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段(上)期末學情調研

八年級歷史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按序號寫在答題

卷標明位置。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

選擇題(共20題,20分)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請你將答題卷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涂黑。

1.“它使中國社會發展脫離開原有的軌道,開始喪失一個獨立國家擁有的完整主權和尊嚴,走

上而憑洋人欺凌和擺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A.鴉片戰爭的影響B.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

C.洋務運動的開展D.八國聯軍侵華的結果

2.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時人在《整頓絲茶策》中指出:“中國與洋人通商.......洋人從此反

客為主,得操絲市、茶市之權。華商之業絲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這反映當時(

A.洋商完全控制中國市場B.中國傳統經濟受到沖擊

C.中外茶絲貿易徹底斷絕D.開埠通商順應歷史發展

3.《資政新篇》提出建造鐵路、輪船,開設現代銀行以及開采礦業等建議。這說明《資政新篇》()

A.有力地打擊了清政府B.得到西方有力支持

C.符合農民階級的需求D.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4.李鴻章上海聯合洋槍隊鎮壓太平軍時曾這樣感嘆,西方國家“大炮之精純,子藥之細巧,

器械之鮮明.....實非中國所能及”。在此思想指導下,他創辦了()

A.開平煤礦B.湖北織布局

C.輪船招商局D.江南制造總局

5.《亞細亞的孤兒》書中對當年臺灣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的矛盾與混亂的心理有深刻

描繪,敘述了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在臺灣受到了日本殖民者的欺壓使臺灣成為“孤

兒”的歷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戰爭B.中法戰爭C.九一八事變D.七七事變

6.截至1894年,外資在華工業投資總額約2800萬元,而1894年至1914年,外國在華工業投資總額較1894

年之前工業投資總額擴張了近8倍。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演變B.列強侵華方式的變化

C.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D.小農經濟的頑強抵制

7.近代中國在發展中前行,在傳承中創新。從右側年表中提煉出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1840年7856年楊炳南《海錄》

林則徐《四洲志》

魏源《海國圖志》

1866年福州船政局

70~80年代醉福成《機器殖財說》

鄭甌商戰,

A.獲得新生的近代教育B.艱辛曲折的近代探索

C.仁人志士的著書立說D.偶遇良機的民族工業

8.1895年,康有為上書痛陳,值此千年變局“病癥已變而猶用舊方”,未有不危者。為此,康有

為開出的新方”是。

A.師夷長技B.民主科學C.變法圖強D.實業救國

9.八年級學生小明在翻閱資料時發現一張身穿軍裝的西方人坐在中國紫禁城龍椅上的照片,這

張照片最有可能拍攝于()

A.中法戰爭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第一次鴉片戰爭

10.下圖是1912年四川軍政府鑄造的銀幣,銀幣背面上方鑄“中華民國元年”,中間鑄刻

的篆書“漢”字取代了慣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的蟠龍圖案。這一變化可以佐證辛亥革命(

)

A.追求民主共和B.掀起實業救國熱潮

C.維護傳統文化D.實現國內財政統一

11.按照歷史發展時序,如果在右側目錄中插入一個標題“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應該在()

第1課章家革命的創建

第2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第3課五四運動

第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

A.第1課之后B.第2課之后C.第3課之后D.第4課之后

12.”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沒有很長時間的宣傳教育和組織工作,就很快把重點轉到發動武裝

起義上來。這是它的優點,但也帶來弱點缺少一場有足夠力度的思想文化運動作為先導。”下列

彌補了這一“弱點”的是()

A戊戌變法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D.中國共產黨成立

13.對聯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蘊含著某一時代豐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氣息。”上聯:白話通神,

紅樓夢、水滸,不可思議。下聯古文晦澀,歐陽修、韓愈,難讀難懂。”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可

以作為此對聯橫批的是()

A.共和肇始B.世紀新聲C.紅船起航D.北伐風云

14.詩文中凝聚著歷史,《七律?南湖紅船》中寫道:“南湖紅日聚群英,指點江山啟迪明。驅散

云煙天地闊,消除剝削世間平。”詩句反映的歷史是()

A.新文化運動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B.五四運動徹底反帝反封建

C.中共成立促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北伐戰爭實現了全國統一

15.《國民黨一大宣言》指出,“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國之情況.........有江河日下之勢”,

究其原因,乃是由于“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此認識有助于()

A.開展京漢鐵路工人罷工B.明確國民大革命的對象

C.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D.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6.1931年春,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后,農民“不還租,不還債,不完糧,不納捐稅,農民分

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一種枷鎖,個個喜形于色”。這說明土地革命

A.得到了所有農民的熱情擁護B.在全國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有效地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D.極大地解放了當地農村生產力

17.“內遷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陜西、貴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僅重慶一地就集

中了二十五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A.八國聯軍侵華B.北洋軍閥混戰

C.國民政府圍剿紅軍D.侵華日軍的步步緊逼

18.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下列

對相關歷史史實進行解釋恰當的一項是()

歷史史實歷史解釋

選項

①中法戰爭中國西北邊疆危機更加嚴重

②北伐戰爭奠定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基

③掀起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

—.二.

九運動

確立了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

④七屆二中

向鄉村

全會

A.①B.②C.③D?

19.國民黨敗退臺灣時,第一屆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有60人選擇留在大陸。這表明()

A.建設新中國的需要B.抗日政策的感召

C.國際力量的援助D.國民黨政權失去人心

20.“1936年底,《申報》對傅作義及其所部在紅格爾圖和百靈廟戰役擊潰日偽軍的行動進行了連續

報道。隨著盧溝橋的槍聲響起,《申報》對抗戰予以了更多的關注和報道。”材料反映了近代報紙()

A.發揮了時代的輿論宣傳作用B.促進了近代民族經濟的發展

C.體現出了自由平等的新風尚D.反映了新舊并呈的發展特征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

21.歷史學習的材料豐富多樣。

材料一從地圖中發現變化

圖1鴉片戰爭形勢圖圖2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

材料二下表是關于甲午中日戰爭的材料

.這次戰爭確實是中國近代史上的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

重大轉折點,它的意義就在于激發了全民族

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

的覺醒,一種要求改革和進步的覺醒、富強

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而隨后掀起的

意識的覺醒、愛國主義和自救的覺醒。

瓜分狂潮,進一步加劇了民族危機。

-摘編自楊天宏《甲午戰后中國知識分子-戴逸《甲午戰爭深刻影響世界歷史》

的民族主義情愫》

材料三你道現在的朝廷仍是滿洲的嗎?多久是洋人的了。若還不信,請看近來朝廷所做的

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號令?.....朝廷固然是不可違拒,難道說這洋人的朝廷,也不該違

拒嗎?

-陳天華《猛回頭》

(1)觀察材料一兩幅地圖,指出兩次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的變化。

(2)材料二中兩位作者分別是怎樣評價甲午戰爭影響的?

(3)材料三中陳天華認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歷史依據是什么?根據以上三則材料,

提煉出一個恰當的主題。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強運動標志著工業化的開始,并在中國播下了現代化的種子。大多數企業都開辦在

條約口岸和沿海及長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發展;周圍農業地區的務農人

口被吸引到這些都市中作為產業工人或勞工,并逐漸形成一個新的工人階級;這些新型的工業和

企業造就了新型的職業人士,促進了中國新的管理和實業階層之誕生。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務新政播下的現代文明種子的提前收獲-洋務新政中成長起

來的資本主義經濟,所培育出來的近代政治和倫理觀念,所引進和傳播的科學知識和觀念正是

戊戌新政得以開展的物質的、精神的基礎。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繼承了洋務新政的遺產...更多的是對

洋務新政的超越。

-汪林茂《層級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在辭去臨時大總統時,孫中山認為,三民主義中的兩個主義已經實現,接下來.....最

切實的舉措,就是發展實業,改善民生。

-人教版普通高中《歷史》選修4

(1)據材料一,概括該運動產生的影響。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戊戌新政”超越“洋務新政”的表現。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沒能實現的“主義”是什么?綜合三則材料,你認

為上述系列事件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3.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所創造的輝煌成就、所體現的時代精神、所樹立的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

繼承和發揚。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走俄國人的路”,是對“社會主義”的追求與認同。由于沒有認識到國情上的差

異,中國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與失敗。后來,毛澤東號召要立足中國國情,探索“有中國特色”

的革命道路.....

-摘編自任保秋《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道路選擇的歷史考察及啟示》

材料二陳云在向共產國際報告情況時說:“我們在這次會議上.....我們撤換了靠鉛筆指

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提出新的任務”

-摘編自姬明華《1935年陳云莫斯科之行論述》

(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毛澤東立足的“中國國情”是什么?他為探索“有中國特

色”的革命道路邁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這次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3)根據以上二則材料,你從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程中得出什么啟示?

24.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穿越歷史煙云,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依然震

撼人心。

材料一

九一:事變|戰役]]叵]|日本正式簽」投降書

111

1931.91937.71938.31940.81941.11945.9

抗日戰爭全民族正面戰場敵后戰陸抗日戰爭

開始抗戰開始1覆大勝利大規模對日進攻勝利結束

材料二①七七事變以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共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余人。②全面

抗戰以來,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共組織22場會戰,斃傷日軍85.9萬余人。③據不完全統計,從盧溝橋事變

到抗戰勝利,全世界華僑捐款(不包括華僑直接匯寄國內的資金和各種捐贈物資)達13.2億元,回國參

戰的華僑超過萬人。④抗戰期間,廣大婦女積極行動,參與作戰與救助,制作和征募軍需物品,有力地支

援了抗戰。

材料三共產黨人符克在給父兄的家書中曾寫道“國家亡了,我們就要做人家的奴隸了,抗戰救國爭

取勝利,始終沒有半點屈服、懼怕。”袁國平給侄子的家書中寫道:“你應告訴家里,中國抗戰前途很

好,只不過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

-摘編自劉文靜《抗戰家書蘊含的抗戰精神詮釋》

(1)根據材料一,寫出AB兩處的歷史事件,將時間軸補充完整。

(2)依據材料二史實描述,提煉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抗戰精神的理解。

25.一座上海城,半部近代史。上海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從以下關鍵詞中選取至少兩個關鍵詞,結合所

學知識,寫一篇歷史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價值觀正確)

開埠、輪船招商局、外灘銀行、《新青年》、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淞滬會戰、解放上海

2024-2025學段(上)期末學情調研

八年級歷史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按序號寫在答題卷標明

位置。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

選擇題(共20題,20分)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你將

答題卷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涂黑。

【1題答案】

【答案】A

【2題答案】

【答案】B

【3題答案】

【答案】D

【4題答案】

【答案】D

【5題答案】

【答案】A

【6題答案】

【答案】B

【7題答案】

【答案】B

【8題答案】

【答案】C

【9題答案】

【答案】C

[10題答案】

【答案】A

【11題答案】

【答案】B

[12題答案】

【答案】B

[13題答案】

【答案】B

[14題答案】

【答案】C

[15題答案】

【答案】B

[16題答案】

【答案】D

[17題答案】

【答案】D

[18題答案】

【答案】C

[19題答案】

【答案】D

[20題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