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學案:3 1 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1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學案:3 1 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2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學案:3 1 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3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學案:3 1 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4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學案:3 1 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PAGEPAGE1第三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第1節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定義、范圍與類型——————————————自主梳理——————————————1.概念在一定的空間內,由生物群落與它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2.概念理解(1)從結構上看:生態系統=生物群落+非生物環境。(2)從功能上看: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通過相互作用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3)從空間范圍上看:生態系統有大有小,小到一個池塘或一塊農田,大到整個生物圈。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的總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3.類型(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應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環境。(√)(2)城市生態系統和凍原生態系統均屬于自然生態系統。(×)〖提示〗城市生態系統屬于人工生態系統。(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的總和。(√)〖應用示例〗(2021·天水市期末)下列實例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是()①一塊農田中所有的玉米螟(一種害蟲)②某湖泊中的全部生物③某塊楊樹林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環境④護城河里的全部動物及綠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① D.①②④〖答案〗A〖解析〗一塊農田中所有的玉米螟(一種害蟲)是同種生物的集合,屬于種群;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為群落;某塊楊樹林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環境屬于生態系統;護城河里的全部動物及綠色植物不屬于種群,也不屬于群落,更不屬于生態系統。〖對點小練〗(2021·山東省泰安二中月考)在“中國小龍蝦第一縣”——監利縣,“稻蝦連作”模式已成為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的增產、增收、綠色生態的立體種養結合模式。在稻蝦連作的稻田中,生長著水稻等植物,生活著小龍蝦等動物,以及好氧性細菌等微生物,再加上它們賴以生存的非生物環境。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A.物種 B.種群C.生物群落 D.生態系統〖答案〗D聯想質疑★池塘生態系統1.一個地區的全部生物個體稱為一個群落,與生態系統相比,有何差異?〖提示〗缺少該群落賴以生存的無機環境。2.生態系統的范圍是否都是一樣的?〖提示〗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范圍;但不同的生態系統,其范圍有大有小。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自主梳理——————————————(1)食物鏈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無分解者(√)(2)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只可能是捕食關系(×)〖提示〗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可能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種間競爭關系。(3)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所占的營養級可能不同(√)(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條食物鏈中,螳螂是第二營養級(×)〖提示〗螳螂屬于第三營養級。〖應用示例〗(2021·天一大聯考)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產者B.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只包含生產者與消費者兩種成分D.生產者和分解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消費者不是生態系統的必備成分〖答案〗C〖解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產者,如硝化細菌,A錯誤;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一定是分解者,B錯誤;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兩種成分,C正確;生態系統的基石是生產者,D錯誤。——————————————素養提升——————————————1.生態系統三大生物成分的組成及作用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對點小練〗(2021·河南九師聯盟)如圖是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關系圖,下列對a、b、c所代表的成分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養生物B.a中全是異養真核生物C.c只包括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D.a是該生態系統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壞,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答案〗A〖解析〗分析題圖可知,a是消費者,b是生產者,c是分解者。生產者中有真核生物,如綠色植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藍細菌,但都是自養生物,A正確;消費者全是異養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真核生物,如寄生細菌為原核生物,B錯誤;分解者包括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蚯蚓等,C錯誤;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D錯誤。3.科學思維——食物網中某種生物數量變化對其他相關生物數量的影響分析下圖是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組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有幾條食物鏈?最長的是哪一條?〖提示〗4條;綠色植物→食草昆蟲→青蛙→蛇→鷹。(2)鷹占有哪幾個營養級?鷹和蛇之間是什么關系?〖提示〗第三、四、五營養級;捕食和種間競爭。(3)若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綠色植物減少,其他生物的數量會如何變化?〖提示〗其他的生物數量都減少。(4)若人類的捕殺導致鷹大量減少,兔、食草鳥、蛇數量如何變化?〖提示〗兔、食草鳥、蛇數量先增加后趨于穩定,但結果比原來的數量要增大。(5)若圖中的兔大量減少,短時間內鷹的數量會不會大量變化?為什么?〖提示〗不會。因為鷹有多種食物來源。〖應用示例〗(2021·漯河四高期末)某生態系統中存在如下圖所示的一食物網,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一定屬于生產者,且為自養型B.乙、丙、丁均為異養型,且丁位于第三和第四營養級C.丙和丁之間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種間競爭D.由于某種原因丁數量減少,將會導致丙數量增多,最終導致乙數量減少〖答案〗D〖解析〗由于某種原因丁數量減少,分析對乙的數量的影響時,不應選擇“丁←丙←乙”這條中間環節較多的路徑分析,而應選擇“丁←乙”這條中間環節較少的路徑分析,即丁減少,將會導致乙被捕食數量減少,最終引起乙的數量增多。〖對點小練〗如圖為非洲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食物網中共有6條食物鏈B.獅子在這個食物網中占據三個營養級C.獅子和野狗的關系是捕食和種間競爭D.蛇的數量減少,獅子的數量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答案〗A〖解析〗從草開始,到獅子結束,食物鏈有草→羚羊→獅子、草→斑馬→獅子、草→羚羊→野狗→獅子、草→斑馬→野狗→獅子、草→鼠→蛇→食蛇動物→獅子,共5條,A錯誤;草→羚羊→獅子、草→斑馬→獅子,這兩條食物鏈中,獅子處于第三營養級;草→羚羊→野狗→獅子、草→斑馬→野狗→獅子,這兩條食物鏈中,獅子處于第四營養級;草→鼠→蛇→食蛇動物→獅子,這條食物鏈中,獅子處于第五營養級,B正確;由圖可以直接看出,野狗和獅子都能以羚羊和斑馬為食,兩者之間存在種間競爭關系;野狗又能成為獅子的食物,兩者之間又存在著捕食關系,C正確;由于獅子的食物來源較廣泛,蛇的數量減少不會明顯影響到獅子數量的變化,D正確。聯想質疑★蚯蚓等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1)植物不都是生產者,例如,菟絲子是植物,但屬于消費者。(2)生產者不都是綠色植物,例如,硝化細菌、光合細菌屬于生產者,但不是植物。(3)動物不都是消費者,例如,禿鷲、蚯蚓、蜣螂屬于分解者。(4)消費者不都是動物,例如,營寄生生活的細菌、真菌和植物不是動物,但屬于消費者。(5)分解者不都是細菌,例如,蜣螂、蚯蚓、禿鷲是分解者,但屬于動物。(6)細菌不都是分解者,例如,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是細菌,但屬于生產者。★在食物鏈中,生產者都是第一營養級,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基石。有人說,“所有的植物都屬于生產者,所有的動物都屬于消費者”,你認為正確嗎?為什么?〖提示〗不正確,絕大多數植物屬于生產者,但菟絲子等寄生植物屬于消費者;絕大多數動物屬于消費者,但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三看法”判斷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貓頭鷹與蛇都吃老鼠時,兩者為種間競爭關系;貓頭鷹吃蛇時,兩者為捕食關系。★大量捕殺狼,短期內會使草原上的羊、兔等食草動物數量增加,而后將減少,最后趨于穩定。思維導圖必背語句1.生態系統指的是在一定空間內,由生物群落與它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兩個部分。3.生態系統的基石是生產者,生產者包括綠色植物、藍細菌、光合細菌和硝化細菌等。4.消費者可加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包括大部分動物、寄生細菌等。5.分解者是生態系統必不可少的成分,包括腐生的真菌、細菌和少數動物。6.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結構是食物網,一種生物在食物網中可能占據多個營養級,兩種生物之間可能同時具有捕食和種間競爭關系。隨堂檢測1.(2021·安徽蕪湖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描述,正確的是()A.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植物都是生產者B.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細菌都是分解者C.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D.消費者能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動物都是消費者〖答案〗C〖解析〗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屬于自養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但并非所有植物都是生產者,如菟絲子是消費者,A錯誤;細菌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細菌屬于生產者,B錯誤;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C正確;動物并非都是消費者,如蚯蚓等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D錯誤。2.(2021·廣東佛山調研)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四種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是生產者,包括所有的植物和部分細菌B.所有的動物在生態系統中都屬于丙C.理論上,一個生態系統沒有丙也可以行使其功能D.甲和乙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石〖答案〗C〖解析〗分析題圖可知,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丁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并非所有的植物都屬于生產者,如營寄生生活的菟絲子屬于消費者,A錯誤;一些營腐生生活的動物屬于分解者,如蚯蚓,B錯誤;通過生產者和分解者可以實現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物質循環,所以理論上沒有消費者的生態系統也可以行使其功能,C正確;生產者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將光能或無機物中的化學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的有機物中,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可供生物利用,所以生產者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石,D錯誤。3.(2021·山東泰安調研)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巴。”該句隱含的食物鏈至少具有幾個營養級()A.2個 B.3個C.4個 D.5個〖答案〗C〖解析〗小蝦可以河泥中的藻類為食,因此題述隱含的食物鏈是藻類→小蝦→小魚→大魚,包含至少4個營養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