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同步練習題一、單選題1.如圖,凸透鏡的焦點為F,O是光心。S是放在凸透鏡前的點光源,S'是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當S沿平行主光軸的方向向右移動,但物距始終大于焦距f時,則像S'沿箭頭()A.向①方向移動 B.向②方向移動C.向③方向移動 D.向④方向移動2.2023年5月11日,我國發射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如圖所示。空間站組合體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始終沿直線傳播B.攝像機所成的像是虛像C.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小D.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3.小明用凸透鏡先后觀察手指和窗外遠處的景物,看到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甲中手指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圖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B.圖甲中小明看到的是實像,圖乙中小明看到的是虛像C.圖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圖乙中所成的像是縮小的D.圖甲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放大鏡,圖乙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投影儀4.對于下列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a圖,燭焰通過小孔成的像,是燭焰在光屏上直線傳播時形成的影子B.b圖,螞蟻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可以觀察到螞蟻正立、放大的像C.c圖,用相機拍照時,物體一定要在相機鏡頭前二倍焦距之外的地方D.d圖,人通過平面鏡成像,人離平面鏡越遠,像離平面鏡越近,像越小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10cm處,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右移動B.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10cm處,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移動光屏所成清晰的像與照相機成像的原理相同C.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D.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逐漸變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會向下移動6.如圖所示,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同種純凈水,從左到右瓶中的水位越來越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敲擊玻璃瓶時,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②用大小相同的力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向瓶口吹氣,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高③用大小相同的力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敲擊玻璃瓶,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低④把一根手指放到最右端的玻璃瓶后面并靠近玻璃瓶,透過玻璃瓶看到的手指比實際的手指要粗,這時的水瓶相當于放大鏡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規律成像的B.將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處,僅向右移動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實像C.若飛來一只小蟲落在凸透鏡上,遮住凸透鏡的部分區域,則光屏上燭焰的像不再完整D.蠟燭、凸透鏡位置不動,換用焦距12cm的凸透鏡,光屏上若要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左移動8.實驗室里某凸透鏡的焦距是8cm,把物體放在距該凸透鏡10cm處,則物體通過該凸透鏡成的像是()A.正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二、多選題9.12月2日是全國安全交通日,為加強交通安全,城市重要位置都安裝了“電子眼”。下列關于“電子眼”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子眼上成的像是虛像B.電子眼的攝像頭是凸透鏡C.當物體靠近電子眼時,在電子眼上所成的像變大D.在拍攝錄像時,物體在電子眼攝像頭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10.現在很多餐廳都用上了智能送餐機器人,智能送餐機器人主要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設備進行環境感知。其中,激光雷達可實現對環境的三維建圖,實現精確定位;攝像頭可以實現對顏色、形狀、人臉的識別等功能;超聲波傳感器可以進行距離測量和環境監測。關于智能送餐機器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器人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B.機器人攝像頭記錄人的影像和投影儀原理相同C.超聲波傳感器進行距離測量時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D.當機器人靠近顧客時,機器人攝像頭成的顧客的像會變小三、填空題11.“掃掃二維碼,共享新生活”。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一張照片像(填“實”或“虛”),將手機遠離二維碼時,屏幕上成的像會(填“變大”或“變小”)。12.如圖(a)所示,筷子斜插在水杯中。側面看,筷子在水面處發生錯位,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處在水中的筷子變粗,是因為柱形杯中的水相當于(凸/凹)透鏡。聯想到水銀體溫計,其標有刻度的部分是三棱體,棱角呈圓弧形,橫截面如圖(b)所示。觀察讀數時,為了看清楚其中極細的水銀柱,應從它的(棱面/棱角)處觀察,因為這時看到的是水銀柱的像。13.小夢將印有“中國夢”的膠片貼在手電筒上,正對著一個盛著水的花瓶。如圖所示,在墻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放大的(選填“實”或“虛”)像,此時的花瓶相當于(選填“凹透鏡”或“凸透鏡”)。14.某同學通過實驗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他將蠟燭分別放置于主光軸上,物距大于兩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況如圖(a)、(b)所示。觀察圖(a)或(b)可知: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像,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可以成、、的像。15.如圖所示,點燃的蠟燭及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燭焰、放大的清晰實像,需將光屏向移動;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燭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會向移。16.2021年12月9日,太空授課首次以天地互動的方式進行,航天員展示了太空水球的光學實驗,當她往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后,水球中同時出現一正一倒的兩個像,如圖所示。所成倒立的像是因為她與水球透鏡的距離(選填“小于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大于二倍焦距”),這個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另一個正立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17.小明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時,各器材位置如圖所示,光屏上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未畫出燭焰的像)。此時燭焰的成像特點與(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相同。若凸透鏡位置不變,調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選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這說明光發生折射時,光路是的。四、作圖題18.如題圖,請畫出由S點發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并確定發光點S的像點;五、實驗探究題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點.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有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2)如圖乙所示,通過調節光屏,讓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這一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此時小明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燭焰在光屏上將會呈現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刷臉支付”結賬時(選填“是”或“否”)利用了這條規律;(3)實驗中,小明發現不但虛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實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圖丙所示,拿掉光屏,用肉眼在(選填“a”“b”或“c”)位置沿圖示方向能看到這個實像。20.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高度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變化規律,通過測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1)若要測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2)將光源逐漸靠近凸透鏡,移動光屏、三次成倒立實像的相關數據記錄如表。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像變大;物高6cm實驗次數123物距/cm302015像距/cm152030像高/cm3612(3)繼續移動光源至物距為6cm時,發現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入眼應從(選填“光源”或“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光源的像,此時能否用(1)問中的測量工具直接測出觀察到的像高?(選填“能”或“不能”);(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離為45cm不變,僅移動凸透鏡改變物距,則上表中第2次實驗的成像情況不能探究,理由是:。21.【探究名稱】探究凸透鏡凸起程度對成像的影響【問題】小明發現實驗室里的透鏡有的平一點,有的凸一點。那么同種材料做的大小相同的凸透鏡凸起程度不一樣,會對成像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證據】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在一個高15cm的燒杯底部放一個F形狀的LED發光體,用透明的薄膜扎住杯口,在薄膜上倒入一定量的水,做成水透鏡,用薄膜的松緊程度來控制水透鏡的凸起程度,用一張白紙做光屏,如圖所示。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實驗次數燒杯高度凸起程度白紙距離杯面高度像的正倒像的大小115很大6倒立縮小215較大8倒立縮小315一般20倒立放大415較小無法成像————(1)【解釋】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透鏡的凸起程度越大,白紙應越(選填“靠近”或“遠離”)杯面才能夠接收到清晰的像,同時像會變(選填“大”或“小”),說明水透鏡會聚光線的能力變(選填“強”或“弱”);(2)由第1次實驗到第2次實驗,若白紙的位置不變,仍要在白紙上成清晰的像,可在白紙和水透鏡之間加一個(選填“凸”或“凹”)透鏡;(3)在第4次實驗中,小明直接用眼睛從上往下觀察,可以看到一個(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做成的;【交流】實驗中有幾片小灰塵掉進了水透鏡的水面上,此時白紙上的像(選填“有”或“沒有”)黑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解析】【解答】A、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只有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才沿直線傳播,射向凸透鏡其它位置的光線會發生光的折射,故A錯誤;
BD、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故B錯誤、D正確;
C、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大,故C錯誤。
故選:D。【分析】(1)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2)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3.【答案】C4.【答案】C【解析】【解答】A.小孔成像,實際是燭焰的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影子是由于光被擋住而形成的陰影,故A錯誤;B.觀察到螞蟻正立、放大的像,螞蟻離透鏡的距離須在一倍焦距以內,是放大鏡成像,故B錯誤;C.用相機拍照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相機拍照時,物體放在相機鏡頭前二倍焦距之外,故C正確;D.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人離平面鏡越遠,像離平面鏡越遠,像的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C。
【分析】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放大鏡的物體在焦點內;照相機成像時,物體在二倍焦距外;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5.【答案】B【解析】【解答】ABC.由圖示知,物距為20.0cm,光屏上成等大的清晰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u=×20.0cm=10.0cm將蠟燭移動到10cm刻度線處,則物距為40.0cm,凸透鏡位置不變,則與圖示位置比較,物距變大,像距應變小,應向左移動光屏,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而此時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這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AC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D.實驗中,蠟燭變短,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沿直線傳播。故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會向上移動,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分析】當物距u>2f時,像距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攝像機。6.【答案】C【解析】【解答】①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敲擊玻璃瓶時,聲音是由是由瓶子和水振動產生的,故①錯誤;②從左到右的向瓶口吹氣,空氣柱振動產生聲音,隨著空氣柱越來越短,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高,故②正確;③用相同的力敲擊瓶子,聲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動產生的,隨著水量的增加,瓶子和水振動的頻率越來越慢,音調也越來越低,故③正確;④把一根手指放到最右端的玻璃瓶后面并靠近玻璃瓶,此時水瓶相當于放大鏡,看到手指放大的像,故④正確。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①錯誤。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分析】發聲體的長度越長,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靠近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相當于放大鏡。7.【答案】B8.【答案】B9.【答案】B,C【解析】【解答】A、電子眼的成像與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電子眼的攝像頭為凸透鏡,成像規律為倒立的縮小的實像,A錯誤,B正確
C、凸透鏡成像規律為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當物體靠近電子眼時,在電子眼上所成的像變大,C正確
D、在拍攝錄像時,物體在電子眼攝像頭大于二倍焦距之外,D錯誤
綜上選BC
【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判識選項
透鏡成像規律:物體距透鏡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為放大鏡;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實像,應用為投影儀;
物體大于二倍焦距,呈現倒立縮小實像,應用為照相機,人眼睛。10.【答案】A,C11.【答案】實;變小【解析】【解答】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照片,照相機所成的像是實像;將手機遠離二維碼時,物距變大,屏幕上成的像會變小。
【分析】照相機成像是實像;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小。12.【答案】折射;凸;棱角;放大13.【答案】實;凸透鏡14.【答案】倒立;縮小【解析】【解答】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倒立;縮小。
【分析】透鏡成像規律:物體距透鏡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大于二倍焦距,呈現倒立縮小實像,物近像遠像變大。15.【答案】倒立;右;上16.【答案】大于二倍焦距;照相機;虛像17.【答案】照相機;仍能;可逆【解析】【解答】如圖所示,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凸透鏡位置不變,調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實現物距和像距交換,根據折射時,光路可逆,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分析】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和像距互換時,可以再次成像。18.【答案】【解析】【解答】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對側的焦點,此時正向延長無交點成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交點位置即發光點S的像點,如下圖:【分析】1、透鏡成像規律:物體距透鏡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為放大鏡;2、凸透鏡對光線有匯聚作用,平行光入射凸透鏡會聚焦在焦點,經過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折。19.【答案】(1)會聚;11.0(2)投影儀;縮小;是(3)c【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有匯聚作用,焦距為11.0cm
綜上第1空為會聚;第2空為11.0
2)圖乙中物距小于像距,所以像成倒立的放大實像,應用為投影儀;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明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燭焰在光屏上將會呈現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計,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刷臉支付”結賬時利用了這條規律
綜上第1空為投影儀;第2空為縮小;第3空為是
3)成實像,物像不在同一側,所以眼睛在c處可觀察到實像
綜上第1空為c
【分析】根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填空
1、測量焦距的方法: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改變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亮點,此時亮點與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焦距。
2、透鏡成像試驗:實驗步驟:1)實驗前,應調節凸透鏡、蠟燭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環境越暗,物體反射光越明顯,所以實驗應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2)點燃并蠟燭,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燭焰的像,測量此時物到透鏡的距離(焦距);3)移動蠟燭,觀察像的變化
3、透鏡成像規律:物體距透鏡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為放大鏡;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實像,應用為投影儀;
物體大于二倍焦距,呈現倒立縮小實像,應用為照相機,人眼睛。20.【答案】(1)刻度尺(2)大(3)光屏;不能(4)【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若要測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2)由表中數據知道,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3)①繼續移動光源至物距為6cm,此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物同側,因此人眼應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光源的像。②因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能用(1)問中的測量工具直接測出觀察到的像高。(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離為45cm不變,僅移動凸透鏡改變物距,由表中數據可知,第1次實驗的物距等于第3次實驗的像距,第1次實驗的像距等于第3次實驗的物距,根據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實像,而第2次實驗,因此僅移動凸透鏡不能探究第2次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庫-急危重癥護理學專項核心知識測試試卷
- 2025年安全生產考試題庫(行業安全規范)-石油化工專業試題卷
- 2025年鄉村醫生考試題庫:農村婦幼保健疾病康復試題
- 2025年書法教師職業能力測試卷:書法教師職業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試題
-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技巧題庫
- 2025年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地圖與地球科學專項試題集
- 2025年帆船教練職業能力考核試卷:帆船裝備維護與保養技巧試題
- 202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庫-急危重癥護理學護理心理護理試題
- 小學圖書采購合同范本
- 麻醉蘇醒期的管理說
- 4.2 明確概念的方法 課件-2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1
- (高清版)DB21∕T 2481-2015 水利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標準-農村水利工程
- 消防技術標準的解讀與應用實例
- LED顯示屏售后服務、質量保證承諾
- 【課件】澳大利亞基本情況介紹
- 《身邊的數據》名師課件
- 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24年版)
- 2023年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中藥學(士)《相關專業知識》習題含參考答案
- 公司保密風險評估方案報告
- 中建項目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