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主治_第1頁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主治_第2頁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主治_第3頁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主治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主治中藥黃芩被稱為“植物界的抗生素”,它是中國傳統(tǒng)中藥材之一,平時多以生野主,生長在氣候溫和山林中,這種植物的根可以入藥,采收以后切片曬士就是中藥黃芩。黃芩別名腐腸(《本經(jīng)》),黃文、虹勝、經(jīng)芩、印頭、內(nèi)虛(《吳普本草》),空腸(《別錄》),元芩、土金茶根(《東北藥植志》)。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主根長大,略呈圓錐狀,外皮褐色。莖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葉對生,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3~12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全緣,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點,光滑或僅在中肋有短毛;無柄或有短柄。總狀花序膿生,花偏向一方;萼鐘形,被白色長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長,筒狀,上部膨大,基部甚細,紫色,長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強;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著生。小堅果4,近圓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選生長3~4年的植株。將根挖出后除去莖苗、須根及泥土,曬至半干時撞去栓皮,再曬至全干。歸經(jīng)歸肺;心;肝;膽;大腸經(jīng)性味味苦;性寒注意《本草經(jīng)疏》:脾肺虛熱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jīng)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并禁用。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抗菌消炎抗病毒中藥黃芩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抗菌消炎抗病毒,它對人體內(nèi)常見的革蘭陰性菌以及革蘭陽性菌,還有多種皮膚真菌,都有明顯抑制和消除作用,除此以外,它還能抑制人體內(nèi)乙肝病毒和乙腦病毒的活性,減少人類腦炎與肝炎等常見疾病的發(fā)生。2、提高身體免疫力中藥黃芩能提高人類身體的免疫力,因為它含有的黃芩苷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提高人體內(nèi)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也能加快人體內(nèi)免疫細胞的再生與代謝,可以讓人體免疫功能明顯提高。3、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是中藥黃芩的重要作用,平時人們感冒以后出現(xiàn)咽喉腫痛和發(fā)燒以及咳嗽等不良癥狀時都能用黃芩進行治療,可以讓人們感冒的癥狀很快好轉(zhuǎn)。除此以外平時服用黃芩還能保肝利膽,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也能減少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生。4、安胎黃芩不但能清熱解毒,它還是安胎的良藥,女性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xiàn)胎動不安和先兆流產(chǎn)等不良癥狀時,可以直接用黃芩進行治療,可以把黃芩與竹菇以及白術(shù)等中藥材搭配在一起煎制以后服用,每天服用一次,連用三到五天以后胎動不安的癥狀就能明顯減輕。除了這些作用以外,中藥黃芩還能利尿也能降血壓更能解痙安神。驗方精選:《方1》配方:黃芩、白酒各適量。制法:黃芩曬干后研成粉末用法:每次6克,用白酒沖服功效:適用于少陽頭痛,癥見頭痛發(fā)作時,頭兩側(cè)連耳根、發(fā)際作痛,或偏頭痛,伴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方2》配方:黃芩60克,米醋適量。制法:將黃芩用米醋浸泡7日,炙干研成末,加米醋拌勻制成丸子,如綠豆大小用法:白酒送服,每次6克,每日2次功效:適用于月經(jīng)失調(diào)。《方3》配方:黃芩、云苓、柴胡、當歸、秦艽、炒白芍、制附片、法半夏、陳皮各9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白酒適量。制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加水煎煮,濾渣取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用白酒做引子功效:化痰祛風(fēng)、止痛和脾,適用于肩周炎、心胸?zé)炚摺斗?》配方:黃芩、柴胡、龍膽草、梔子、生地黃各9克,木通、車前子、澤瀉、當歸各6克,甘草3~5克。制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功效: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幔糜谳o助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或急進型高血壓,癥見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口臭、煩躁易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或血壓日漸升高、尿蛋白呈陽性、眼底視神經(jīng)盤水腫者《方5》配方:黃芩、龍膽草各6克,枳殼3~4.5克,黃連、甘草各3克制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多發(fā)性瞼腺炎《方6》配方:黃芩10克制法:黃芩加水煎煮,濾渣取汁用法:1次服下功效:適用于內(nèi)熱熾盛型水痘《方7》配方:黃芩、沉香、半夏、茯苓各9克,礞石20克,大黃、橘紅、甘草、生姜、烏梅各10克。制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功效:清熱化痰,適用于脾胃痰火所致的耳鳴,癥見兩耳鳴響、胸脘痞悶、嘔吐黃黏痰涎。《方8》配方:黃芩、白芷、前胡、天花粉、浙貝母、赤芍各10克,玄參12克,防風(fēng)、陳皮各8克,桔梗6克。制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功效:祛風(fēng)清熱、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臉腺炎《方9》配方:黃岑、黃柏、黃連、秦皮、蕤仁、決明子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