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_第1頁
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_第2頁
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_第3頁
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_第4頁
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梅洪建老師《蝶戀花》課堂實錄時間:2014年10月22日授課:梅洪建學生:蘇州某中學高一(11)班主題:蘇州工業園區高中教師賽課活動課堂實錄師: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蝶戀花》。問一下我們11班的口號是什么?生:(齊聲回答)十一十一,永爭第一,魅力鋒芒,銳不可當。師:氣勢磅礴!我相信今天這節課,大家的表現一定可以是“銳不可當”。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通常鑒賞古詩詞是用什么方法的?生1:反復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嘛!生2:抓關鍵詞。師:那什么是關鍵詞呢?生2:表達某種意象的詞語和動詞形容詞。師:你掌握得真好。是的,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意象來鑒賞詩歌的,所以有人說“意象,是打開詩歌大門的鑰匙”。今天,我們想和大家一起,避開意象這種傳統的方法,來找尋一種新的鑒賞路徑。師:現在,我請一個同學用最有感情的方式來讀一下本詞。課件展示:讀準節奏,初步感受情感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生3.(有感情地讀)師:讀得不錯。有沒有同學認為比他讀得好些的?(生沉默)師:一首詞,要想讀好,首先我們要能讀好重音、節奏、語調和拖音。這四個點把握好了,就能讀出古人之風了。大家看第一句,哪一個字需要關注這四個點?就一個字喲!生(小聲朗讀后)4:我覺得是“愁”字,因為本詞主要表達的是一種“愁”。生5:我覺得是“泣”字,雖然“愁”也要重讀,但是它的情感效果不如“泣”字。師:為什么?生5:因為“愁”一般是表現為心理的,而“泣”是哭出聲的。只有愁到了極點才會泣。(生不自覺鼓掌)師:11班的魅力,果然無人可當。大家想想,除了重音,這個字是要讀得堅決點呢,還是讀得拖長一點?生齊:拖長。師:好的,我們應該這么來讀“檻菊愁煙蘭泣~露”。生跟讀:檻菊愁煙蘭泣~露。師:根據我們剛才提示的三點,大家可以小組討論一下,下面的幾句應該怎么讀,我我們待會交流。生6:我覺得“燕子雙飛去”中的“子”應該讀得“柔媚”一點,而“雙”子應該讀升調。師:呵呵,有創意,請問如何讀出“柔媚”,為什么要這么讀?生6:只需把“子”拖音加升調就可以了。至于為什么這么讀嘛,我覺得一個孤獨的女子看到柔媚比翼的燕子雙飛才更有表達效果。師:確實高。你來范讀一下好嗎?生6: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師:真好。我們大家一起讀讀前三句。生齊讀: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師:我們繼續讀下面的句子,哪位來說說。生7:“明月不諳離恨苦”這句我覺得應該讀“二二三”節奏。因為我們通常讀的“四三”節奏不能夠強調“不諳”的味道。師:你的語文基礎真好。把“不諳”單獨拉出來,會效果更好。那么這句還有要注意的嗎?生7:“苦”字應該拖音、生8:有道理。師:你來讀讀。生8: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生9:后半句不對,我覺得應該讀出不能讀“斜-光-到-曉/穿朱戶”,應該讀成“斜光到曉/穿-朱-戶”,而且“斜光到曉”要讀得盡量快。一方面強調月光的無情,一方面強調夜的漫長。學生自發鼓掌。師:verygood!我們一起有感情地來朗誦,不應該叫“吟誦”一下詞的上闋。生誦本詞。師:我相信下闋大家一定能讀好了。給大家一分鐘時間思考,然后我請同學來讀。一分鐘后。生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生11:他的拖音讀的很好,但節奏我覺得有點問題。“昨夜西風凋碧樹”按照他的讀法就是強調“昨夜西風”了,味道不夠,應該是強調“西風凋碧樹”,要讀得緊促一點,給人肅殺的感覺。師:你來讀讀。生11:昨夜/西風凋碧樹。生12:對。而且我覺得“欲寄彩箋/兼尺素”讀法應該是和“昨夜西風凋碧樹”一樣,夜不能讀成“欲寄彩箋/兼尺素”。師:這是為什么?生12:從注釋來看,“彩箋”和“兼尺”指的都是書信,他們應該是一體的。師:你真仔細。有道理,但或許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我們接下來應該還會涉及到,暫時不做深究。現在我請大家一起吟誦一下本詞。注意,要感情充沛、搖頭晃腦喲!、生:(齊讀)傷痛也在加重。而對讀者的情感折磨也是層層深入。師:你對“望盡”的解讀很見功底。你的“落寞心情”從哪里的出來的?生20:獨,一獨字。師:你怎么看待“高樓”的“高”。生20:噢,對啊!“高”才能看得遠,也表達了女子內心渴望的強烈。看來這個晏殊,是個高人。師:哈哈,肯定比你高嘍,但你的分析比我高。例如“望盡”,比我強。五組呢?五組代表: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人都是這樣,總不會輕易地投降于現實。當女子望盡天涯路都不見人影的時候,該是絕望了吧。但是,她沒有,于是她要寫信,寫給遠方的人。可是,一個“天長水闊”讓書信無法郵寄,或者說不知道寄向哪里。晏殊的高明之處在于,塑造了一個迷茫蒼茫的寬廣的境界,讓小小的情緒沒有著落。師:你們組的發言很哲理。請看一些注釋,“彩箋”和“尺素”的含義。生21:(讀)彩箋:彩色的信箋。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師:總起來說,它們都是指書信。古詩詞可是一字千鈞啊,晏殊會這么來浪費筆墨嗎?生22:是說女子不停地改換寫信的種類?生23:不是,大家看這個“兼”字,應該是信加信的意思。生24:對啊,對啊。這里應該說寫了很多很多的信。師:是啊,當女子心無著落的時候,作者就安排她寫很多很多的信。寫信是可以給心靈安慰的,然后作者就更折磨她,讓她寫了很多很多之后,卻無處郵寄。生:(齊)折磨。師:對,折磨女子,也折磨讀者。師:結合大家的發言,總結起來作者折磨我的手段就是采用與心情相似的景映照心情,采用與心情相悖的境刺激心情,用女子的主觀愿望和客觀現實之間的沖突來折磨女子和讀者。請大家讀PPT生讀:4.文學,很多時候就是作者用自己的理智逗弄讀者的情感,在讀者情感翻騰之后的贊賞中,作者就像站在云端的上帝一樣會心地微笑。——孫紹振師:如果此時晏殊在云端,他——生:(齊)一定會會心地微笑。師:其實,這就是創作之美。師:晏殊“折磨”技巧很高明,但恐怕不止于此。請大家讀PPTPPT呈示:蝶戀花梅洪建西風到曉拍朱戶,明月不諳,斜光穿欞窗。碧樹凋零離恨苦,檻菊愁煙蘭泣露。燕子雙飛寒羅幕,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生:(齊讀)。PPT繼續呈示:話題討論二:說說二詞的異同,說說晏殊寫作的匠心之處。師:這個問題大家一下子可能有點懵。我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考的角度。1.空間轉換2.上下闋境界的寬窄3.對主人公情感刻畫的作用4.對于“逗弄”讀者情感的作用……大家可以先討論,3分鐘后我們交流。3分鐘后。生25:老師的詞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原本順序來寫的,而晏殊是打亂時間順序的。這么寫的好處是可以是上下闋分別讀起來協調。師:怎么理解你的“協調”的意思?生26:感覺風格一致。師:什么風格呢?生27:感覺上闋有點凄涼,而下闋有點也凄涼,但凄涼之外還有點別的味道。我也說不清。師:你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尤其是,凄涼之外還有點的別的味道。那么這個“別的味道”是什么呢?生28:悲涼。師:你讀讀最后一句,感覺什么味道?生28:廣闊。師:悲涼加上廣闊是什么味道啊?生28:我知道了,悲壯。師:對,悲壯。那么上闋的味道就是悲涼,叫凄婉更文雅些。生29:是的,晏殊這么調整使得詞的風格比較統一,上闋的凄婉能一下子把我們帶到同情女子,陪女子傷感的境界里。下闋的悲壯就能夠在一個廣闊的層面鋪設心的希望與絕望。師:你的觀點涉及到一個詩詞的專業術語——境界。上闋境界狹窄,下闋就顯得寬闊宏大。作者在選取安排寫作內容時,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生30:還有,就是上闋寫的內容是集中在室內的,而后面的內容是寫室外的。空間的集中比老師寫的打亂要顯得條理些。生31:我再回到風格上,其實上闋的風格狹窄陰柔是有利于對主人公內心的刻畫的,使讀者很容易被作者帶到傷感的世界里。因為跟著女子傷感了,所以后面的愿望和結局之間的矛盾沖突帶來的更大的折磨才能讓我們感同身受。師:太棒了!確實,這樣寫有從創作的角度來說是很有利于折磨人的。哪位還想談談自己的看法。生32:從對主人公的刻畫上來說,也是有利的。上闋的女主人公有點被動的受傷的意味,而下闋里的女主人是掙扎的,哪怕結局悲慘,至少她是努力過的。作者這樣寫就把被動和主動區別開來了。師:這是你超越老師的地方。這里老師確實沒有品出被動和主動。感謝你!時間差不多了,今天我們用創作論的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