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第2課時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1.解離液是由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組成的,作用是固定并使細胞分別。2.龍膽紫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能夠使染色質(體)染成深色。3.制片步驟:解離→漂洗→染色→制片。4.分生區細胞特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5.先用低倍鏡視察找到分生區細胞,將分生區細胞移到視野中心再用高倍鏡視察。1.試驗材料:洋蔥或大蒜的根尖分生區細胞。2.試驗用到的試劑及作用:(1)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作用是使細胞分別。(2)0.01g/mL的龍膽紫溶液:堿性染料,將染色質(體)染成深色。3.制片步驟:解離→漂洗→染色→制片。4.視察裝片:(1)先用低倍鏡視察找到分生區細胞,將分生區細胞移到視野中心再用高倍鏡視察。(2)分生區細胞特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3)視野中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多。1.推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根尖細胞都具有分裂實力(×)(2)解離的目的使細胞分散成一層細胞(×)(3)漂洗是指洗去解離液(√)(4)用甲基綠給染色體染色(×)(5)分生區的細胞呈正方形(√)2.在“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志向的試驗材料為()A.成熟葉片B.洋蔥根尖C.黃豆種子解析:選B洋蔥根尖的分生區細胞正處于細胞分裂的狀態,是志向的試驗材料。3.視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試驗中,制片流程是()A.染色→解離→漂洗→制片B.漂洗→解離→染色→制片C.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解析:選C在視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試驗中,應當先解離,讓根尖酥松,再漂洗去除解離液,接著用堿性染料進行染色,最終制片、視察,所以制作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正確依次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4.下列關于“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試驗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視察時選擇分生區B.用龍膽紫溶液處理是為了使染色體著色C.應選擇一個細胞視察其連續分裂的過程解析:選C在解離時,細胞已被殺死,故不能再進行后續的分裂過程。核心要點eq\b\lc\|\rc\(\a\vs4\al\co1(,,,,))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分析1.試驗原理(1)高等植物分生區的細胞有絲分裂旺盛。(2)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混合液(1∶1)能夠殺死固定組織細胞并使它們相互分別開來。(3)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溶液屬于堿性染料能夠將染色體染成深色。(4)依據高倍鏡視察到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的不同,識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時期。2.試驗程序圖示結果分析:(1)視察到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最多,緣由是細胞周期中間期經驗的時間最長。(2)某時期的時間=該細胞周期×(某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3.試驗中的留意事項(1)培育過程要在暖和環境,并剛好換水,防止無氧呼吸產生乙醇毒害細胞。(2)剪取根尖的長度約為3mm左右,過長不簡單找到分生區的細胞。(3)解離的標準是根尖酥松。解離后肯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和影響染色。(4)染色時間不要太長,3~5min即可,染色時間過長會造成細胞內全為紫色,視察不到染色體。(5)加蓋玻片時,留意防止產生氣泡。(6)用顯微鏡視察裝片時,要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7)視察時應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區細胞,在一個視野里視察時,要留意邊視察邊移動裝片,視察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細胞。(8)在視察裝片時,應記住“裝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名師點撥]分別與分散的關系分別是通過解離過程中解離液的作用實現的,分散是通過制片中的壓片實現的,二者都有利于視察細胞。[思索探究](1)能不能選用芽尖的分生區細胞進行試驗?提示:不能,緣由是芽尖分生區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影響對細胞內染色體的視察。(2)某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試驗,在顯微鏡中視察到的圖像如右圖所示。造成這種狀況的緣由可能是什么?提示:緣由可包括:①選擇的區域可能為伸長區(有長方形細胞);②未視察到分裂期的細胞,可能是取材時間不相宜所致;③可能未移動裝片,四周視野中或許有分生區、處于分裂狀態的細胞。(3)制作玻片標本過程中,實行哪些方法使根尖細胞分散開?提示:通過解離液使組織細胞分別開;制片時用鑷子尖干脆將根尖弄碎;用拇指輕輕按壓載玻片。[題組沖關]1.某同學在用光學顯微鏡“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可視察到的現象是()A.絕大多數細胞中能視察到染色體B.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C.清晰地看到中心體和染色體D.某一細胞由中期漸漸過渡到后期解析:選B大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而染色體是分裂前期才出現的,因此只有少數細胞中能視察到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因此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洋蔥是高等植物沒有中心體;視察的細胞在解離時已被殺死,不行能視察到某一細胞由中期漸漸過渡到后期的過程。2.下列關于“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解離是為了將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別B.漂洗的目的是為了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C.用龍膽紫溶液處理是為了使染色體著色D.為節約時間,可干脆運用高倍鏡進行視察解析:選D視察時應先用低倍鏡,再用高倍鏡。[歸納拓展]試驗的評價改進對于試驗評價改進類題目的解答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項目內容變量與比照①變量的確定是否精確;②是否遵循單一變量原則;③有無比照試驗;④比照組的數量是否合理;⑤無關變量的處理是否符合等量原則材料用具①材料的選擇是否恰當;②藥品的選擇是否合理,濃度是否符合要求;③給定的儀器是否符合要求試驗條件①是否須要攪拌、加熱;②溫度、光照、二氧化碳、酸堿度等條件的限制是否合理方法步驟①依次是否合理;②步驟是否完整;③操作是否詳細;④是否利用了題目給定的材料用具驗證與探究①驗證或探究的結果是否可視察;②探究的結果與結論是否是多方面的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A.分生區的細胞呈正方形B.根尖的整體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顯淡黃C.處于分裂前期的細胞均無核仁D.向左下方略移動裝片,圖像向右上方移動解析:選C細胞分裂前期核仁是漸漸消逝的,所以處于分裂前期的細胞有的可以看到核仁。2.下列對于“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步驟說明,錯誤的是()A.解離過程運用解離液,目的是使細胞相互分別B.可以選用醋酸洋紅溶液對染色體進行染色C.壓片時須要進行碾轉使細胞分散成勻稱一層D.若鏡檢時看到的細胞如圖所示,則可能取材時取錯位置解析:選C在被弄碎的根尖上蓋上蓋玻片并覆濾紙片,再加蓋一片載玻片用拇指輕壓,使細胞分散開呈單層細胞,不行碾轉。3.下列關于“視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培育洋蔥根尖時,常常換水可防止爛根B.解離的目的是讓細胞相互分別并保持細胞活性C.漂洗目的是洗去解離液,所用的時間比解離短D.視察時應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此區細胞排列緊密,都處于分裂期解析:選A培育洋蔥根尖時,若不常常換水,根尖無氧呼吸產生乙醇,乙醇積累對根系生長不利,根部細胞大量死亡,導致爛根。4.在“視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試驗中,結果與緣由分析不符的是()A.染色體的染色效果差可能是漂洗不充分B.分裂期細胞所占比例小緣由是取材時間不恰當C.視野中出現細胞重疊現象是解離不充分,壓片不合適D.染色體無動態改變的緣由是解離時細胞已死亡解析:選B分裂期細胞所占比例小,是因為分裂期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所占時間短。5.如圖表示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制作與視察,有關敘述正確的一組是()①a過程是解離,作用是使根尖組織細胞分散開②b過程是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凈解離液③d過程中須要對載玻片上的根尖進行壓片④e過程中須要先在高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才能接著視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選C①a過程叫解離,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別,并破壞細胞的活性,不是分散開;④e過程中須要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區細胞,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視察。6.圖示為某學生通過顯微鏡視野看到的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正確的分裂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解析:選C分析題圖,①表示有絲分裂末期,②表示有絲分裂中期,③表示有絲分裂前期,④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所以有絲分裂正確的分裂依次是③→②→④→①。7.用高倍顯微鏡視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目大致相等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同C.可視察到前期細胞核膜解體的過程D.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解析:選B有絲分裂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的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其他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都與體細胞相同,因此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8.某小組進行視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試驗,下列關于該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顯微鏡下絕大多數細胞中能視察到染色體B.堿性染料吡羅紅可用于染色體染色C.視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可作為推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解析:選D大多數細胞處于間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視察不到;堿性染料醋酸洋紅或龍膽紫溶液可用于染色體染色;視察的細胞在解離時已被殺死,不行能視察到細胞板向四周擴散的過程。9.下列所示光學顯微鏡下視察到的根尖分生區的細胞,視野內看到最多的細胞是()解析:選D視野內處于間期的細胞最多。10.下列試驗試劑或材料與其試驗名稱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綠吡羅紅——視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產物C.碘液——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D.紫色的洋蔥表皮細胞——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解析:選D紫色的洋蔥表皮細胞屬于成熟的植物細胞,不再進行分裂,因此不能用來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二、非選擇題11.下圖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是用高倍顯微鏡視察到的該植物組織切片有絲分裂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視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應選擇________區細胞(填圖甲中字母),請按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排列圖乙中細胞A、B、C、D的正確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區域的細胞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2)細胞是獨立分裂的,但不能選定一個細胞持續視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視察到了A圖像,發覺了赤道板,請你評價他的視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視察細胞質壁分別時可選擇_________區細胞(填圖甲中字母)。解析:(1)視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應選擇分生區細胞,此處細胞呈正方形,如圖中b處細胞。A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處于前期,C處于末期,D處于后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排列正確依次:B→A→D→C。該區域的細胞產生ATP的結構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2)由于在制作裝片標本時,解離液已使細胞死亡,所以不能選定一個細胞持續視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3)C圖像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但是赤道板只是一個位置,不是真實結構,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可推斷他看到的是細胞板。(4)由于只有成熟區的細胞具有大的液泡,所以視察細胞質壁分別時可選擇d區細胞。答案:(1)bB→A→D→C線粒體(2)制作裝片標本時細胞已經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個位置,不是真實結構,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d一、選擇題1.在“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三位試驗人員制作洋蔥根尖裝片的操作步驟(“+”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試驗人員操作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壓片甲根尖1~3mm處-+++乙根尖1~3mm處+-++丙根尖5~7mm處++++則甲、乙、丙視察到的試驗現象分別是()A.細胞重疊、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晰、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晰B.細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體、染色體著色清晰、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晰C.細胞重疊、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晰、細胞著色清晰但看不到染色體D.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晰、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晰、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晰解析:選C依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由于甲沒有進行解離,所以細胞與細胞沒有分別開來而重疊在一起;由于乙沒有進行漂洗,解離液會與染色劑發生反應,導致染色效果不好,所以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晰;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5~7mm處,此處已不是分生區,細胞不進行有絲分裂,所以染色質不會變成染色體,但操作過程正確,所以細胞著色清晰但看不到染色體。2.下列關于“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于解離的根尖長度應在3cm左右B.裝片制作的正確依次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C.看到的根尖細胞都正在分裂D.看到的分生區細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細胞核解析:選D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的時間很長,所以根尖分生區的細胞大多數處于分裂間期,可以看到完整的細胞核。3.運用顯微鏡視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整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分裂中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心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視察。正確的操作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解析:選D在運用高倍鏡時首先在低倍鏡下找到物像,然后將要視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心,再移走低倍鏡,轉換高倍鏡;此時視野假如不清晰,需調整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清晰。4.下列試驗中不須要細胞始終保持活性的是()A.視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B.視察植物細胞質壁分別和復原試驗C.傘藻相互嫁接試驗D.用健那綠染液視察生活狀態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試驗解析:選A視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解離后細胞已經死亡。5.下面甲圖為洋蔥根尖分生區連續分裂的細胞在各個時期DNA含量隨時間改變曲線,乙圖是一組標有5×和16×字樣的目鏡和標有10×和40×字樣的物鏡,丙圖是某同學在乙圖中選用的一組能放大160倍的鏡頭組合所視察到的圖像。欲將丙圖視野中處于甲圖a時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心并用640倍高倍鏡視察,正確的鏡頭組合及移動裝片的方向是()A.(1)×(3)、左上方 B.(1)×(3)、右上方C.(2)×(3)、右上方 D.(2)×(3)、左上方解析:選C圖甲a表示有絲分裂間期,位于圖丙中的右上方,欲將其移到視野的中心,依據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應當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乙圖為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其中(1)(2)為目鏡,放大倍數分別為5×和16×,(3)(4)為物鏡,放大倍數分別為40×和10×;要使放大倍數為640倍,應當選擇16×的目鏡和40×的物鏡,即(2)與(3)。6.據圖推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采納差速離心法可將④和⑥進行分別,以探討它們各自的功能B.若要獲得圖乙,須要對試驗材料進行解離、漂洗和染色等處理C.若圖乙取材于洋蔥根尖,細胞中一般不具有的結構是①③④D.圖乙c所代表的時期在光學顯微鏡下一般視察不到圖甲中的③解析:選C若圖乙取材于洋蔥根尖,細胞中一般不具有的結構是①液泡和④葉綠體,大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具有細胞核。7.蒸餾水(清水)和生理鹽水是生物試驗中常用的兩種試劑,以下關于它們的作用,分析錯誤的是()A.“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試驗中,蒸餾水的作用是使紅細胞吸水膨脹并最終脹破B.“視察線粒體”試驗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應用生理鹽水以保證細胞活性C.“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試驗中,可以用生理鹽水洗去蘇丹Ⅲ染液表面的浮色D.“視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運用清水漂洗,防止解離過度解析:選C“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試驗中,可以用50%的乙醇洗去蘇丹Ⅲ染液表面的浮色。8.在高倍顯微鏡下視察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植物細胞,下列都能看到的結構是()A.赤道板染色體細胞壁B.細胞壁染色體紡錘體C.細胞壁染色體大液泡D.著絲點葉綠體細胞板解析:選B植物細胞最外面是細胞壁,而在有絲分裂前期形成染色體和紡錘體。二、非選擇題9.以下是與“視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有關的內容。(1)在高等植物細胞中,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等_______________細胞。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流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圖為一般光學顯微鏡視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視察對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游戲開發中的技術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高考語文故事寫作技巧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學術寫作與發表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5網絡管理員考試新政策試題及答案
-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法的試題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員創新能力題及答案
- 軟件開發流程管理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備考過程中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方法試題及答案
- Java與Python的技術對比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屆福建省師范大泉州附屬中學七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湖南高考真題化學試題(解析版)
- DB11 097-2014 低硫煤及制品
- 2024年版《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應用圖冊》
- 小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
- GB/T 17988-2024食具消毒柜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 撫養權爭取變更協議書范本
- APQC跨行業流程分類框架(PCF)V7.4版-2024年8月21日版-雷澤佳編譯
- 1.-輪胎模具簡介
- DL∕T 5210.2-2018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第2部分:鍋爐機組
- DL∕T 788-2016 全介質自承式光纜
-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營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昌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