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風雨霖鈴古詩詞_第1頁
綠色中國風雨霖鈴古詩詞_第2頁
綠色中國風雨霖鈴古詩詞_第3頁
綠色中國風雨霖鈴古詩詞_第4頁
綠色中國風雨霖鈴古詩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者:柳永】古人的別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高適與董大之間的“慰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是燕太子丹與刺客荊珂之間的“壯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王維與孟浩然之間的“酒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景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情別”;“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這是賈至與王八員外之間的“愁別”詞牌來源馬嵬兵變后,楊貴妃縊死,在平定叛亂之后,玄宗北還,一路戚雨瀝瀝,風雨吹打皇鑾的金鈴上,玄宗因悼念楊貴妃而作此曲。寫了哪些景?(意象)抒了什么情?(情感)用了什么手法?(技巧)雨

整體感知柳永的這首詞刻畫了自己因仕途失意而離開汴京、南下漂泊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依依惜別的情景。《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dū)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離別的節令(寒蟬)、時間(晚)、地點(長亭)、天氣(驟雨初歇),渲染一種悲苦凄涼的氣氛,寫出將別未別之際的痛苦心情。寫了哪些意象?盧摯《沉醉東風》:“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河橋望行旅,長亭送故人。王褒《送別裴儀同》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后被當作別離地點的通稱。成為表現離愁別緒的常用意象之一。長亭更短亭,何處是歸程?——李白《菩薩蠻》寒蟬長亭驟雨景語凄切、落寞別離之愁悲涼、清冷情感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兩人相對而立,手握手,眼對眼,淚眼婆娑。這時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以哀景寫哀情,把握情景交融的特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交代離別的節令、時間、地點、天氣,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悲苦凄涼的氣氛。哀景寫哀情。景物描寫的作用:對長亭晚——不忍離別,喚起“留戀處”驟雨初歇——必得離別,逼出“蘭舟催發”寒蟬凄切——無語凝噎,反襯悲痛驟雨初歇——相看淚眼,反襯凄涼“都門帳飲”寫情事,“無緒”直寫離別的苦澀“乘船的”留戀,“駕船的”催發于矛盾中窺見情深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邈遠之景,襯托出情人相見無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悵。承上啟下,既是總結上片的離別情景,又是為下片寫別后情景作鋪墊。從眼前所見寫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見之景,半虛半實。離別環境(悲切凄涼):寒蟬

長亭

驟雨

(實寫)離別場面(難舍難分):無緒催發

淚眼無語(實寫)此去行程(惆悵傷感):煙波

暮靄

楚天(虛寫)上闋:離別時難分難舍的情景(虛實相生,融情入景)離別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那三個字點明了這首詞的主旨?傷離別。自古傷離別是常情,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接著又轉入現實的痛苦中來:遞進語氣強調了此時清秋離別更讓人難受。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看似平常的一句詩為什么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呢?(明)賀裳《皺水軒詞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自是古今俊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酒愁“酒”是情感的酵母:詩酒結緣,是中國文化的傳統。詩增酒趣,酒揚詩魂;有酒必有詩,無酒不成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為消愁遣憂之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伴餞別壯行之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酒力發散的是報國豪情;“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酒力催生的是思鄉之苦。在本詞中,寫分別時,已不勝酒力,傷感不已;酒醒后,經過發酵的愁情更添一層酸楚。這是可貴的創新離人借酒消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此時,前晚“執手相看淚眼”的景象依然鮮明在心,而如今卻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煙波”不知所終,只能離愛人越行越遠,可想而知詞人心情。把楊柳、風、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意境和諧、凄美清麗的畫面。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愁來酒醒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風俗。離別的人一見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面,心中就會涌起一縷縷離愁。楊柳岸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風:秋風帶來的是無限涼意和凄涼。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楓橋夜泊/夜泊楓江[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詞中這些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酒醒”后的惆悵(離人飲酒,是作為麻醉劑來消減愁情的,酒醒無異于“愁醒”。經過麻醉后再醒過來的愁,就越發使人無法排遣了)和眼前最能觸動離愁的景象(岸上的楊柳,曉風吹拂,殘月微明)交融在一起,這情景確實凄涼難耐。可見,這兩句中詞人集中了許多最能觸動離愁的東西人詞,構成凄涼的意境,淋漓盡致地抒發了悲傷離別的悲涼情懷。意象01楊柳02曉風03殘月以哀景寫哀情別后怎樣?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知音不在,良辰好景便是虛設過渡:傷離別

清秋節今宵:楊柳

曉風

殘月別后:良辰好景虛設,風情更與何人說下闋:想象中的別后情景(因情造景,情景交融)思念苦全詞以“離情”為線索來貫穿全篇。以時間而論,先點出“秋天”,后點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遙想到“經年”,不管時間怎樣變化,處處都是只寫“離情”。以空間而論,從送別都門的“長亭”,到“暮靄沉沉"的江上,到“曉風殘月”的遠方,空間轉換,仍然不離寫別情,從而使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主題突出。品味前人對《雨霖鈴》的評價柳屯田“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自是古今俊句。

賀裳《皺水軒詞筌》清真詞多從耆卿奪胎,思力沉摯處,往往出藍。然耆卿秀淡幽艷,是不可及。

周濟《宋四家詞選》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