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1頁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2頁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3頁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4頁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題(含答案)積累與運用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A.篁竹(huánɡ)清冽(liè) 為嵁(kān)B.為坻(chí) 幽邃(suì) 差互(cī)C.參差(cēn) 佁然(yǐ) 寂寥(liáo)D.俶爾(shū) 翕忽(xī) 悄愴(chuànɡ)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不合理的一項是()A.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2)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3)俶爾遠逝________________(4)往來翕忽________________(5)悄愴幽邃________________(6)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_____(7)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8)隸而從者________________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心樂之山川之美B.全石以為底以其境過清C.以其境過清不可知其源D.面山而居乃記之而去5.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潭西南而望A.乃記之而去 B.博學而篤志C.濯清漣而不妖 D.面山而居6.下列對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B.心樂之(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C.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作狀語,向西)D.凄神寒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7.翻譯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從小丘的西面走了一百二十步)B.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C.其岸勢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D.四面竹樹環合(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8.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第1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講述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由小丘西行到看見篁竹,聽聞水聲,尋得小石潭,移動變化中景致不同,極具動態畫面感。B.第2段特寫游魚的形神姿態,動靜之間,游魚形象豐滿靈動,體現游魚怡然自得的同時,也側面凸顯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盡其妙。C.第4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個“清”字,環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頓感悠閑寧靜,直接反映他縱情山水的精神追求。D.作者寫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把自身遭遇、個人心境融入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抒發自己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悲涼之情。9.按照提示默寫恰當的語句。(1)《小石潭記》中從顏色和動態來描寫小石潭周圍清雅之景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石潭記》中,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潭中魚有趣的樣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石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流水聲如同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4)柳宗元《小石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時隱時現。(5)《小石潭記》中,小石潭邊清冷、寂靜的環境令作者觸景生情,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由歡暢轉為憂傷。10.學習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一文后,班級舉行了“走進小石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題目。(1)、寫出課文中描寫景物的兩個名句。(2)為了發展旅游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一文的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小石潭記(節選)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卷石底以出()(2)青樹翠蔓()(3)佁然不動()(4)其岸勢犬牙差互()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1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用定點觀察的方法來記敘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用移步換景的方法來描寫小石潭及周圍的景物。B.本文語言簡潔生動,如“蒙絡搖綴”一句,連用四個動詞,形象地描繪了樹枝藤蔓的各種姿態。C.作者停留潭上,“竹樹環合,寂寥無人”的環境,讓他感覺閑適寧靜。D.本文寫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寫岸勢,“犬牙差互”寫溪身,巧妙而貼切。14.文章描寫“游魚”的筆法極為精妙,歷來為人稱道。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15.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不僅僅是自然環境的清冷所致,還有更為深層的原因。請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作者同時期在永州寫給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層原因。【鏈接材料】仆①悶即出游,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②復不樂。何者?譬如囚拘圓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體,亦以為適,然終不得出,豈復能久為舒暢哉?(選自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有刪節)【注釋】①仆:對自己的謙稱。②已:不久。③譬如囚拘圓土:好像被囚禁在圓形圍墻之中。④和景:春天的景色。(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甲】小石潭記(節選)(柳宗元)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乙】云陽洞北小港記(趙垣)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樹叢生,涼樾低蔭。沿港而西,竹籬映水,古屋參差。時疏雨乍過,新筍解籜①,薔薇盛開,人語不傳。惟聞山鳥喚晴,草蛙鳴動而已。村之側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鐘。壘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盤山。其峰蓋慶忌塔②之址也。峰之陽不數步,下視懸崖百尺,石壁繞池,壁如玦,池如鏡,如奩③初啟然。遂循崖而下,臨水坐。坐甫定,忽有聲自壁內出,各肖其人之聲。同游人相顧錯愕。始知陸士云所記小語小隱,疾語疾應,嘩然呼嘯,答響滿野,驚疑景況,語極真也。隨山東折,即港之陽。土阜隆然起者為金祝④墓。其廟在港南小流水橋上。嗚呼,昔年血戰之地,今日徒見山高水深,惟留此叢祠,報賽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選自《晚清文選》,有刪改)【注】①解籜(tuò):脫殼。②慶忌塔:塔名。③奩(lián):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勝、祝威的合稱。金兵攻打杭州時,兩人率軍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敵眾,英勇就義。⑤報賽:祭祀。⑥勤事:盡職。16.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壘

山。17.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以其境過清(

)

(2)不可久居(

)(3)遂循崖而下,臨水坐(

)

(4)各肖其人之聲(

)18.翻譯下面的句子。(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___________(2)隨山東折,即港之陽。___________19.分析【甲】文與【乙】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各自的寫法和表達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趙襄主學御趙襄主學御于王于期,俄而與于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韓非子《喻老》)20.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①三易馬而三后()②先則恐逮于臣()21.翻譯下面的句子。術已盡,用之則過也。22.讀了這則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啟示?答案1、D2.C3.(1)清涼(2)穿透(3)忽然(4)輕快迅疾的樣子(5)深(6)凄清(7)停留(8)跟隨4.A5.D6.B7.A8.C9.(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2)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3)聞水聲,如鳴珮環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4)斗折蛇行,明滅可見(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10.(1)示例: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佛。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2)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約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綠竹環繞,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11、(1)翻卷(2)翠綠的藤蔓(3)靜止不動的樣子(4)像狗的牙齒那樣12、(1)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2)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13、B14、文章采用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來描寫“游魚”。“佁然”寫小魚憨態可掬、紋絲不動,是靜態描寫;“俶爾”“翕忽”刻畫小魚游動時的靈巧輕捷,是動態描寫。二者結合,精妙傳神,勾畫出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15、被貶謫的境遇,讓作者時時感到如同被囚禁在“圓土”中無法解脫。面對小石潭的美景,作者也只能有片刻的歡娛,最終還是會泛起“凄神寒骨”的傷感。16.壘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盤山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