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少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以“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來比喻政府與群眾的關系。說明 () A.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B.意識是感覺的綜合體現 C.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 D.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2.面對英語影響力的日益增強,法語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語言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法國人帶著一種強烈的“語言危機感”,不遺余力地捍衛、推廣法語:隆重推出持續200多天的世界法語節;每兩年一次在法語國家輪流舉行法語國家首腦會議,擴大法國在國際上的影響,保持法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法國人之所以帶著強烈的“語言危機感”去捍衛、推廣法語,從哲學上看是因為 () A.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B.能動的認識世界是意識能動性的突出表現 C.意識活動的自覺選擇性使意識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 D.樹立“語言危機感”可以創造語言發展的新規律3.“昨夜江邊春水生,猛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這是宋代大學者朱熹《觀書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詩中未體現的哲理是 () A.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 B.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觀因素的制約 C.盲目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必然是勞而無獲的 D.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條件出發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我國“十一五”崢嶸時期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4.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我國“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是因為() A.哲學是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哲學是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的 C.先進的哲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確的方法論 D.哲學是與時俱進的一門學科 中國文化里,“月亮”從來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她負載著悠悠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5.月色的朦朧、嬌美曾引發歷代文人雅士的無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繹了一則美妙的神話。從哲學上看,神話故事 () A.源自于人的意識的能動性 B.揭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 C.是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 D.是對客觀事物的種反映 世界遵循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又靜又不靜。回答第6題。6.“一切存在物是由于某種運動才得以存在和生活”。這說明 () ①運動是物質存在的方式 ②運動是物質的唯一屬性 ③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④物質運動具有絕對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國的北方地區普遍嚴重缺水,煙臺市的長島縣更是嚴重缺乏淡水資源的地區。回答第7題。7.在長島,一個較長時期里,人們利用建水窖蓄雨解決用水問題,近年來,降水的減少,促使長島人開始研究和利用海水淡化技術。這說明 () A.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 B.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和直接現實性 C.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8.我國原生的龍,現象則是由遠古的圖騰崇拜演變而來。據民俗學家研究,它的原本形象是一個強大部落所崇拜的蛇,后來隨著這個部落逐漸征服吞并了其他的部落,陸續把其他部落的圖騰形象的一部分,如魚的尾巴、鹿的角等等也加入到本部落蛇的形象之中,到了最后,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龍的形象。這表明 () ①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不遵循認識規律 ②想象是不依賴于事實的主觀創造 ③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④想象具有主觀創造性和自覺能動必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辛棄疾的《木蘭花漫》是一首“送月”的詞,對西落之月展開了一連串探索性的追問。“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大意是當這邊月兒西落時,那邊的人們是不是正好看見明月東升?對此王國維評論說:“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這里的“神悟” () A.是詞人頭腦主觀自生的 B.是詞人對自然現象基于長期觀察的合理想象 C.表明認識不一定要以實踐為基礎 D.表明藝術與科學沒有本質區別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勝利建成通車,西藏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被徹底改寫。青藏鐵路沿線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科學、合理開發這些寶貴資源,對青藏鐵路沿線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據此回答第題。2.4.5.為修建青藏鐵路,長期以來,鐵路設計部門和科研部門合作,開展了復雜地質條件下修建鐵路的技術研究和試驗,為修建青藏鐵路作了充分的準備。這說明 ()2.4.5 A.要促進質變,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B.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是不可分割的C.只要具有創新意識就能正確改造世界D.辦事情著眼于整體,尋求最優目標11.“在純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純粹的黑暗中一樣,什么也看不見。”黑格爾的這一觀點屬于 () A.辯證法 B.唯物主義 C.唯心主義 D.形而上學12.2006年8月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200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在今天的環境下,回顧這一世界矚目的偉大歷史事件,愈發感到長征勝利和長征精神的寶貴與巨大歷史意義,更加感到今天發展與長征精神的歷史連接。今天的發展與長征精神的歷史鏈接說明 () A.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物質的東西比較容易消逝 B.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具體事物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 C.物質決定精神,具體物質不存在了,精神也就不存在 D.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3日至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針對明年經濟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實現明年經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防止出現大的起落,必須穩定、完善、落實政策,做到“三個協調”: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與過去“又快又好”提法有所不同,這次會議強調,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主要圍繞這四個字展開。與過去相比,雖然“好”字與“快”字只是前后順序調整,但卻表明中央在經濟工作指導方針上更加注重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好”在“快”前,將成為明年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本次會議提出20年經濟增長目標為8%。13.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變化說明 () A.世界是物質的 B.事物是相對運動和絕對靜止的統一 C.價值觀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D.真理是相對的,認識總是要隨著實踐的變化而變化發展 “愛心大姐”林秀貞用善良愛心感動社會,被中央電視臺評為“感動中國”2006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回答14-15題。14.林秀貞從1976年開始,義務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資助了14名貧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專院校,在自己的工廠里安排了8名殘疾人就業,她的無私奉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敬重。林秀貞的事跡表明 () ①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只有奉獻社會和他人,才會得到社會對自己的承認和滿足 ③正確的價值選擇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標準 ④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是勞動和奉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5.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的主流媒體,報道和宣傳林秀貞的感人事跡,其目的在于() A.大力宣傳模范人事的先進事跡 B.實現全社會價值選擇的高度統一 C.發揮正確價值觀對人生的指導作用 D.鼓勵人們在完全的個人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2006年冬天,氣溫比常年偏高,形成了人們通常所說的“暖冬”。回答16題。16.暖冬是一種反常的氣候現象,它的形成與許多人為因素有直接關系。這說明 () A.事物聯系是主觀的,人們可以隨意創造新的聯系 B.事物聯系是客觀的,人的行為使事物產生新聯系 C.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D.事物總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17.“人知有所不為,皆賴有知恥心,如無知恥心,則無事不可為矣,風俗之美,在養民之恥,恥者,治教三大端。”這表明 () A.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B.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各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D.要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18.唐代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他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鉤其玄。”讀一部書,要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內在邏輯,從而提出綱要,鉤出精義。這體現了() ①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每一個要素 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19.據《人民日報》報道,產品供大于求,售價持續下跌,是近年來市場給鋼鐵企業出的一道難題。對此,邯鋼人沒有聽之任之,坐等市場好轉,而是把“冷市場”當作一次技改的好機遇,邯鋼人的做法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把握適度原則,坐等時機 B.應抓住時機不斷促成矛盾雙方的轉化 C.辦事情應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D.主、次矛盾都不容忽視20.“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國家的法律,盡管在具體條文和形式上可能千差萬別,但在本質上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這句話表明 () A.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社會存在的性質由社會意識的性質決定 D.社會存在是不斷變化的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時說:“形勢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見唐詩《涇溪》“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是聞說有沉淪。”據此回答21題。21.這首唐詩包含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 A.矛盾雙方的對立性是絕對的 B.矛盾雙方的統一性是相對的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22.“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民族英雄林則除的這一詩句,不僅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抗擊外國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句詩體現的人生價值觀是 () A.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索取 B.有價值的人生不應考慮個人利益 C.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決定了人生價值的高低 D.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為基礎23.2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次機構改革的一個特點是實行“大部制”。對此次改革不正確的認識是 () A.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B.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方式解決 C.上層建筑的改革,應該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要求 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促進經濟基礎的完善24.“大部制”改革先在成都等地試點后再推廣,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B.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C.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D.按照客觀規律辦事25.20年5月1日,世界第一跨——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杭州灣作為世界三大強潮海灣之一,潮大、浪急、流向亂,大橋建設者從杭州灣特定的實際出發,走上了一條充滿艱辛的創新之路,豎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全球著名品牌。這說明了 () ①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③辯證否定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 ④關注實際、敢于創新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20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強力地震,震前人們沒有很好的預測,適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現在人們還不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這說明 () A.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不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 B.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規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發生 D.對地震發生的科學預測離不開對客觀規律的掌握27.下列屬于矛盾分析法的敘述有 () ①互聯網所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聯網所帶來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對立的方面 ③互聯網本來是好東西,只是后來被壞人利用了 ④互聯網同其他事物一樣在同一與斗爭的關系中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8.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地區為了促進經濟發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長作為唯一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在發展觀問題上的歷史教訓主要是() A.沒有把握好量變引起質變的原理 B.沒有抓住主要矛盾 C.沒有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D.沒有很好地貫徹全局觀念二、非選擇題29.2006年月11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蘇南地區作為經濟上率先起飛的地區,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道路上,繼續領先全國一步:善于“從剖析矛盾入手,以科學發展解題”,堅持尊重規律、尊重實際、尊重群眾,堅持在發展中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在不斷破解各種矛盾沖突中獲得了新的發展。該地區推行“幸福指數”,他們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為最重要的指標體系,在發展中始終堅持城鄉統籌,打通城鄉間的生產要素,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和社會和諧。回答:蘇南地區的有益探索,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什么哲學啟示?(12分)30.(2005春季高考文綜·論述)(8分)“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比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建設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范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回答:在哲學的意義上,守信與失信行為體現了兩種性質相反的社會意識,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據此說明增強全社會信用意識的必要性。31.(05全國卷一)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制約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制造條件;公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12345678911121314CABCDADDBAADDA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CBCDCABCCADDDD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少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2.4.529.(1)蘇南地區“善于從剖析矛盾入手”,啟示我們矛盾是普遍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動力,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應該正視矛盾,善于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認識和解決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