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卷)
八年級地理
(時間:70分鐘滿分:50分)
第I卷選擇題(共15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每小題1分,共15分)
電影《長津湖》講述的是1950年冬天,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地區展開的一場抗美援
朝的血戰,影片掀起了一場“最可愛的人”的熱潮,也激發了我們學習英雄、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下圖
示意長津湖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0°120°130°
/40。
1.長津湖所在的國家是()
A.日本B.韓國C.朝鮮D.俄羅斯
2.我國與該國共同瀕臨的海洋①是()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3.與該國相比,我國緯度位置的優勢體現在()
A.海陸兼備,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B.大部分位于熱帶,光熱充足
C.南北跨緯度廣,有利于發展多種農業D.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
【答案】1.C2.B3.C
【解析】
【1題詳解】
讀圖可知,長津湖所在的國家位于朝鮮半島的北部,北鄰中國,南鄰韓國,東臨日本海,西臨黃海,應該
是朝鮮,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題詳解】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從北到南,瀕臨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長津湖位于朝
鮮,依據我國臨海的分布,結合圖示信息可知,我國與該國共同瀕臨的海洋①是黃海,B正確,ACD錯
誤。故選B。
[3題詳解】
長津湖位于朝鮮,與朝鮮相比,我國緯度位置的優勢體現在南北跨緯度廣,有利于發展多種農業,選項
C符合題意;選項A和D涉及海陸位置,不符合題意;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選項B錯誤。故選C。
【點睛】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海陸兼備的國家;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
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地形剖面圖直觀地顯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我國地勢起伏較大并呈現一定的規律。
讀我國沿32°N線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
笫二11階梯
—*----'第三?7?
,行?
WE100*110*長II中下爵平原!??
4.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沿32°N線的地勢特點是()
A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逐級下降B.東高西低,不斷均勻下降
C.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逐級下降D.西高東低,不斷均勻下降
5.下列關于我國地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河流全部自西向東流B.第一級階梯適合發展種植業
C.第三級階梯以林、牧業為主D.階梯交界處交通不便
6.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滑坡、泥石流是山區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
A.東北地區B.西北地區C,西南地區D.東南地區
【答案】4.C5.D6.C
【解析】
【4題詳解】
據圖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逐級下降,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題詳解】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逐級下降,大多數江河從西向東流入海洋,溝通了東西交通,加強了內
地與沿海的聯系,并不是全部河流,A錯誤;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
不適合發展種植業,B錯誤;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
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以種植業和林業為主,C錯誤;在地勢三級階梯的交界地
帶,以山脈為分界線,山區較多,交通不便,D正確,故選D。
【6題詳解】
我國的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西南山區,西南地區位于第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地勢落差
大,夏季降水集中,會產生地質災害,C正確;東北地區以平原為主,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東南以低山丘
陵為主,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較少,ABD錯誤;故選C。
【點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
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
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喝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
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
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河流是形成地理環境各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同時也為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源。讀中國
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與我國內、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B.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D.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8.下列關于圖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條河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河流含沙量最大B.②緯度高,流量最小
C.③上游水能資源豐富D.④冬季會有凌汛現象
【答案】7.C8.C
【解析】
【7題詳解】
中國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這條線也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我國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和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皆是秦嶺一淮河一線,ABD錯誤,C正確。故選C。
【8題詳解】
讀圖可知,①是塔里木河,②為黑龍江,③為黃河,④為長江。③黃河含沙量最大,A錯誤;①塔里木河
為內流河,流量最小,B錯誤;③黃河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C正確;④長江
主要流經亞熱帶地區,無凌汛現象,D錯誤。故選C。
【點睛】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一淮河一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昆侖山、祁連
山、橫斷山脈)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
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讀我國某土地利用類型(陰影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9.該土地利用類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設用地
10.關于該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主要分布在我國北部和西部內陸地區B.主要分布在我國平原地區
C.主要分布在我國半濕潤地區D.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
【答案】9.C10.A
【解析】
【9題詳解】
讀圖可知,該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這些地區年降水量小
于400毫米,以草地為主,C正確;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的平原和盆地中,A錯誤;我國
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山地,其中東北林區、西南林區是主要的原始林地,東南林區以人工林為主,B錯
誤;建設用地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區,以城鎮更為突出,D錯誤。故選C。
【10題詳解】
圖中所示的是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和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該地區位于我國北部和西部內
陸地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屬半干旱和干旱地區。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我國土地資源空間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為
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的深山區和邊遠地區及東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內陸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土豆喜溫涼喜光照。有“中國馬鈴薯之鄉”之稱的河北省沽源縣人口較少,夏季平均氣溫17.9℃,年
日照時數達3246小時,種植土豆面積超31萬畝,土豆產量大、品質上乘。圖為翻收土豆場景照片。完成
下面小題。
11.沽源縣出產優質土豆的氣候條件有()
A.降水充足B.終年高溫C.光照充足D,水源充足
12.該地能進行如照片所示大規模翻收土豆,其優越的自然條件是()
A.人口眾多B.地形平坦C.森林廣布D.河流眾多
13.為進一步擴大土豆銷量,下列措施最恰當的是()
A.大量減少土豆種植B.腐爛在田里做肥料
C.利用網絡強化宣傳D.大力促進本地消費
【答案】ILC12.B13.C
【解析】
【11題詳解】
土豆喜溫涼喜光照。沽源縣位于河北省西北壩上地區,屬于內蒙古高原南緣,平均海拔1536米。該地種
植馬鈴薯優越的自然條件是:夏季平均氣溫17.9℃,氣溫較溫涼,年日照時數達3246小時,光照充足,
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機物的積累,土豆產量大、品質上乘,B錯誤,C正確;該地年降水量為398毫米,
降水和水源并不充足,AD錯誤。故選C。
【12題詳解】
該地能進行如照片所示大規模翻收土豆,其優越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平坦,種植土豆面積大,超31萬畝,有
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B正確;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與人口、森林和河流無關,排除ACD。故選B。
【13題詳解】
利用網絡強化宣傳,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可以進一步擴大土豆銷量,C正確;大量減少土豆種植、腐爛在
田里做肥料,都將導致土豆產量減少,都不能擴大土豆銷量,排除AB;本地人口較少,市場狹小,大力促
進本地消費,不是擴大土豆銷量的恰當措施,排除D。故選C。
【點睛】對于農業優勢區位條件的分析,自然方面側重于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且要注意因地制
宜,具體分析;社會經濟方面側重于市場、交通、勞動力、種植歷史、工業基礎等。
東北三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讀圖,完成
下面小題。
A石油
▲鐵
,煤
@o城市
?河流
東北三省簡圖
14.東北三省發展成為我國最大重工業基地的主要優勢是(
A.礦產豐富B.河網密布C.土壤肥沃D.濕地廣大
15.圖中四個城市,海陸交通均便利的是(
A.哈爾濱B.長春C.沈陽D.大連
【答案】14.A15.D
【解析】
【14題詳解】
重工業消耗資源比較多,而從圖中可知,東北三省礦產資源豐富,是東北三省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A
正確;重工業的發展與河網密布、土壤肥沃、濕地廣大關系不大,BCD錯。故選A。
【15題詳解】
圖中哈爾濱、長春和沈陽均不臨海,海上交通并不便利,ABC錯誤;而大連位于沿海地區,且有鐵路線連
接,海陸交通便利,D項正確。故選D。
【點睛】東北地區有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主要優勢是礦產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
第II卷非選擇題(共35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3個小題,共35分)
16.【案例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介紹中國各地特色美食的紀錄片,我國疆域遼闊,大江南北自然環境差異顯
著,成就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
探究一豐富多樣的菜系
多樣的食材決定食物的豐富度,再結合烹飪方式各異,我國先后形成了魯、川、粵、蘇、閩、浙、
湘、徽八大菜系。下圖為我國疆域及八大菜系所在地分布圖。
(1)說出閩菜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及行政中心。
(2)結合我國緯度位置,簡析我國食材多樣的原因。
探究二南北不同的飲食
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不同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也不例外。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主食上存在著明
顯的差異。
(3)說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各以哪種主食為主。
(4)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關系到糧食安全。很多人在糧食消費中存在著浪費現象。為避免餐桌上的浪
費,請你談談具體做法。
探究三廣表無垠的“藍色糧倉”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正以領先全球的水產養殖技術,將一片
片藍色區域,變成一個個“藍色糧倉”。
(5)說明海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答案】(1)閩菜所在省級行政區是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2)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多樣的氣候條件適合不同農作物生長,所以食材多樣。
(3)南方地區主食以米飯為主,北方地區主食以面食為主。
(4)適量點餐,吃不完打包帶走;踐行“光盤行動”,不挑食、不剩飯等。
(5)海洋為我國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促進漁業發展;還可開發海洋能源,發展海洋運輸業等,推動經濟
發展。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我國八大菜系分布圖為材料,設置5道小題,涉及我國省級行政區域和地方文化等相關
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閩菜所在的省級行政區是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簡稱是閩。
【小問2詳解】
我國緯度跨度廣,從北緯4。附近到北緯53。多。緯度不同,熱量條件差異大。低緯度地區熱量充足,適合
喜熱的農作物和生物生長,如熱帶水果等;高緯度地區熱量相對不足,適合喜溫涼的作物生長,如小麥
等。多樣的氣候條件適合不同農作物生長,不同的熱量條件使得不同溫度帶的食材種類豐富,從而造就了
我國食材多樣。
小問3詳解】
南方地區以米飯為主食,北方地區以面食為主食。因為南方氣候濕潤,水熱條件好,適合水稻生長;北方
氣候相對干旱,降水較少,更適合小麥等旱地作物生長。
【小問4詳解】
去餐廳就餐時,根據人數合理點餐,避免點過多食物。如果不確定食量,可以先少點,不夠再加。用餐結
束后,若有剩余食物,應主動打包帶走,不隨意丟棄。在學校、家庭、社區等場所,積極宣傳節約糧食的
理念,倡導身邊人一起避免浪費。例如制作宣傳海報、開展主題班會等。
【小問5詳解】
海洋中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為我國提供大量的海產品,滿足人們的食物需求,也為食品加工等產業提供原
料;同時還有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能源支持;我國漫長的海岸線,眾多優良港
口,有利于發展海洋運輸業,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交流與發展;推動海洋旅游業發
展,如海濱度假、海洋觀光等,帶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海洋科技產業也隨之興起,如海水淡化
產業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
17.【地理實踐】
實踐名稱: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
背景資料:為增強學生節約資源、保護家園的意識,并使學生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某中學開
展了“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的地理實踐活動。
任務一查閱資料,了解情況
可回收物)函余垃圾
KfTCMDiWASH
ffit31*1
—
1.分類回收:變廢物為寶物,回收再利用。
2.填埋:將垃圾集中起來,挖土填埋。
3.焚燒:將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破碎之后,進行焚燒,可以用來發電。
4.堆肥:將有機物較多的垃圾破碎后作堆肥或發酵材料。
(1)說出通過填埋處理垃圾可能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任務二收集廢品,分類投放
小組成員幫家里整理廢品,如①過期的藥品:②剩菜剩飯;③用過的口罩:④易拉罐。
(2)請按照垃圾分類的原則,將上述廢品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內。
c〈)D<>
任務三成果展示,交流評價
1、調查發現小組成員家屣中平均每天每個家屣產生約2千克垃圾,各種垃圾類型的占比如右圖所
o
家庭垃圾類型占比圖
(3)在家庭日常中平均每天產生最多的垃圾是一,其次是
2、制作并展示小組成員的“變廢為寶”作品。
iwad做的小火車
伸敞的多m
(4)說出“變廢為寶”作品主要節約了哪兩種資源。
(5)談談我國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
【答案】(1)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可能污染土壤、地下水等。
(2)①.④易拉罐②.②剩菜剩飯③.①過期的藥品④.③用過的口罩
(3)①.廚余垃圾②.其他垃圾
(4)金屬資源、森林資源。
(5)減少垃圾占地;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等。
【解析】
【分析】本題以垃圾分類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垃圾分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
圖能力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小問1詳解】
據所學知識可知,填埋處理垃圾可能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同時可能造成土壤質量
下降,地下水被污染。
【小問2詳解】
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易拉罐屬于可回收垃圾,剩飯剩菜屬于廚余垃圾,過期的藥品屬于有害垃圾,用
過的口罩屬于其他垃圾。
【小問3詳解】
據圖可知,在家庭日常中平均每天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廚余占41%,和廢紙占33%,屬于廚余垃圾和其他垃
圾。
【小問4詳解】
易拉罐是用金屬制成的,屬于金屬資源,雪糕棒是木棍,屬于森林資源。
【小問5詳解】
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減少垃圾占地;減少環境污染;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的利
用率等。
【點睛】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其他垃圾(上海稱干垃圾)包括除上
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采取
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包括剩菜剩飯、
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有害
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
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藥品及其容器、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
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18.【案例分析】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貫穿該地區的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每年7月和8月是青藏高
原的旅游旺季,眾多游客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領略高原風光。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內容。
探究一了解高原環境
(1)描述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2)歸納青藏高原典型的自然環境特征,并從地理角度說出游客在7、8月份來此旅游需要準備的物品。
探究二見證高原發展
旅行途中,游客能看到一座座光伏發電設備。查閱資料得知,青藏高原的光伏發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校園文化發展》課件
- 《會計實務手工操作》課件
- 《招聘的策略》課件
- 鐵路調車工作實訓無線調車燈顯設備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44課件
- 鐵路貨物運雜費保價費率相關規定課件
- 《GB 15562.1-1995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排放口(源)》(2025版)深度解析
- 中世紀文化課件
- 股東資金借用合同范例
- 東陽木雕文化課件
- “皖南八校”2024-2025學年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乙)及答案
- 血站安全與衛生培訓課件
- 巖土真實考試題及答案
- 畢業設計(論文)-板材碼垛機器人機械結構設計
- 銷售人員合同范文
- 網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品牌管理塑造、傳播與維護案例教學課件 品牌定位:元氣森林
- 福建省泉州市2023年第29屆WMO競賽六年級數學下學期競賽試卷
- 各國貨幣知識
- 上海楊浦區社區工作者考試真題2024
- 2024桂林臨桂區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