀和大象成了傣族人民對美麗和威武追求的象征;不少動植物因其精神價值而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象征,國花、國鳥、市花都寄托著人們的某種精神追求。
三、生物旅游資源的分類根據(jù)生物旅游資源的形成,將其分為自然生物旅游資源和人工生物旅游資源。自然生物旅游資源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生物旅游景觀,人工生物旅游資源是指根據(jù)生物的特點,人與自然共同創(chuàng)造的生物旅游景觀。自然生物旅游資源根據(jù)其生物學特性續(xù)分為植物、動物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較為完整的自然保護區(qū)(或森林公園)。人工生物旅游資源根據(jù)其創(chuàng)造形成的方式續(xù)分為植物園、動物園和田園風光。幻燈片8第二節(jié)
植物
在生物界中,植物的美、特、稀、韻的特征使其成為自然界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之一。不少植物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而成為幻燈片7觀賞植物;有的則以其特色吸引人們而成為奇特植物;在生物進化中也留下數(shù)量極為稀少、集科學考察與觀賞為一身的珍稀植物;有的植物以其固有特征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成為某一精神之象征,并以其流風遺韻,稱為風韻植物。
一、觀賞植物根據(jù)觀賞植物中最具美學價值的器官和特征,將其劃分為觀花植物、觀果植物、觀葉植物和觀枝冠植物。(一)觀花植物花是植物體中最美、最具觀賞價值的器官,花色、花姿、花香和花韻為觀賞花卉的四大美學特征。若同時具備這四大特征的花卉則觀賞價值最高。中國具有數(shù)以萬千的奇花異卉,1986年1月至1987年4月,由上海園林學會等單位發(fā)起,通過全國4萬余張選票選出了“中國十大傳統(tǒng)名花”:牡丹(萬花之王)、月季(花中皇后)、梅花(群花之冠)、菊花(寒秋之魂)、杜鵑(花中西施)、蘭花(花中君子)、山茶(花中珍品)、荷花(水中芙蓉)、桂花(金秋嬌子)、君子蘭(“王者之香”——蘭花)
花中西施---白毛杜鵑藏南杜鵑多花亞菊
拱形繡線菊瓜葉菊茶花
花中君子---菊花垂笑君子蘭大花黃牡丹
桂花花中皇后--月季
杜鵑花中之魁梅花冰清玉潔數(shù)荷花花中宰相—芍藥花中之王—郁金香杜鵑黃金花卉)。(二)觀果植物果實是豐收的象征,成熟的果實以其色彩、形態(tài)、美味吸引著人們。果實的顏色完備大自然七彩之色。觀賞果實的色彩以紅紫為貴,如蘋果、桃、李、荔枝、山楂、櫻桃等,黃色次之,如杏、梨、橙等;果實的形狀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籃球,如西瓜,有的小如指甲,有的為圓形,也有的為自己獨特的形狀,如梨形;論其味道,甜、酸、香、苦、澀,真是各具風味,且大多數(shù)果實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微量元素,備受人們青睞。集色、形、味為一體享譽世界的十大名果為:榴蓮(果中之王)、西瓜(瓜中上品)、中華獼猴桃(超級水果)、梨(百果之祖)、蘋果(記憶之果)、葡萄(水晶明珠)、柑橘(美味佳果)、香蕉(長腰黃果)、荔枝(果中皇后)、菠蘿蜜(微花巨果)。
(三)觀葉植物葉是植物的生命之源,其品格是創(chuàng)造、是奉獻。觀葉主要觀葉色,芒果菠蘿蜜蓮霧雖葉之本色為綠色,但大自然中不少植物葉色隨季節(jié)變化呈現(xiàn)出極高的觀賞價值,即季相觀葉植物;不少植物終年具備似花不是花的彩葉尤為美麗。19世紀末以來,歐洲興起溫室庭園栽培彩葉觀賞植物,隨后普及全球,故有“人們喜花,更愛葉”的說法,古人也有“看葉勝看花”的詩句。
1.季相觀葉植物夏去秋來,不少落葉樹種的植物葉色漸變?yōu)榧t黃之艷,細可分為紅、紅紫、黃、橙黃等色,其中尤以紅色最具觀賞價值。我國歷來就有深秋賞紅葉之傳統(tǒng),北京香山紅葉是聞名世界的一大美景;在日本,櫻花除了春天供人賞花外,秋季也作為主要的深秋紅葉樹欣賞,屆時游人如潮,不減觀花之盛。紅葉的形成是由葉片中所含物質的變化決定的。葉片里除了含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外,還含紅色的花青素。秋季之前,葉綠素含量多,顯不出花青素的顏色,葉片綠色;入秋后,尤其是深秋,天氣漸冷,葉綠素在低溫下不斷分解減少而紅色的花青素不斷增加,葉片就變?yōu)榧t色。我國著名的紅葉樹種除北京香山的黃櫨外,還有烏桕、柿樹、漆樹、衛(wèi)予、絲棉樹、楓樹、連香木和黃連木等。
黃櫨黃櫨烏桕樹連香木黃連木楓樹葉2.栽培彩葉植物栽培彩葉植物是最豐富多彩、最具魅力的觀葉植物,公園、庭園、家庭隨處可見,據(jù)其色彩分布的位置和色彩搭配可分類為:(1)彩緣觀葉植物這種植物葉的色彩,美在葉緣。有的綠葉邊緣鑲一銀邊,如虎耳草科的銀邊八仙花、蘿摩科的鑲邊錦江球蘭、桑科的高加索常春藤等;有的在褐葉邊緣鑲一紅邊,如龍舌蘭科的紅邊朱蕉、菊科的紫鵝絨等。(2)彩脈觀葉植物這種植物的色彩最美在葉脈。葉脈為白色的較多,一般多為陰生植物,如蕁麻科的銀脈蝦蟆草、鳳尾蕨科的銀脈鳳尾蕨、爵床科的銀脈爵床、白網(wǎng)紋草和喜陰花;葉脈為黃色的如爵床科的金脈爵床、天南星科的黑葉美葉芋;葉脈為幾種色彩的如秋海棠科的彩紋秋海棠;更有甚者,在白色或紅色葉片上,綠脈格外醒目,如天南星科的花葉芋、爵床科的槍刀藥。
學名:Rostellulariaprocumbens(Linn.)Nees
英文名:CreepingRostellularia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一年生細弱草本,高20—50厘米,常簇生,多分技,基部匍匐狀,有毛。葉卵形或長圓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表面有種乳體。穗狀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長1—3厘米;苞片1,小苞片2,均為披針形,有睫毛;花尊裂片線狀披針形,邊緣和背面有毛;花冠粉紅色,長約7毫米;雄蕊2;著生花冠筒口內,稍伸出,2藥室不等高,較底1室有尾狀附屬物。蒴果線狀,長約6毫米。花果期8一11月。
本省各地常見,生曠野草地或路旁較陰濕處;各省都有分布。
全草供藥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感冒發(fā)熱、、瘧疾、咽喉腫痛、小兒疳積、痢疾、腸炎、腎炎水腫、癰瘡癤腫、跌打損傷等。春夏、兩季采收。全草類—爵床
爵床HerbaRostellulariae(英)CreepingRostellulariaHerb別名小青草、野萬年青。來源為爵床科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procumbens(L.)Nees的全草。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0~50cm。莖綠色,被疏毛,節(jié)稍膨大,基部伏地。葉對生,卵形或長圓形,長2~5cm,寬1~3cm。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3cm;苞片1,小苞片2,均為披針形,有睫毛;花萼裂片4,線狀披針形,邊緣和背面有毛;花冠粉紅色,2唇形;雄蕊2,基部有毛,花藥1室不發(fā)育,半呈距狀。蒴果棒形,長約6~9月,果期9~11月。生于臨野草地、路旁較陰濕處。主產(chǎn)廣東、廣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江蘇。采制秋、冬季采收,去凈泥土雜質,曬干。化學成分含生物堿,爵床新素C、D、E(justicidinC,D,E)、去甲氧基爵訂新素D。性味性寒,味微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疳積。用于咽喉腫痛、感冒發(fā)熱、小兒疳積;外治癰瘡腫癤。鳳尾蕨紫鵝絨銀邊八仙花高加索常春藤朱蕉美葉芋(Alocasia
sanderiana),又稱美葉觀音蓮。葉長箭形,銀綠色葉面有光澤,具有灰白色葉脈,主側脈突出明顯。
常見同屬觀賞種有樓氏海芋(A.Iowii),葉形大,闊心臟形,葉面淡棕綠色,葉脈灰綠色。大葉觀音蓮(A.longiloba),葉箭形,葉長30~50厘米,葉柄細長挺立,葉面墨綠色,葉脈銀灰綠色。莫特方坦觀音蓮(A.mortefontanensis),葉長50厘米,長箭形,淡藍綠色,具銀、綠脈紋。沃森觀音蓮(A.watsoniana),葉形大、皺褶、革質,葉藍綠色,具銀、白脈紋,葉背紫色。科氏觀音蓮(A.korthalsii),葉箭葉形,淡綠色,具銀白色脈紋。海芋(A.macrorrhiza),葉片大而薄,盾形,葉柄長,深綠色,花語:(好運旺來)。斑葉海芋(A.macrorrhizavar.variegata),葉片濃綠色,具乳白色和淺綠色斑塊。龜甲觀音蓮(C.cuprea),又名大花葉芋,葉心臟形,中肋和羽狀側脈為深綠色,明顯下凹,葉背紫色。另外,還有番芋(A.cucullata)、香觀音蓮(A.jodora)、灰色觀音蓮(A.plumbea)。
習性: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huán)境,怕陽光直射.
學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別名:四季海棠
科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前草(車輪草、牛舌草、蝦蟆草)Hoyaaff.Hoyahasseltiii,Miq.
Hoyaaustralis的亞種oramicola(Hill)
這一品種相當不易開花,但因其原生地為山區(qū),擁有肥厚、光亮的多肉質葉片,而特別受歡迎。花白色,一個花序有25到30朵花,有一種濃重的金銀花香味兒。花序是向下的,原生地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與其相似的亞種有rupicola和saniae。Hoyacarnosa
這是球蘭中最容易獲得,同時也是最容易栽培成功的品種。它的形態(tài)幾乎是球蘭種植物的代表,但也是不多的幾種沒有乳白色體液的品種,它的體液很象楓樹糖漿,味道也象。它是如此流行,以致于你在很多培養(yǎng)場找不到它,問主人為什么,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會是“因為想要它的人都已經(jīng)有了,沒人再要了”。這種球蘭的一些植株,象“傳家寶”一樣在一些家庭里幾代人之間接力著栽培,很多愛好者用它的大量植株,點綴性地裝飾在他們的主要栽培品種一側或兩側,目的只是要給潛在的球蘭愛好者一個強烈的視覺沖擊,誘導他們起步。我的一個新朋友曾被另一位老朋友“警告”:“如果你不想要她的球蘭,就千萬別去她那兒。”盡管栽培歷史悠久,略顯普通,它仍然是最好的品種之一,它只有一個缺點,它的花香在夜間尤為濃烈,能把你從屋子里趕出去。當它開花時(在我這里是每年的10月),最好在你和它之間有一扇門而且在日落后可以關上。這一品種的葉片相當多肉,但莖蔓木質化程度較高。曾有流行很久的一則“謠傳”說它的原生地在澳大利亞,其實它真正的故鄉(xiāng)在中國,從未在澳洲野外的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過。“奶奶的蠟花”,栽培最普遍的品種,球蘭屬球蘭類植物的代表品種。
此品種有大量的變種和園藝種,大多株型中等,葉色深綠,帶有灰色或銀白色斑點,有的變種葉片上的斑點的顏色是粉色、白色、黃色或紅色的。中等粗細的莖生長迅速。有些變種的葉背面有少許絨毛。花朵都很香,但香型各異,有些象香水,有些象巧克力。單朵花的直徑通常1.2cm,每個花序約30-40朵花,花香從亮白色到粉色。類別:Hoya原產(chǎn)地:中國Hoyacoriacea
漂亮的大葉品種,但生長速度不快,需要人工幫助纏繞在支持物上,攀附能力差。
葉片大而薄,有些象multiflora,莖蔓健壯但很硬。花朵多毛,30-40朵花聚集在一根長花梗上,形成一個半球形花序。單花直徑大約1.5cm,使得花序的直徑較大。嫩黃色的花上長著白色的絨毛,色調有些暗淡。生長在較強光線環(huán)境中,花朵的花冠底色將變成大紅色,湊近花朵能聞到淡淡的森林味道。
喜歡排水良好的盆土,較多光照,較高的溫度和濕度,不如Eriostemmas類品種那么喜光,長時間暴露在直射陽光下葉片會灼傷。如果南向的窗口中午時有遮蔭,則非常適合它。
原產(chǎn)地:泰國,馬來亞,蘇門答臘島
Hoyacurtisii
很有趣的品種,生長非常緩慢,想培養(yǎng)一盆茂盛的植株,需要在一個盆里多扦插幾支并付出巨大的耐心。
葉片較小,呈水滴形,淺灰色,點綴有銀白色斑點。既不攀爬,也不纏繞,在窗臺上擺放它時,最好的選擇是做成吊籃。它在自然環(huán)境中是蔓生的,所以可以在溫室里模仿其自然的習性。
類別:Kloiphora
原產(chǎn)地:馬來半島,菲律賓,泰國Hoyaelliptica
漂亮但遺憾的是生長緩慢的品種,華麗的綠色葉子葉脈清晰,即使不開花也是一株耐看的植物。
花朵亮白色,微香或無香味,副花冠紅色。每花序20-30朵花,單花直徑約1.2厘米。
喜歡半蔭或遮蔽環(huán)境,向東的窗邊最理想。需經(jīng)常澆水,盆土干透會引起落葉。
原產(chǎn)地:馬來半島
Hoyaerythrostemma
它的品種名的意思直譯為“紅冠”,它平時看上去很普通,直到它開花才會顯得珍奇。這一品種在種植多年長成老株之前不易開花,但它艷麗的花朵值得栽培者多年的期待。
原產(chǎn)地:緬甸,泰國
Hoyafraterna,BlumeHoyaimbricata
這一品種每一莖節(jié)只有一片大型的,圓盾狀葉片,莖蔓非常貼近所攀附的樹干,葉子相互疊壓,葉片下面是螞蟻理想的家。
需要極高的濕度,所以剛開始時可暫時把它種在瓶子里,過不久它就需要較大的空間了。因為常被當作多肉類栽培,所以常因澆水過少而造成損失,而不象多數(shù)多肉類損失的原因往往是澆水過多。
它喜歡攀爬生長在軟木和大型蕨類的樹干上,喜愛持續(xù)不斷的霧氣,這緣于它的原生地——菲律賓群島,蘇拉威西島和摩鹿加群島。
玻璃溫箱是最理想的環(huán)境,不要讓盆土干燥。不易開花。
原產(chǎn)地:菲律賓,蘇拉威西島,摩鹿加群島
Hoyaimperialis大型種球蘭之一,不容易整理。一些無性繁殖(扦插)的植株正在愛好者間轉來轉去。它最有名的是其紫紅褐色的花朵,當然也有開粉色花和黃色花的亞種,黃花種的花朵更大些。由于它有粗壯的莖,因而全株的體積相當大,它可不適合放在輕巧的花架上。似乎喜歡添加石灰質的盆土。容易生根和栽培,生長迅速,因此是一種較普遍的品種。葉片相當大,鮮綠色,邊緣有些起皺紋。花很有光澤,較大(直徑超過一英寸),粉色無味,開花需要較多光照和較高的濕度。現(xiàn)蕾后對環(huán)境變化反應強烈,這時不要移動植株或讓盆土干透,否則可能引起落蕾。根據(jù)經(jīng)驗,它似乎一年四季都喜歡高濕度。莖蔓健壯,生長迅速,且毫無柔順之感,所以必須經(jīng)常整理,將新莖纏繞在支撐物上。葉片很脆易折斷,會流出大量白色汁液,粘到手上就象膠水。原產(chǎn)地:婆羅洲,菲律賓
Hoyalacunosa
株型小,花小有甜香,容易栽培和開花。
類別:Otostemma
產(chǎn)地:印尼,馬來半島
命名人:BlumeHoyalacunosa‘Tove’原種的粉色花品種,新生莖葉紅色,其它性狀與原種相同。新葉的紅色調深淺隨光照強度變化。Hoyameliflua
有人對這一品種的名字(直譯為中型花)的正確性表示懷疑,最近的證據(jù)表明,它很可能是另一個大型花品種的克隆種。不論叫什么,它倒是一種非常可愛,非常多肉的球蘭。花朵中央的深色圓點,是由花朵中央的花柱基部的蜜管分泌的汁液。當在室內種植這一品種時,注意不要讓蜜液滴到家具、地毯和家庭裝飾品上,那很容易弄臟且愛招蟲子。Hoyamindorensis
這一品種原生地在菲律賓,它的兩個純種系最近正在愛好者中間流傳,一個開顏色象泡泡糖一樣的粉色花,另一個的花色幾乎是純紅的,副花冠上長有長直的纖毛。
Hoyaobscura
原產(chǎn)地:菲律賓
命名人:Elmer&C.M.Burton
HoyanychoidesHoyapachyclada
此品種原產(chǎn)泰國東北部,外觀更象多肉植物,而不太象球蘭,不仔細看常會誤以為是一株景天科植物。它的葉片可厚達1/4英寸(6.3mm),亮綠色的橢圓形葉片表面覆蓋著短絨毛,在主葉脈兩側,各有一條很不清晰但還能觀察到的葉脈,幾乎與主葉脈平行。花小,奶油白色,或略帶淺綠色調,每花序花朵數(shù)量多且開花頻繁,有令人愉悅且不過分的柑桔香味兒。莖蔓粗壯,生長緩慢。莖節(jié)間距很短,葉叢密集,株形緊湊,喜蔓生而不是攀爬,這無疑是因為它長著沉重的葉片和莖。在它的原生地還有另一個與之類似的球蘭品種,長著圓形的葉子,由于很象Hoyapachyclada而常被花商錯誤地以Hoyapachyclada的名字銷售。最近的顯微研究表明這兩種球蘭的花的差異非常大,當然我們的肉眼看不到這種區(qū)別。這兩種球蘭株形緊湊,視覺效果清爽,非常節(jié)省栽培空間。老株的莖的直徑可長到1英寸(2.54cm)。(3)斑葉觀葉植物這種植物的葉,在一種葉色基調上灑上其他色彩的色斑。色斑為點狀的如百合科的灑金一葉蘭、大戟科的細葉變葉木、龍舌蘭科的黃道星點木;色斑為線狀的如鳳梨科的斑馬小鳳梨、鴨趾草科的斑馬鴨趾草、百合科的條斑一條蘭;色斑為塊狀的如五加科的黃金八角金盤、金心常春藤、葡萄科的錦葉白粉藤,秋海棠科的虎耳秋海棠。(4)彩面觀葉植物這種植物美在整個葉面的色彩。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紫茉莉科中的葉子花,其色彩極為豐富,有紫色、紅色、白色,更有紅白兩色;有的一個葉片上為幾種色彩組合,光彩照人,如虎耳草科的三色虎耳草、茜草科的彩葉花、龍舌蘭科的七彩朱蕉等。(四)觀枝冠植物樹木的枝冠之美主要由樹冠外形和棱序角決定。樹冠是樹木外圍線所包圍的部分,其形態(tài)有尖塔形、柱形、傘形、卵形、球形、杯形、波形、下垂形、被覆形等,其中如沖天柏的塔形和如垂柳的下垂形較美;棱序角即枝與樹干的夾角,一般為10°~180°,30°~40°為常見枝序,棱序角10°左右的上向形的美國白楊、棱序角90°左右的水平型的雪松和棱序角介于90°~180°的下垂型柳樹,均具有極高觀賞價值。如雪松被譽為“風景樹的皇后”。二、奇特植物奇特植物即與人們日常認識的一般植物所不同的植物,這些植物往往以它出奇不遇的獨特特征吸引人們。“奇”即“怪”,這里所說的奇或怪是指相對于某一自然環(huán)境下的人們而言。如充滿植物奇觀的熱帶森林植物,對于生活在熱帶的人們來說,習以為常,一點也不覺奇,更無怪之感。對于溫帶、亞熱帶等地區(qū)出游的游客來說,熱帶植物確為奇觀。奇特植物的另一層含義還包括諸如最高、最古老、花最大等在地球上絕無僅有的某一特征而聞名的植物,即世界之最植物。世界著名的植物奇觀如:·結“面包”的樹——面包樹·產(chǎn)“大米”的樹——西谷椰子樹·流“糖漿”的樹——糖槭·分泌“奶汁”的樹——奶樹·洗衣樹——普當·滅火樹——梓柯樹·氣象樹——青岡櫟·變味果——神秘果·大胖子樹——波巴布樹·綠色水塔——紡錘樹世界著名的植物之最如:
·最高的植物——杏葉桉,澳大利亞草原上的杏葉桉,一般樹高百米左右,最高竟達156m,比美國巨杉還高14m。·最粗的植物——百騎大栗樹,地中海西西里島的百騎大栗樹主干直徑達17.5m,周長55m,巨大濃密的樹冠可容百騎人馬遮陽蔽雨。·最大的花——大王花,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熱帶森林中的大王花奇大無比,直徑約1.4m,最重的超過50kg。·樹冠最大的樹——榕樹,“獨樹成林”的榕樹聞名世界,孟加拉的一棵榕樹樹冠投影面積竟達一萬平方米之多,可容納幾千人在樹蔭乘涼。·最輕的樹木——輕木,南美洲厄瓜多爾的輕木樹生長速度特別快,植株的各部分都異常松軟,干燥的輕木比重只有0.1~0.25。·最古老的樹——銀杏,遠在2億7千多萬年前銀杏就開始出現(xiàn),1億7千多萬年前與恐龍一起稱霸一時,而今恐龍早已絕滅,銀杏仍然獨存在我國,被譽為“活化石”。·植物的老壽星——龍血樹,非洲西部加那利群島的俄爾他島上有一棵樹,受傷后會流出暗紅色樹脂,稱為龍血樹,其樹齡至少有八千歲,比世界爺?shù)哪挲g還大。·最長壽的種子——古蓮子,在我國遼寧省金縣的深泥炭層中挖出的古蓮子,壽命長達830~1250歲,經(jīng)處理后仍能發(fā)芽、開花和結果。·最小的有花植物——微萍,我國南方池塘水面上生長的微萍很小,只有四分之一圓珠筆芯大,其花小如針尖,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最孤單的植物——獨葉草,在中國的云南生長一種植物,僅有一片葉子,真是孤單到“獨花獨葉一根草”。三、珍稀植物自30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xiàn)生命起,植物物種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滅絕始終是綿亙不斷,新的物種不斷產(chǎn)生,老的物種不斷走向絕滅。在生物發(fā)展史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物種毀滅,在地質歷史的白堊紀很多植物隨恐龍一起絕滅,第四紀冰川的移動也造成大批植物的毀滅,只有為數(shù)極少的植物物種幸存下來。隨著環(huán)境的變遷,有的植物甚至不能自然繁殖瀕臨絕滅。這些珍稀瀕危植物是人類保護的主要對象,同時這些植物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在整個世界興起的旅游大潮中都受到游客的青睞。世界范圍內種類個體和分布面積極為有限、本身又具有獨到特征的植物珍品,各國均視為國寶,現(xiàn)列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神奇的蓮中王——王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蓮,直徑2m多,最大可達4m,圓形,葉緣向上卷曲,浮于水面,可載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也不沉沒。·古老的活化石——水杉,1946年在我國四川萬縣發(fā)現(xiàn)一株億萬年前地球上早已絕滅的水杉,稱為“古老的活化石”。·熱帶雨林巨樹——望天樹,1974年在我國西雙版納發(fā)現(xiàn)一種異常高大的樹木,比周圍其他喬木高出20多m,欲見其樹冠須抬頭仰望才能見,最高達80多m。·蕨類植物之冠——桫欏,蕨類是古老的原始植物,現(xiàn)今的蕨類多為草本,桫欏(又名樹蕨)是恐龍絕滅后留下的數(shù)量極為有限的木本蕨類,極為珍貴。·奇異的長命葉——百歲蘭,非洲西南部沙漠地區(qū)生長的一種矮樹樁似的植物,整株植物只一對葉子,百年不凋,稱為百歲蘭。·中國的鴿子樹——珙桐,珙桐原產(chǎn)中國,初夏開花,花形奇特,似白色鴿子,隨風而舞,極端漂亮,西方人引種后稱為“中國的鴿子樹”。
·最重量級椰子——海椰子,海椰子只生長在塞舌爾群島上,果重可達2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堅果,海椰子果實雖可隨海水流走他鄉(xiāng),卻不能在異地定居。·稀世山茶之寶——金花茶,1960年在中國廣西南寧發(fā)現(xiàn)一種花呈金黃色的稀世之寶的金花茶,花色嬌艷,分布面積狹小,數(shù)量極少。中國的珍稀植物無論其珍稀程度還是數(shù)量,在世界上都占有矚目的地位,上述八大世界珍稀植物中,中國的就占5種。在眾多的中國珍稀植物中,據(jù)其保護價值的大小分為一、二、三類,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條例》,中國已公布一類保護植物8種,二類保護植物147種,三類保護植物212種。其中一類保護植物有:金花茶、銀杉、桫欏(又名樹蕨)、珙桐(又名鴿子樹、水梨子)、水杉、人參、望天樹和禿杉。這些植物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外,也具有科學考察旅游和極高的觀賞價值。
四、風韻植物植物因其物種生長的環(huán)境不同,各具有其特殊的風韻,而成為人類社會文化中另一種事物或精神的象征者,稱風韻植物。不少植物的某一器官如葉、花、果、枝和整個植株都有其獨自的風韻。其中最具風韻的花,最受人們青睞,“國花”和“市花”成了一個國家和城市的精神象征。不少植物以它蘊藏的吉祥之意為人們傳情送意。(一)植物之風韻1.葉之風韻·堅貞——松柏,孔子《論語》中有:“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高尚——松、竹、梅,明代馮應京《月令廣義》中有:“松、竹、梅稱歲寒‘三友’。”·常榮——松、柏,素有“松柏長青”之說。2.花之風韻·高潔——梅花,宋代佚名《錦秀萬花谷》中有:“曾端伯以梅花為‘清友’。”·門生——桃李,古將桃李喻為弟子,用“桃李遍天下”形容弟子眾多。3.果之風韻·思慕——紅豆,唐代王維《紅豆》詩中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壽考——桃,南朝宋王儉《漢武故事》中有:“王母曰:‘此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實’。”4.枝之風韻·依戀——柳,《詩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柳柳依依。”用柳條飄動的依依之狀來形容惜別之情,故有“依依不舍”之說。5.樹之風韻·長壽——椿,《莊子逍遙游》中有:“上古有椿樹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瀟灑——竹,唐代許晝《江南竹詩》有:“江南瀟灑地,本自與君宜。”
(二)國花、市花1.世界國花薈萃梅花(中國)、玫瑰(英國、美國)、櫻花(日本)、茉莉(菲律賓)、郁金香(荷蘭)、石榴花(西班牙)、矢車菊(德國)、睡蓮(泰國)、鳶尾(法國)、雛菊(意大利)、虞美人(比利時)、大麗花(墨西哥)、金合歡(澳大利亞)。2.中國主要城市市花(部分城市有兩種市花):月季(北京、天津、鄭州)、菊花(太原、北京)、丁香(哈爾濱、西寧)、玫瑰(沈陽、蘭州、烏魯木齊、拉薩、哈爾濱)、白玉蘭(上海)、桂花(杭州、合肥)、荷花(長沙、濟南)、石榴花(西安、合肥)、太平花(太原)、君子蘭(長春)、水仙(福州)、瑞香(南昌)、梅花(南京、武漢)、木棉花(南寧)、夾竹桃(銀川)、木芙蓉(成都)、琪桐(貴陽)、山茶花(昆明)。五、古樹名木有些樹木,以樹齡、規(guī)模、形姿、社會環(huán)境等為特色來吸引游客,稱古樹名木。例如浙江西天目山,古木參天,山上到處可見需數(shù)人
歡迎推薦
我國部分城市的市花常州月
季洛陽牡
丹長春君子蘭南京梅
花成都芙
蓉三明杜
鵑大連月
季汕頭金鳳花丹東杜
鵑紹興蘭
花佛山玫
瑰蘇州梅
花福州茉
莉無錫梅
花廣州紅
棉武漢梅
花桂林桂
花西安月
季杭州桂
花湛江紫荊花開封菊
花鄭州月
季昆明山
茶濟南
荷
花
上海白玉蘭
部分國家的國花英
國玫瑰薔薇墨西哥仙人掌阿根廷賽邊花葡萄牙熏衣草埃
及蓮
花日
本櫻
花澳大利亞金合歡瑞
典鈴
蘭巴
西熱帶蘭泰
國睡
蓮朝
鮮金達萊土耳其郁金香德
國矢車菊西班牙石
榴法
國馬蘭花百合希
臘油橄欖菲律賓茉
莉匈牙利郁金香芬
蘭鈴
蘭伊
朗郁金香哥倫比亞熱帶蘭意大利雛
菊加拿大楓樹葉印
度蓮
花羅馬尼亞玫
瑰印
尼茉
莉美
國山
楂合抱的柳杉、金錢松等,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松樹是人們常見的樹種,但黃山松樹冠扁平、飄逸多姿、針葉短密、蒼勁古雅,其形姿和氣勢別具一格,被列為黃山“四絕”之冠。
上述各具魅力的植物,有的成批量出現(xiàn),構成一個區(qū)域的特殊景觀,如波巴布樹、水杉、各類紅葉樹等;有的單獨或少量在某個景區(qū)存在,成為某個景區(qū)中的觀賞點,如栽培彩色植物及花卉等。近年來,作為專項旅游產(chǎn)品的“花展”,受到游客們的青睞。例如從1983年起,洛陽每年舉辦牡丹花會,吸引了四海賓客,真是舉城轟動,萬眾歡騰。正如白居易詩云:“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此外,茫茫草原,也是植物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均以叢生草為主,草場面積共約3千萬公傾,呈現(xiàn)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溫帶草原風光。它平展坦蕩,曠野無比,給人以無限情思,心曠神怡。第三節(jié)動物動物,在自然界中最具活力。與植物相比,動物能運動,會發(fā)聲,通人性。不少動物的體態(tài)、色彩、姿態(tài)和發(fā)聲都極具美學觀賞價值,世界各地歷來就有觀賞動物的傳統(tǒng)。在與環(huán)境的關系上,動物能主動改變其生活場所,形成壯觀的遷徙現(xiàn)象。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和人類影響強度的加大,野生動物無論種類還是數(shù)量都在急劇減少。一、觀賞動物觀賞動物是指動物的體態(tài)、色彩、運動和發(fā)聲等方面的特征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動物。根據(jù)觀賞動物的主要美學特征將其劃分為觀形動物、觀色動物、觀態(tài)動物和聽聲動物。(一)觀形動物動物的體形可說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特別是一些體形奇異的動物,蘊藏著一種氣質美。如虎,體形雄偉,給人以王者之氣概,我國的東北虎頗有山中之王的氣度;雄獅,體形高大,毛色壯觀,發(fā)威時頭部之毛發(fā)根根豎立,其王者風范一點不亞于虎之下;腿修長、頭高昂的長頸鹿的體態(tài)給人以典雅華貴的感覺;四腿如柱,身軀魁梧的長鼻子大象,雖大卻不稱王,給人以沉穩(wěn)之感;尤其是尾巴似馬而非馬、角似鹿而非鹿、蹄似牛而非牛、頸似駱駝而非駱駝的“四不像”糜鹿,其體形更是耐人尋味,極具觀賞價值。(二)觀色動物世界上以斑斕色彩吸引旅游者的動物比比皆是。有的為純一色彩,如北極熊,雪一般的白色絨毛給人以潔白無瑕的感覺;黑葉猴從頭到腳閃亮的黑色如烏金一般。更多的為彩色組合,如黑白條斑排列極具韻律的斑馬;圓形褐斑均勻撒落在黃色皮毛上的金錢豹;黑背白腹的企鵝;紅色只點頂?shù)牡ろ旡Q。更為有趣的是海南島的坡鹿,背部有一條黑褐色的條帶,條帶下面點綴著若干平行排列的白斑,肋和腿呈土黃色,腹、胸、腳趾則呈一片雪白,色彩極為美觀。還有那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和鳥兒王國更讓人陶醉。(三)觀態(tài)動物動物的行動也能引起人的美感,猛虎下山之威武,魚游水中之自由,駿馬奔騰之矯健,猿猴攀緩之靈巧,象出深林之雄壯,雁過藍天之整齊,熊貓行走之憨態(tài),以及孔雀開屏之美麗,常令人贊嘆不已。猴、熊、狗和海獅等聰明的動物,經(jīng)過人們的精心訓練,可進行雜技表演,更是老少皆宜的旅游娛樂項目。(四)聽聲動物不少動物發(fā)出的悅耳之聲能激發(fā)人們的聽覺美。“鳥語花香”一詞導出了絕大多數(shù)鳥是大自然“歌唱家”的奧秘。夜鶯之鳴聲,悠揚婉轉、娓娓動聽;黃山八音鳥之鳴聲,音調尖柔多變,音色清脆悅聲,一聲能發(fā)出八個音;善仿人言的鸚鵡更歷來受人寵愛;有的動物能發(fā)出奇特的聲音,澳大利亞的國鳥——笑笑鳥發(fā)出像人一樣爽朗宏亮笑聲,云南雞足山的念佛鳥發(fā)出“彌陀佛”的叫聲,峨嵋山萬年寺的彈琴蛙,叫聲如委婉動聽的古琴聲。二、遷徙動物為繁殖、捕食和尋找更為舒適的環(huán)境,許多野生動物都有集體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的本能。這種上規(guī)模的集體遠征,使某一物種的動物在某一時段具體空間內形成極具觀賞價值的旅游勝景。根據(jù)動物遷徙的空間位置和遷徙方式,遷徙動物可分為遷飛動物、遷移動物和洄游動物。(一)遷飛動物遷飛動物主要指隨季節(jié)變化在空中長途遷飛的鳥類和昆蟲。鳥類隨氣溫的變化而遷飛,在北半球,一般夏季在涼爽的北方居住,秋天往南遷飛,到溫暖的南方越冬,春天又飛回北方,這種遷飛的鳥類叫候鳥。對具體一個地區(qū)講,來此過夏天的叫夏候鳥,來此越冬的叫冬候鳥,途經(jīng)該地的叫旅鳥。春燕可說是我國人民最熟悉的夏候鳥,每年春天從印度等地千里迢迢飛到我國各地,在屋檐和房梁上筑巢、安家、生兒育女,幼燕長大后的深秋又陸續(xù)飛往印度越冬。鴻雁是我國南方的冬候鳥,每年中秋前后,生活在西伯利亞一帶的鴻雁云集成群,排成一列縱隊或“人”字雁陣,遷飛到我國南方越冬,來年春天再北返。新疆天鵝湖的天鵝、青海湖鳥島的鳥群、鄱陽湖的鶴群及昆明的紅嘴鷗都構成了引人入勝的旅游勝景。旅鳥途經(jīng)的云集地也頗為壯觀,云南大理的鳥吊山“鳥會”的熱鬧喧騰的盛況,使游人有如置于童話世界一般。昆蟲的遷飛最聞名的要數(shù)蝴蝶,地球上14000多種蝴蝶中有200多種能像候鳥一樣隨季節(jié)遷飛。最著名的要數(shù)美洲的彩蝶王,每年春天從中美洲長途遷飛到加拿大過夏,秋天又從加拿大返回中美洲,途經(jīng)45000多km,歷時幾個月的遷飛途中,千百萬只彩蝶王在碧空長天中與飛云競馳、和流霞爭艷,蔚為壯觀。臺灣高雄的蝴蝶谷聞名于世,尤為奇特的是在美儂的“黃蝴蝶谷”里,蝴蝶擇色為伍,滿谷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黃蝴蝶,構成了自然界一大奇景。云南大理的“蝴蝶會”也是極為壯觀的旅游勝景。(二)遷移動物遷移動物指隨季節(jié)變化在陸地上遷移的動物。生活在北半球寒帶及北極圈內的野生馴鹿是最有名的遷移動物,每年深秋,成千上萬頭馴鹿匯集成巨大的鹿群向南遷移至凍土帶邊緣的森林地帶,10~11月在越冬途中交配,雄鹿經(jīng)過一番劇烈的競爭交配后,匯成為數(shù)不多的幾股繼續(xù)南遷,懷孕的母鹿和幼鹿滯留在途中,次年春天由母鹿充當先行者再向北返回到達凍土帶僻靜處養(yǎng)兒育女,撫育幼鹿。三、珍稀動物珍稀動物指野生動物中具有較高社會價值、現(xiàn)存數(shù)量又極為稀少的珍貴稀有動物。在此我們主要關注的是珍稀動物的科考旅游和觀賞價值。世界珍稀動物是指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稀少珍貴的動物,這些動物深受世界人民所喜愛,有的被視為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的被視為國寶。我國幅員遼闊、環(huán)境多樣,具有不少珍禽異獸,許多動物是屬于世界性的珍稀動物。中國政府極為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據(jù)1987年9月1日公布的《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草案)》中,一類保護動物68種,二類保護動物53種,三類保護動物27種。其中一類保護動物中的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和白唇鹿被稱為四大國寶動物。世界范圍著名的珍稀動物有:1.無翼夜行的幾維鳥生長在新西蘭的一種鳥因叫“幾維”聲而得名,幾維鳥是鳥中最原始的種類,沒有翅膀也沒有尾羽,不能飛翔,但它粗壯有力的雙腳卻行走如飛,時速可達10英里(約16km),新西蘭人把幾維鳥看成自己民族的象征,定為國鳥。2.光彩奪目的極樂鳥南太平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世界珍禽極樂鳥的主要棲息地,極樂鳥頭部為金綠色,披一身艷麗羽毛,長長的大尾羽更是嫵媚動人,光彩奪目。極樂鳥對愛情忠貞不渝,一旦失去伴侶,另一只鳥就會絕食而死。巴布亞新幾內亞人把極樂鳥視為其民族象征,在其國旗、國徽,甚至民航客機和各種紀念品上均印有極樂鳥的形象。3.中國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一萬多年前曾遍布我國,現(xiàn)遺留下的數(shù)量極少,僅分布在四川、甘肅、陜西的個別崇山峻嶺中,成為研究生物進化的活化石。大熊貓身體胖軟、頭圓頸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壯、一對八字形的黑眼圈猶如戴著一副墨鏡,非常惹人喜歡,我國把它視為國寶,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還把它選為會標。4.似豬非豬的美洲產(chǎn)于中美洲的美洲,體形肥壯,四肢短粗,吻長尾短,長相酷似黑豬。美洲,壽命較短,數(shù)量極少,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合會將其定為瀕危級保護動物。大自然沒賜給美洲鋒利的牙齒、尖銳的腳趾和堅硬的觸角等起碼的生命保護武器,它只有靠其高超的游水技能,遇敵入水,頑強地生存下來,這一點確為動物界的罕見奇跡。5.中國獨有的猴——金絲猴金絲猴是靈長類中最漂亮的動物,圓頭長尾、清面藍鼻、鼻孔朝天,肩背毛光亮如黃金金絲,因此得名。金絲猴僅生活在中國部分海拔1400~3000m的高山密林中,善長攀樹,動作靈活,聰明過人,在神農架等地建有專門保護它的自然保護區(qū)。6.最大最珍貴的江河哺乳動物——白鰭豚白鰭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潛水動物之一,是一種最大的哺乳淡水生動物,長2m多,重約100kg,背部淺灰藍色,腹部純白,善于游水,時速可達80km左右,由于長期生活在渾濁的江水中,視聽器官已退化,但大腦特別發(fā)達,聲納系統(tǒng)極為靈敏,頭部還有超聲波功能,一遇緊急情況,立即潛水躲避。白鰭豚僅分布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江湖中,數(shù)量極為稀少,十分珍貴。5.中國獨有的猴——金絲猴金絲猴是靈長類中最漂亮的動物,圓頭長尾、清面藍鼻、鼻孔朝天,肩背毛光亮如黃金金絲,因此得名。金絲猴僅生活在中國部分海拔1400~3000m的高山密林中,善長攀樹,動作靈活,聰明過人,在神農架等地建有專門保護它的自然保護區(qū)。6.最大最珍貴的江河哺乳動物——白鰭豚白鰭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潛水動物之一,是一種最大的哺乳淡水生動物,長2m多,重約100kg,背部淺灰藍色,腹部純白,善于游水,時速可達80km左右,由于長期生活在渾濁的江水中,視聽器官已退化,但大腦特別發(fā)達,聲納系統(tǒng)極為靈敏,頭部還有超聲波功能,一遇緊急情況,立即潛水躲避。白鰭豚僅分布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江湖中,數(shù)量極為稀少,十分珍貴。7.世界屋脊之鹿——白唇鹿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黃河源頭巴顏喀拉山北麓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區(qū),生長著世界珍稀的一種鹿,因鼻端兩側和下唇為純白色而稱為白唇鹿。白唇鹿特別溫馴,你若喂它草,它會親昵地聞聞你的手,任你撫摩拍照,深受小朋友喜歡,1972年一對白唇鹿曾作為和平使者由周總理代表中國少年兒童贈予斯里蘭卡小朋友。第四節(jié)自然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是全球廣泛設立的自然保護的區(qū)域,是地球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相對較完整的地段。現(xiàn)全球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落,自然保護區(qū)優(yōu)良的自然生態(tài)景觀對游客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世界及各國的許多名勝地均位于自然保護區(qū)內,隨著旅游需求的增長,更多的自然保護區(qū)將成為旅游開發(fā)的對象。一、自然保護區(qū)與旅游開發(fā)(一)自然保護區(qū)的設立及定義自然界哺育了人類,而人類不合理地利用自然使森林遭砍伐、動物遭捕殺、環(huán)境遭污染、土地遭退化的破壞,許多野生動植物瀕臨絕滅。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500~1000萬種生物,17~19世紀每天平均消滅一個物種,如不保護自然,物種消失的速度更快。動植物和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1872年世界上第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域在美國建立,即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隨后自然保護區(qū)在世界各國像雨后春筍般地萌生,逐步在全球形成了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以及理論體系。自然保護區(qū)是為了保護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拯救瀕于滅絕的物種,保護自然歷史遺產(chǎn)而劃定的進行專門保護和管理,并具有法律保證,得到長期保護的特殊地域的總稱。自然保護區(qū)因其保護的自然性質類型很多,名稱也就很多。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的名稱有40多種,世界性的有世界自然歷史遺產(chǎn)、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各國的有國家公園、自然公園、保護公園、生物保護區(qū)、森林保護區(qū)、狩獵動物保護區(qū)等。我國稱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等。(二)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開發(fā)與保護1.自然保護區(qū)的功能世界各地自然保護區(qū)的保護對象各不相同,但“保護”是其共同的首要功能。除保護外,人們已逐步認識到它的其他功能,除極少數(shù)絕對保護區(qū)外,大多數(shù)自然保護區(qū)都向著保護、科研、教學、旅游、生產(chǎn)多功能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自然保護區(qū)的結構上,在核心區(qū)是嚴格保護區(qū),不允許生產(chǎn)利用;緩沖帶區(qū)可進行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過渡區(qū)則可進行保證持續(xù)發(fā)展的開發(fā)利用,如教學、旅游、農業(yè)生產(chǎn)等活動。2.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開發(fā)與保護由于自然保護區(qū)具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珍貴的動植物,對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別是以保護自然景觀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qū)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是人們探索自然奧秘、休閑度假的好去處。許多著名的旅游勝地都位于自然保護區(qū)內,如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日本的富士山、法國的阿爾卑斯山,中國的九寨溝、張家界、西雙版納等名勝地。隨著經(jīng)濟和旅游的發(fā)展,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接待壓力越來越重、旅游開發(fā)強度越來越大。這與景觀優(yōu)美的自然保護區(qū)最大的生態(tài)特征——脆弱性相矛盾,若利用和開發(fā)不當必然會導致對自然保護區(qū)的破壞。因此,自然保護區(qū)旅游功能發(fā)揮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應開發(fā)與保護并重,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不僅享受大自然的美,又得到環(huán)境教育,主動保護環(huán)境。這種把環(huán)境教育巧妙地寓于旅游之中的活動稱為生態(tài)旅游。生態(tài)旅游的最大特點是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三大效益真正協(xié)調發(fā)展,使旅游資源真正得到永續(xù)利用、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在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開發(fā)中,森林旅游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隨著當代工業(yè)化、都市化步伐的加快,“崇尚大自然”、“回歸大自然”的熱潮悄然興起,去森林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人們對一般人造園林游嘗的一種高質量的補充和發(fā)展。各國都在致力于這方面的開發(fā),如德國提出了“森林向全民開放”的口號。二、世界自然保護區(qū)(一)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的建立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的建立始于1872年美國黃石公園;1879年,澳大利亞在悉尼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二個國家公園,到20世紀20年代世界各大洲都相繼建立了國家公園。1972年聯(lián)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huán)境會議,建立了國際性組織和國家機構,促進自然保護的規(guī)劃和管理。例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公認的具有顯著的世界價值的自然或文化遺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在全球建立了生物圈保護區(qū);各國相應建立國家級、州(或省)及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到1986年為止,全世界已建立各類較大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自然保護區(qū)4190個,面積達58287萬公頃。其中世界自然歷史遺址69個、生物圈保護區(qū)261個、國家自然保護區(qū)3507個,形成了全球的較為完善的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美國是最早開展自然保護的國家;日本是自然保護區(qū)面積占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5%以上);澳大利亞的國家公園數(shù)目最多(243個),同時自然保護區(qū)的總面積也最大(1327萬公頃);格陵蘭國家公園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二)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開發(fā)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的旅游開發(fā),各國情況有所不同。在保護區(qū)的功能認識方面,有的國家的自然保護區(qū)的早期功能僅是保護和科研,隨著認識的深入,建立了集保護、科研、教學、旅游、生產(chǎn)為一體的綜合自然保護區(qū),其中旅游的發(fā)展勢頭較旺。有些國家的自然保護區(qū)一建立就是集保護與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是其主要功能之一,這從世界上繁多的自然保護區(qū)名稱上可以看出,如“國家公園”、“保護公園”、“自然公園”、“省立公園”、“州立公園”等均有旅游含義的“公園”二字。自然保護區(qū)旅游開發(fā)最為成功的首數(shù)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位于北落磯山、中落磯山之間的熔巖高原上,占地8956km2,森林約占全國森林面積的90%。因園內的黃石河兩旁峽壁呈黃色而稱為黃石公園。公園富有湖光、山色、懸崖、峽谷、珍稀動植物、瀑布、溫泉諸勝,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溫泉和生物季相變化。猛犸溫泉被稱為世界上最奇觀的溫泉,園內四季皆有佳景。黃石公園一直都以保護自然風光著稱于世,自建公園以來,各種旅游資源都受到法律的保護。歷經(jīng)一百多年來,公園內的服務設施與自然景色協(xié)調,每個風景點附近都設有宿營地,每當夜幕低垂時,人們搭起款式多樣的帳蓬,點燃篝火,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度過寧靜清幽的良宵。三、中國自然保護區(qū)(一)中國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的建立我國真正建立保護區(qū)的工作是解放以后才開始的,比美國晚了80多年。1956年在廣東省肇慶市建立了保護南亞熱帶季雨林為主的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qū)——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之后,1957年和1958年又分別在福建建立了萬木林自然保護區(qū),在云南西雙版納建立了小勐養(yǎng)、勐侖和勐臘自然保護區(qū)。其后除國家繼續(xù)建立外,各省、各地縣均建立自己的保護區(qū)。截止1992年底,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區(qū)已達700多個,其中有的具有國際性科學意義,被納入世界自然歷史遺址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有的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區(qū);此外我國還建立了許多具有保護自然性質的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初步形成了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二)中國自然保護區(qū)類型及旅游開發(fā)中國自然保護區(qū)根據(jù)其保護級別可分為世界級、國家級和地縣級三大類,各大類的情況如下:1.世界級自然保護區(qū)世界級自然保護區(qū)指位于中國的具有國際性科學意義的自然保護區(qū),包括世界自然歷史遺址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中國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chǎn)有19處,即黃山、泰山、黃龍寺、九寨溝、武陵源、長城、北京故宮、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布達拉宮、孔廟孔林孔府、峨眉山及樂山大佛、武當山古建筑群、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廬山、平遙古城、蘇州園林、麗江古城。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有8個,即新疆博格達峰自然保護區(qū)、內蒙古錫林格勒自然保護區(qū)、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湖北神農架自然保護區(qū)、貴州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和吉林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這些自然保護區(qū)都是中國聞名世界的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地。2.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指受法律保護、由國家直接管理的自然保護區(qū),包括國家重點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重點保護區(qū)有62個,其中海南省與云南省的最多,各占5個。著名的有安徽省的揚子鱷自然保護區(qū)、江西省的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qū)、海南省的大州島海洋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湖北省的神農架自然保護區(qū)、吉林省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及云南省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qū)等。這些保護區(qū)有的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旅游開發(fā),有的則處于旅游規(guī)劃階段。我國繼1983年正式批準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后,陸續(xù)又建起了浙江天童、千島湖,廣東沙頭角、溪流河,陜西樓觀臺,山東泰山、威海,安徽瑯岈山,河南嵩山等森林公園,并列稱為我國十大國家森林公園。這些公園的建設目的就是發(fā)揮森林的旅游功能,現(xiàn)已是我國的重要風景名勝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分三批公布共119處,其中浙江省和四川省最多,均為11處,云南次之,有10處。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均被收入。3.省、地、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各省、地、縣均有受法律保護,由當?shù)卣芾淼淖匀槐Wo區(qū),其保護對象價值也隨級別的不同而異,不少已有旅游開發(fā)。例如湖北石首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qū),進行麋鹿野生放養(yǎng),實現(xiàn)了千年時空大跨越,使“四不像”名揚天下,聲震五洲,中外游客慕名紛至沓來。第五節(jié)動、植物園及田園風光由人與生物共同創(chuàng)造形成的動、植物園及生態(tài)農業(yè)形成的田園風光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正在日益成為人們科學考察、觀光的旅游資源。一、動物園動物園是指由人工飼養(yǎng)、繁育的動物聚居場所。其主要功能是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約有900所動物園。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動物園的旅游功能被廣泛引起重視。它們參與性強、觀賞性高吸引著四方游客。(一)綜合性動物園綜合性動物園飼養(yǎng)有不同地域、不同種屬的各類動物。例如北京動物園是我國最大動物園之一,飼養(yǎng)著我國珍奇動物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動物500多種,建有犀牛館、河馬館、熊貓館等專屬場館。目前,上海、杭州、福州、大連、沈陽等地均建有綜合性動物園。英國倫敦動物園,是歐洲最大最聞名的動物園之一,擁有900多種、8000多只世界各國珍奇動物,被列為倫敦十個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之一。(二)專門性動物園專門性動物園指專門飼養(yǎng)、繁育某一種或某一類動物為主的場所。例如最近建成的無錫鳳鳴谷鳥園,是繼廣州白云山、大連老虎灘之后的目前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鳥園。占地約2萬m2,園內有孔雀、天鵝、八哥、畫眉、丹頂鶴等40多個品種的數(shù)千只鳥。又如世界著名的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擁有南極企鵝、北極鵝、非洲駝鳥、美洲巨嘴鳥、歐洲黑鶴、澳洲鴯鹋、我國知更鳥等世界各地區(qū)的上萬只不同種屬、形體奇特的鳥禽。此外,我國青島海產(chǎn)博物館中的水族館,美國西部圣迭戈城的海洋世界、檀香山的海生動物園,都養(yǎng)殖著各種供研究、觀賞用的海生動物,成為專項旅游產(chǎn)品。近年來,世界各地,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爭相建設該類產(chǎn)品,僅日本,就建有一百多個水族館。(三)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園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是專門性的。前者如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yǎng)著種類眾多的飛禽走獸;后者如南非和博茨瓦納的卡拉哈里羚羊國家公園,園中多南非大羚羊、南非小羚羊、角馬等。野生動物園的特點是動物散居于園中,游客需在車內或其它特定場所觀賞禽獸。例如肯尼亞旅游部門設立了乘大氣球觀賞動物的項目,游客在氣球的吊籃里憑空俯瞰,一覽全貌,妙趣橫生。有些野生動物園,為天然動物園。如坦桑尼亞的塞倫格蒂國家公園,是坦桑尼亞野生動物最集中的地方,園內野生獸類總數(shù)達300多萬頭。(四)狩獵場狩獵是一項集健身、探險、旅游為一體的活動。狩獵場的動物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養(yǎng)殖的。如我國甘肅省哈爾騰、哈什哈爾、康龍寺三個狩獵場,均屬高山草原型天然野牛動物獵場,具有動物種類多、密度大、開闊地能見度高等特點。今年建成開放的浙江寧波南方狩獵俱樂部,開發(fā)了近海的5個荒蕪海島,以放養(yǎng)人工養(yǎng)殖的“野生動物”為特色,可獵“野豬”、“野雞”、“野鴨”、“野兔”、“角鹿”、“果子貍”等各類動物。坦桑尼亞的塞盧斯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多的天然游獵區(qū)之一。在塞盧斯,游客可申請執(zhí)照在園中狩獵。二、植物園在植物園內,植物種類豐富,觀賞植物及奇特植物比比皆是,且園內空氣清新、風光絢麗,使植物園的功能由研究和科普擴大到旅游,世界各地著名的大植物園都是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各國各地區(qū)的小型植物園也是人們休閑的好地方。世界各國的植物園數(shù)量已近千個。目前國內外著名的植物園有:1.英國邱皇家植物園(簡稱邱園)英國邱園位于倫敦郊區(qū)泰晤士河東岸,占地面積1821畝,自1759年起,由英國皇宮在原邱宮經(jīng)營的一個小規(guī)模植物園基礎上,逐步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世界上最有名的植物園。它經(jīng)過長期引種馴化、栽培的植物現(xiàn)已達到5萬種,收藏著600萬份標本,建有四座博物館和植物書籍極為豐富的圖書館,堪稱世界第一流的植物寶庫和植物研究中心。邱園宜人的美景,雖只被邱園認為是“副產(chǎn)品”,然而這一副產(chǎn)品卻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去參觀旅游。2.美國阿諾爾德樹木園(簡稱阿園)阿園是美國的第一個樹木園,以喬灌木為主景,內部很少建筑物,道路曲折迂回,與邱園的人工精心布置不同,強調自然式。阿園位于美國北部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城郊區(qū),屬于哈佛大學,1872年籌建,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面積1600畝。阿園的創(chuàng)辦人薩金特是哈佛大學教授,曾多次到世界各地采集植物,20世紀初到過中國,匯集了世界各地的植物,使阿園植物種類、數(shù)量積累極快,在建園100周年時,已馴化種活了6000種。其中禾本科植物在露天自然條件下引種成功的數(shù)量之多,世界各植物園沒有任何一個能與它媲美。園內定植的樹木有75%可以在北美良好生長,為豐富北美的植物資源做出了巨大貢獻。豐富的植物,優(yōu)美的景觀自然成了游客的好去處。3.加拿大蒙特利爾植物園(簡稱蒙園)蒙園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是由蒙特利爾大學植物研究所建立,屬蒙特利爾市的植物園,始建于1932年,已有60多年的歷史。蒙特利爾植物園的建園宗旨是:“用科學和美觀為人民服務”。建有多年生觀賞植物區(qū)、果園、美印植物區(qū)、兒童園地、野餐區(qū)等26個區(qū)。打破了以前古老植物園的框框,較多地重視科學普及和休閑活動,全國游客不斷,生動活潑,別具一格。4.中山植物園中山植物園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植物園,始建于1929年,同時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植物園,全園占地2800畝,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選址在南京中山陵附近,取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連云港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統(tǒng)編版課后作業(yè)((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非婚生子分手協(xié)議書2022.5
- 中藥鑒定學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不動產(chǎn)測繪員初級模擬考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5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用書選擇指南:科學備考高效通關
- 玻璃制品的展示設計創(chuàng)新考核試卷
- 糖制品營銷策略與渠道管理考核試卷
- 航天器空間對接機構設計與測試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在精密儀器中的使用考核試卷
- 肥料包裝設計與市場營銷考核試卷
- 高三臨界生會議課件
- 【MOOC】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管理-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安徽省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患者與護理工簽訂合同模板
- 2024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電商平臺合規(guī)管理制度分析
- 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期中考試試題(1-4單元)(含答案)
-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三下學期適應性測試數(shù)學試卷2
- 數(shù)智化轉型背景下國企財務管理體系的優(yōu)化分析
- 中級會計實務《速記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