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五章第12課社論兩篇講義新人教版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五章第12課社論兩篇講義新人教版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五章第12課社論兩篇講義新人教版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五章第12課社論兩篇講義新人教版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五章第12課社論兩篇講義新人教版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社論兩篇一、新聞評論的含義新聞評論,是社會各界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務所發表的言論的總稱。新聞和評論,構成報紙的兩大文體。新聞評論是一種寫作形式,一種傳播力氣,一種社會存在,以傳播看法性信息為主要目的和手段。二、新聞評論的特點1.與其他評論一樣,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組成,具有政策性,針對性和精確性;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獨特的見解吸引讀者;3.立意新奇,論述精當,文采斐然;4.主要面對廣闊群眾。三、新聞評論的功能和作用1.引導的作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現實生活中的新聞事實和重要問題作出分析。可以旗幟顯明地表彰先進,針砭時弊,幫助群眾明辨是非,區分先進和落后、正確和錯誤;為群眾解疑釋惑;使人們正確相識當前的形勢,指明方向。2.監督作用以正面宣揚為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評論在輿論監督中處于一種顯要的地位,在弘揚先進思想和精神的同時,還要不斷揭露和抨擊各種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對不良之風和現象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3.表態作用代表肯定的機構、組織對當前重要問題和事務的看法、觀點、看法。可以指導受眾的看法走向、行為走向。形成社會性的輿論壓力,發揮引導和監督的作用。4.深化作用通過新聞評論的方式對新聞事務發表看法、表明看法、指出癥結、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導社會相識。通過對事實的分析,從思想、政策、理論高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應局限于就事論事。啟發和幫助群眾駕馭科學分析的方法。四、新聞評論的形式1.以中心和上級指示為內容寫評論。這種評論能起到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的作用。是報紙上很常見的評論樣式。而寫這類評論,一則要吃透精神,二要上下結合。2.協作中心任務和重大決策寫的指導性評論。這要要求作者要留意任務明確,道理要講清。3.針對一種錯誤傾向、錯誤思想或者是模糊觀點來寫的評論。寫這種評論,則需問題要抓準,說理要透徹。4.為突出新聞、通訊的思想性為其配發的評論。也就是在對問題做了事實的回答之后,再賜予理論的、思想的回答。這要作者寫作時,一要結合緊密,二要畫龍點睛。5.總結推廣先進閱歷的評論。6.有關節日、紀念日以及重大活動的新聞評論。7.對敵進行論戰的批駁式的評論。8.對某個問題進行理論闡述的評論。這就要求作者,射箭要對靶,道理要講透。五項舉措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注入新活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農夫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會議指出,支持農夫工、高校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盛,可以促就業、增收入,打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會議為此提出了包括簡化登記、減稅降費、加強培訓等五個方面的激勵性措施。羊年近半,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聚焦創業創新話題,并把返鄉農夫工納入與高校生、退役士兵一視同仁的創業支持范疇,詮釋了黨和政府致力推動創業創新的決心與誠意,其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邊際效益的制度善意自不待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說,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的增長特別快,今年一季度是日均1萬個。此次會議明確提出簡化創業場所登記手續,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改革,無疑是對“眾創”門檻的再度放權與松綁,涌動更多“創客”的激勵效應值得關注。萬事開頭難。經營成本和融資難題是眾多返鄉創業者的難承之重和心理訴求,國務院推出“定向減稅”“普遍性降費”和“貸款財政貼息”等措施,意在為創業者供應一個良好的啟動與生存空間,更好發揮貸款扶持“四兩撥千斤”的倍增效應和撬動創業、促進就業的“杠桿”功能;而在返鄉創業較為集中地區探究發行“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的創新舉措,則不失為對破解“融資難”的有益嘗試。“依托現有開發區、農業產業園發展返鄉創業園和孵化基地”,既可充分發揮這些舊有創業平臺的載體作用,促其運用效率最大化,同時也避開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資源奢侈,降低返鄉創業成本,可謂一箭雙雕;“激勵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渠道下沉,帶動網絡創業”的舉措,更是順應了當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讓創業創新呈現成本低廉、產品多樣、便利快捷的網絡特色。創業誠珍貴,素養是關鍵。創業者不能打無打算之仗,對包括農夫工在內的“眾創”者的實力培訓、素養培育和心理培育至關重要。只有使其了解市場、明確風險、提升自信、增加本事,才能讓返鄉創業走得步履穩健、更長更遠。“將返鄉創業農夫工等納入社保、住房、教化、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改善經營、開拓市場”,更是對其實實在在的釋負減壓、排憂解難。[點評]引導出外打拼不如激勵返鄉創業,想方設法讓農夫工融入城市,不如真心實意地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講,激勵返鄉創業不無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協調發展的長遠意義。五項舉措直擊返鄉創業的各個環節,抓住了創業創新的難點、痛點和著力點,期盼其綜合發力能夠為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注入新活力。第12課社論兩篇《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1898年,西方列強企圖瓜分中國,清朝政府腐敗,任人宰割,英國政府乘機提出租借新界(即今日的香港)。當年6月9日,英國駐華公使賓納樂和李鴻章在北京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專條》,英國以租借為名,取得了新界,為期99年,7月1日生效。從1982年起,中、英雙方經過多輪談判,最最終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草簽關系到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復原行使主權。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實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殊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經驗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時代的軸線在此拉開》中國政府收回香港的日期是1997年7月1日,確定香港回來的這個日期,主要是考慮到英國依據不同等條約租借香港新界99年,其租期將于1997年6月30日屆滿。但是,澳門問題卻與香港問題不盡相同,在過去的四百多年內,葡萄牙是通過各種非法手段逐步占據澳門的,中葡兩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租約。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雙方在達成的協議中指出:澳門是中國的領土,當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歸還的時間和細微環節,將在適當的時候由兩國政府談判解決。1985年,隨著中英兩國簽署聯合聲明、和平解決香港問題,中葡兩國領導人認為談判解決澳門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同意于次年實行正式談判。此后經過4輪談判,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聲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政府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復原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如期實行。一、讀準字音(一)單音字(1)諦聽(dì) (2)寰宇(huán)(3)不懈(xiè) (4)沉醉(jìn)(5)特殊(shū) (6)麻煩(jí)(7)華裔(yì) (8)壯志難酬(chóu)(9)高瞻遠矚(zhān) (10)歡欣雀躍(yuè)(11)夙愿(sù) (12)外侮(wǔ)(13)巍然(wēi) (14)兵戎(rónɡ)(15)不屈不撓(náo)(二)多音字1.因詞而異(1)模eq\b\lc\{\rc\(\a\vs4\al\co1(模樣mú,模型mó)) (2)軸eq\b\lc\{\rc\(\a\vs4\al\co1(軸承zhóu,壓軸zhòu))(3)盛eq\b\lc\{\rc\(\a\vs4\al\co1(盛大shèng,盛飯chéng)) (4)載eq\b\lc\{\rc\(\a\vs4\al\co1(永載史冊zǎi,載體zài))(5)剎eq\b\lc\{\rc\(\a\vs4\al\co1(剎那chà,剎車shā)) (6)省eq\b\lc\{\rc\(\a\vs4\al\co1(發人深省xǐnɡ,省略shěnɡ))(7)落eq\b\lc\{\rc\(\a\vs4\al\co1(落實luò,大大落落luō,落忍lào)) (8)創eq\b\lc\{\rc\(\a\vs4\al\co1(創建chuànɡ,創傷chuānɡ))2.一言辨異(9)小李和(hé)小張一唱一和(hè)。(10)他莊重(zhòng)地說:“我要重(chóng)新起先。”二、寫準字形(1)eq\b\lc\{\rc\(\a\vs4\al\co1(借jiàn鑒,qiān簽到,破fǔ釜沉舟)) (2)eq\b\lc\{\rc\(\a\vs4\al\co1(高zhān瞻遠矚,shàn贍養,屋yán檐))(3)eq\b\lc\{\rc\(\a\vs4\al\co1(亞zhōu洲,蘭zhōu州,五sà卅運動)) (4)eq\b\lc\{\rc\(\a\vs4\al\co1(歡欣què雀躍,鳩占què鵲巢))(5)eq\b\lc\{\rc\(\a\vs4\al\co1(yì屹立,收qì訖)) (6)eq\b\lc\{\rc\(\a\vs4\al\co1(dì諦聽,并dì蒂蓮))(7)eq\b\lc\{\rc\(\a\vs4\al\co1(屈rǔ辱,rù褥子)) (8)eq\b\lc\{\rc\(\a\vs4\al\co1(huán寰宇,丫huan鬟))三、近義辨析(1)慎重莊重例句:駐朝鮮使館武官處的兩位同志身著戎裝,莊重肅穆地將花圈抬到紀念碑前。劉曉明大使走上臺階,慎重地整理好花圈緞帶,率全體人員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鞠躬致敬。辨析:“慎重”側重于肅穆、正式,常與宣告、宣布、聲明等詞搭配。“莊重”側重于莊重、端正,多用于神情、舉止、裝束、品德等。(2)旺盛繁華例句:縣城里有一條特別繁華的商業街,見證了縣城經濟的旺盛。辨析:“旺盛”著重指經濟或事業蒸蒸而上,物質文化生活豐富。“繁華”著重指市面的興盛和喧鬧。四、成語釋義1.詞義理解(1)揚眉吐氣:形容被壓抑的心情得到伸展而愉快如意。(2)普天同慶:天下的人一同慶祝。(3)前赴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接著跟上來。形容英勇戰斗,不怕犧牲。(4)不屈不撓:比方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特別堅韌。(5)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比方眼光遠大。(6)張燈結彩: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場面喜慶、喧鬧。(7)兵戎相見:指用斗爭解決問題、武裝沖突的婉辭。(8)壯志難酬:宏大的志愿難以實現。(9)舉世矚目:全世界的人都關注著,形容影響很大。(10)至理名言:最正確、最有價值的話。2.辨析正誤例句:在舉世矚目的香港回來的日子里,人們揚眉吐氣,普天同慶,人們前赴后繼地涌上街頭,用各種形式表示慶賀。辨析:“前赴后繼”,前面的倒下去了,后面的接著跟上來。形容英勇戰斗,不怕犧牲。不合語境。一、結構圖解《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時代的軸線在此拉開》二、語段精讀閱讀《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在慶祝香港回來的時候,我們決不能遺忘”到“是人類進步文明史上的一個創舉”,回答問題。1.所選文段在結構上有何特點?eq\a\vs4\al([對應考點:分析文章結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宏觀上,段落間存在總分關系,即后三段都在說中國人民走過的不平凡的道路,而且三段按時間依次組織;微觀上,這三段分別就古代、當代、將來三個方面共同闡釋這條不平凡的道路,構成并列。2.中國人民走過怎樣的不平凡的道路?eq\a\vs4\al([對應考點:分析文章內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封建社會,多數中華英雄兒女進行斗爭,但終因國家貧弱而失敗。(2)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一步步實現了香港的回來。(3)雖然取得了成就,但我們仍必需靠努力進一步實現澳門和臺灣的統一。3.“這就是一百多年來歷史寫下的莊重結論”,“這”指的是什么?這句話說明白什么?eq\a\vs4\al([對應考點:分析重點詞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指“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祖國的日益強盛……就不行能有今日的香港回來”。這句話說明白香港回來的基礎與緣由,也說明白香港回來是時代的必定。4.香港回來的現實意義有哪些?eq\a\vs4\al([對應考點:分析文章的現實意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一國兩制”構想能確保香港的長期的旺盛與穩定。②“一國兩制”為有爭端的國家與地區供應了新的思路。③能保持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與社會進步。閱讀《時代的軸線在此拉開》第1~16段,回答問題。5.文章開頭兩句中“歷史的軸線”和“時代的軸線”應當怎樣理解?eq\a\vs4\al([對應考點:理解重要詞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歷史的軸線”指400年前葡萄牙起先統治澳門的歷史,用“歷史”既包含著對澳門屈辱過去的深切感慨,同時也示意著這樣的統治將成為過去。(2)“時代的軸線”既有時間層面的新千年新時代,更是指澳門結束殖民統治以后所開啟的新的生活新的發展時代;同時結合全文,這里的“時代”還有更深層的含義,預示著整個亞洲結束西方統治的新紀元、新時代的起先。6.文中為什么說“‘一國兩制’已不僅僅屬于中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公共財產”?eq\a\vs4\al([對應考點:理解重要語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香港、澳門的回來,證明白“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性。②“一國兩制”為解決國與國之間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創建了范例。③阿根廷、西班牙、俄羅斯等國家都希望參照這一模式解決各自的問題。7.澳門的回來應歸功于什么?eq\a\vs4\al([對應考點:理解文章含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中國領導人的高瞻遠矚,政策成功。(2)綜合國力的提升。三、重點解讀同是慶祝回來,兩篇社論闡述的重點各不相同。說說它們爭論的重點分別是什么,體會新聞評論中不同的爭論角度所產生的不同效果。明確:(1)《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爭論重點是香港回來的風雨歷程,展示回來之路的艱難和不易,從中可見中國共產黨之英明,中華民族之宏大。(2)《時代的軸線在此拉開》爭論的重點是澳門回來及“一國兩制”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巨大意義,表現出中國共產黨的高瞻遠矚,抒寫出中華民族的驕傲傲慢之情。這樣的爭論角度比前一篇文章更具恢宏的氣概和縱橫捭闔的張力。剎剎說情風當前,干部隊伍中有一種不良現象值得重視,這就是愈演愈烈的說情風。一些領導干部,遇到同自己關系不錯的人跑官要官,不僅不加制止,反而為之四處活動,穿針引線,鋪路搭橋:有的為了使自己的親戚、摯友、同鄉、同學、老同事、老部下等得到某些好處,不顧政策規定和本人條件,想方設法為之謀求“便利”和“特殊關照”;有的當本單位或本部門的干部出現問題時,不是主動地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和司法部門調查,而是遮遮掩掩,或為之公開說情,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看到同自己親近的人因作奸犯科將被繩之以黨紀國法時,不是秉公辦事,而是親自出馬,四處活動,想方設法地為之開脫罪責。這些說情者,為了替人辦不該辦的事情,或解決不該解決的問題,所實行的手段也五花八門:有的是動之以“情”,讓對方看在舊日的情分上,或要求高抬貴手,予以提攜,或要求手下留情,網開一面;有的是曉之以“理”,盡力闡述不合理要求的合理性,并且講得振振有詞,堂而皇之;有的是恃之以權,憑借自己的權勢或打著上級領導和名人的招牌,拉大旗作虎皮,迫使有關部門和領導就范;有的是誘之以利,以請客送禮或許之以好處作為敲門磚。說情風嚴峻干擾正常的工作秩序,渙散組織紀律,腐蝕干部思想,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損害黨的形象,必需堅決予以制止,決不能任其通行無阻。說情者替人說情的緣由各種各樣。有的是借情面軟,有的是怕得罪人、丟選票,有的是熱衷于搞關系,有的是得過別人的好處,有的是與求情者關系微妙,怕“拔出蘿卜帶出泥”,等等。可見,干部隊伍中的說情風,是好人主義、自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是剝削階級那種低級庸俗的處世哲學、拉幫結派的宗法觀念和唯利是圖的市儈作風在我們干部隊伍中的反映。剎住說情風,必需提高廣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要大力營造干部隊伍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氛圍,使每個干部都能夠自覺地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懂得堅持原則和按制度辦事對于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不僅自己不求情,不說情,不送情,而且對說情風旗幟顯明地加以反對。領導干部要做到不怕人家說“無情”,因為對少數人的“有情”,恰恰是對多數人的“無情”;不怕得罪人,因為只有得罪這少數人,才能贏得多數人;不怕丟選票,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住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選票”。說情風之所以盛行還有一個重要緣由,就是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充分相識說情風的實質與危害。不錯,人是要講感情的。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人們之間的感情友愛,同志之間的關切幫助,是應當大力崇尚的,但這種“情”絕不能凌駕于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不能以犧牲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代價。還要看到,說情者往往只講面子不講真理,只講人情不講原則,只講關系不講黨性,只講個人和少數人的利益不講黨和人民的利益,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之風,并且對其他方面的不正之風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說情風絕不是危害不大,而是影響很壞,危害甚烈。對此熟視無睹、麻木不仁是政治上麻木的表現。至于那些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的人,更是一種不道德、不光彩的行為。說情風之所以愈演愈烈,也與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涉及說情的人和事不抓不管,姑息遷就,甚至大開綠燈有干脆關系。因此,反對和制止說情風,必需教化廣闊干部充分相識說情風的實質與危害,并且在行動上自覺地加以抵制。各級黨組織和組織部門對干部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對說情者要剛好提示,肅穆指責,慎重指出,促其改正;對那些與作奸犯科有牽連、造成惡劣影響的說情者,更要嚴格執行黨的紀律,仔細查處。[賞析]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新聞評論,其突出的特點是破立結合,氣概充足。講義氣不講正氣,是干部隊伍中的一種現象。其表現之一就是說情風盛行,正所謂“案件一上門,就有說情人”。《剎剎說情風》論述了說情風的危害,分析了說情風形成的緣由,有力地協作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八項規定”教化活動。文章一開頭先提出觀點,然后在列舉了說情風的四種表現及三種常用的手段后,便著力分析了說情風盛行的緣由,這些事實上都是在“破”。緊接其后,作者提出了剎說情風的對策,這又是“立”。文章最終一段,作者又豎起靶子“什么叫講感情”,并進行了正面闡述,也是破立結合。光破不立,道理易平淡;光立不破,道理易偏頗;破立結合,使文章說理既全面又深刻。(時間30分鐘滿分27分)一、新聞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這是帝國末日英國王儲查爾斯有關他參與香港1997年移交儀式時所寫日記的內容,最近被英國傳媒公開。他在日記中慨嘆:“這是帝國的末日……”香港《太陽報》報道了查爾斯日記的內容:一架英航747包機將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羅機場載往香港。我發覺自己和助手們身處只屬商務客艙的上層,我要定肯定神才意識到這并非頭等艙,雖然我早已懷疑為何坐得這樣不舒適。后來我發覺連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羅賓·庫克以及麥理浩、衛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適地安坐在我們下面的頭等艙。我唯有獨自慨嘆,這是帝國的末日……告辭儀式于傍晚時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馬艦”上綻開。彭定康離開港督府與隨員告辭后,在下午茶時偕家人登上游艇。他們黯然神傷,若有所失。彭定康抱著港督府的英國國旗上船,那面國旗是送別他的禮物……他們喝了茶定過神后,我們動身到體育館,在雨中參與豪華鋪張的儀式。毛毛細雨緩緩落下,全部東西都濕透了。我坐在講臺上,腳下的紅地毯變成濕淋淋一團糟,吱吱作響。我們耐著性子看完不同儀式及表演,傾聽彭定康令人動容的演說。我喉嚨哽咽,聽罷隨即奏起的《義勇軍進行曲》,更加激烈哀傷。在儀式進行中,我預感到當自己站起身講話時,滂沱大雨就會傾盆而下。正如所料,當我走到演講桌前的一刻,大雨隨即猛降。我看著手上濕淋淋、黏作一團的數頁講稿,嘗試分辨文中的內容。我生平從未試過在“水中”發表演說,這是首次。事實上,沒有人聽到我說了些什么,因為大雨打在雨傘上的聲音太吵了。為了英格蘭,我真做了不少犧牲!經過一輪心情起伏后,全身濕透的我第一時間返回游艇,在動身參與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個澡。一如所料,當我浸在浴缸中時,煙花表演隨即起先,在我整裝待發時,表演亦已結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國外交部部長的身旁,他好像對應當如何對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經過多輪祝酒后,我們離開宴會廳,等待與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會面,盤算著如何令雙方不失面子。在移交儀式每個細微環節的支配上,中國人也要爭吵一番。他們堅持要我走到一個房間拜會國家主席,英方上下對之劇烈反對。最終我們同意折中方案,由我們分從兩邊進入一個房間,在中間碰頭。國家主席和他的親信與我們(即外交大臣、國防參謀長與我)面對面而坐,宣讀預先擬定的聲明。我知道無可避開肯定要回應,懊惱地左思右想,斟酌著說什么好,而又不會引發外交事務。我說了幾句有關莎士比亞的輕松趣語,一行人就走向會展新翼的主禮堂——又一次長征,從我們的位置動身,可真長路漫漫。為了移交儀式,這個會場被改成類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模樣。我們發表演說后,江主席走到演講桌前發表講話。此后,我們還要觀看中國士兵上臺,把英國國旗降下,升上中國國旗。在典禮結束時,我們合影留念,相互握手,然后從不同門口離去。我們就此離開。多虧彭定康,我們在一片鐘愛及感謝聲中離去。碼頭上聚集了專程來送別的民眾、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緊隨彭定康登上游艇,與他的幾名女兒碰面,她們均特別激烈及疲累。“不列顛尼亞”號游輪緩緩駛離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邊遠眺著緩緩遠去的香港地平線上的景觀,一邊告知自己,在同一年告辭這一切以及我心愛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有刪改)1.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查爾斯王子在前往香港的包機上坐在非頭等艙,這是他節儉、樸實的表現。B.查爾斯王子此行前去參與把香港交還給中國的儀式表明英帝國殖民統治的結束。C.查爾斯王子當時的心境是乏累的、懊喪的,同時帶著對香港的留戀和對結束這一令其傷感場面的期盼,靜靜離去。D.“他們喝了茶定過神后”中的“定過神”,“我喉嚨哽咽,聽罷隨即奏起的《義勇軍進行曲》,更加激烈哀傷”,說明查爾斯王子當時的心境是心神不定、懊喪的。解析:選AA項,應為“這是自身地位被降低的表現”。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恰當的兩項是(5分)()A.查爾斯的日記依據時間依次記錄了英國代表從英國啟程前往香港參與交接儀式和離開香港的過程。B.在查爾斯的眼中,隆重莊重的交接儀式是“豪華鋪張”“漫長”的,這從正面表現了他的心情低落懊喪。C.“我們耐著性子看完不同儀式及表演”一句,充分說明查爾斯并不觀賞當時的演出,急于離開香港。D.“為了英格蘭,我真做了不少犧牲!”一句的意思是:我參與這一不光榮的儀式,是為了祖國英格蘭。E.“又一次長征,從我們的位置動身,可真長路漫漫”,高度概括了香港交還給中國時這位王子的留戀。解析:選ADB項,應是“從側面表現”。C項,“急于離開香港”理解不精確,此處表現了查爾斯的懊喪心情。E項,“留戀”概括不精確,此時查爾斯是尷尬的,作為英帝國的王子,把香港交還給中國是無奈的。3.文中一再濃墨重彩寫雨勢,這一細微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文章通過對交接儀式當時的天氣的描寫,塑造了一個特殊的環境,在查爾斯王子看來,這場雨渲染了哀傷的氣氛,能很好地表現他當時的心境。增加了新聞的現場感。二、新聞實踐(15分)4.請在下面橫線上補寫這則消息的導語。(5分)抗日戰士聚徐州本報訊今日是徐州淪陷紀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別來自上海、北京、鎮江、濟南、南京、長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也已83歲。值抗日斗爭成功60周年之際,老人們相約在徐州淪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話從前的崢嶸歲月,再游當年生活、戰斗過的地方。前日上午,他們參觀后感嘆徐州的改變太大。這些耄耋老人談起徐州淪陷前后的戰斗經驗,激揚慷慨,還激烈地唱起了《救亡軍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當年曾在徐州生活、戰斗過的9名八旬老人從全國各地齊聚徐州,共憶往昔崢嶸歲月。5.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相關問題。(10分)材料一:新版《三國》播出后,就已成了觀眾“口水”的對象。它顛覆篡改了傳統名著《三國演義》的以劉備、關羽、張飛、趙云、諸葛亮為主角和“尊蜀漢貶曹魏”的價值觀,而改以曹操為該電視劇主角,且去正面描繪曹操和他的曹魏霸業。有網友戲稱:“還不如改名叫‘曹操傳’!”此外,“半文半白”語言令人難過;該劇甚至還大量吸納了西方文藝的“男女愛情,血淋淋斗爭,個人英雄主義”的套子,將中國傳統文學名著改編成了一部青春偶像戲劇和血淋淋感官刺激戲劇了。指責者認為,那些混淆歷史信史故事和歷史文學藝術作品的人,相當的無趣可笑!新版電視劇《三國》是部“傷風敗俗”的作品。材料二:與20世紀90年頭的《三國演義》制作手段相比,新版《三國》的畫面質量進步許多,光線、色調、畫質的清楚度都超過了舊版,藝術表現力更提升了一步。演員的選擇上,明顯比老版演員的年齡低,增加了消遣性。收視也有了保障,我們這個時代是生產市場英雄而不是古典英雄的時代,不必大加指責。(1)用一句話概括以上兩則材料的主要內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